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07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2年济宁市专业技术人员_信息化能力建设)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
2012年济宁市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成绩:95分共100题,其中错误5题!(秀娟)1.单选题l1.决策机制有哪三方面内容(??)oA.市场关系、消费结构、权利结构oB.权利结构、责权利关系、市场关系oC.组织保证体系、权利结构、责权利关系oD.消费结构、权利结构、责权利关系l2.国内外研究表明造成教育信息化步伐滞后的主要原因不在技术也不在经济而是在于陈旧落后的()束博oA.教育发展和教育体制oB.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oC.教育观念和教育发展oD.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l3.电子商务归根到底是一种商务模式,其关键在于()的整合提供商务咨询平台而非简单交易平台oA.技术教育指导oB.信息资源数据oC.技术资源数据oD.资源教育技术l4.信息产业都有哪几种运行机制(??)oA.决策机制、激励机制、鼓励机制、市场管理机制、社会管理机制oB.管理机制、决策机制、激励机制、社会管理机制、市场管理机制oC.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成长机制、鼓励机制、社会管理机制oD.管理机制、决策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成长机制l5.用户登录网上银行使用口令和个人识别码验明身份,直接从其账户中下载成底额电子()时电子现金就起作用了oA.命令noB.硬币oC.确认oD.纸币l6.信息产业的内部结构有哪些结构(??)oA.产值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oB.就业结构、部门结构、消费结构oC.产值结构、部门结构、社会结构oD.社会结构、产值结构、消费结构l7.决定信息产业外部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哪两个结构( )oA.需求结构、消费结构oB.消费结构、社会结构oC.贸易结构、自认资源结构oD.产业区域分布结构、消费结构l8.信息产业具有以下哪些特征(?)oA.低风险型、知识智力密集型、高回报型oB.先导型、知识智力密集型、高渗透型oC.高渗透型、高投入型、低风险型oD.高回报型、符合单一型、高就业型l9.信息产业组织结构的内容包括哪三方面内容( )oA.微观、中观、宏观oB.微观、超宏观、中观oC.亚宏观、微观、中观oD.亚宏观、超宏观、国家宏观l10.()的关键是用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来描述每个模块内部的执行过程。oA.代码设计noB.数据库设计oC.输入输出设计oD.处理过程设计l11.在竞争环境分析中,()是一种重要信息分析能力。oA.环境扫描oB.谈判能力oC.产品服务oD.产品代替l12.以下不是政府干预的表现形式的是()oA.基于外部效应的政府干预oB.基于公共物品属性的政府干预oC.基于垄断性的政府干预oD.基于内部效应的政府干预l13.()是指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在运作过程中对其他组织或个人产生附带的成本或收益oA.外部效应oB.信息作为公共物品oC.信息市场的垄断性oD.内部效应l14.以下不是时间成本包括的内容的是()oA.用户的搜寻成本oB.用户的购买成本oC.用户的等待成本oD.用户的利用成本l15.()在改进信息资源共享效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noA.资源配置oB.资源共享oC.资源利用oD.资源补给l16.以下不是信息资源配置模式的是( )oA.信息资源的时间矢量配置oB.信息资源的空间矢量配置oC.信息资源的品种类型配置oD.信息资源的科学技术配置l17.完全竞争的市场具备的特点()oA.自由的市场、小规模的经济主体、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oB.自由的市场、大规模的经济主体、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oC.自由的市场、大规模的经济主体、不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oD.自由的市场、小规模的经济主体、不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l18.信息资源供需变化的指示器是()oA.科技oB.市场oC.成本oD.价格l19.资源配置手段最主要的是()oA.科技oB.市场noC.成本oD.利益l20.市场恒古不变的主题是()oA.降低成本oB.增加成本oC.扩大市场oD.缩小市场l21.信息化能力建设包括( )两个方面的内容oA.投入和产出oB.硬件和软件oC.动态和静态oD.劳动投入量l22.在信息化指法中“通信主体水平”用字母( )表示oA.QoB.PoC.EoD.Ul23.信息经济核算法是由()经济学家马克卢普提出的。oA.英国oB.法国oC.美国oD.日本l24.信息产业分为()部门oA.1个oB.2个noC.3个oD.4个l25.信息化建设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社会信息结构()等各个方法oA.信息建设oB.信息量oC.信息技术oD.信息人才l26.()什么分析法是对具有复杂联系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数量分析的一种科学方法。oA.多指标综合分析法oB.信息化综合指示法oC.投入产出oD.综合产业力度法l27.应设立()部门产值,第二信息部门等指标oA.第一信息oB.第二信息oC.第三信息oD.第四信息l28.信息化指数是反映()的总指标oA.信息装备率oB.通信主体水平oC.信息系数oD.社会经济信息化l29.信息社会指标分为()大类oA.5oB.6noC.3oD.2l30.管理大师鲁克说过:()这句话强调评价了对管理的重要性。oA.信息博伦oB.信息化能力的评价oC.无法度量就无法管理oD.信息化黑箱l31.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的基本内容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oA.教育信息化oB.信息化建设oC.电子商务oD.专业技术l32.目前我国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主要依靠国家高校“数字校园”中小学“校校通”()和现代远程教育四个工程oA.区域网oB.广域网oC.城域网oD.互联网l33.网络及其安全技术是电子政务实施的首要技术电子政务网络一般由()三部分组成oA.内网专网外网oB.内网互联网外网oC.互联网内网因特网oD.专网互联网因特网l34.教育信息化主要指在教育系统留的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noA.教学艺术oB.教学技能oC.教学手段oD.教学策略l35.从技术手段和技术坏境而言商业信息化包含了()oA.电子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oB.电子化合理化信息化智能化oC.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合理化oD.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合理化l36.信息产业的重要特征是(???)oA.高风险型产业oB.知识智力密集型产业oC.高回报型产业oD.搞创新型产业l37.( )是文化结构的重要内容,对文化结构的变动有直接的影响oA.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oB.基础科学的发展oC.文化教育水平oD.历史文化观念l38.信息技术是指完成信息搜集、存储、加工处理、传递、应用等各种技术的总和,包括哪两方面(??)oA.生产和加工oB.加工和应用oC.生产和应用oD.生产和使用nl39.多元分析法又称()oA.数据统计分析法oB.量变、质变分析法oC.多变量统计分析法oD.内在联系分析法l40.专家调查法的常见种类()oA.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比较法、推理法oB.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交叉影响分析法、层次分析法oC.法尔菲法、交叉影响分析法、比较法、推理法oD.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比较法、层次分析法l41.信息分析的作用()oA.为科学决策服务、为研究服务、未开发服务、为市场开拓服务oB.为科学决策服务、为研究服务、为经济杆杆服务oC.为科学决策服务、未开发服务、为市场开拓服务、为保护环境服务oD.为科学决策服务、为开发服务、为保护经济增长服务l42.信息分析的特点是()oA.针对性、交流性、科学性、推象性、近似性、局限性oB.针对性、交流性、科学性、近似性、局限性oC.针对性、交流性、具体性、近似性、局限性oD.针对性、交流性、透明性、近似性、局限性l43.常用的信息展示方法主要有()oA.文字报道、口头报道、直观传播报道、网络发布oB.文字报道、网络传播、口头报道、新闻发布会oC.文字报道、网络传播、直观传播、电话通报oD.文字报道、口头报道、网络传播、记者招待会nl44.信息分析的本质()oA.扩大生产规模oB.增加人民收入oC.为领导提供决策oD.满足用户的信息要求l45.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外部条件归纳起来不外乎为()oA.客观因素oB.主观因素oC.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oD.政治背景l46.逻辑的思维法包括()oA.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推理法oB.比较法、分析法、推理法、处理法oC.比较法、分析法、外推法、综合法oD.推理法、因果法、分析法、综合法l47.信息收集是信息分析的:()oA.基础oB.唯一途径oC.根本方法oD.结果l48.信息组织是一种普遍的()是一切事物有条不紊运行的前提oA.历史活动oB.政治活动oC.社会活动oD.人文活动nl49.衡量检索系统检索效果的两个最重要的指标是()oA.查全率和查准率oB.收录范围oC.输出格式oD.输入格式l50.以下不是并行爬行的模式的是()oA.独立型oB.集体型oC.动态分配型oD.静态分配型l51.并行爬行面临的问题有()oA.节省爬行时间oB.分散网络负担oC.减少网络负担oD.增加网络负担l52.以下不是并行爬行的优势的是()oA.节省爬行时间oB.分散网络负担oC.减少网络负担oD.增加网络负担l53.不是信息检索类型新分类的是()oA.文献检索oB.文本检索oC.数值检索oD.音/视频检索nl54.信息检索的主要形式是()oA.文献检索oB.数据检索oC.事实检索oD.概念检索l55.常见的语用信息组织方法有()oA.字序组织法oB.逻辑组织法oC.代码组织法oD.概率组织法l56.常见的语义信息组织方法有()oA.字序组织法oB.逻辑组织法oC.代码组织法oD.概率组织法l57.常见的语法信息组织方法有()oA.字序组织法oB.逻辑组织法oC.分类组织法oD.概率组织法l58.下列不是影响系统维护的主要因素的是()oA.可发展性oB.可测试性oC.可修改性oD.可扩充性nl59.系统分析报告不包括的是()oA.系统决策分析oB.开发项目概述oC.线性系统概况oD.项目实施计划l60.系统分析工作中重要的基础工作是()oA.需求调查oB.详细调查oC.可行性分析oD.提出新系统逻辑方案2.多选题l1.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的领域有()oA.营销领域oB.高层管理和决策领域oC.人力资源领域oD.科学技术领域l2.信息检索包括的步骤()oA.要求分析oB.检索策略制订oC.信息获取oD.信息表现l3.信息组织本质的依据是事物的属性,事物的多种属性又可归纳为()类型oA.形式oB.内容oC.效用noD.利益l4.信息组织的工作原理()oA.本质依据oB.组织过程oC.阶段划分oD.阶段划分l5.信息系统包括()oA.数据处理系统oB.管理信息系统oC.据侧支持系统oD.专家系统l6.信息组织的基本要求表现为()oA.信息内容有序化oB.信息流向明确化oC.信息产品提高化oD.信息数量精约化l7.一次网络信息组织方式包括()oA.文件方式oB.超媒体方式oC.网站方式oD.主题树方式l8.信息检索类型有()oA.文献检索oB.事实检索oC.数据检索noD.概念检索l9.信息系统的划分层次()oA.科学技术oB.战略计划oC.管理控制oD.操作控制l10.信息分析的特点有()oA.科学性oB.针对性oC.系统性oD.近似性oE.局限性l11.信息分析的作用有()oA.为科学决策服务oB.为研究与开发服务oC.为市场开拓服务oD.为客观调控服务l12.信息分析成果的类型()oA.消费类成果oB.数据类成果oC.研究报告类成果oD.生产类成果l13.逻辑思维法包括()oA.比较法oB.分析与综合法noC.推理法oD.抽象思维法l14.信息系统主要有()组成的人机系统。oA.计算机硬件软件oB.网络和通信设备oC.信息资源oD.信息开发l15.信息分析的内容包括()oA.科学技术信息分析oB.经济技术分析oC.市场信息分析oD.消费水平分析l16.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那几个方面(??)oA.巨型化、高速化、大规模集成化oB.微型化、多功能化、个人化oC.快速化、简单化oD.网络化l17.信息化就是要以()方式推进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oA.数字化oB.网络化oC.个性化oD.现代化l18.信息化能力的表现形式有()oA.信息素养oB.信息意识noC.信息发展oD.信息组成l19.电子商务的应用系统由()组成oA.企业内联网oB.企业互联网oC.企业外联网oD.因特网l20.教育信息化的特点()oA.教育资源数字化oB.教学方式多元化oC.教学方式个性化oD.教育理念现代化3.判断题l1.信息组织是解决信息数量绝对激增和信息质量相对贫困的矛盾的关键环节。对 错l2.信息检索是解决信息饥饿与信息相对过剩的最有效手段。对 错l3.信息组织是沟通信息分布无序性和信息利用有序性矛盾的桥梁。对 错l4.数值检索是传统文献检索的延续。对 错l5.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由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构成。对 错l6.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是当前常见的两种检索方式。对 错l7.信息搜集一般包括数字搜集和文字搜集二种途径对 错nl8.信息分析成果的评价包括下面3个关键环节A成立评价小组B确定评价目标C提出评价意见。对 错l9.信息系统结构既可以是逻辑结构,也可以是物理结构。对 错l10.回归分析是处理2个或2个以上变量之间依赖关系的一种数字方法对 错l11.科学技术的发展除了主要决定于内部因素外还受到外部条件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对 错l12.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呈现单一化与国际化趋势、产业结构高级化趋势、信息产品能力倍增成本也在相应增加对 错l13.决策机制在信息产业运行机制中处于主要地位,不仅是其他机制的基础,而且贯穿其它机制运行的始终。对 错l14.决策支持系统是DPS和运筹学相结合的产物。对 错l15.信息产业内部结构都包括产值结构、就业结构、部门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对 错l16.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是信息产业形成和发展的推动力对 错l17.电子政务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用于政务公开”“提供网上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内部办公电子化”“提供安全保障”对 错l18.信息系统是信息资源存储、开发和被利用的主要工具。对 错l19.商务领域和公共行政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迅猛外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也初露端倪对 错l20.信息化能力评价有利于规范信息化管理对 错n1.专家调查法的常见种类()B.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交叉影响分析法、层次分析法2.多元分析法又称()C.多变量统计分析法3.信息技术是指完成信息搜集、存储、加工处理、传递、应用等各种技术的总和,包括哪两方面()C.生产和应用4.信息分析的作用()A.为科学决策服务、为研究服务、未开发服务、为市场开拓服务5.( )是文化结构的重要内容,对文化结构的变动有直接的影响C.文化教育水平6.信息分析的特点是()B.针对性、交流性、科学性、近似性、局限性7.信息产业的重要特征是()B.知识智力密集型产业8.常用的信息展示方法主要有()A.文字报道、口头报道、直观传播报道、网络发布9.从技术手段和技术坏境而言商业信息化包含了()A.电子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10.信息分析的本质()D.满足用户的信息要求11.教育信息化主要指在教育系统留的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C.教学手段12.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外部条件归纳起来不外乎为()C.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13.网络及其安全技术是电子政务实施的首要技术电子政务网络一般由()三部分组成A.内网专网外网14.逻辑的思维法包括()A.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推理法15.目前我国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主要依靠国家高校“数字校园”中小学“校校通”()和现代远程教育四个工程C.城域网16.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的基本内容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A.教育信息化17.信息收集是信息分析的:()A.基础18.管理大师鲁克说过:()这句话强调评价了对管理的重要性。C.无法度量就无法管理19.信息组织是一种普遍的()是一切事物有条不紊运行的前提C.社会活动20.信息社会指标分为()大类C.321.衡量检索系统检索效果的两个最重要的指标是()A.查全率和查准率22.信息化指数是反映()的总指标D.社会经济信息化23.以下不是并行爬行的模式的是()B.集体型24.应设立()部门产值,第二信息部门等指标A.第一信息25.并行爬行面临的问题有()D.增加网络负担26.()什么分析法是对具有复杂联系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数量分析的一种科学方法。C.投入产出27.以下不是并行爬行的优势的是()D.增加网络负担28.信息化建设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社会信息结构()等各个方法D.信息人才29.不是信息检索类型新分类的是()A.文献检索30.信息产业分为()部门C.3个31.信息经济核算法是由()经济学家马克卢普提出的。C.美国32.信息检索的主要形式是()A.文献检索33.在信息化指法中“通信主体水平”用字母( )表示B.P34.常见的语用信息组织方法有()D.概率组织法35.信息化能力建设包括( )两个方面的内容B.硬件和软件36.常见的语义信息组织方法有()B.逻辑组织法37.市场恒古不变的主题是()A.降低成本38.常见的语法信息组织方法有()A.字序组织法39.资源配置手段最主要的是()B.市场40.下列不是影响系统维护的主要因素的是()A.可发展性41.信息资源供需变化的指示器是()D.价格n42.系统分析报告不包括的是()A.系统决策分析43.完全竞争的市场具备的特点()A.自由的市场、小规模的经济主体、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44.系统分析工作中重要的基础工作是()A.需求调查45.以下不是信息资源配置模式的是( )D.信息资源的科学技术配置46.()在改进信息资源共享效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A.资源配置47.不是信息系统开发阶段的是()D.系统计划48.以下不是时间成本包括的内容的是()B.用户的购买成本49.以下不是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的是()A.运行50.()是指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在运作过程中对其他组织或个人产生附带的成本或收益A.外部效应51.以下()是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的基础部分。B.组织制度52.以下不是政府干预的表现形式的是()D.基于内部效应的政府干预53.以启发式教育方式将人类专家的知识呈现出来的计算机程序系统()D.专家系统54.在竞争环境分析中,()是一种重要信息分析能力。A.环境扫描55.信息系统的早期表现形式()A.数据处理系统56.()的关键是用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来描述每个模块内部的执行过程。D.处理过程设计57.以下不是竞争战略的是()B.产品科技性战略58.信息产业组织结构的内容包括哪三方面内容( )A.微观、中观、宏观59.()是企业在信息时代市场竞争中生存和立足的根本D.信息优势60.信息产业具有以下哪些特征(?)B.先导型、知识智力密集型、高渗透型61.信息分析的作用()A.为科学决策服务、为研究服务、未开发服务、为市场开拓服务62.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A.信息市场63.企业竞争力的()保证了企业多元化发展战略的成功C.延展性64.企业竞争力构成的要素有C.信誉65以下是企业竞争力的是A营销竞争力66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性是D价值性67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A信息市场68在人类社会信息化进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B经济信息化1.信息化能力的原则除了系统性与导向性相结合的原则外还有()A.科学性与可操性相结合B.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D.定性与定量相结合2.以下哪个符合信息化能力评价的意义()A.有利于规划信息化管理C.能优化配置信息资源D.促进信息经济的发展3.信息指数法分为()B.信息化指数法C.综合信息产业力度法D.信息化综合指数法4.多指标综合法分为哪三种()A.信息化综合指数法B.综合评分法C.多元分析法5.教育信息化建设要为素质教育服务注重培养()创新素质等A.身心素质B.文化素质C.专业素质D.政治素质6.教育信息化的特点()A.教育资源数字化B.教学方式多元化D.教育理念现代化7.信息化有哪三个方面的意义()A.企业组织内的数据信息化B.作业与管理流程信息D.决策信息化8.电子商务的应用系统由()组成A.企业内联网C.企业外联网D.因特网9.信息化就是要以()方式推进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A.数字化B.网络化C.个性化10.以下为信息资源的主要经济特征表现的是()A.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B.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C.共享性D.稀缺性11.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那几个方面()A.巨型化、高速化、大规模集成化B.微型化、多功能化、个人化D.网络化n12.信息分析的内容包括()A.科学技术信息分析B.经济技术分析C.市场信息分析13.逻辑思维法包括()A.比较法B.分析与综合法C.推理法14.有效配置信息资源有利于()A.更好地满足人类对资源的需求B.最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C.防止信息污染,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15.信息分析成果的类型()A.消费类成果B.数据类成果C.研究报告类成果16.信息分析的作用有()A.为科学决策服务B.为研究与开发服务C.为市场开拓服务17.影响信息资源有效配置的因素的是()A.市场竞争和价格体系B.管理体制C.信息资源使用者情况D.技术和资源条件18.信息分析的特点有()A.科学性B.针对性C.系统性D.近似性E.局限性19.信息检索类型有()A.文献检索B.事实检索C.数据检索D.概念检索20.使用者具备以下( )可以提高信息资源效用。B.资源使用者接受教育的程度C.资源使用者的职业状况D.资源使用者的工资水平21.信息化能力的表现形式有()A.信息素养B.信息意识22.信息系统主要有()组成的人机系统。A.计算机硬件软件B.网络和通信设备C.信息资源23.信息系统的划分层次()B.战略计划C.管理控制D.操作控制24.信息化表现的能力有()A.信息系统开发能力B.信息组织与检索能力C.信息分析与服务能力D.领域信息化能力25.信息系统包括()A.数据处理系统B.管理信息系统C.据侧支持系统D.专家系统26.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的领域有()A.营销领域B.高层管理和决策领域C.人力资源领域27.信息检索包括的步骤()A.要求分析B.检索策略制订C.信息获取28.信息组织本质的依据是事物的属性,事物的多种属性又可归纳为()类型A.形式B.内容C.效用29.信息组织的工作原理()A.本质依据C.阶段划分D.阶段划分30.信息组织的基本要求表现为()A.信息内容有序化B.信息流向明确化D.信息数量精约化31.一次网络信息组织方式包括()A.文件方式B.超媒体方式C.网站方式32.企业信息化包括的内容()A.企业工作流程信息化B.企业商务流程信息化C.企业科学技术流程信息化D.企业运作管理信息化1.信息化能力评价问题不仅是管理者们关注的焦点也是学者的研究热点对2.信息化是一个系统的动态过程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错3.从信息资源的时效性来看,信息资源通常具备强烈的时效性。对4.信息化产业划分为三个部门,即第一信息部门(信息生产资料部门)第二信息部门(直接信息部门)和第三信息部门(间接信息部门)对5.信息基础设施是信息技术能力的必要条件错6.信息化能力评价有利于规范信息化管理对7.信息资源共享作为信息资源配置中一种等同于传统资源配置的特有表现形式,一直以来都是关注和研究的焦点领域。错8.商务领域和公共行政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迅猛外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也初露端倪错9.电子政务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用于政务公开”“提供网上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内部 办公电子化”“提供安全保障”对10.在日本,信息资源的配置和共享一直被看作支撑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腾飞的动力。对11.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是信息产业形成和发展的推动力对12.信息产业内部结构都包括产值结构、就业结构、部门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错13.决策机制在信息产业运行机制中处于主要地位,不仅是其他机制的基础,而且贯穿其它机制运行的始终。对n14.网络化不仅增添了信息资源共享的形式和内容,而且对信息资源配置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对15.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呈现单一化与国际化趋势、产业结构高级化趋势、信息产品能力倍增成本也在相应增加错16.科学技术的发展除了主要决定于内部因素外还受到外部条件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对17.有效配置信息资源不利于最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错18.回归分析是处理2个或2个以上变量之间依赖关系的一种数字方法对19.信息分析成果的评价包括下面3个关键环节A成立评价小组B确定评价目标C提出评价意见。错20.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不是依赖信息力量的推动,而是依赖物质材料的增加和新能源的开发错21.信息系统是信息资源存储、开发和被利用的主要工具。对22.决策支持系统是DPS和运筹学相结合的产物。错23.信息系统结构既可以是逻辑结构,也可以是物理结构.对24.ERP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和基础。对25.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由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构成。错26.信息组织是解决信息数量绝对激增和信息质量相对贫困的矛盾的关键环节。对27.信息检索是解决信息饥饿与信息相对过剩的最有效手段。错28.信息组织是沟通信息分布无序性和信息利用有序性矛盾的桥梁。对29.数值检索是传统文献检索的延续。错30.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是当前常见的两种检索方式。对31.信息搜集一般包括数字搜集和文字搜集二种途径错32.国民信息化的基础是企业信息化。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