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27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题目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拓展延伸
题目: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拓展延伸地址:浣江小学教育集团安平小学电话:13575577713姓名:卞一飞\n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拓展延伸单位:浣江小学教育集团安平小学卞一飞邮编:311800地址:诸暨市安平小学联系电话:13575577713[摘要]古诗词产生的年代久远,一般形式短小,内涵丰富。要准确把握诗歌作品情感,学生要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就需要教师形成开放的语文教学观,让作者情、学生情在拓展延伸中融合。我在古诗词教学中注意了对文本的整合,同时加强与课本以外教学资源的联系,增大课堂容量,力求通过集约化的方式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率,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同主题同题材同诗人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的学生背诵优秀诗文60篇。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在附录中列出70首《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古诗文教学与一般阅读文章教学比较,有其特殊性。古诗文富有鲜明的传统文化特点,博大精深,灿若星河,语言精炼,意蕴含蓄,意境深远,蕴含着大量的人文内涵。而小学古诗词教学却长期以来处在误区之中,表现主要有三:一是重现代汉语的对译,轻对诗句的品味和体悟;二是重理性分析,轻对意境的想象和体验;三是重课堂上的背诵,轻对已学诗词的反刍和涵咏。而所有这一切在教学中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课堂容量小。不管是律诗、绝句,还是词曲;一般一节课只学习一首。如果是背景比较复杂,用典比较多,意思比较深的篇章,往往一节课还完不成教学任务。 二是联系拓展少。总习惯于就诗论诗,忽略了文本之间必要和可能的纵横联系,以及向课外的拓展。 为了让小学生能更多地接受传统诗歌的浸润,我认为古诗词教学中有必要进行延伸和拓展。我在古诗词教学中注意了对文本的整合,同时加强与课本以外教学资源的联系,增大课堂容量,力求通过集约化的方式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率,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一、抓住“同主题”作品拓展延伸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中,有不少的古诗词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能改变传统“逐首教学”“逐环教学”的模式,资源整合,主题凝聚,学生就能在把握基点中生情。以暨阳小学金萍老师在领雁工程中教学《忆江南》古词示范课为例:师:孩子们,咱们一起来读读——江南,读着江南两字,你想到了什么?\n生1:我想到了美丽的风景。师:那你觉得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美丽的风景呢?生1:五彩缤纷生2:万紫千红师:江南是万紫千红,鸟语花香,还有吗?生3:莺歌燕舞生4:百花盛开师:百花盛开,如诗如画。孩子们,因为咱们江南美,所以许多大诗人写下了一首又一首赞美江南的诗歌。师相继出示杜牧的《江南春》,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苏轼的《饮湖上出晴后雨》三首赞美江南的诗句,师生共读。师:孩子们,这就是我们引以为傲的水乡——(江南)金老师新课第一个环节,就运用“一篇带多篇”的迁移法进行延伸性阅读。用“咏江南”的同主题进行拓展,让孩子们领略各大诗人眼中的万般美丽的江南。一方面了解了诗文的意思,另一方面又拓展了课文,为学习《忆江南》做了情感铺垫,使学生的解读有一种广阔感和纵深感。二、抓住“同诗人”作品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同诗人的作品,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不同语言风格的感受力;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该作者写作风格的把握。再以金萍老师的课《忆江南》为例:片段一:教学“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师:你看,红,绿,大红,大绿,孩子们,春日来临,阳光普照,红花绿水相互辉映,朝霞与江水枕夜,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么美的画面,诗人竟把它浓缩成了短短的十四个字。理解诗人思念、赞叹、感慨之情。师:孩子们,你们知道诗人当时所在的洛阳又是怎样的春天呢?(出示《魏王堤》)师范读。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师:大概读懂这是一个怎样的春天吗?生1:是一个一点都不美丽的春天。生2:是一个很寒冷的春天。师:你是从哪里感觉到它的寒冷啊?\n生3:我从花懒的开放了,鸟也不想啼了,柳枝一点力气也没有,信马也很闲。师小结:信马闲行到日西,是诗人漫步在堤边。是啊,花儿懒得开放,鸟儿懒得慵啼,就连柳条也是无力的,多么寒冷洛阳的春天啊!而诗人“旧曾谙”的江南,却已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师:诗人身在遥远的,寒冷的洛阳,想着如诗如画的江南,于是情不自禁地吟诵到——(江南好,风景就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师:从这几句词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生1:江南很好,风景很美,我要回忆江南。师:我要回忆,我怎能不回忆?这是诗人的什么之情?生1:怀念。生2:想念。生3:我体会到了诗人对江南的喜爱之情。师:喜爱?从哪里看出来的?生3:我从能不忆江南。师:还有吗?师:江南好,一个“好”字能体会到什么啊,孩子们?生1:江南的美。师:诗人的什么之情?一开口就用一个通俗的“好”字,多妙啊!有人说,咱们中国的汉字啊,是一幅画,更是一首诗,而诗词是汉字中的精华,值得我们细细的去品味。生2:写出了诗人对江南的赞美之情。“诗歌合为事而发”。古诗词常常是作者的经历、思想、情感的外观。因此,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就要对作者的时代、人生经历、思想感情等“写作背景”有所了解,这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诗歌的内容及所抒发的情感。金萍老师让学生与诗人的内心情感产生共鸣,引入了一首诗人迟暮之年在洛阳写的一首春诗。通过在洛阳时写下的寒春与江南的姹紫嫣红的春天前后对比冲突,形成强烈反差,学生通过感悟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蕴涵和情感,顺理成章地感悟到了诗人思念,赞叹,感慨之情,此时学生情之深,意之切。片段二:师:这是在思念中赞叹,在赞叹中思念啊,一个忆字,勾起了诗人深深地思念,于是乎,他又写了另外两首忆江南,请同学们从时间、地点、心情将三首古诗进行对比阅读,体会一下。▲幻灯片出示两首《江南忆》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n▲生自由读。师:咱们分工合作一下,女孩子读第一首,男孩子读第二首。▲男女配乐读师:孩子们,这三首词,从今时,忆起往日,最后又回到今天,从洛阳到苏杭,从今日直至十多年前的往事,今、昔、南、北,时间,空间都有极大的跨度。白居易身在洛阳,神驰江南,抚今追昔,无限深情地追忆最难忘的江南往事,使自己得到了一定的精神满足。而我们今日读此词,则因为白居易的出色描写,也能得到某种精神满足,不知当时白居易是写给自己回忆的,还是留待后人欣赏。最后,让我们在《忆江南》的歌声中来结束这堂课吧。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时,金老师设计这样一个课外延伸:自学两首《江南忆》,引导学生从描写的时间、地点、心情将三首古诗进行对比阅读。学生在比较中很容易就发现这两首诗的地点不同、时间也不同,但心情一样,都表达了作者对江南往事的无限追忆之情。实现“教为了不教”,“语文课本只是一个范本”的教学理念,学生通过比较性学习,加深了对文本《忆江南》的理解,感悟,实现了文本与超文本的有机结合,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三、抓住“同题材”作品拓展延伸以题材为桥梁,可以带动同题材不同主题的诗歌的学习。以浣江小学袁莎莎老师送教下乡教学古词《渔歌子》为例:师:在蒙蒙烟雨中,在春天美景的映衬下,渔夫悠闲自得地在河里垂钓。师:张志和笔下的渔翁垂钓是如此的悠闲自在,而柳宗元笔下的渔翁垂钓却是另一副景象。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幻灯片出示《江雪》:“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师范读师:《江雪》中描写的是怎样一个渔夫?现在,你们轻声自由读一下《江雪》,看看谁找的最快?生:惨淡,孤独,冷冷清清……生:“绝,灭,孤,独”都体现出了一副惨淡的景象。师:我们中国的语言真是奇妙。相同的内容,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带给我们的,可以是不一样的画面。教学张志和的《渔歌子》后,出示的柳宗元的《江雪》对比起来学习,更便于学生把握这首词的主旨。一个是寒江垂钓图: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立翁,独钓寒江雪。一个是春雨垂钓图: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同是垂钓图,意境相去甚远。学生通过比较,更能体会《江雪》那种孤独的心情。这样对教材内容进行开发重组,丰富了课程内容,开阔了学生视野,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在比较阅读中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让学生学会了比较,更加深入地感悟作品的人文内涵,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n综上所述,在教学中适度拓展学生学习诗文空间,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习诗文,继承传统,弘扬中华文化,它不仅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思想,也顺应着时代发展的要求。“腹有诗书气自华”,诗言志,诗传情,古诗的凝炼、意韵、其魅力无穷。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有益于培养文学修养,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让我们和学生一起,手把诗书,或高声疾诵,或低声微吟,在古诗词的海洋中咀嚼其意,陶冶性情,放飞心灵!参考文献:1、《小学语文教学》之《精讲.体会.熟读》----读“叶圣陶先生谈古诗教学”有感2、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1——6年级上下册及《教学用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