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届高一理科物理第二章练习题2及答案 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16届高一理科物理第二章练习题2及答案 2

第二章力复习题(2)1.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静摩擦力随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的增大而增大,滑动摩擦力随物体间的相对滑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B.摩擦力总是随物体间的压力的增大而增大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D.运动的物体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静止的物体可能受滑动摩擦力作用2.一个物体在斜面上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可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B.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平衡C.重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合力沿斜面向下D.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垂直斜面向上3.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100N,分力F1的方向与合力F的方向成30°角,分力F2的大小为50N。则A.F1的大小是唯一的B.F1有两个可能的大小C.F2有两个可能的方向D.F2可取任意方向4.如图为三种形式的吊车的示意图,OA为可绕O点自由转动的杆,重量不计,AB为缆绳,当它们吊起相同重物时,杆OA在三图中受力分别为Fa、Fb、Fc的关系是A.Fa>Fc=FbB.Fa=Fb>FcC.Fa>Fb>FcD.Fa=Fb=Fc5.如图所示PQ是固定的水平导轨,两端有两个小定滑轮,物体A,B用轻绳连结,绕过定滑轮,不计滑轮的摩擦,系统处于静止时,α=37°,β=53°,()若B重20N,A重40N,A与水平导轨间摩擦因数μ=0.2,则A受的摩擦力A.大小为4N,方向向左B.大小为4N,方向向右      C.大小为8N,方向向左D.大小为8N,方向向右750FθO6.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的滑块放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滑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滑块与斜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则A.将滑块由静止释放,如果μ>tanθ,滑块将下滑B.给滑块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如果μ<tanθ,滑块将减速下滑C.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拉滑块向上匀速滑动,如果μ=tanθ,拉力大小应是2mgsinθD.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拉滑块向下匀速滑动,如果μ=tanθ,拉力大小应是mgsinθ7.如图所示,一小球用轻绳悬于O点,用力F拉住小球,使悬线保持偏离竖直方向750角,且小球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为了使F有最小值,F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应该是()A.900B.450C.150D.008.一场风雨中,某雨滴正与竖直方向成45º向下偏西方向作匀速下落。则雨滴所受空气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是()nA.0B.mg水平向西C.mg竖直向上D.mg与速度反向9.如图,质量为的木块在与水平方向成α角斜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匀速滑动.木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木块受到地面摩擦力大小为B.木块受到地面摩擦力大小为C.木块受到地面摩擦力大小为D.木块受到地面摩擦力大小为10.如右图所示,轻绳两端分别与A、C两物体相连接,mA=2kg,mB=4kg,mC=6kg,物体A、B、C及C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1,轻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可忽略不计.若要用力将C物体匀速拉动,则物体B向(填“左”或“右”)作用在C物体上的拉力为(取g=10m/s2)11.如右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固定斜面上,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的两个轻弹簧平行于斜面悬挂着,k1在上,k2在下,两弹簧之间有一质量为m1的重物,k2下端连接有一质量为m2的重物。现用一大小为F的力沿斜面向上缓慢推动m2,当两物体再次平衡时,弹簧k1弹力改变量的大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弹簧k2的弹力改变量的大小;m2上移的距离为.13.如图所示,质量M=kg的木块A套在水平杆上,并用轻绳将木块:A与质量m=kg的小球相连。今用跟水平方向成α=300角的力F=N,拉着球带动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中M、m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取g=10m/s2。求:(1)运动过程中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θ;(2)木块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4.电梯修理员或牵引专家常常需要监测金属绳中的弹力,但不能到绳的两端去直接测量.某公司制造出一种能测量绳中弹力的仪器,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将相距为L的两根固定支柱A、B(图中小圆圈表示支柱的横截面)垂直于金属绳水平放置,在AB的中点用一可动支柱C向上推动金属绳,使绳在垂直于AB的方向竖直向上发生一个偏移量d(d≪L),这时仪器测得绳对支柱C竖直向下的作用力为F.(1)试用L、d、F表示这时绳中的弹力FT.n(2)如果偏移量d=10mm,作用力F=800N,L=250mm,计算绳中弹力的大小.15.如图所示,拉B物的轻绳与竖直方向成60°角,O为一定滑轮,物体A与B间用跨过定滑轮的细绳相连且均保持静止,已知B的重力为200N,水平地面对B的支持力为160N,绳和滑轮质量及摩擦均不计,试求(1)物体A的重力;(2)物体B与地面间的摩擦力;(3)细绳对悬点作用力的大小.第二章力复习题(2)答案题号123456789答案DBCABACCCC10.左;16Nn11.等于;13.(1)设细绳对B的拉力为T,由平衡条件可得:14.解:(1)设C′点两边绳的张力为FT1和FT2,AB与BC′的夹角为θ,如图所示.依对称性有:FT1=FT2=FT由力的合成有:F=2FTsinθ根据几何关系有:tanθ=联立解得:FT=(2)因d≪L,故FT=将d=10mm、F=800N、L=250mm代入FT=,解得:FT=5×103N.15.解.(1)对物体A、B分别进行受力分析如图则有对A:对可得(2)得,水平向右(3)细绳对悬点作用力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