- 2022-08-19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高中文言文专题复习学案——《赤壁之战》(2)
高中文言文专题复习学案——《赤壁之战》(2) 高中文言文专题复习学案——《赤壁之战》 文章来自:xx 高中文言文专题复习学案——《赤壁之战》 主备人:赵海燕贺会会审核人:赵宗生 【教学目标】 1.积累“卒、足、方、事”等实词,“乃、为”等虚词。 2.熟读课文,掌握重点句子的翻译。 【教学流程】 一、解释加点的字词: 1.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2.致殷勤之意 3.当横行天下4.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5.邂逅不如意6.地方数千里 7.北面而事之8.初一交战 9.鼎足之形成矣10.刘琮束手 11.宜别图之12.此帝王之资也 13.与曹有隙14.江表英雄咸归附之 15.比至南郡,而琮已降。16.必蹶上将军。 17.近者奉辞伐罪18.动以朝廷为辞 19.愚谓大计不如迎之。20.将兵与备并力逆曹\n 二、一词多义: 足1.兵精足用,英雄乐业。2.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 3.兵精粮多,足以立事。4.鼎足之行成矣。 5.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6.众数虽多,甚未足畏。 事1.亦别图之,以济大事2.慰劳其军中用事者 3.肃宣权者,论天下事势4.北而事之 方1.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2.操军方连船舰 3.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4.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5.挟天子以征四方 6、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卒1.鲁肃闻刘表卒2.五万兵难卒合 次1.初一交战,曹军不利,引次江北。 2.余船以次俱进 3.次第岂无风雨? 乃1.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2.乃罢会。 3.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4.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6、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7、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8、乃不知有汉,无论魏 三、翻译句子:\n 1.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千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2.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贤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 3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 4.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 文章来自:xx 高中文言文专题复习学案——《赤壁之战》 主备人:赵海燕贺会会审核人:赵宗生 【教学目标】 1.积累“卒、足、方、事”等实词,“乃、为”等虚词。 2.熟读课文,掌握重点句子的翻译。 【教学流程】 一、解释加点的字词: 1.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2.致殷勤之意 3.当横行天下4.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5.邂逅不如意6.地方数千里 7.北面而事之8.初一交战 9.鼎足之形成矣10.刘琮束手 11.宜别图之12.此帝王之资也 13.与曹有隙14.江表英雄咸归附之\n 15.比至南郡,而琮已降。16.必蹶上将军。 17.近者奉辞伐罪18.动以朝廷为辞 19.愚谓大计不如迎之。20.将兵与备并力逆曹 二、一词多义: 足1.兵精足用,英雄乐业。2.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 3.兵精粮多,足以立事。4.鼎足之行成矣。 5.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6.众数虽多,甚未足畏。 事1.亦别图之,以济大事2.慰劳其军中用事者 3.肃宣权者,论天下事势4.北而事之 方1.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2.操军方连船舰 3.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4.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5.挟天子以征四方 6、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卒1.鲁肃闻刘表卒2.五万兵难卒合 次1.初一交战,曹军不利,引次江北。 2.余船以次俱进 3.次第岂无风雨? 乃1.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2.乃罢会。 3.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4.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6、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7、精思傅会,十年乃成\n 8、乃不知有汉,无论魏 三、翻译句子: 1.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千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2.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贤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 3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 4.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 , 文章来自:xx 高中文言文专题复习学案——《赤壁之战》 主备人:赵海燕贺会会审核人:赵宗生 【教学目标】 1.积累“卒、足、方、事”等实词,“乃、为”等虚词。 2.熟读课文,掌握重点句子的翻译。 【教学流程】 一、解释加点的字词: 1.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2.致殷勤之意 3.当横行天下4.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5.邂逅不如意6.地方数千里\n 7.北面而事之8.初一交战 9.鼎足之形成矣10.刘琮束手 11.宜别图之12.此帝王之资也 13.与曹有隙14.江表英雄咸归附之 15.比至南郡,而琮已降。16.必蹶上将军。 17.近者奉辞伐罪18.动以朝廷为辞 19.愚谓大计不如迎之。20.将兵与备并力逆曹 二、一词多义: 足1.兵精足用,英雄乐业。2.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 3.兵精粮多,足以立事。4.鼎足之行成矣。 5.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6.众数虽多,甚未足畏。 事1.亦别图之,以济大事2.慰劳其军中用事者 3.肃宣权者,论天下事势4.北而事之 方1.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2.操军方连船舰 3.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4.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5.挟天子以征四方 6、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卒1.鲁肃闻刘表卒2.五万兵难卒合 次1.初一交战,曹军不利,引次江北。 2.余船以次俱进 3.次第岂无风雨? 乃1.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2.乃罢会。\n 3.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4.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6、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7、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8、乃不知有汉,无论魏 三、翻译句子: 1.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千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2.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贤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 3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 4.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 文章来自:xx 5.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 6.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7.今肃迎曹,曹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n 8.定语从句翻译。 ①且将军大势可以据操者,长江也。. 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③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④荆州之民附曹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四、拓展阅读: 翻译划横线的句子。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②“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赤壁之战》学案答案 一、解释加点的字词。 1、克谐:能够成功2、致殷勤:表达,恳切慰问3、横行:称霸天下 4、会猎:会战的委婉说法。5、邂逅:一旦,万一6、地方:土地方圆 7、北面:北向,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面北而拜。8、初一:刚开始 9、形成:形势形成10、束手:投降11、别:另外12、资:凭借\n 13、隙:嫌怨,感情上的裂痕。14、咸:皆,都15、比:等到 16、蹶:使动用法,使……受挫折17、辞伐:命令,讨伐 18、辞:名义,借口,理由19迎:投降20、逆:迎击 二、一次多义 足1、充足2、值得3、足够4、器物的脚5、值得6、值得 事1、事业2、用事者,掌权的人3、大事4、侍奉 方1、方圆2、正,正在3、策略,方法4、将要5、方向,方位6、正,正在 卒1、死2、通“猝” 次1、驻扎2、次序,顺序3、次第:转眼 乃1、是2、于是,就3、才4、甚至5、竟然,却6、于是,就7、才8、竟然,却 三、翻译句子。1、荆州跟我国相邻接,江山险要牢固,肥沃的田野广阔,人民众多而富裕,如果占据并拥有它,这是开创帝王事业的凭借啊。 2、孙权聪明仁爱,敬重礼遇贤能之士,江南的英雄豪杰,都归附他。已经占有六个州郡,兵器精良,粮食充裕,足够用来创立大事。\n 3、何况刘备是是汉朝王室的后代,英才超越当世,众人思慕敬仰他,好像水流归大海一样,如果事情不能够成功,这是天意啊,怎么能够再处于他之下呢! 4、孙权愤激的说:“我不能拿整个吴国的土地,十多万的将士,被别人控制。我的注意已经定了。” 5、这就是常说的“强弓射出的箭射到了射程的尽头,力量不能穿透鲁地的薄绢”啊。所以兵法很忌讳这种情况,说:“这种情况下一定会使主帅受到挫折。” 6、曹操虽然假托名义是汉朝的宰相,他实际上是汉朝的奸贼。将军凭着英雄才干,同时又凭借着父兄的功业,占据江东,地方方圆几千里,军队精锐,物资充足,英雄们乐意为您效劳,您应当雄霸天下,替汉朝除去坏人。 7、现在我鲁肃投降曹操,曹操应当把我交给乡里,评定我的名位,还少不了让我做个低级的从事,我可以坐着牛车,使兵士跟从着,同士大夫们交往,逐步升官,仍然少不了个州郡的长官。 8、定语从句翻译。 ①况且将军可以用来抗拒曹操的优势,是长江。 ②霎时间,烟和火焰布满天空,被烧死和淹死的人马很多。 ③现在归队回来的士兵和关羽的水军,精兵还有一万人。 ④荆州的归附曹操的老百姓,是被军队的武力所逼,不是真心降服。\n 四、文段翻译。 曾子穿着很破旧的衣服在耕田,鲁国的国君派人要封送给他一大片土地,曾子坚决不受。那人回去,又再送来,曾子还是不接受。使者说:“这又不是先生你向人要求的,是别人献给你的,你为什么不受?”曾子说:“我听说,接受别人馈赠的人就会害怕得罪馈赠者;给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受东西的人显露骄色。那么,就算国君赏赐我土地而不骄傲地对待我,但我能不因此害怕得罪他吗?”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就说:“曾参的话,是足以保全他的节操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