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古诗词学习趣味性的培养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浅谈小学古诗词学习趣味性的培养

浅谈小学古诗词学习趣味性的培养摘要: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小学古诗词过程中,要使学生真正学好古诗词,最主要的是培养好小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兴趣对小学生学习古诗词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小学生只有对古诗词感兴趣,才会爱学、乐学、主动学。关键词:情境;联系;趣味孔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如今我们小学生学习古诗,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但在普遍缺乏对古典诗文的文化价值、教育价值、艺术价值足够认识的今天,我们又如何能在短期内并有效地教学古诗词,关键还得从“趣”字入手,并紧扣“趣”字,创设相当的情境,激发广大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热情,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古诗的自觉习惯。一、用图画描摹造就情景,激发学生的视觉情趣王维《山居秋暝》的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n写的是静景:明亮的月光,透过枝叶的缝隙照进了松林,清澈的泉水在石头上静静地流淌。寥寥十个字,勾勒出了一幅清幽、明净、自然、和谐的山水图。为了让学生眼中有此美景,我们可以出示画家为我们准备的教学挂图,或也用寥寥几笔再现诗人眼中秋夜的静穆,让孩子们在一幅优美的简笔画前,忘掉尘世的纷争与喧嚣,使心灵得到净化。二、用言语激励造就情景,激发的学生表达情趣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不高原因有许多,这里不再赘述。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就必须运用语言的魅力,把学生导入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如在教学古诗时,我们可以适时启发儿童展开联想、想象,让他们在脑海中生发美的意象,把他们带入美的意境。在教学杨万里的《小池》时,启发学生想象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预设一个改写《小池》的环节。教师可以说:“同学们,《小池》是杨万里写景小诗的代表作,它取景别致小巧,尤其善于捕捉自然界无声的和谐与天趣,为我们留下稍纵即逝的美好瞬间。我相信同学们能根据《小池》描绘的景色,结合自己的想象写一段话,对吗?”此时此刻,学生心中自然激情飞扬,创作欲望自然高涨。改编的《小池》虽无原诗的韵味,但肯定是清新可人、充满童真童趣。三、用朗读感悟造就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n古诗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字字珠玑,韵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1.把握停顿,感受古诗的节奏美。绝句和律诗因其本身的书写规范,蕴涵相对固定的节奏感,因而在教学指导朗读时,要让学生明确并把握停顿。2.熟读成诵,感悟古诗的韵律美。古诗的教学切忌重传授,轻感悟;切忌重讲解,轻朗读。而应让学生充分地读,通过多读,感受诗的艺术感染力,感悟诗的和谐韵律。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古诗文阅读的目的不在于理解内容的深度,而在于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提高文学修养。3.词曲相映,整体感悟。无论是古调还是今曲,无论是通俗还是戏曲,许多优秀古诗词都有相关的曲调相衬,且有当红影视剧明星表演或演唱,这也为孩子们朗读感悟古诗创设了许多条件。如香港歌后王菲演唱的[宋]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内地歌手毛宁演唱的[唐]张继的《枫桥夜泊》的改编曲,以及越剧表演艺术家赵志刚演唱的[唐]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和[唐]自居易的《离离原上草》、[唐]孟郊的《?游子吟》、?[唐]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等。真是名诗成就名曲,名曲促进古诗的学习。四、用品味意境提升诗魂,激发学生的创作情趣现在的小学学生可以背诵许多古诗文,但诵读水平不高,品位不高。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学会“品诗”,没有学会吟诵,从品味诗句当中加深对诗中意境、情感的领悟。如“风景旧曾谙”,让学生理解“谙”是熟悉的意思,从中知道诗人曾经很熟悉江南,现在很怀念江南,因而才抒发“能不忆江南”的感情。又如“感时花溅泪”,让学生理解“时”不仅指时候,还指时局、时势的动乱;“泪”\n不是一般的眼泪,而是生离死别的泪,是心惊肉跳的泪,是爱国爱家的泪。这样的理解就不是停留在只看注释上。古诗词语言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理解的浅层,学会对语言的品味是古诗词教学的特色。古诗词语言的精妙、独特的韵味、深远的意境是“品”出来的。再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那个“绿”字意境全出,老师要启发学生通过想象,再现春江碧透、柳绿桃红的深邃意境,获得阅读欣赏的愉悦和满足。古诗审美意趣,多借景抒情、体物写志、咏史寄兴、即事感怀,又多用映衬渲染、虚实相生、动静互见、拟人比喻等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古诗教学不能“见槐是槐,见柳是柳”,只有驱遣想象,才能读出诗词背景,读出作者感受,读出画意真情。读者阅读的过程,就是以自己的全部生命体验、生命情感和生命意识与文本背后潜藏着的生命对话的过程,就是实现读者自我生命成长和提升的过程。总之,诗文源于生活,学习时当然应还原于生活。因而我们教学时应开发创设各种情境,启发学生古今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并为他们创设运用古诗文的平台,让他们“见景吟诗”,让他们“表情吟诗”,让他们“见物吟诗”,让他们“叙事吟诗”,让他们“说理吟诗”。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