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届高三物理10月阶段性测试试卷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14届高三物理10月阶段性测试试卷答案

成都七中2014届高三理综考试物理试题命题人:俞献林审题人:母明亮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6分,选对不全得3分共42分)1.如图所示,上表面粗糙的半圆柱体放在水平面上,小物块从半圆柱体上的A点,在外力F作用下沿圆弧向下滑到B点,此过程中F始终沿圆弧的切线方向且半圆柱体保持静止状态,小物块运动的速率不变,则(C)A.半圆柱体对小物块的支持力逐渐变大。B.半圆柱体对小物块的摩擦力变大。C.外力F变大。D.小物块所受的合外力变小。2、如图所示,水平固定的半球型容器,其球心为O点,最低点为B点,A点在左边的内壁上,C点在右边的内壁上,从容器的边缘向着球心以初速度v0平抛一个小球,抛出点及O、A、B、C点在同一个竖直面内,则(D)A.v0大小适当时可以垂直打在A点B.v0大小适当时可以垂直打在B点C.v0大小适当时可以垂直打在C点D.一定不能垂直打在容器内任何一个位置3.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图像如图所示,图中和的面积分别为和.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C)A.若,两车不会相遇B.若,两车相遇2次C.若,两车相遇1次D.若,两车相遇1次n4.如图所示,绘出了某辆汽车刹车过程的刹车痕(即刹车距离)与刹车前车速的关系。v为刹车前的速度,s为刹车痕长度。已知该车在某次撞车事故现场中警察已经测量出碰撞前的刹车痕为20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C)v/km·h-1s/m04080120204060A.若已估算出汽车碰撞时车子的速度为45km/h,则车子原来刹车前的速度至少是60km/hB.若已估算出汽车碰撞时车子的速度为45km/h,则车子原来刹车前的速度至少是75km/hC.若已知汽车开始刹车时车子的速度为108km/h,则车子发生碰撞时的速度约为90km/hD.若已知汽车开始刹车时车子的速度为108km/h,则车子发生碰撞时的速度约为78km/h5、一斜劈静止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在其斜面上放一滑块m,若给m一向下的初速度,则m正好保持匀速下滑。如图所示,现在m下滑mM的过程中再加一个作用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D)A.在上加一竖直向下的力,则将保持匀速运动,对地无摩擦力的作用B.在上加一个沿斜面向下的力,则将做加速运动,对地有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的作用C.在上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力,则将做减速运动,在停止前对地有向右的静摩擦力的作用D.无论在上加什么方向的力,在停止前对地都无静摩擦力的作用6.某同学在学习中记录了一些与地球月球有关的数据资料如表中所示,利用这些数据来计算地球表面与月球表面之间的距离s,则下列运算公式中不正确的是(AD   )地球半径R=6400km月球半径r=1740km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0=9.80m/s2n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1.56m/s2月球绕地球转动的线速度v=1km/s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T=27.3天光速c=2.998×108km/s用激光器向月球表面发射激光光束,经过约t=2.565s接收到从月球表面反射回来的激光信号 A.B.C.D.7.如图(a),一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放置一物体(物体与弹簧不连接),初始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拉力F与物体位移s的关系如图(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D)A.物体与弹簧分离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7.5N/cmC.物体的质量为3kgD.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8分)8.(18分,每空3分)(1)在“探究匀变速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中⑴为消除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以平衡摩擦阻力,则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下面操作正确的是(D)A.未连接纸带前,放开小车,小车能由静止开始沿木板下滑B.未连接纸带前,轻碰小车,小车能匀速稳定下滑C.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小车能由静止开始沿木板下滑D.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轻碰小车,小车能匀速稳定下滑nh2⑵下图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在纸带上取出相邻的计数点A、B、C、D、E。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各点间距离用图中长度表示,则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可表示为vC=______,小车的加速度可表示为a=______(3).如图所示为一小球作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已知A、B、C三点相邻两点间的水平距离相等为0.2m.又量出AB与AC间的竖直距离分别为h1=0.1m,h2=0.3m,利用这些数据,可求得:(1)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为______2______m/s(2)物体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_____2.5_______m/s(3)抛出点在A点上方的高度为___0.0125_______m.(g取10m/s2)9.(14分)如图A.,质量m=1kg的物体沿倾角q=37°的固定粗糙斜面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风对物体的作用力沿水平方向向右,其大小与风速v成正比,比例系数用k表示,物体加速度a与风速v的关系如图B.所示。求:(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m;(2)比例系数k。(sin370=0.6,cos370=0.8,g=10m/s2)(1)m=0.25(2)K=0.84kg/sn10.(17分)如图,一个质量为M的人,站在台秤上,手拿一个质量为m,悬线长为R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且摆球恰能通过圆轨道最高点,求台秤示数的变化范围。=11.(19分)如图所示,某货场而将质量为m1=100kg的货物(可视为质点)从高处运送至地面,为避免货物与地面发生撞击,现利用固定于地面的光滑四分之一圆轨道,使货物中轨道顶端无初速滑下,轨道半径R=1.8m。地面上紧靠轨道次排放两声完全相同的木板A、B,长度均为l=2m,质量均为m2=100kg,木板上表面与轨道末端相切。货物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取g=10m/s2)(1)求货物到达圆轨道末端时对轨道的压力。(2)若货物滑上木板A时,木板不动,而滑上木板B时,木板B开始滑动,求1应满足的条件。(3)若1=0。5,求货物滑到木板A末端时的速度和在木板A上运动的时间。(2)n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