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水_基础知识填空_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活中的水_基础知识填空_含答案

第一单元基础知识姓名学号水的组成:1、在水中通直流电后,在极产生体积较大的气体,用点燃的火柴接近这种气体,发现它会,产生色的火焰,这种气体是。极产生的气体体积较小,这种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说明这种气体是。2、水的电解表达式:。说明水是由和组成。水的密度:1、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2、计算公式:3、国际单位:常用单位:,它们之间的换算:4、常见物质的密度:ρ水=;表示的意义:ρ酒精=;ρ铁=;ρ铜=;ρ铝=。5、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同种物质的密度与和无关,但等于它们的比值。6、两种不同的物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密度越大的物质,质量越;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密度越大的物质,体积越。水的压强;1、压力的产生是由于物体间的相互,方向与受力物体的接触面,并指向受力物体。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大小。2、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3、物体在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4、计算公式:单位:5、减小压强的方法:,。6、压强计是测量内部的压强,橡皮膜上受到的压强越大,U型管两边的液面的也越大。7、液体对容器的和都会产生压强。液体的内部都有压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发向的压强都。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有关。液体的压强可用公式表示。水的浮力1、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托的力叫做浮力。浮力的方向是。2、阿基米德原理:。公式。3、物体浮沉条件:(1)当、,物体上浮。n(2)当、,物体悬浮。(3)当、,物体下沉。4、密度计是测量的密度。原理是:在各种液体中密度计处于,则G=F浮=。5、潜水艇的沉浮原理是靠改变自身的来实现。鱼是靠改变自身的来实现。物体在水中的分散、溶解状况:1、溶液是由、组成,是混合物。它的特征是、。2、饱和溶液:在一定的下,在一定量的中,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相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溶液。3、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4、(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它是定量表示。公式。5、不同的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可用来表示。大多数的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影响不大,如;极少数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6、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内因有;外因有。7、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定量表示。公式。物质在水中的结晶1、晶体的特征是有、。2、结晶的方法有:(1)法,适用于,(2)法,适用于。水的利用和保护:1、地球上分布最多的是水。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水资源有:、、。对陆地淡水资源补充最重要的循环是:。2、我国的水资源分布存在和不均匀,人均水资源的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3、污水净化的方法有、、。过滤法是根据物质的溶解性不同除去液体中物质。蒸馏法是根据各种液体的不同。实验:1、测量不规则的小石块的密度,可先用测出质量,再用测出质量,根据公式算出密度。2、配制一定的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是、、。3、粗盐的精制步骤分:、、。过滤装置要注意“一、二、三”。n一单元基础知识姓名1、水在哪里1、地球上的水96.53%是海水,只有2.53%是淡水。目前可以被人们利用的淡水只占全部淡水资源的0.3%2、水循环是指由于蒸发和降水,使地球上水体进行水分交换的循环过程。水循环中水的总量保持不变。2、水的组成:1、在水中通直流电后,在阴极产生体积较大的气体,用点燃的火柴接近这种气体,发现它会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这种气体是氢气。阳极产生的气体体积较小,这种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这种气体是氧气。2、水的电解表达式: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3、水的密度:1、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2、计算公式:ρ=m/v推导公式:m=ρvv=m/ρ3、国际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它们之间的换算:1g/cm3=1000kg/m34、常见物质的密度:ρ水=1.0*10kg/m3;表示的意义:1m3水的质量为1000kgρ酒精=;ρ铁=;5、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和体积无关,但等于它们的比值。6、两种不同的物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密度越大的物质,质量越大;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密度越大的物质,体积越小。4、水的压强;1、压力的产生是由于物体间的相互挤压,方向与受力物体的接触面垂直,并指向受力物体。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2、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压力的大小、物体的作用面积。3、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4、计算公式:p=F/S单位:帕推导公式:F=pSS=F/p5、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6、压强计是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橡皮膜上受到的压强越大,U型管两边的液面的也越大。7、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会产生压强。液体的内部都有压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压强可用公式p=ρgh表示。5、水的浮力1、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公式F浮=G排=ρ液gV排。3、物体浮沉条件:(1)当F浮>G、ρ物<ρ液,物体上浮。(2)当F浮=G、ρ物=ρ液,物体悬浮。(3)当F浮ρ液,物体下沉。4、密度计是测量液体的密度。原理是:在各种液体中密度计处于漂浮,则F浮=G排=ρ液gV排。n5、潜水艇的沉浮原理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鱼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6、7、物体在水中的分散、溶解状况:1、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是混合物。它的特征是均一、稳定。2、饱和溶液: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相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3、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增加溶剂,升高温度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4、(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它是定量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公式:S=(m质/m剂)*100g5、不同的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可用溶解度曲线来表示。大多数的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影响不大,如氯化钠;极少数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6、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内因有溶质的性质和溶剂的性质;外因有温度。7、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定量表示溶液的组成。公式:A%=m质/m液=m质/(m质+m剂)8、物质在水中的结晶1、晶体的特征是有固定的熔点、有规则形状。2、结晶的方法有:(1)蒸发溶剂法,适用于溶解度对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物质,(2)冷却热的饱和溶液法,适用于溶解度对温度变化影响大较大的物质。9、水的利用和保护:1、地球上分布最多的是海洋水。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水资源有:湖泊淡水、河流水、浅层地下水。对陆地淡水资源补充最重要的循环是:海陆间大循环。2、我国的水资源分布存在时间和空间不均匀,人均水资源的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3、污水净化的方法有沉淀法、过滤法、蒸馏法。过滤法是根据物质的溶解性不同除去液体中混有的不溶性固体杂质。蒸馏法是根据各种液体的沸点不同。实验:1、测量不规则的小石块的密度,可先用天平测出质量,再用量筒测出体积,根据公式ρ=m/v算出密度。2、配制一定的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3、粗盐的精制步骤分:溶解、过滤、蒸发结晶。过滤装置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