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09 发布 |
- 37.5 KB |
- 4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1年中央电大成本会计资料复习、试题及答案001
试卷代号:2134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成本会计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应计人产品成本的费用是()。A.废品损失B.管理费用C.营业费用D.折旧费用2.下列项目中不应计入企业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是()。A.厂部管理人员工资B.车间管理人员工资C.购买固定资产支出D.短期借款利息3.为了保证按每个成本计算对象正确地归集应负担的费用,必须将应由本期产品负担的生产费用正确地在()。A.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B.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C.盈利产品与亏损产品之间进行分配D.可比产品与不可比产品之间进行分配4.工资及福利费成本项目是指()。A.全体职工的工资和按规定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B.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及福利费C.计入成本的原材料节约奖D.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5.采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交互分配法,对外分配的费用总额是()。A.交互分配前的费用B.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C.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D.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再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6.期间费用应()。A.直接计人产品成本B.直接计入制造费用C.直接计人当期损益D.分配计人生产经营业务成本7.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适用于()。A.制造费用数额较大的企业B.季节性生产企业C.基本生产车间规模较小的企业D.制造费用数额较小的企业8.不可修复废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为1000元,加工费用500元;收回残料价值200元,应由过失人赔款300元,则废品净损失应为()。A.1000元B.1300元C.1200元D.1500元9.某种产品的各项定额准确、稳定,其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其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应采用()。A.定额比例法B.约当产量比例法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D.在产品按完工产品计算法10.简化分批法是()。A.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B.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C.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D.不分批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的分批法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下列各项中,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有()。A.车间办公费B.季节性停工损失C.车间设计制图费D.在产品的盘亏损失E.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工资2.在下列方法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有()。A.交互分配法B.代数分配法C.定额比例法D.直接分配法E.计划成本分配法3.在确定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有(Page43of43nA.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B.在产品数量的多少C.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D.各项费用比重的大小E.在产品是否接近完工4.在定额法下,产品的实际成本是()的代数和。A.按现行定额成本计算的产品定额成本B.脱离现行定额的差异C.材料成本差异D.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E.按上期定额成本计算的产品定额成本5.分步法适用于()。A.大量生产B.大批生产C.成批生产D.多步骤生产E.单步骤生产6.按系数比例分配同类产品中各种成本的方法是()。A.分类法的一种B.品种法的一种C.-种简化的分类法D.-种单独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E.一种分配间接费用的方法7.生产多品种情况下,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变动的因素有()。A.产品产量B.产品单位成本C.产品价格D.产品品种结构E.产品质量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l-对于工业企业发生的各种工资费用按其用途应分配计入哪些成本费用账户及成本项目?2.管理要求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四、业务处理题(共50分)1.某企业某辅助车间本月共发生生产费用73326元。其中:原材料费用51200元,机物料消耗3420元,应付生产工人工资4800元,应付车间管理人员工资2100元,应付福利费按工资的14%计提,应提折旧334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办公费等其他费用共计7500元。要求:(1)编制分配各项要素费的会计分录;(2)编制结转辅助车间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该企业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该企业基本生产车间设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燃料及动力”四个成本项目;辅助生产车间只设前三个成本项目)(本题15分)2.本月甲产品所耗原材料费用:计划1500元,实际1512元。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计划30公斤,实际36公斤。原材料单价:计划50元,实际42元。要求:分别采用差额计算分析法和连环替换分析法,计算分析原材料消耗量和材料单价变动对原材料费用的影响。(本题8分)3.某工业企业有供水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某年5月份供水车间供水9000吨,全月发生的费用为3500元,每吨水计划成本为0.55元。供电车间供电40000度,全月发生的生产费用为12400元,每度电计划成本0.35元。水电均为一般消耗用。本月各车间、部门消耗水电情况如下: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要求:(1)按计划成本分配法分别计算各车间、部门用水、用电的计划成本;(2)分别计算供水、供电的计划总成本;(3)分别计算供水、供电的实际总成本;.(4)分别计算供水、供电的成本差异;(5)编制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会计分录。(注意列出算式,“辅助生产成本”科目按车间列示明细科目)(本题15分)4.某企业本月生产产品的成本资料如下。该企业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中的综合结转法结转半成品成本。要求:将本月所产产成品成本进行成本还原(填表计算,写出计算过程)。(本题12分)Page43of43n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产量:100件试卷代号:2134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成本会计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A2.C3.A4.B5.D6.C7.B8.A9.C10.B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ABCD2.ABDE3.ABCD4.ABCD5.ABD6.AC7.ABD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在进行费用分配时,直接进行产品生产、设有“工资及福利费”成本项目生产工人工资,应单独地记人“基本生产成本”总账账户和所属明细账的借方;直接进行辅助生产的工人工资,用于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但未专设成本项目的职工工资,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工资,专设的销售部门人员的工资、用于固定资产购建等工程的工资以及应由应付福利费用开支的生活福利部门人员的工资等,则应分别记人“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在建工程”和“应付福利费”等总账账户和所属明细账的借方。六个月以上病假人员的工资作为劳动保险费,记入“管理费用”账户。已分配的工资总额,应记入“应付工资”账户的贷方。2.管理要求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主要有:(1)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以品种或批别为成本计算对象,采用品种法或分批法。(2)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以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采用分步法。(3)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企业,管理上要求尽快提供成本资料,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可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4)在定额管理基础较好的企业,为加强定额管理工作,可采用定额法。四、业务处理题(共50分)1.(1)分配各项要素费:1)借:辅助生产成本一直接材料51200制造费用一辅助车间3420贷:原材料546202)借:辅助生产成本一直接人工4800制造费用一辅助车间2100贷:应付工资69003)借:辅助生产成本一直接人工672制造费用一辅助车间294贷:应付福利费9664)借:制造费用一辅助车间3340贷:累计折旧33405)借:制造费用一辅助车间7500,贷:银行存款7500(2)结转辅助车间制造费用:借:辅助生产成本一制造费用16654贷:制造费用一辅助车间16654(3420+2100+294+3340+7500=16654)2.采用差异计算分析法(1)分析对象:1512-1500一十12(2)量差影响:(36-30)×50-300(超支)(3)价差影响:(42-50)×36%=-288(节约)连环替代(换)分析法Page43of43n(1)计划数30×50-1500(2)第1次替代36×50-1800(2)一(1)量差影响+300(3)第2次替代36×42-1512(3)一(2)价差影响-2883.(1)各车间、部门用水、用电计划成本:供水车间用电计划成本-4000×0.35=1400(元)供电车间用水计划成本-2000×0.55=1100(元)基本生产车间用水计划成本-5500×0.55-3025(元)基本生产车间用电计划成本-30000×0.55-16500(元)管理部门用水计划成本:1500×0.55=825(元)管理部门用电计划成本:6000×0.35=2100(元)(2)供水计划总成本:1100+3025+825=4950(元)供电计划总成本:1400+1050+2100=14000(元)(3)供水实际总成本:3500+1400=4900(元)供电实际总成本:12400+1100=13500(元)(4)供水成本差异=4900-4950=-50(元)供电成本差异:13500-14000=-500(元)还原分配率=15200/30400=0.5半成品成本还原:原材料-0.5×18240-9120工资及福利费-0.5×6980-3490制造费用-0.5×5180-2590还原后总成本:原材料-9120742工资及福利费-3490+6420-9910制造费用-2590+5880-8470Page43of43n---v---试卷代号:2134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成本会计试题2010年7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成本会计的对象是(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的期间费用)。2.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表现的生产耗费,称为企业(生产费用)。3.为了保证按每个成本计算对象正确地归集应负担的费用,必须将应由本期产品负担的生产费用正确地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4.工资及福利费成本项目是指(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及福利费)。5.某企业固定资产采用使用年限法计提折旧,某类固定资产残值率为5%,预计使用15年,则年折旧率为(6.33%)。6.期间费用应(直接计人当期损益)。7.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的特点是将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8.制造费用采用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时,“制造费用”账户月末(可能有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9.某种产品的各项定额准确、稳定,其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其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应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10.结转由产品成本负担的废品净损失时,应编制的会计分录是(D)。D.借:基本生产成本贷:废品损失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ABC)A.外购动力B.工资费用C.折旧费D.直接材料E.燃料及动力2.在下列方法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有(ABDE)A.交互分配法B.代数分配法C.定额比例法D.直接分配法E.计划成本分配法3.下列各项损失中,不属于废品损失的有(BCDE)。A.产品人库以后发现的生产中的废品损失B.产品人库以后发现的由于保管不善发生的废品损失C.降价出售不合格品的降价损失D.产品销售后发现的废品由于包退发生的损失E.产品销售后发现的废品由于包换发生的损失4.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和在产品费用,适用于(BCD)产品。A.月末在产品数量不大B.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C.产品成本中各项费用所占比重相差不多D.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E.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5.分步法适用于(ABD)。A.大量生产B.大批生产C.成批生产D.多步骤生产E.单步骤生产6.按系数比例分配同类产品中各种成本的方法是(AC)。A.分类法的一种B.品种法的一种C.一种简化的分类法D.一种单独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E.一种分配间接费用的方法Page43of43n7.计算和分析脱离定额成本差异主要包括(ABC)。A.直接材料脱离定额差异B.直接人工费用脱离定额差异C.制造费用脱离定额差异D.管理费用脱离定额差异E,期间费用脱离定额差异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正确划清哪些方面的费用界限?答(1)正确划分应否计人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的界限。(2)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3)正确划分各个月份的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界限。(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以上五个方面费用界限的划分过程,也是产品成本的计算过程。2.简述品种法的成本计算程序。(1)开设成本明细账。即按产品品种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或成本计算单,并按成本项目设置专栏。同时,还应开设“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按生产车间或品种)和“制造费用明细账”(按生产车间),账内按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设置专栏。(2)分配各种要素费用。即根据各项费用的原始凭证和其他有关资料,登记各项货币支出,编制各种费用分配表,分配各种要素费用。根据要素费用分配的结果,登记各种明细账。(3)分配辅助生产费用。(4)分配基本车间制造费用。(5)分配计算各种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6)结转产成品成本。四、业务处理题(共50分少)1.某工业企业9月26日通过银行支付外购动力费用24000元。9月末查明各车间、部门耗电度数为:基本生产车间耗电35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5000度;辅助生产车间耗电89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190。度;企业管理部门耗电600。度。该月应付外购电力费共计24950元。要求:(1)按所耗电度数分配电力费用,A,B产品按生产工时分配电费。A产品生产工时为36000小时,B产品生产工时为24000小时。(2)编制该月支付外购电费的会计分录。(3)编制该月分配外购电费的会计分录。(该企业基本车间明细账设有“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辅助生产车间明细账设有“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且辅助车间设“制造费用”明细账;所编分录列示到成本项目)。(本题15分)答:(1)分配电费:分配率=24950/05000+8900+6000)=0.5基本车间:产品用电费=30000×0.5=15000(元)照明用电费=5000×0.5=2500(元)辅助车间:产品用电费=7000×0.5=3500(元)照明用电费=1900×0.5=950(元)企业管理部门用电费=6000×0.5=3000(元)合计24950(元)分配A、B产品动力费:分配率=15000/(36000+24000)=0.25A产品负担:36000×0.25=9000(元)B产品负担:24000×0.25=6000(元)(2)借:应付账款24000贷:银行存款24000(3)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燃料及动力)9000—B产品(燃料及动力)6000辅助生产成本(燃料及动力)3500制造费用—基本车间2500Page43of43n—辅助车间950管理费用3000贷:应付账款249502.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实际工时为:甲产品20000小时,乙产品32000小时。根据工资结算凭证汇总的工资费用为: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产品的工人工资为2392。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为41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工资11000元,生活福利部门人员工资5000元,专设销售机构人员工资为6000元。要求:编制分配工资费用和计提职工福利费的会计分录:将基本车间工人工资在甲、乙产品间按实际工时分配。(本题9分)工资费用分配率=23920/(20000+32000)=0.46甲产品负担=20000×0.46=9200(元)乙产品负担=32000×0.46=14720(元)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9200—乙产品14720制造费用4100管理费用11000营业费用6000应付福利费5000贷:应付工资50020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1288—乙产品2060.8制造费用574管理费用2240营业费用840贷:应付福利费7002.83.某生产车间本月在乙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可修复废品12件,按所耗定额费用计算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单件原材料费用定额为60元;已完成的定额工时共计140小时,每小时的费用定额为:燃料和动力1.5元,工资和福利费1.9元,制造费用1.10元。不可修复废品的残料作价13。元以辅助材料人库;应由过失人赔款40元。废品净损失由当月同种产品成本负担。要求:(1)计算不可修复废品定额成本;(2)计算不可修复废品净损失;(3)编制结转不可修复废品的定额成本、残料人库、过失人赔款和结转废品净损失的会计分录。(本题14分)(1)不可修复废品定额成本:材料成本=60×12=720燃料和动力=140×1.5=210工资和福利费=140×1.9=266制造费用=140×1.1=154合计1350(2)废品净损失=1350-130-40=1180(3)会计分录1)结转不可修复废品的定额成本:借:废品损失一一乙产品1350贷: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13502)残料入库:借:原材料130贷:废品损失—乙产品1303)应收赔款:借:其他应收款40贷:废品损失—乙产品404)废品净损失转账:借: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1180Page43of43n贷:废品损失—乙产品11804.某企业本月生产产品的成本资料如下。该企业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中的综合结转法结转半成品成本。项目半成品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合计还原前产成品成本152006420588027500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182406980518030400要求:将本月所产产成品成本进行成本还原(填表计算,写出计算过程)。(本题12分)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产量:100件项目还原分配率半成品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合计还原前产品成本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产品成本中半成品成本还原还原后产品总成本产成品单位成本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产量:100件项目还原分配率半成品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合计还原前产品成本152006420588027500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182406980518030400产品成本中半成品成本还原0.5-152009120349025900还原后产品总成本91209910847027500产成品单位成本91.2099.1084.70275还原分配率=15200/30400=0.5半成品成本还原:原材料=0.5×18240=9120工资及福利费=0.5×6980=3490制造费用=0.5×5180=2590还原后总成本:原材料=9120工资及福利费=3490+6420=9910制造费用=2590+5880=8470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成本会计试题2010年1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废品损失)。2.下列项目中不应计人企业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是(购买固定资产支出)。3.为了保证按每个成本计算对象正确地归集应负担的费用,必须将应由本期产品负担的生产费用正确地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4.工资及福利费成本项目是指(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及福利费)。5.采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交互分配法,对外分配的费用总额是(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再加上交互分配转人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6.期间费用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7.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适用于(季节性生产企业)。Page43of43n8.不可修复废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为1000元,加工费用500元;收回残料价值200元,应由过失人赔款300元,则废品净损失应为(1000元)。9.某种产品的各项定额准确、稳定,其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其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应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10.简化分批法是(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下列各项中,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有(ABCD)A.车间办公费B.季节性停工损失C.车间设计制图费D.在产品的盘亏损失E.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工资2.在下列方法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有(ABDE)。A.交互分配法B.代数分配法C.定额比例法D.直接分配法E.计划成本分配法3.在确定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有(ABCD)A.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B.在产品数量的多少C.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D.各项费用比重的大小E.在产品是否接近完工4.在定额法下,产品的实际成本是(ABCD)的代数和。A.按现行定额成本计算的产品定额成本B.脱离现行定额的差异C.材料成本差异D.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E.按上期定额成本计算的产品定额成本5.分步法适用于(ABD)。A.大量生产B.大批生产C.成批生产D.多步骤生产E.单步骤生产6.按系数比例分配同类产品中各种成本的方法是(AC)。A.分类法的一种B.品种法的一种C.一种简化的分类法D.一种单独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E.一种分配间接费用的方法7.生产多品种情况下,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变动的因素有(ABD)。A.产品产量B.产品单位成本C.产品价格D.产品品种结构E.产品质量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对于工业企业发生的各种工资费用按其用途应分配计人哪些成本费用账户及成本项目?答:在进行费用分配时,直接进行产品生产、设有“工资及福利费”成本项目生产工人工资,应单独地记入“基本生产成本”总账账户和所属明细账的借方;直接进行辅助生产的工人工资,用于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但未专设成本项目的职工工资,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工资,专设的销售部门人员的工资、用于固定资产购建等工程的工资以及应由应付福利费用开支的生活福利部门人员的工资等,则应分别记入“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在建工程”和“应付福利费”等总账账户和所属明细账的借方。六个月以上病假人员的工资作为劳动保险费,记入“管理费用”账户。已分配的工资总额,应记入“应付工资”账户的贷方、2.管理要求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以品种或批别为成本计算对象,采用品种法或分批法。(2)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以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采用分步法。(3)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企业,管理上要求尽快提供成本资料,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可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4)在定额管理基础较好的企业,为加强定额管理工作,可采用定额法。四、业务处理题(共50分)1.某企业某辅助车间本月共发生生产费用73326元。其中:原材料费用5120。元,机物料消耗3420元,应付生产工人工资4800元,应付车间管理人员工资2100元,应付福利费按工资的14%计提,应提折旧334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办公费等其他费用共计7500元。要求:(1)编制分配各项要素费的会计分录;(1)分配各项要素费:1)借:辅助生产成本一直接材料51200制造费用一辅助车间3420Page43of43n贷:原材料546202)借:辅助生产成本一直接人工4800制造费用一辅助车间2100贷:应付工资69003)借:辅助生产成本一直接人工672制造费用一辅助车间294贷:应付福利费9664)借:制造费用一辅助车间3340贷:累计折旧33405)借:制造费用一辅助车间7500贷:银行存款7500(2)编制结转辅助车间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该企业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该企业基本生产车间设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燃料及动力”四个成本项目;辅助生产车间只设前三个成本项目)(本题15分)(2)结转辅助车间制造费用:借:辅助生产成本一制造费用16654贷:制造费用一辅助车间16654(3420+2100+294+3340+7500=16654)2.本月甲产品所耗原材料费用:计划1500元,实际1512元。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计划30公斤,实际36公斤。原材料单价:计划50元,实际42元。要求:分别采用差额计算分析法和连环替换分析法,计算分析原材料消耗量和材料单价变动对原材料费用的影响。(本题8分)采用差异计算分析法(1)分析对象:1512-1500=+12(2)量差影响:(36-30)×50=300(超支)(3)价差影响:(42-50)×36%=-288(节约)连环替代(换)分析法(1)计划数30×50=1500(2)第1次替代36×50=1800(2)-(1)量差影响+300(3)第2次替代36×42=1512(3)-(2)价差影响-2883.某工业企业有供水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某年5月份供水车间供水9000吨,全月发生的费用为3500元,每吨水计划成本为0.55元。供电车间供电40000度,全月发生的生产费用为12400元,每度电计划成本0.35元。水电均为一般消耗用。本月各车间、部门消耗水电情况如下:耗用单位供水车间供电车间基本生产车间管理部门水电吨度40002000065003000015006000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要求:(1)按计划成本分配法分别计算各车间、部门用水、用电的计划成本;(2)分别计算供水、供电的计划总成本;(3)分别计算供水、供电的实际总成本;(4)分别计算供水、供电的成本差异;(5)编制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会计分录。(注意列出算式,“辅助生产成本”科目按车间列示明细科目)(本题15分)(1)各车间、部门用水、用电计划成本:供水车间用电计划成本=4000×0.35=1400(元)供电车间用水计划成本=2000×0.55=1100(元)基本生产车间用水计划成本=5500×0.55=3025(元)Page43of43n基本生产车间用电计划成本=30000×0.55=16500(元)管理部门用水计划成本:1500×0.55=825(元)管理部门用电计划成本:6000×0.35=2100(元)(2)供水计划总成本:1100+3025+825=4950(元)供电计划总成本:1400+1050+2100=14000(元)(3)供水实际总成本:3500+1400=4900(元)供电实际总成本:12400+1100=13500(元)(4)供水成本差异=4900-4950=-50(元)供电成本差异:13500-14000=-500(元)(5)借: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1400—供电车间1100制造费用13525管理费用2925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4950—供电车间14000借:管理费用回550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50—供电车间5004.某企业本月生方产品的成本资料如下。该企业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中的综合结转法结转半成品成本。项目半成品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合计还原前产成品成本15200—6420588027500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182406980518030400要求:将本月所产产成品成本进行成本还原(填表计算,写出计算过程)。(本题12分)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产量:100件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产量:100件项目还原分配率半成品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还原前产品成本152006420588027500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182406980518030400产品成本中半成品成本还原0.5-152009120349025900还原后产品总成本91209910847027500产成品单位成本91.2099.1084.70275还原分配率=15200/30400=0.5半成品成本还原:原材料=0.5×18240=9120工资及福利费=0.5×6980=3490制造费用=0.5×5180=2590还原后总成本:原材料=9120工资及福利费=3490+6420=9910制造费用=2590+5880=8470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会计学专业成本会计试题2009年7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成本会计的对象是(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的期间费用)。Page43of43n2.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制造费用)。3.在成本核算中,必须正确核算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这是贯彻了会计核算的(权责发生制)原则。4.按医务及生活福利部门人员工资的一定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应借记的账户是(管理费用)5.期间费用应(直接计人当期损益)。6.在企业设置“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的情况下,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费用,应借记的账户是(“基本生产成本”)。7.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的特点是将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8.不可修复废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为1000元,加工费用500元;收回残料价值200元,应由过失人赔款300元,则废品净损失应为(1000元)。9.如果产品成本中的原料费用所占比重很大,原料随着生产进度逐渐投人生产,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在分配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费用时,应该采用的方法是(在产品按所耗原料费用计价,原料费用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10.采用连环替代法,可以揭示(产生差异的因素和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下列各项中,属于成本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有(CD)。A.营业收人的实现B.盈余公积的提取C.各项生产费用的支出和产品生产成本的形成D.各项期间费用的支出和归集过程E.企业利润的实现及分配2.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转出时,可以(ABCDE)。A.借记“制造费用”账户B.借记“管理费用”账户C.借记“在建工程”账户D.贷记“辅助生产成本”账户E.借记“辅助生产成本”账户3.“废品损失”账户借方应反映(BCD)项目。A.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B.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C.可修复废品的工资费用D.可修复废品的动力费用E.回收废料的价值4.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费用时,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所应具备的条件是(BCDE)。A.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B.产品的消耗定额比较稳定C.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小D.产品的消耗定额比较准确E.定额管理基础较好5.品种法适用于(AC)。A.小批单件单步骤生产B.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C.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小批单件多步骤生产D.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E.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6.平行结转分步法的适用情况是(BCD)。A.半成品对外销售B.半成品不对外销售C.管理上不要求提供各步骤半成品资料D.半成品种类较多,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工作量较大E.管理上要求提供各生产步骤半成品成本资料7.在定额法下,产品的实际成本是(ABCD)的代数和。A.按现行定额成本计算的产品定额成本B.脱离现行定额的差异C.材料成本差异Page43of43nD.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E.按上期定额成本计算的产品定额成本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如何测定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完工率)?测定在产品完工程度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平均计算完工率,即一律按50%作为各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另一种是各工序分别测算完工率。可以按照各工序的累计工时定额占完工产品工时定额的比率计算,事前确定各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计算公式如下:某工序在产品完工率一(前面各工序工时定额之和+本工序工时定额X50写)/产品工时定额如果原材料费用不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人,而是随着生产进度陆续投料,原材料费用按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时,应按每一工序的原材料消耗定额分别计算在产品的完工率(或投料率)。2.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各包括哪些方法?各自的适用条件是什么?为了适应各类型生产的特点和不同的管理要求,在产品成本计算工作中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从而有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1)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称为品种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单步骤的大量大批生产,如采掘、发电等;也可用于管理上不需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的大量大批生产,如水泥厂等。(2)以产品批别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称为分批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小批、单件的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如重型机械制造、船舶制造、修理作业等。(3)以产品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称为分步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大量大批且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生产,如纺织、冶金等。四、业务处理题(共50分)1.某工业企业的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C三种产品,其工时定额为:A产品15分钟,B产品18分钟,C产品12分钟;本月产量为:A产品14000件,B产品10000件,C产品13500件。本月该企业工资总额为:基本生产车间工人计时工资23000元,管理人员工资1500元;辅助车间(锅炉)工人工资280。元,管理人员工资120。元;企业管理人员工资2600元;生活福利部门人员工资820元。要求:(1)按定额工时比例将基本生产车间工人工资在A,B,C三种产品间分配;(2)编制工资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辅助车间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分录列示明细科目及成本项目)(1)产品定额工时:A产品=15/60×14000=3500(小时)B产品=18/60×10000=3000(小时)C产品~12/60×13500=2700(小时)分配率=23000/0500×3000×2700)=2.5各产品分配工资费用:A产品=2.5×3500=8750(元)B产品=2.5×3000=7500(元)C产品=2.5×2700=6750(元)(2)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直接人工)8750—B产品(直接人工)7500—C产品(直接人工)6750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4000制造费用—基本车间1500管理费用2600应付福利费820贷:应付工资319202.某企业某辅助车间本月共发生生产费用73326元。其中:原材料费用51200元,机物料消耗3420元,应付生产工人工资4800元,应付车间管理人员工资2100元,应付福利费按工资的14%计提,应提折旧334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办公费等其他费用共计7500元。Page43of43n要求:(1)编制分配各项要素费的会计分录;(2)编制结转辅助车间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该企业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该企业基本生产车间设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燃料及动力”四个成本项目;辅助生产车间只设前三个成本项目)(本题12分)2.(1)分配各项要素费:1)借:辅助生产成本一直接材料51200制造费用一辅助车间3420贷:原材料546202)借:辅助生产成本一直接人工4800制造费用一辅助车间2100贷:应付工资69003)借:辅助生产成本一直接人工672制造费用一辅助车间294贷:应付福利费9664)借:制造费用一辅助车间3340贷:累计折旧33405)借:制造费用一辅助车间7500贷:银行存款7500(2)结转辅助车间制造费用:借:辅助生产成本一制造费用16654贷:制造费用一辅助车间16654(3420+2100+294+3340-I-7500=16654)3.某企业设有修理、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发生辅助生产费用、提供劳务量等见下表:要求: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编制有关会计分录。(将分配结果填人表中)(本题15分)3.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计划成本分配法)Page43of43n会计分录:借:辅助生产成本—修理588—供电450制造费用—基本车间14100管理费用1272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9660—修理6750结转差异:借:管理费用322(红字)贷:辅助生产成本一修理312(红字)一供电10(红字)4.某企业某年8月甲产品明细账部分数据见下表,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费用。原材料费用按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其他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明细账“工资及福利费”栏的“定额”行登记的是定额工时数。甲产品成本明细账(部分数据)要求:(1)计算原材料费用和其他各项费用的分配率。(2)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3)登记甲产品成本明细账(8月份)。(本题14分)Page43of43n(1)原材料费用分配率=(3541+5459)/(1700+1300)=3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1700×3=5100(元)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1300×3=3900(元)工资及福利费分配率=(2987+4213)/(3500+2500)=1.2(元/小时)完工产品工资及福利费=3500×1.2=4200元)月末在产品工资及福利费=2500×1.2=3000(元)制造费用分配率~(3376+5024)/(3500+2500)=1.4(元/小时)完工产品制造费用=3500×1.4=4900(元)月末在产品制造费用=2500×1.4=3500元)(2)完工产品成本=5100+4200+4900=142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3900+3000+3500=10400(元)(3)甲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登记如下: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成本会计试题2009年1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成本会计的任务主要决定于(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2.采用简化的分批法,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既是各批产品之间又是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计入费用的依据)。3.制造费用(既包括间接生产费用,又包括直接生产费用)。4.如果企业成本明细账中不设置“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发生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费用,应借记(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原材料”成本项目)。5.若原材料随加工进度陆续投入,则原材料费用应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6.技术经济指标变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产品单位成本)指标的影响。7.下列方法中,可能使“制造费用”账户有月末余额的是(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8.生产车间耗用的机物料,应借记的账户是(“制造费用”)。9.简化分批法是(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10.为基本生产车间租用设备预付的租金接月摊销时,应借记的账户是(“制造费用”账户)。Page43of43n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工业企业费用要素的是(ACDE)。A.废品损失B.外购燃料C.制造费用D.直接材料E.工资及福利费2.在按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各批生产成本明细账上(CDE)。A.只反映报告月份以前累计发生的费用B.只登记报告月份发生的费用C.包括报告月份发生的费用D.包括报告月份以前累计发生的费用E.既反映完工产品成本,又反映在产品成本3.按照固定的系数分配同类产品内各种产品成本的方法(ABC)。A.是分类法的一种B.是一种简化的分类法C.也叫系数法D.是一种单独的成本计算方法E.是一种间接计入费用的方法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ABC)。A.外购动力B.工资费用C.折旧费D.直接材料E.燃料及动力5.下列项目中,属于制造费用的有(ACDE)。A.生产车间的保险费B.厂部办公楼折旧C.在产品盘亏和毁损D.低值易耗品摊销E.季节性停工损失6.下列方法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有(ABC)。A.品种法B.分步法C.分批法D.定额法E.分类法7.一般来说,企业应根本单位(ABDE)等具体情况与条件来组织成本会计工作。A.生产规模的大小B.生产经营业务的特点C.成本计算方法D.企业机构的设置E.成本管理的要求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目前我国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方法主要有哪些?对于工业企业计提的各种折旧费用按其用途应分配计入哪些成本费用账户?答案:我国目前采用的折旧计算方法,主要是使用年限法和工作量(或工作时数)法。此外,我国会计制度还允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加速折旧法。折旧费用的分配一般通过编制折旧费用分配表进行。折旧费用一般应按固定资产使用的车间、部门分别记入“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等总账账户和所属明细账的借方(在明细账中记入“折旧费”费用项目)。折旧总额应记入“累计折旧”账户的贷方。2.什么是成本报表?成本报表的作用是什么?答案:成本报表是根据产品(经营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的核算资料以及其他有关资料编制的,用来反映企业一定时期产品(经营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水平及其构成情况的报告文件。编制和分析成本报表,是成本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成本报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其一,能综合反映企业成本费用计划完成情况;其二,通过成本报表分析,可以揭示影响产品成本指标和费用项目变动的因素,从生产技术、生产组织和经营管理等各方面挖掘节约费用和降低产品成本的潜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其三,成本报表提供的实际产品(或经营业务)成本和费用资料,不仅可以满足企业、车间和部门加强日常成本、费用管理的需用,而且是企业进行成本、利润的预测、决策,编制产品成本和各项费用计划,制定产品价格的重要依据。Page43of43n四、计算题(共50分)1.某企业在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时,发生制造费用56000元。根据资料统计产工时:甲产品生产工时20000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14000小时;丙产品生产工时30000小时。要求:(1)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2)编制结转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列示明细科目)。(5分)(1)制造费用分配率=56000/(20000+14000+30000)=0.875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20000×0.875=17500(元)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14000×0.875=12250(元)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30000×0.875=26250(元)(2)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17500——乙产品12250——丙产品26250贷:制造费用560002.某企业生产A产品,按定额成本计算产品成本。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己知:月初在产品材料定额成本为1100元;上月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成本55元;本月新修订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成本49.5元。要求:计算月初在产品修订后的材料定额成本和定额变动差异。(5分)定额变动系数=49.5/55=0.9月初在产品修订后的材料定额成本=1100×0.9=990(元)定额变动差异=1100-990=110(元)3.某工业企业的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C三种产品,其工时定额为:A产品15分钟,B产品18分钟,C产品12分钟;本月产量为:A产品1400件,B产品10000件,C产品13500件。本月该企业工资总额为:基本生产车间工人计时工资23000元,管理人员工资1500元;辅助车间(锅炉)工人工资2800元,管理人员工资1200元;企业管理人员工资2600元;生活福利部门人员工资820元。要求:(1)按定额工时比例将基本生产车间工人工资在A、B、C三种产品间分配;(2)编制工资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辅助车间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核算)(分录列示明细科目及成本项目)(10分)。(1)产品定额工时:A产品=15/60×14000=3500(小时)B产品=18/60×10000=3000(小时)C产品=12/60×13500=2700(小时)分配率=23000/(3500×3000×2700)=2.5各产品分配工资费用:A产品=2.5×3500=8750(元)B产品=2.5×3000=7500(元)C产品=2.5×2700=6750(元)(2)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直按人工)8750——B产品(直接人工)7500——C产品(直接人工)6750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4000制造费用——基本车间1500管理费用2600应付福利费820贷:应付工资319204.某企业生产的甲种产品的原材料在生产开始一次投入,产品成本中的原材料费用所占比重很大,月末在产品按其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该种产品月初原材料费用20000元,本月原材料费用15000元,人工费用1500元,制造费用1000元,本月完工产品150件,月末在产品50件。要求:按在产品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分配计算甲产品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10分)(1)原材料费用分配率=(2000+15000)/(150+50)=85Page43of43n(2)分配原材料费用: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150×85=12750(元)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50×85=4250(元)(3)完工产品成本=12750+1500+1000=15250(元)5.某工业企业大量生产甲产品。生产分为两个步骤,分别由第一、第二两个车间进行。第一车间为第二车间提供半成品,第二车间将半成品加工成产成品。该厂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按照生产步骤(车间)计算产品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费用:原材料费用按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其他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有关资料如下表:产品成本明细账车间:第一车间产品名称:甲产量:350件成本项目月初在产品费用本月费用生产费用合计分配率产成品成本中本车间份额月末在产品成本定额实际成本单位成本定额实际成本直接费用8253630087006000直接费用457530001500010000制造费用89006100合计2172815400表注:分配率保留三位小数产品成本明细账车间:第二车间产品名称:甲产量:350件成本项目月初在产品费用本月费用生产费用合计分配率产成品成本中本车间份额月末在产品成本定额实际成本单位成本定额实际成本直接费用直接费用11003700110001000制造费用19508850合计305012550产成品成本汇总表产成品名称:甲产量:350件成本项目第一车间份额第二车间份额总成本单位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要求:(1)登记产品成本明细账,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结转产成品成本。(2)编制产成品成本汇总表,编制结转产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产品成本明细账车间:第一车间产品名称:甲产量:350件成本项目月初在产品费用本月费用生产费用合计分配率产成品成本中本车间份额月末在产品成本定额实际成本单位成本定额实际成本直接费用82536300145530.998700861324.6160005940直接费用4575300075750.30315000454512.99100003030Page43of43n制造费用89006100150000.60900025.716000合计2172815400371282215863.3114970产品成本明细账车间:第二车间产品名称:甲产量:350件成本项目月初在产品费用本月费用生产费用合计分配率产成品成本中本车间份额月末在产品成本定额实际成本单位成本定额实际成本直接费用直接费用1100370048000.411000440012.571000400制造费用19508850108000.9990028.29900合计305012550156001430040.861300产成品成本汇总表产成品名称:甲产量:350件成本项目第一车间份额第二车间份额总成本单位成本直接材料8613861324.61直接人工45454400894525.56制造费用900099001890054合计221581430036458104.17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会计学专业成本会计试题2008年7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成本会计的对象是(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的期间费用)。2、下列各项中,不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厂部办公楼折旧费)。3、制造费用采用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时,“制造费用”账户月末(可能有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4、某企业生产甲产品经过两道工序,各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10小时和20小时,则二道工序的完工率为(66.67%)。5、某种产品经两道工序加工完成。第一道工序月末产品数量为100件,完工程度为20%;第二道工序的月末在产品数量为200件,完工程度为70%。据此计算的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为(160件)。6、品种法适用的生产组织是(大量大批生产)。7、各项要素费用中的税金,发生或支付时,应在(管理费用)中列支。8、狭义在产品包括(正在车间加工的在产品)。9、进行预提费用的核算,是为了正确划分(各个月份费用的界限)。10、工业企业的(大量生产),是按照生产组织的特点来划分的。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要科学地组织成本会计工作,必须(ABC)。A、合理设置成本会计机构B、配备成本会计人员C、按照成本会计有关的法规和制度进行工作D、编制成本计划E、加强成本控制2、下列方法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有(ABC)。A、品种法 B、分步法C、分批法 D、定额法E、分类法Page43of43n3、“废品损失”账户借方应反映(BCD)项目。A、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B、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C、可修复废品的工资费用 D、可修复废品的动力费用4、品种法适用于(BD)。A、小批单件单步骤生产B、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C、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小批单件多步骤生产D、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E、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5、成本计算方法应根据(BCD)来确定。A、产品产量 B、生产组织的特点C、生产工艺的特点 D、成本管理要求E、生产规模大小6、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应具备的条件有(ABC)A、定额管理制度比较健全 B、定额管理工作基础比较好C、产品生产已经定性 D、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E、生产类型为大量大批生产7、下列项目中,属于工资总额组织内容的有(BC)。A、产假工资 B、节约奖C、技术性津贴 D、市内交通补助E、洗理费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工业企业的材料,按其用途可以分为哪几类?答:工业生产用的材料,按其在生产中的不同用途可以分为如下几大类:(1)原料及主要材料。(2)辅助材料。(3)外购半成品。(4)燃料。(5)修理用备件。(6)包装物。(7)低值易耗品。如果企业所需用的修理用备件或包装物的数量不大,资金占用也可以将其并入辅助材料一类。2、综合逐步结转有何特点?有何优缺点?答:综合结转法的特点是将各步骤所耗用的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以“原材料”、“直接材料”或专设的“半成品”项目,综合记入各该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综合结转法的优缺点。综合结转法的优点是:可以在各生产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反映各该步骤完工产品所耗半成品费用的水平和本步骤加工费用的水平,有利于各个生产步骤的成本管理。缺点是为了从整个企业的角度反映产品成本的构成,加强企业综合的成本管理,必须进行成本还原,从而要增加核算工作量。四、计算题(共50分)1、假设某工业企业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一个辅助生产车间,前者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后者提供一种劳务。某月份发生有关经济业务如下:(1)该企业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月末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的借方发生额为4430元。(2)月末,“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借方发生额为3954元(在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账户的发生额分配结转之前);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其中应由行政管理部门负担3140元。(3)月末,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的借方发生额为8032元(在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结转之前)。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按产品机器工时比例分配。其机器工时为:甲产品1670小时,乙产品1685小时。要求:根据以上资料(1)编制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2)分配辅助生产成本,编制会计分录;(3)计算和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编制会计分录。(17分)Page43of43n)答案:会计分录:(1)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3954+4430=8384借:辅助生产成本4430贷:制造费用—辅助车间4430(2)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费用:借:制造费用—基本车间5280管理费用3104贷:辅助生产成本8384(3)分配结转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8384+5280=13312分配率=13312/(1670+1658)=4甲产品负担制造费用=1670*4=6680乙产品负担制造费用=1658*4=6632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6680—乙产品6632贷:制造费用—基本车间133122、某企业设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分两个生产步骤大量大批生产甲产品,采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第一生产步骤加工完成的半成品直接转入第二生产步骤,不通过“自制半成品”科目核算。第一生产步骤完工半成品800件,第二生产步骤完工产成品1000件,各生产步骤月末在产品均按定额成本计价(有关成本资料见表1、2各生产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名称:甲半成品 2001年10月 完工产量:800件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390006939405049989本月生产费用400001037463000生产费用合计完工半成品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130002313135016663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名称:甲产成品2001年10月完工产量:1000件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9000110860010708本月生产费用9000044462700生产费用合计完工半成品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45005543005354要求:(1)计算、填列各生产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并编制结转完工半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2)进行成本还原,在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中计算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3)编制产成品入库的会计分录。(17分)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名称:年月完工产量: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本月生产费用生产费用合计Page43of43n完工半成品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名称:年月完工产量: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本月生产费用生产费用合计完工半成品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产品名称:年月完工产量:项目还原分配率半成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还原前产成品成本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成本还原还原后产成品成本1)计算、填列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名称:甲半成品 2001年10月 完工产量:800件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390006939405049989本月生产费用40000103746300056674生产费用合计790001731310350106663完工半成品成本6600015000900090000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130002313135016663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名称:甲产成品2001年10月完工产量:1000件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9000110860010708本月生产费用900004446270097146生产费用合计9900055543300107854完工半成品成本9450050003000102500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45005543005354结转完工半成品成本借:基本生产成本—第一生产步骤90000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二生产步骤90000(2)成本还原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产品名称:甲产品2001年10月完工产量:1000件项目还原分配率半成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还原前产成品成本9450050003000102500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6600015000900090000成本还原1.05—693001575094500Page43of43n94500还原后产成品成本693002075012450102500还原分配率=94500/90000=1.05(3)结转产成品成本借:产成品102500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二生产步骤1025003、某企业某月份生产丙产品,本产品产量为450件,月末在产品盘存数量为100件,原材料随加工程度陆续投入,月末在产品完工率仍为50%,在产品投料率为60%。期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期发生的费用如下表所示:项目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费用直接材料165010000直接人工10003500制造费用11004000合计356017500答案:(1)分配材料费用分配率(1550+10000)/(450+100*60%)=22.4647完工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450*22。4647=10191.15(元)在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100*60%)*22。4647=1358.82(元)(2)分配人工费用分配率=(1000+3500)/450+100*50%)=9完工产品应分配的人工费用=450*9=4050(元)在产品应分配的人工费用=100*50%)*9=450(元)(3)分配制造费用分配率=(1100+4000)/450+100*50%)=10.2完工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450*10.2=4050(元)在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100*50%)*10.2=510(元)(4)完工产品成本=10191+4050+4590=18831.15(元)在产品成本=1358.82+450+510=2318.82(元)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会计学专业成本会计试题2008年1月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分)1.属于产品成本项目的是(工资及福利费)。2.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对象包括(产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3.主要产品单位成本的一般分析,通常首先采用(对比分析法)进行分析。4.不可修复废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为1000元,加工费用为500元;回收残料价值200元,应由过时人赔款300元,则废品报废损失应为(1300元).5.产品入库后发现的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变质、损坏的损失,应作(管理费用)处理。6.分月摊销待摊费用时,应借记有关的(成本、费用)账户,贷记“待摊费用”账户。7.分配辅助生产费用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或产品)的情况,适宜采用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是(直接分配法)。8.某企业生产甲产品经过两道工序,各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10小时和20小时,则第二道工序的完工率为(66.67%)。9.选择产品成本计算基本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是(生产工艺和生产组织特点及成本管理要求)。10.“待摊费用”账户月末可能(有借方余额)。二、多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4分)1.为了进行生产经营短期的预测和决策,需要计算的专项成本包括(BC)。A.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B.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Page43of43nC.机会成本和差别成本D.作业成本E.产品制造成本2.下列方法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有(DE)。A.品种法B.分步法C.分批法D.定额法E.分类法3.废品,是指不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不能按原定用途使用,或者需要加工修理才能使用的(BCD)。A.原材料B.在产品C.半成品D.产成品E.低值易耗品4.成本计算方法应根据(BCD)来确定。A.产品产量B.生产组织的特点C.生产工艺的特点D.成本管理的要求E.生产规模大小5.产品成本项目中的原材料,包括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ABC)。A.原料B.主要材料C.辅助材料D.包装物E.修理用备件6.下列方法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有(ABC)。A.品种法B.分步法C.分批法D.定额法E.分类法7.定额法的主要特点是(CDE)。A.简化成本计算工作B.有利于加强成本控制C.将定额成本作为降低成本的目标D.对定额和差异分别核算E.在定额成本的基础上加减成本差异计算实际成本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为了进行产品成本核算需要设置哪些会计账户?答案:为了进行成本核算,企业一般应设立“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待摊费用”、“预提费用”、“废品损失”、“停工损失”、“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总帐账户和相应的成本、费用明细帐。2.分项逐步结转有何特点?有何优缺点?答案:分项结转法的特点是将各步骤所耗用的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按照成本项目分项转入各该步骤产品成本明细帐的各个成本项目中。如果半成品通过半成品库收发,在自制半成品明细帐中登记半成品成本时,也要按照成本项目分别登记。采用分项结转法结转半成品成本,可以直接、正确地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企业产品成本资料,便于从整个企业的角度考核和分析产品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不需要进行成本还原。但是,这一方法的成本结转工作比较复杂,而且在各步骤完工产品成本中看不出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费用是多少,本步骤加工费用是多少,不便于进行各步骤完工产品的成本分析。因此,分项结转法一般适用在管理上不要求计算各步骤完工产品所耗半成品费用和加工费用,而要求按原始成本项目计算产品成本的企业。这类企业,各生产步骤的成本管理要求不高,实际上只是按生产步骤分工计算成本,其目的主要是编制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企业成本报表。四、计算题(共50分)1.(16分)某工业企业在生产A产品,本月发生可修复废品损失为:原材料1500元,工资费用350元,制造费用450元。本月A产品投产500件,原材料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实际费用为:直接材料62500元;直接人工13888元,制造费用15376元。A产品合格品为490件,不可修复废品10件,其加工程度为60%,废品残料作价300元入库。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结转可修复废品与不可修复废品损失,作相应会计分录。(1)结转可修复废品损失:借:废品损失――A产品2300贷:原材料1500应付工资350Page43of43n制造费用45(2)结转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约当量=490+10×60%=496件分配率:直接材料=62500÷500=125直接人工=13888÷496=28制造费用=15376÷496=31不可修复废品成本:直接材料=125×10=1250直接人工=28×6=168制造费用=31×6=186借:废品损失――A产品1604贷: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1604(3)残料入库:借:原材料300贷:废品损失――A产品300结转净损失:2300+1604-300=3604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3604贷:废品损失――A产品36042.(17分)某工业企业设有一车间、二车间两个基本生产车间,一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二车间生产C产品,并设有机修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有关资料如下:生产费用和劳务供应量辅助车间生产费用(元)劳务供应量机修180005000小时供电90000100000度各受益单位耗用劳务情况受益车间耗用劳务修理工时用电度数机修车间10000供电车间500第一车间A产品30000B产品24000一般耗用28009000第二车间C产品18000一般耗用15006000企业管理部门2003000合计5000100000要求:根据以上资料,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和相应的会计分录。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直接分配法)分配方向对外分配辅助车间名称机修车间供电车间合计待分配费用(元)劳务供应量单位成本(分配率)辅助机修耗用数量Page43of43n车间分配金额供电耗用数量分配金额金额小计基本车间A产品耗用数量分配金额B产品耗用数量分配金额C产品耗用数量分配金额一车间耗用数量分配金额二车间耗用数量分配金额企业管理部门耗用数量分配金额分配金额合计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直接分配法)分配方向对外分配辅助车间名称机修车间供电车间合计待分配费用(元)1800090000108000劳务供应量450090000单位成本(分配率)41辅助车间机修耗用数量分配金额供电耗用数量分配金额金额小计基本车间A产品耗用数量30000分配金额3000030000B产品耗用数量24000分配金额2400024000C产品耗用数量18000分配金额1800018000一车间耗用数量28009000分配金额11200900020200二车间耗用数量15006000分配金额6000600012000企业管理部门耗用数量2003000分配金额80030003800分配金额合计1800090000108000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30000――B产品24000――C产品18000制造费用――一车间20200――二车间12000Page43of43n管理费用3800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18000——供电900003.(17分)某企业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分两个生产步骤大量大批生产甲产品,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第一生产步骤加工完成的半成品直接转入第二生产步骤,不通过“自制半成品”科目核算。第一生产步骤完工半成品800件,第二生产步骤完工半成品1000件,各生产步骤月末在产品均按定额成本计价(有关成本资料见表1、2各生产步骤产品成本明细帐)表1产品成本明细帐产品名称:甲半成品2001年10月完工产量:800件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390006939405049989本月生产费用40000103746300生产费用合计完工半成品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130002313135016663表2产品成本明细帐产品名称:甲产成品2001年10月完工产量:1000件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9000110860010708本月生产费用9000044462700生产费用合计完工半成品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45005543005354要求:(1)计算、填列各生产步骤产品成本明细帐,并编制结转完工半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2)进行成本还原,在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中计算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3)编制产成品入库的会计分录。产品成本明细帐产品名称:年月完工产量: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本月生产费用生产费用合计完工半成品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产品成本明细帐产品名称:年月完工产量: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本月生产费用生产费用合计完工半成品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产品名称:年月完工产量:Page43of43n项目还原分配率半成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还原前产品成本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成本还原还原后产品成本(1)计算填列产品成本明细帐产品成本明细帐产品名称:年月完工产量: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390006939405049989本月生产费用4000010374630056674生产费用合计790001731310350106663完工半成品成本6600015000900090000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130002313135016663产品成本明细帐产品名称:年月完工产量: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9000110860010708本月生产费用900004446270097146生产费用合计9900055543300107854完工半成品成本9450050003000102500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45005542005354结转完工产品成本借:基本生产成本――第一生产步骤90000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二生产步骤90000(2)成本还原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产品名称:年月完工产量:项目还原分配率半成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还原前产品成本9450050003000102500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6600015000900090000成本还原1.05-94500693001575094500还原后产品成本693002075012450102500还原分配率=94500÷90000=1.05(3)结转产成品成本借:产成品102500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二生产步骤102500试卷代号:2134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会计学专业成本会计试题2007年7月Page43of43n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分)1.进行成本还原时,应以还原分配率乘以本月(所产该种半成品)各个成本项目的费用。2.下列方法中量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是(品种法).3.辅助生产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应再在(辅助生产以外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4.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适用于(季节性生产企业).5.在企业生产产品成本中,“直接人工”项目不包括(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工资)。6.某企业生产甲产品经过两道工序,各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10小时和20小时,则第二道工序的完工率为(66.67%)。7.某产品由两道工序组成,原材料不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人而是分次投入,其投入程度与加工进度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分配原材料费用的某道工序在产品完工率,应按((本工序工时定额X50%十前面各道工序工时定额之和)/产品工时定额)计算。8.某产品生产由三个生产步骤组成,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需要进行成本还原的次数是(0次)。9.用于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费用,称为(财务费用)。10.企业计算应纳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和土地使用税时,应借记(“管理费用”)账户。二、多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4分)11.一般来说,企业应根据本单位(ABDE)等具体情况与条件来组织成本会计工作。A.生产规模的大小B.生产经营业务的特点C.成本计算方法D.企业机构的设置E.成本管理的要求12.可修复废品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包括(AC)。A.经过修复可以使用B.经过修复仍不能使用C.所花赞的修复费用在经济上合算D.可以修复,但在经济上不合算13.下列方法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有(ABC)。A.品种法B.分步法C.分批法D.定额法E.分类法14.工业企业各种要素费用中的其他费用包括(ABCE)。A.邮电费B.印刷费C.保险费D.筹集资金的费用E.差旅费15.辅助生产车间不设“制造费用”账户核算是因为(BCDE)。A.辅助生产车间数量很少B.制造费用很少C.辅助生产车间不对外提供商品D.辅助生产车间规模很小E.为了简化核算工作16.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必须正确划分以下几个方面的费用界限(CDE)。A.盈利产品和亏损产品B.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品C.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D.各个会计期间E.完工产品与在产品17.下列各项中,应计人产品成本的费用有(ABCD)。A.车间办公费B.季节性停工损失C.车间设计制图费D.在产品的盘亏损失E.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工资三、简答题(共15分)18.简述成本会计的职能及包括的具体内容。(7分)答案;成本会计的职能是指成本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内在功能。矗初的成本会计只是进行成本核算.随着企业经营管理要求的提高,成本会计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进行了成本分析。之后,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及其与成本会计的结合与渗透,成本会计的职能又不断发展、变化,逐步增加了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及考评等职能。在诸多职能中,成本核算是基础.没有成本核算,其他各项职能就无法发挥,也就没有现代成本会计。19.什么是成本报表?成本报表的作用是什么?(8分)(8分)答案:成本报表是根据产品(经营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的校算资料以及其他有关资料编制的,用来反映企业一定时期产品(经营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水平及其构成情况的报告文件.编制和分析成本报表,是成本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成本报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Page43of43n其一,能综合反映企业成本费用计划完成情况;其二,通过成本报表分析,可以揭示影响产品成本指标和赞用项目变动的因素,从生产技术、生产组织和经营管理等各方面挖掘节约费用和降低产品成本的潜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其三,成本报表提供的实际产品(或经营业务)成本和费用资料.不仅可以满足企业、车间和部门加强日常成本、费用管理的需用,而且是企业进行成本,利润的预测、决策.编制产品成本和各项费用计划,制定产品价格的重要依据。四、计算题(共51分)20.(9分)某企业在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时,发生制造费用56000元.根据资料统计提供的生产工时:甲产品生产工时20000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14000小时;丙产品生产工时30000小时。要求:(1)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2)编制结转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列示明细科目)。(1)制造费用分配率=56000/(20000+14000+30000)=0.875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75×20000=17500(元)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75×14000=12250(元)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75×30000=26250(元)(2)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17500――乙产品12250――丙产品26250贷:制造费用5600023.(18分)假设某工业企业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一个辅助生产车间,前者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后者提供一种劳务.某月份发生有关经济业务如下:(1)生产耗用原材料13590元,其中直接用于甲产品生产4500元.用于乙产品生产3200元,用作基本生产车间机物料1210元;直接用于辅助生产2700元,用作辅助生产车间机物料930元;用于企业行政管理部门1050元。(2)发生工资费用78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工资3400元,管理人员工资1300元辅助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工资1100元,管理人员工资500元;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工资1500元。(3)技工资总额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4)计提固定资产折[日费643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2740元,辅助生产车间1530元,行政管理部门2160元。(5)用银行存款支付其他费用59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2600元,辅助生产车间1400元,行政管理部门1900元。该企业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按产品机器工时比例分配.其机器工时为:甲产品1670小时,乙产品1685小时。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其中应由行政管理部门负担3140元。要求:根据以上资料编制会计分录,计算和分配辅助生产车间和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21.(12分)某工业企业设有修理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修理车间本月发生费用4510元,提供修理劳务2600小时,其中:为运输部门修理400小时.为基本生产车间修理2000小时,为行政管理部门修理200小时,修理费用按修理工时比例分配。运输部门本月发生费用7920元,运输材料物资等7500吨公里,其中为修理车间提供运输劳务300吨公里,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运输劳务5200吨公里,为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提供劳务2000吨公里。要求:采用直接分配法计算分配修理、运输费用(列示计算过程),并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1)对外分配劳务量:修理:2600-400=2200(小时)运输:7500-300=7200(吨公里)(2)分配率:修理=4510÷2200=2.05(元/小时)运输=7920÷7200=1.1(元/吨公里)(3)对外分配金额: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修理费用=2000×2.05=4100(元)应分配运输费用=5200×1.1=5720(元)行政管理部门:应分配修理费用=200×2.05=410(元)Page43of43n应分配运输费用=2000×1.1=2200(元)(4)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9820管理费用2610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4510——运输792022.(12分)某批产品6月投产,批量为10台.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本月(8月)完工6台.原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原材料费用可以按照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实际数量比例分配;其他费用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在产品完工程度为60%.产品成本明细帐及有关费用的资料如下:产品成本明细帐批别:××批量:10台投产日期:6月本月完工6台项目原材料燃料及动力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费用12860102805870389032900本月生产费用38206120273012670生产费用累计完工6台产品成本完工产品单位成本月末在产品费用要求;(1)将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2)计算完工6台产品总成本和单位产品成本,将计算结果填在表内。产品成本明细帐批别:××批量:10台投产日期:6月本月完工6台项目原材料燃料及动力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费用12860102805870389032900本月生产费用38206120273012670生产费用累计128601410011990662045570完工6台产品成本7716100718564472931080完工产品单位成本12861678.51427.3788.25180月末在产品费用51444029342618911490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12860/(6+4)]×6=7716(元)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12860/(6+4)]×4=75144(元)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4×60%=2.4(台)完工产品燃料及动力费=[14100/(6+2.4)]×6=10071(元)月末在产品燃料及动力费=[14100/(6+2.4)]×2.4=4029(元)完工产品工资及福利费=[11990/(6+2.4)]×6=8564(元)月末在产品工资及福利费=[11990/(6+2.4)]×2.4=3426(元)完工产品制造费用=[6620/(6+2.4)]×6=4729(元)月末在产品制造费用=[6620/(6+2.4)]×2.4=1891(元)23.(18分)会计分录:(1)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4500——乙产品3200制造费用——基本车间1210辅助生产成本3630Page43of43n管理费用1050贷:原材料13590(2)借:基本生产成本3400制造费用——基本车间1300辅助生产成本1600管理费用1500贷:应付工资7800(3)借:基本生产成本476制造费用——基本车间182辅助生产成本224管理费用810贷:应付福利费1092(4)借:制造费用——基本车间2740辅助生产成本1530管理费用2160贷:累计折旧6430(5)借:制造费用——基本车间2600辅助生产成本1400管理费用1900贷:银行存款5900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费用:3630+1600+224+1530+1400=8384借:制造费用——基本车间5280管理费用3104贷:辅助生产成本8384分配结转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1810+1300+182--2740+8600+5280=13312分配率=13312/(1670+1658/=4甲产品负担制造费用=1670×4=6680乙产品负担制造费用=1658×4=6632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6680——乙产品6632贷:制造费用——基本车间13312试卷代号:2134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会计学专业成本会计试题2007年1月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20)1.某产品由两道工序组成,原材料不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而是分次投入,其投入程度与加工进度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分配原材料费用的某道工序在产品完工串,应按((前面各道工序原材料消耗定额之和+本工序原材料定额×50%)/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计算。2.某产品生产由三个生产步骤组成,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需要进行成本还原的次数是(0次)。3.下列各项中,属于分类法优点的是(能简化产品成本的计算工作)。4.在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情况下,如果管理上不要求分步计算产品成本,其所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应是(品种法)。5.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制造费用)。Page43of43n6.下列各项中,不计人产品成本的费用是(厂部办公楼折旧费)。7.用于生产产品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应计人下列账户(“基本生产成本”)。8.进行预提费用的核算,是为了正确划分(各个月份费用的界限)。9.某车间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其分配率为5元川、时。10月份实际发生制造费用40000元,定额工时9000小时,10月初“制造费用”账户借方余额3000元。则10月份分配转入“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金额是(45000)。10.若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则原材料费用可以按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数量)比例分配。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4)1.不形成产品价值,但应计人产品成本的有(ABE)。A.废品损失B.季节性停工损失C.三包损失D.非常损失E.固定资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2.核算废品损失过程中,可能贷记的账户有(ABCDE)。A.“基本生产成本”B.“废品损失”C.“应付工资”D.“制造费用”E.“原材料”3.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适用于(ABC)。A.单件小批类型的生产B.小批单步骤C.小批量、管理上不需要分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多步骤D.大量大批的单步骤E.大量大批的多步骤4.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月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有(AD)。A.闲置的厂房B.以经营租赁方式租人的设备C.超龄使用的设备D.月份内报废的设备E.未使用和不需用的设备5.采用代数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AC)。A.能够提供正确的分配计算结果B.能够简化费用的分配计算工作C.适用于实现电算化的企业D.便于分析考核各受益单位的成本E.核算结果不很正确6.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必须正确划分以下几个方面的费用界限(CDE)。A.盈利产品和亏损产品B.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品C.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D.各个会计期间E.完工产品与在产品7.发生下列各项费用时,可以直接借记“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有(BD。A.车间照明用电费B.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C.车间管理人员工资D.车间生产工人工资E.车间办公费三、简答题(共15分)1.简述成本会计任务包括的内容。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结合成本会计的对象和职能,成本会计的任务主要包括:第一,审核和控制企业发生的各项费用,防止与制止各种浪费和损失,以降低成本、节约费用。第二,核算各种生产费用、期间费用及产品成本,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所需的成本、费用数据。第三,分析各项支出的发生情况、消耗定额与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进——步挖掘降低成本、节约费用的潜力,从而促进企业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总之,成本会计的任务是核算与分析成本费用,并促使企业挖掘内部潜力,提高经济效益。Page43of43n2.简要回答定额法的优缺点。定额法的优点是;(1)通过对生产耗费和生产费用脱离定额和计划的差异的日常核算,能够在各该耗费和费用发生的当时反映和监督脱离定额(或计划)的差异,加强成本控制,从而及时。有效地促进节约生产耗费,降低产品成本:(2)由于产品实际成本是按照定额成本和各种成本差异分别反映的,因而便于进行产品成本的定期分析,有利于进一步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3)通过脱离定额差异和定额变动差异的核算,有利于提高成本的定额管理和计划管理工作的水平;(4)由于有着现成的定额成本资料,因而能够比较合理和简便地解决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即分配各种差异)的问题。定额法的缺点是:由于要制定定额成本,单独汁算脱离定额的差异.在定额变动时还要修订定额成本并计算定颤变动差异,因而计算的工作量比较大。四、计算题(共51分)1.(6分)某企业生产A产品,生产工艺过程是属一次大量投入原材料加工制造的特点。本月完工产品200件,月末在产品100件,其完工程度约50%.假设产品成本计算单列示期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发生的费用总额是50000元,其中:直接材料24000元,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合计26000元。要求;按约当产量法计算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晶的成本。月末在产品约当量=100><50%=50(件)原材料费用分配率=24000/(200+100)=80(元)完工产品材料费用=200×80=16000(元)月末在产品材料费用=100×80=8000(元)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分配率=26000/(200+50)=104(元)完工产品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200×104=20800(元)月末在产品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50×104=5200(元)产成品成本=16000+20800=368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8000+5200=13200(元)2.(12分)企业本月生产产品用固定资产情况如下:月初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机器设备类2000万元,运输及传送设备类200万元,房屋建筑类1000万元。本月固定资产增加;(1)购进机器设备一台,安装完毕交付生产使用,购人原价10万元,发生安装费用0.2万元。(2)购进运输及传送设备一台,原始价值12万元,该设备尚未交付生产使用。本月固定资产减少:(1)生产用机器设备一台报废,其原始价值6万元,已提足折旧。(2)出售一不适用的运输及传送设备账面原始价值为6万元,已提折旧2万元,售价5万元。本月固定资产修理:对某项机器设备进行经常修理。修理领用材料计划成本差异率为10%,支付修理人员工资费用15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其他修理费用1000元。本月对另一项设备进行大修理,月末完成全部修理工作,共发生修理费用21000元,其中修理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为12500元,修理人员工资费用3100元,用现金支付其他修理费用总计5400元,该项修理费用从本月起在6个月内摊销完毕。(以上修理均在辅助车间进行)该企业机器设备类固定资产的年折旧率为12%,运辖及传送设备类固定资产的年折旧率为9%,房屋建筑类固定资产的年折旧率为6%。要求:计算本月固定资产折旧额,并编制提取固定资产折旧及发生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的会计分录。本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2000×12%/12+200×9%/12+1000×6%/12=265000(元)提取折旧的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265000贷:累计折旧265000发生修理费的会计分录:借:辅助生产成本1370贷:原材料200材料成本差异20应付工资150银行存款1000借:待摊费用21000Page43of43n贷:原材料12500应付工资3100现金5400借:辅助生产成本3500贷:待摊费用35003.(15分)某企业务辅助车间本月共发生生产费用73326元。其中:原材料费用51200元,机物料消耗3420元,应付生产工人工资4800元,应付车间管理人员工资2100元,应付福利费按工资的,14%计提,应提折旧334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办公费等其他费用共计7500元。月末,E辅助车间完工工具一批,其计划成本3400元,实际成本3250元;F辅助车间本月为各单位提供的劳务费用:为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产品提供动力(该企业基本生产车间设有“燃烧及动力”成本项目)52830元,为该基本车间提供一般劳务9200元,为行政管理部门提供劳务4100元,为销售部门提供劳务3936元。要求;(1)编制归集辅助生产费用的会计分录;(2)编制完-ET具交库的会计分录;(3)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该企业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该企业基本生产车间设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燃料及动力”四个成本项目;辅助生产车间只设前三个成本项目)。(1)辅助生产费用归集:借:辅助生产成本73326贷:原材料54620应付工资6900应付福利费966累计折旧3340银行存款7500(2)完工工具交库:借:低值易耗品3400贷:辅助生产成本3250材料成本差异150(3)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借:基本生产成本52830制造费用9200管理费用4110营业费用3936贷:辅助生产成本700764.(18分)假设某工业企业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一个辅助生产车间,前者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后者提供一种劳务。某月份发生有关经济业务如下:(1)生产耗用原材料13590元,其中直接用于甲产品生产4500元,用于乙产品生产3200元,用作基本生产车间机物料1210元;直接用于辅助生产2700元,用作辅助生产车间机物料930元:用于企业行政管理部门1050元。(2)发生工资费用78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工资3400元,管理人员工资1300元,辅助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工资1100元,管理人员工资500元;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工资1500元。(3)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4)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643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2740元,辅助生产车间1530元,行政管理部门2160元。(5)用银行存款支付其他费用59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2600元,辅助生产车间1400元,行政管理部门1900元。该企业辅助生产的制造费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按产品机器工时比例分配。其机器工时为:甲产品1670小时,乙产品1685小时。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其中应由行政管理部门负担3140元。要求,根据以上资料编制会计分录,计算和分配辅助生产车间和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列示明细科目)(1)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4500――乙产品3200Page43of43n制造费用――基本车间1210――辅助车间930辅助生产成本3630管理费用1050贷:原材料13590(2)借:基本生产成本3400制造费用――基本车间1300辅助生产成本1600管理费用1500贷:应付工资7800(3)借:基本生产成本476制造费用――基本车间182辅助生产成本224管理费用210贷:应付工资1092(4)借:制造费用――基本车间2740辅助生产成本1530管理费用2160贷:累计折旧6430(5)借:制造费用――基本车间2600辅助生产成本1400管理费用1900贷:银行存款5900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费用:3630+1600+224+1530+1400=8384借:制造费用――基本车间5280管理费用3104贷:辅助生产成本8384分配结转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1210+1300+182+2740+2600+5280=13312分配率=13312÷(1670+1658)=4(元/小时)甲产品负担制造费用=1670×4=6680乙产品负担制造费用=1658×4=6632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6680――乙产品6632贷:制造费用――基本车间13312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会计专业成本会计试题2006年7月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2.以应付票据去偿付购买材料的费用,称为成本性支出。(×)3.计算计时工资费用,应以考勤记录中的工作时间记录为依据。(√)4.“废品损失”账户月末没有余额。(√)5.当车间生产多种产品时,“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的借方余额,月末均直接记入该产品的产品成本中。(×)6.品种法只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Page43of43n7.分步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各步骤之间要进行成本结转。(√)8.简化的分批法就是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9.定额法是为了简化成本计算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10.运用连环替代法进行分析时,即使随意改变各构成因素的替换顺序,各因素的影响结果加总后仍等于指标的总差异,因此,更换各因索替换顺序,不会影响分析的结果。(×)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成本会计工作中的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工作,由企业各车间的人员分别进行,这种工作方式是(分散工作方式)。2.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原材料)。3.在企业成本明细帐中设置“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下,发生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动力费用,应借记(“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4.下列各项中,不计提折旧的有(开始使用的设备)。5.某企业采用使用年限法计提折旧。某项固定资产原价为80000元,预计净残值率为5%,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该固定资产1986年10月购入并开始使用,1997年8月份报废,报废时已提折旧为(76000元)。6.下列费用中,既可以采用待摊费用,也可以采用预提费用的方法进行核算的是(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7.辅助生产费用按计划成本分配法的优点是(便于分清内部各单位经济责任)。8.制造费用采用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时,“制造费用”账户月末(可能有借余额或余额)。9.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车间,分配制造费用适宜采用(机器工时比例法)。10.可修复废品的废品损失是指(返修后发生的修理费用)。11.为了简化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辅助生产成本差异一般全部记入(“管理费用”账户)。12.生产车间固定资产修理期间发生的停工损失应记入(产品成本)。13.约当产量比例法适用于(以上三项条件同时具备)的产品。14.假设某企业某种产品本月完工250件,月末在产品160件,在产品完工程度为40%,月初和本月发生的原材料费用共56520元,原材料随着加工进度陆续投入,则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分别为(45000元和11520元)。15.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数量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必须具备(在产品已接近完工)条件。16.若原材料随加工进度陆续投入,则原材料费用应按(数量)比例分配。17.在某种产品各月末在产品数来那个变化较大,但各月之间变化很小的情况下,为了简化出那根本计算工作,其生产费用在该种产品的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时,适宜采用的方法是(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18.小批、单件生产的产品,适宜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分批法)。19.在完工产品成本中,如果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变动差异是正数,说明(定额降低)。20.平行结转分步法的优点是(各生产步骤可以同时计算产品成本)。三、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各项中,属于成本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有(CD)。A.营业收入的实现B.盈余公积的提取C.各项生产费用的支出和产品生产成本的形成D.各项期间费用的支出和归集过程E.企业利润的实现及分配2.属于工业企业成本核算中使用的会计账户有(ABCD)。A.“基本生产成本”B.“辅助生产成本”C.“制造费用”D.“营业外支出”E.“待摊费用”3.在下列方法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有(ABDE)。A.交互分配法B.代数分配法C.定额比例法D.直接分配法E.计划成本分配法4.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的计算方法有(ACDE)。A.限额法B.年限法Page43of43nC.盘存法D.切割核算法E.差异凭证法5.在定额法下,产品的实际成本是(ABCD)的代数和。A.按现行定额计算的产品定额成本B.脱离现行定额的差异C.材料成本差异D.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E.按上期定额成本计算的产品定额成本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简述产品的理论成本与实际成本。答:从理论上说,产品的成本是工业企业在产品制造过程中业已耗费的、以货币表现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与相当于工资的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刨造的价值之和。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促使工业企业加强经济核算,节约耗费、减少生产损失,某些不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例如废品损失、停工损失)已作为生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因此,实际工阼中的产品成本,是指产品的生产成本,也称制造成本,并非制造产品所耗费的全部成本。2.为什么要按固定的系数进行分配?系数是怎样确定的?答:为了简化分配工作,也可以将分配标准折算成相对固定的系数,按照固定的系数分配同类产品内各种产品的成本。确定系数时,一般是在同类产品中选择一种产量较大、生产比较稳定或规格折中的产品作为标准品,把这种产品的系数定为“1”,用其他各种产品的分配标准与标准产品的分配标准相比,求出其他产品的分配标准与标准产品的分配标准额的比率,即系数。系数一经确定,应相对稳定,不应任意变更。在分类法中,按照系数分配同类产品内各种产品成本的方法,也叫系数法。因此,系数法是分类法的一种,也可称为简化的分类法。五、计算题(共50分)1.(5分)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甲种材料,其实际成本为10000元。两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定额为:A产品8元、B产品4元;当月的实际产量为:A产品600件、B产品800件。要求:采用定额费用比例法分配材料费用。原材料定额费用:A产品:8×600=4800(元)B产品:4×600=3200(元)材料费用分配率=10000/(4800+3200)=1.25两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A产品:4800×1.25=6000(元)B产品:3200×1.25=4000(元)2.(5分)甲产品的一些零部件从本月1日起实行新的消耗定额:旧的原材料费用定额为200元,新的为210元;旧的工时定额为40小时,新的为38小时。该产品月初在产品按旧定额计算的定额原材料费用为4000元,定额工资费用为3000元,定额制造费用为2500元。要求:计算甲产品新旧定额之间的折算系数,并据以计算该产品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材料费用定额系数=210÷200=1.05月初在产品原材料定额变动差异=4000×(1-1.05)=-200工时定额系数=38÷40=0.95月初在产品工资费用定额变动差异=3000×(1-0.95)=150月初在产品制造费用定额变动差异=2500×(1-0.95)=125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合计:-200+150+125=753.(25分)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全年计划制造费用为163200元;全年各产品的计划产量:甲产品24000件,乙产品18000件。单件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4小时,乙产品6小时。1月份的实际产量:甲产品1800件,乙产品1500件;1月份实际发生制造费用13000元。11月份,月初“制造费用”科目贷方余额150元;该月实际产量为:甲产品1200件,乙产品1000件;该月实际制造费用9100元。12月份实际产量:甲产品900件,乙产品800件,该月时机制造费用6200元。要求:(1)计算制造费用年度计划分配率。(2)计算并结转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3)计算并结转1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4)计算并结转12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对计划制造费用与实际制造费用差额进行调整。(1)年度计划分配率=163200/(2400×4+18000×6)=0.8(2)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该月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800×4=5760(元)该月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500×6=7200(元)Page43of43n该月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5760+7200=12960(元)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5760――乙产品7200贷:制造费用――基本车间12960(3)1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该月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200×4=3840(元)该月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000×6=4800(元)该月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3840+4800=8640(元)“制造费用”科目11月末余额=-150+9100-8640=310(元)(借方余额)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3840――乙产品4800贷:制造费用――基本车间8640(4)12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该月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900×4=2880(元)该月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800×6=3840(元)该月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2880+3840=6720(元)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2880――乙产品3840贷:制造费用――基本车间6720调整差额:差额=310+6200-6720=-210(元)(贷方余额)分配率=210/(900×4+800×6)=0.025甲产品调减制造费用=3600×0.025=90(元)乙产品调减制造费用=4800×0.025=120(元)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90――乙产品120贷:制造费用210或:12月份分配的制造费用=310+6200=6510(元)分配率=6510/(900×4+800×6)=0.775甲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3600×0.775=2790(元)乙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4800×0.775=3720(元)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2790――乙产品3720贷:制造费用65104.(5分)某企业生产乙种产品,每件所耗工时数和每小时制造费用的计划数和实际数如下表:项目单位产品所耗工时每小时制造费用单位产品制造费用本年计划10小时550本月实际11小时4.549.50要求:计算单位产品制造费用变动的总差异,并采用差额计算法分析各因素变动对总差异的影响程度。5.(10分)某企业生产A产品,生产工艺过程是属逐步投入原材料加工制造的特点。本月完工产品200件,月末在产品100件,其完工程度约50%。假设产品成本计算单列示期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发生的费用总额是50000元,其中:直接材料24000元;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合计26000元;废品损失500元(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要求:按约当产量法计算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单位产品制造费用变动的总差异=49.5-50=-0.5(元)单位产品所耗工时变动影响=(11-10)×5=5(元)每小时工资费用变动影响=11×(4.50-5)=-5.5(元)5.(10分)月末在产品约当量=100×50%=50(件)Page43of43n原材料费用分配率=24000/(200+50)=96(元)完工产品材料费用=200×96=19200(元)月末在产品材料费=50×96=4800(元)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分配率=26000/(200+50)=104完工产品直接材料和制造费用=200×104=20800(元)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和制造费用=50×104=5200(元)产成品成本=19200+20800+500=405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4800+5200=10000(元)三、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各项中,属于成本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有(CD)。A.营业收入的实现B.盈余公积的提取C.各项生产费用的支出和产品生产成本的形成D.各项期间费用的支出和归集过程E.企业利润的实现及分配2.对工业企业生产费用最基本的分类是(CD)。A.劳动对象方面的费用B.活劳动方面的费用C.费用要素D.产品生产成本项目E.劳动手屋方面的费用3.低值易耗品的摊铺方法有(ABE)。A.一次摊销法B.分次摊销法C.约当产量法D.工作量法E.五五摊销法4.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制造费用”账户月末(ACDE)。A.可能有月末余额B.无月末余额C.可能有借方余额D.可能有贷方余额E.可能无月末余额5.逐步结转分配法的忧点是(BCDE)。A.简化和加速了成本计算工作,不必进行成本还原B.能够提供各步骤半成品成本资料C.能够为半成品和在产品的实物管理及资金管理提供数据D.能够反映各步骤所耗上步骤半成品费用和本步骤加工费,有利于各步骤的成本管理E.有利于开展成本分析工作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简述产品的理论成本与实际成本。答案:从理论上说,产品的成本是工业企业在产品制造过程中业已耗费的、以货币表现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与相当于工资的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刨造的价值之和。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促使工业企业加强经济核算,节约耗费、减少生产损失,某些不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例如废品损失、停工损失)已作为生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因此,实际工阼中的产品成本,是指产品的生产成本,也称制造成本,并非制造产品所耗费的全部成本。2.成本报表的种类有哪些? 答案:成本报表不是对外报送或公布的会计报表。因此,成本报表的种类,项目、格式和编制方法等,国家不作统一规定,由企业自行确定。成本报表一般包括产品生产成本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制造贤用明细表、营业费用明细表、管理费用明细表和财务费用明细表等。五、计算题(共50分)1.某企业在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时,发生制造费用56000元。根据资料统计提供的生产工时:甲产品生产工时20000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14000小时;丙产品生产工时30000小时。Page43of43n要求:(1)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2)编制结转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列示明细科目)。(1)制造费用分配率=56000/(20000+14000+30000)=0.875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20000×0.875=17500(元)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14000×0.875=12250(元)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30000×0.875=26250(元)(2)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17500—乙产品12250—丙产品26250贷:制造费用560002.某企业本月生产甲产品,月初在产品费用与本月投入生产费用合计为20000元,月末在产品费用为1500元。该产成品发生可修复废品损失1000元;发生不可修复废品成本2000元;废品残料作价500元入库;由过失人赔偿300元。甲产品合格品187件。要求:(1)计算废品净损失;(2)计算合格品单位成本。(1)废品净损失=1000+2000—500—300=2200(元)(2)合格晶单位成本=(20000+1000—500—300—1500)/187=100(元)3.某企业辅助生产车间生产低值易耗品一批,单独核算辅助生产制造费用。本月发生费用如下:(1)生产工人工资7200元,其他人员工资1500元;(2)按工资总额14%计提应付福利费;(3)生产专用工具领用原材料6800元,车间一般性耗料700元;(4)燃料和动力费用3000元,通过银行转帐支付;(5)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2700元;(6)以银行存款支付修理费、水电费、办公费、劳动保护费等,共计2400元;(7)专用工具完工,结转实际成本。要求:编制会计分录。3.(1)借:辅助生产成本7200(2)借:辅助生产成本1008制造费用—辅助车间1500制造费用—辅助车间210贷:应付工资8700贷:应付福利费1218(3)借:辅助生产成本6800(4)借:制造费用—辅助车间3000制造费用—辅助车间700贷:银行存款3000贷:原材料7500(5)借:制造费用—辅助车间2700(6)借:制造费用—辅助车间2400贷:累计折旧2700贷:银行存款2400(7)借:辅助生产成本10510(8)借:低值易耗品25518贷:制造费用—辅助车间10510贷:辅助生产成本255184.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全年计划制造费用为163200元。全年该产品的计划产量:甲产品24000件,乙产品18000件。单位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4小时,乙产品6小时。1月份实际产量:甲产品1800件,乙产品1500件;1月份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为13000元。11月份,月初“制造费用”帐户贷方余额150元;该月实际产量为:甲产品1200件,乙产品1000件;该月实际制造费用为9100元。要求:(1)计算制造费用年度计划分配率。(2)计算并结转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3)计算并结转1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并计算11月份末“制造费用”帐户余额。(1)甲产品的年度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24000*4=96000(小时)乙产品的年度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18000*6=108000(小时)年度计划分配率=163200/(96000+108000)=0.8(2)1月份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800×4=5760(元)Page43of43n1月份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500×6=7200(元)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5760+7200=12960(元)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5760—乙产品7200贷: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129605.某企业大量生产甲产品,分两个步骤,分别由两个车间进行。第一车间为第二车间提供半成品,第二车间将半成品加工为产成品,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本月第一、第二车间发生的生产费用(不包括所耗半成品的费用)为:第一车间:原材料费用12600元,工资及福利费600元,制造费用12200元。第二车间:工资及福利费7400元,制造费用17700元。本月初半成品库结存半成品400件,其实际成本20600元。本月第一车间完工入库半成品500件,第二车间从半成品库领用甲半成品700件。本月第二车间完工入库产成品350件,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第一车间:原材料费用3800元,工资及福利费2200元,制造费用4600元;第二车间:半成品费用12200元,工资及福利费2400元,制造费用5000元。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第一车间:原材料费用5600元,工资及福利费2600元,制造费用5200元;第二车间:半成品费用5200元,工资及福利费1000元,制造费用2800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登记产品成本明细帐和自制半成品明细帐,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半成品成本(库存半成品成本采用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计算产成品成本。产品成本明细帐车间名称:第一车间产品名称:半成品甲199×年4月产量:500件成本项目月初在产品定额费用本月费用生产费用合计完工半成品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费用原材料38001260016400108005600工资及福利费22006000820056002600制造费用46001220016800116005200合计1060030800414002800013400单位成本56自制半成品明细帐半成品名称:甲计量单位:件月份月初余额本月增加合计本月减少数量实际成本数量实际成本数量实际成本单位成本数量实际成本44002060050028000900480005470037800520010800产品成本明细帐车间名称:第二车间产品名称:产成品甲199×年4月产量:350件成本项目月初在产品定额费用本月费用生产费用合计产成品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费用总成本单位成本半成品122003780050000448001285200工资及福利费240074009800880025.141000制造费用50017700227001990056.852800合计196006290082500735002109000Page43of43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