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1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12

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班级三(1)课题5翠鸟课时第2课时主备人范萍燕审核人王李飞使用人范萍燕使用日期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3自然段。学习重点:1.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2.学习理解词语的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小组合作: 一、朗读课文第一段  (一)第1自然段有几句话?讲了翠鸟外形几方面特点?  (二)第1自然段共6句话,讲了翠鸟外形三方面特点。  (三)作者是怎样观察、介绍翠鸟身上羽毛的颜色的。  二、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一)翠鸟活动时有什么特点?从哪里可以看出?  (二)查字典,讲讲“清脆”一词的意思。  (三)先查字典,再联系上下文理解“疾飞”一词的意思。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一)提问:翠鸟是怎样捉鱼的?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1.按“等待、发现、叼走”的顺序,说一说翠鸟捉鱼的过程。\n  2.先查字典,再联系上下文说说“锐利”的意思。  3.先按课文内容填空,再读读句子,想一想括号里的词语的意思。  翠鸟()苇秆,()过去,()小鱼,()水面往远处()。  4.说说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1)翠鸟为什么能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注视着水面?  (2)翠鸟为什么能发现“机灵”的小鱼?  (3)翠鸟为什么在疾飞中能叼走小鱼?)  (4)翠鸟为什么能贴着水面低飞?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一)读第4自然段。  (二)这段讲了几层意思?  (三)“我们”为什么希望翠鸟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1.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2.希望多停一会儿,是为了多看几眼。“远远地看着”,是因为知道翠鸟机警,怕惊走它。这里反映了“我们”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四)通读全文,进一步体会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  (五)通过看图、学生可以看出翠鸟的外形怎样?动作怎样?质疑探究:学习至此你还有不懂得问题吗?小组内自主质疑,自主解疑,如还有疑问及时提出,大家共同探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