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07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记叙文阅读答案
记叙文阅读(一)(玄武一模)(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2题。(13分)寻梦瘦西湖曹丽琴18.(3分)(角度一:美的享受,1分;角度二:历史和文化价值,2分)答案示例:①瘦西湖景色很美,披着轻纱,笼着薄雾,入驻在我心里。(1分)②瘦西湖流淌千年的历史文化透着灵气,是贯穿历史和现实的艺术链。(2分)如果没有指出瘦西湖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而是写“静静地穿过唐诗宋词,走过明清小说……芳步婷婷,不染征尘”,或:“瘦西湖刻录着古人萍踪和诗人杜牧千年来的那番月夜心境”的,得1分。另,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意思正确,表达通顺流畅,即可得分。19.(3分)(意对即可,每空1分)景致徐园风亭五亭桥二十四桥特点水光盈盈花香缭绕烟水迷蒙飘逸婉丽水天一色恬淡静谧如梦如幻柔美如画20.(2分)第③段是写五亭桥是为了表现瘦西湖的清瘦、飘逸美(或者:整体美)。而第⑦段交代游踪,具体表现月下瘦西湖水的恬淡静谧之美。21.(3分)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二十四桥的箫声清灵美妙、如诗如幻,表达了作者的喜悦陶醉之情。(说出两种修辞手法1分,结合语境说效果及作者感情各1分,意对即可。)22.(2分)指静静地穿过唐诗宋词、走过明清小说的瘦西湖。(“瘦西湖”答为“二十四桥”亦可)(沿江区一模)(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7题。(14分)爱,是等不得的丁立梅13.(2分)儿子承诺以后带母亲坐飞机去远方儿子为陪公司来客未能带母亲坐飞机出行(意近即可。一处1分)14.(3分)略。能表现出:母亲既觉得儿子的话很天真1分,又为儿子的懂事而欣慰、感动2分。如未以母亲的口吻来写扣1分。15.(3分)A句,赏析:运用神态描写、语言描写(1分),写出了母亲对儿子将来成为“有本事的人”的殷切期望(1分)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1分)。B句,赏析:运用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1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表现了母亲不想给儿子添麻烦的心理(1分),体现了母亲对工作繁忙的儿子的理解(1分)。16.(3分)B17.(3分)感悟合理2分,表达通顺1分。示例:忙碌让很多人把对父母的爱积聚在心里不去兑现,等到永远失去机会才悔恨莫及,所以应该好好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每分每秒,让爱不留缺憾。(溧水一模)(三)阅读文章《爱到无力》,完成第18—22题。(15分)爱到无力丁立梅18.(2分)母亲因为年老体衰,家中一些不如意事情的影响,对子女的照顾越来越力不从心。(意思同即可)19.(3分)5n一切的困厄苦痛包括:祖父卧床不起,大小便失禁;我姐姐的孩子突然患了眼疾,视力急剧下降,竟是严重的青光眼;我弟弟婚姻破裂,母亲为他操心;母亲也多病,贫血,多眩晕,手有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疼痛,指头已伸不直了。(一点1分,答满三点即可)20.(5分)(1)(3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母亲比作老树,以掉光了树叶(光秃秃)喻指母亲给孩子的关爱,以“轻如羽毛的阳光”喻指母亲现在微小的母爱,比喻形象地写出母亲衰老,无法再给孩子们更多的爱的情景,生动之中令人感动。(2)(2分)两个重叠的动词,写出了母亲见到我们的孩子时轻柔地抚摸他们的情形,形象地表达了母亲对外孙们的喜爱之情。21.(2分)C22.(2分)B(雨花台一模)阅读下面文学作品,完成13~17题。(16分)太阳语13.(3分)指毛毛用照太阳的方式和我说话;毛毛对我的真诚问候,像太阳一样温暖。(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3分,意对即可)14.(4分)(1)发现孩子(2)面对顽童(3)疑惑不解(4)气愤恼火(每空1分)15.(4分)(1)用比喻手法,生动展现了光束在忽闪晃动扰乱“我”心的情景,暗暗表现了毛毛活泼调皮的性格。(2)动词“哽”传神地表现了“我”欲语难言的神情,以及听了毛毛话语之后的惊讶、震撼的内心世界。(每小题2分,意对即可。)16.(2分)答案示例:童心爱语,如阳光一样照亮了我的心房,给人力量。(意对即可)17.(3分)C(秦淮下关浦口一模)(二)阅读《玛菲尔的秘密》,完成13~17题。(14分)玛菲尔的秘密13.(2分)跟比索道歉并求他保守秘密;为迎接父亲做各种准备(每空1分)14.(3分)玫瑰的怒放和母亲的孤独憔悴形成鲜明的对比(1分),这里的环境描写表现了玛菲尔一家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这也触动了玛菲尔决定要为父母保守秘密(1分),同时还为文末用玫瑰花拼成的“欢迎回家”迎接父亲的情节埋下一个伏笔(1分)。15.(3分)这句话是对母亲的神态描写(1分),形象(细腻)地描述了母亲独自抚养孩子的辛劳及对生活的热爱(对一家人的幸福的憧憬)(每点1分)。16.(3分)玛菲尔“咬着嘴唇,没有让眼泪流下来”的神情描写,表现了她坚强的性格;玛菲尔拿着父亲四年来发表的文章和他以前赛车得到奖章去说服爱德华先生,希望他相信自己的父亲,表现了她的聪明;“也就是从这时起,玛菲尔开始为迎接父亲做起了准备。”表现了她的懂事和有责任感。(意近即可,每点1分。)17.(3分)C(六合一模)(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15分)风筝的心朱成玉18.(3分)看孩子们在小巷中放风筝、精心制作风筝、领着孩子们去放风筝(每点1分)(意对即可)19.(2分)因为风筝见证了作者的童年,在童年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放风筝,一方面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1分),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1分)。(意对即可)20.(4分)(1)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而含蓄地表现了城市中的人们整天为琐事而忙碌着,没有闲情逸致去放风筝,在这里风筝没有了施展才华的空间(1分)。(意对即可)(2)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孩子们对春天的企盼和对放风筝的喜爱。(2分,意对即可)21.(3分)“风筝的心”既指“我”对童年放飞风筝的美好往事的记忆,又指“我”对生活在现代都市中的孩子们没有放飞风筝的时空而感到遗憾的心情,更指“我”对自由自在、欢快幸福生活的呼唤。(每点1分)(意对即可)5n22.(3分)C记叙文阅读二(六合一模)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15分)风筝的心18.(3分)看孩子们在小巷中放风筝、精心制作风筝、领着孩子们去放风筝(每点1分)(意对即可)19.(2分)因为风筝见证了作者的童年,在童年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放风筝,一方面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1分),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1分)。(意对即可)20.(4分)(1)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而含蓄地表现了城市中的人们整天为琐事而忙碌着,没有闲情逸致去放风筝,在这里风筝没有了施展才华的空间(1分)。(意对即可)(2)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孩子们对春天的企盼和对放风筝的喜爱。(2分,意对即可)21.(3分)“风筝的心”既指“我”对童年放飞风筝的美好往事的记忆,又指“我”对生活在现代都市中的孩子们没有放飞风筝的时空而感到遗憾的心情,更指“我”对自由自在、欢快幸福生活的呼唤。(每点1分)(意对即可)22.(3分)C(白下一模)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8题。(15分)诵读叫醒太阳14.(4分)(1)那回年根的早晨(1分);(2)“我”沉浸在诵读中(1分),父亲焦急地寻找“我”(1分);(3)麦浪深处(1分)。15.(3分)父亲只喜欢好读书的孩子;把清晨诵读当作对父亲的礼赞;让父亲安心地出征。(每点1分,意近即可)16.(2分)为了不辜负父爱,“我”希望一直具有父亲勤勉的精神,沉浸在诵读中,赢得“前途的美好和光明”。17.(3分)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方法(1分),表现了黄昏时天空纯净的橘红与夕阳的深红相映的美丽景象(1分),表达了“我”陶醉于美景中而又满怀收获的喜悦之情(满足而又笃定的心境)(1分)。18.(3分)C(鼓楼一模)阅读散文,回答问题。(13分)用岁月在莲上写诗林清玄19.(3分)①采莲条件落后,完全靠人工;②采莲的时间太早或太晚;③剥莲子靠的全是灵巧的手工,一粒也偷懒不得;④采莲时身体往往会受到伤害。(写对3点得3分)。20.(3分)对采莲人进行了细致的动作描写,其中背、带、涉、摘、放等动词突出表现了采莲人的辛劳。“一个个”,“一朵朵”等叠词的使用,也可以表现出采莲的人们采摘莲子时的一丝不苟和辛勤劳苦。21.(1)(2分)与下文写种莲人真正的采莲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采莲谣》写的是采莲时的快乐愉悦惬意的心情,而真正的种莲人采莲时是充满艰辛,毫无诗意可言,强调种莲人的辛苦。5n(2)(2分)通过“荷”的宜于观赏与莲”作对比,反衬出我对莲花多年的无知,表明真正的莲花世界背后生活的悲欢,以及我内心的愧疚之情。22.(2分)①一朵莲的生长过程包括下种、灌溉、长大、采收、避过风灾、等待收成,凝聚着种莲人的辛苦付出的岁月历程。②采莲人正是用这些岁月和汗水抒写生活生命之诗,收获背后的艰辛,但他们的生活不乏情趣,他们创造的美景富有诗意。23.(3分)A。(建邺一模)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一21题。(15分)父亲之间17.(3分)弟弟曾经是一个热爱音乐、叛逆的少年,经过生活的磨砺,变成了一个坚韧自持,勇于承担责任,执着的人。(抓住人物前后变化,答出人物转变之前的性格“热爱音乐”、“叛逆”中任意1点得1分,转变之后的性格“坚韧自持”“勇于承担责任”“执着”中的任意2点得2分)。18.(2分)弟弟破罐破摔,父亲彻底失望弟弟为子治病,父亲全力支持(一空1分,意对即可,要出现人物及事件)19.(2分)环境描写(景物描写)(1分),渲染了清新、亲切的气氛,寄寓着父子之间关系正在解冻,为下文父子相互支持的情节发展作铺垫(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20.(5分)(1)(3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子之间有不可调和的矛盾(2分,意对即可)。(2)(2分)通过动作描写(1分),生动地写出了父亲帮助弟弟战胜困难的决心,又表现出父亲为能帮助弟弟而感到满足(意对即可,两点写出一点就得1分)。21.(2分)D(栖霞一模)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题。(15分)冬日暖阳査一路17.(2分)我看老人做糖塑老人为我做糖塑(答出一点1分,意近即可)18.(3分)用动作描写写出了同学父亲的高大有力以及对子女的呵护(1分,意近即可),反衬(或答“衬托”,1分)作者失去父亲的孤独与无助(1分,意近即可)。19.(3分)①指在寒冷的冬天里阳光很温暖;②指在阴暗的人生中老人的关怀很温暖。(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3分,意近即可)20.(3分)B21.(3分)答案示例:林冲因为高俅设计误入白虎堂,发配到沧州牢城看守天王堂草料场。/宋江因为救晁盖等人而杀阎婆惜,被刺配到沧州。(人物姓名或绰号正确1分,落难的原因正确1分,落难的结果正确1分)(江宁区一模)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3题。(14分)爱的移位孙道荣19.(3分)帮父亲修藤椅调皮勤劳(“耐心”、“细心”、“疼爱儿子”等)(每处1分,5n意对即可)20.(4分)(1)“摸摸”和“轻轻”两个词写出了我在检查藤椅时的细心、小心翼翼,表现了对父亲的关爱。(2分,意对即可)(2)运用比喻的修辞,将“沉闷的空气”比作“炸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高考之前家里氛围的紧张。(2分,意对即可)21.(2分)内容上,写出了父亲的身教带给儿子的影响,使文中父亲和儿子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使文章的主题更鲜明、更深刻;结构上,避免了呆板直叙,使行文波澜起伏,和文题“爱的移位”相呼应。(从“内容”或“结构”选取一点回答即可得分)22.(2分)示例:父亲都来不及披起大衣,蹑手蹑脚走进儿子的房间,将儿子蹬开的被子掖好。(续写内容要紧扣“盖被子“这一事件展开,想象要合理)23.(3分)B5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