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27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学语文中古诗词课堂教学探讨
小学语文中古诗词课堂教学探讨 摘要: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普遍不高,古诗教学现状不甚理想,这主要是由环境、教材、教师和教法等因素造成的。要改变现状,必须提高教师素养,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教学手段,使学生爱诗、读诗、积累诗、运用诗,让古诗词教学充满乐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调查原因分析改进方法 古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博大精深,灿若繁星,千百年来,滋养了多少代中国人。它不仅使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而且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阶段目标”更明确要求诵读、背诵优秀诗文,小学阶段不少于160篇。随着《课程标准》的颁布,古诗文教学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 一、小学古诗词教学现状调查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古诗词越来越受重视,但在古诗词教学中却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学生不求理解只是死记硬背,二是教师教学效果不佳,教得棘手。可以说,小学古诗词教学存在不少问题。 二、小学古诗词课堂教学现状不甚理想的原因分析 调查表明,小学古诗文教学现状不甚理想,主要原因在于课堂教学方面――教师对古诗文价值认识不足,传统文化积淀不足,教学观念滞后,必然体现在教学设计和过程的实施中,主要表现为:5\n 1.重内容,轻意蕴。教师往往以本(教材)为本,目标定位、教学设计时把解词释义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花大力气解决。先是逐字逐词地解释,再是理解每个句子,最后串讲整首诗的意思,由此实现目标。而古诗最具光华、最耐人寻味的意蕴却常受到忽略,成为雪泥鸿爪。 2.重传授,轻感悟。古诗文的语言与现代语言有较大不同,学生自主理解难度较大。于是,常常是教师不厌其烦地告诉学生此词何意,彼句怎解,写作特点如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等等。学生自读感悟,从诗中读出自己的独特体会的个性的时间和空间都很少,多的则是被动地听取和记录,所以我们常常可以在学生的课本上看到干巴巴而又千篇一律的译文笔记。 3.重背默,轻朗读。古诗词教学中,有的教师不注重朗读,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料、书本上的注释,在草率的读过几遍古诗词后用自己的话陈述诗句的意思,然后要求学生反复读,死记硬背,对于古诗中的知识点置若罔闻。 以上述为特征的古诗词课堂教学将古诗词最具价值的神韵剥离肢解,“碎拆下来,在成片断”,这样的课堂当然了无神采,索然无味。 三、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古诗词教学质量 古诗文课堂教学必须改变沉闷无趣的气氛,以及一成不变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理念应当在古诗文教学中得以体现,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5\n小学古诗词教学应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侧重点,创造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以构建一个有活力的古诗词教学课堂为突破口。学生有了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学习才会自主有效。那怎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呢?上课伊时,教师就要努力营造积极的情感气氛,以生动形象的画面、声情并茂的精彩表演和优美动听的乐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学生引入古诗的意境,让学生获得情感的充盈。选入小学教材的古诗,大多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题材,如《小儿垂钓》、《蝉》等,所以在教学这些古诗时不妨让学生扮演诗中的人物,使学生在开开心心演小品的过程中体会诗中所描写的内容,加深对诗意的理解。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逐渐运用到古诗词教学中。学生可以从屏幕上了解“飞流直下三千尺”,也可以在音响中感受“处处闻啼鸟”。不管用什么方法,目的都是激发学生学古诗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去探索,去发现。 2.直面经典,真心接触。“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由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古诗文教学应体现这一点。教师不能再越俎代庖,而应让学生直面经典,与诗词文“真心接触”,自己读解,自己感悟,自己体会,能懂会学的自主解决,即使是疑难焦点,也不急于揭晓,而应巧设台阶,引导学生逐步领悟。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的《草》在这方面可称经典之范例。诗中“荣”、“枯”5\n二字的理解是难点,于老师从一年四个季节这一常识入手,让学生先用简笔画画出每个季节小草的样子,再用自己的话说说各季小草的特点。然后,于老师在黑板上用一条线将四季划分春夏与秋冬两个时段,请学生各用诗中一个字概括每个时段小草的特点,最后连起来说说。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于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世界出发,巧妙而有效地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生活经验、语言积累与诗意、诗境和谐地形成“对接”,自然而准确地理解“荣”与“枯”及整句诗的意思,体味文字所传达的意蕴。“春风吹又生”句较易理解,于老师请学生自己上台用简笔画把自己的理解画出来。画好后,又有学生指出风是无形的,应通过小草被吹弯了腰得以表现……在活跃、充满生机的自主学习中,学生理解了诗意,感受到了小草的勃勃生机。 3.加强诵读,以读促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人已将读的效用归纳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王尚文教授在《语感论》中提出:“多读、熟读能将客观的言语对象内化为主观的语感图式。”课程标准对每个学段古诗文阅读都强调“诵读”二字,要求在读中体味作品的内容,读中体验情感,读中感受语言美。古诗文教学应真正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上承传统教育之优秀经验,下接现代教学理论的“活水”,采用各种形式的读法,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诗意、体验情感、感悟意境。 4.拓展延伸,积累运用。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恰到好处地拓展延伸能使学生“乐学”、“活学”,使他们在课堂上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和生命的活力,古诗文课堂当然也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引导学生将其与美术、音乐、舞蹈等学科结合起来,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中,我常常把“诗配画”、“诗配舞”、“5\n诗配曲”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入课堂,让学生玩玩唱唱,诗不离口。如在教完《静夜思》、《春晓》、《闵农》等古诗后可配上曲谱,让学生或自编曲目,或套用学过的歌曲曲子。学生兴趣盎然地陶醉在自己创作的优美音乐中,获得美的体验,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想象力,扩大视野,丰富知识。通过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渗透整合构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学生感受到诗歌学习无处不在,只要善于发现,乐于创造,勇于尝试,就能收获无穷的乐趣。 总之,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语文教师应该看到小学生古诗词学习现状,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爱诗、读诗、积累诗、运用诗,让古诗词课堂充满乐趣,让学生真正受到古诗这一艺术奇葩的熏陶,将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世代相传。5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