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地理1月月考习题(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地理1月月考习题(含解析)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小题2分,共60分)1.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原因是(  )①全球地表径流增多②海洋蒸发量减弱,降水量增加③海水温度增高膨胀所至④冰川融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考查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原因。海平面上升的根本原因是全球变暖,但直接原因却是冰川融化和海水膨胀。要求在审题过程中注意题干中的叙述。故选D。2.下面四个地区中日温差最大的是(  )A.B.C.D.【答案】A【解析】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故海洋的昼夜温差较陆地小;由于大气的热力作用,白天阴天多云,则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会太高;而晚上多云,则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气温不会太低,故阴天昼夜温差较晴天小,故海洋上的阴天昼夜温差最小,陆地晴天昼夜温差最大,故选A。【点睛】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有:(a)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节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b)季节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c)地形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低凹n地形,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通风不良,并且在夜间常为冷空气下沉汇合之处,故气温日较差大。而凸出地形因风速较大,湍流作用较强,热量交换迅速,气温日较差小,平地则介于两者之间。(d)下垫面性质由于下垫面的热特性和对太阳辐射吸收能力的不同,气温日较差也不同。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且距海越远,日较差越大。沙土、深色土、干松土壤上的气温日较差分别比粘土、浅色土和潮湿紧密土壤大。(e)天气晴天气温日较差大于阴(雨)天的气温日较差,因为晴天时,白天太阳辐射强烈,地面增温强烈,夜晚地面有效辐射强降温强烈。大风天的气温日较差较小。下图是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3.①处的盛行风向是()A.西南风B.东北风C.东南风D.西北风4.在气压带②控制下的赤道附近地区,其气候特征是终年()A.炎热干燥B.高温多雨C.温和干燥D.温和湿润【答案】3.A4.B【解析】考查气压带、风带。3.图中①位于北半球中纬度的中纬西风带,根据30°附近为副热带高压,60°附近为副极地低压,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判断为西南风。故选A。4.图中②表示赤道低压,盛行上升气流,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则终年高温多雨。故选B。下图是某地气温和降水状况(虚线所示)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各题。n5.根据图示信息判定该地的气候类型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6.有关该地气候类型成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常年受西风带控制B.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季风控制D.赤道低压带控制【答案】5.B6.B【解析】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气候类型成因。5.读图可知,气温季节变化较大且1月最低月平均气温大于0℃,为亚热带气候,因1月降水较多,即低温期多雨,故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故选B。6.由上题可知,该地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成因的为冬夏分别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故选B。下图是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7.关于AO、BO两条锋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AO为冷锋,BO为暖锋B.AO为暖锋,BO为冷锋C.AO、BO都是暖锋D.AO、BO都是冷锋8.若空气中水汽比较充足,①②③④⑤⑥各处正处在降水过程中的是()A.①②B.①④C.②⑥D.③⑤n9.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周围气流呈逆时针方向B.乙地周围气流呈顺时针方向C.甲地此日的昼夜温差比乙地大D.此时,甲地的温度比乙地高【答案】7.A8.B9.C【解析】考查等压线图得判读,常见天气系统与天气。7.北半球气旋按逆时针方向移动,所以西侧是北面的气流势力强,易形成冷锋。东侧是南面的势力强,易形成暖锋。故选A。8.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暖锋降水则全在锋前。①位于冷锋AO的锋后,④位于暖锋BO的锋前。故选B。9.甲为北半球反气旋,呈顺时针方向运动,乙为气旋,呈逆时针方向运动。由于乙地处于气旋控制下,易形成阴雨天气,故气温日较差小。故选C。分析某地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10.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可能是()A.反气旋影响B.气旋影响C.冷锋影响D.准静止锋影响11.此系统易造成()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B.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D.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答案】10.C11.D【解析】考查常见天气系统及对我国的影响。10.由图中气压升高和气温下降可以判断,此天气系统为冷锋系统。故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冷锋造成的。故选C。12.n超强台风海燕于2013年11月8日凌晨在菲律宾登陆。读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图中能示意台风海燕的天气系统是()A.B.C.D.【答案】A【解析】考查台风形成的天气系统。水平方向上气流逆时针由四周流向中心,为北半球气旋,故A正确;水平方向上气流顺时针由四周流向中心,垂直方向上气流上升,为南半球气旋,故B不符合题意;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的锋面为冷锋,故C不符合题意;垂直方向上气流下沉,为反气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下图为“某地区部分港口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3.导致a港口解冻日期比其他港口晚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纬度C.经度D.洋流14.下列四幅图中,与b港口的气候最吻合的是()A.B.nC.D.【答案】13.B14.B【解析】影响港口解冻的因素,气候类型的分布与判读。13..根据图中信息可知,b、c、d三港口纬度相当,港口解冻日期主要与温度有关,在四个港口中,a港口纬度最高,温度最低,所以解冻日期最晚,B对。四地的海域都比较封闭,受洋流影响较小,D错。港口的解冻和封冻与地形和经度关系不大,A、C错。故选B。14.从图中看出,A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B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温和且降水均匀,为温带海洋性气候;C地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D地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只有B图与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最相吻合,故选B。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5.若该图表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中纬环流,且甲乙为近地面,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为副热带高气压带B.乙为副极地低气压带C.③为中纬西风D.乙地的降水比甲地多16.若该图表示大洋环流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③洋流可能为南极环流B.②洋流为暖流C.该图为北半球大洋环流D.④洋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17.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且甲乙为近地面,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表示陆地B.乙表示海洋C.目前人类活动对③环节的影响最大D.环节③的作用可以形成流动性沙丘18.若该图表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海陆风,且甲表示亚欧大陆,乙表示太平洋,则A.该季节为北半球的冬季B.气流①为东南季风C.气流③为东南季风D.该季节为南半球的夏季n【答案】15.C16.C17.C18.C【解析】考查三圈环流的分布和形成,洋流分布规律,水循环,季风环流。15.中纬环流圈位于30°-60°之间,图中甲处大气上升故为低压,即为副极地低气压带,A错误;乙处大气下沉故为高压,即为副热带高气压带,B错误;③为中纬西风带,C正确;甲地的降水比乙地多,D错误。故选C。16.若该图表示大洋环流示意图,洋流环流方向为顺时针的环流,则为北半球中低纬的大洋环流。故选C。17.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④处是蒸发环节,甲为海洋近地面,②处是降水环节,乙为陆地近地面,③环节是地表径流,①环节是水汽输送,目前人类活动对地表径流③环节的影响最大。故选C。18.若该图表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海陆风,且甲表示亚欧大陆,乙表示太平洋,则气流③为太平洋吹向亚欧大陆的夏季风东南季风。故选C。读下面两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各题。19.甲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及出现最大汛期的季节分别是()A.冰雪融水、冬季B.大气降水、冬季C.地下水、春季D.大气降水、夏季20.据图信息推知此时甲河流域()A.盛行西北风B.盛行西南风C.受副高控制D.潜水补给河水【答案】19.B20.A【解析】考查河流补给、地球运动的意义。19.根据图中纬度和海陆位置,判断此地气候类型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受气候特点的影响,此地河流下游的河水补给形式为雨水补给,汛期在冬季,故选B。20.n读上图,根据甲河的水位和地下水水位的比较,河水补给给地下水,即为河流的丰水期——此地的冬季。结合地中海气候的形成,此时为受盛行西风带影响,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的风向为西北风。故选A。图I为全球洋流模式图,图II为某地等温线分布图,图III为某沿海地区洋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1.图I中的P可形成大渔场的原因是()A.地处寒暖流交汇,有丰富的饵料B.地处上升补偿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C.沿岸有海雾,有利于鱼群的隐蔽D.地处深海,环境污染小,有利于鱼类生长22.图II的海洋等温线弯曲若是洋流的影响,则该洋流可能为图I中的哪股洋流()A.③B.⑤C.⑦D.⑨23.图III的甲洋流若是纬度300附近,则甲洋流在图I中的哪股洋流()A.③B.⑤C.⑦D.⑨24.图III中的甲洋流若是纬度600附近,则甲洋流()A.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B.一定有利于航行C.一定不利于航行D.一定是暖流【答案】21.A22.A23.D24.D【解析】考查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洋流的分布规律。21.读图可知,图I中的P位于暖流③与寒流①的交汇处,故形成大渔场的原因是地处寒暖流交汇,有丰富的饵料。故选A。22.图IIn的海洋等温线向低温方向弯曲,则该处有暖流流经,图中等温线向北减小,说明往北纬度增高,是北半球海区的暖流。且图中洋流位于大陆东岸,故图中③符合。故选A。23.已知图III的甲洋流若是纬度30°附近,图中甲位于大洋东岸,由南向北流,则甲洋流在图I中⑨洋流。故选D。24.已知图III中的甲洋流若是纬度60°附近,图中甲位于大洋东岸,由南向北流,则甲洋流位于北半球海区,由较低纬流向高纬度,一定是暖流。故选D。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25.图中洋流L1、L2的流向可能是(  )①L1向东流,L2向东流②L1向西流,L2向西流 ③L1向东流,L2向西流④L1向西流,L2向东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6.假若L1、L2流向相同,那么(  )①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②北京昼长夜短 ③夏威夷高压强盛④亚欧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弯曲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25.B26.D【解析】25.图示经纬度是印度低纬,L2是南赤道暖流,自东向西流;L1是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夏季向东流,冬季向西流。选C正确。26.假若L1、L2流向相同,即都是向西流,此时北印度洋盛行东北季风是北半球的冬季,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北京昼短夜长;夏威夷高压减弱;亚欧大陆寒冷等温线向低纬弯曲。选D正确。在人类面临的各种资源危机中,淡水危机是其中之一。据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2/3的人口将生活在缺水状态中。据此回答下列各题。27.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nA.河流水和湖泊水B.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C.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D.地下水和冰川28.针对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的特点,应采取的最有效措施()A.植树造林,治理沙漠B.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C.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D.人工降水,改造局部地区气候【答案】27.B28.B【解析】考查陆地水体的组成,解决水资源的时空不均的措施。27.地球的水主要储存在海洋中,陆地淡水主要储存在冰川中。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故选B。28.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时间分配是夏季季节多,冬春季节少;空间分布均是东南沿海多,西北内陆少。解决时间不均可以修建水库,调蓄洪水;解决空间不均可以跨流域调水。故选B。如下图为地球上某日一条完整的晨线,a、c为晨线的顶点,b为晨线的中点,晨线在地球上为东北一西南走向,a点的地理坐标为(82°N,105°E),完成下列各题。29.c点位于北京的什么方向()A.西南B.东南C.东北D.西北30.此时北京时间可能是()A.2月5日13点B.2月5日1点C.10月23日13点D.10月23日1点【答案】29.B30.C【解析】考查地球自转地理意义。29.已知a点的地理坐标为(82°N,105°E),则c点坐标为(82°S,75°W),n北京地理坐标(40°N,116°E),故c点位于北京的东南方。故选B。30.由题干材料可知,a点是晨线的顶点,所以a点82°N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太阳直射点为8°S,北半球为冬半年;此时a点在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上,地方时为12点,已知a的经度为105°E,可求出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是13点。故选C。二、综合题:(4大题,共40分)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风能是炙手可热的绿色能源,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可能正一点一点地“侵蚀”着这个能源“新星”。国家气候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材料二:某海岸附近的等压面示意图(图I)。(1)当发生图I中情况时,应出现于图II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段。(2)“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若图II为我国现在的等压面示意图,则图中a、b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50年前__________(“变大”或“变小”),这说明,现在a、b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_力_________(“变大”或“变小”)了。(3)在图I中画出此时的热力环方向。(4)图III表示Q地的大气受力及风向情况,则下列箭头对应的含意,正确的是:_______A.f1——风向B.f2——地转偏向力C.f3——水平气压梯度力D.f4——摩擦力n该图所示地区为________半球。【答案】(1)16时至次日8时(2)变小水平气压梯度变小(3)图略(2分)(4)C南半球【解析】考查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影响,风向的判断。(1)图Ⅰ中陆地为高压,故气温低于海洋,从图II中16时至次日8时时间段为陆地气温低于海洋。(2)海洋与陆地由于比热容的差异,形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故而形成等压线的弯曲。故当等压线弯曲程度越高,说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越明显,风速越快;而反过来得知,风速越慢,则等压线弯曲率越小。故弯曲程度变小。这说明,现在a、b之间的水平气压梯度变小了。(3)热力环流的过程为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故图中形成逆时针的热力环流。(4)水平气压梯度力为高压指向低压,与等压线垂直,故水平气压梯度力为指向正东方向的f3,而此时风向为东北风f4,故地转偏向力向左偏,即为南半球。32.读我国两区域的河流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所示地区参与的水循环是   循环,乙图所示地区参与水循环的主要是   循环。甲、乙两河流属于水循环中的环节。(2)甲图中河流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①湖泊与河流水的补给关系是   ,A、B两河段的流量季节变化如果用下图中的两曲线表示,则A河段对应曲线,B河段对应曲线。n(3)乙图中河流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径流季节变化较甲图中A河段   ,汛期出现在   季。【答案】(1)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地表径流(2)大气降水终年湖泊水补给河流水乙甲(3)高山冰雪融水 大 夏【解析】考查水循环类型,河流补给类型,河流水文特征。(1)据图可知,甲图中的河流注入海洋为外流河,甲图所示为海陆间水循环,使陆地水资源得以再生;乙图中河流位于内陆干旱地区,河流发源地海拔较高,故该河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乙图所示为陆地内循环。甲、乙两河流属于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3)乙图中河流位于内陆干旱地区,河流发源地海拔较高,故该河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夏季气温高,补给量较大,径流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故乙图中河流主要的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径流季节变化较甲图中A河段大,汛期出现在夏季。33.洋流是大规模流动的海洋水体。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读左图判断,该洋流(虚线所示)流向为,按性质分类属于    流,它对沿岸气候能够起到    的作用,在右图所示的①、②、③、④四海区中,左图表示的海域可能出现在    海区。(2)此季节北印度洋盛行风,其成因是;在其影响下,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n时针方向流动。(3)在右图所示①、②、③、④四海区中,若仅考虑洋流因素,渔业资源比较丰富的是海区,试简述其成因。【答案】(1)自北向南流暖 增温增湿 ①(2)西南季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顺(3)②处于上升流海区,海水上涌把大量营养物质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解析】考查洋流性质,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1)图示等温线分布规律:越往北气温越高,判断该地区位于南半球,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向一致,自北向南流;故图示洋流从水温高处流向水温低处,判断为暖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在右图所示的①、②、③、④四海区中,左图表示的海域可能出现在①海区。(2)读图可知,此季节北印度洋盛行西南季风,其成因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北印度洋季风洋流自西向东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3)四海区中,②处于上升流海区,海水上涌把大量营养物质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故②海区渔业资源比较丰富。34.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左下图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右下图为对应的气候资料。(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2)请你为该国提出3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可行性措施,并说明理由。【答案】(1)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n(2)①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②海水淡化。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设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③废水(污水)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解析】考查气候特征,淡水资源不足的原因,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措施。(1)根据图中经纬网可知该国为新加坡,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多雨;该国(岛国)虽然多雨,需清楚降水量多的国家,淡水资源不一定丰富,由于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河流短小,没有大的湖泊,陆地上储存淡水的条件差,再加之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2)该国除建水坝外,还可以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海水淡化和废水(污水)回收利用等来解决淡水资源短缺。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