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27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马云山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马云山山东省寿光市孙家集街道石门小学262729小学古诗词的教学,对于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宮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优秀的中国古诗,语言精练,意蕴含蓄,意境深远,讲究平仄,严于用韵,格律严格,魅力无限。正如19世纪英国著名文艺批评拉斯金说:“每一部伟大作品的精华部分,总是无法把它解释得很清楚,因为它好,所以它好。”因此教学时,其丰富的意蕴,“言尽而意无穷”的魅力是无法讲出来的。况且小学生刚刚接触古诗词,由于阅历和生活积累的局限,不可能“字求其训,句索其旨”。如果“贪多务得,细大不捐”,必然贪多嚼不烂,如果不顾及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去精讲细究,咬文嚼字,必如宋代的教育家张载所说:“始学之人,未必能继,妄以大道教之,是诬也。”必然使学生食而不化,泯灭了学习的兴趣,倒了学习的胃U。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以生为木”的教学理念始终警策着我们。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是个难点,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基木上是一个路子教学:老师讲解,学生识记,最后背诵。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来试图改变这一局面:如创设情境教学古诗,利用音乐欣赏古诗,进行美的古诗教学研究,利用网络进行古诗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等,但总觉得这些教学模式内容丰富,且只流于形式,这样的模式教学,也只能是强硬地灌给学生一些知识,而学生的自学能力得不到培养,更何况中国的古诗诗情画意充满了美感,这种模式教学却又让学生失去了那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反思过去,我们说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宄的能力,重视学生的自主性,重视以读为木,读中感悟,使学生终生受益。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命\n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A)的巨大潜能,古诗词的教学就要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放开自己,放开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深切体会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咅韵美和形象美。同时,新课标也强调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整合,这种古诗教学模式启发学生自求自得,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语文古诗教学中,能力与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对于古诗的课堂教学,老师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己经积累了许多行之奋效的经验,我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古诗教学的:一、自主感悟,读准诗句古诗词语言精练、含蓄、优美,首先要让学生抓住重点字、词,读准字音,了解字义,让学生大声朗读,“不求其解”地读',读通,读好,读到朗朗上口,在读中自悟。对比较生疏的字词,如“歌声震林樾”的“樾”,“煮豆燃豆萁”的“萁”,“渭城朝雨浥轻尘”的“浥”,“千里黄云白日曛”的“曛”,“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绦”等,这些字词,学生一般没冇接触到,是学生阅读诗句、理解诗意的拦路虎,理解诗句意思的关键词语,把它们的意思讲清楚了,学生在弄懂诗句字面意思的基础上,就能比较顺畅地疏通整首诗的意思。二、自主理解,画诗意图激发学生进入诗句所描述的景象,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诗句的描写,充分发挥想象,画诗意图。古诗词把诗人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熔铸在短短的几十字中,以少胜多,以大见小,给古诗教学鉴赏者留下充分的再创造的余地。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前两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写送客的吋间、地点和送客吋的环境与心情,其中第二句,作者着意用“楚山孤”表达送别的心情:芙蓉楼上,俯瞰长江,寒雨凄凄,远眺楚山,望客帆远去,心情惆怅,仿佛觉得楚山是孤寂地峙立在那儿-•样。一个“孤”字,看似写山,实是写人,写出了作者送别友人吋惆怅孤独之感。\n三、画演古诗,探究诗意古诗词意境深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扩展和想象的空间。诗意图形成了,学生对古诗的感悟又深了一层,在教学中让学生合作交流讨论,结合自己画出的诗意图,对照诗句说说或演演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体验,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如教学“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两句诗吋,怎样在画面上表现出“无处寻”的蝴蝶呢?大家开动脑筋,展开想象。结果,冇的学生画面上的蝴蝶隐约于金黄的菜花之中,冇的干脆不画。理由也各有不同:有的说把蝴蝶画成淡黄色,和菜花就分辨不出来了;奋的说画上儿童正拍着脑袋思考,“蝴蝶飞哪儿去了,怎么找到它呢?虽然怎么画都无所谓,但可贵的是,它己经引发了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四、创设情境,感情朗读,感受意境美、音乐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训练重点在朗读指导上,而朗读的最高境界是入情入境,应引导学生感受情境,让他们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发挥自己的创见性去表现古诗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多渠道创设情境,引学生入“境”,要求教师范读,学生领读,教师学生讲读,指名朗读和熟读成诵,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冇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受到美的教育。比如熟读了韩愈的《早春》,为了让学生感受“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情景,我就在早春吋节带领学生到野外去看景,通过实地观察,学生在远看、近看中,对诗句就有了深切的感受。总之,我在诗歌教学中,尽可能用诗一样唯美的语言演绎课堂,用诗一样的精巧锻造课堂,用诗一样的意蕴营造课堂,用诗一样的激情澎湃课堂。让我的课堂,因诗歌教学而充满浓浓的诗意,让学生的精神生命诗意地栖居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