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28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幼儿园民间音乐论文
幼儿园民间音乐论文篇一:幼儿园民间音乐教学资源的运用浅谈如何利用民族音乐资源开展幼儿园音乐教育一、民族音乐是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n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幼儿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在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教育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商代,我国的音乐教育已初具规模,西周时期,出现了较为严格的学校网络,统治者把乐教视为“国教”,把乐教提到非常高的地位。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都十分推崇音乐教育。孔子认为音乐教育可以把人培养成一个完美的人,是人的思想全面形成最后一个重要环节。然而,20世纪以来,随着西方音乐的大量传入,加上思想领域内的“欧洲中心论”以及国人缺乏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层认识,使得中国民族音乐渐受冷落。民族音乐的教材很难找,适合幼儿的教材就更难找,民族音乐虽然有很多精品,制成幼儿作品的却很少。据统计,除了.雨果公司和.风潮公司做传统音乐音像资料外,目前国内还没有看到一本相对集中介绍和适合对幼儿进行民族音乐或民间音乐教学的教材。因此,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随着中西文化交流发展更加密切与广阔,我们在学习、借鉴外来音乐的同时,传承本民族宝贵的音乐遗产,培养幼儿的民族审美观,加强幼儿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学习和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民族音乐教育应成为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民族音乐对幼儿素质教育的意义及作用音乐是思维强用力的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没有儿童完全合乎要求的智力和思想情感等发展。音乐教育是儿童全面发展的有力手段,是实施素质教育中不可分割部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要立足于我国民族民间艺术的学习,尤其要充分利用各地的艺术文化资源。同时,初步接触不同地区、民族的艺术文化,拓展艺术视野。首先,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好的音乐,可以振奋精神,起到鼓舞人的作用,有利于.精神文明的发展。其次,音乐教育不仅只是.精神文明的需要,而且和我们如何更快更好的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有着密切的关系。另外,音乐还可以喧泄感情,有益于身体健康,使生命和谐。好的音乐能感动人,是精神的源泉。\n三、要加强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和研究幼儿园加强民族音乐的传承教育和研究是一件具有根基意义的工作,幼儿教师对根基的教育应该有一种责任意识。没有能力可以培养能力,没有兴趣可以培养兴趣,没有基础可以奠定基础。我们可以通过幼儿的生活和教育,从朗诵童谣、学习民歌小曲、表演地方戏剧开始,特别是通过一些比较贴近幼儿生活的、幼儿比较喜爱的、经典的、有特性的民族音乐的学习活动、表演活动和民族乐器介绍等活动,让幼儿从小接受民族音乐的熏陶。在培养幼儿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兴趣的同时.也能提高教师对民族音乐的审美和热爱情趣。四、要加强民族音乐的宣传、推广和普及力度通过媒体和文体活动传播民族音乐是一个非常好的渠道,政府、社区和学校(幼儿园)都可以开展。前不久,深圳市教育学会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团体联合举办了“深圳首届校园民族艺术巡礼活动”,有10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参与了民族舞蹈、民歌演唱、民族器乐、中国戏剧、民间美术摄影等项目的展示活动。\n我园近年来在开展音乐教学研究活动中,倡导在教材选用上尽量多选用民族音乐和有地域特色的音乐;在音乐教学活动组织方法上,倡导将现代音乐教学法与传统音乐教学法结合使用;在校园广播和音乐欣赏上,注意多给幼儿欣赏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介绍有民族特色的乐器等,尽量多给孩子们接触民族音乐的机会和营造接受民族音乐熏陶的环境氛围。五、要加强民族音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首先,要有抢救民族音乐”的意识。要重视收集整理民族音乐,特别是即将流失的或已经漉失的民族音乐、地方民间音乐。这个工作不单是由政府和音乐专业人士来做,也可以发动有志于传承民族音乐和热爱民族音乐的人士来做。幼儿园热爱音乐的老师和有责任意识的老师可以做收集民间音乐和歌谣这项工作,还可以发动家长一起做这项工作。上学期,我园利用暑假,给教师布置了一个收集和推荐民间童谣、民间音乐,特别是广东闽南地区的童谣和音乐的任务,然后将老师们收集的民间童谣、民间音乐编印成册,供老师们教学参考使用,为教师开展民族音乐教学活动提供了方便:\n其次,要面对不同人群的需要,大力开发多种类型的民族音乐的音像制品和教材教具。我国的音像制品和教材编印商应采取积极的措施,编制和出版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的民族音乐的音像制品和教材,大力弘扬中国民族音乐,为民族音乐传承教育提供帮助和支持。再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民族音乐资源。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活动、文艺演出活动和幼儿生活中的音乐欣赏活动.在导向上要注意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在教材的选择上和文艺节目的编排上要注意选用适合幼儿的、经典的、民族的音乐题材。幼儿园可以建立民族音乐资源库,为教师进行民族音乐教育和活动提供方便。六、民族音乐元素加入幼儿音乐欣赏教育实践音乐欣赏\n内容和表现形式多样化是幼儿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并能丰富音乐想象力,开阔幼儿音乐视野,提高音乐听觉能力和音乐素质,音乐欣赏也是向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幼儿通过音乐欣赏,能从中体会对生活的感受与理解,抒发情怀、愉悦身心,感受美,并且表现美。那么,在为幼儿园音乐欣赏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材在考虑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同时,音乐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应体现丰富性和多样性。因此,在选择内容时从幼儿园实际情况出发,充分挖掘本土文化优势,以民族民间音乐为切入点,不断深化课革,把纳西族民族民间音乐渗透到音乐欣赏活动中,体现民族性特点、地方性这一特点。例如:《阿哩哩》及《纳西三部曲》这些民族民间音乐产生于乡间,流传与街头巷尾,具有很强的地方性,在丽江的旅游景点或周边地区旅游景点都可听到这些动听的音乐和可看到随乐的欢快的纳西打跳。同时,幼儿还可以从纳西音乐作品的节奏、速度、旋律中感受到浓浓的乡音、乡情,从而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浅谈幼儿园民间音乐教育的有效开展民间音乐教育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众多的民间艺术教育中,音乐容易为幼儿所理解和接受,容易引起幼儿的共鸣。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艺术的情操,促进他们感知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尝试、实践活动,我有了一些自己的粗浅观点。一、创设良好环境,激发幼儿对民间音乐的兴趣\n叶圣陶先生说:“学校应该为学生设置种种环境,让他们能在这种种环境里直接去学习生活、学习做人。”由此可以看出创设相应的环境,让幼儿去看、去听、去摸、去感知,使他们获得的物体直观、形象、具体,印象会更深刻,更容易产生学习的愿望。因此,我创设了一个“民间音乐特色区”,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民间小乐器(小鼓、笛子、小镲、连厢棒等)、民间服饰(自制.帽、水乡服饰、自制蒙古帽等)、扇子以及半成品材料等,随时向幼儿开放,尽情地让幼儿玩。利用各种时间我让幼儿欣赏一些民间音乐,让幼儿去感受民间音乐的独特美,向幼儿介绍一些民间舞蹈、民间乐器,使幼儿感受祖国文化艺术的丰富,萌发民族自豪感。二、营造教学氛围,渗透民间音乐于一日活动中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我设计了一日生活音乐化活动:在来园活动中,我选取了一些旋律优美、又富有民间特色的乐曲进行播放,让幼儿在游戏的同时,感受民间音乐;在幼儿游戏、进餐、起床后的律动、离园等活动环节播放各种民间音乐,使班级内的每个角落都充满着民间音乐的氛围,让幼儿一进入班级便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民间音乐气息,从而产生愉悦、热情,饱满的情绪,来迎接美好的一天。在浓郁的音乐氛围下,大大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n三、运用多种形式,促进幼儿主动学习民间音乐在民间音乐活动中,幼儿首先需要欣赏音乐作品,了解音乐性质,引起共鸣,激发情感,这样才能在此基础上创编动作。为此,我们采用多种音乐教学形式,通过多媒体教学、图谱教学、游戏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来引导,让它们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1.多媒体教学幼儿受生活经验限制,对民族民间音乐的认识有限,且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占主导,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于一体,化虚为实,创设出教学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充分感知民族民间音乐美,理解和欣赏民族民间音乐美,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想象力。2.图谱教学\n图谱是音乐教育活动中幼儿所喜欢的一种使音乐形象化的教学图像。它能形象、直观地使幼儿感受音乐旋律的变化和曲式的结构,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如,抒情的歌曲,需要用轻柔、舒展的声音来表达,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简洁明了的图画、符号等方式表现图谱。如,三角形、五角星、圆形等。通过生动有趣的图谱,使幼儿的感知更具体、生动,更乐于接受。3.游戏教学实践表明: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游戏连续玩上若干遍,仍然兴趣盎然。它符合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幼儿好动、好玩,思维具体形象,符合音乐的感知规律,因此,将民间音乐和游戏融为一体是可行的教学手段。幼儿在娱乐的同时,把自己了解到的知识运用于游戏的过程中再配合相关的民间音乐,通过引导幼儿探索,根据不同的游戏风格改变游戏规则,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民间音乐游戏活动,使幼儿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民间音乐为幼儿创造了更好的氛围,使幼儿在音乐情境中受到良好的熏陶,为音乐感染。幼儿乐在其中、美在其中、悟在其中,在了解民间音乐的同时,也丰富了相关生活知识技能。有效利用民族音乐资源开展幼儿园音乐教育\n民族音乐是各族人民表达感情、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丰富的表现形式包括歌唱、乐曲、打击乐器、民族舞蹈音乐等。作为幼儿园开展音乐游戏、音乐表演,播放背景音乐等时可以选择与利用的教学资源,民族音乐有助于实现幼儿园课程形式的多样化,有助于幼儿获得民歌、民舞、演奏等方面的初步知识,唤起幼儿利用音乐进行独立的创造性活动的兴趣与愿望,有助于引导幼儿更好地在审美实践中感受美、体验美、理解美,达到审美素质与艺术技能的和谐统一。可见,利用民族音乐开展幼儿园音乐教育,是拓展幼儿园教育资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一、选择民族音乐的四个原则(一)民族性原则\n儿童是生活在现实.文化环境中的人,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决定了其对自身经历的事物具有较高的敏感度。民族音乐往往是儿童直接生活于其中的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将其作为教育资源加以利用,是完全符合儿童发展规律与特点的。更为重要的是,民族音乐承载了传承各民族文化的重任,其蕴含的独特民族精神和情感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取代的。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族人民基于自己的生活体验与审美趣向,用灵巧的双手制作出了本民族独特的乐器,创作了别具风格的乐曲,无论其曲调还是表现形式通常都具有独特的韵味,对促进儿童对周围环境与本民族文化的熟悉具有重要的价值。(二)趣味性原则民族音乐来源于生活,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为了满足儿童的需要,在选择民族音乐资源时要遵循趣味性原则,这就要求选择的音乐作品表达的艺术形象要鲜明、生动,所描写的内容应是幼儿生活中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这样更能唤起幼儿的情感共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唤起他们欣赏的兴趣,充分发挥幼儿的想像力。如壮族歌曲《花狗仔》讲述的是花狗仔看门与孩子逗趣的事情;仡佬族歌曲《长大了》表现了孩子们斗鸡、爬山等快乐游戏的场景。将这样充满童趣、贴近幼儿生活的民族音乐素材应用于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不仅能够让幼儿获得愉悦的身心体验及美的享受,还能让他们沐浴于充满游戏气氛的环境中,加深对音乐的感受,进而增加其学习兴趣,增进其学习效果。(三)教育性原则\n童年期的美育对儿童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民族音乐中往往蕴含着各民族人民好客、热情、谦逊等优秀品格,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待人接物中形成的传统礼仪习惯,而幼儿是喜欢在音乐活动中模仿成人行为,并真实地表现其喜、怒、哀、乐等情感的,所以运用民族音乐、游戏、舞蹈等来引导幼儿求真、向善、爱美,是对幼儿进行美育启蒙的重要途径。所谓坚持教育性原则,即是要求选择这些有积极引导意义的民族音乐作品,如壮族歌曲《包粽粑》表现了壮族小娃崽们用白花花的糯米包粽子,然后送给解放军的过程,体现了军民一家亲的浓浓鱼水情;回族歌曲《羊肉串》表现了回族小朋友用羊肉串招待好朋友的温馨情谊。这些蕴涵美好情感的民族音乐有助于陶冶幼儿的情操、美化幼儿的心灵。(四)适宜性原则\n一些优秀的儿童作品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因为它们所表现和宣扬的主题是当时.大环境所认同的价值追求。为了适应现代孩子对审美的需求,幼儿园还需要遵循适宜性原则,对收集的民族音乐资源进行改编。为此,幼儿园应充分利用教师自身的特长,挖掘家乡原生态地反映日常生活的民族民间音乐,并在音乐结构、节奏、歌词上予以变化,将之改编为适宜幼儿传唱的歌曲,最终引入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如壮族歌曲《敬酒歌》《迎客歌》《送客歌》等最能反映壮族人民热情待客的礼节,其歌曲曲调也有着极其浓郁的壮族民歌风格,但其歌词过于复杂,不利于幼儿理解和记忆。于是教师对歌词进行了简化,只保留了部分沿篇二:幼儿园音乐教学论文快乐音乐,快乐教学隆德二幼张丽萍───幼儿园音乐教学反思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文化生活中让幼儿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和创造美。我想,教师应尽量避免反复教授幼儿歌唱、舞蹈及演奏的技巧,而应充分引导幼儿快乐地感受生活中各种声音、动律的美,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用自己的方式大胆的歌唱、舞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有以下几点教学反思:\n1、兴趣是快乐教学进行的前提条件一节音乐活动从导入到基本部分,我想方设法去调动幼儿的兴趣,不断让幼儿有眼前一亮的惊喜。歌唱活动《小鼓手》的导入为了引起幼儿的兴趣,我这样说:有一面大鼓,他走累了,谁愿意为他敲敲背?很自然地引出活动内容。为了使幼儿在学习节奏时不会感到枯燥乏味,我引导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如拍手、拍腿、拍肩、拍头、拍其他物品等多种方式进行练习。拍什么地方都是幼儿自主选择的,这样将幼儿放在主体地位上,他们更加有兴趣了。在学习歌词部分,我将歌词描绘的情景:“太阳听了微微笑,花儿听了点点头,小朋友听了跳起舞。”用绘画展现在幼儿面前,当幼儿听完歌曲后,我还提出了开放性的问题“你听到了什么?”不去计较答案的先后顺序,这时幼儿争先恐后的举手,活动的气氛极其热烈,幼儿的兴趣极浓。在设计活动时,我时时将如何激发和保持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作为目标去实现,只有这样音乐活动才能顺利进行,音乐活动才有意义。2、尽量让音乐活动形象化,直观化。\n看到连环画幼儿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我先让幼儿认真观察,再让他们说。幼儿有了这样的感性经验,当他们听歌曲时,很容易地记住了歌词,这样便省去了反复跟唱歌曲的乏味。我一边领着幼儿打拍子,一边出示图谱,孩子们都好奇地看着图谱,认真打着拍子,不用老师用语言去讲解三拍子的特点,他们已经很自然地分清楚了强弱拍。就这样我把美术和音乐恰当的融合起来,力争将音乐形象化、具体化,容易让幼儿接受。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孩子们由于受到年龄、生活经验等方面的限制,缺乏各种必要的感性经验,思维尚处于直觉形象阶段的儿童,使他们不可能用成人的思维去理解或再加工那些复杂的音乐材料。这时,像图谱这样的视觉符号就起到了把音乐材料简单化、形象化的作用,图形谱的运用是一种视觉参与,可以将音乐直观化、趣味化。3、通过音画转换,让幼儿快乐想象。\n绘画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绘画的能力。在音乐欣赏《田园交响曲》中,可采用“音画转换”的方法:先不急于告诉幼儿欣赏的主题,而是放录音让幼儿闭目想象,然后让他们“画音乐”,把听到和想到的东西画出来。幼儿丰富的想象总会给我们带来惊喜,因为自由想象是在对乐曲的感知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音画的转换不仅提高了幼儿的音乐感受力,而且能让幼儿情不自禁地借助画笔的翅膀飞翔,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使他们感受到音乐的神奇。4、用绘画的方式让幼儿进行创编。在歌唱活动中,出示不同的图画可以使创编活动更容易、更生动有趣。在歌唱活动《两只老虎》老师在引导幼儿创编歌曲时,出示了画有不同特征的两只小动物的图片,如两只小兔子一只在画画,一只在睡大觉等等。当幼儿看到这些生动的画面后,想象力自然会被激发。因为绘画作品的提示降低了创编的难度,也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再例如在教歌曲《表情歌》时,待幼儿学会唱“我高兴,我高兴,我就拍拍手,看大家一起拍拍手。”之后,我便利用画有不同表情的挂图提示幼儿填编新歌词。结果,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体会,非常顺利地填编出了生气、快乐、害怕时的各种新歌词。5、鼓励幼儿通过身体动作感受音乐,创编歌曲。我在音乐教学中运用讲故事、做游戏、即兴表演等各种“动”的形式来充分调动幼儿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n活动中老师通过拍击身体、捻指、跺脚等声势,进行教学。声势可以说是动作教学的最基本的方法,对幼儿来说简单易学。如《听》这首歌,幼儿唱了几遍后兴趣就不大了。老师就对幼儿说:“你不仅可以用嘴巴唱,还可以用你的身体来唱。”幼儿的积极性马上调动起来了。有的幼儿边唱边高举双手左右摆动,有的幼儿边唱边旋转身体,就好像风儿真的吹来似的。又如歌曲《小海军》,它是幼儿十分喜爱的一首歌,特别是一些男孩子,很快就学会演唱了。当唱到“敌人胆敢来侵犯”时,他们一手叉腰,一手握起了小拳头,一幅愤怒的表情。当唱到“打得他呀海底沉”时,整只手有力地指向地面,就像真的把敌人的船只打到了海底。在创编活动中,我不规定幼儿按照统一的模式来做,重要的是让幼儿自主地去感受,去表现,在学习过程去体验。当孩子们富有个性的理解以及创造性的表现方式被教师肯定时,他们会体验到被尊重的感觉,满足了自我表现的需要。这种正面的情绪会激励幼儿更加热爱音乐。\n幼儿是快乐的个体,幼儿的天性喜欢快乐的事物。快乐的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也能够调动幼儿内在的创造潜力。幼儿快乐音乐教学正是注重幼儿的感受将享受快乐放在了首位。在过去的音乐教学中,我常常忽视了幼儿的感受:在歌唱活动中我让幼儿反复练习演唱,幼儿感到枯燥乏味;在欣赏活动中我让幼儿想:感觉到了什么,还感受到了什么?结果他们真的什么也没有感觉!在韵律活动中,我对动作的到位要求很严,因此机械的练习消磨了幼儿的兴趣。在这样的活动中音乐的教育功能未得到有效发挥,孩子在音乐活动中只是被动的参与者,根本谈不上享受音乐,快乐又从何获得呢?新《纲要》中强调:幼儿艺术活动以幼儿为本,强调主动性,改变幼儿被驱使进行艺术活动的被动地%《幼儿园民间音乐论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