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小学导学案活动方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XX区小学导学案活动方案

薛城片区小学教师导学案教学比赛活动实施方案为狠抓“规范教学管理,深化课程改革,落实校本教研、提高教学质量”工作,积极推行高效课堂,展现教师风采,形成“先学后教,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让一批师德修养好、教学能力强的骨干教师脱颖而出,根据理教发【2014】157号文件精神,结合片区教育教学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组织领导组长:代作康(薛城小学校长)王平(上孟小学校长)穆智海(下孟小学校长)赵新文(蒲溪小学校长)成员:沙佳头(薛小副校长)卓耀勇(薛小教务主任)胡兵(上小教务主任)泽朗他(下小教务主任)赵昭(蒲小教务主任)潘学平(薛小总务主任)田继芳(薛小教科室主任)该活动下设办公室在薛小教务处,由卓耀勇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事务工作。\n二、活动内容导学案教学展示课。(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三、活动项目要求所有参赛学科内容为本期使用教材,各校参赛学科教师根据自选导学案设计进行课堂展示。四、活动形式由学校、片区、县层层选拔组织比赛活动。五、活动安排(12月2日---3日)1、具体安排见附表2、评委:语文:何培文、胡术芳(组长)、陈永武、田继芳、数学:吴嘉兵、唐晓军、杨建萍(组长)、杨勇军科学、英语:王平(组长)、泽朗他、沈国马、唐晓情六、推选名额导学案教学展示课片区赛后,语文、数学按复赛的前二名,英语、科学前一名参加县级决赛;其它学科片区各推荐一名教师的导学案参评。七、活动奖励片区比赛由片区颁奖盖教育局章:比赛评奖语文学科设一等奖二名,二等奖若干;数学学科设一等奖二名,二等奖若干;英语学科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若干;科学学科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若干。\n八、注意事项(1)本次活动重在人人参与,互学研讨、共同提高,实现校内导学案与课堂教学展示为一体的竞赛活动。必须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全员参与、组织好该项活动。(2)要认真开展比赛活动,做到精心组织,科学安排,推陈出新,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要有各项比赛活动情况记录,并将比赛资料整理存档,教育局将进行检查,并纳入学校目标考核内容。(3)比赛做到公平公正,以赛促教,从而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4)将开展情况以简报形式报教研室。附件1:理县中小学学科导学案设计评分表附件2:理县中小学导学案课堂教学展示评价细则附件3:薛城片区导学案比赛安排表理县薛城片区导学案比赛组委会2014年11月15日附件1.理县中小学学科导学案设计评分表年级科目课题主备\n评价项目要 求 描 述分值得分设计过程30分1.侧重研究学法,举一反三,探究学科规律。10 2.侧重研究课时目标,让学生有所收获。10 3.侧重研究问题解决。形成问题是什么、怎样解决的、效果监测等完整的环节链。10 文本形式15分1.科学性,知识确定无误,无错别字,丢字等现象。5 2.人文性,字面语言不生硬,以对话的口吻出现。5 3.字体、字号统一(除需突出的标题外)。5文本内容35分1.完整性。包含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法指导、预习导学、问题解决、训练反馈,联想变通等基本版块。2.10 2.主体性。教师首先有足够的教学策略提供(比如:导入、面向全体、抓住学生、如何讲透等)。8 3.导学性。正确把握教材,明确目标,梳理知识,指导学法。9 4.探究性。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杜绝死搬硬套的内容。8 运用价值20分1.便于学生掌握本课时学习的路径,导学助学功能强些。10 2.便于保存,是一份有价值的学习资料,不是练习题的简单堆砌。 10 附件2.理县中小学导学案课堂教学展示评价细则教者学科时间\n课题班级项目评价要求权重得分导学案编写与使用1.学案目标具体、层次化,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梯级化;2.学生学案准备充分,教师导案提前优化;3.体现“学、讲、练、悟”模块化结构;4.导学练合一,体现学法指导。10导入教师紧扣教材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图画、音乐、故事、图表等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方式,恰当、自然、富有激情地导入新课。5学1.学生以学案、教材为载体,以问题为主线,独立阅读、思考、练习,自主解决问题,标注疑难问题。2.教师对自学情况进行学情调查并即时评价。20讲1.组内成员互讲互评;2.组间互相补充;3.师生互动,合作解决学生普遍性的问题;4.教师精讲点拨。30练1.根据所学知识要点,通过学案、板演或其他形式进行及时练习。2.生生、师生对练习情况进行互批、纠错、互评。3.教师对错误进行归因分析。15悟1.总结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强调学习重点,升华情感境界,归纳学习方法。2.培养学生使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10评价1.课堂及学习小组的管理评价体系科学完备有效。2.帮教机制健全充分发挥了小组长的管理评价作用和学生小老师的帮教作用。3.教师时刻关注学情,及时进行指导,恰当地对学生个体和学习小组做出评价。10综合评价与建议评课人总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