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09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届高三下学期开学第一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江南十校2013届高三开学第一考政治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种。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2年的“双11”,诸多电子商务平台都开展了花样繁多的促销活动,有数亿网友在网上疯狂购物,仅在天猫平台上,就产生了接近1亿笔的交易和8000多万需要邮寄的包裹,并以支付宝总交易额191亿元收官,这种网上购物①使货币职能变化但本质未变②没有改变货币本身固有的职能③发挥作用的是观念上的货币④使得商品交换的方式发生了变化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2.某国2011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30亿元,A商品的标价为45元。由于生产发展,2012年流通中的货币需求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是流通中的货币量较2011年多发行了60%,同,2012年生产A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假设其他条件不变,A商品2012年的标价为A.22.5元B.40元C.42.5元D.45元3.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一般来说,右图中能正确反映出高档耐用品需求量变化曲线是A.A曲线B.B曲线C.C曲线D.D曲线4.奥迪为了继续挖掘中国市场的潜力,大力拓展经销网络,将半数新经销店设于沿海一线城市,并丰富在华产品阵容,通过生产紧凑型豪华车和跨界SUV吸引中国的年轻消费者。奥迪上述做法的依据包括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②生产决定消费方式③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④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新产业的出现的成长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5.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中共中央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要实现居民收入倍增目标,需要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加劳动收入②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③拓宽居民投资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④降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减少居民税收支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n6.近年来,国外对我国出口商品实施反倾销调查等贸易救济措施的领域,已从纺织待传统产业扩展到光伏等记新技术产业。专家指出,贸易纠纷是表象,根子在于产业产品的同构同质。在产业产品的同构同质下,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也就不可避免。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企业应该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②多元拓展国际市场,利用世贸规则维护合法权益③加强自主创新,推动产业产品“异构异质”竞争④谋求对外直接投资,规避经济全球化的不利影响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7.安徽省铜陵狮子山区结合实际,在全区13个村级组织中成立村级监督委员会,并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不断创新和完善村级民主监督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制。村监会的设立①增强了基层政府工作的透明度②有利于完善村民自治制度③有利于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④从法律上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8.“城中村”和“村中城”现象,都是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这个过程,也体现了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如果请你就进一步提升城市化水平,向有关决策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可选择的途径和理由是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因为民意是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②信访举报制度,因为其是公民行使批评权、建议权的重要途径③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因为知情权是公民参与决策的前提④社会听证制度,因为听证于民是为了决策利民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9.2012年8月31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这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A.立法权B.决定权C.审议权D.监督权10.我国宪法第四条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这表明民族区域自治A.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B.符合我国的历史特点和宗教状况C.以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为核心D.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1.以争夺海洋资源、控制海洋空间、抢占海洋拉技制高点为主要特征的21世纪国标海洋权益斗争呈现出日益加剧的趋势。在新一轮的海洋况争中,我们既要保卫我国的蓝色国土、捍卫我国的海洋权益,又要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这表明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②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符合各国的根本利益③国与国之间要维护双方的共同利益④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2.科技发展需要经济实力的强有力支持,而拉技发展带来的不仅是对国家经济发展的直接推动,更可转化为国家的科技竞争力,确立该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中国的尖端科技进步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这表明①经济是基础,是政治的集中表现②文化由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和政③文化的力量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④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n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13.2012年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70年来,“文化为什么人服务”的思想激励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走出书斋,投身沸腾的生活,走入人民大众之中,创作出一批批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作品。这表明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③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④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④14.2012年9月30日-10月7日中秋国庆“小长假”期间,安徽省各地广泛开展了以“我们的节日——中秋”为主题的各种活动。下列关于民族节日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②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③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④庆祝民族节日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爱国热情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5.全世界观众在“伦敦碗”观看了主题为“奇妙岛屿”的第30届夏季奥运会开幕式,况读了英国的历史,同样,在4年前的北京“鸟巢”,一部美轮美奂不断“书卷”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这体现了①文化是民族的,同时又是世界的②各种文化在奥林匹克运动中融为一体③奥林匹克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④奥林匹克仪式是一个将文化遗产继承并发扬光大的纽带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16.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当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助人为乐精神的新表达,已有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加入到青年志愿者队伍中来。这说明①弘扬传统美德已成为人人参与的文化活动②道德的感染力量是巨大的③道德在不同的时代被赋予不同的内涵④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助人为乐为原则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17.继去年“神八”与“天宫”对接后,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完成自动交会和航天员手动控制两次对接。系列对接为中国探索外空,建成空间站,进行太空观察、数据采集和实验研究,拓展对太空的认识,奠定了关键技术基础。这说明①科学实验工具能延伸人类的肢体功能,促进认识发展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必然要求③实践的发展要不断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历史过程④通过主观能动性的意识活动可以验证世界的物质性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④18.如果某一菜农获得丰收,他的收入会增加,但如果所有菜农都获丰收的话,则他及所有菜农的收入却都会下降。这启示我们,蔬菜丰收与收入增加之间的联系①因“人化”的特点而具有主观性②是以条件为转移的③是复杂多样的④是循环往复的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9.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双方具有一性的是①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②祸兮富所倚,福兮祸所伏n③城门失火,殃及池鱼④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0.国际舆论普遍认为,莫言的作品展现了将独特性与世界性相结合而产生的文学魅力。莫言的获奖表明,一种文学作品,越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就越是会具有可以拨动世界各国人民心弦的共鸣力。上述认识表明①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②矛盾的特殊性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③一事物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④矛盾的普遍性包含了矛盾特殊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1.阅读右图漫画,对锯树人行为的分析正确的是①该行为没有抓住事物的主流②该行为没有抓住事物的中心环节③该行为表明否定是事物自我否定④该行为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体现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2.十六大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党的思想理论工作创新步伐提速。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建设创新型国家,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些重大战略思想,不断转化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阔步前进的不竭动力,材料体现了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③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④价值观推动了思想理论的不断创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6分)23.(18分)材料一2012年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20年前的南方谈话,明确回答了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使中国的改革开放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此进入快车道。20年来,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这一活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发展,引领中国奋勇向前。(1)运用认识论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南方谈话的正确性。(9分)材料二2012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20周年。20年来,中国人民以积极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大台阶,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2)结合材料,分析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9分)24.(18分)n材料一中华饮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不断创造积累、走向完善并自成体系的独特文化。2012年热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就是以美食作为窗口,让海内外观众在领略中华饮食之美的同时,又推广了中华饮食文化。(1)根据材料,谈谈我们应如何坚持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9分)材料二中国文化主张“天人合一”,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人类应该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舌尖上的中国》充分挖掘了美食背后这种深层次的中国文化:吉林查干湖的渔民的渔网只能捕到两千克以上的鱼,小鱼则被人为地漏掉了,这是为了“猎杀不绝”;云南的卓玛采了松茸后,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不被破坏,“自然的恩赐”才能延续……这些都体现了中国人崇尚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精神。(2)结合材料二,用辩证唯物论知识分析中国文化所崇尚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正确性。(9分)25.(20分)“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十八大报告这句结束语,与十六大、十七大报告结束语极为相似,道出了一个始终一心为民的政党的坚定信念: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某中学高二(1)班的同学以“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他们通过上网查阅获得如下信息。信息一人民网等联合推出“您认为影响老百姓幸福感的主要因素”,进行网上调查,广大网民积极参与,调查结果见上图。(1)运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知识,从“权力规范、公共服务”方面,谈谈怎样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132分)信息二2012年1-8月份,安徽全省民生支出1851.2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1.5%,民生支出总量占全省财政支出总量的79.9%,民生支出增量占全省财政支出增量的89.6%。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事务这三项民生投入分别位居财政投入的前三位,总额超过900亿元;而科学技术、住房保障和节能环保三项民生支出的增幅较大,分别位居前三位。民生优先正在成为安徽财政支出的风向标。n(2)结合材料,说明安徽省是如何发挥财政在改善民生方面的作用。(8分)n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