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社会课件教案》doc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幼儿社会课件教案》doc版

2课时教学课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发展教学要求:掌握孔子孟子的学说核心和四大发明的内容教学重点:孔子孟子的学说核心(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形成和演变1.春秋: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他提出“仁”的学说,要求爱惜民力,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刑杀;主张“克己复礼”,维护周礼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2.战国: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说的代表。他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并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种温和的政治主张,不能适应当时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需要,因而受到冷遇。3.西汉: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广采诸子百家之长,建立起新儒学,宣扬“大一统”。这时的儒家思想“内法外儒”,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施,使得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4.魏晋:出现了崇尚老庄的“玄学”。玄学是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易经,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儒家的《周易》、道家的《老子》《庄子》被奉为经典,称之为“三玄”。玄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等。5.唐朝: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的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6.两宋:宋代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南宋朱嘉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他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7.明朝:明朝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向主观唯心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向极端。(二)对道家思想的认识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状态;《道德经》包含有辩证的思想,认为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庄子继承老子的学说,成为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他发展了老子的唯心哲学,认为世界就是“我的主观产物。庄子鄙视富贵利禄,痛恨不公平的社会现象。道家思想是一种消极思想,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回避。但在客观上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道家思想中所包含的辩证的思想是值得肯定的。\n(三)对法家思想的认识战国时期最受统治者推崇的是法家思想,其代表人物是韩非子。法家认为历史是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主张社会变革;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主张“法治”。法家是先秦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为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奠定了思想基础。(四)对墨家思想的认识战国初期鲁国人墨翟创立墨家学派。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和“尚贤”,提倡节俭,反对浪费,反映了小生产者渴望安定生活的愿望。墨家的思想符合平民的利益,是进步的,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五)进步的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1.战国:荀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即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2.东汉:王充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思想家,代表作是《论衡》,他反对天人感应说,反对有鬼论,认为精神依存于形体,“人死不为鬼”。3.南朝:范缜著《神灭论》,提出人的精神和形体是统一的,形体存在,精神就存在;形体死亡,精神也就消失。《神灭论》的反佛思想是对我国古代朴素唯物思想的重大发展。4.唐朝:柳宗元认为天地没有意志,不可能赏罚,认为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的,人类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并非“圣人”所定。刘禹锡探索天与人的关系,认为天与人各有其特点,“人能胜乎天者,法也”。他说当是非颠倒、法制不行时,人们就不得不把一切归之与天命了。5.明朝:李贽是明后期一位以“异端”自居的进步思想家,他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揭露道学家的虚伪,是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的色彩。6.明清之际:①黄宗羲: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他的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有一定的影响。②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主张把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他反对君主专制。顾炎武踏实的学风对清代学者影响很大。③王夫之:一位杰出的唯物思想家。他否定理学家主静的形而上学思想。主张用发展观点来看待历史,认为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他提出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他的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n1.造纸术:(1)西汉出现丝絮纸和麻纤维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2)东汉宦官蔡伦于105年改进造纸术,制成了植物纤维纸。(3)造纸术于6世纪初传到朝鲜、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并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2.印刷术:(1)隋唐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2)五代有了雕版印刷的整部书籍。(3)宋代雕版印刷业很发达。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4)元朝出现锡、木活字。后来又有铜、铅活字印书。(5)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向东传入朝鲜、日本,向西传入埃及和欧洲,改变了当时欧洲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3.指南针:(1)战国时期发明“司南”。(2)北宋已会使用磁针指南,制成指南针用于航海。(3)南宋时指南针传到印度、阿拉伯、波斯等国,促进了各国航海事业发展,并为新航路的开辟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4.火药:(1)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2)北宋时火药已广泛用于军事领域。(3)南宋时发明了“突火枪”。管形火器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4)13世纪中期,火药传入阿拉伯,后来又从阿拉伯传入欧洲。11月26日2课时教学课题: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教学要求:①了解和掌握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了解和掌握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民主革命派的思想主张、基本活动和结果;②通过对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过程内容的的理解和运动失败原因及历史意义的分析,逐渐形成综合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对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比较和评价,形成对二者清楚的认识,并形成辨别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③初步认识近代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和学习是个逐步深入和提高的过程,而且历史发展的进程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先进人物的思想和主张并不一定被同时代的人欣赏或接受的历史事实。教学重点: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教学方法:①教师通过重点讲述的方法,介绍各个时期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突出他们超越自己时代的地方,引导学生准确评价历史人物。②引导学生结合以前所掌握的知识,分析本节内容所涉及的思想产生的原因,对推动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法,认识这些先进人物的开拓精神及时代带给他们的局限性教学过程:\n教学过程:1、导入:可引导学生回顾有关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状况的内容,使学生了解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背景。2、有关“睁眼看世界”一目,(1)引导学生回顾有关鸦片战争前后的内容,分析睁眼看世界的原因。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很久以来,西方人来华都被称为到天朝上国朝贡。鸦片战争前夕,清朝统治日趋衰微,阶级矛盾不断尖锐,政府财源枯竭,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加紧对外扩张。鸦片战争中,天朝上国被一个西方岛国打得一败涂地,使华夏鄙视远夷的传统观念受到猛烈的冲击。一些爱国的封建士大夫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开始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了。他们开始睁开眼睛去看看陌生的外部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2)了解睁眼看世界的倡导者──林则徐、魏源及其主要思想①林则徐不仅是最早抵抗西方侵略的民族英雄,也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在官署中设立译书馆,组织人员搜集、翻译西方国家的书报,注意研究各国情况、动态。他主持编译和审订了《四洲志》,介绍了世界5大洲30余国的历史、地理和政情。还摘译了《各国律例》。《各国律例》和《四洲志》就是为抗英斗争制定政策的参考。另外也注意收集外国科学技术的知识,是为改变军事落后状况服务的。在鸦片战争中,他发现英国侵略军“船坚炮利”,就立即以改革家的胆识,设法购买英制船炮。并加以仿制,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林则徐提倡学习西方的“长技”主要指军事科学技术。②魏源根据《四洲志》等书,广泛搜集中外文献资料,编成《海国图志》一书。这是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也是探寻学习西方富国强兵之道的启蒙之作。它系统介绍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介绍并传播西方先进技术;;还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主张,明确提出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这为中国早期的近代化提供了可贵的思想准备。这促使人们开阔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了解世界,对近代维新变法思想有一定的影响。(3)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了解这一时期,其他的爱国人士学习西方的状况。如:徐继畲的《瀛寰志略》和姚莹的《康輶纪行》。12月3日2课时教学课题: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教学要求:1,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2,认识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教学重点:认识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n教学过程:1.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1)民族主义(2)民权主义(政治革命)即“创立民国”(3)民生主义(社会革命)即“平均地权”。2.理解新三民主义的实质性飞跃(1)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凡反帝之个人和团体享有民权;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2)新三民主义的实质性飞跃.认识三民主义在推动辛亥革命和新三民主义在推动国民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1)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论基础;代表时代前进的方向:集中反映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反映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愿望。(2)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的纲领的基本原则一致,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以北伐战争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大革命高潮到来。4.了解毛泽东思想在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的主要内容(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2)开始:大革命时期,毛泽东从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领导者、同盟军、革命对象等问题。(3)初步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时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创造性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4)成熟:新民主主义理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抗战时期,文章《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创造性提出中国革命的两步走战略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对新民主主义理论作了系统完整的阐述,毛泽东思想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共七大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5)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解放战争,毛泽东从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新中国的重大问题,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过渡时期,毛泽东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顺利的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使中国实现了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5.认识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1)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2)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3)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4)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5)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枝柱。(6)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n12月10日2课时教学课题: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历程教学要求:1.近代以来世界重大科学理论的进展教学重点:15-20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教学过程:一、知识结构     1.近代以来世界重大科学理论的进展(1)物理学的重大进展①17世纪初,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的发现以及匀速运动和匀加速运动两个概念的确定,标明外力只改变运动状态,为经典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②17世纪末,英国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学三定律,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近代物理科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科学的产生。③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光速不变原理两个基本原理,解决了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的问题,将牛顿力学概括到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④20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量子理论和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2.15-20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1)      四个阶段 阶段原因进展产生阶段(15——16世纪)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和发展(物质基础);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中世纪的生产经验的积累。天文学领域的革命(哥白尼)。形成和发展阶段(17——18世纪)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n新航路的开辟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手工工场的技术积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迅速发展时期(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西方主要国家工业革命的进行,使经济发展对科学提出了更高要求。电磁学的新成就、细胞学说、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等。重大突破和系统化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电的发明和使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量子论等。(2)启示 3.蒸汽机、电气技术、互联网的发明和应用 技术发明背景代表性发明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 蒸汽机的发明(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经济发展扫除障碍;(2)工业革命开始后,迫切需要解决动力不足问题;(3)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明:改良蒸汽机(瓦特)、 火车(史蒂芬孙)、汽船(富尔顿)。①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使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②蒸汽机促使工场手工业转变为机器大工业,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③蒸汽动力在交通运输工具上的应用,使得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④工业城市的出现,加速了城市化进程。⑤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改变: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出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①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②\n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60、70年代至20世纪初): 电气技术的应用(1)科学家们对电的不懈追求;(2)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3)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莫尔斯:有线电报;西门子:发电机;爱迪生:电灯;贝尔:电话;马克尼:无线电通讯等。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的改变;垄断组织出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确立。③资产阶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④社会财富的大大增加和人类生活的丰富多彩。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40年代起):互联网的发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科技);美国出于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的需要,加紧对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直接)。  计算机和互联网:1946年美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包括四个站点的网络;20世纪90年代后,互联网发展为全球信息网。积极:①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化时代。②知识经济的作用突显,加快了服务型产业的发展。③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④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消极:垃圾信息;网络犯罪;虚拟社会等。对策:普及计算机和互联网知识,提高人们的认识和操作水平;对青少年应加强道德和相关法律知识教育,树立正确的认知能力和价值观;加大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和规范相关立法。 12月17日2课时教学课题: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教学要求: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述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教学重点: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教学过程:\n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活动1.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1)历史背景:二战后,资本主义体系被严重削弱,社会主义超出一国范围,形成社会主义阵营;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许多国家相继赢得国家独立;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帝斗争和民主革命运动。(2)内容:①“__________”。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③“_____________”。(3)意义: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外交成就·(1)建国一周年同______国建交,英、荷等8个国家承认新中国。(2)1950年签订《___________________》。(3)1953年提出____________原则:①目的: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②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_____________、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平等互利)、___________。③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在世界上,它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4)1954年首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_________会议。(5)1955年出席万隆会议,提出“_____________”方针。二、70年代打开外交新局面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背景:①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被台湾国民党当局占据。②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力量。③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2)过程:________年第26届联大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意义:是美国孤立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改变了联合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2.中美关系正常化(1)原因:①美国方面: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漕,经济发展缓慢,被日本和西欧赶上;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调整对华政策。②中国方面: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之间的长期争端;为遏制和应付来自苏联的威胁。(2)过程:①态度转变:1970年尼克松公开表示愿意访华,中国积极响应。②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友好交往的大门:③访华准备: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④总统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签订《_____________>。⑤正式建交: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3)影响: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美关系缓和是20世纪后半期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n3.中日关系的改善(1)原因、:①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关系的改善。②目本对华友好政党和团体的推动。③田中角荣采取推进中日友好的方针。(2)过程:①中日建交:l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建立外交关系。②重大进展:1978年中日缔结《中日平友好条约》·(3)影响。:结束敌对历史,翻开了睦邻友好的新篇章。4.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缓和了世界紧张局势。三、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1.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1)背景: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调整: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论断;奉行不结盟政策;重视和第三世界发展关系。2.简述建国后中美关系的演变。(1)新中国成立后,美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外交孤立政策。历史原因是美国推行全球霸权主义政策,为了在中国建立稳固的亲美政权,采取了扶植蒋介石打内战的反革命策略,妄图消灭中国共产党。新中国的成立沉重打击了美国的全球霸权政策,推动了世界人民反帝、反霸、反殖斗争,壮大了世界和平力量和社会主义力量。中美在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上的矛盾和冲突。(2)60年代:美国采取敌视、威胁中国的政策,使中美在整个60年代处于敌对状态。(3)70年代:中美关系由敌对走向正常化。原因从中美双方来分析。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有哪些?调整后的对外政策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1)原因:①中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平建设真正有了可能。②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变化:①由对战争不可避免的估计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论断。反对霸权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②奉行不结盟政策。③重视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④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⑤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12月24日2课时教学课题:海洋资源利用和海洋环境保护教学要求:1)海洋开发: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中国邻近海域,主要渔场和海洋水产,主要盐场。(2)海洋环境保护。主要的海洋环境问题。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措施教学重点:海洋环境保护。主要的海洋环境问题。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措施教学过程:一、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1、海洋资源类型(1)化学资源:我国海盐产量世界首位。\n天津、河北境内的长芦盐场有平坦的海滩和利于蒸发的天气(春季),是我国最大盐场。附近的化工厂的原料之一。台湾布袋盐场:北回归线附近,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加之位于台湾山脉的背风坡,故降水少,多晴天,气温高,有利于蒸发;台西平原地势平坦,有利于晒盐。 海南岛莺歌海盐场:位于热带、地势低平、地处东南季风背风坡。(2)生物资源:鱼、虾、贝、藻等,捕捞活动从近海扩展到世界各个海域。我国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南海的一部分为大陆架。  亚洲东部岛弧链东侧多深海沟: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4)海洋能源:巨大、可再生、清洁;能量密度小,需采用特殊的转换装置。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但也投资较大,效益不高。2、海洋渔业生产主要渔业国:中、日鱼产品消费量高,市场需求大,日本可耕地有限,人口密度高,海产消费多;我国东海素有“天然鱼仓”之称,舟山渔场全国最大。鱼汛:舟山渔场冬季带鱼汛,渤海渔场秋季对虾汛。   3、海洋油气开发:一项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工程,国际合作和工程招标是可行方式。勘探:利用地震波方法寻找,通过海上钻井估计矿藏类型和分布,分析是否具有开发价值。开发:开始于20世纪初,经历从近海到远海、从浅海到深海过程。钻井平台是勘探和开采的基地。输送:油气田离炼油厂都较远,通过船舶或输油管道输送。4、海洋空间利用(海上、海中、海底三部分)海洋环境复杂性和特殊性:多变的气象状况和海水运动;深海的黑暗、低温、缺氧环境;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力大,对工程材料和结构有严格要求,投资高、难度大、风险大。 5、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港口建设:是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主要场所,港口的服务区域称为腹地,除要有码头、装卸设备等设施外,还要有高效率的运作服务。动近代工业发展,腹地覆盖欧盟半数国家。\n围海造陆:荷兰、澳门等。值得注意的几个海峡:丹麦海峡(格凌兰岛、冰岛之间)、卡特加特海峡(北海、波罗的海之间)、麦哲伦海峡(火地岛、南美大陆之间)。1月7日2课时教学课题:世界农业生产教学要求:掌握农业生产的定义和农业的地域类型教学过程:1.农业生产活动(1)定义: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2)农业生产的特点地域性:农业生产的对象是动植物,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和国家政策差别造成季节性和周期性: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受自然条件影响,自然因素的变化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3)农业的投入和产出产出:农产品一部分满足人们生活需要,另一部分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4)农业的分类按生产对象分:基本为种植业和畜牧业,同时经营种植业和畜牧业的称为混合农业2.农业的区位选择区位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l)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n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地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园艺业、乳畜业产品容易变质,要求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政策:国家政策和政府干预手段影响,如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商品性生产基地建设(2)自然因素的利用改造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如橡胶、双季稻、小麦)改造不适宜的自然因素,使之适于发展农业(地形、水分、光照)改造要根据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并充分考虑投入和产出比(3)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市场需求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城郊农业的发展,苹果种植规模变化)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3.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l)水稻种植业分布:绝大部分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还有非洲的埃及、尼日利亚、拉丁美洲的古巴、委内瑞拉、巴西、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采用旱地直播技术)亚洲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条件:水稻种植业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大量劳动力,这里劳动力丰富;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这里人口密集,人均耕地少,可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水稻在这里种植历史悠久,稻米是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2)大牧场放牧业(3)商品谷物农业种植作物:小麦、玉米\n分布: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我国的东北、西北国营农场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4)混合农业类型:最主要是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是形式新颖的混合农业分布: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1月14日2课时教学课题: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教学要求:1.了解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交通运输、通信、商业及服务业的概念、类型和特点。2.结合实例了解交通运输、通信、商业及服务业的作用。3.掌握交通运输中各种方式的判断方法。重点难点: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判断方法教学方法:谈话法 读图指导法 图示分析法教学过程:人们的衣、食、住以及各种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进行的。自然资源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不同地域之间的物质和信息,要通过某种方式进行交流,实现互补,这样社会才能形成一个运转自如的整体。伴随着现代社会人们交往的愈加频繁,人类活动的地域范围也将大大扩展。那么,人类活动联系的形式有哪些呢?从这一单元开始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8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观看照片]先请大家观看一组照片 人类地域联系的方式(照片)1.山西能源基地煤炭外运 山西省有中国的“煤海”之称。大同的煤通过大同至秦皇岛的铁路,运往秦皇岛煤码头,然后装船运往缺煤的南方。2.电子信箱 到1991年,互联网已经把世界各地成千上万台计算机联结在一起,许多跨国公司都利用电子信箱来开展业务。\n3.香港的商业街[提问]人类联系的方式有哪些呢?各有什么特点?人类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是交通运输、通信和商业。人类地域联系的特点有:1.交通运输是实现人和物位移的主要手段。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由此而出现的人类社会的多次分工,交通运输的方式从手提肩扛、利用牲畜驮运发展到现代化的铁路、公路、水上、航空和管道五种主要运输方式。铁路运输是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铁路运输具有运载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比较小、连接性好等优点。但是,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指导读图]图7.2:欧亚大陆桥示意欧亚大陆桥是世界上具有国际贸易意义的铁路线,包括两条铁路线:一条是西伯利亚大铁路,东起符拉迪沃斯托克,西至莫斯科,是亚欧大陆铁路运输的重要干线;另一条是连云港—鹿特丹铁路,是目前亚欧大陆东西最为便捷的一条通道。[提问]利用图上的比例尺,量算一下这两条铁路大约有多长。公路运输是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现代运输方式。公路运输对各种自然条件的适应性强,具有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等优点,可以深入到农村、厂矿甚至车间,实现“从门到门”的运输。但是,公路运输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贵。水路运输是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水路运输具有运量大、投资少(海运价格只有铁路的1/8)等优点。但是,水运的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的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运输活动在社会生产中可以分为生产过程的运输(企业内部如矿山、工厂、油田、林区、农场等内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运输)和流通过程的运输(流通领域的专业化运输)。本课所讲的是流通过程中的运输。水路运输包括内河(湖)运输和海洋运输。海洋运输又可分为沿海运输和远洋运输。内河运输和沿海运输主要在本国范围内进行,远洋运输在大洋上进行。[指导读图]图7.3:世界主要航海线和主要海港[提问]世界上运输量较大的航线有哪几条(起点、经过大洋、终点)?试分析原因。航空运输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飞机飞行速度快,运输效率高。但是,航空运输的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n管道运输是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管道运输输送的主要是油品(原油和成品油)、天然气、煤浆以及其他矿浆等。用管道运输货物,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昼夜不停地运输,运量很大。但是,管道运输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根据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需求,各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联合,各种交通运输线、点,形成了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指导读图]图7.1 交通运输网的形成和层次(1)交通运输网的形式:①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如铁路运输网、公路运输网、内河水路运输网等。②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如铁路──公路运输网、铁路──公路──内河水路运输网。(2)交通运输网的层次:包括国家级、地区级、省级等。国家级的运输网的骨干是现代化运输工具,主要是铁路、公路、水运干线、高线公路和航空线。省级运输网除了现代化的运输工具外,一般公路和地方航道也占一定的比例。(3)交通运输的发展程度用运网密度来衡量。运网密度是地区各类交通运输线路的总长同地区总面积的比值。运网密度越大,地区交通的通达性越强。[提问]如何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呢?在交通运输生产布局中,无论是交通运输线网的布局,还是运输任务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间的合理分配,都必须全面考察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点及其功能。国民经济对交通运输的要求是综合的、全面的。首先,要求运载量大、成本低、投资少,以便节省用于运输方面的开支;其次,要求货物到达快,以便缩短运输时间,加速流动资金周转;再次,要求尽可能保证持续不断地、安全地运输。不同运输方式对经济指标的满足程度不同。因此,哪种交通运输方式好,取决于你要运什么和怎么运。1月21日2课时教学课题:城市和城市化教学要求:熟悉城市人口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城市用地评价,了解城市的概念和类型重点、难点:掌握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化教学过程:一、城市和城市化(1)城市的概念\n笼统地说,中外各国大体都有小村一村庄一镇一城市一大城市这样一套居民点的系列。但按性质和人口规模,可将居民点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中国城市规划中所称的城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和镇。在学术上,通常将所有具有城市特征的居民点都视为城市,而不论国家是否按行政建制将其设立为城市。如果包括镇,则习惯上称为城镇。因此,城市和城镇这两个概念,有时是相互通用的,但有时又有着严格的区分。(2)城市的类型根据城市的规模、职能、行政级别、地理位置、地形条件、平面几何形状、内部结构等,可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一)按城市规模分类城市规模是指城市的大小,包括人口规模、用地规模和经济规模。由于用地规模和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之间通常是正相关的,所以一般用城市人口规模来表示城市规模。其中,大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中等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20万以上、不满50万的城市;小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不满20万的城市。此外,习惯上将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称为特大城市。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