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09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全国2009年04月自学考试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
全国2009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 B )0-6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决定论思想2.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C )1-37A.广延性B.存在性C.物质性D.可知性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1-35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时空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4.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D )1-48A.联系的B.精神的C.发展的D.实践的5.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 B )1-51A.质量互变的观点B.永恒发展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6.提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A )1-56A.否定之否定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D.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7.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D )1-86A.人可以创造规律B.人可以消灭规律C.人可以改变规律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C )2-93A.唯物论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9.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B )2-94第7页nA.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10.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 D )2-117A.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B.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1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D )3-134A.地理环境B.人口因素C.政治制度D.生产方式12.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C )3-137A.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C.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13.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D )3-157A.唯一动力B.最终动力C.根本动力D.直接动力1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还因为( A )3-174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B.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能推动历史进步C.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都是天然合理的D.人民群众的活动是不受历史条件制约的15.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D )4-190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16.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B )4-191A.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B.价值规律C.剩余价值规律D.货币流通规律1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B )4-199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C.劳动过程和劳动力价值创造过程的统一D.劳动过程和旧价值转移过程的统一18.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C )4-209第7页nA.政党制度B.三权分立制度C.国家制度D.选举制度19.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是( B )5-225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20.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B )5-233A.I(v+m)>IIcB.I(v+m)=IIcC.I(c+v+m)=Ic+IIcD.II(c+v+m)=I(v+m)+II(v+m)2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把剩余价值看作是( C )5-239A.不变资本的产物B.可变资本的产物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D.全部所费资本的产物22.商业资本所获得的利润相当于( A )5-249A.平均利润B.超额利润C.垄断利润D.企业利润23.资本主义地租是( C )5-256A.农产品价值低于生产价格的差额B.土地所有者得到的平均利润C.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D.农业工人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24.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 D )6-270A.产业资本家B.商业资本家C.大土地所有者D.金融寡头25.资本输出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 )6-284A.借贷资本和生产资本输出B.借贷资本和商品资本输出C.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输出D.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输出26.资本主义造就的埋葬自身的社会力量是( A )6-299A.无产阶级B.科学技术C.巨大的社会财富D.社会化的生产力27.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标志性著作是( C )7-305A.《资本论》B.《德意志意识形态》C.《共产党宣言》D.《反杜林论》28.在苏维埃俄国提出并领导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是( A )7-310A.列宁B.斯大林C.布哈林D.托洛斯基29.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 )7-323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第7页nC.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D.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30.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 B )0-22A.消灭等级制度,实现人人平等B.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C.消灭贫富悬殊,实行平均主义D.取消按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下列选项中,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组成部分的有( BCD )0-5A.民主社会主义B.科学社会主义C.马克思主义哲学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32.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的有( ACD )1-37A.朴素唯物主久B.庸俗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33.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的积累引起质变这一哲学道理的有( ACD )1-66A.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B.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C.绳锯木断,水滴石穿D.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34.下列各项属于党的思想路线内容的有( ABCD )2-125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35.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 ABCD )3-139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C.产品的分配方式D.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36.货币的基本职能有( AB )4-189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37.以机器设备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 AC )5-229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固定资本D.流动资本38.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控货币量的政策手段有( BCD )6-281A.税收政策B.公开市场业务C.再贴现利率政策D.最低准备金率政策39.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合理性表现在( AB )7-304A.它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B.它认为资本主义必须要为一种更好的制度取代第7页nC.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D.它认为无产阶段是埋葬资本主义的革命力量40.下列各项属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有( ACD )8-341A.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B.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劳分配C.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D.阶级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1-40答: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2)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3)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42.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2-106答: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43.简述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4-201答: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是马克思的重要理论贡献,它的意义在于:(1)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2)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正确地表明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第7页n44.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6-277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即资本主义的国家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这种结合有多种形式,并且这些具体形式还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变化,但其基本的、主要的形式则可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1)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也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2)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也即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资本与私人资本结合在一个企业中的经济形式。(3)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也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私人企业的外部起作用,通过种种方式来促进、诱导私人企业向既定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调节。45.简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7-326答:(1)在这些国家里大力发展生产力,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2)在这些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3)这些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是在与资本主义国家并存的环境下,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曲折前进的,面临着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4)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和广大人民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利用,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3-135答: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就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先进的或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社会向前发展;2、落后的或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延缓社会的发展进程。二、观念形态的文化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1、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现民主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可以推动科学的发展。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47.试述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5-230第7页n答:(1)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量有影响作用。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在一定时期内所能带来的剩余价值量的多少。由于全部预付资本中的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所以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可变资本周转的速度越快,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多。(2)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率有影响作用。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就越多,年剩余价值总量越多,年剩余价值率就越高。第7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