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二模历史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4二模历史答案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4.【命题立意】本题从知识识记角度立意,考查学生对周代礼乐制度的掌握情况。【试题解析】本题题干讲述为西周至战国时期城市规模的变化体现出周礼受到破坏。本题A选项讲述个体商人及私人讲学没有切中题干,B、C选项所含内容在题干中未体现出来。战国时期齐都临淄成为当时规模最大表明其已超越周王室,因此D项传统礼乐制度遭到破坏符合题意【参考答案】D25.【命题立意】本题从能力立意,考查学生对题干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试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政治权力型经济”的理解。“政治权力型经济”,顾名思义,是与政治权力密切结合的经济类型,是政府机构干预的结果。②③是商品经济自身发展的结果,①④属于政府行为。【参考答案】A26.【命题立意】本题从能力立意,考查学生对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处理能力。【试题解析】从材料信息看,董仲舒认为,主张君主要行仁义,不然就会受到上天的惩罚,很明显这是对君权的限制,选C项。【参考答案】C27.【命题立意】本题从知识和能力考查立意,考查学生案例的分析和处理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试题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十二铜表法》的规定突出表现为将分割债务人的肢体进行分配属于落后的习惯法内容,故选C项。【参考答案】C28.【命题立意】本题从考查学生能力角度立意,主要考查学生的图标信息搜集、分析、整理、演绎的能力。【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中国历史事件及现象的分析能力,①项为工业革命的尾部因素和中国王朝违纪的内部因素,是中国社会发生转变符合题意,②项叙述西方国家入侵使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中国社会不断沉沦的同时,促进了中国社会内部进步因素的发生③外来入侵及对中国内部的影响促进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所述错误。④西方的入侵和中国社会的探索符合表述要义。【参考答案】C29.【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的历史知识识记能力及分析能力。【试题解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在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是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的,落后的封建制度不加以改变,酿成甲午惨败。而A、C、D与题干不符合【参考答案】B30.【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图表的分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处理能力,从表格中可以得出作者城市来源、出身阶层、及知识分子的阶层局限,故①③④符合题意,但无法从表格中看出作者的思想动向。【参考答案】A31.【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及分析能力【试题解析】从题干中可以看出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的生产力层次及生产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4页(共4页)n关系的多种经济成分到单一社会主义经济的并举。【参考答案】B32.【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图表的分析及信息处理能力【试题解析】从图中曲线变化可知从公元8世纪到公元17、18世纪的演变为王权强弱的演变。【参考答案】B33.【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分析、归纳的能力【试题解析】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处理能力,1875年第三共和通过宪法确认发过实行共和制,故选D【参考答案】D34.【命题立意】本题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和处理材料信息的能力【试题解析】通过材料可知美国通过美元的特殊地位进而转嫁经济危机、掠夺财富,选项中B项不符合题干中美元的特殊地位利用,选项C不能通过材料看出美元仍占据主导地位,选项D叙述与题干无关。【参考答案】A35.【命题立意】本题从史观角度入手,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归纳能力【试题解析】从题干可知,史学家柯林伍德重点在于强调史学研究应注重自身的独立思考与认识【参考答案】D40.(25分)【命题立意】本题从考查学生对史料信息的分析和处理能力,同时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入手。【试题解析】通过材料分析可知,考查学生对材料分析能力和处理能力,比较东西方城市发展的相关问题及人口迁移所带来的影响。【参考答案】(1)发展变化:由政治性到既有政治性又有商业性。(2分)原因:君主专制加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8分)(2)影响:①促进了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的扩展;②推动了落后地区的开发与进步;③改变了世界人口布局;④促进世界人种、物种的交流;⑤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任答4点即得满分8分,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3)不同:中国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影响较大;英国则主要受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的影响。(4分)启示:城市化进程受政治、经济活动的影响,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化建设需要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作保障。(3分,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41.(12分)【命题立意】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图表及史料的分析及处理能力,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试题解析】图片内容以中国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过程为主线,考查学生对史实的分析所得出的能力。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4页(共4页)n评分标准一等(12—10分)①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二等(9—5分)①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三等(4—0分)①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缺乏说服力,表述不清楚。主题:三幅图片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前中国人的天下观。(2分)先秦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交通工具的落后,对外部世界了解有限。中国被想象为世界的中心、文明的中心。(2分)明代后期:人们对世界的认知范围扩大。西学东渐,西方传教士来华,带来了新航路开辟后先进的世界地理观念,中国传统夷夏观受到冲击,中国不再是世界的中心。(2分)晚晴时期: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推动世界连接为一个整体。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逐渐认识到西方的先进,中国不是世界文明的中心。(4分)中国人的天下观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学生从内因、外因或国家政策、经济发展水平、民众的教育、思想等多角度答出合理的内容即可得2分。45.选修一.(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命题立意】本题从考查学生对史实的再现和历史事件的分析切入,锻炼学生对历史事物的分析和处理能力。【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及其评价。第(1)问,从材料信息看,针对土地兼并问题,孝文帝推行均田制,其作用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首先明确两人的观点,赵翼认为北魏政权的灭亡缘于“汉化”政策,黄仁宇认为改革对国家的再度统一有重大意义。然后选取其中任一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价。【参考答案】(1)豪强地主兼并土地。(2分)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吸引农民农耕定居(加速封建化进程);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等。(任答三点即可)(6分)(2)(本问共7分)观点一:同意赵翼的观点,认为北魏政权的灭亡缘于“汉化”政策。(2分)依据:北魏推行“汉化”政策放弃了本民族的历史传统,改鲜卑族的勇武之风为汉人的文弱之气,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也造成了鲜卑族内统治阶层的分裂,失去了统治的根基,最终导致国力日衰。(5分)观点二:同意黄仁宇的观点,认为改革对国家的再度统一有重大意义。(2分)依据:汉化政策改变了北魏落后的面貌,有利于北方经济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有利于民族融合,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为隋唐大一统奠定基础。(5分)46.选修二.(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和处理能力【试题解析】通过材料分析可知《独立宣言》的内容和理解及对其影响的分析。【参考答案】(1)《独立宣言》:宣扬主权在民,人民享有革命的权利。《人权宣言》:宣扬人权与法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保护人民的自由权利;主张分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任答4点即可)(5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4页(共4页)n(2)《独立宣言》是启蒙思想与北美独立运动相结合、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在内容上侧重于为北美独立确立合法的理论依据,动员革命力量,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人权宣言》是在法国国内资本主义发展、阶级矛盾尖锐的情况下,资产阶级革命获得的重要成果,在内容上侧重于确立资本主义新制度,在将矛头指向封建旧秩序的同时,更重视对“自由”“法治”“权力分立”这些基本民主原则的阐述。(10分)47.47.选修三.(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命题立意】本体考查学生对信息的分析和处理、归纳总结的能力【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中东问题。第(1)问,注意材料信息“1993年9月13日以色列总理拉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血和泪”是指巴以冲突带来的危害。“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民族、宗教、领土、文化以及现实因素等方面回答。第(2)问,“影响”可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对埃及、中东、英法、美苏的影响等角度回答;对巴以问题的认识属于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参考答案】(1)指的是纠纷与冲突给巴以双方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害,经济发展受到影响。(2分)历史原因:长期的民族矛盾;宗教对立;领土和历史文化遗迹的归属纠纷等。现实因素:巴以分治没有解决巴勒斯坦建国等问题;国际力量的介入,大国分别支持一方。(5分)(2)对埃及:维护民族利益,扫清殖民残余;对中东:民族解放运动出现高潮;对英法:国际地位削弱;对美苏:开始中东角逐,中东地区成为美苏冷战新战场。(4分)和平的政治途径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全面、公正、合理调解巴以纠纷;解决巴以冲突的钥匙在巴以双方手中。(答出两点即可)(4分)48.48.选修四.(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命题立意】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史实识记、再现能力,并进而考查学生的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试题解析】第(1)问,考查对克伦威尔政治改革的背景及措施的理解。“政局”可以从共和制面临威胁和权力分歧:克伦威尔和国会关系方面加以分析;“措施”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解散国会,建立个人专制独裁统治“护国主”方面加以归纳。第(2)问,“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二概括:军功而非世袭、依靠个人威信;其次对其“评价”可以从积极性和局限性来阐述。【参考答案】(1)政局:克伦威尔与国会的矛盾加剧;共和国面临严重危机。(3分)措施:解散国会,就任“护国主”,建立起独裁统治。(3分)(2)特点:权力靠战功取得而非世袭或神授;以个人威信维持。(3分)评价:体现了反封建的精神;一定程度上巩固了资产阶级政权;但具有短暂性和脆弱性,无法维持长久稳定。(6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4页(共4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