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07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2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试题及答案11 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一、单项选择题1. 劳动力供给数量的表现因素不包括( )。A.劳动力参与率B.人口总量C.劳动者平均周工作时间D.劳动者的身体状况2. 大部分国家都规定,( )岁是法定最低可工作年龄。A.12B.14C.16D.183. 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揭示的是劳动者个人的劳动力供给意愿随( )变动而变动的规律。A.市场B.工资率C.劳动者对于闲暇和收入的偏好程度D.企业对于闲暇和收入的偏好程度4. 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形状是( )。A.向后弯曲的B.向前弯曲的C.向下弯曲的D.向上弯曲的5.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会导致劳动者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减少。A.失业率的减少B.市场工资率的减少C.劳动收入的增加D.非劳动收入的增加6. 工资率提高对劳动力供给产生的收入效应导致( )。A.劳动力供给时间减少B.劳动力供给时间增加C.劳动力供给人数减少D.劳动力供给人数增加7. 反映比较常见的行业市场劳动力供给状况的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形状是( )。A.向后弯曲B.垂直形状C.向上倾斜D.水平形状8. 在以纵轴代表工资率、横轴代表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坐标系中,代表欠发达国家存在无限劳动力供给情形的劳动力供给曲线是( )。A.与纵轴平行的B.向右上方倾斜的C.向后弯曲的D.与横轴平行的9. 如果某地区制造工人的市场工资率从2000元/月上升到2500元/月,其劳动力供给总时间上升5%,则此类劳动力的劳动力供给弹性为( )。A.0.4B.0.25C.0.2D.0.110. 一国的平均工资率从10元/小时上升到15元/小时,该国总的劳动工时供给数量上升了50%,则该国的劳动力供给曲线是( )。A.缺乏弹性的B.富有弹性的C.单位弹性的D.无弹性的11. 当劳动工时变动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百分比时,劳动力供给弹性( )。A.小于1B.等于1C.大于1D.等于或大于112. 在家庭生产理论中,一个家庭会把( )看成是效用的直接来源。A.享受闲暇B.消费物品C.服务D.生产出来的家庭物品13. 当家庭中的主要收入获取者失去工作或工资被剥削以后,其他的家庭成员将临时地进入劳动力队伍,以缓解家庭收入的下降。这种情况在经济学上被称为( n )。A.失望的劳动者效应B.灰心丧气的劳动者效应C.附加的劳动者效应D.替代性的劳动者效应14. 在劳动力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中,通常把( )视为可变要素。A.劳动力B.资本C.土地D.技术15. 当工资率上升时,劳动力需求量下降的速度会超过工资率上升的速度,该类劳动力的工资总量下降,反之工资率下降,则该类劳动力的工资总量上升,这时劳动力需求曲线是( )。A.富有弹性的B.单位弹性的C.无弹性的D.缺乏弹性的16. 假如某个地区的男性劳动力的工资提高1%,导致该地区企业对于女性的劳动力需求上升2%,则这两种劳动力之间存在的关系是( )关系。A.替代B.总替代C.互补D.总互补17. 下列关于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的表述错误的是( )。A.在现实中劳动力是同质的B.劳动力流动是有成本的,导致流动受到限制C.一些企业为了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会提供效率工资D.雇用和解雇劳动力的过程都不可能在不付出成本的条件下实现,所以企业的裁员或解雇行为非常谨慎18. 下列不属于劳动力供给方遇到的摩擦力的相关表述的是( )。A.劳动力流动是有成本的,导致劳动力流动受到限制B.工资刚性或工资黏性:劳动者很不愿意接受工资水平的下降C.在现实中劳动力并非是同质的,而是存在明显的质量差异的D.一旦市场上的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则市场工资率就会趋于下降,这是不以劳动者方面的意志为转移的二、多项选择题1. 劳动力供给质量主要表现为( )。A.劳动者的知识B.劳动者的技能C.劳动者的经验D.劳动者的总量E.劳动力参与率2. 在向后弯曲的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上,具有负斜率向左上方倾斜的部分,当工资率上升时,( )。A.劳动者会增加劳动力供给时间B.劳动者会减少劳动力供给时间C.对劳动者供给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益D.对劳动者供给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益E.劳动者愿意增加闲暇的消费3. 市场或企业所面临的劳动力供给曲线的情况有( )。A.垂直形状B.向上倾斜C.水平形状D.向后弯曲E.向前弯曲4. 家庭生产理论把家庭的肯时间分配主要划分为两大类,即( )。A.市场工作时间B.家庭消费时间C.家庭娱乐时间D.做家务时间E.家庭生产时间5. 家庭物品的生产方式可以划分为两类,即( )。A.时间密集型B.劳动密集型C.资本密集型D.商品密集型E.人员密集型6. 关于生命周期中的劳动力供给说法正确的是( n )。A.一个人刚成年时的市场生产率是很低的B.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市场生产率提高C.一个人年龄增长到一定阶段后,市场生产率讲保持一定的水平不变D.到了晚年人的市场生产率会有所下降E.一个人的市场生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直在提高7. 导致女性尤其是已婚女性的劳动力参与率大幅度上升的原因有( )。A.女性的相对工资率上升B.家庭生产活动的生产率下降C.出生率的下降D.离婚率的上升E.工作机会的减少8. 以下关于短期劳动力需求的说法正确的有( )。A.竞争性企业的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是劳动力边际收益曲线的下降部分B.在短期中,企业的劳动力边际收益曲线就是它的劳动力需求曲线C.劳动力边际收益反映的是每增加一个工人所增加的产品增量D.劳动力的边际收益等于劳动力边际产出量的价值量E.劳动力的边际收益是理解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的核心概念9. 在长期中,工资率与劳动力需求之间的关系是( )。A.工资率上涨的规模效应导致劳动力需求上升B.工资率上涨的替代效应导致劳动力需求上升C.工资率上涨的规模效应导致劳动力需求下降D.工资率上涨的替代效应导致劳动力需求下降E.工资率的上涨总是会导致劳动力需求下降10. 劳动力需求自身工资弹性的情况主要有( )。A.缺乏弹性B.富有弹性C.无限弹性D.单位弹性E.无弹性n参考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D[解析]:选项D属于劳动者质量的表现因素。参见教材P1392[答案]:C[解析]:大部分国家都规定,16岁是法定最低可工作年龄。参见教材P1393[答案]:B[解析]: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揭示的是劳动者个人的劳动力供给意愿随工资率变动而变动的规律。参见教材P1404[答案]:A[解析]: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形状是向后弯曲的。参见教材P1405[答案]:D[解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非劳动收入的增加会导致劳动者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减少。参见教材P1406[答案]:A[解析]:工资率提高对劳动力供给产生的收入效应导致劳动力供给时间减少。参见教材P140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市场或单个企业所面临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向上倾斜的劳动力供给曲线所反映的是比较常见的行业市场劳动力供给状况。参见教材P1418[答案]:D[解析]:水平形状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可以反映欠发达国家具有无限劳动力供给的情形。参见教材P1429[答案]:C[解析]:供给弹性=劳动工时变动%/工资率变动%=5%÷[(2500-2000)/2000]=0.2。参见教材P14210[答案]:C[解析]:该国工资率变动百分比是(15-10)÷10=50%,其等于该国的工时变动百分比,即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1,所以应该是劳动力供给曲线单位弹性。参见教材P1421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劳动力供给弹性。劳动力供给弹性=劳动工时变动%∕工资率变动%。根据题干意思,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1。参见教材P14212[答案]:D[解析]:在家庭生产理论中,一个家庭会把生产出来的家庭物品看成是效用的直接来源。参见教材P1431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附加的劳动者效应的概念。参见教材P14414[答案]:A[解析]:在劳动力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中,通常把劳动力视为可变要素。参见教材P15015[答案]:A[解析]:当劳动力需求曲线是富有弹性时,工资率与该类劳动力的工资总量成负相关关系。参见教材P15216[答案]:B[解析]:如果两种劳动力的交叉工资弹性为正值,则意味着一种劳动力的工资率提高会促使另一种劳动力的就业量增加,这说明两者之间是一种总替代关系。参见教材P153、15417[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在现实中劳动力并非是同质的,而是存在明显的质量差异的。参见教材P155-156。1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劳动力供给方遇到的摩擦力的表述。选项C属于劳动力需求方遇到的摩擦力的表述。参见教材P156。二、多项选择题1[答案]:ABC[解析]:选项DE是劳动者供给数量的表现因素。参见教材P1392[答案]:BDE[解析]:在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上,具有负斜率的向左上方倾斜的部分,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的作用力度,此时劳动者愿意提供的工作时间减少,相应的增加了闲暇消费。参见教材P140、1413[答案]:ABC[解析]:市场或企业所面临的劳动力供给曲线有三种情况:向上倾斜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垂直形状的劳动力供给曲线;水平形状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参见教材P141、1424[答案]:AE[解析]:家庭生产理论把家庭的肯时间分配主要划分为两大类,即市场工作时间、家庭生产时间。参见教材P1435[答案]:AD[解析]:家庭物品的生产方式可以划分为两类,即时间密集型、商品密集型,没有选项BCE。参见教材P1436[答案]:ABCD[解析]:选项E错误,年龄增长到一定阶段,个人的市场生产率将保持一定的水平不再增长。参见教材P1457[答案]:ACD[解析]:选项BE错误,正确的应该是家庭生产活动的生产率提高、工作机会的增加。参见教材P147、1488[答案]:ABD[解析]:劳动力边际收益反映的是每增加一个工人所带来的收益增量。劳动力的边际产出是理解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的核心概念。所以选项CE错误。参见教材P150、1519[答案]:CDE[解析]:本题考查长期劳动力需求。在长期内,工资率上升的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都使劳动力需求减少。因此选CDE。参见教材P15110[答案]:ABD[解析]:劳动力需求自身工资弹性主要有三种情况:富有弹性、缺乏弹性、单位弹性。参见教材P152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