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09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01理科班语文及答案
安徽省2001年普通高中理科实验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本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120分)题号一二总分得分一、阅读(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文后的问题。[一](15分)①下雪了。②这是北方的雪,寿命很长,长得像长白山的梦,长得让兴安岭的大森林开几个月的梨花。③铺天盖地的大雪,瞬间便染白了北方的一切,给南方人的口头文学丰富了许多传说,许多神话,北方成了寒冷和洁白的代名词。④雪无声无息地飘落着……给小河捎来一面光滑透亮的镜子,给橡树林围起了一条温暖似棉花似羊毛织成的大头巾。森林里的音乐家远走高飞了。几个猎人从雪地上走过,悄手悄脚,只留下两行沉默的脚印。⑤雪是天公送给北方冬季不可或缺的礼物。雪本来并不是来粉饰这世界这生活的,可雪毕竟掩藏了许多陷阱许多沟壑许多垃圾,好似这世界并不存在任何暗算、任何污浊、任何朽败。⑥雪的出身洁白无瑕,白得耀眼,洁得令人陶醉。生活的辩证法既是相辅相成又是相反相成,越是洁白的东西越容易显现出被沾染的黑污,越是容易被黑污沾染。⑦雪是诚实的,却似乎充满着欺骗,或许是由于人们受现象蒙蔽而自欺欺人。你看雪多像鹅毛多像棉絮,给人们目光的感觉是无比温暖的。可是你不能去触摸,它欺骗不了手感,雪给手指的信号是寒冷是冰冻是战粟。⑧雪的形象和生命往往存在于瞬间,当三月的阳光投射到北方的大地,雪渐渐地化为一池一池的春水,灌溉土地,滋润五谷,换取丰收。所以,雪也是无私的,雪是奉献者。⒈下面的序号,是与文中段落一一对应的,请用“|”在序号间把本文划分成两部分。(2分)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⒉用文中的词语填空。(3分)文章描写北方的雪,突出了降雪的三个特点,它们分别是“”、“”和“”。(每点不超过4个字)⒊“生活的辩证法既是相辅相成又是相反相成”一句在第⑥段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回答。(3分)⒋运用比喻来描写雪,是本文的特点之一,也是其他文学作品写雪时常用的方法。请你从读过的诗词中,写出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写雪的句子。(2分)⒌雪是冬季的礼物,却掩藏了污浊;雪是洁白的,却易被染污;雪是诚实的,却似乎充满着欺骗。“雪”n留给人的思考是多方面的。类似的事物还有许多,请你再举出一种事物,简要说说自己对该事物的多方面思考。(5分)[二](15分)科学知识体系内部存在一种特殊的结构。这种结构可与地球内部分层结构模型类比,称之为科学知识体系的球状结构。地球的内部结构从外向里,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科学知识体系的结构从外向里则由知识外壳、知识幔层和知识内核组成。知识外壳由事实性知识组成,如海王星、电磁波、中微子的发现均属事实性发现;知识幔层由定律性知识组成,如浮力定律、自由落体定律、化学元素周期律均属定律性知识;知识内核由原理性知识组成,即能揭露相对深刻的本质,如氧化说、进化论、相对论等原理性知识。事实性知识说明是“什么”,定律性知识说明“怎么样”,原理性知识说明“为什么”。人对某一知识领域的系统认识通常遵循“事实性→定律性→原理性”的发展过程,即人们的探索性思维通常是从科学知识的外壳部分通过幔层而向内核逼近的。例如,在天文学史上,哥白尼的日心说首先解决了“是什么”,即确认了我们这个恒星系统中,地球、火星等行星都是围绕太阳运行的;继而,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定律描述了“怎么样”,即确立了地球等行星是按照某种特定的周期、轨道和速度围绕太阳运行的;最后,牛顿的万有引力原理探索了“为什么”,说明太阳以某种特定的力作用于行星,从而使行星按开普勒发现的三大定律运行。上述过程标志着科学家对科学之谜的认识不断深化。科学家则根据各自的发现的深刻性而划分不同的级别,这样,科学界在无形中便形成了一个声誉的金字塔结构。处在金字塔尖顶的是那些因为有重大原理性发现而驰名世界的科学巨星,人们赋予他们最高荣誉,称他们开创了一个科学时代,如牛顿时代、达尔文时代、爱因斯坦时代等;或者称他们缔造了一个新的科学门类,称他们为某某学科之父,如居维叶为古生物学之父,拉瓦锡为现代化学之父,维萨里为现代解剖学之父。处在金字塔中部的是那些因为提出定律性知识而得名的科学人物,如开普勒、哈柏、孟德尔等。相比之下,聚集金字塔下部的通常是那些有重要事实性发现的科学家。⒍从第一段内容看,科学知识体系内部存在的一种特殊结构指的是。(2分)⒎填空。(2分)第一段所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有、和举例子。⒏第二段中举了哥白尼、开普勒、牛顿三人的例子,能否删去其中一例?为什么?(3分)⒐第二段的第一句话中为什么用了“通常”一词?用这个词的好处是什么?(4分)⒑第三段中,“金字塔结构”比喻什么?这种结构状况的形成原因是什么?(4分)n[三](15分)我的世界观(节选)——在诺贝尔奖授奖仪式上的演说阿尔贝特·爱因斯坦①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首先是为那样一些人,他们的喜悦和健康关系着我们的全部幸福;其次是为许多我们所不认识的人,他们的命运通过同情的纽带同我们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是以别人的劳动为基础的,我必须以同样的力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仍在领受着东西。②叔本华说:“人虽然能够做他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这句话从我青年时代起,就对我是一个真正的启示:在我自己和别人的生活面临困难时,它总是使我们得到安慰,并且永远是宽大的源泉。这种体会可以宽大为怀地减轻那种容易使人气馁的责任感,也可以防止我们过于严肃地对待自己和别人;它导致一种特别给幽默以应有地位的人生观。③要追究一个人自己或一切生物生存的意义或目的,从客观上来看,我总觉得是愚蠢可笑的。可是,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我把这种伦理基础叫做猪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以便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要是没有志同道合者之间亲切的感情,要不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那个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那么在我看来,生活就会是空虚的。我总觉得,人们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的——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都是可鄙的。④我对社会正义和社会责任的强烈感觉,同我在与别人和社会直接接触一事上所显露出来的淡漠,两者总是形成古怪的对照。我实在是一个“孤独的旅客”,我未曾全心全意地属于我的国家、我的家庭、我的朋友,甚至我最接近的亲人;在所有这些关系面前,我总是感到有一定的距离,并且需要保持孤独。同别人相互了解和协调一致是有限度的,但这不值得惋惜。无疑,这样的人在某种程度上会失去他的天真无邪和无忧无虑的心境,但另一方面他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不为别人的意见、习惯和判断所左右,并且能够不受诱惑,不把他的内心平衡建立在这样一些不可靠的基础上。⒒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⒓第③段中说:“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请问作者的理想是什么?(3分)⒔作者“保持孤独”的原因是什么?(4分)⒕填空。(4分)这篇文章是式结构,第③段主要运用了论证的方法。[四](15分)n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舟尾横臣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⒖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⑴神情与苏、黄不属属:⑵左手倚一衡木衡:⒗下列语句中的“然”,与“若听茶声然”的“然”意思相同的一个是【】(2分)A.颓然乎其间B.然则何时而乐耶C.吴广以为然D.然而不胜者⒘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⒙填空。(4分)文中画线句子描写了佛印的外貌、和。⒚文中并未点明“核舟”处在“停泊”状态,但第二段中一些描写暗示了这一点,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说明。(4分)二、写作(40分)⒛英国文学家萧伯纳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我和你仍然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有两种思想。”交流,让人们彼此了解;交流,让我们不再孤独;交流,让生活变得更加精彩;交流,让思想走向丰富和深刻……我们对“交流”可能有体验和见闻,可能有见解和认识。请围绕“交流”这个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40分)提示和要求:⑴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⑵不要忘了拟一个题目。⑶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会扣分。⑷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最好不要少于600字。⑸为了方便别人阅读,请注意书写工整,卷面整洁。题目: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60分)[一](15分)1、(2分)①②③④|⑤⑥⑦⑧2、(3分)“寿命很长”(时间)“铺天盖地”(空间)“无声无息”(声音)各占1分;意思对、字数不超过就可得分;顺序颠倒不扣分)n3、(3分)⑴概述见解(内容上);⑵承上启下(结构上)。(两方面作用,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意思对就得分)4、(2分)千树万树梨花开。或:燕山雪花大如席;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等等。(只要是用比喻写雪的诗词句子,就可得分,否则不得分)5、(5分)(对某一事物思考多元、辩证,且表述准确、清晰,得满分;思考多元、辩证,但表述不够清楚,可得3~4分;思考较为肤浅,可得1~2分)[二](15分)6、(2分)(……指的是)由知识外壳、知识幔层、知识内核组成的球状分层(三层)结构。7、(2分)作比较分类别(各占1分;顺序填倒不扣分)8、(3分)不能。因为这三例依次说明人们对某一知识领域的系统认识发展过程的三个不同阶段,如果删去一例则无法完整地说明这种发展过程。(前一问占1分,后一问2分;意思对就得分)9、(4分)表明这里介绍的是一般情况,并不排除特殊和例外情况。其好处是可以使自己的介绍更加客观(准确、严密)。(各占2分;意思对就得分)10、(4分)“金字塔结构”比喻科学界中科学家的声誉级别状况。这种结构状况是由科学家各自的发现的深刻性不同而形成的。(各占2分;意思对就得分)[三](15分)11、(4分)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也可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意思对就可得分)12、(3分)努力追求生活中的善、美、真。或:善、美、真。13、(4分)因为保持孤独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不为别人的意见、习惯和判断所左右,并且能够不受诱惑,不把他的内心平衡建立在这样一些不可靠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意思对也得分)14、(4分)总分(或:总论—分论;总说—分说)对比(或:对照;正反对比)(各占2分;顺序颠倒不能得分)[四](15分)15、(2分)⑴类似⑵通“横”(或:横)(各占1分)16、(2分)A17、(3分)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隐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18、(4分)神情姿势(或:姿态)(各占2分;顺序颠倒不扣分)19、(4分)⑴船桨横放在船尾;⑵一个船夫在休息,另一个船夫在烧茶。(各占2分;意思对就得分)n二、(40分)20、(40分)分项分等评分标准一(好)二(较好)三(中)四(较差)五(差)内容(15分)15~13分12~9分8~6分5~3分2~1分切合话题中心突出内容充实基本切合话题中心明确内容具体基本切合话题中心基本明确内容比较具体勉强切合话题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具体不切合话题表达(20分)20~16分15~12分11~9分8~6分5~0分表达方式运用得好结构严谨语言流畅表达方式运用得好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言通顺表达方式运用基本合理结构基本完整层次基本清楚语句基本通顺表达方式运用有缺陷结构不完整层次不清楚语句不通顺表达方式运用很差结构混乱语病多书写(5分)5分4分3分2分1分字体匀称写字、标点、格式正确卷面整洁字体端正写字、标点、格式正确卷面整洁字迹清楚有三四处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字迹潦草错别字和标点错误较多字迹无法辨认,卷面脏乱说明:⑴文章基本切合话题,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具体,如果表达十分突出,可加2~4分。⑵文章不足600字,每少20字酌情扣1~2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