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09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北海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11月)阶段考试习题(留学部)
2018年秋季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地理试卷(高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5小题,共70.0分)1.图中的大中小圆分别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A.B.C.D2.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的左邻右舍分别为()A.12B.45C.46D.243.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保持在15℃左右,其主要原因是()A.地球质量适中B.地球体积适中C.地球密度较大D.日地距离适中4.天气晴好的晚间,我们在夜空中能看到许多天体,其中大部分能自身发光的天体是()A.星云B.行星C.恒星D.卫星5.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等级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河外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B.地月系—太阳系—星座—宇宙C.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D.地月系—银河系—太阳系—宇宙6.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是()①地球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②地球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③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④地球既自转又公转,而且方向相反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7.下列因素中,有利于地球上生命形成的是()①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②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③有昼夜交替现象④安全的宇宙环境n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公元前28年(即汉成帝河平元年),曾记载“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记载中所说的黑气是指()A.耀斑B.黑子C.太阳风D.日珥2.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A.光球B.色球C.日冕D.大气层之外3.“黑气”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其变化的周期大约是()A.22年B.11年C.76年D.33年4.下列现象中,可能是受到太阳活动影响的是()A.磁暴现象B.潮汐现象C.极昼极夜现象D.季节变化读“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图”,回答下题。5.太阳能热水器利用最优和最差的城市分别是()A.成都、乌鲁木齐B.拉萨、成都C.海南、哈尔滨D.长沙、上海6.图中太阳辐射丰富区丰富的共同原因有()n①纬度低②海拔较高③云量少,晴天多④上空臭氧少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转角速度为30°/小时B.自转轴常年大幅度摆动C.太阳东升西落和自转无关D.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自转2.下面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A.B.C.D.3.当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B.地球位于近日点C.地球位于远日点D.全球各地昼夜平分4.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目前的黄赤交角是66°34′B.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C.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D.黄赤交角度数目前是23°26ˊ1.下面所给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的是(图中虚线箭头表示原来的运动方向,实线箭头表示偏转的方向)()A.B.C.D.下图是地球赤道与公转轨道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2.图中能表示黄赤交角的是()A.①B.②C.③D.④3.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P点时,北半球的节气应是()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打超深钻井,钻穿地壳,直接“触摸”到地壳与地幔的边界,这是全世界地球科学家的理想.美国、英国、中国等12个国家的30名科学家已登上美国“决心”号钻探船,准备在西南印度洋开展打穿地球壳幔边界的一次大洋钻探.据此回答下题。4.若地球科学家们能够一直掘进到地心,则依次钻探的是()A.地壳—地幔—地核—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B.地壳—古登堡界面—地幔—莫霍界面—地核C.地幔—莫霍界面—地核—古登堡界面—地壳nD.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1.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B.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是古登堡界面C.横波可以通过地核D.软流层位于上地幔,被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2.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地震发生时,当地人们的感觉()A.只有上下颠簸B.只有前后、左右摇晃C.先上下颠簸,后前后、左右摇晃D.先前后、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小题。3.图中①表示()A.地幔B.地壳C.地核D.软流层4.岩石圈包括()A.①顶部B.②的全部C.①的全部和②顶部D.③外部5.2011年2月21日,位于菲律宾吕宋岛东南部的布卢桑火山喷出浓烟,流出大量熔岩。这些炽热的岩浆可能来源于()A.地壳B.下地幔C.岩石圈D.上地幔中的软流层6.为了探测莫霍面的情况,在下面四点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其中最迟接收到从莫霍面传来的地震波的地点是()A.青藏高原B.四川盆地C.长江中下游平原D.华北平原n1.下列四幅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画法正确的是()A.B.C.D.2.如图所示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连续三天的天气状况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0月4日平均气温最高B.10月5日昼夜温差最大C.10月6日最易出现霜冻D.10月5日恰逢冷锋过境3.下列海陆风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近地面大气热力环流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读下图,利用人造烟雾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nA.减弱AB.增强BC.增强CD.减弱D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问题1.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B.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D.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2.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主要起作用的是()A.A辐射B.B辐射C.C辐射D.D辐射3.图表示某地同一时期四种昼夜天气状况,其中夜晚气温最高的是()A.B.C.D.4.读“地理课堂某自然地理过程模拟实验示意图”,完成下题。n该模拟实验过程中,烟的运动轨迹是()A.①B.②C.③D.④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0分)1.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观察图中小行星带位于哪两个天体轨道之间?(2)八大行星绕日公转有何特点?(3)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什么?(4)简要说明地球上具有生命存在的适宜温度的原因(两点)。2.读“太阳大气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n(1)A为______层,该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______。(2)B是层,该层有时会出现突然增亮的部分,叫做。(3)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________年。(4)根据所学知识,下列哪些部门应加强对太阳活动的研究和预报()①通信部门②航天部门③冶金工业部门④气候研究部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简述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3点)1.读下面两图,回答问题。甲 昼夜半球示意图 乙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1)甲图表示的日期是________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乙图中________(填序号)位置。此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________(南、北)移动。(2)如乙图所示,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①位置时,北京昼长为________小时;太阳直射点由②向③移动期间,北京正午太阳高度逐渐________(增大、减小)。2.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问题。n(1)图中E、F代表的地震波类型分别是:E_____F,传播速度较快的是.(2)图中分界面M是,G是。(3)在地球内部圈层中,不连续面M以上为,M和G之间为,G以下为。(4)一般认为岩浆的发源地在层,位于图中MG之间的上部,该层顶部至地表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叫__________。1.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①中,甲地空气(上升或下沉),其地面温度___________(高于或低于)乙地。(2)请在图①中a、b线段上分别补画箭头,完成甲—乙和甲—丙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n(3)若图①表示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则表示城市的是___________。(4)图②所示的海陆热力环流现象通常出现在(白天或夜间)。n答案1.B 2.D 3.D 4.C 5.C 6.C 7.C 8.B 9.A 10.B 11.A 12.B 13.C 14.D 15.D 16.D 17.D 18.B 19.A 20.B 21.D 22.D 23.C 24.B 25.C 26.D 27.A 28.D 29.B 30.B 31.C 32.D 33.C 34.A 35.A 36.(1)火星和木星(2)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3)安全的宇宙环境(或安全的运行轨道)(4)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自转周期适中(或有厚厚的大气层)。37.(1)光球黑子(2)色球耀斑(3)11(4)C(5)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使降水异常);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衰减或中断;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产生极光现象。(任答两个)38.(1)6月22日②南(2)12减小39.(1)横波纵波纵波(2)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3)地壳地幔地核(4)软流岩石圈n40.(1)上升高于(2)如下图(3)甲(4)夜间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