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试卷及答案-全国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07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试卷及答案-全国2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I)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1页,总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指定的位置上。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4.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以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5.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在其它题的答题区域内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6.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芯片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某跨国公司的芯片生产厂以往均设在发达国家。但2007年3月,该跨国公司决定在中国大连投资25亿美元建芯片生产厂。回答1~2题。1.通常,计算机芯片生产厂的区位选择属于A.原料指向型B.市场指向型C.廉价劳动力指向型D.技术指向型2.该公司在中国投资兴建芯片生产厂,主要因为中国拥有A.丰富的原料B.庞大的市场C.廉价的劳动力D.先进的技术图1所示区域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回答3~5题。3.R、Q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为A.800米B.900米C.1000米D.1100米4.M、N、P、Q四地中,海拔可能相等的两地是A.M、NB.M、PC.M、QD.P、Q5.若在Q地建一小型度假村,应特别注意防治的自然灾害是A.风沙B.洪涝C.滑坡D.寒冻读图2,回答6~7题。图16.为了加强水土保持,甲、乙、丙、丁四地段中,最应退耕还林(草)的是A.甲B.乙C.丙D.丁7.甲、乙、丙、丁四地段中,灌溉条件最好的地段是A.甲B.乙C.丙D.丁n读图3,回答8—9题。8.图示地区主要属于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9.导致该地区气候类型与同纬度主导气候类型不同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B.洋流C.地形D.大气环流图4表示北半球某区域。a为纬线,b为晨昏线。b线中M点纬度值最大,N、P两点纬度值相等。回答10—11题。10.M点的纬度最低为A.71.5°NB.66.5°NC.61.5°ND.56.5°N11.若Q、R两点相距60个经度,且R点为30°E,图示区域为下半年。此时北京时间为A.6时B.8时C.18时D.20时12.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13.图5是西汉政府授予边疆民族首领的铜质官印的印文,该印出土于新疆沙雅什格提遗址。这印证了当时这一地区A.与西汉王朝结盟B.为西汉王朝的附属国C.正式归属西汉王朝D.是西汉王朝的封国14.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唐初三省的职能是A.尚书省和中书省决策,门下省执行B.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和尚书省执行C.门下省决策,中书省和尚书省执行D.中书省和门下省决策,尚书省执行15.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他所抨击的是A.先秦儒学B.汉代经学C.隋唐佛学D.宋明理学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回答16—18题。16.最早由中央政府设置的管理西藏事务的机构是A.安西都护府B.宣政院C.理藩院D.乌斯藏都司n17.达赖和班禅是西藏的宗教领袖,从乾隆年间起,其继承人由A.金瓶掣签确定B.宗教上层人士推举C.中央政府直接任命D.达赖、班禅互相指定18.下列各项中,介绍西藏风土人情,建议政府防范外敌入侵的著作是A.《佛国记》B.《瀛环志略》C.《康輶纪行》D.《天下郡国利病书》19.1944年11月赫尔利出任美国驻华大使,这时美国驻华大使馆在A.西安B.昆明C.桂林D.重庆20.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这A.标志着十年动乱的结束B.宣告了改革开放的开始C.体现了社会公正的重建D.意味着拨乱正反的完成21.战争中,作战方式的改变与新型武器的大规模使用密切相关。这方面的典型战例是A.西西里岛登陆战B.阿拉曼战役C.斯大林格勒战役D.中途岛海战22.与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之处是A.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B.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C.实现了自由贸易D.欧美与其他地区差距悬殊23.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诺斯总结说:“要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没有一个包括这两者的全球性观点是不行的;只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时代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史所起的重大作用。”作者在这里强调A.从西方的角度认识非西方的历史B.从非西方的角度认识西方的历史C.用比较的方法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D.用整体性的观点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24.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40元。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那么,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A.28040B.24020C.48020D.41604025.某“80后”业余作家发表一部小说,获得稿酬1万元。此作家的稿酬属于A.按劳分配所得的收入B.个体劳动经营所得的收入C.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的收入D.知识创新的奖励收入26.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通过对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等的确定,税收可以①决定分配方式②消除地方保护③调节消费行为④优化投资结构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27.到2006年年底,中国外汇储备已突破1万亿美元,比上一年增加2500亿美元。外汇储备迅猛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对外贸易出超迅速增加B.社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C.人民币对美元较大幅度地升值D.获得世界银行大额信贷支持图6图6中的画师借助于哈哈镜观察创作对象,把现实中的“瘦子”画成了“胖子”。回答28~29题。28.图中画师完成的作品A.忠实再现原型又不拘泥于原型B.完全是该画师丰富想象力的产物nC.摆脱原型的制约,实现了主体的创作意图D.实现了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事实的统一29.漫画家用夸张的笔法表现了他对某些社会现象的看法,这给我们在认识论上的启示是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②认识是主体创造客体的过程③认识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④认识是客体显现自身的过程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0.人类在太空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技术可以为人类造福,但太空活动留下的大量航空器残骸等太空垃圾却可能给人类带来了的危害,这个事实印证了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福兮,祸之所伏”。这个命题表明①矛盾双方逐渐融合趋向一个无差别的统一体②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分离的趋势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④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1.有一个珠宝商一生致力于珠宝的真伪之辨、技艺炉火纯青。一天,他看到一个孩子将真假珠宝混在一起当作玩具玩耍而自得其乐。对此,珠宝商感叹不已。这个寓言表达的哲学道理是①在生活中人们辨别真伪是没有意义的②游戏并快乐才是人们生活的真实意义③人们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④不同价值观念决定了不同的人生态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2.某省制定的艾滋病防治和管理办法规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不得受任何歧视,依法享有公民应有的工作、学习、享受医疗保健和参加社会活动的权利,不得剥夺其子女入托、入学、就业的权利。不能将病人的姓名、地址及有关情况公布和传播。”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①艾滋病病人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②艾滋病病人的合法权利受到保护③艾滋病病人的权利与义务不统一④艾滋病病人并没有特殊权利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33.2006年,Z省人大常委会对2005年报备案的省政府规章进行全面审查,并提出了审查意见。Z省政府根据审查意见对有关规章进行了修改。这体现出人大及其常委会与政府之间具有A.相互分立的关系B.隶属的关系C.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D.相互制衡的关系34.《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①能够使正常宗教活动得到法律保护②能够真正实现公民宗教信仰自由③有利于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④有利地使宗教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n35.近年来,美国奉行的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的战略频频受挫,欧盟一体化进程加快,俄罗斯、印度、中国等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大国之间出现了即合作又竞争的态势。所有这些表明A.世界格局继续向多极化方向发展B.强权政治已经退出历史舞台C.当今世界已经是一个多极世界D.反对霸权主义失去了现实基础第Ⅱ卷本卷共5大题,共160分。36.(15分)某城市将建印染厂、水厂、污水处理厂、科技园区和生态公园。图7中的A、B、C、D、E五处可供选址,该地盛行东风。据此并读图7,回答问题。在A、B、C、D、E、五处中:(1)印染厂宜选址于①,理由是②;(2)水厂宜选址于③,理由是④;(3)污水处理厂宜选址于⑤,理由是⑥;(4)科技园区宜选址于⑦,理由是⑧;(5)生态公园宜选址于⑨,理由是⑩;37.(21分)图8为某国简图。读图8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1)该国南部海域属于①洋。该国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②。(6分)(2)从地理位置看,该国属于③气候,这种气候的特点是④。(7分)(3)该国人口稠密,在地形、气候条件下,大部分地区形成的农业地域类型为⑤。(2分)(4)说明该国气候、地形对发展该类型农业的不利影响。(6分)38.(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924年,孙中山在《民族主义》演讲中说:“英俄两国现在生出了一个新思想,这个思想是有知识的学者提倡出来的,这是什么思想呢?是反对民族主义的思想。n这种思想说民族主义是狭隘的,不是宽大的;简直的说,就是世界主义。现在的英国和以前的俄国、德国,与及中国现在提倡新文化的新青年,都赞成这种主义,反对民族主义……列宁为什么受世界列强的攻击呢?因为他敢说了一句话,他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十二万万五千万人,一种是二万万五千万人;这十二万万五千万人,是受那二万万五千万人的压迫……我们要能够联合十二万万五千万人,就要提倡民族主义,自己先联合起来,推己及人,再把各弱小民族都联合起来,共同去打破二万万五千万人,共同用公理去打破强权。强权打破以后,世界上没有野心家,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便可以讲世界主义。”材料二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一些评论家则更进一步指出民族国家的时代可能将终结,也有其他一些人认为这个结论下得为时过早,因为民族国家的功能只不过是发生了某种变化而已”。(《全球社会学》)(1)材料一中“十二万万五千万人”和“二万万五千万人”分别指的是什么?(4分)(2)概括材料一中孙中山关于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关系的观点。(5分)(3)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为什么在演讲中强调民族主义。(5分)(4)根据孙中山上述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的“联俄”思想。(8分)(5)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材料二中的观点的认识。(10分)39.(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农民“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为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和政府根据我国农村实际情况,在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同时,采取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的办法,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力求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1)用经济常识分析建设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10分)(2)用政治常识分析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努力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13分)(3)从矛盾分析的角度说明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公平对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重要意义。(9分)40.(60分)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各题。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后,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而居杂粮之首。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大大缓解了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历史学家评述玉米在世界传播的意义时说:“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概括玉米在200年内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历史背景。(5分)(2)历史学家为什么说玉米在世界的传播“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n赫鲁晓夫从美国种植玉米的成功看到了提高粮食产量和给畜牧业提供大量饲料的前景,于是大力推广种植玉米。他不顾苏联气候条件的具体特点和已形成的农作物播种格局,要求在全苏各地区,在每一个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都普遍种植玉米。在伴有行政命令式的要求之下,玉米的播种面积迅速扩大,1953年为580万公顷,1956年达1640万公顷,1962年增至3710万公顷。许多原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小麦和黑麦的耕地也种上了玉米。这些被“推挤”的农作物比玉米更适合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玉米在很多地方因生长条件欠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想,作为饲料的青玉米营养价值也没有预期的那样高。(摘编自《赫鲁晓夫执政史》等)(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根据赫鲁晓夫大力推广种植玉米给苏联农业带来的不良后果及其原因。(10分)图9表示甲、乙两地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甲地为苏联中亚某地(46°N,62°E),乙地为我国吉林省某地(44°N,125°E)图9(4)甲地属于①气候,对种植玉米不利的气候条件是②,适宜发展的农业为③。乙地属于④气候,对种植玉米有利的气候条件是⑤。中国的玉米带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的⑥平原。(14分)读表1,回答问题。表1吉林省近年来三种谷物种植面积单位:1000%年份稻谷小麦玉米合计2001686.953.82609.53350.22003541.022.12627.23190.32004600.111.42901.53513.02005654.09.52775.23438.7(5)表中四年数据表明,稻谷种植面积的变化趋势是。若以每年三种谷物种植总面积为100%计算,则玉米种值面积所占百分比最高达⑧,2005年小麦种植面积所占百分比为⑨。(6分)中国的东北、华北等很多地区适合种植玉米,如今中国的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美国。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的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很快。成为玉米需求新的增长点。表2中国玉米产需表单位:10000年度产量年度总需求需求结构饲料消费食用消费工业加工其他20011060011813838077111801482200211136124108327737138019662003121301378990208281450250020041140013077915679215401589n200512160131819360820173012712006130001340010000——600(6)根据表2中玉米产量与需求变化情况,分析玉米价格变化的趋势,并指出这种趋势对玉米生产可能产生的影响。(10分)作为世界最大的玉米生产国,美国把玉米加工产业当作一个绿色能源产业加以发展。近年来,出于开发新能源和消化陈化粮等多种考虑,中国发展了燃料乙醇等玉米深加工产业。当中国玉米燃料乙醇工业迅速发展引起玉米供需关系明显变化,库存迅速下降,并影响到其他相关产业正常发展的情况下,2006年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明确表示不支持玉米燃料乙醇等产业过度发展。(7)运用唯物的辨证的观点分析中国玉米深加工产业政策调整的哲学依据。(10分)n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评分说明:1.非选择题部分,若考生答案与本答案不完全相同,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题所分配的分数。2.考生答案中,中国地名出现错别字一般不给分;外国地名伦敦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地图集为依据评分,若出现同音字可酌情给分。Ⅰ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1.D2.B3.C4.A5.C6.B7.D8.B9.C10.B11.B12.A13.C14.D15.D16.B17.A18.C19.D20.C21.D22.B23.D24.D25.C26.D27.A28.C29.A30.D31.C32.D33.C34.A35.AⅡ卷共5大题,共160分。36.(15分)答案要点:(1)①B②在居住区的河流下游和盛行风向的下风向(2)③E④在城区河流的上游(3)⑤A⑥在城区污染源的下游(4)⑦D⑧靠近高等院校(5)⑨C⑩在污染型企业与居住区之间37.(21分)答案要点:(1)印度②以平原为主(大部分为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地势低平,北高南低(2)③热带季风④全年气温高,降水量大;分雨(湿)季和干(旱)季(3)⑤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4)雨季降水集中(暴雨),地面低平排水不畅,形成洪涝灾害;(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在水稻生长需水量大时)如果雨季来得迟、去得早(或降水偏少)。形成旱灾。38.(32分)答案要点:(1)被压迫民族和压迫民族。(2)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相互联系;民族主义是实现世界主义的前提条件。民族主义就没有世界主义。(3)被压迫民族需要民族主义以求得独立,但国际和国内出现忽视和否定民族主义的倾向。(4)强调自求解放,并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列宁领导下的苏俄倡导和支持被压迫民族反对国际帝国主义,因此中国应该联合苏俄。(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国家相继独立,殖民主义体系瓦解,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应该提倡全球意识,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但由于存在着不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和强权政治,因此要维护民族国家的独立和各民族的平等。39.(32分)答案要点:n(1)它可以减轻农民看病负担,提高农民福利;可以改善部分农民因病致贫的状况,缩小贫富差距;有利于保障农村劳动力的身体健康,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引导农民树立互助共济和风险共担的意识。(2)在我国,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农民作为权利的主体,享有平等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理应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工农联盟是我国政权的阶级基础,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维护农民的利益有利于巩固国家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是我国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党和政府有责任通过相应政策和措施解决农民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保障农民的健康权益。(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包括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两个方面。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公平,可以使人民群众在已有生产发展水平上更普遍地享受生产力发展的成果,逐步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40.(60分)答案要点:(1)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移民,世界不同地区联系加强。(2)改变了欧亚非大陆的粮食生产结构,缓解了粮食供应的压力,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3)后果:玉米种植挤占了耕地,导致其他粮食作物减产;玉米产量和质量都达到预期目标。原因:凭主观意志办事,不顾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用行政命令强制推广,生产管理不善;急于实现不切实际的赶超目标;追求霸权地位。(4)①温带大陆性②降水少(干旱)③畜牧业④温带季风⑤夏季气温高,降水集中利于玉米生产⑥松嫩(5)⑦先隆后升⑧82.6%⑨0.28%(6)从整体上看,玉米总产量在扩大,总需求也在增长,主要原因在于饲料消费、工业加工对玉米需求量的增加。从2001年至2006年,玉米总需求一直大于总产量(总共给),且供需差额先扩大再缩小。因此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玉米价格应该逐步上扬,但上扬的幅度将会逐渐减小。玉米价格的上扬将会进一步刺激生产者采取扩大玉米种植面积、改进耕种技术等措施,增加玉米产量(7)根据变化的实际情况调整产业政策,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原理;从玉米深加工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影响来统筹考虑相关政策,体现了整体和部分辩证统一的普遍联系的观点。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