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精选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精选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青岛市政府机关幼儿园官慧茗什么是集体教学活动?集体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教师计划、设计和组织的专门活动。它是用以支持、激发、促进和引导幼儿顺利开展学习和达成有效学习结果的过程。我国的文化崇尚集体精神欧美文化崇尚个人师生比:一个教师面对几十个幼儿精心设计华东师范大学的朱家雄教授写过一篇文章《活动设计是幼儿园教师的看家本领》如何设计?一、分析教材,透析孩子教材分析的步骤:1、仔细研读《纲要》2、通读教材整合内容一是要准确把握教材的思想内容。二是要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读书百遍,其意自现”,只有多读多思才能对教材有更进一步的理解。3、对教材进行园本化分析和处理教材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幼儿园、自己班级的教学,是为了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如何进行教材分析一是学情分析,也就是分析本班幼儿的特点和幼儿在这方面的经验和认知特点。二是分析你所选择的这篇教材的特点,以及你对这篇教材的理解、感受和独特的见解。例:《亲亲长颈鹿》这个故事教材分析:它是选自小班下学期,《有趣的动物》这一主题中。该故事选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较熟悉并喜欢的小兔子和长颈鹿为角色,讲述了一个长颈鹿阿姨助人为乐的故事,特别是小兔子们亲亲长颈鹿阿姨这个情节既让人觉得有趣又很符合小班小朋友的年龄特点,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看到自己班的小朋友亲亲老师的小手或者脸蛋来表示他对老师的喜爱之情。又考虑到现在的小朋友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特别是小班幼儿年龄小,个个都“以自我为中心”,缺乏\n友爱互助的品质,所以我觉得这个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又符合孩子的现实需要。如何选择教材一个好的教材首先应该考虑它的科学性,给孩子的东西是否正确,是否科学;科学性其次要考虑它是否有教育意义,让孩子懂得什么道理,培养孩子什么品质,好教材应该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对幼儿的一生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教育性第三,要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原有基层,这个教材孩子是否能被孩子接受,跟他的年龄特点有多大差异;他的原有基础已有经验又处于怎样的水平,都是考虑的范围;年龄特点第四,要考虑孩子的兴趣需要,这个教材能不能吸引孩子,让孩子有兴趣地去学。兴趣点二、制订适切的目标我们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定位仍存在着问题,主要表现在:1.目标定位太低如:中班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纸制品》目标是“收集、观察各种各样的纸制品,了解其质地和用途”。目标可增加“尝试根据某一特征给各种纸制品进行分类”的坡度设臵.2.目标表述笼统。如:小班科学活动《水果的种子》目标是:1.了解各种水果都是有种子的。2.有求知的欲望,喜欢探索身边的科学现象。第一条目标缺乏可操作性,第二点目标更缺乏针对性。3.表述方式不一例:体育游戏“小动物开车”目标:1.练习在指定范围内四散跑,并能学会互相不碰撞2.培养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制定目标时可遵循以下几点:1、注重幼儿年龄特点和领域学科特点\n例:大班诗歌《风藏在哪里》教学目标:1.欣赏诗歌,感受诗歌优美意境和问答式的结构特点;2.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区别问句和答句的不同读法;3.初步尝试按照诗歌结构进行仿编,用生动,形象的词去描述事物。小班诗歌欣赏《小草的风筝》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小草放风筝的童趣和奇妙。2.在倾听活动中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3.在游戏表演中,进一步感受诗歌语言的趣和妙。2、注重目标的可操作性了解活动的主要特质,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标,避免目标的泛化或繁琐,才能进一步体现集体教学活动的价值。例“美丽的蝴蝶”活动中,我们老师第一次的活动目标制定为:1、欣赏蝴蝶的多姿多彩,感知蝴蝶形状和花纹的对称美。2、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把第二条目标调整为“在活动中,体验打扮蝴蝶的乐趣”这样一改动,马上使目标明朗化,也具有可操作性。教师制定目标时要避免两种极端的出现,使目标不出现泛化、笼统的,但也不出现是过分繁琐、细致。3、注重目标的适切性所谓适切性即所选择的教育资源本身能更好的促进幼儿与活动的共同发展,同时该资源在使用时适合于本班年龄幼儿的心理与体力的接受能力。例“美丽的风筝”活动目标:1、初步尝试运用不同方向的对称图案装饰风筝。2、激发幼儿对装饰画的兴趣。将第一条目标调整为“在活动中,初步尝试运用上下、面对面的方向的对称图案装饰风筝”。第三次的活动目标就定位于:“在摆摆弄弄中初步感知不同方向的对称图案,体验装饰风筝的乐趣。”4、注重目标的挑战性注意把握新旧经验的交集点,对幼儿已有经验和可能产生的新经验之间进行把握,不简单重复原有经验,适度把握新经验,考虑向目标的深度、广度挑战,例:中班“生活中的数字”活动中,目标制定为:1、乐意在生活中寻找各种各样的数字并理解其作用。2、体验观察发现的乐趣。把第一条目标调整为“交流讨论生活中的数字,初步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原先的“交流家中的数字——经验迁移到生活中的数字——给动物找家的数字操作”三个环节流程改为““交流家中的数字——经验迁移到生活中的数字——幼儿设计情景数字”,而第二条活动目标就调整为“在情景再现中,体验设计数字的乐趣”不简单重复原有经验,适度把握新经验,从纵向上对幼儿原有经验进行概括和提升,从横向上对幼儿原有经验进行拓展\n三、合理设计活动过程优质的过程设计可以帮助我们轻松、自然地达成目标,推进幼儿在活动中的发展。缺乏智慧的活动设计不仅不能完成活动目标而且对幼儿的发展是无意义甚至是负面的。三、合理设计活动过程1.如何将教材演绎成一份鲜活的活动设计?2.活动过程设计与目标定位如何匹配?3.如何呈现与表达活动设计?4.活动过程设计中如何架构大环节?处理小细节?我们来思考1、活动过程设计的主旨与切入。一个好的活动设计,应当体现出:对目标的理解与落实对内容的确定与分析对环节的推敲与推进我们来思考1、活动过程设计的主旨与切入。两大操作瓶颈:首先,面对新教材中的一个个素材点,教师往往想不出其中有些什么可以演绎和拓展的内容,导致活动过程设计就事论事,缺乏趣味与整合。其次,活动目标确定后,教师缺乏有效方法合理架构环节、精致设计细节,致使活动过程的设计逻辑不清,环节之间缺乏联系,环节与目标不相匹配。小班同课异构“我和书”的活动中:甲老师以“爱护书”为切入口,通过修补图书将小班幼儿阅读中的行为问题提出并引导解决乙老师将书中的内容以有趣的游戏方式传递给幼儿,引发幼儿看书的兴趣;丙老师则大胆地将书拟人化,采用心理强化的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爱书、护书的情感。大班同课异构“我和书”的活动中:\n甲老师设计的第一环节是幼儿小时候看过的书,凸现“有趣”,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是简单带过的;第二环节是现在看的书,凸现“多样”,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是重点突出的;第三环节是长大后要看的书,凸现“功能”,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是为了引发后继阅读的兴趣。乙老师设计的第一环节是交流关于书的经验,在整个活动中起铺垫导入作用;第二环节创设问题情境,让幼儿运用各自的方法查找答案所在页数,在比较、验证中直观展现最优化的查找方法。2、活动过程设计的要点组织形式的巧思主要环节的架构教学方法的选用关键提问的设计环境材料的支持细节设计的细思2、活动过程设计的要点*让准备的过程成为儿童主动发展的过程大班科学活动《动物怎样过冬》准备:1、日常生活中与幼儿共同谈论关于动物过冬的话题。2、与幼儿共同收集有关动物过冬的图片、书籍、音像等资料。3、物质准备……(本文略)。*教师自身作充分的准备。先人告诫我们:“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缸水”,在信息社会儿童有多渠道自主获得“沟、川、江、河、湖、海“水”的机会,因而教师必须拥有“纳百川而成河海”的浩瀚之水。*教学环节重点突出,提高主要目标达成度。\n例:“阅读广告”(大班综合)简要过程:1、谈话,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阅读。师:你们知道广告吗?在那里看到过广告。2、阅读电视广告。(1)播放关于牙膏的广告。(2)讨论:这是一个什么的广告?你看到了什么?让幼儿说出大概印象:是牙膏广告,有好几个人。动作很滑稽,颜色很好看……(3)师:我们再来看一遍,有些什么人,他们都说了什么,做了什么?3、幼儿创编广告。(1)为小朋友喜欢的产品做广告。师:来看看这些是什么?你看过这些产品的广告吗?谁来试试。(2)为产品编广告。师:刚才小朋友做的都是和电视里一样的广告,现在我们自己来为这些产品编广告。小朋友先选择一样产品,可以一个人做也可以几个人合作(幼儿自由结伴创编广告)。几个问题是明显的:1、该活动提问内容和教师构想的第一环节不对应。2、没有能让儿童感知、提升广告的特点。3、让孩子创编广告,教师只注意形式上的自主:可以自己编也可以自由结伴编,但是怎样创编广告交待不清,在儿童没有明确广告的特点的情况下又如何创编呢?*把握教学流程,层次清晰。例:音乐活动“盆、碗、碟、杯在歌唱”。简要过程:1、出示盆、碗、碟、杯。引导幼儿观察认识,知道其名称、各自的特征。2、请幼儿自由敲打盆、碗、碟、杯,倾听其不同的音色。3、欣赏歌曲《盆、碗、碟、杯在唱歌》4、学习敲打节奏XXXX︳XXX︳。5、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敲打。要求节奏敲打正确、整齐。6、引导每个幼儿在教室里除玩具乐器外再找一件生活用品,进行拍打、敲击、摇晃。7、鼓励幼儿将各种生活用品创编进歌曲,同时为它创编新的节奏。*把握教学流程,层次清晰。例:“自己画脸谱”(大班综合)。1、分享关于京剧脸谱的经验。(1)介绍自己制作的脸谱。(2)概括京剧脸谱的特点。师生共同小结:脸谱是我国戏剧独有的艺术,用夸张的色彩、线条和对称的方法表现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和特点。2、戏剧老师示范画脸谱。(外请人员)(1)戏剧老师介绍材料、工具。(2)戏剧老师给自己化妆。边画边介绍化妆过程和注意事项,重点:小笔勾线、大笔涂色,从上往下画,每种颜色用固定的笔。3、幼儿自己画戏妆。(1)幼儿选择自己想化妆的角色。(2)幼儿自己涂画脸谱(轻放背景戏曲)教师和戏曲老师共同观察幼儿的操作,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在自己脸上画油彩,给予个别幼儿一些必要的帮助。4、自由表演幼儿边听戏曲边自主表演。\n*教学方法适宜,关注细节教师较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创设情境,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活动;观察比较,让幼儿在寻找相同和不同中获得感性的经验;提问讨论,在同伴的分享中获得经验的提升;收集调查,拓展幼儿思考的空间;实验操作,帮助幼儿验证自己的想法;分享交流,展现每个幼儿在活动中的所思所想。*教学方法适宜,关注细节幼儿的学习方式:动作模仿,听赏感知;观察操作;记录讨论;多元互动,合作分享;艺术表现,体验交流;提问质疑,调查统计;阅读查询,建构制作;*教学方法适宜,关注细节例:散文诗欣赏“白云”(中班语言)简要过程:1、出示一朵白云(图片)谈谈白云的家住那?2、欣赏散文诗“白云“(配乐)3、大班幼儿表演(真实情景)4、学习散文诗并理解词汇(幻灯)5、幼儿练习朗诵(动画片)6、自主选择头饰边念边表演(头饰)*教学方法适宜,关注细节细节往往在那些我们认为“应该”与“正常”的地方在那些我们忽视与漠视的的地方捕捉细节体现出一位优秀教师的实力和功力对细节的处理也标志着课堂理念与实践的变化3、“教案”的文本呈现“教案”呈现的内容“教案”呈现的视角(1)从教师的角度呈现,体现“教”程。(2)从幼儿的角度呈现,体现“学”程。“教案”呈现的格式。(1)陈述式的呈现。其优势在于:其一,能使活动设计从整体上看起来更加流畅,一气呵成;其二,在实践层面上能广泛运用,教师比较熟悉和易于借鉴。(2)表格式的呈现。其优势在于:第一,更易于从全局出发,整体把握,凸现环节的层层推进;其二,能使教师更加关注环节主要内容与环节间的关系(顺接、递进、承上启下)等。有效组织组织具体又指什么呢?这里的组织就是指对教育活动的各种因素进行安排,组合,或者联结的方法。\n五个突出1、幼儿的主体性。健康——“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语言——“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社会——“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科学——“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艺术——“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1)转变传统的观念是实现幼儿主体性发展的前提。知识观教师的角色观幼儿的发展观幼儿的全面发展,包含三方面的内容:(1)认知与技能的发展。(2)学习的发展。(学习意识与习惯,学习方法与策略、自主学习等)(3)情感、社会性和个性的发展。(2)确立相应的教学原则是实现幼儿主体性发展的保证以幼儿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促进幼儿发展的教学原则寓教于乐的教学原则尊重差异的教学原则(3)实施适宜的教学策略是实现幼儿主体性发展的关键对话开放建构合作(4)教学过程应为幼儿主体性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例:小兔玩筐(中班体育)简要过程:1.筐散放为障碍。教师扮兔妈妈和小兔随音乐进入“森林”,模仿不同的小动物作、跑、跨、跳等。2、以筐为石头铺路。(1)妈:路不好走,铺成石头路吧。(2)铺成不同颜色的石头路。妈:“石头”有不同颜色,我们来铺路吧。\n(3)铺成不一样的石头路。一条平平整整一条高低不平。(4)数每条石头路的数量。3.玩筐。妈:大筐象什么,玩一玩。(一物多玩)4、用筐运货:帮河马经理运饼干给熊奶奶。(按数取物)例体育活动:接拍球(大班)简要过程:1.拍球进场,做球操。2.探索双人拍一个球的方法:俩人接拍球练习后交流:成功了吗?怎么接拍的?小结接拍球的技巧:规定每人一次拍几下;要边拍边数;最后一下要稍稍用力一些,另一个小朋友要接下来拍……3.继续练习接拍球:俩人接拍;几个朋友接拍等。4.听音乐做放松动作。2、教学游戏化。以游戏的特点来组织教育活动,在教育的过程中谋求游戏般的乐趣,使枯燥的说教变成生动有趣的活动,从而使幼儿获得游戏的心理体验。在实现教学游戏化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症状一:形似神不似症状二:喧宾夺主症状三:违背真实诊断:(1)迷信游戏化(2)重教学形式,轻教学内涵(3)重教师“教”,轻幼儿“学”重温游戏的意义:儿童游戏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有力手段:在游戏中,儿童可以使用大小肌肉运动技能,表达情感,发展感知觉,交流并分享观点,集中注意力并扩展注意力,增强智力活动和问题解决能力,锻炼想象力和创造力,练习各种类型的行为,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如何进行“游戏化教学”呢?(一)选择恰当的游戏形式几条重要原则:(1)长期计划包括制定目的与任务(2)根据不同的学科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游戏形式。(二)创设轻松的课堂游戏环境几条重要原则:(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2)提供玩具和材料(3)提供轻松的游戏氛围(三)成为幼儿游戏的伙伴3、提问的开放性和层次性如集体教学活动“绿色的书”活动初,教师问:“春天的变化真大,如果让你选择一种颜色,你会用什么颜色来表示春天呢?为什么?”\n一个更高层次的问题:“除了一棵棵柳树是一本本书,一片片柳叶是一页页纸,还有什么可以是一本本书,一页页纸,有谁会来读书?怎么读?你的散文诗叫什么名字?请你来做小诗人,和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一下,改编一下散文诗。”4.良好的师幼互动师幼互动的一般方式:◆肢体:表情、动作、眼神。◆语言:提问、回应(赞扬、激励、追问、反问等)。◆材料:粘纸、小红花、图片、录像、文字等。在教学活动中到底怎样做到有效回应呢?首先要对来自孩子的信息作出价值判断。其次要了解孩子,尊重孩子。再次考虑回应的策略:有表扬、设疑、追问、参与等等。5.坚持活动评价的过程性和价值性第一、激发幼儿参与评价的主动性。第二、鼓励幼儿互评。第三、开展小组互评活动。第四、评价时机要合适。第五、评价形式要丰富多样.教学是一门艺术,设计和组织集体教学活动更是一线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只要我们握紧“精心设计”与“有效组织”的双桨,不断学习、实践、反思,不断优化教与学的方式,总有一天会实现“教师有效地教,幼儿有意义地学”这一美好的课堂效果!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的再思考时间:2009-10-10作者:陈国强 \n  源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已不断向纵深发展,在《规程》和《纲要》精神指引下,教师们从“为幼儿终生发展打好坚实基础”的高度,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进行着从理念到行为的转变,努力使课程成为教师、幼儿共同参与的探求新知的活动。在演绎一出又一出“教学舞台戏”的过程中,幼儿教师们努力建立教和学的新型关系,力图让教学成为教师和幼儿共同成长的过程。但是,面对“以幼儿为本”、“儿童是发展的主体”、“教育应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等新的教育理念,面对天天进行的多种内容、不同领域的一个个集体教学活动,教师常常面临许多困惑,感到两难:教学目标怎样表述?改革教学过程能否有规律可循?调动幼儿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教师还能不能教、怎样教?是不是一节课的形式越多越能体现教学过程的综合性、情境性?……  幼儿园的教育是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的,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过程。在当今中国幼儿园班级人数多的现状下,集体教学还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教学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过程,而是探求知识、建构知识的过程,是情感、态度、知识、技能、能力全面发展的过程?……和教师们共同研究、寻找破解困惑、难题的策略,这些来自一线的研讨、反思,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增进教师教育智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保证课程改革深入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一.关于教学活动的目标  任何一次教学活动不论是全班性的还是小组性的,都应该有明确的、可操作性的、本次活动能够达成的目标。因为活动的目标决定着活动的方向、影响到活动的范围、涉及到活动的难易程度。对于过去习惯了按照文本写教学目标的幼儿园教师来说,既要完成教育目标又要考虑儿童的发展;既要考虑情感、态度的发展、形成又要注意知识、技能的学习;既要思考各领域的各自特点又要考虑综合性、全面性……,笔者从以下五个方面再谈幼儿园教学目标的思考和表述  (一).目标的表述方式可以是教育性的也可以是发展性的  目标是一个教学活动所希望达成的标准、指标,即本次教学、教育活动所追求的价值所在。  例一:大班美术教学《画门神》的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喜欢我国传统的民间文化——-年画  (2)  教幼儿大胆尝试运用图案、线条的变化绘画门神  析:目标中运用了“培养”、“教”等词,表述这次活动中作为教育者的教师期望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幼儿“喜欢我国传统的民间文化——-年画”、“运用图案、线条的变化绘画门神”的绘画技巧以及“大胆尝试”的作画态度。这是教育目标的表述方式,表达了教师组织这次教学活动预期的教育作用。  例二:大班美术教学《多彩的秋林》的目标:  (1)  能欣赏秋天树林色彩的绚丽  (2)  能用点画技法表现秋天树林,并大胆尝试、欣赏色与色交融所产生的色彩变化  (3)  能与同伴合作使用颜料和画笔,并能正确摆放和收拾  析:例二的目标是从幼儿角度出发表述的,它表达了在这次活动中幼儿自身发展水平的行为目标:“能欣赏秋天树林色彩的绚丽”“能用点画技法表现秋林”“能与同伴合作使用颜料和画笔”等也就是通过教师设计的活动,幼儿在主动的欣赏、作画过程中,其认知经验、美术技能、创造性和表现力等方面发展水平的状态。发展性目标表现的是教师从幼儿自身身心发展的起点出发,期望得到的新的发展程度。  幼儿教师承载着教育的目的性,幼儿显示着发展的可能性,这两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因此思考任何一个教育、教学活动时,既可以从教育角度出发提目标(教育目标),也可以从儿童角度出发提目标(行为目标)。\n  自贯彻《规程》、《纲要》后,幼教一线工作者,往往采用着发展目标的表述方式,但常常又混淆不清。  例三:小班音乐活动《北风爷爷别神气》的目标与分析:  (1)  学唱歌曲,能有力、自豪地演唱歌曲……,(这是发展目标)  (2)  通过故事帮幼儿理解歌曲内容……………,(这是教育目标)  (3)  初步探索创编歌词,提高幼儿演唱兴趣…,(前半段是发展目标,后半段是教育目标)  析:且不分析这三条目标是否适度、符合小班幼儿特点等,就从表述目标的角度看,教师在准备这节课时思路是混乱的,一会儿从教育者提要求,一会儿又从学习者提要求,笔者认为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要体现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因此,在思考目标时应该既从本次活动的教育价值考虑,更应从儿童的发展价值考虑,并努力追求目标的一致性,在表述目标时应尽量从一个角度出发进行陈述,克服思维的混乱。  (二).目标的指向应突出重点、兼顾多项  对于儿童来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可能获得的发展是多方面的,诸如:情感、态度、认知经验、技能以及观察力、想象创造等。但是作为一个具体活动来说,由于时间的短少,涉及领域的不同,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原有水平和本次活动的重点,筛选出主要目标。这样才能使每次活动具有本身的特质,才能为儿童的发展构造一个一个不断前行的阶梯。  例四:目标(1)学习儿歌,感受小主人公(李苗苗)爱动脑筋的形象特点;  目标(2)乐意向小问号学习,并初步能提出自己的问题。  例五:目标(1)学习用绘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问题;  目标(2)能大胆地构图,比较确切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例六:目标(1)初步学会唱歌《为什么》,会用提问的语气唱;  目标(2)能唱准附点音符和休止符;  目标(3)对探索周围现象有较浓的兴趣。  析:从目标的表述中我们可以清楚的感知,虽然都是围绕小问号、提问题等活动开展的活动,但却是三个不同领域的活动。例四是语言活动,例五是美术活动,例六是音乐活动。因为每个案例表述的目标都清楚地提出了相关领域的目标,当然又同时分别涉及到兴趣、能力、社会等其他方面的目标。  即使是综合活动,其目标也不是面面俱到的大杂烩,而应该重点突出。  例七:综合活动《快乐大家庭》目标:  (1)  能围绕调查表和照片的内容介绍自己的家庭,语言清楚、比较连贯  (2)  乐意与同伴交流家庭中快乐的事情  (3)  能安静听别人的发言,分享爱父母、爱家庭的快乐心情  析:从目标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用社会和语言为主的综合活动,还涉及观察调查表和照片等内容,但是不需要面面俱到,只突出主要目标就行了。  (三)目标的文字叙述应精确、具体、有可操作性\n  教育目标或发展目标,都有层次性,即从幼儿园阶段的是目标——年度或学期目标——月目标或主题目标——具体活动目标,应各具特点,一般来说,总目标内涵应全面、均衡丰富些,而一个具体活动的目标,是指在这个具体活动的有限时间内可以达成的目标,所以应该特别注意针对性。  例八:中班综合活动《会变的脸》的目标:  (1)感知并能用表情表现高兴、伤心、害怕、生气、愤怒等情绪变化  (2)能大胆想象并用绘画或泥塑的方法表现某种情绪,注意眼睛、眉毛、嘴巴等细节的变化  (3)体验表现成功的喜悦  析:本目标一目了然地表达了本次教学活动孩子们在社会(情绪变化)、艺术(表现技能)等领域的发展程度。  例九:中班体育活动《猫捉老鼠》目标:  (1)  引导幼儿练习钻、爬、翻等动作,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敏性与协调性  (2)  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友好合作的能力以及爱劳动的良好品德。  析:这两条目标看似全面,既有动作,又有身体素质,还有社会性、个性品质,但却是准确性不够的几条很笼统的目标,如爬的动作要领是手膝着地爬、还是手脚着地爬、还是……;钻也有正面钻、侧身钻、以及从多少高度下面钻过等不同的发展阶段,教师如果心中不明确又任何组织幼儿活动呢?而“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友好合作的能力”以及“爱劳动的良好品德”等等应寓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  例十:小班绘画《美丽的鲜花》目标:  (1)通过学画各种形状的小花,提高幼儿对花的认识与理解;  (2)培养幼儿耐心细微的良好品质,发展幼儿的发散思维。  析:这是一个小班的绘画教学活动,一般小班幼儿认知经验少,一个活动中能大胆地表现1—2种花就不简单了,还提“各种形状”太多太难了,而“耐心、细微”就小班幼儿来说在这个活动中也不太合适,应鼓励他们大胆地画,再则学画各种形状的小花怎么培养“发散性思维”呢?因此本项活动的目标应作如下修改:  如果以教育目标呈现,可以这样表述:  (1)引导幼儿感知花园中多种颜色、形状的花,感受花的美丽  (2)鼓励幼儿大胆地选用手指或棉签点画出自己喜爱的花。  如果以发展目标呈现,可以这样表述:  (1)能感知花园中多种颜色、形状的花,感受花的美丽  (2)能大胆地选用手指或棉签点画出自己喜爱的花。  (四).目标应兼顾儿童的不同发展水平  在现在的教学活动中,已逐渐从面向全班的知识传授型——要求人人同时起步学会什么,到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力求使每个教学活动让幼儿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例十:大班体育活动《转身接物》的目标之一是能积极尝试练习转身接物的动作,能手眼协调地接住物体并保持身体平衡。在转身接物的活动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原有水平通过接住圈,接住球、接住沙袋等不同难度的物品,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n  析:作为任何一次教学活动,教师都应增强目标意识,每个活动的目标越清晰越具有教育价值,越能促进幼儿发展。但是有的老师只满足于写出几条目标而不认真思考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一次教学能否达成等问题  例十一:小班种植活动《我们的菜地》目标:  (1)  幼儿在买菜、分菜、种菜的过程中,体验活动的快乐;  (2)  幼儿通过活动认识几种常见的蔬菜(青菜、萝卜、蒜头),并知道它们生长的地方。  析:在一个活动中要认识三种蔬菜,那种是已认识的,那是新认识的,不清楚;在上课时又是假假模仿“买菜”,怎么能“知道它们生长的地方”?在一个教学活动时间又如何把这三种菜种下去呢?再说青菜移植也不符合小班幼儿的能力水平。  教师在每一次教学活动设计时,都必须根据幼儿原有水平和能力,明确提出本次活动的清晰的、能达成的目标,才能实现教学的有效。  另外,在目标表述时亦应尽量改变过去那种喜欢把活动途径、方法写进目标的现象。诸如“通过活动”、“通过看看、说说、讲讲……”“在采集、分类活动中让幼儿……”“通过学习儿歌,使幼儿进一步了解交通安全的知识……”“引导幼儿欣赏和写生花瓶,提高幼儿对美的鉴赏能力……”“在老师的帮助下……”。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用、为达成目标服务的,但它们自身不是目标,因而笔者认为没有必要在目标中呈述。二.关于教学活动的准备  幼儿园的教学过程是幼儿在与教师、同伴、材料互动中得以主动发展的过程,因而任何一次教学,教师都必须根据课题目标、课题内容作认真的准备。  (一)教学准备应重视儿童的经验准备。  教学准备应该包括物质准备和经验准备两部分。经验准备是教师在备课时对儿童已有基础的分析,教师要树立过程意识,即幼儿的学习、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渐进地、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因此教师在组织任何教学时都要反复“思前”、“顾后”,使每一次教学成为幼儿一步步成长的阶梯、一个个发展的平台,实现教育的联系性和发展性的结合,做到前面的活动为后面的活动作好准备,即前面的活动成为后面活动的铺垫、基础,后面的活动应该是前面活动的发展、提高、升华。只有重视儿童的经验准备才能不断引导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建构新的经验。  例一:大班散文《秋天的雨》  准备:1.观察、感受过秋天明显的季节变化  2.朗诵的录音带、欢快的轻音乐  3.图画纸及多种美工材料  析:教师在备课时,考虑“教学准备”这一环节时能从儿童认知规律出发在“观察、感受过秋天明显的季节变化”的基础上再学习散文,这样可以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更好地理解散文的意境、内容和情绪情感。  但是,在日常工作中,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物质准备而忽视孩子的经验准备、心理准备,因而会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  例二:小班科学活动《黄豆爷爷找宝宝》\n  准备:黄豆、各种豆制品、磨豆浆机、餐盘和勺子等  析:从课程名称就看出幼儿要能认识一些豆制品的名称,才能帮“黄豆爷爷”找到“宝宝”,而教师只考虑物质准备,没有考虑幼儿的认知经验,只好在教学时才教孩子认干子、素鸡、千张、豆腐皮、豆浆、豆腐等等,教学时一样一样地认识,拉长了教学时间又影响了“黄豆爷爷”找到自己多多的“宝宝”的效果。课后与教师交流时,教师谈出了自己的困难:幼儿小(小班初期)没有办法认这么多豆制品,领导又不给带出去(安全、传染病等因素)所以没有注意课前的准备,其实这是理由但也不是理由,如果教师把一次一次教学活动看成是幼儿情感增进、知识增加、能力提高的渐进过程,就应该作好铺垫和积累。帮助幼儿积累关于黄豆宝宝的相关经验的途径也是很多的:可以在吃饭、吃点心前后有意识地认识、也可以组织专门的认识、参观,还可以请家长有意识地带孩子在入园、回家途中、买菜时观察……,更应该事先了解孩子对豆制品的喜爱情况。  (二).物质准备要考虑周到、适宜  物质准备是对于每次教学活动所需要的教具、学具、操作材料、场地等的思考和准备,物质准备充分可以保证教学目标顺利达成。  例三:大班关于秋天种子的系列活动,往往由找种子、收集种子、种子分类、种子旅行、种子品尝、种子镶嵌画等多种活动组成,收集种子的活动如果进行得好,可以为后面系列活动提供经验、材料。在组织《收集种子》这一活动时,教师事先作充分的准备非常必要:  1、事先选择好种子类别丰富又便于幼儿采集的场所。  2.建议幼儿与家长商量收集种子的方法和所需辅助工具,并进行准备。  3.  教师准备一根较长的带钩子的竹竿。  析:准备1可以看到教师对活动场所的考虑很周到:采集活动中幼儿能收集中多种多样的种子,并且习得采集不同种子所需要的技能,(豆荚类、攀爬类等),收集经验越丰富、收集的种子品种、形态、颜色等越丰富,后面的谈话、归类、镶嵌等多种活动也越能促进幼儿各领域发展水平向新的层次提高。  准备2表现出教师让多元教学资源都能发挥作用:在“幼儿与家长商量”的过程中不仅让家长了解了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并且群策群力带好小桶、小蓝、塑料袋等装种子的容器,使收集种子的工作卓有成效。  准备3是教师自己所考虑携带的必备工具,只需一件又是带钩子的长竹竿,如果让幼儿带是不安全的。  物质准备还要努力从便于儿童的活动、便于教师的组织,利于儿童的整体发展等多方面考虑。许多活动,如科学、音乐、体育等还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物质材料、设备的摆放位置和调整……,教师细致的考虑和合理安排可以减少儿童的等待、减少组织环节的混乱、减少不良行为发生的机率。\n  例四:中班科学活动《妈妈的小帮手》,教师不仅要考虑提供剪刀、锤子、餐刀、磁铁等工具和青菜、黄瓜、小玩具、沙子等物品,还要仔细考虑每组的物品怎样摆放、垃圾放哪…….如果应该准备的、必要的物品没有准备充分,也会影响教学的效果,如帮妈妈摘青菜小组,既要有放着没有摘的青菜的筐子,还要准备放剪了根、摘好了的青菜的筐子以及放青菜根的物件,特别是放菜根的东西如果没有准备,孩子们就会乱丢,又怎样自然地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例五:综合活动《民族食品真好吃》  准备:1、制作民族食品的原料:糯米粉、羊肉、芹菜、花生、水果丁  2、炊具:锅、炉,铲子,餐具:碗、杯子、勺子、消毒纸巾  3、民族音乐播放设备及  4、身穿民族服装的老师  析:教师对所需要的物品考虑很多,但是这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活动,幼儿载歌载舞进场需要较大的空间,师生共同制作风味小吃(维吾尔羊肉串、蒙古奶茶、朝鲜凉拌菜、汉族赤豆元宵等)既需要操作空间又需要注意安全。因此,如果在教学准备时仔细推敲,拟出一份场地布置图,可以更加一目了然,便于实施。  (三)努力让准备的过程成为儿童主动发展的过程  新的学习理论认为人的学习过程是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是学习者的经验体系在一定的环境中自内而外的不断“生长”。所以教师在思考教学活动时,一定要尽量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动者,让孩子在参与准备(包括物质准备和经验准备)的过程中学习、思考、提问、积累、尝试解决问题、与别人交流等等。  例六:大班科学活动《动物怎样过冬》  准备:1、日常生活中与幼儿共同谈论关于动物过冬的话题。  2、与幼儿共同收集有关动物过冬的图片、书籍、音像等资料。  3、物质准备……(本文略)。  析:这是一次互相启发、经验分享、共同提高的集体学习活动,在准备过程中教师不仅注意在“日常生活中与幼儿共同谈论关于动物过冬的话题”以了解儿童的已有经验、兴趣点、问题,还“与幼儿共同收集有关动物过冬的图片、书籍、音像资料”,儿童可以在幼儿园收集,也可以在家庭、社区中收集,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幼儿不仅可以增强探索动物过冬方式的积极性,而且在与同伴、成人不同程度地自主获得相应的知识。事前有准备,教学过程中儿童才能积极思维、大胆参与讨论、尝试归纳动物过冬的方式,从而使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科学、语言、社会、情感、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发展。专业素养高的教师在备课时考虑会很周到:尽量充分地让孩子、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到活动的前期准备中,可以更好地提高孩子在集体教学中的主动性和活动的有效性。  (四).教师自身作充分的准备,以应对临时的需要  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培养幼儿情感、引导幼儿思考、支持幼儿实践、提升幼儿认知和能力、促进幼儿诸多发展的师幼互动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倾听幼儿的声音,尊重孩子的意见和创造,…….因而教师必须为教学认真做好自身的经验准备和充分的物质准备,使教学更加有效。  做好自身的经验准备就是要努力扩展自己的知识经验,力求了解儿童文化,尽量缩短成人和儿童的心理距离,实现教师和儿童的有效沟通。先人告诫我们:“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缸水”,在信息社会儿童有多渠道自主获得沟、川、江、河、湖、海“水”的机会,因而教师必须拥有“纳百川而成河海”的浩瀚之水。\n  例九:大班主题活动《卡通俱乐部》为了进行好这个主题,教师不仅拥有原有的《西游记》、《猫和老鼠》、《唐老鸭和米老鼠》、《葫芦娃》、《蓝猫》等故事,还要主动关注当前的动画片、儿童读物,如:《百变小樱》、《大耳朵图图》、《喜洋洋和灰太狼》等,这样在讨论“我喜爱的动画片”“我喜爱的……(动画片中的人物)”时,才能实现与儿童的有效对话,才能走进童心,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与他们共欢乐、同思索。  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就是要在教学中能适应不同孩子的需要,能够及时应对教学过程中临时出现的需要,以更好地支持儿童的主动学习和相互交流,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孩子们的发展。因此,在做物质准备时要改变常用的“人手一份”的配给方式,学习用具、操作材料等等都应当适当多准备一些,让幼儿能有所选择,可以多做些、多画些、多练些,满足不同水平、不同速度儿童的需要;同时也能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更加尊重每个孩子的想法、经验和创造,使教学不拘泥于原有文本而更加生动、丰富。  例十:大班综合活动《欢欢迎接您》教师在备课是时要准备一些球类项目的标志牌,一般教师都会根据本班幼儿的认知经验和兴趣,准备常见的篮球、排球、乒乓球、足球、羽毛球等项目的标志牌,但是教师必须多准备几块空白标志牌和白纸,当儿童谈到棒球、水球、橄榄球或者网球、冰球……时,教师应该及时添画儿童所说的内容,既丰富了教学,又充分表现了尊重儿童的教育理念。三、把握教学过程讲究集体教学效益  (一)教学过程应尊循一般的教学规律,体现活动顺序的层次性。  一次教学作为儿童学习、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阶梯,不管什么领域的活动都应该遵循普遍的教学规律性。过去的“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就反映了一般教学的流程。当然,在强调彰显个性的今天,如果每一个教学活动都这样表述也显得太八股化了,但是那种一个教学活动中环节、层次太多的现象也是值得反思的。  例一:《“盒、碗、碟、杯”在歌唱》(音乐)  简要过程:1、出示盆、碗、碟、杯。  引导幼儿观察认识,知道其名称、各自的特征。  2、请幼儿自由敲打盆、碗、碟、杯,倾听其不同的音色。  3、欣赏歌曲《盆、碗、碟、杯在唱歌》  4、学习敲打节奏XXXX︳XXX︳。  5、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敲打。  要求节奏敲打正确、整齐。  6、引导每个幼儿在教室里除玩具乐器外再找一件生活用品,进行拍打、敲击、摇晃。  7、鼓励幼儿将各种生活用品创编进歌曲,同时为它创编新的节奏。  析:这个活动过程真是太“丰富”了。但我们必须反思: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幼儿到底发展了什么?是观察认识其名称、特征,还是辨别其不同的声音?是欣赏歌曲,还是创编歌曲?是学习巩固节奏型还是自己探索拍打、敲击、摇晃其他生活用品?那么多的环节到底让孩子学什么?一般来说一次教学活动是让孩子围绕一个话题经历一次探索、练习、思考、交流,从而获得新知的过程。活动环节过多,想达成的目标过多,实际往往是欲速而不达,热热闹闹走过场的丰富环节,不能成为孩子踏踏实实的学习过程。\n  例二:《自己画脸谱》(大班综合)的简要过程:  1、分享关于京剧脸谱的经验。  (1)介绍自己制作的脸谱。  (2)概括京剧脸谱的特点。  师生共同小结:脸谱是我国戏剧独有的艺术,用夸张的色彩、线条和对称的方法表现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和特点。  2、戏剧老师示范画脸谱。(外请人员)  (1)戏剧老师介绍材料、工具。  (2)戏剧老师给自己化妆。  边画边介绍化妆过程和注意事项,重点:小笔勾线、大笔涂色,从上往下画,每种颜色用固定的笔。  3、幼儿自己画戏妆。  (1)幼儿选择自己想化妆的角色。  (2)幼儿自己涂画脸谱(轻放背景戏曲)  教师和戏曲老师共同观察幼儿的操作,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在自己脸上画油彩,给予个别幼儿一些必要的帮助。  4、自由表演  幼儿边听戏曲边自主表演。  析:本设计的教学过程简捷而清晰,围绕画脸谱展开,既从儿童已与经验出发,又在与专业人员直接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相关知识、技巧,还让幼儿大胆自主地实践、练习,并在化妆后进入情景自由表现。这样一次含量较丰富的活动,教师设计的四个环节,步步深化、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保证了教师—幼儿—社会人员三方交流、幼儿自主练习的机会,遵循了幼儿学习规律,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保证了幼儿的参与性,这样简捷而清晰的教学活动过程可以成为促进幼儿主动发展的过程。  (二)、教学过程应该突显重点提高主要目标达成度  幼儿园一个教学活动一般只有十多分钟到二十分钟的时间,即使大班后期也只有三十多分钟[综合性教学也应控制在二、三十分钟(小、中班)到四、五十分钟(中、大班),极少数活动用半天的时间]。在这些短短的时间里,教学过程应该围绕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围绕重点线索展开,努力保证幼儿在主体活动中有显著的收益。但是有一些教学活动的过程往往不能保证主要目标的实现  例三:《阅读广告》(大班综合)简要过程:  1、谈话: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阅读。  师:你们知道广告吗?在那里看到过广告。  2、阅读电视广告。  (1)  播放关于牙膏的广告。  (2)  讨论:这是一个什么的广告?你看到了什么?  让幼儿说出大概印象:是牙膏广告,有好几个人。  动作很滑稽,颜色很好看……\n  (3)师:我们再来看一遍,有些什么人,他们都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3、幼儿创编广告。  (1)为小朋友喜欢的产品做广告。  师:来看看这些是什么?你看过这些产品的广告吗?谁来试试。  (2)为产品编广告。  师:刚才小朋友做的都是和电视里一样的广告,现在我们自己来为这些产品编广告。  小朋友先选择一样产品,可以一个人做也可以几个人合作(幼儿自由结伴创编广告)。  析:这个教学过程虽然注意了从儿童已有经验人手,并在回忆、模仿后才让儿童创编,但几个问题是明显的。  1、该活动提问内容和教师构想的第一环节不对应。“生活中的阅读”内涵丰富,而广告只是阅读的一个方面,教师的提问直接指向广告,会限制幼儿的思维,所以,要不修改标题:直接引导幼儿回忆关于广告的经验;要不修改教师的提问:引导幼儿谈谈生活中阅读过什么,  2、没有能让儿童感知、提升广告的特点。广告语的确是幼儿喜欢感知、能够感知的语言形式,可以成为幼儿模仿、创编的一种形式。但广告语的特点是什么?从整个过程看出教师在以牙膏广告为范例时只是引导幼儿说出:“有好几个人,动作滑稽,颜色好看……”甚至在安排再看一遍广告前也只是提醒幼儿注意:“有些什么人,他们都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而对于广告语的特点,如:言简意赅,郎朗上口,生动幽默等却从来突出。  3、让孩子创编广告,教师只注意形式上的自主:可以自己编也可以自由结伴编,但是怎样创编广告交待不清,在儿童没有明确广告的特点的情况下又如何创编呢?  好的教学过程应能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应突出重点,分析可能出现的难点,使目标在循序渐进的环节中自然达成。  例四:数豌豆(中班、数学)简要过程:  1、感知豌豆夹中豌豆的数量。  看看豌豆夹的外型特征,数数豌豆夹中豌豆粒。  2、剥剥、数数、记记。  每人二个豌豆夹,剥后数一数并用自己的方法作记录。  3、分析记录单:  重点:怎样记录看得清楚?  豌豆夹里的豌豆粒一样多吗?  4、再次操作:  用清楚的方法记录3—5个豌豆夹中的豌豆粒。  5、交流并小结  讨论:豌豆夹里的豆宝宝一样多吗?最多的几粒?最少的几粒?\n  析:豌豆夹中豌豆粒的差异,可以引发幼儿探索周围事物的积极性,过程紧紧围绕剥豌豆、数豌豆展开:一个豌豆夹里有几个豆宝宝?多的有几粒?少的有几粒?“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为幼儿展现自己的数概念和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表现的机会;又在同伴交流互动的学习情景中,感受记录的不同方法,同时又在分析过程中逐渐把握“怎样才能把几次操作的结果表述清楚”,…….这是一种自我学习能力的锻炼。最后一个环节让幼儿比较最多的和最少的几粒,不仅进行了数学能力培养,更埋下了到生活中继续探索研究的积极性:豌豆夹中比较多的是几粒?豌豆夹的多样性可以引发幼儿思维的积极性、探索的丰富性。活动过程应该努力围绕主要目标、重点突出的进行。  (三)、选取合适的方法、途径,讲究教学的实效性。  教学手段是连结教师和儿童以及教师、儿童和学习内容的媒介,在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时,幼儿教师们注意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活动性、但有时产生为生动而生动,为多样而多样的追求形式的问题。  例五:散文诗欣赏《白云》(中班语言)简要过程:  1、出示一朵白云(图片)  谈谈白云的家住那?  2、欣赏散文诗“白云“(配乐)  3、大班幼儿表演(真实情景)  4、学习散文诗并理解词汇(幻灯)  5、幼儿练习朗诵(动画片)  6、自主选择头饰边念边表演(头饰)  析:散文诗欣赏与学习是提高幼儿对文学艺术的感受、理解力。散文诗充满了想像和美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力图要多种手段让幼儿经历回忆经验—欣赏—学习—理解—表现的过程,但是这几点应该反思:  1、整个过程进度过快——这是当前教学过程常犯的通病。不是引领幼儿一步一步地前进,而是快速走过从感知到表现表达(甚至创造)的全过程。  2、教学形式太多。如果每一次教学教师都要安排、制作四、五种教具,那教师要有多少精力投入到这种准备中?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为了一个活动花费那么多精力,必然影响其他活动精力的投入,受损失的是幼儿的正常的发展。  3、应充分让幼儿感受和体验散文诗的优美意境。本活动有些方法的使用既费时又不利于渲染诗的意境,如:大班小朋友表演法,教师要花很多时间去排练,而这种表演又会破坏“太阳哥哥给我洗脸”、“披上金色的外衣”“风娃娃”用柔软的手指帮我“梳头”、“带者我飘来置去”等比喻、夸张、想像所营造的“幸福”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防止追求形式变化而把简单的事变复杂了,我们尽量不要做高投入而低收获的事。应该根据幼儿的理解水平、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教法、教具,防止为直观而直观,为生动(丰富)而生动(丰富)等现象,应该讲究教学的实效性。  例六:彩色的雨滴(小班美术)简要过程:  1、进入“下雨情景”  玩音乐游戏:“下雨了”和“大雨和小雨”  2、教师示范点彩画  欣赏画有天空、草地的大背景图(三张铅画纸拼成)  •教师选不同颜色用手指点画雨滴  让幼儿感受雨滴是从上往下落下的;  •强调:换颜色时要先把手指上的颜色擦干净。\n  (2)幼儿跟随老师用手指书空练习:一点、一点  3、幼儿作画(配“下雨”乐曲)  •提醒幼儿自己选择颜料,找一处合适的位置操作。  •观察幼儿如何点画雨滴,给予个别幼儿以必须的提示。  鼓励幼儿可以多画几种不同颜色的雨滴。  4、欣赏:  感受自己和同伴共同彩色雨滴的美景  5、幼儿听着音乐的“雨声“、“撑着小伞”离开活动场地。  析:这是一个以美术为主的教学活动,从观察范画到自己练习保证了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开场选用音乐游戏,调动了每个幼儿的已有经验和身临其境的情绪,在“雨声”音乐伴奏下作画,可以使幼儿在“下雨”氛围中尽情地表现对下雨的感受,幼儿作画时选用了大副背景图拓展了幼儿的想像空间,创造了既源于真实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的艺术氛围,当孩子“撑者小伞”(想像情境)在雨中漫步时该是何等的满足。这样的自然综合在相互关联的情境中,可以使幼儿如身临其境,既得了点画雨滴的新经验,又同时巩固并丰富了科学、音乐,身体动作、自我保护等多方面的经验与表达技巧。  (四).教学过程过程应努力为幼儿主体性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幼儿教师们已认识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不仅是传授现成知识的过程,更是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信息时代的新型人才奠定基础的过程。因而应努力把教学过程变为儿童自主建构的过程。但如果教师没有真正实现从“指挥型”角色转化为“指导型”角色,在过程设计中必然会表现为形式上的创造性。  例七:小兔玩筐(中班体育)简要过程:  1.  筐散放为障碍。  •教师扮兔妈妈和小兔随音乐进入“森林”,模仿不同的小动物作、跑、跨、跳等。  2.  以筐为石头铺路。  (1)  妈:不好走路,铺成石头路吧。  (2)  铺成不同颜色的石头路。  妈:“石头”有不同颜色,我们来铺路吧。  (3)  铺成不一样的石头路。  一条平平整整。  一条高低不平。  (4)  数每条石头路的数量。  3.  玩筐。  •妈:大筐象什么,玩一玩。(一物多玩)  4.  用筐运货:帮河马经理运饼干给熊奶奶。(按数取物)\n  析:这一活动过程体现了教师的教育理念:发挥一物多玩的作用,培养幼儿能创造性地使用塑料筐,这里的筐的确发挥了多种作用:障碍物、铺路材料、数数物件、运货载体等等。但是我们纵观过程可以看出这里教师主导了全过程,儿童只能在老师的刻意安排下走、跑、跳、跨,在老师的任务布置下“铺不同颜色的路”、“铺平平整整或高低不同的路”;在教师的指定情节中数筐、玩筐,“帮河马经理运饼干给熊奶奶”,等等。整个的过程中虽然孩子在动、虽然有多种活动情景和活动方式、虽然展示了“多样性”、“变通性”、“情境性”……,但是儿童只是充当了“提线木偶”的角色,每一行动都由教师“提线”才作出反映,类似这样的教学过程还不值得我们深深的反思吗?  例八:体育活动:接拍球(大班)简要过程:  1.拍球进场,做球操。  2.探索双人拍一个球的方法:  俩人接拍球练习后交流:成功了吗?怎么接拍的?  小结接拍球的技巧:  规定每人一次拍几下;要边拍边数;最后一下要稍稍用力一些,另一个小朋友要接下来拍……  3.继续练习接拍球:  俩人接拍;几个朋友接拍等。  4.游戏:躲皮球。  5.听音乐做放松动作。  析:五个活动环节既体现了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又展示了课程改革的风貌。首先由幼儿自主拍球进场、做操活动身体,然后重点练习接拍球,这里提供了让幼儿主动探索接拍球技能的时空,幼儿在多次练习的过程中,逐步通过自身练习、与同伴互学积累经验、习得技巧;又在自主练习中巩固技能、在开放性的过程中保证了幼儿自主学习的探索机会。幼儿和同伴共同经历的探索、练习过程要比教师只授予技能对他的成长更重要;在探索中思考,更能养成凡事动脑筋的积极学习的态度,这种习惯、态度、能力的培养对幼儿是终身受益的。  集体教学的过程,是完成教育教学的过程,是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在深化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真正以幼儿发展为本,无论是教学步骤的安排、教法的选择、提问的设计、教具的使用等等,教师都应努力从“独奏者”“表演者”转变为“伴奏者”“引导者”,正确把握“教”与“学”的关系,尽量满足幼儿发展需要,充分调动幼儿主动性、积极性,务实求真,保证幼儿在与人、事、物的互动过程中有所感悟、有所积累、有所提升。参考文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2002.4江苏教育出版社  《智慧型教师素质探新》 刁培萼 吴也显等著 2005.5教育科学出版社  《幼儿园教育概论》刘炎编著1999.8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编辑思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