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21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5.导学案《河中石兽》导学案
25、《河中石兽》导学案班级姓名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2、掌握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3、理解一则生活哲理。 一、【课前自测】1.本文选自一书,这是所作的一部小说,全书主要记述。2.本文作者是朝的,字,是的总篡官。3.用文中的句子写出本文的主旨二、【自主学习,抢答词义】1、古今异义词干古义:今义:阅古义:今义:物理古义:今义:是古义:今义:已古义:今义:2、一词多义闻之笑曰沿河求之一老河兵闻之当求之于上流之其反激之力至石之半求之下流然则天下之事\n三、小组讨论,合作探究1、疏通文意。2、概括四种寻找石兽的方法。寻找经过人物寻找的地点结果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第四种 四、【拓展延伸】课文阐述了一个什么生活哲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五【质疑解疑】自我评价:小组评价:老师评价:反思:\n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背诵课文,并能无障碍翻译课文。 2、清楚课文中人物捞石兽所用的方法不成功或者成功的原因。一、【课前自测】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圮()于河募()金重修棹()数小舟曳铁钯()木柿()湮()没啮()沙溯()欤()2.本文作者,字,是朝的、家,也是《》的总篡官。3.本文选自《》一书,这是一部小说,全书主要记述,其中也有不少。4.用文中的句子写出本文的主旨5、解释下列加点字山门圮于河二石兽沉焉棹数小舟曳铁把是非木柿湮于沙上反溯流逆上可据理臆断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1、一起讨论四种寻找石兽的方法:寻找经过人物寻找地点结果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第四种2.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启发意义?\n3.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4.故事中主要说了哪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么样的?分析一下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依据是;讲学家判断其在;理由是;老河兵则判断其在,因为。5.文中两次写道了笑:“讲学家闻之笑之”、“老河兵闻之又笑之”,这两次“笑”各有什么含义?讲学家的“笑”:老河兵的“笑”:6.文中寺僧、讲学家、老河兵各自表现出的性格特征是什么?寺僧:讲学家:老河兵:7.老河兵的判断为什么是正确的?()8.作者由此得出了什么结论?怎样理解这句话?结论:(理解:9.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概括各段大意。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10.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而要。三、【激情展示】小组同学将上述知识展示给全体同学。四、当堂检测\n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是非木柿如是再啮B、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后特征为洛阳令 C、一老河兵闻之当求之于上流D、山门圮于河果得于数里外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中“之”字的意思1)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2)岂能为暴涨携之去?3)沿河求之,不亦颠乎?4)一老河兵闻之5)至石之半6)求之下流,固颠7)然则天下之事……反思: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