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学案岳麓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学案岳麓版

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1.掌握两次工业革命的条件、过程及影响;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2.理解工业时代经济组织的形式及作用。3.认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影响。一、蒸汽时代的到来1.背景:英国社会稳定,人口、资本流动自由,经济稳步发展,工场手工业十分兴旺。随着海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张,许多行业开始用机器生产替代手工生产。2.重大成就(1)棉纺织业:首先出现了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约翰·凯伊发明飞梭,手摇纺纱机、水力织布机等先后出现。棉纺织业的各个生产部门实现了机械化。(2)冶金业和采矿业:出现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发明,大大提高了炼铁和采煤技术。(3)动力:瓦特改进的“万能蒸汽机”被普遍运用,人类由此进入“蒸汽时代”。(4)陆路运输:1814年,史蒂芬孙制成第一台用蒸汽作动力的火车机车;1825年,第一条铁路通车,人们迎来了“铁路时代”。(5)海上交通:以蒸汽为动力的汽轮问世,对加强各洲之间的联系起了重要作用。3.完成:机器制造业的机器化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4.影响(1)英国: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新兴工业部门的涌现,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英国成为“世界工厂”。(2)欧美:各国纷纷开展工业革命,纺织业和铁路业成为两个领先的部门。[易混易错]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而不是凯伊发明飞梭,也不是瓦特改良蒸汽机。n[思维点拨]工场和工厂的不同点(1)本质区别:工厂采用机器大生产方式,工场则以手工劳动为主。(2)其他区别:工厂的工人相对集中,规模较大,而工场的生产者是在较分散状态下进行劳动生产。[图解识记]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二、进入电气时代1.时间: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2.背景(1)在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的情况下发生的新技术革命。(2)争夺世界市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动力。3.特点(1)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2)重要发明大多出自科学家的实验室,而不是手工业者的实践经验。(3)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4.成就(1)电力的广泛运用是标志性成就,世界开始进入“电气时代”。(2)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3)新兴的化学工业取得显著的发展。(4)技术的革新也推动了钢铁工业的大发展。5.影响:新的工业部门兴起,旧的工业部门得到飞跃发展,重工业成为整个工业的主导。三、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1.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工业生产的组织形式产生的影响(1)实现了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飞跃,人类进入了工业时代。(2)适应机器大生产的要求,工厂制度成为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3)中小企业占多数,企业主既是资本所有者,又是企业经营管理者。n2.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工业生产的组织形式产生的影响(1)生产和资本出现了集中的趋势,人类进入了大企业时代。(2)出现了大企业,控制着一个或多个部门的生产与经营。(3)大企业由高级专业人才进行管理,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提高了生产效率。[概念阐释]大企业与垄断组织为适应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大生产的要求,资本主义企业经过兼并重组,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形成企业集团,即“大企业”。大企业往往在某一行业占较大的比重,或跨行业经营。一些大企业利用自身规模、技术、管理的优势,用不公平的竞争方式,排斥其他企业,形成对行业市场的垄断,被称为垄断组织。四、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2.主要方式:国际贸易、资本输出和武力逼迫等方式。3.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表现: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列强利用坚船利炮,把全球卷进了世界市场。这样,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统一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了。主题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与影响1.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材料 ①由于英国个体商人资本不足,有限公司、联合的股份公司、为海外贸易提供担保与分散风险的保险业等迅速发展。民间从海洋贸易获得的财富,通过新兴的融资渠道与金融工具大规模流向工业部门,从而为工业准备了金融制度基础。……②至1600年大约2/3的英国旧贵族在财政上入不敷出,他们所构成的社会上层结构已接近解体的边缘。——龙登高《为什么不是西班牙而是英国完成制度原创——兼及明清中国的讨论》把材料分为两层:①为第一层,关键语是“为工业准备了金融制度基础”;②为第二层,关键语是“旧贵族”“接近解体的边缘”。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提示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提供了制度保障;殖民活动和圈地运动造成的资金积累和市场需求;近代公司制度、金融制度的产生;旧贵族的衰落(若答出圈地运动造成的劳动力条件也可)。n2.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材料 ①工业革命后,其(资本主义)扩张是建立在占据工业发展优势的基础之上。英国依靠其商品和重炮轰击其他民族国家闭关自守的大门,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占领大量殖民地,建立起“日不落”的庞大殖民帝国。……②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①划线部分内容说明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基本形成;②划线部分内容说明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世界历史形成。根据材料概括工业革命对整体世界的影响。提示 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亚非拉国家沦为欧美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国际市场、原料产地和劳动力供应地。英国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工业革命冲破种种阻力,向欧洲、美洲和亚洲扩展。工业革命深入和扩展的过程,就是先进技术、设备和先进生产方式不断传播发展的过程。1825年英国解除关于机器输出的禁令后,大批机器和先进技术被引进到法、德、美、俄等国,推动了这些国家工业革命的全面开展,同时也刺激了英国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增强了资本主义的力量,也为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动力保障。(2)英国工业革命向其他国家的扩展,进一步强化了国际分工。例如:美国南方生产的大量优质棉花是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的后盾。该地区又成为英国工业品的广阔销售市场,美国棉花与英国工业品的相互流通,成为两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使两地经济休戚与共。(3)工业革命促进了国际人口和资金的流通。外国移民大量涌入美国,不仅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而且带来了欧洲先进的生产技术,成为美国工业革命的重要人力资源,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物质保障。主题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材料 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①它逐渐地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②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全球通史》n由划线部分①中的“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说明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划线部分②中的关键信息是“取代”。依据材料,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提示 自然科学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2.影响材料 众多改变了人类生存和生活方式的信息通信技术都会在世博会这个舞台上展现给世界,如电报、电话、电视、电脑。1876年费城世博会上,爱迪生发明的①电报机首次展出。也就是这一年,②贝尔发明的电话展出。如果没有世博会,也就③没有现如今的信息社会。从①②与③的关系可知世博会与新式的通讯工具的出现,促进了各地信息传递。电报、电话的出现与世界市场有何关系?提示 通讯手段的出现,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①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得到生动体现。②侧重于基础工业、重工业、能源工业部门。③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④一些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俄国、日本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2)影响①从经济结构来说,产生了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汽车工业、飞机制造业、石油工业等,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②从生产关系上来说,出现了垄断及垄断组织,随着垄断组织的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③从帝国主义殖民侵略来看,国际垄断组织促使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侵略扩张的步伐,殖民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整个世界的经济成为一个整体。④从世界关系格局来看,英国的核心地位开始动摇,世界力量对比的格局发生改变,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趋向尖锐。一、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1.不同点项目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n发明者发明创造者大多是工匠发明创造者多为科学家、科技人员或工程师成果多数是对生产经验的总结多数是科研产物,量多质高开展国家开始只限于英国,后来逐渐扩展到其他国家一开始就在几个国家同时进行产业部门始于棉纺织业,后来在主要轻工业部门展开以重化工业和电力工业为主要领域,对带动和改造整个国民经济具有重大的作用2.相同点: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提高;都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巨大变化;都引起了国际关系的巨大变化;都引起了思想领域的变化。二、工业革命的影响1.积极影响(1)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欧美资产阶级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2)社会关系: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3)城乡关系: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城市化进程加快。(4)思想:促进了科学教育的发展,科学共产主义思想和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产生。(5)世界市场: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消极影响(1)阶级矛盾:无产阶级遭到日益深重的剥削和压迫。(2)东西方关系:亚非拉等落后地区加快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化进程,受到日益严重的掠夺,东方从属于西方。(3)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以煤为燃料的蒸汽机车和蒸汽轮船的出现,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1.(2017·北京高一检测)没有不列颠殖民帝国的建立,就没有后来的英国“工业帝国”。这说明殖民帝国的建立(  )A.为“工业帝国”提供了政治保障B.为“工业帝国”提供市场和资金C.为“工业帝国”提供劳动力和市场D.为“工业帝国”提供技术与资金答案 B解析 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殖民大国,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资本,且广阔的殖民地刺激了英国市场不断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动力,故B正确。n2.(2018·滨州高一检测)“在17世纪,(英国)煤的运输方面的困难,曾是其作为燃料的一大缺陷,但到19世纪30年代后,煤就可以自己运输自己了。”材料现象反映(  )A.煤炭已成为工业主要能源B.英国急需煤炭的大量进口C.铁路是煤的主要运输方式D.近代的电力工业发展迅速答案 C解析 根据“在17世纪,(英国)煤的运输方面的困难,曾是其作为燃料的一大缺陷,但到19世纪30年代后,煤就可以自己运输自己了”可得用煤来运煤,可以推测是用铁路来运输,故C项正确。3.(2017·湖州期末)某同学采用图表法学习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如下图),其中▲处最合理的应该是(  )A.国际交流B.蒸汽动力C.关税保护D.火车轮船答案 A解析 世界市场的形成,需要各国加强交流合作,避免各自独立发展,故A项正确。4.(2017·山西学业水平测试)成立于1903年的福特汽车公司在1913年便开始使用标准化、专业化分工和流水线生产,从而使汽车普及并成为美国人重要的交通工具。福特汽车公司的成功主要得益于(  )A.新航路的开辟B.蒸汽机的发明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创新D.“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答案 C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1903年”“1913年”可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5.(2017·安阳高一检测)下列两幅图片最能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工厂制度的形成B.世界市场的形成C.垄断组织的形成D.殖民体系的形成n答案 C解析 工厂制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主要是指采用机器大生产,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世界市场的形成在此时的表现主要为对外殖民扩张与掠夺,故B错误;根据图片反映的信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和“兼并和组合”可知是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垄断组织的出现,故C正确;殖民体系体现的是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与题意不符,故D错误。6.(2018·天津高一检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瓦特发明改英国纺织鸦片战争中良蒸汽机图工厂图的海战图       材料二 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是织工,后来做了木匠;骡机的发明者克伦普敦是纺纱工兼织工;只有发明蒸汽机的瓦特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初步地将科学与技术结合起来。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曾受到科学新技术的影响。——刘宗绪《世界近代史》(1)依据材料一,指出这次工业革命的影响。(2)依据材料二,分别说明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发明的中心是哪些国家。答案 (1)影响: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近代工厂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加剧了西方的殖民扩张。(2)特点: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科学与技术只是初步结合(或发明多来自工场手工业时代积累的技术和经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中心:美国、德国。解析 第(1)题据材料一中关键信息“蒸汽机”“工厂”“海战”分别归纳工业革命的影响。第(2)题特点据材料二中关键信息“木匠”“纺纱工兼织工”“初步地将科学与技术结合起来”“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曾受到科学新技术的影响”进行概括;国家据所学知识回答。[基础达标]1.(2017·四川学业水平测试)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  )A.英国B.法国nC.美国D.德国答案 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英国,故A项正确。2.(2017·朝阳期末)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17世纪最后几十年,英国的自耕农(即独立农民)还比租地农民阶级的人数多……大约在1750年,自耕农消灭了。”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早期殖民B.宗教改革C.圈地运动D.工业革命答案 C解析 据材料中“17世纪最后几十年,英国的自耕农(即独立农民)还比租地农民阶级的人数多……大约在1750年,自耕农消灭了”可知跟圈地运动有关,导致农民破产,故C项正确。3.(2018·天津高一检测)19世纪初的一则讣告这样评价一位名人所研制的成果:“……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并报偿后代的劳动。”这里的“它”是指(  )A.蒸汽机B.发电机C.电动机D.计算机答案 A解析 据题干关键信息“19世纪初”“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知,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发明与使用的影响,A正确。4.(2017·江苏学业水平测试)18世纪末,奥地利作曲家海顿到访伦敦时发现,“雾如此之浓,以至于都可以抹到面包上”,浓雾之下,鸟儿也因无法觅食而从天上跌落下来。当时英国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  )A.圈地运动的进行B.蒸汽动力的应用C.石油工业的发达D.电器的广泛使用答案 B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18世纪末”“雾如此之浓,以至于都可以抹到面包上”等信息可知,这是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污染,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5.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  )A.缩小城乡差距B.促进农业快速发展C.推动城市化进程D.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答案 C解析 题干材料意思是指大量民众被火车带进城市,这将极大地推进英国的城市化进程,故选C。农村人口大量涌进城市,不会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不会促进农业快速发展,也不一定缩小城乡差距。故排除A、B、D。n6.(2017·武汉高一检测)在19世纪末的西欧,一个资本家要新建纺织厂,为提高产量,他应该优先选址在(  )A.商业繁盛的地区B.盛产煤炭的地区C.邻近河流的地区D.电力充足的地区答案 D解析 19世纪末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力得到广泛应用,所以应选择在电力充足的地区,故选D。A、B、C错误。7.(2017·四川学业水平测试)1902年美国已有发电厂3621座,总装机容量121.2万千瓦;1907年德国已有三分之一的企业使用电动机。这预示人类进入到(  )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C.信息时代D.智能时代答案 B解析 根据材料所述时间和现象可知B项正确。8.(2018·南宁高一检测)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既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又推动了石油开采业发展的重大发明是(  )A.珍妮机B.蒸汽机C.骡机D.内燃机答案 D解析 珍妮机、蒸汽机和骡机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因此排除A、B、C。内燃机的发明促使了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它的能源系统主要以石油为主,故选D。9.《全球通史》说:“(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A.兴起于重工业B.电力的广泛使用C.欧美国家同时发生D.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答案 D解析 由题目中的信息“(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配备着……科学家”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10.(2018·聊城高一检测)在1876年费城国际博览会上,英国展出的是最新蒸汽机车,美国展出了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了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材料表明(  )A.英国科技创新已落后美德B.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C.美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D.德国致力于军备竞赛答案 An解析 1876年(19世纪70年代)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所呈现的仍然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美国和德国则是展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A正确。[能力提升]11.(2017·西城期末)1624年英国议会颁布的《垄断法》规定,为新产品的第一个发明人授予专利证书,有效期14年。到1851年为止,总共颁布了一万多项专利。《垄断法》的实施(  )A.推动了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B.导致了英国向外殖民扩张C.使英国打败了“无敌舰队”D.标志着议会权力超过国王答案 A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英国《垄断法》用授予专利的方法鼓励技术发明,因而推动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故A项正确。12.(2017·郑州期末)1820年前后英国已出现一批专门制造机器的厂家,有专门的技术工人,生产相同型号的零部件。这主要反映了(  )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B.世界市场基本形成C.内燃机的广泛推广D.垄断组织开始出现答案 A解析 “出现一批专门制造机器的厂家,有专门的技术工人,生产相同型号的零部件”表明工业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深度,故A项正确。13.(2018·三明高一检测)有人评价某种经济现象既有“能节制生产,毋使有羡不足”的优点,又有“独占一业,莫之与竞,则生产技术之改良进步将中止”的缺点。材料描述的经济现象是(  )A.手工工场B.机器工厂C.股份公司D.垄断组织答案 D解析 根据材料“能节制生产,毋使有羡不足”“独占一业,莫之与竞,则生产技术之改良进步将中止”,可了解到这种经济现象指垄断,垄断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晚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出现了垄断组织,尤其是美国和德国,垄断组织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的发展。14.(2017·日照期末)1889年,自1867年以来的第三次万国博览会在法国巴黎举行(如下图),正值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在这次博览会上展出的物品有(  )n①发电机 ②电话 ③三轮汽车 ④飞机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答案 C解析 发电机、电话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三轮汽车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故④与材料时间不符,选择C项符合题意。15.(2018·成都高一检测)1884年,世界20多个国家的天文工作者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通过决议正式确定格林尼治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该决议得以通过,主要是由于(  )A.钟表制造业发展B.美国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C.与会各国的妥协D.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答案 D解析 根据材料中“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通过决议正式确定格林尼治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是强调世界联系,显然不是指钟表制造业的发展,故A错误;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884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刚刚兴起,美国并不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故B错误;20多个国家的天文工作者共同通过,并未说明是与会各国的妥协,故C错误;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确定国际标准时间体现的是各地联系的加强,故D正确。16.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870年前后,所有的工业都受到科学的影响。……大量生产的两种主要方法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第一种方法是制造标准的、可互换的零件,然后以少量的手工劳动把这些零件装配成完整的单位……第二种方法出现于20世纪初,是设计出装配线……在美国,农业机械的发明也得到了促进……与这些新机械同样重要的是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具,它们导致一个不仅提供工业成品、也提供农业成品的世界市场。——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资本主义国家将资本输出作为金融资本对外扩张的重要手段,从而加速了资本的跨国流动,发展起国际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形成世界性的金融资本体系。——刘金源等《全球化进程中的反全球化运动》材料三 在金字塔顶端的是少数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其底端是处于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广大亚非拉美落后国家。这时,世界上形成了两大类国家:一类是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的农矿业生产国。n——千枝松《科技革命与国际分工》(1)依据材料一说明19世纪晚期,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及流通方面有怎样的进步?(2)依据材料二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促进世界市场发展方面有什么新进展?(3)依据材料三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了怎样的国际分工?答案 (1)进步:工业生产的方法有重大改进;农业机械的发明有相当进展;发明了新交通工具;形成了世界市场。(2)新进展:资本输出规模,由此形成世界资本、金融体系。(3)分工: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据工业制成品市场,广大的亚非拉美落后国家成为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供应地。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大量生产的两种主要方法”“农业机械的发明也得到了促进”“迅速的运输工具”“导致一个……世界市场”,从四方面来概括进步。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资本输出”“形成世界性的金融资本体系”得出答案。第(3)问根据材料信息“一类是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的农矿业生产国”提炼概括。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