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第一次月考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2第一次月考含答案

2012-2013学年度七万高一年级上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33分)一、(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B)A.自刎(wěn)寂寥(liáo)骨髓(suí)图穷匕首见(xiàn)B.遒劲(jìng)颓圮(pǐ)忸怩(ní)不敢与忤(wǔ)视C.巷(xiàng)道拜谒(yè)长篙(gāo)揕(zhèn)其胸D.瞋(chēn)目浪遏(è)箕(jī)踞创(chuàng)可贴答案:(B)A,骨髓(suǐ)C,巷(hàng)道D,创(chuāng)可贴2、选出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    (B)                                             A.彷徨  急燥  斑斓  沁园春B.苍茫  斑斓  万户侯偏袒扼腕C.感慨  震惊  笙萧书生意气D.稠怅榆荫  哀怨怅寥廓答案:(B)A,急躁C,笙箫D,惆怅榆阴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 ①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②今年的国庆大阅兵,是要展示国力和军威,更重要的是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③文言叙事特有一种简洁之美,学习时要注意反复朗读,________体会。A.遏制不只悉心B.遏止不止细心C.遏制不止细心D.遏止不只悉心答案:(A)(遏制:重点是“制”,控制住。遏止:重点是“止”,使停止。显然,目前对于环境恶化只能控制还不能使其停止。“不只”有“不但、不仅”的意思,表示递进。而“不止”是副词,有“继续不停”的意思,如:“大笑不止”;又能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词语前后往往有表示数量的词。悉心:重点在“悉”,用尽全心。细心:重点在“细”,认真,仔细之意,语义要轻一些)4、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C)A.开学为期五天的军训,训出了同学们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和惟命是从的好习惯,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B.本次的班会上,大家积极地抛砖引玉,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班级管理的好意见,我作为班主任感到很欣慰。C.班主任每周都要来学生宿舍细心查寝至少两次,询问学生的生活状况,督促学生内务整理,对学生的关心可谓是无微不至。D.李老的一生是奉献教育的一生,每每他回顾过去那些不平凡的峥嵘岁月,都会感慨万千。答案:(C)A,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此处为贬义。B,谦词,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一般用于第一人称。C,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D,形容不平凡的年月。与前面的“不平凡的”重复。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B)nA.对于重视外语学习而忽略本国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要宣传引导,督促有关方面重视并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和使用。B.新诗的“新”,体现在用白话写诗,摆脱了古典诗词严格的格律束缚,比较适合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情感。C.《大堰河我的保姆》之所以使艾青一举成名,是因为他说真话,抒真情,情深辞切,感人肺腑而形成的。D.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使人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答案:(B)A,句成分残缺,缺少介词宾语,应在“学习和使用”后加上“的现象”;C,杂糅,“而形成的”删掉。D,“被……所”不能搭配,改成“为……所”或将“所”删掉;“使”没有主语。6、下列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A、“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词的内容。毛泽东常用像《沁园春·长沙》这样的旧体诗的形式来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B、《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著的编年体史书,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C、徐志摩,现代著名诗人,他被认为是新月诗派的“盟主”。他的主要诗集有《志摩的诗》《猛虎集》等,代表作有《再别康桥》等。D、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摆脱了古典诗歌严整的格律束缚、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比较适合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情感。答案:(B)《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7、诗词讲究锤炼“诗眼”,力求用字传神,请细读下列诗句,选择最恰当的字填空。(B)①四更山[]月,残夜水明楼②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③泉声咽危石,日色[]青松A.绕翔映B.吐斜冷C.吞轻衬D.隐飘暖答案:(B)二、(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秦始皇既灭三晋,走燕王,而数破荆师。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郡,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曰:“老臣罢病悖乱,唯大王更择贤将。”始皇谢曰:“已矣,将军勿复言!”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唯听将军计耳。”n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始皇大笑。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王翦果代李信击荆。荆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拒秦。王翦至,坚壁而守之,不肯战。荆兵数出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于是王翦曰:“士卒可用矣。”荆数挑战而秦不出,乃引而东。翦因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荆军。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荆兵遂败走。秦因乘胜略定荆地城邑。岁余,虏荆王负刍,竟平荆地为郡县。因南征百越之君。而王翦子王贲,与李信破定燕、齐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尽并天下,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於后世。(节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注)超距:跳跃。古代的一种游戏,用于习武。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A、于是引兵而西  引:率领。 B、王翦言不用,因谢病 谢:道歉,谢罪C、王翦既至关,  既:已经D、李信果辱秦军辱:使……受辱答案:(B)谢,告辞,辞官之意。9、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信又攻鄢郡,破之 秦之遇将军B、寡人以不用将军计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C、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D、荆数挑战而秦不出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答案:(A),代词/主谓之间。C,担任/被动。B,因为D,转转连词/修饰连词。10、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说明王翦足智多谋的一组是(D)①非六十万人不可 ②唯大王更择贤将 ③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 ④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 ⑤坚壁而守之,不肯战 ⑥亲与士卒同食A.①②⑥  B.③④⑥  C.②④⑤     D.①③⑤答案:(D) (②王翦推辞④请田宅的理由⑥体恤士卒)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C)A、李信年轻壮勇,曾大败燕军,擒获太子丹,秦王认为他贤能勇猛,十分信任他,但他过于轻敌,导致征荆失败。B、在始皇诚恳道歉和强烈要求之际,王翦依然坚持自己的兵力要求,事实证明,这为后来大败荆军奠定了基础。C、出征前,王翦向始皇多多地讨要良田园林宅院,是为了妥善地安置自己的子孙,使自己领兵征战无后顾之忧。D、王翦坚守不战,是为了让自己的士兵养精蓄锐,避敌锐气,以便寻找最合适的作战时机,最后终于大败荆军。答案:(C)(王翦请田宅是为了让秦王不猜忌自己)第Ⅱ卷(共117分)四.(34分)12、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或课文中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n①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3分)①答案:我现在听说楚军一天天向西进军,将军虽然染病,难道忍心抛弃了我吗!(日作状语1分;独……乎,固定结构1分,句意表达没有错别字和语病1分)②荆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拒秦。(3分)②答案:楚王得知王翦增兵而来,就竭尽全国军队来对抗秦兵。(益,增加,1分;悉,竭尽,用尽,1分;句意表达没有错别字和语病1分)③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4分)③答案: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来为荆轲送行。(定语后置翻译时调整过来,1分;知,知道,了解,1分;白衣冠,名词活用动词,1分;句意表达没有错别字和语病1分)13、补写下列名篇句句中的空缺部分。(14分)①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②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③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④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⑤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⑥至易水上,既祖,取道。⑦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⑧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过各自愁。⑨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14、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练习。(10分)远和近顾城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①.这首诗有“你”“我”“云”三个对象,它们指的是什么?(3分)①答:“我”(1分)“你”指的是不同的人,(1分)“云”则指代宇宙自然。(1分)②.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②答:这首诗写了人心的冷漠,人与人之间有着深深的隔膜。(1分)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物理距离与心理距离的错位(矛盾),(1分)现实(物理)距离很近的人,心与心的距离很远。(1分)反映诗人对和谐、融洽的理想人际关系的向往、追求。(1分)(注:批阅时注意,不完全拘泥答案,意思相近即可)③.为表现主旨,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方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③答:“你”同“我”对比,(1分)“看我”同“看云”对比,(1分)“你”和“我”的距离与“你”同“云”的距离对比。(1分)五、(14分)n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摆渡自己吴苾雯生命的日子里,有晴天,也会有阴天雨天雪天。人生的路上,有平川坦途,也会撞上没有舟的渡口,没有桥的河岸。烦恼、苦闷,常常像夏日里的雷雨,突然飘过来,将心淋湿。挫折、苦难常常猝不及防地扑过来,你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叹息就轰然被击倒。倒在挫折的岸边,苦难的岸边,四周是无边的黑暗,没有灯火,没有星星,甚至没有人的气息。恐怖和绝望从黑暗里伸出手紧紧地钳住可怜的生命。有的人倒在岸边再没有爬起来,有的人在黑暗里给自己折了一只船,将自己摆渡到对岸。二十岁忽然残了双腿的史铁生,为自己折了一只船。这是一只名为“写作号”的船。他是在看穿了“死是一件无须着急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才在轮椅里折了这只船,将自己从死亡的诱惑里摆渡出来,“决定活下去试试”。正攻读博士学位,却患上了运动神经细胞病,不能说、不能动的史蒂芬•霍金,做了一场自己被处死的梦。梦醒后,万念俱灰的他突然意识到,如果被赦免的话,他还能做很多有价值的事。于是他给自己折了一只思想的船,驶进了神秘的宇宙,去探索星系、黑洞、夸克、“带味”的粒子、“自旋”的粒子、“时间”的箭头……在苦难的岸边匆匆折成的船,成了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也许一生中我们不会遭遇这样的大灾大难,然而我们何曾摆脱过阴天雨天雪天,何曾摆脱过绝望的纠缠!折磨人生的,一是生存,一是爱情,它们常常突然间就浊浪翻滚地横亘在面前,你愁肠百结地找不到过去的桥,痛不欲生地找不到可以渡过去的船。这种无路可走的绝境一生中谁不碰上几回!  当我们知道苦难是生命的常态,烦恼,痛苦总相伴人生时,我们何必要自怨自艾早早地放弃,早早地绝望? 有的人将求生的本能折成一只船,将自己摆渡出绝望的深渊。有的人将新的欲望折成一只船,渡过了挫折后的痛苦与沮丧。有的人将希望折成一只船,驶过了重重叠叠的黑暗。实在无船可渡的人哪怕用幻想折只小船呢,也要奋力将自己摆渡到对岸。  也许我们不曾经历感情的剧痛,不曾经历失败的打击,不曾经历无路可走的绝望,可是晴朗的日子里也常会有阴风晦雨袭来。它像一只黑乌鸦扇着翅膀在你周围鼓噪着,足以将一个好心情蹂躏得乱七八糟。这种时候,我们同样需要有一只船来摆渡自己。这只船也许是去听一场音乐会,也许是捧起一本书,也许是去给互联网上从未谋过面的网友发封电子邮件,也许是背上旅行袋悄悄出门。  所以,无论命运多么晦暗,无论人生有多少次颠踬,都会有摆渡的船,这只船常常就在我们自己手里。(注:批阅时注意,不完全拘泥答案,意思相近即可)15.理解前面四段文字,写出下列比喻的含义。(4分)①摆渡自己:自己帮助自己摆脱困境(2分)②没有舟的渡口没有桥的河岸:没有希望和前途的困境(2分)16.综观全文,作者为什么认为人们无论在什么样的生活状况中都需要“折一只船,来摆渡自己”?分条概括。(6分)答:第一,苦难是生命的常态;(3分)第二,烦恼痛苦总伴随人生,要走出人生的阴暗面。(3分)n17.综合全文理解,说明下面这句话中的“船”的不同含义。(4分)“无论命运多么晦暗,无论人生有多少次颠踬,都会有摆渡的船①。这只船②常常就在我们自己手里。”船①求生的本能、欲望、希望甚至幻想。(2分)船②适合自己的摆脱困境的生活方式。(2分)六、语言表达(9分)18、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你最喜欢,为他写一份颁奖词。(5分)毛泽东,徐志摩,艾青,戴望舒,荆轲[要求]字数在50~70字之间。19、根据下面的提示,仿写句子。(4分)山对海说:你博大辽远,深邃宽容,是值得我尊敬的老师。海对山说:你高耸挺拔,稳重坚强,是值得我信赖的朋友。[批阅说明:要考虑拟人辞格、比喻辞格,山,人化之后的特点,将其比喻为朋友、兄长等均可,要与上文的老师和前文的山的特点吻合。要求读透例句。例句是紧扣海的博大辽远、深遂宽广的特点来描述,仿写时要抓住山的特点(如高耸挺拔、稳重坚强)来描述。]。七、作文(60分)等级评分标准基础等级50分内容25分一等(25—21)二等(20—16)三等(15—11)四等(10—0)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偏离题意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没有什么内容感情虚假表达25分一等(25—21)二等(20—16)三等(15—11)四等(10—0)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体工整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体较工整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迹清楚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字迹难辨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发展等级10分⑴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⑵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⑶观点具有启发作用⑷材料丰富⑸形象丰满⑹意境深远⑺词语生动,句式灵活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⑼文句有意蕴⑽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⑾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⑿有个性特征王翦,是频阳东乡人。少年时就喜好军事,后来奉事秦始皇。始皇十一年(前236),王翦带兵攻打赵国的阏与,不仅攻陷了它,还一连拿下九座城邑。始皇十八年(前n229),王翦领兵攻打赵国。一年多就攻取了赵国,赵王投降,赵国各地全部被平定,设置为郡。第二年,燕国派荆轲到秦国谋杀秦王,秦王派王翦攻打燕国。燕王喜逃往辽东,王翦终于平定了燕国都城蓟胜利而回。秦王派王翦儿子王贲攻击楚国,楚兵战败。掉过头来再进击魏国,魏王投降,最后平定了魏国各地。秦始皇灭掉了韩、赵、魏三国,赶跑了燕王喜,同时多次战败楚军。秦国将领李信,年轻气盛,英勇威武,曾带着几千士兵把燕太子丹追击到衍水,最后打败燕军捉到太子丹,秦始皇认为李信贤能勇敢。一天,秦始皇问李信:“我打算攻取楚国,将军估计调用多少人才够?”李信回答说:“最多不过二十万人。”秦始皇又问王翦,王翦回答说:“非得六十万人不可。”秦始皇说:“王将军老喽,多么胆怯呀!李将军真是果断勇敢,他的话是对的。”于是就派李信及蒙恬带兵二十万向南进军攻打楚国。王翦的话不被采用,就推托有病,回到频阳家乡养老。李信攻打平与,蒙恬攻打寝邑,大败楚军。李信接着进攻鄢郢,又拿了下来,于是带领部队向西前进,要与蒙恬在城父会师。其实,楚军正在跟踪追击他们,连着三天三夜不停息,结果大败李信部队,攻入两个军营,杀死七个都尉,秦军大败而逃。秦始皇听到这个消息,大为震怒,亲自乘快车奔往频阳,见到王翦道歉说:“我由于没采用您的计策,李信果然使秦军蒙受了耻辱。现在听说楚军一天天向西逼进,将军虽然染病,难道忍心抛弃了我吗!”王翦推辞说:“老臣病弱疲乏,昏聩无能,希望大王另择良将。”秦始皇再次表示歉意说:“好啦,将军不要再说什么了!”王翦说:“大王一定不得已而用我,非六十万人不可。”秦始皇满口答应说:“就只听将军的谋划了。”于是王翦率领着六十万大军出发了,秦始皇亲自到灞上送行。王翦临出发时,请求赐予许多良田、美宅、园林池苑等。秦始皇说:“将军尽管上路好了,何必担忧家里日子不好过呢?”王翦说:“替大王带兵,即使有功劳也终究难以得到封侯赐爵,所以趁着大王特别器重我的时候,我也得及时请求大王赐予园林池苑来给子孙后代置份家产吧。”秦始皇听了哈哈大笑起来。王翦出发后到了函谷关,又连续五次派使者回朝廷请求赐予良田。有人说:“将军请求赐予家业,也太过分了吧。”王翦说:“这么说不对。秦王性情粗暴对人多疑。现在大王把全国的武士调光特地委托给我,我不用多多请求赏赐田宅给子孙们置份家产来表示自己出征的坚定意志,难道反而让秦王因为这个而怀疑我吗?”王翦终于代替李信进击楚国。楚王得知王翦增兵而来,就竭尽全国军队来抗拒秦兵。王翦抵达战场,构筑坚固的营垒采取守势,不肯出兵交战。楚军屡次挑战,始终坚守不出。王翦让士兵们天天休息洗浴,供给上等饭食抚慰他们,亲自与士兵同饮同食。过了一段时间,王翦派人询问士兵中玩什么游戏?回来报告说:“正在比赛投石看谁投得远。”于是王翦说:“士兵可以派用了。”楚军屡次挑战,秦军不肯应战,就领兵向东去了。王翦趁机发兵追击他们,派健壮力战的兵丁实施攻击,大败楚军。追到蕲南,杀了他们的将军项燕,楚军终于败逃。秦军乘胜追击,占领并平定了楚国城邑。一天后,俘虏了楚王负刍,最后平定了楚国各地设为郡县。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