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2014届高三毕业班质检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市2014届高三毕业班质检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4年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历史测试(完卷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1I卷。第1卷为必考题,第1I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卷(选择题共144分)本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l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l3.《汉书》载:“景帝中五年(公元前145年)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改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官,大夫、谒者、郎诸官、长丞皆损其员。”这次改革A.废除了分封制度B.削弱了封国势力C.体现了儒学独尊D.改行三省六部制l4.阅读下表(表中之数字,表示各时代在各区域中治水事业活动之次数)。据此无法推论的是A.从汉代到唐朝疆域不断扩大B.黄河治理是古代治水的重点C.水利是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D.经济重心由北方向南方转移15.有学者认为,宋代到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前期)商业革命。其中第二次“商业革命”比第一次突出的是A.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B.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C.南方工商业市镇的兴盛D.民间对外贸易空前活跃16.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朝廷规定:自王以下满、汉文武大臣,都不准到军机处找军机大臣谈话,“违者重处不赦”。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A.防止军机泄露B.维护君主权威C.提高行政效率D.减少决策失误17.1898年梁启超在日本创办《清议报》,开辟专栏对时事进行论说。下列陆续在报上发表的评论是针对序号题目所刊载的期数1论非皇上复政则国乱不能平定第49期2论义民与乱民之异第52期3论中国民气之可用第57期4排外平议第68期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维新变法运动D.辛亥革命n18.1910年,对23个主要城市金融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工商企业贷款平均年利率近15%,广州更高达36%,远高于同时期欧美国家。这种现象带来的主要后果是A.金融机构竞争乏力B.政府外债急剧增加C.阻碍区域经济交流D.制约民族工业发展19.1937年一1945年,中国兴起了“抗战漫画”运动,漫画家们创作了大量作品。图7漫画体现了作者A.呼吁和平解决七七事变B.主张放弃对日妥协立场C.认为抗战前途渺茫D.倡导国共合作抗日20.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新中国外交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结论与史实相符的选项史实结论A“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制定放弃了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最终解决了万隆会议与会国的矛盾和分歧C尼克松总统访华促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D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有利于维护地区军事安全与促进经济合作21.1978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习仲勋提出,要解决广东长期存在的“偷渡外逃”难需中央给政策,让广东“先行一步”。这个建议得到了中央同意。当时“先行一步”的政策是A.设立经济特区B.试点家庭联产承包C.实行市场经济D.扩大企业经营权限22.右表为小明整理的“政治文明成就表”,其中①、②主题:①1雅典公民大会2美国制宪会议3法国国民议会4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5②应分别填入A.代议制、古代罗马陪审法庭B.立法机构、英国议会C.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D.资本主义法制建设、苏联最高苏维埃23.冷战既是一种对外政策,又是一种双方对抗的手段,还是一种国际格局态势。下列与之对应正确的是A.杜鲁门主义柏林墙北约华约对峙B.雅尔塔体制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C.一边倒越南战争多极化格局D.马歇尔计划“铁幕”演说欧盟与经互会’.n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56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7-39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0一4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选择作答。必考部分(115分)38.(36分)人类的历史是一部人类深化认识自身?同时又拓展认识世界的历史。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善于忠实享受自己的生命,这是神一般的尽善尽美。……在我看来,最美好的人生是向合情合理的普通标准看齐的人生,这样的人生没有奇迹,也不荒唐。——[法]蒙田(1533-1592):《论经验》(1)据材料一,概括蒙田的基本观点。结合所学,简述其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10分)材料二1439年欧洲人认知的世界范围l570年欧洲人认知的世界范围图1l图l2(2)据材料二,指出l6世纪前后欧洲人对世界(陆地)范围的认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这一认知的变化给欧洲思想领域带来的影响。(8分)材料三宇宙由通过因果关系“胶合”起来的事件组成,牛顿找到了这种因果关系的科学描述,并揭示出了它的法则。……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推翻了传统的物理学,改变了大多数接受过教育的人对宇宙的认识。——[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一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3)材料三中牛顿所揭示的“自然法则”指什么?以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的宇宙观的变化为例,说明自然科学对人类发展的意义。(8分)材料四八十年来,中国人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认识世界同时又认识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比较近代西欧和中国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有何异同?(10分)选考部分(41分)n4l。(16分)历史请考生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吴起、商鞅变法比较简表吴起变法(前386年~前381年)商鞅变法关系蔡泽日:“吴起为楚悼王立法,卑减大臣之威重,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一楚国之俗,禁游客之民,精耕战之士,南收杨越,北并陈、蔡,破横散从(纵),使驰说之士无所开其口,禁朋党以励百姓,定楚国之政,兵震天下,威服诸侯。”——《史记·范睢蔡泽列传》BC材料二蔡泽日:“今商君、吴起、大夫种(越国大臣)之为人臣,是也;其君,非也。故世称三子致功而不见德,……夫人之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身与名俱全者,上也。名可法而身死者,其次也。名在辱而身全者,下也。"——《史记·范睢蔡泽列传》(1)结合所学,在《吴起、商鞅变法比较简表》的B位置填上商鞅变法与材料一内容相似的措施,据此指出商鞅变法与吴起变法的关系并填在C处。(8分)(2)概括材料一、二中蔡泽对吴起与商鞅变法的评价。你是否同意其观点,并说明理由。(8分)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各种政体下的每一国家的立法机关的权力所加的限制:第一,它们应该以正式公布的确定的法律来进行统治,这些法律不论贫富.不论权贵和庄稼人都一视同仁,并不因特殊情况而有出入。第二,这些法律除了为人民谋福利这一最终目的之外,不应再有其他目的。第三,未经人民自己或其代表同意,决不应该对人民的财产课税。第四,立法机关不应该也不能够把制定法律的权力让给任何其他人,或把它放在不是人民所安排的其他任何地方。——洛克:《政府论》材料二l913年9月,(内阁)秉承袁世凯之意提出改变国会制宪与选举程序,要求先选举正式总统后制定宪法,国民党议员被迫违心同意。9月5日、8日,众参两院先后通过选举总统案。宪法起草委员会仅用了5天就完成《大总统选举法》,lO月5日公布。6日,在军警荷枪实弹的恐怖气氛中,国会议员苦熬l1个小时,终于选举袁世凯为正式大统。——姬丽萍:《民初议会制度的确立及其运作》(1)据材料一,指出洛克认为立法机关行使权力应遵循的原则。结合所学,说明其目的。(8分)(2)材料二中立法机构的运作与洛克的设想有何不同?结合所学,分析其形成的原因。(8分)nC,【选修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谈到了教育规划:儿童6岁开始入男女分校学习,接受同样的教育,并且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分别进入国家办的文法学校、弦琴学校和体操学校学习。学习内容。很丰富包括阅读、书写、计算、唱歌、音乐、体操、骑马、射箭等。l6岁毕业后,大多数人,尤其是手工业者、农民的子弟要进入社会做一个顺从的劳动者。而奴隶主子弟在l7—20岁期间要接受较高一级的教育,培养他们的意志和勇敢,使之成为保卫国家的军人。体育训练是主要的学习内容,其次还要学习军人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例如,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这一阶段的学习结束后,大多数奴隶主子弟结束学习,担负起保卫国家的职责,成为军人。只有极少数的人可进入更高一级的学校受教育。用20年的时间来研究辨证法,培养学生用理智去衡量各种事物。这是最后阶段的教育,学生50岁毕业后可担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同时也成为哲学王。——摘编自郑晓沧译:《柏拉图论教育》(1)据材料,概述柏拉图的教育思想。(8分)(2)你能否依据以上材料对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做全面、客观、严谨的评价?说明理由。举出进一步了解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三种途径。(8分)2014年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I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144分。13.B14.A15.C16.B17.B18.D19.B20.D21.A22.B23.A第II卷共6小题,共156分。〔必考部分〕(115分)38.(36分)(1)观点:肯定生命价值;热爱世俗生活。(2分)背景:基督教会及其神学的统治;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文艺复兴运动的扩展;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人文主义思潮的发展。(8分,任答其中四点即可)(2)变化: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进一步了解非洲全貌(及亚洲东南部岛屿)。(2分)影响:冲击了西欧中世纪神学理论和教会权威;激发人们探索科学和世界的热忱;促进人文精神发展。(6分)n(3)自然法则:运动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经典力学体系)(2分)意义:从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2分)自然科学的发展深化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提高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4分,任答两点即可)(4)同:对世界的认识逐步深化;同时加深了对自身的认识;贯穿着新旧之争。(4分,任答两点即可)异:西欧是自发的主动探索过程(内生型),近代中国是在外来压力下被动走向世界的过程(外源型);近代中国认识世界是在侵略与反侵略的背景下,与救亡图存相伴随;中西方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西方是以人文思想、自然科学发展来推动政治变革,中国近代探索经历从技术到政治制度到思想文化的演变;西方对自然科学的探索更重视理论总结,中国侧重于实用性。(6分,任答3点即可,其它回答如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选考部分〕(41分)41.(16分)历史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B:军功爵制(或废世卿世禄制,按军功授爵);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重农抑商)。(6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C:商鞅变法借鉴了吴起变法的措施。(两次改革一脉相承)(2分)(2)评价:肯定两人的功绩,但认为成就功名而失去性命,其成功不圆满(次等的成功)。(4分)看法:(4分。本小问采用分层次评分;答案符合题意皆可得分;仅答同意或不同意没有说明理由的不得分;观点与理由不匹配也酌情扣分)答案示例:层次一(3分):同意。(1分)理由:蔡泽的看法符合历史事实。(2分)不同意。(1分)理由:判断改革成败不能仅仅看改革者个人的命运。(2分)层次二(4分):不完全同意。(1分)(理由可综合第一层次中两种答案,酌情给分,但总分不得超过4分)如:蔡泽的看法符合历史事实,但判断改革成败主要看改革的客观历史效果。(看其是否推动历史前进;积极成果是否得到维持。)(3分)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原则:依法治理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力应为民众谋福利;有限的征税权;立法权行使要有独立性。(6分,答出三点即可)目的:实现权力的制约平衡;防止专制与独裁;维护人民基本权利。(2分,答出两点即可)n(2)不同:立法草率;立法权受制于行政权,缺乏独立性;成为谋求个人专制的工具。(4分,答出两点即可)原因: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控制了政权,民主共和制度并未真正建立起来;专制主义根深蒂固,缺乏民主政治的实践经验;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4分,答出两点即可)C.[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教育思想:教育由国家主办;按理想国三个等级的设想构建教育体系;按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与培养目的进行不同的教学;男女都必须接受教育;主张全面发展;以哲学王为最终培养目的;重视教育对国家和社会的作用。(8分,答出四点即可)(2)不能。(1分)理由:因为材料单一,无法求证(孤证不立);材料为二手资料,且可能带有材料选取者的主观色彩。(4分,仅答“不能”,没有说明理由的不得分)途径:阅读原著及相关研究著作;上网查找相关资料;请教专家或老师。(3分,每点1分,写出其它符合题意的也可得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