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课件教材汇总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课件教材汇总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八)教材分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八)》共有五页插图,分为两在部分。其中第1.2.3页为第一部分,第4.5页为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共有四幅插图,第二部分共有五幅插图。第一部分教育学生要坚持写日记,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第二部分教育学生要爱护图书,使学生懂得爱护图书的意义和要求,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了解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懂得爱护图书的意义和要求,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爱护图书的意义,要求,学会方法。2.在实践中养成坚持写日记和爱护图书的好习惯。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讨论:如何写好作文?勤于观察,勤于积累,把观察的东西及时积累下来。二、讲明写日记的意义写日记有什么好处?(分组讨论。)总结:写日记能够为自己提供写作机会,帮助提高写作水平。通过对看到的、听到的事情或者一些问题的思考,帮助自己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明白自己该怎么做、怎么想,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三、交给写日记的方法1.日记的内容和注意点。2.观察图画,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3.日记的主体部分可以写什么?该怎么写?4.怎样才能写好日记?(1)要持之以恒。(2)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可以成为日记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写想说的话。5.日记的书写及格式。四、总结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在今后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要坚持写日记,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讲明爱护图书的意义二、指导看图。书架上的图书保管得怎样?(指名说。)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位同学是什么样的学生?为什么要爱护图书呢?怎样爱护图书?说说该怎么翻看图书、怎样摆放、怎样整理图书?三、说说自己今后打算怎么做。同学们,听了这些破书的哭诉,我们该怎样帮助他们呢?如何修补图书呢?四、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使我们懂得了爱护图书的意义,该怎样保护图书,希望在你们今后的日常生活中,从爱护课本做起,爱护书、读好书。n//1.走,我们去植树教材分析:在万物萌发的春天,一切生机勃勃。身处于美好的春光里,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才不负于这大好的春色?诗歌《走,我们去植树》以明快清新的节奏、具有行动号召力的语言向少先队员发出倡议:"迎着和煦的春风,迈开轻快的脚步,亲爱的少先队员们,走,我们一起去植树!"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3.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放录音《走,我们大家植树去》在音乐声中,老师谈话引入:同学们,春天已经来临了,在这和煦的春光中,你们想去植树吗?(想) 那我们就一起行动吧!(板书课题:《走,我们大家植树去》)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思路。 1.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课文录音。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和印象深刻的地方,作上记号。 3.交流、讨论。学生质疑并解决,重点问题可以存疑。  A、和煦是什么意思?B、音符:表示音调高低的符号。  C、版图:户籍和地图,引申为国家的疆域。D、植树有什么好处?  E、为什么说一棵树就是一座绿色工厂,片片树叶都是快乐的音符? 4.再读课文,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A、指名分段朗读课文。B、纠正学生的读音。C、自由练读课文。三、分段、概括段落大意。第1段:(1)讲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的活动。第2段:(2-5)讲植树的重要。第3段:(6)表明少先队员植树的决心。四、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2.这一小节你读懂了什么?3.理解"和煦"。 4."迈开轻快的脚步"说明了什么?(说明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去参加植树的情景。) 5.指导朗读,要读出轻快、有力的语气,读出少先队员的蓬勃朝气。n//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 1.回忆第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2.指名朗读第一段。二、学习第二段。 1.自由朗读第二段。2.说说第二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3.少先队员到什么地方去植树?引导学生想象省略号后所省略的内容。  用一个词语概括这些地方——"到处" 4.感情地朗读第二小节。5.细读3-5小节,思考:植树有什么好处?6.讨论、交流。 7.进一步理解词句,并指导朗读。  A、结合光和作用让学生理解"绿色工厂",指导读好"给我们送来清新的空气,让每个人都幸福健康。"  B、"绿色宝库"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森林是"绿色宝库"?除了"盖房、架桥、造船、铺路"外树木还有哪些好处?(指导读好第四小节。)  C、联系上下文,理解"亿万棵树连起来,就染绿了祖国的版图"一句,说说什么是"绿色的希望"想象祖国处处是"参天的大树"的景象,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5.6节。  D、练习背诵。三、学习第三段 同学们,植树的好处多不多?(多)植树的意义如此重大,让我们动员所有的朋友一起去植树吧! 齐读第6段。四、背诵指导 1.放课文录音三遍,学生边听边小声跟读。2.指导朗读技巧。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五、总结课文 1.齐读课文。2.分组背诵课文。3.学生联系实际,说说植树还有哪些好处?六、板书:1.走,我们去植树绿色工厂——健康、幸福增添新绿——染绿版图绿色希望——沙退鸟舞绿色宝库——建设"四化"     n//2.第一朵杏花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3.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规律。4.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落大意。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第一课时一、出示挂图,揭示课题。1.出示教学挂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花?谁能看图说说杏花的样子?画上的三个人分别是谁?他们在讨论什么问题?2.读"竺、桢"2个字,能读准字音即可。3.讨论第二题,板书课题:第一朵杏花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出示投影片上自读要求:(1)轻声自读课文两遍(2)画出生字词,结合生字表读准字音(3)标出自然段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字音。(2)指导读长句子。指名读句子,指导停顿断句。(3)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三、范读课文。1.范读课文。出示分段提示:(1)按时间先后顺序,本文应该如何分成两段?(2)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能不能独立成一段?2.范读后根据提示讨论分段。说说段意。第一段(1-5):竺可桢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孩子不明白什么原因。第二段(6-15):第二年在孩子的帮助下,竺可桢爷爷准确地记下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第三段(16):竺可桢爷爷通过长年精确观察,掌握了气候变化规律。四、指导书写生字。第二课时一、导入。 1.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板书:竺可桢] 2.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两次)分别是什么时间?(一年前,一年后)二、第一次(学习第1---5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2.讨论(学生可相互解答,教师只作点拨)。3.指导朗读。 4.重点指导第3自然段,体会带点词的作用。出示投影片:"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弯下腰来:说明竺爷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习惯地问"说明竺可桢在坚持长期物候观测的日子里养成了主动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5.四人小组练读。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的话,一个读旁白,一个做评委。 6.指名练读。n//三、第二次(学习第6---15自然段) 1.师述: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答不上来,带着竺爷爷的嘱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用简洁优美的文笔,描绘了一幅春景图,谁来读读看。 2.指名读,突出"绿、皱、鼓"等关键词。 3.齐读。 4.重点放在对话朗读上。(1)读第一遍:自由轻声读,想想这是谁说的?帮它加个提示语。讨论之后,出示投影片。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竺爷爷()地问:"什么事情呀?"小孩子()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竺爷爷()地问:"什么时候?"小孩子()地说:"刚才。"竺爷爷()地问:"是第一朵吗?"小孩子()地说:"是。"(2)读第二遍:同桌讨论,每一句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指名说说,归纳答案:奇怪、高兴、激动、自豪、半信半疑、肯定。  (3)读第三遍:根据提示与读出语气,指导朗读。  (4)读第四遍:指名生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子的话,其余读旁白。(7---14) 5.师述: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不难听出竺爷爷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动、非常兴奋。那王老师不禁要问小孩子为什么高兴?竺爷爷为什么高兴?(小孩子是为自己终于完成了竺爷爷去年交给的任务而高兴,竺爷爷是为自己终于弄清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而兴奋。) 6.除了对话部分,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出示投影片,朗读体会带点词语的作用"竺爷爷顷刻间象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7."郑重"什么意思?你从"郑重地计下"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日子又体会到什么?("郑重"的意思是严肃认真。从"郑重地计下"可以看出竺可桢对科学研究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板书:一丝不苟]师述:是的,"一丝不苟",竺爷爷的话也证实了这一点。四、点明中心(学习第16自然段) 1.出示投影片:"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来代替观察。" 2.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你怎样理解"精确"一词?(非常准确)能不能结合前文来说说。 4.指导朗读 5.竺爷爷作为一名物侯学家,他的成就是怎么得来的,你找到原因了没有? 6.小结:正如竺爷爷所说的,他正是通过长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花的规律。[板书:精确观察]师补充《竺可桢和自然日记》:竺可桢精确观察大自然:什么时候第一朵花开,第一声蛙鸣,第一次雷声,第一次落叶,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他的笔记本是大自然的缩影。 7.再读读竺爷爷的话,加深体会。五.总结迁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总结:课文讲述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3.学了本文,你觉得应向竺爷爷学些什么?     n//3.燕子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并能通过朗读、观察和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各种各样的动物,空中的飞鸟地上的走兽,水里的游鱼。但是稍不留心,它们就会从我们的眼前溜走等到要写时不知从哪儿写起。就说我们春天里常见的燕子(出示燕子图片),我们会怎样描绘它呢?(学生自由发挥)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作家郑振铎是怎样描述燕子的。2.读题:(板书"燕子")(1)指导"燕"的结构:象形字,各部分要写得紧凑(2)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自渎课文。(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词,划出不理解的词、句。(2)检查:A、小黑板出示字词:自由读——指名纠正读——齐读B、读课文:(分段指名读)看谁读得又准确又流利。(教师评)2.理清课文层次。(1)自由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那些内容?(小组讨论)(2)指名回答(板书:外形,春天赶来,飞行,休息)。三、细读第一自然段。1.理解内容。默读课文:第一段写了什么?(一起回答:外形)作者是抓住它的什么特点来写的?(板书:羽毛——乌黑光亮;翅膀——俊俏轻快;尾巴——剪刀似的)2.指导朗读。(1)情感准备:既然燕子是这样的漂亮、机灵,大家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喜爱、欢快……的语气)(2)练读。(3)指名读——男生女生比赛读——齐读。3.指导背诵。(1)思路:课文是怎样写燕子的外形的?(指板书:羽毛——翅膀——尾巴、指图)(2)请学生自己试着把这一段背给同桌听。(提示:可看板书或看图)(3)看板书,分一二排、三四排背。(4)齐背。第二课时一、复习前课。1.请学生说说回忆第一段写了什么?(外形)2.作者是怎么写的呢?(请学生带感情背诵)二、细读课文。1.学习第二自然段。(1)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燕子的模样,那么着可爱的精灵是什么时候来到我们身边的呢?(春天)(2)自由读这一段,想想它描绘了春天里的哪些事物?用横线划出来。它们是什么样的?圈出描写的词语。(微风——吹拂;细雨——洒落;柔柳……)n//(3)重点品味描绘春天的句子A、出示小黑板。指名口头填空第一句。(吹拂、洒落)你有什么样的感觉?(舒服、惬意……)你怎么读出这个感觉?(示范读,教师评价)指名口头填空第二句。(展开)你怎么读出柳叶的嫩呢?(示范读,教师评价)指名口头填空第三句。(赶集似的,烂漫无比)你怎么理解"赶集似的"?说明花草很多,很热闹……)你准备怎么读?(教师评价)B、在这样美的春天里,还有燕子从南方——赶来了,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生趣是什么意思?(生机和趣味)大家想象一下这样的场面,有什么感觉?(高兴、兴奋……)C、完整地练读——分小组比赛读——齐读(4)指导背诵。A、理思路:春天到了,微风和细雨怎样?柔柳怎样?青草怎样、绿芽、鲜花怎样?小燕子又怎样?B、同桌互背。2.学习第三自然段。(1)理解内容:A、自渎:思考这一段写了燕子的哪个方面?(飞行的形态)找出描绘的词语。(斜着、掠过、横掠……)B、掠过写出了什么?(飞的速度快)(板书:快)横掠写出了什么?(飞得轻)(板书:轻)(2)指导朗读:A、小燕子飞得又轻又快,我们应该怎么读?(轻快)B、指名读,评价——齐读。(3)指导背诵:A、燕子图片演示。(指名表演)B、练背——齐背(教师同时演示)3.学习第四自然段。(1)过渡:燕子轻快地飞呀飞,累了,就——停在电线上休息。(板书:休息)(2)默读。找出比喻句,说明把什么比做什么?(板书:电线——五线谱;燕子——音符)(3)比较:教师故意读错"痕""为"根",请学生说说哪个好。(4)指导朗读:飞倦了怎样读?春天的歌怎样读?(5)指导背诵。三、总结课文。学习这一课,我们认识了春天里活泼可爱的燕子。在外形上,它有着——(指名说),它在春天里到来,轻快地飞到我们身边,连休息的姿态都那么美。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一起读它。板书:羽毛乌黑光亮外形翅膀俊俏轻快尾巴剪刀似的3.燕子春天赶来飞行快,轻休息电线——五线谱燕子——音符 n//4.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两首古诗。2.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3.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教学重点:1.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熟读成诵。2.结合古诗简洁的语言想象丰富的画面,先说再写。教学难点:1.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2.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教学准备:1.师生查找有关诗人、诗作的相关资料。2.教学挂图。第一课时一、调动积累,揭示课题1.启发学生回忆背诵过的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2.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3.介绍作者:杜牧,字牧之,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二十六岁中进土曾做过幕僚,很不得志。他关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间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他和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二、自学古诗,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2.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意。3.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4.检查学习效果:(1)指名朗读,集体正音。然后齐读全诗,注意停顿。(2)解释词语:"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楼台"、"四百八十寺"。(3)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大致即可)三、反复诵读,体会意境(一)前两行——写今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边读边思考:《江南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点?(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2.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等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 3.看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内容。(二)后两行——怀古1.提问:诗歌的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吗?2.学生默读后两句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集体讨论(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4.教师小结: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楼台意境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了呢?5.带着理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6.练习背诵古诗。n//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诗题导入1.背诵《江南春》。2.师: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美丽景色的诗歌。(板书诗题:春日偶成)教师简介作者程颢:程颢(1032-1085),北宋著名儒家学者,字伯淳,号明道。河南洛阳人。少年时曾与胞弟程颐同学于当时名儒周敦颐,嘉祐二年(1057年)登进士第,历官鄠县主簿、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令、太子中允、监察御史、监汝州酒税、镇宁军节度判官、宗宁寺丞等职。在政治下,他虽然坚决反对王安石新政,但并不成司马光等旧党官僚东山再起后对王安石集团贬逐无遗的政策。程颢与其弟程颐同为宋代理学的主要奠基者,世称"二程",因二程兄弟长期讲学于洛阳,故世称其学为"洛学"。二、自读古诗,疏通文字1.学生自由读《春日偶成》。(要求同前首)2.集体交流对诗歌的理解。(1)指名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互相启发。(2)边读边引导想象,逐句谈理解。(3)师生小结:一、二句写景——云淡、风清、花红、柳绿,加上近午的阳光,长流的河水,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三、四句抒情——生处这宜人的春色中,诗人完全陶醉了,可有谁知道他内心的快乐,甚至还以为他像少年人一样偷闲贪玩呢!三、反复品味,精读古诗1.学生自由读古诗,思考: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程颢怎样的心情?2.集体交流,通过诵读、言说表达自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3.反复练读,熟读成诵。四、合作探究,拓展延伸1.学生再读两首古诗,思考:读了这两首写春景的古诗,你想到了什么?然后交流。(提倡引用诗中原句,学以致用。)2.回忆自己看到的春景,开展"春游归来"赛诗会(既可背诵其它写春天的古诗,又可以自己创作。)n//习作一我的建议教学要求:1.读懂"例文"《我的建议》,了解文中"建议"的材料选择和安排。2.读懂"习作要点讨论",领悟关于为某件事情而提出"建议"的一般写法。3.按"习作要求",选择一件使自己冬青的事,写一篇日记,要能表达真情实感。教学过程:(一)学习例文《我的建议》。1.自己先读读《我的建议》主要写了什么?2.交流。A、小作者建议你做什么?B、你能接受他的建议吗?为什么?3.小结:因为小作者把去的理由写得很充分。是啊,那里的景物虽然很普通,但作者写得很美,写出了别人有观察到的东西,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对"最米人的池塘",他没有具体写,这样,同学们不是更想去了吗?二、宣布本次习作内容:《我的建议》。春天来了,大家想去春游吗?你认为到哪里去最好?请仿照例文写个建议。三、拓展思路,习作指导。1.想清楚你知道的哪个地方最值得人留连往返?板书:我的建议交代地点简洁2.要以理服人。抓住关键的景点,有序、仔细地介绍这一景点。尽力把这一景点介绍清楚,介绍具体,能吸引读者。板书:主要景点具体文章结尾点题四、学生习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板书:交代地点简洁我的建议主要景点具体文章结尾点题n//练习1教学要求:1.了解拟人的修辞手法,并初步学会运用。2.熟记八个描写景色的词语。3.写好钢笔字。4.练习口语交际,推荐或自我推荐。5.学写毛笔字。教学重点:处处留心、口语交际。第一课时处处留心:1.教学第一部分(1)要求学生自读第一部分,引导学生概括这段内容是爸爸和小芳的对话。(2)出示《秋天》这首诗里的诗句,请同学们读一读,想想诗句主要写了什么。(3)引导学生说说爸爸对诗中的哪些地方感兴趣。(4)诗句为什么不直接写秋天到了,苹果、葡萄都成熟了,而要写成苹果娃娃、葡萄娃娃呢?齐读,体会这样写的好处。(5)从学过的课文中,你能找出这样的句子吗?请学生在课文中勾画,全班交流。2.教学第二部分(1)把一个事物当作人来写,让它和人一样有感情,会说话。这样可以使文章生动形象,让人特别喜欢读。其实,这样的表达方法我们也会,比如山上的小溪叮叮咚咚地流,我们会说成小溪在唱歌;荷花在风中摆动,我们会说成荷花在跳舞。书上也有几个句子,请读读。(2)你能用这样的方法把下面几个句子写生动吗?(3)四人一组交流。(4)全班交流。3.教学第三部分:(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图上画了什么?(2)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太阳、闹钟、小鸟"写得更生动些?指名交流。(3)学生试写。(4)朗读。第二课时读读背背:1.请学生借助字典,认读这几个词语。2.指名读词语,齐读词语。3.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吗?春深似海:指春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大地充满了明媚的春光。古木参天:古老的树木高耸着,直指天空。蔚为壮观:蔚,荟萃、聚集。汇聚成盛大壮丽的景象。4.同学们都在哪儿见过这样的景色?5.学生练习朗读的背诵。6.指名背诵,集体背诵。写好钢笔字:1.指导。(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植、程、租"这三个字。(2)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的书写要求。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小结:"植、程、租"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三个字的右半边中"横"画比较多,并且最后一笔都是横。(3)教师范写"植"。提醒学生注意:"横"画在右边别顶住"竖"画,还要写得稳一点。n//2.练习:(1)学生练习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2)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3.反馈:(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儿。(2)对写得不好的字,予以纠正,再练习。第三课时口语交际:1.审题(1)启发谈话:新学期开始了,我们班决定要成立新一届的班委会,同学们想用什么办法来确定组成人员?(2)指名读题,明确此次口语交际的要求。2.指导(1)新的一届班委会将由哪些委员组成呢?(2)你觉得哪些同学最适合担任呢?发表推荐与自我推荐,指导学生了解推荐与自我推荐的要求。(3)分组练说推荐理由。(4)每组推荐代表发表讲话,师生评议。3.反馈。 n//5.苹果里的五角星教材简析:这是一篇记叙文,记叙了邻居家的小男孩把他在幼儿园学到的横切苹果的有趣发现传给"我"的事,告诉人们: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学情分析:课文故事发生在生活中,但学生平时可能缺少这方面的观察和思维习惯。因此,学习本文,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的这种打破习惯思维的举措。从而认识到创造力来源于打破习惯思维方式。设计理念:"语文课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孩子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为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本文教学重在读中感悟,受到启迪,明白打破习惯思维方式的重要。教学要求:情义目标: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树立创造意识,激发创造潜能。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会用"清晰、魅力"造句。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想给大家们讲一故事,不知你们是否喜欢?什么故事呢?是关于韩国三星集团创始人李秉哲的故事。在讲故事之前,我想问问大家,你们是否见过卖报纸,想一想他们是怎样卖报的?谁能来学学卖报的过程?2.你们想知道李秉哲是怎么卖报纸的吗?两个小报童在车站卖报。一个报童卖报没有什么与众不同,卖出一份报纸,收回一份报款,卖出多少,收回多少。另一个报童的卖报的方式却大不一样,他不停地把手中的报纸一一往候车乘客的手中塞,而并不急于收受报款,等手上报纸没了,他再一一回收报款。同样是在车站卖报度日,不同的卖报方式似乎决定了两位报童的不同的命运。这后一个报童不仅在车站赢得了更大一块"蛋糕"——成为国际知名大企业的老总,他就是韩国三星集团的创始人李秉哲。3.从这个故事中你发现什么?(老师为什么先讲这个故事?)4.揭示课题,解题激趣。课题中的五角星为什么要加引号?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可以大声读,可以小声读,可以默读……读完几遍后,感觉自己没有阅读障碍了,再试试提出一些问题。(生自由阅读课文)2.请说出你们还不能理解的问题如:一般人为什么不拦腰切苹果?我想知道这个五角星最早是由谁发现的?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为什么说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就能理解了创造力……能提出问题也是一种学习方式。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提出了问题,才促使我们去解决问题。)3.问题暂时留到下节讨论。先说说你读后知道了什么?(能说出课文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邻居家的小男孩一次来我家玩时,把他在幼儿园学到的横切苹果的有趣发现传给"我"。他的切法是拦腰切苹果。)4.这件事为什么给我如此深刻的印象呢?初步说一说原因。n//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1.听写词语。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汇报交流。说说你回家切苹果的情况,你是怎样切的,分别看到了什么?四、学文探索,体会何谓创造。1.一般人是怎样切的?理解循规蹈矩2.课文中的小男孩是怎样切的?理解拦腰切下去(1)演示一下切法。(2)由此产生了怎样的图案?理解横切面、果然。3.一般人为什么不拦腰切呢?你想过没有?(思维定势作用或是出于方便、出于公平,想不到切苹果还需要创造性思维。)4."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理解"魅力"。文中指什么?(小男孩的喜悦,传递秘密的远。)5."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为什么说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就能理解了创造力?(所谓创造,就是要打破思维定势,用他人没有用过的方法,发现新秘密。自己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时需要自己提出问题等。)6.出示名言警句(1)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居里夫人)(2)我最怕/人们睁开眼睛/毫不惊奇/对白昼习以为常/活着/不追求童话的幻想/而出入——(罗日•杰斯特文)(3)健康的好奇心会帮助你消除无知。7.说说你从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中想到了什么。安排练笔。写一写,再交流。8.把你感悟最深的语句多读几遍(最后一节),建议背一背。板书:苹果里的五角星拦腰切下去--------发现五角星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这叫创造力   n//6.最佳路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准多音字:吆喝、看管、调转。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讨论问题,围绕"迪斯尼乐园路径设计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它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萄有什么联系"等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收集有关"迪斯尼乐园"的介绍,以"走进迪斯尼"、"迪斯尼的故事"开展综合活动。 情意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其中蕴含着巨大的价值。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么?大家一定对"米老鼠""唐老鸭"这样的动画人物不陌生。知道他们是谁创造的么?(美国动画片大师沃尔特.迪斯尼)  (格罗培斯:美国哈佛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现代主义大师和景观建筑方面的专家,他从事建筑研究40多年,攻克过无数个建筑方面的难题,在世界各地留下70多处精美的杰作。) 2.迪斯尼公司的创始人不但创造出了这么多个性鲜明、活泼可爱的动画人物,对于全世界热爱动画片的人来说,他还有一个巨大的贡献,那就是迪斯尼乐园。迪斯尼乐园备受全世界男女老少的喜爱,这里可以说是每个人梦的故乡,好像来到了用梦和幻想编织的殿堂。 3.揭示课题,质疑。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和迪斯尼乐园有关的。  板书课题:6.最佳路径:(最佳路径:就是最好的路线。)  看到这个题目,你们脑中产生了哪些问题?  (为什么迪斯尼乐园的路径是最佳路径?这条最佳路径是如何设计出来的?)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读书情况。指名分节通读全文,正音:滨、窄、踩,多音字:吆喝(hè)、看(kān)管、调转(diàozhuǎn)。 3.交流初步阅读后能解答的问题,也可提出新的问题。 4.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为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大伤脑筋,后来从一位年老的葡萄园主卖葡萄的方法上受到启发,最终他设计的路径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5.理清课文层次  你能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结果来给课文分分段吗?第一段(1—2)写格罗培斯为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大伤脑筋,前往地中海海滨清理思绪。(遇到难题)第二段(3—4)写一位年迈的葡萄园主卖葡萄的办法让格罗培斯从中受到启发。(获得启示)  第三段(5—6)写格罗培斯设计迪斯尼乐园路径的方案和过程。(完成设计)  第四段(7)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最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获得最佳)  分排分段朗读课文。三、阅读课文1—2自然段 1.指导看图,带入情境  同学们看这幅图,谁在哪儿干什么呀?(一群充满童话色彩的宫殿式房子前,"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以及一些可爱的动物们在草地上讲故事。)n//这就是迪斯尼乐园中的一部分。迪斯尼乐园是一座现代化的游乐园,它有着"探险世界""未来世界""幻想世界""开拓之城"等主题乐园,把严肃的教育内容寓于娱乐形式之中,丰富而且有趣。那一座座建筑新颖别致,造型独特,是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精心设计的,经过3年的精心施工,马上就要对外开放了,可是他却遇到了一个难题,是什么呢?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的1.2自然段。  (各景点之间的道路该如何设计还没有具体方案。) 2.是因为到现在还没有设计吗?  (已经修改了50多次,没有一次是让他满意的。) 3.大家能不能想象一下,格罗培斯当时是怎么想的?指名表演: 4.读到这儿,大家有问题吗?  ▲格罗培斯是一个世界建筑设计大师,从事建筑研究已经40多年,攻克过无数个建筑方面的难题,为什么路径设计却让他大伤脑筋?  ▲比起迪斯尼乐园的设计,路径的设计应该是微不足道的,简直可以说是"小菜一碟",为什么会让他伤脑筋?  (景点之间的道路设计并非如一般人所说的"微不足道",而是与整体设计密切相关,是有机组成部分;因为他追求的不是"设计出",而是"最佳"。) 5.读到这儿,可以看出格罗培斯是一个怎样的人?  (▲对路径设计的要求之高,总是力求完美,追求最佳,并为之付出艰辛的劳动。对工作一丝不苟、认真严肃、精益求精) 6.指导朗读。突出:40多年、无数个、难题、微不足道、大伤脑筋、50多次、没有一次、更加焦躁。  那后来迪斯尼乐园的路径是如何成为最佳设计的呢?我们下一课再来探究。四、复习生字词,学生抄写生字词。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的学习,我们阅读了课文第一段,初步接触了世界建筑设计大师格罗培斯,对他的工作精神十分敬佩。齐读第一段。二、继续阅读课文  阅读第二段(3—4) 1.后来迪斯尼乐园的路径不仅设计出来了,还被评为世界最佳,这是怎么回事呢?自读课文3.4自然段。(从卖葡萄的老人那儿受到启发) 2.汽车在法国南部的乡间公路上奔驰,一路上卖葡萄的人很多,为什么格罗培斯会从一位老人那儿受到启发?许多园主是怎么做的,年迈无力的老太太又是怎么做的?结果呢? 3.老太太卖葡萄的办法好在哪儿?  ▲"无人看管",大家可以走进园里自由选择,无拘无束地挑选自己称心如意的葡萄,同时享受亲自摘葡萄的乐趣。  ▲直接从葡萄架上摘,果子更新鲜。  ▲"只要……就可以……"这种方法给人以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使人们感到被信任、被尊重。 4.大师看到这一切深受启发,他下车摘了一篮葡萄,就让司机调转车头,立即返回了巴黎。此时,大师的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呢?(引导:可读读5.6自然段)  是的,大师的心里已经有了一盘棋,想好了该怎么做了,他真善于从"成功者"身上得到启示。朗读3—4自然段。  阅读第三段(5—6) 1.格罗培斯从老太太"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得到启发后,立即返回了巴黎,设计了怎样的方案?他是怎么想的?小组学习5.6自然段。  步骤一:撒下草种,提前开放。  步骤二:按照足迹,铺设道路。n//  ▲小草长出来了,草地上被游人踩出宽窄不一的小道,宽的地方说明走的游客多,于是路径就设计得宽些,窄的地方说明走的游客少些,也该设计得窄些,而没有人走的地方,自然就用不着去设计路径了。这些"优雅自然"的路径是游客自己走出来的,格罗培斯的设计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方法,可见他设计的用心良苦。 2.你对格罗培斯的设计是如何认识的?说说你的见解。  ▲这样的设计给了游人以权利,是把游人放在了第一位的;  ▲这样的设计是顺其自然的,看来在没有办法的时候,顺其自然是一种最佳的选择;  ▲道路的设计不是用脑子挖空心思想出来的,而是用脚走出来的  ▲它是众多的人自由选择的结果,符合众多人的心愿…… 3.朗读第三段,体会方案的高明。  阅读第四段(7) 1.指名朗读第7自然段。 2.你认为格罗培斯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格罗培斯追求完美,先后修改了50多次,还不满意,最后让大家共同来创造,这样的路径已不是哪一个人的设计,而是大家共同的选择。  ▲这许多小道踩出来了,但并不一律,"有宽有窄",宽的走的人多,窄的走的人少些,却又"优雅自然",据此铺设的人行道就没有刻板的模式,富有艺术性。  ▲行人走出来的路是优雅自然的,格罗培斯在按照踩出来的痕迹铺设路径时,一定会施展全部的本领,使路径更美。  ▲这样的路是行人自己走出来的,不仅美观,而且保证了人们游玩时的方便、快捷。  ▲设计路径的方法不同寻常,顺其自然,包含着深刻的道理,给人以极大的启迪。  ▲如此设计是格罗培斯从法国南部卖葡萄的农民那里获得启发,汲取了"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精神而完成的。  ▲格罗培斯对待"微不足道"的问题同样认真对待,他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3.最佳路径的设计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萄有什么联系?  (因为格罗培斯是受当地农民卖葡萄的方法而产生路径设计方案的,两者之间有一些共同点,都把选择的权利交给了大家,让大家去寻找最适合最佳的东西,都是顺其自然的,都包含着对人们的信任、尊重…… 4.齐读第四段三、总结延伸 1.至此,你想对格罗培斯说些什么?  ▲格罗培斯,你不愧是世界建筑大师!  ▲格罗培斯,你善于向成功人士学习,我也要向你学习。  ▲你做细小的事情都那样一丝不苟,实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格罗培斯从老太太的做法中深受启发,获得成功。你们从格罗培斯身上得到了什么启发呢?联系生活,寻找生活中的"最佳路径"。 4.布置以"走近迪斯尼"、"迪斯尼的故事"等为主题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板书:             6.最佳路径时间紧迫——获得启示——完成设计——取得最佳撒下草种,提前开放按照足迹,铺设道路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任其选择    n// 7.人类的"老师"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自渎课文,弄懂三个主要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自己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弄懂三个主要的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自己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教学过程∶大家一定知道许多有关"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立远大志向"的格言,谁愿意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一、揭题激趣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读题。2.激趣: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人类的老师是谁?它们为什么是人类的老师?)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2.分小组朗读课文在小组内评议,正音,不熟的地方再多读几遍。3.同学们刚才读得真热闹,谁愿意来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朗读(指名分节朗读)4.课文读到这里,大家一定知道人类的老师是谁了吧?谁愿意来告诉大家?(指名回答)三、精读课文师:为什么说自然界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边读边想,细细地体会,可以把关键的词句圈圈划划,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还可做上记号。1.学生自读课文,体会理解。师:怎样?有收获吗?可能也有疑问吧!请同学们把你的收获在小组里说出来,和大家分享。当然,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来,在小组里提出来,讨论讨论,行吗?好,畅所欲言吧!2.学生交流讨论师:刚才同学们交流讨论的十分热烈,十分投入。那么,自然界的种种生物为什么是人类的好老师呢?请联系课文把你读懂的体会到的说出来,让大家听听。3.集体交流读懂并讲述清楚人类在飞行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三个方面向生物是如何学习的?(1)科学家从鱼儿在水中自由升降的现象得到启示,发明了潜水艇。(2)科学家研究鸟儿飞行的原理,发明了飞机。从蜻蜓那找到防止机毁人亡事故的方法。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动物的飞行特点,造出了许多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3)工程师模仿鲸的形体,改进了船体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4)建筑师根据"薄壳结构"的特点,设计出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5)人们模仿袋鼠造出了会跳跃的越野汽车。(6)人们模仿贝壳制成了外壳坚固的坦克。4.拓展延伸(1)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只有这些吗?你是从文中哪看出来的?"……"在这里起什么作用?(2)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你还知道有哪些?5.理解最后一句话(1)齐读最后一句(文中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的确是人类的好老师。)(2)学到这,你对这句话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能用自己的话说吗?(3)齐声朗读,再来赞一赞这人类的老师。6.小结:大自然是多么奇妙啊!经过对许多动物的研究,人类获得了不少启发,但这还远远不够,更多的奥妙还有待我们去发现。四、奇思妙想1.平时你一定观察过许多动物,从它们身上有没有受到些启发?请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好吗?2.看来,大家一定有许多奇思妙想,能说出来和大家分享吗?n//习作二推荐他人教材分析:《推荐他人》要求学生推荐班级里在阅读、表演、保健、礼仪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一个人,或推荐每个方面各推荐一个人,为了写好推荐文章,可以采访有关的人。如果事例多,要突出主要事迹,做到有详有略。教学要求:1、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的主要特点,能按要求写一篇推荐文章。2、学习通过采访的方式搜集相关的写作素材,学习围绕人物的主要事迹安排详写与略写,提高选材的能力。3、在学习过程中,努力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真诚地赞美、热情地推荐。教学重难点:1、学习用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的主要特点。2、学习用多种方式搜集资料,并提高选材能力。第一课时一、联系“雏鹰争章”,习作要求:1、同学们,大队部一直在开展“雏鹰争章”活动,你们参加了吗?出示挂图。2、在“争章”过程中,出现了表现突出或进步显著的同学。你们愿意向大家推荐一下吗?3、只要这个同学在一个方面突出,你都可推荐。你们可以自己推荐,也可以小组相互讨论、推荐。注意;主要要说出你推荐的理由。二、组织交流,丰富习作素材:1、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要求确定被推荐的人是谁,说出推荐的理由,关键是举具体的事例。2、班级进行交流,教师适当指导。3、推选代表上台发言,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师生共同评议,选用事例是否具体。4、小结:在说推荐理由时,选取具体的事例,如果事例太多,要做到有详有略。5、有的同学很苦恼,说的事例总觉得不典型,不具体,老师教你们一个方法:下课后,你可以去采访老师或被推荐的同学,来获取最详细的资料。6、当然,可以一个人,也可以以争章的每个方面各推荐一个人。7、可抽出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自己互相采访。三、拓展思路,指导书面表达:1、好,通过刚才的采访,相信大家的收获一定会很多。2、可以采用总分方式来推荐某个同学。四、学生撰写草稿。第二课时一、继续完成习作草稿。二、交流、评议习作。1、可选一篇写得比较差的文章,师生就“是否用具体事例把人物优点写具体”方面进行评议。2、修改习作草稿。3、选一篇写得好的文章,师生来共同赏析。(事例具体,详略得当)4、再次进行修改。三、展示学生习作。n//练习2教学要求:1.读懂小芳和爸爸的对话,了解有关磁悬浮列车的知识,并为句子加标点。2.学习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同一种意思。3.写好钢笔字,知道类似的半包围结构的字被包围的部分要略伸出来一些。4.熟记八个词语和诗歌《真知》。5.学习续编童话故事。6.学写毛笔字。教学重点:处处留心、说说写写教学准备:磁悬浮列车的知识第一课时处处留心:1.教学第一部分(1)创设情境:爸爸带小芳坐了一次磁悬浮列车,这可是小芳第一次坐磁悬浮列车呢!(2)让学生自由练习读爸爸与小芳的对话。仔细分辨哪几句是小芳说的,哪几句是爸爸的回答,并判断提示语的位置。(3)请学生回忆:如何根据提示语的位置来加标点。(4)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加标点的练习,教师巡视。(5)全班集体订正。(6)学生默读爸爸与小芳的对话,思考:通过和爸爸的交谈,小芳对于磁悬浮列车有了哪些了解呢?请学生谈谈。(7)以后遇到不明白的事情也要像小芳这样多提几个"为什么"2.教学第二部分(1)磁悬浮列车的速度极快了,每小时可以走400-500千米。小芳第一次坐上磁悬浮列车,说了什么,又是怎么说的呢?请学生练习读一读小芳说的话,要读出小芳兴奋的心情。(2)小芳的话突出了磁悬浮列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车速快。思考:为了表现列车的快,还能怎么说?(3)学生自由练说,教师巡视指导。(4)全班交流。第二课时写好钢笔字:1.审题:(1)指名读题目。(2)通过谈话让学生明确练字的重点。2.指导:(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启、戴、氛"三个字。(2)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的书写要求。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作出小结:"启、戴、氛"这三个字,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3)示范书写"启"。提醒学生注意:写这三个字时,既要注意被包围的部分要略伸出外框些,又要注意字中的撇、斜钩或横斜钩要写得舒展些。3.练习:(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即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4.反馈:(1)展示写得好的字。(2)对于写得不够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练习。读读背背:1.熟记词语。(1)请学生说一说想怎样学习词语。n//(2)请学生自主学习词语。(3)指名汇报学习成果,教师指导读准字音,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意思,并体会每排两个词语再意义上的联系。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比喻学习或做事不肯下功夫,深入钻研。囫囵吞枣:把枣子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对所学的并不理解。浮光掠影:水面上的反光,一闪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细,印象不深。不甚了了:了了,了解,明白。不太了解,不太清楚。天道酬勤:上天偏爱于勤奋的人们,付出的努力一定会得到回报。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到窍门。(4)学生练习朗读和背诵。2.背诵《真知》。(1)出示诗歌内容,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指名试读,正音。(3)理解诗句意思。学生再读。思考:在你的印象中真知是什么?我们要怎样做才能获取真知呢?在小组内谈谈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并提出不懂的问题。全班交流,教师适当点拨。(4)指导学生正确断句,读出节奏。(5)指导学生朗读全诗,并能正确、有节奏、有感情地背诵。(6)课外拓展:课后搜集同样有关真知地诗句或名人名言等。第三课时说说写写:1.审题:学生读题,明确本次说说写写的具体要求。2.指导。(1)请学生讲述原《狐狸和乌鸦》的故事,讨论:乌鸦会上当,狐狸能得逞的原因是什么?(2)想一想,当狐狸再次遇到叼着肉的乌鸦的时候会怎么做?乌鸦又会怎么应付呢?再想想,可能会有几种结局呢?(3)学生选择一种自己觉得最合理的结局续编故事,分组练说,组员之间互相评议。(4)每一组推荐代表到讲台上说,师生评议。3.反馈。同桌互相评改自己编写的故事,再试说修改后的故事。   n//8.三顾茅庐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4.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三国演义》、群雄纷争。2.板书课题。示范"茅"、"庐"两字写法;学生练习写"茅"、"庐"两字,写在课题旁边。3.解题。理解"顾"、"茅庐"意思。二、初读课文1.范读。(或听录音)提问:谁"三顾茅庐",刘备三顾茅庐干什么?"三顾茅庐"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2.自渎课文。①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新词;②读熟读通顺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③思考: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3.检查自渎情况。①检查字音掌握情况A.生字卡片:诸葛亮辅助捆来尊重卧龙疏疏朗朗潺潺吩咐恭恭敬敬半晌时辰策略茅塞顿开同塌讨论B.重点字音:疏潺晌辰诸尊吩塞策C.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②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要求:不破词破句,不添字漏字,不复读,不唱读。边读边评议。③感知文章主要结构:略写前俩次,详写第三次。④讨论: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的复述课文。2.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3.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教学重点: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的复述课文,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之间的关系 一、复习检查1.出示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抽读生字卡片二、细读课文1.细读第一自然段。(1)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刘备为什么还要去拜访诸葛亮?(2)填空:n//刘备()前往隆中()诸葛亮,()地()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大业,但都没有见着。(3)讨论填空,理解重点词语:两次、拜访、诚心诚意、邀请,体会刘备求才的急切心情和虔诚态度。(4)指导朗读,体会。2.学习第2—4自然段,过渡: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第三次来到隆中诸葛亮的茅庐,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先生,请到了一位智谋过人的军事,留下一段佳话。下面,我们来学习第2——4自然段。(1)小组学习。读课文,思考: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划出刘备有关动作、语言、神态等词语、句子,读一读,想一想。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诸葛亮雄才大略?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2)讨论问题一: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要点:①第二自然段。重点指导分角色读张飞、刘备的话,讨论,指导朗读,细细感悟品味刘备对人才的敬重、虔诚;②第三自然段。精读赏析:"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走、恭恭敬敬、等了半晌、又等了一个时辰、快步走进"等重点词语的细节描写;讨论,指导朗读,感悟刘备对人才的敬重、虔诚。③第四自然段。同塌睡觉、同桌吃饭等。(3)重点句理解。3.讨论: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①理解句子:刘备听了茅塞顿开,象拨开了云雾见到了青天。比喻句教学,什么比做什么?体会比喻句的精妙。②理解句子:我得到到诸葛先生,就象鱼儿得到水一样啊!比喻句教学,什么比做什么?体会比喻句的精妙。第三课时一、总结、写作特点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的,指名读有关的语句。二、指导复述课文。1.理清课文脉络。两次拜访没见到上路前第三次拜访的经过见面前见面后刘备、诸葛亮的鱼水情2.看板书学生自由练说。3.指名复述。三、指导用"来到……只见……"说话。1.指名读:"他们来到隆中……秀丽宜人"。2.分析:写了那些景物,按什么顺序写的?描写这些景物有什么作用?3.指导用"来到……只见……"说话。如:我们来到烈士陵园,只见:。4.自由练说,同桌说,指名说。四、教学生字新词1.生字字形教学;2.指导书写:茅尊恭卧 n//9.祁黄羊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教学重点:抓住重点段,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加深对祁黄羊以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精神的理解。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体会、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悼公所说话的意思。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2.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读好句子,读通课文。一、提题导入。1.板书课题,认读生字"祁",指导书写"祁"。齐读课题。2.学生围绕课题质疑: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叙述了他的什么故事?3.检查预习情况:说说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在哪个国家?故事中有哪些人物:(随机出示下列名称)春秋晋国悼公祁午解狐(指导读好上述名称)。二、自读课文,要求(投影出示): 1.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2.朗读课文,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 3.思考: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叙述了他的什么故事?三、检查。 1.投影出示下列词语,注意读准带点字的读音。  前鼻音:晋悼公、人选、举荐、慎重。后鼻音:兴亡。翘舌音:合适、召、慎重。  其它:中军尉、兴亡、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祁黄羊、祁午。多音字:解狐。  2.指导读通下列句子。(1)悼公立即派使者去召解狐,没想到解狐大病在身,卧床不起,不久就去世了。悼公只好让祁黄羊再举荐一位能接替他的人  (2)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3)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3.内桌分自然段互读课文后,指名逐段朗读课文,结合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预习时布置学生查字典):征伐 郑重 举荐 使者  4.快速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叙述了祁黄羊的什么故事。四、指导书写生字。 1.给生字按结构分类。 左右结构:祁、尉、慎,上下结构:晋、荐、召,半包围结构:选、适、避,独体字:亡。 2.说这些字哪几个字比较容易写,哪几个字的什么地方要提醒注意。祁:左边是"礻",而不是"衤";右边是"阝",而不是"卩"。选、适、避:"辶"的最后一笔要舒展,能托住里面的部分。慎:右边的"真"里面是三横,不能少横。 3.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边描边说出笔画名称,记住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n//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教学重点:抓住重点段,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加深对祁黄羊以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精神的理解。一、复习检查:  (一)复习。1.朗读字词,注意加点字的读音。(晋悼公 人选 举荐 慎重兴亡合适 召 慎重解狐) 2.读通重点句子。(1)悼公立即派使者去召解狐,没想到解狐大病在身,卧床不起,不久就去世了。悼公只好让祁黄羊再举荐一位能接替他的人。 (2)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3)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3.听写下列词语:兴亡 慎重 举荐 当此重任二、理清文章脉落。 1.默读课文,思考:祁黄羊向悼公举荐中军尉人选,推荐了哪两个人?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 2.讨论,板书:  因病辞职  外举解狐  内举祁午(根据上述顺序,把课文分为三段)三、导读课文。第一段: 1.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这段告诉我们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2.讨论、交流。 3.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祁黄羊辞职的原因。 第二段: 1.自由朗读课文,在描写人物对话时的神态的词语下面做上记号,想想人物此时的思想感情。 2.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从悼公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悼公对祁黄羊的高度信任)  指导朗读悼公的话。3.投影出示祁黄羊回答的话,指名朗读,说说自己人中体会到什么?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在"想了想"、"郑重"的下面加上着重号) 指导朗读祁黄羊的话。 4.指名分角色朗读第五、六自然段。(1)投影出示第五自然段,理解悼公所说的话,指导朗读,注意悼公说话时的神态。(在"深感意外"下面加着重号)。(2)投影出示第六自然段,自由朗读,说说从祁黄羊的回答中,你能体会到祁黄羊是个怎样的人?(公私分明 心胸宽阔 不计前嫌) 5.指导分角色朗读对话:同桌分角色朗读,指名分角色朗读,小组分角色朗读,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6.小结:祁黄羊外举不避仇,真是个公私分明,心胸宽阔,不计前嫌的高尚之士。第三课时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3.归纳段落大意,按课文叙述顺序复述课文。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加深对祁黄羊以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精神的理解。n//一、复习检查。 1.朗读新词。2.听写课后习题3的词语。3.指名朗读第一至七自然段。二、导读课文第八至十二自然段。 1.师读第八自然段。2.自由朗读第九至十二自然段,同桌分角色朗读。 3.当祁黄羊举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时,悼公说了什么话?神态怎样?(投影出示第十自然段,指名朗读。) 4.指名朗读第十一自然段,讨论:祁黄羊为什么要举荐自己的儿子祁午?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  投影出示第十一自然段,在"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们仇人或亲人"的下面加横线。齐读,问:祁黄羊一心想的是什么?  小结:由此可见,祁黄羊真是以国家利益为重,一心为公,不但外举不避仇,还能做到内举不避避亲。 5.既然这样,为什么祁黄羊不先推荐自己的儿子祁午,而要先推荐解狐呢?你是从什么地方发现的?  投影出示,对比分析:"我看解狐就很不错。"祁黄羊想了想,郑重地说。  "看来只有祁午能担当此任了。"祁黄羊想了想,又郑重地说。  提示:祁黄羊前后两次推荐,说话时的神态有没有不同?(在"想了想"、"郑重"下面加着重号)  从中你能看出祁黄羊是个什么样的人了吗?(祁黄着考虑的确实首先是真正能为国出力的能人) 6.引读第六自然段。 7.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第九至十二自然段。三、快速朗读课文(或默读),小小组合作讨论各段的段落大意,然后交流。四、根据课文的叙述顺序,复述课文。 1.理清顺序:因病辞职 外举不避仇 内举不避亲。2.学生试口述,同桌互述。3.指名口述。五、总结全文。 1.齐读课文。2.说说祁黄羊是个什么样的人。n//10.公仪休拒收礼物教学要求:1.能分脚色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9/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4.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学习他清正廉洁的品格。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说出从哪里看出公仪休很爱吃鱼。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2.介绍剧本常识。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a.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b.划出有疑问的地方。2.检查自读效果。A.出示生字词,正音。B.指名朗读对话,学生评议。C.教师指导读长句。3.再读课文。思考:你明白了什么?还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4.交流:a.这已课讲了一件什么事情?b.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地点?有哪些人?c.故事分为几部分?d.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三、学习第一部分1.自由读,看看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公仪休特别爱吃鱼?2.学生回答。3.指导朗读。4.指名表演。学生评议。5.再进行朗读训练。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公仪休的美好品质。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剧本。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后,让学生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帮学生理一下上节课所学内容。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说说公仪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比如公仪休:爱吃鱼。清正廉洁。聪明机智。)这些都能从文章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二、快速读剧本,边读边划有关语句。a)学生自由读剧本。b)交流所得,把握人物个性特点其间帮学生理解诸如:公仪休为什么不收鲤鱼那段经典的话语;管家为何要送鲤鱼给公仪休,为何偏偏送的是鲤鱼;公仪休是如何拒绝的等等有助于把握人物个性品质的问题。)三、让学生有感情地读自己要扮演的角色的台词。四、表演。1.分配好角色,大家当导演,有什么话想对演员说(说表演的要点)。(如时间紧就演公仪休拒收礼物一段)2.表演3.点评。有没有把大家的意图演出来。4.学生对照看自己还需改进的地方,再反馈表演,要求要加进自己的语言和动作。五、明理追问:公仪休拒收礼物的原因你明白了没有?你认为公仪休是个怎样的人?你以后会怎么做?n//习作三教材分析:《习作三》教材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举例说明我们在生活中有哪些新的发现。第二部分为例文《红豆,黄豆我来分》。第三部分为习作要点提示及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教学要求:1、读懂例文《红豆,黄我来分》,了解主要内容及事情的前因后果。2、借助习作要点讨论的提示,使学生懂得两点,一是习作内容源于生活,乐于体验生活,善于观察生活十分重要,二是记事要有顺序,有重点,写具体。3、按照习作要求,写好一件自己在生活中新发现的事。教学重难点:把事情写得具体,有重点,同时言之有序。第一课时一、导入1、课前,老师布置给了同学们两个题目,有收获了吗?2、板书:生活中的新发现,让我们大家畅所欲言。二、开拓思路,选好题材1、分组交流调查所得。教师巡视指导,还可以与学生共同交流。2、指名回答,全班交流。3、同学们的收获很丰富,自读习作的第一部分。4、讨论:我们在生活中还有不少亲扫现呢,举例说说。5、学生自由说,老师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进行归纳,这些新的发现可能是关于自然现象的,如刚才说的风霜雨雪雷电等;也有关于新事物的;还有的是关于人的,说得都很好,说明你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6、引导回忆;你在最近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发现呢?请选择你感兴趣的事与同桌交流。三、学习例文,迁移写法1、这儿有位同学也有个新发现,他写了下来,我们来读一读。2、自读例文,读后思考:a、奶奶要"我"做什么事?"我"是怎么做的?b、有什么新发现?3、指名回答,补充。4、按“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把例文分成三部分。5、小作者是怎样按事情发展顺序具体写好“分豆”的?6、引导归纳写法:a.按事情发顺序写;b.一步一步写清事情经过中人物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想。四、明确要求,练习写作1、齐读第三部分,这部分要求我们写什么呢?2、明确写作注意点:a、写清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问题;b、写清用什么方法找到答案的?c、写清有什么新的发现?3、先想想写什么,指名试说自己想写的事,师生共同评析。特别提醒学生,找答案时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碰到什么问题和怎么在探究中解决的。这些方面要详细说出来。4、分小组交流,互相评析。5、独立完成习作草稿。第二课时一、继续完成习作草稿。二、评析,再修改。三、誊抄习作。n//练习3教学要求:1.练习诵读《三国演义》的精彩片段,讲跟"三国"有关的故事,知道从课外阅读中也能学习语文。2.写好钢笔字。知道撇捺在字的中部要写得如同鸟翅,要舒展。3.熟记八个词语。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安慰。5.学写毛笔字。第一课时处处留心1.教学第一部分(1)谈话导入:同学们,中国有四大古典名著,你们了解吗?是哪几部?(2)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三国演义》中写得非常精彩的一段,叫做"关云长温酒斩华雄"。(3)学生借助字典读通。(4)有读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学生间交流,教师点拨、讲解。(5)同学们再认真读一读。看看文中的关云长给你留下什么印象。(6)学生练习诵读,要求能把关羽的神勇气概读出来。(7)指名交流,学生品读。2.教学第二部分(1)"三国"的故事实在精彩。课前老师要求大家阅读《三国演义》,你们都看了吗?(2)通过阅读,你们都了解哪些"三国"故事?(3)出示:空城计苦肉计夜走麦城刮骨疗毒过五关,斩六将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这些词语都跟"三国"故事有关,是人们经常说的,有的已经成为成语。你知道其中的故事吗?能不能简单说一说?(4)在这些故事中,你们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练习讲这个故事好吗?讲的时候要抓住要点,关键的地方要讲的具体、生动。(5)学生在小组内讲故事,选出讲得最好的代表小组参加班级的交流。(6)每组派代表在讲台前讲故事,声音要响亮,举止要大方,并要带有表情。(7)全班同学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议:有没有讲错的地方?故事的要点有没有抓住?关键的地方讲得是否具体、生动?(8)教师归纳学生评议的意见,小结讲好故事的基本方法。第二课时写好钢笔字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奈"、"恭"、"慕"三个字。2.引导学生读贴,要求学生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的书写要求。3.这些字在书写时,你认为有哪些地方应该提醒大家注意的?4.教师重点知道学生写"奈"。提醒学生注意,字中的撇捺要写得舒展,如同鸟翅。下半部分要呈上靠之势。5.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读读背背1.学生自由地读,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2.教师范读。3.同桌讨论每个词语的大概意思。4.学生练说这些词语的意思。5.自由朗读。6.同座位练习背诵。7.指名读。8.集体练读。9.集体齐背。10.指名背。n//第三课时口语交际一、导入新课1.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可能遇到不顺心的事。对此人们或难过或焦虑或痛苦,你或你的亲朋好友有过这样的生活体验吗?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安慰他人,使他们的心情舒畅起来。3.板书:学会安慰二、创设情境,指导得法情境:解小惠是班上的同学,她学习认真、成绩优异,家长对她的期望也很大。这一次考试,因为粗心,答错一题,没能取得满分的好成绩,她伤心得哭了。1.学生试着从不同角度对解小惠进行安慰。2.根据学生的发言,指导学生从同情、鼓励、找回自信等方面进行安慰;试着换个角度,从自身方面设身处地进行安慰,安慰时注意得体、语气委婉。3.小组合作,演一演这一情境。4.上台表演,全班交流。(指明一学生扮演解小惠,另外其他几位学生扮演解小惠的同学,台下的学生充当导演,进行指导。)5.妈妈安慰:试请学生上台表演。6.自我安慰:听了这么多关心的话语,作为解小惠本人,她又应该如何来安慰自己呢?三、选定情境,自由练说导入:考试失手、竞选没有成功、亲人离别等许多小事都会影响心情。我们该如何帮助他们消除烦恼呢?出示情境,自由选择话题,小组合作,现场交流。四、创设生活情境,融会贯通灵活交际导入:针对同学们的生活、学习上的许多小烦恼,学校即将开通一条"小烦恼热热线",让大家能有机会倾诉一下心中的烦恼,更主要的是让更多的同学参与我们的节目,来与有烦恼的同学们进行空中交流,从而达到安慰他们的目的。1.选出嘉宾。2.划分场内外观众听众,交待参与办法。开始:(播放音乐)伴着悠扬的乐曲,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大家好!"小烦恼热线"今天与大家见面了。你的心情好吗,你的脸上还有微笑吗,成长的道路上总会有许多不顺心事。当你不开心时,不妨参与我们的节目,把你的烦恼说出来,我们会尽量帮助你的。接进电话:嘉宾与观众、听众交流,教师总结。……结束:时间过得真快,今天的节目接近尾声了,还有那么多朋友们想参加与我们的节目。希望与你们明天相约在"小烦恼热线",感谢嘉宾的参与。五、总结:让我们每个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都去安慰有需要的人。第四课时学写毛笔字1.明确本次学写的部首:反犬旁、马字旁。2.指导:(1)出示范字反犬旁:反犬旁由哪几笔构成?反犬旁形体有什么特点?(2)分析"猪"字:写右边的"者"有什么要求?(3)出示范字"马":"马"做部首,字形有什么变化?(4)小结:"猪"与"验"都呈左窄右宽之势。3.练习:(1)教师范写。(2)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3)学生再次临摹,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n//11.永远的白衣战士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娴熟"、"疲惫"、"身先士卒"、"声色俱厉"等词语。3.找出课文中的语句,说说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4.体会、感受"白衣战士"——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教学重点、难点:1.认真、仔细地朗读课文,体会、感受"白衣战士"——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2.找出课文中的语句,说说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2003年春季,我们都曾经历过一场大规模抗击"非典"的战斗。大家说说在那场战斗中,什么人作出的贡献最大?一些医务工作者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你了解他们的事迹吗?2.引出课题:永远的白衣战士3.围绕课题,说说你想了解什么?二、自学课文1.先把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读两遍,读准字音。2.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难读的地方多读两遍。3.读后在文中将带有生字的词语画出来,读一读,认清字形。4.思考课文写的什么事?三、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朗读,正音。2.按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1)引导学生互相帮助,纠正读错的字句。(2)引导学生欣赏别人的朗读,学习借鉴,取长补短。3.默读课文,思考和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人?什么事?四、教学生字1.出示生字,指名读。2.说说哪个字比较难写,需要特别注意。3.学生在语文书上描红。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1.默写生字词。2.指名朗读课文。二、精读课文(一)学习2—7自然段。1.教师深情地诵读第2.3自然段。2.出示自学要求,布置学生自学4—7自然段。(1)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详细描写了护士长叶欣的英雄事迹?找出来读一读。(2)边读边想:这几段课文分别描写的是什么内容?用一两句话概括下来,写在各个段落后边。(3)自己选一两个段落认真读一读,用"——"画出直接描写叶欣的行动或语言的句子,再想一想从这些语句中体会到了什么?(也可以在书上写下自己的体会)n//3.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巡视了解情况。4.组织学生交流。(1)说说各自概括的重点段的内容。(2)谈谈选读有关段落的体会。注意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身先士卒"、"疲惫"、"斩钉截铁"、"声色俱厉"等词语,通过理解这些词语,加深对人物崇高精神的感悟。根据学生交流过程中所选择的段落,适时地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交流,使学生受到崇高精神的熏陶和伟大人格的感染。5.指导学生说话。(1)提出要求:默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说说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2)学生按要求默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3)交流。6.学习1.8.9三个自然段。(1)指名学生朗读。(2)说说这几个自然段分别告诉我们什么?又是怎样描写护士长叶欣的?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3)齐读这三个自然段。7.有感情地朗读全文。n//12.“番茄太阳”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第四段。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体会"番茄太阳"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感悟"明明"美好的童心对"我"的感染,有感情的读好课文中的人物语言。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学会本课生字。2.理解"番茄太阳"的内涵,感悟明明美好的童心。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1.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见到过残疾人?他们是怎样生活的?你有没有想过帮助他们?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与残疾人的生活有关。(板书课题:"番茄太阳")3.大家读了课题有什么问题想问吗?二、初读课文1.读一读课文后的生字,读准字音。2.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对朗读有困难的段落,可以多读两遍。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且练习用几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三、检查自学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正音。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四、教学生字1.出示生字指名读。2.说说哪几个生字比较难记,写时要注意什么?3.教师范写"戚"、"献"等字。4.学生描红。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默写生字。2.指名朗读课文。二、精读课文(一)整体把握,理清线索。1.精读第一部分——体会作者的心情。(1)"我"来到这座城市时的心情如何?(2)后来心情有了怎样的变化?你从哪里读出来的?(3)是什么原因发生变化的?2.引导学生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我"的心情变化的语句,读一读,联系上下文体会出"我"的心情:灰暗——温暖——喜欢——快乐——感动3.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是盲童明明的童心、童趣和童真给"我"鼓舞和感染,给"我"带来这样好的心情变化。(二)深入课文,悟形体情1.感受小女孩的爱笑,体会"我的心情觉得温暖起来"。(1)谁能说说"我"为什么差不多总是中午去菜场?(2)"我"看到了什么?n//引导学生抓住小女孩父亲的动作和语言,以及小女孩和她妈妈的表现来想象当时的情形,体会一家人相互之间的关爱和温情。(3)为什么"每次看到这一幕,我的心就觉得温暖起来"?让学生自由发言,表达感受,理解作者孤独的内心世界,以及对温情和关爱的渴望。2.感受小女孩的遭遇和美丽,体会"让人隐隐心疼"。提问:为什么看到明明,会"让人隐隐心疼"?引导学生了解小女孩双目失明的人生遭遇,知道这一家人来到城市一买卖为生,真正目的是为了给孩子治病。同时,领会明明的漂亮和天使般的笑,体会一家人生活的艰辛和明明的不幸。3.感受明明的聪明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体会"番茄太阳"的情感蕴涵。(1)提问:明明虽然双目失明,但他并没有因为失明就失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她是一个非常渴望了解生活,对生活充满了热爱的小女孩,大家有没有读出这一点,从哪里看出来的?让学生自己读书,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2)现在大家明白什么是"番茄太阳"了吗?你认为明明对太阳的这一说法好吗?引导通过讨论体会"番茄太阳"表达出来的深刻意蕴。领会明明对认识未知世界的渴望和认识以后的欣喜。(3)体会"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指导:明明是在什么情况下这样笑的?你从这笑声中听出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明明笑声的清脆悦耳,其中所表达出来的明明认识未知事物以后的欣喜,以及这笑声的真纯和感染力。(4)指导读这一部分,要求能读出不同的语气语调,读出人物的心情。第三课时一、复习检查指名朗读课文二、继续精读课文感受小女孩善良淳朴,体会"我"内心的激动。放手让学生读课文最后4个自然段,然后谈自己的感受。在教学过程中抓住这样几点:(1)理解: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明明问了许多奇怪的问题,给"我‘带来了快乐,消除了"我"生活的寂寞,让"我"体会到了生活的价值,忘记了生活的痛苦等等。(2)明明临走时跟"我"说的一段话是什么?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样回答?(3)为什么"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这句话用"番茄太阳"来喻指小女孩的笑脸,并且一个"挂"字,形象地写出了小女孩给作者留下的美好印象和温暖的感受。三、拓展交流,升华情感1.让学生说写祝福明明的话。2."我"今后的心情还会像开始时那样灰暗吗? n//13.第一次抱母亲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能力目标:1.学生能根据实际写出一段与母亲相处的精彩片断。2.学生通过创作诗或儿歌来歌颂母亲。德育目标: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教学重难点:1.学生通过自主提问探究文章大意。2.通过练笔歌颂母亲。拓展读写点:1.通过学习范文,让学生也写一段与母亲相处中,感受最深、记忆深刻的片段。2.自编一首诗或儿歌写在老师已准备好的卡片上,作为贺卡送给妈妈。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上课之前,播放《心中的故事》,以创设氛围,激发学生热爱母亲,赞美母亲的感情,以形成共鸣。(投影出课题,执教者)一、导语设计同学们,你们听出这首歌是歌颂谁的吗?"妈妈"很好,这首歌是蔡国庆演唱的一首歌颂母亲的歌,叫做《心中的故事》。歌颂母亲是千百年以来传诵不衰的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歌颂母亲的文章。二、教学步骤1.学生齐读,整体感知文章老师提出要求:拿起笔来,将你认为应该勾划的地方分别用各种符号勾划出来。2.老师提问:(1)你们感受到了什么?请用两个字来概括。("母爱"……)(2)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这里用投影给出归纳方法)如:按六要素来归纳。时:母亲生病后。地:在医院里。事情的起因:"我"错以为母亲的体重不轻。 经过:从而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最后为报答母恩,也想抱一次母亲睡觉。结果:母亲也被感动了。3.学生将勾划的内容拿出来交流。先在小组之间交流。(1)学生认为写得好的地方,好在哪里?(2)学生有没有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在班上讨论。(3)学生认为问题较好并且自己知道答案的,也可以先考全班同学,然后一齐分享。4.老师设置问题,学生讨论做答:(1)我望着母亲瘦小的脸,愧疚地说:"妈,我对不住你啊!"这里为什么说"我"对不住妈妈? (答案提示:误解了妈妈力大无穷,最后才得知那是妈妈宁愿自己吃苦,也不能让孩子苦着累着。现在有些孩子也总认为那些是父母应该干的事情,他们就是有那么大的本事来承受一切的生活负担。当孩子们长大后才发现事情并非如此。)(2)"我"为什么会突发奇想,要抱着母亲睡觉?(答案提示:正因为"我"误解了母亲力大无穷后,强烈地感受到了母亲对自己的爱,所以想出一种回报母亲的最直接的方式。)5.既然作品中的"我"都是大人了,还想出了用抱母亲睡觉的方式来报答母恩。那么同学们你们说说,用你们现在能做到的方式,你会怎样"感恩"呢?6.读写拓展:你们肯定也有这样一段心中的故事,能不能够拿起笔来将你与妈妈相处中,最让你感动或是记忆深刻的那段场景、那个画面,用一段话描述出来。7.学生写好后同桌交流,然后选几篇较好的实物投影。让作者自己声情并茂地朗读。8.读写拓展:这节课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我们难道不想送点礼物给妈妈吗?好:现在我请各位小诗人来编写一首诗或者儿歌写在卡片上,送给你妈妈。三、小结:(将我制作的卡片送给表现好的同学)n//14.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讲述这个故事。2.学会生字,理解新词意思,并能欣赏有关词句。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从中接受教育,养成良好道德行为。第一课时一、读通课文,讲述故事。1.检查预习(1)昨天要求大家读一个小故事——《我不是最弱小的》,都读熟了吗?有不认得的字词需要帮助吗?(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2.讲述故事谁对这个故事感兴趣,愿意来讲一讲。(稍作准备后请两位学生讲述并简评)二、细读品析,积累词句。1.说说在这个故事的描述中,哪些词句比较欣赏。(1)"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引导体会花的美:多,娇嫩,颜色鲜艳,香气浓。并指导朗读。老师读句子,学生闭眼想象,然后看插图,再感情朗读。(2)"大雨如注"引导从课文中找个近义词,帮助理解。(3)"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引导体会野蔷薇花在大雨中柔弱无援的样子,并指导朗读。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可分为哪两个部分?每部分讲的是什么?2.分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萨莎一家在假日里到森林玩,点明萨莎是最弱小的。第二段(第2-8自然段):写最小的萨莎在家人的影响下,学会了保护弱小者,表明萨莎不承认自己是最弱小的。四、精读第一段。1.自读第1自然段,想想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2.讨论:时间:假日地点:森林天气:闷热人物:一家人3.小结。五、指导写字"蔷薇"两个字上小下大,草字头占整个字长的四分之一;"附、聊、滂、沱娇、纤"要写得左窄右宽,注意"垂"的笔顺。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二、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4课《我不是最弱小的》(读题),这是一篇很有人情味的课文。先来复习一下生字词。(1)开火车读词语。闷热 弱小 旷地 掀起 低垂 附近 粉红粉红的 芳香扑鼻 几滴雨点 在雨如注 滂沱大雨 野蔷薇 娇嫩纤弱 萨沙 托利亚(2)导入:这是发生在一个外国家庭的故事。谁来介绍一下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人物。二、精读课文第二小节n//1.过渡:在一个假日里,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去郊外度假。(放音乐)引读第二小节的前两句话。听着这么美的音乐,读着这么美的文字,你感受到了什么?(森林的美好)2.萨沙一家人分别在做些什么呢?3.多么详和的画面啊,拿好书一起来读第2小节的前3句话。4.突然(放音乐)描述:雷声大作,先是—,接着—,什么叫大雨如注,你还知道哪些词是形容雨大的?(倾盆大雨 狂风暴雨 滂沱大雨)5.过渡:一场大雨打乱了一家人的度假计划,却也让我们看到了亲情的可贵。大雨中,一家人的表现是怎样的?6.雨下得这么大,爸爸、妈妈却把雨衣给了萨沙,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三、学习第3—8小节。1.导入:萨沙不明白爸爸、妈妈为什么这样做,他是怎样问妈妈的?他妈妈又是怎样回答的?2.学习第一次对话(3—4小节)(1)引读:萨沙问道—(2)理解重点句子(出示: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3)读读、想想、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4)联系上文说说:萨沙的父母在大雨到来时是怎样保护弱小者的。(5)指导朗读。(肯定的语气)3.学习第二次对话(5—6小节)(1)听了妈妈的话,萨沙的表现怎样?(2)妈妈的话应该怎样读?(3)比较句子(知道反问句可以加强语气,更能表明妈妈的意思)(4)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人。4.指导朗读出反问的语气。5.学习7—8小节6.听了妈妈的第二次答话:萨沙是怎么做的?7.看图想像:萨沙会说些什么?爸爸、妈妈和姐姐会说些什么?8.书上是怎么说的?(出示小黑板:用笔画出描写萨沙动作的词语;用曲线画出表示蔷薇花弱小的词语;联系上文说说萨沙为什么要这样做;把这小节读好)9.讨论交流10.给蔷薇花盖好雨衣的萨沙,会说些什么呢?(出示:现在我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11.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现在我保护了比我弱小的蔷薇花,我应该不是最弱小的了)12.指导读好反问句(自豪的语气)13.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3—8小节。14.讨论反馈四、联系实际,加深理解。1.大雨来临时,爸爸把雨衣给了妈妈,妈妈又把雨衣给了萨沙,最后萨沙将雨衣盖在了蔷薇花的上面,这么做是为了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指板书)学了课文,作为萨沙的同龄人,你有什么体会呢?2.指名说说。3.小结: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应该自觉保护弱小者,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应伸出援助之手,同学们之间更应和睦相处,对一些比自己弱小的人或是小动物以及花草树木应该爱护、关心,这样世界才会更美好。n//习作四记一次班级讨论会教材分析:《记一次班级讨论会》教材中,主要介绍了“戴老师”有一次习作前,组织班上的同学围绕“非典”这个社会热点发表看法的情况。这是一次习作前准备材料的过程。习作的内容谅是把大家讨论的情况写下来,“让人们了解我们的心声”。教学要求:1.学会有详有略地记叙一次班级讨论会的经过,注意写好人物的对话,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的事,并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真实的心声。学会到生活中寻找写作材料。教学重难点:1.学会有详有略地写作方法,注意写好人物对话,正确使用标点。2.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做个有心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有概括、有具体的记叙方法.2.写好人物对话,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3.学会到生活中寻找写作材料,表达真情实感。课前准备:通过看电视、读报纸、听广播等,了解社会新闻,关注社会热点,做好记录或剪贴。教具准备:剪贴本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导入1.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看电视、读报纸、听广播,你们有什么收获?你关注到了什么?2.全班交流,在此基础上,师帮学生梳理出一、两个共同的话题。二、讨论.积累资料1.对于我们关注的问题,你有什么看法?2.各抒己见,补充。3.可以展示图片、照片或资料。三、学习习作内容,体会写法1.让我们来读读课文的二一七自然段,看看小作者是怎样描述同学们讨论的?2.指名读习作例文。3.互相交流、讨论小作者是怎样描述同学们讨论的?4.小结:先用4个“有的”写了一组句子作概括介绍.再引用4个同学的发言,具体描述了同学们讨论时涉及的话题,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这几段话叙述得有条有理.有详有略,内容具体。5.那么,我们在习作时还可以写一些什么内容,怎样才能把大家讨论的经过记叙具体?四、练习习作1.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就把前面讨论的内容,再仿照习作例文写一写,做到有详有略,内容具体。2.学生书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第二课时一、继续完成习作草稿。二、评析一篇中下等的习作草稿,师生围绕是否有详有略,内容具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几方面来评析。三、修改草稿。四、誊抄习作。n//练习四教材分析:《练习四》安排了如下的内容: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等五项内容。处处留心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常用的一些中药;读读背背,安排学生积累与课文《永远的白衣战士》内容有关的成语,积累《三字经》中的一个片段;写好钢笔字,要求学生正确、美观的书写左右结构的字;口语交际,要求讨论班级公约;学写毛笔字,安排了书字“歌”、“领”。教学要求:1.认识中草药的名称,学会读懂、读好一份中成药的说明书。2.学会八个成语及《三字经》中的一个片段。3.能正确、美观地书写具有相同部件的字。4.口语交际:讨论班级公约。5.学写毛笔字。教学重难点: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和口语交际。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准课文中出现的7种中药的药名,初步了解中药的功效。2.学会读懂中成药的说明书。教学准备:投影仪、一份《小柴胡冲剂》的说明书、7种中药的图片教学过程:一、处处留心1.我们平常生病了,都会去医院看病,吃药或打针。我们吃的药分成两类:中药、西药。今天,我们来初步认识中药。2.你们对中药有什么了解?互相交流。3.中医中所用的中药多以植物为材,也有以动物、矿物为材料的。4.《本草纲目》中就介绍多种中药的材料的功效,是我国医学、医药上的一个瑰宝。5.今天,书上也出现7种中药药名,读一读,读准它们的音。指名读,齐读。6.出示图片:让我们来认识这7种中药。7.你知道这7种中药有什么功效吗?二、教学第二部分1.阅读第二部分中奶奶的话。2.自己读这份中成药的说明书,边读边想:从这份说明书中,你知道了什么?同桌互相讨论、交流。3.现在你能代小芳来回答奶奶的问题吗?4.好,我们下面来演一演这个场景,分角色扮演。同桌可以演也可以找你好朋友一起演。5.指名上台表演。评比。6.老师这几天有感冒,到医院开了一盒《小柴胡冲剂》,你能帮老师看看说明书,然后告诉我该怎么吃?注意什么?7.指名说。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联系所学课文《永远的白衣战士》,学会八个成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三字经》的片段,并能理解其意思。3.能美观地书写具有相同部件的字。教学过程:一、读读背背(一)教学第一部分。1.自己读读这8个成语,读准字音。2.你会其中哪个成语的意思?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回忆曾学过的《永远的白衣战士》,来理解成语的意思。n//3.读了这些词,你脑中仿佛出现了什么样的场面?4.有感情朗读八个成语。5.指导背诵。(二)教学第二部分。1.读一读《三字经》的片段。2.互相讨论、交流《三字经》这个片段的意思。3.指名说《三字经》的意思。4.有感情读一读,注意抑扬顿挫。5.指导背诵。二、写好钢笔字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羽、弱、器”。2.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3.对,这些字中都有相同的部件,怎样才能写美观呢?4.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师总结:右半边比左半边上头略高一点,下头略低才显得匀称端正。5.师范写“羽”。6.学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7.反馈:展示写得好的字,再展示写得不好的字,师生共同评析。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2.培养学生热爱班级之情。3.学写毛笔字。教具准备:纸毛笔教学过程:一、审题:1.自读课文中的讨论要求.2.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二、指导:1.班级公约的制定从哪些方面作思考呢?2.互相讨论、交流,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师可以做一些补充。3.师总结,学生干部在一旁记录。三、把班级公约用笔抄写纸上,贴在墙上第四课时学写毛笔字1、明确本次学写的部首:欠字旁、页字旁。2、指导:(1)出示范字欠字旁。欠字旁由哪几笔构成?欠字旁形体有什么特点?(2)分析“歌”字。写左边的有什么要求?(3)出示范字“页字旁”。“欠字旁”和“页字旁”有什么区别?(4)小结:“歌”与“领”都呈左窄右宽之势。3、练习:(1)教师范写。(2)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3)学生再次临摹,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n//15.鸟语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疏忽、顽强"造句。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4.观察一种喜欢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叫声。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齐读课题。2.读了课题后,想问什么问题?(鸟儿怎么会说话呢?鸟儿会说些什么?人怎么能听懂鸟儿说的话?)二、初读指导1.自读课文。(1)轻声自由读,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通晓矫健催促无拘无束疏忽预报应验呆楞楞(3)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2.检查自读情况。(1)检查生字读音。(2)交流词语的掌握情况。(3)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三、指导分段。1.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看看哪几个自然段联系比较紧密,合起来讲了一个意思,就合并为一段,哪个自然段单独讲了一个意思,就独立成段。2.分组交流。3.分段:第一段(第1-3)自然段):"我"从小就爱鸟,爱听鸟语,并想通晓鸟语。第二段(第4-11自然段);"我"从鸟儿们的语言中悟出了许多做人的道理。第三段(第12自然段)鸟是人类的好朋友。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指读生字词。二、精读指导1.学习第一段。(1)齐读第1自然段,填空:我从小就爱鸟,爱看(),爱听()。(2)自由读第2自然段。指名讲公治长的故事。理解"通晓"(3)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我多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治长’啊!"这句话怎样读?(要把"我"那种向往的心情读出来。)2.学习第二段。(1)自由读4-9自然段,把"我"喜爱布谷鸟的地方画出来多读几遍。读后讨论,指导朗读。n//①它们那"布谷、布谷"的亲切啼叫,分明是催促人们快快出工呢!从哪些词看出"我"对布谷鸟的喜爱?(亲切、分明)指导朗读②这样无拘无束的一问一答,有趣极了,我自己仿佛也变成了一只翩翩飞翔的鸟儿。联系上下文,体会"我"与布谷鸟对话的有趣。指导朗读③一想起布谷鸟那充满深情的声声催促,我在学习上还真不敢疏忽怠慢。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指导朗读(2)读第10-11自然段,体会鸟语的"丰富"及鸟语给"我"的心灵带来的影响。①引读第10自然段。人们为什么喜欢"喜鹊"?从哪儿看出人们喜欢"喜鹊"?从哪儿看出"我"的爱鸟之情?②指名读第11自然段,思考:从哪些词句看出"我"与鸟儿建立了异常深厚的感情?读后朗读,指导朗读。(3)小结:"我"不光听懂了鸟语,而且从鸟语中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3.学习第三段。"我"与鸟儿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鸟儿成了"我"学习的榜样,所以"我‘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齐读最后一段。三、总结课文。1.朗读全文。2.讨论:为什么说"鸟儿的确是人类的好朋友"?3.总结。第三课时一、读课文。二、指导背诵。1.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都只有一句话,很容易背诵。2.重点指导背诵其他部分。(1)第2.3自然段引导学生按语言的叙述顺序进行记忆。①边读边记: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②练习背诵(2)第4-11自然段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在头脑中构成的画面帮助记忆。①边读边在脑子里想象画面。②练习背诵。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它们的。2.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写法,说说难写的和容易写错的字。板书:接近交谈鸟语倾听猜想(丰富)人类的朋友   n//16.天鹅的故事教学目标:1.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5.6.7节。2.认知目标:学会7个生字,理解生词。3.情感目标:(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拚搏的精神,培养学生爱护珍稀动物的思想感情,体悟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2)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4.知识和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回答课文后练习中的有关问题。5.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用找关键词、句的方法来帮助理解,在反复的读、圈划中感悟文字,谈谈在不同要求的朗读时体会到的内容,并能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6.情感与态度: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拚搏的精神,受到爱鸟护鸟、保护生态的教育。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复述天鹅破冰的场面。教学难点:有感情的引导儿童感受故事中的形象,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拚搏的精神,培养学生爱护珍稀动物的思想感情,体悟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教学方法:1.以读为主,读中质疑,读中解惑。2.读、思、议、评相结合,在语言文字的实践中,通过想像理解文章给人的启迪。3.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引导自我发现,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第一课时一、曲调未成情先行1.首先利用以前学过的课文谈话自然导入新课:师:今天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题目是《天鹅的故事》。(板书课题)2.然后利用故事的形式描述为课堂教学定下感情的基调:(配上《天鹅湖》轻音乐)俄罗斯的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最美的淡水湖泊,曾经有一群活泼可爱的鸟儿在这里为生命谱写了最为壮丽的诗篇,他们凭着勇敢与顽强挽救了自己的生命,让我们人类真切地看到了他们对生命的珍爱。那是在一个初春的早晨,辽阔的贝加尔湖上因寒潮突然降临而再次结了厚厚的冰层。一群已从南方飞来的天鹅在冰封的湖面上空盘旋、呼唤,好像在讨论:冰封湖面,我们找不到吃的,怎么办?一声声"克噜——克哩——克哩!"的凄惨啼叫在贝加尔湖上空回旋……3.最后让学生出谋划策,增加他们积极体验。师:"同学们,从刚才天鹅的凄叫声中,你们认为这群天鹅会怎样生存下去呢?他们的命运又将怎样呢?"(让学生们为这群可爱的天鹅出谋划策,学生的情感会被故事所设置的场景所调动。同时为下面学生的初读课文铺垫,力求水到渠成。学生带着求知欲望去读书,会做到情绪高涨,神情专注,感情真挚。)二、始读课文初悟情1.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课文中的天鹅是如何自救的,请自由地大声地读课文吧!2.出示生字词,帮助学生扫清阅读中的拦路虎。3.个别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余学生倾听与评价。4.根据提示学习分段(文章哪到哪是斯杰潘讲述天鹅的故事?)(板书)5.讨论交流:《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谁能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课文主要讲了天鹅的什么故事?三、再读课文情意浓1.自学思考: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请你找出这个故事中最能打动你的地方,细细地读一读、品一品。2.学生自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n//3.讨论交流,点拨。讨论:哪些小节最让你感动?小结:课文描写天鹅破冰的五、六、七几个自然段最能打动我们在座每位同学,这节课我们就重点品读其中的第五自然段。(投影出示)学生带着激情去品读,从课文中的精彩片段中领悟高尚的人物形象所迸发出来的情感。学生从重点词:"腾空而起"、"石头似的"、"重重的"中体会到了老天鹅用力之重,简直是奋不顾身的;又从"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的省略号中体会到了老天鹅的顽强,它在用自己的生命与冰层进行较量,老天鹅的自我牺牲精神活生生地展现出来。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个别读、小组读及竞读,让学生在反复读中感受天鹅品质的崇高与精神的伟大。板书:一(1)讲"我"……做客。起因冰封湖面二(2-8)讲天鹅的故事经过腾空而起扑打冰面齐心协力合力破冰结果感动老人第二课时一、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天鹅的故事》。斯杰潘老人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并且被感动过的故事。请同学们通读课文,说说课文什么地方最让你感动。(交流。)二、在交流中随即学习有关学习的内容。1.学生发现课文中的三次叫声并对次发表自己的看法。2.学生发现课文中老天鹅撞击冰面的特写,教师要有机引导学生形成学习的旋涡。3.对老天鹅是"破冰勇士"的理解。4.对老人放下猎枪的质疑和释疑。(交流)三、随着学生的交流有机组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一)对三次叫声的理解1.学生交流自己的对三次的理解的看发。2.教师的引导:逐一对每次叫声的不同含义的理解。(天鹅迁徙北归,历尽千辛万苦,跨过千山万水,是为了种族的生存和延续,长途的跋涉使它们疲惫不堪,冰封的湖面又断绝了它们的食物来源,可以说是饥寒交迫,严峻的生存考验正等待着它们,就在此时,老天鹅们是怎么样的叫声啊?)3.在勇敢地撞击冰面的时候,没有一只天鹅叫,但是当很多天鹅都参加撞击的时候发出了这样的叫声,请问这叫声代表什么呢。4.他们在破了的冰面上快乐的自由的游着,快乐地觅食,是拥有什么样的心情呢?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三次叫声。(二)对老天鹅撞击冰面的特写的理解1.学生在学习中交流对五自然段的内容的理解。2.重点理解关键词语:"像石头似的"、"腾空而起"、"撞击"、"颤动"……3.点拨:你在冰面上看到了什么?看到了——裂开了一道缝;看到了——又开了一道缝。还看到了——冰面上是羽毛和鲜血。你体会到了什么?——勇敢和顽强——"破冰勇士"的称号。4.体验:请学生用自己的右手象征那只老天鹅,随着课文的内容,高高地举起,重重地落下。请学生说说自己的体验。(痛)在来一次,(更痛)——体验老天鹅"第二次、第三次……撞击冰面的情景。进一步理解老天鹅的勇敢和顽强。5.颠簸学生对其他天鹅的理解。当他们看到这只老天鹅从天上落下来撞击冰面时怎么样的想?当他们第二次看到老天鹅撞击并面的时候他们又怎么想?当他们看到老天鹅第三次撞击冰面,冰面上出现了裂痕,还有满冰面的羽毛和鲜红的鲜血的时候,他们又怎么想?n//他们被感动了——他们也加入了撞击冰面的行列,而且鼓舞着,叫喊着。教师深层次点拨——同时还感动一个人。(三)对老人放下猎枪的质疑和理解1.当你们阅读文章最后一段的时候,你有什么样的看法?或者说,你们想问他一个什么样的问题?2.学生在读书后提问:总的可以归纳成一个问题——他为什么要放下猎枪?3.在交流中体会老人的当时的心理。4.教师的点拨:你从你所学国的那些文章里看到了生命的可贵和为了拯救生命而甘愿付出生命时的伟大?(《生命桥的故事》《蚁国英雄》中的老羚羊,外层的蚂蚁。为了救起一些生命而先出了自己的生命。这是多么的伟大,多么的令人感动啊。老天鹅们仅仅是为了获得食物——为了能够继续生存下去——也是对生命的重视和尊重,感动了老人,促使他放了手中的枪。永远地放下了自己的手重的枪。)5.对文章内容的概括的理解: 老师读完课文,是怎么思考的呢?这里有四个答案,你们猜猜看,哪一个是老师写的?(1)斯杰潘老人认为天鹅是一群可爱的鸟儿,不能打,人类应该自觉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2)老天鹅不惜用自己的身体为天鹅群打开生存之门的壮举,深深地感动了斯杰潘老人,使他不忍心伤害他们。(3)斯杰潘老人看到了天鹅在生死关头表现出的无比英勇和团结,具有人类一样的精神和品格,内心受到很大的震撼。(4)斯杰潘老人从天鹅在危难时表现出来的壮举中,感受到了天鹅那样的鸟儿也闪现出生命的光辉、闪现出生命的美,为自己曾经伤害过它们而感到惭愧、自责,从此放弃了猎枪。 n//17.生命的壮歌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一则自己自己喜欢的故事背下来。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语意思。3.读懂两则小故事,感受蚂蚁和羚羊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中两个难句的含义,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领悟课文所赞颂的献身精神。第一课时(一)导入故事1.范写生字"蚁",齐读。2.看到这个字,你们最先想到的是什么?老师为什么把这个"蚁"字写得这么小?结合出示卡片:(弱小)的蚂蚁3.继续板书:蚁国英雄齐读题目4.这是一个小故事的题目,初次看到这样的标题,你的脑海里出现过问号吗?把你的疑问告诉大家。(为什么要把弱小的蚂蚁称作是英雄?)(二)了解大意1.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由读读《"蚁国英雄"》的故事,把故事读通顺、读正确之后,试着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故事的大意。2.指名试述故事大意,并结合出示卡片:草丛起火蚁群被围抱团突围成功脱险。3.学生根据卡片提示,同桌间相互讲述故事大意。4.读了这个故事后,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故事?(感人肺腑、扣人心弦、震憾人心、可歌可泣……)这样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的故事还愿意再读一读吗?(三)细读感悟1.默读故事,想想故事中的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为什么这些内容能深深地打动你的心?把这些内容划下来,然后投入自己的全部情感好好读一读。2.组织学生交流感受,结合进行朗读训练。(1)结合交流课件出示图及文字: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的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①引导学生抓住"并没有束手待毙"、"迅速地扭成一团"、"突围"等处体会蚂蚁的团结勇敢,并练习朗读。②引导学生抓住"万万没有想到"、"竟"、"突然"等处,体会作者的惊喜之情,并指导朗读。③这里的"区区的弱者"指谁?(蚂蚁)弱是与强相对而言的,现在处于强势,对蚁群的生命构成威胁的是什么?(大火)从文中找出表现火势强盛的句子,并练习朗读。(板书:火神肆虐)④火神如此肆虐,形势这样危急,可作为区区弱者的小蚂蚁并没有束手待毙,相反它们采取了结团逃生的方法。多机智的小蚂蚁呀!多勇敢的小生灵呀!让我们带着对它们的由衷赞叹,再次好好地读读这个感人的句子吧!(有感情地齐读出示的句子。)(2)结合交流出示:"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爆烈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①引导学生抓住"火舌舐动"、"不断发出"、"爆烈的声响"等处体会火势的凶猛、形势的危急;抓住"越来越迅速地滚动"、"不见缩小"等处体会蚂蚁的勇敢、坚定。(板书:火舌舐动)②指导朗读。(3)结合交流出示:"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①说说这段文字为什么令你感动?(板书:不松动分毫、不放弃岗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以表达自己的感受。②结合理解"肝胆俱裂"。③从外层蚂蚁的壮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里又一次出现了蚁国英雄,现在你对作者称蚂蚁为英雄还有困惑吗?你从这样的称呼中体会到了什么?(作者对蚂蚁的赞颂、敬佩之情。)n//④再读这句话,读出作者的赞颂、敬佩之情。3.学习了这则故事之后,老师还想让大家用上些词语形容蚂蚁,现在你们会用哪些词呢?出示卡片:()的蚂蚁4.带着对蚁国英雄由衷的敬意再来读一读这则感人的故事。(四)激情揭题1.师述:正是这些一向被我们视作区区弱者的蚂蚁,在肆虐的火海中却是这样的沉着、坚定、团结一致。它们不惜以个体的牺牲,求得种族的生存,是它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和可贵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赞歌。2.板书:生命的壮歌这就是17课的课题,让我们一起满怀深情地读好它。3.网上征文:故事结束了,你此时此刻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内心又有何感受呢?同学们,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都曾有许许多多英雄楷模涌现,他们身上正是有着蚂蚁的这种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你想到了谁?(五)学法小结1.细心的同学一定早就注意到了,我们的课文中还有另一则小故事。如果我们用上学习《"蚁国英雄"》的方法,就可以自学下一个故事了。2.回忆小结学法,结合出示卡片:了解故事大意,细读感人之处,朗读表达情感。板书:17.生命的壮歌火神肆虐不松动分毫火舌舐动不放弃岗位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第二课时(一)复习学完了"蚁国英雄"这个故事,谁喜欢这个故事?把故事中最令你感动的地方背给大家听。(二)导入1.出示羚羊图:这是什么?2.师述:在一个大草原上曾发生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山上的狩猎队上山打猎……3.板书:"生命桥"齐读4.质疑:看到这个小故事的题目,你的脑海里有什么疑问?(为什么是"生命桥"?"生命桥"的含义是什么?)(三)了解故事大意1.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由读读《"生命桥"》的故事,把故事读通顺、读正确之后,试着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故事的大意。2.指名试述故事大意,并结合出示卡片:老少分类、飞跃山涧、老少配合、一死一生、唱响壮歌、猎人惊呆。3.生根据卡片提示,同桌间相互讲述故事大意。(四)细读感人之处1.过渡:这样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的故事还愿意再读一读吗?2.默读故事,想想故事中的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为什么这些内容能深深地打动你的心?把这些内容划下来,然后投入自己的全部情感好好读一读。3.组织学生交流感受,结合进行朗读训练。(1)结合交流课件出示图及文字: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n//①读读句子,说说读了这个句子后你想知道些什么?(那弧线是什么弧线?羚羊是怎样跳崖的?为什么要说以老羚羊的生命作桥墩?……)②这么一句话带给大家这么多的谜,那我们再读这个故事,想象那发生在老羚羊身上一个个场景,你一定会明白些什么?(明白是用老羚羊的生命做桥墩的。)③讲述原因(2)结合交流出示:当老羚羊在空中向下坠时,奇迹出现了:老羚羊的身子刚好出现在年轻羚羊的蹄下,而年轻羚羊在老羚羊的背上猛蹬一下,下坠的身子有突然升高并轻巧地落在了对面的悬崖边,而老羚羊就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入了山涧。①你们能不能把这座用老羚羊生命做桥墩的"生命桥"画出来呢?②小组讨论,抓住老羚羊和年轻羚羊的动作画出简笔画。③请一生上台来画,并解释自己画的简笔画,讲述这个感人的故事。④说说试跳成功的关键是什么?(理解"刚好")(3)引出第一自然段:几分钟以后,羚羊群分成了两类:老羚羊为一类,年轻的羚羊为一类。一只老羚羊走出羊群,朝年轻羚羊群叫了一声,一只年轻羚羊应声跟老羚羊走到了悬崖边。年轻羚羊后退了几步,突然奔跑着向悬崖对面跳过去,随即老羚羊紧跟后面也飞跃出去,只是老羚羊跃起的高度要低一些。①找出羚羊的动作进行想象:你仿佛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②指导朗读:抓住老羚羊和年轻羚羊的动作,想象那一幅幅场景,突出"猛蹬"。③动画演示:同样的一次飞跃,却酝酿出了截然不同的命运。a.下坠的身体又突然升高并轻巧地落在了对面的悬崖边。b.老羚羊就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入了山涧。④这是多么的感人呀,同学们,你们想说些什么呢?⑤再次指导朗读课文: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都会走向死亡……⑥指导背诵:看着简笔画图,再一次讲述这个动人的画面。(4)继续交流,出示:紧接着,一队队羚羊凌空腾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跃。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①读读这一段,理解"秩序井然"。②想看一看这一幅场景吗?动画演示,师范读。③看到了如此神圣的场面,你们理解羚羊们的所做吗?这老羚羊心中想着"他人"的献身精神激励了年轻羚羊,年轻羚羊也心中想着"别人"、心中装着集体,它们身上都表现出可贵的团结协作精神。(五)激情揭题1.师述:一只只老羚羊都甘愿牺牲自己,用自己的生命给年轻羚羊架起一座座生命的桥梁,让一只只年轻羚羊逃脱死亡,求的生存。这是一座座真正的桥梁。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赞歌。2.板书:生命桥3.目睹了一切发生过程,你们想用什么词、句来赞美老羚羊呢?4.此时此刻同学们你们想到了什么?(音乐"爱的奉献")   n//习作五写一份植物的研究报告教材分析:《写一份植物的研究报告》教材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习作的要求,明确了本次习作的对象和内容。提示了本次习作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并对此次习作提出了具体的要。第二部分是一位同学的习作《我家门口的植物》。教学要求:1.读懂例文前的习作要求,通过讨论,了解写研究报告的一般步骤和方法。2.读懂例文《我家门口的植物》,了解例文的材料选择与安排。3.能按习作要求写一篇关于植物的简单的研究报告。教学重难点:1.了解写研究报告的一般步骤和方法。2.能仿照例文,写一篇有关植物的简单的研究报告。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懂例文前的习作要求,了解写研究报告的一般步骤和方法。2.了解例文的材料选择与安排。3.能按习作要求写一篇关于植物的简单的研究报告。教具准备:图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第五篇作文,板书:习作五二、学习“习作要求”1.自己读读本次的习作要求,边读边想:习作要求说了什么?2.互相讨论,交流。3.小结:习作内容是“你的发现”“你的研究成果”,习作的对象是身边的一两种植物。写作的步骤:a、确定观察的对象。b、对选择对象仔细观察,并在此基础上认真研究。可通过询问他人、查阅资料等方式搜集资料。c、把观察结果有条理地记录下来,还可配上图片或插图。三、学习例文1.这里有一位同学写的有关植物的研究报告,自己来读一读。2.指名读例文,想想:小作者是怎么写的呢?。3.对照刚才我们总结的习作步骤,小作者是怎样选择材料、怎样安排的呢?4.互相讨论、交流,让学生自己悟出来。5.那么,老师在课前已经布置的作业:你们选好一处的一两种植物,确定观察的要点、作用,你们有收获了吗?四、练习习作1.对照习作步骤,你能简单说说你的研究成果吗?。2.四人一组相互讨论、交流。3.指名说,师生共同评议。4.把刚才说的写下来。5.学生仿照例文,各自完成书面作文,师巡视指导。第二课时一、继续完成习作草稿。二、评析一篇中下等的习作草稿,师生围绕是否有详有略,内容具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几方面来评析。三、修改草稿。四、誊抄习作。n//练习五教材分析:《练习五》安排了如下的内容: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等五项内容。处处留心主要是创作谜语的练习;读读背背,是一项积累语言的练习;写好钢笔字,要求学生正确、美观的书写“录、举、碌”等三个字;口语交际,要求学做节目主持人;学写毛笔字,安排了书字“它”、“雷”。教学要求:1、学会谜语谜面的表述特点。2、学会对照谜面特点来创作谜语。3、积累八个成语及古今贤文。4、正确、美观地书写钢笔字。5、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做节目主持人。6、学写毛笔字。教学重难点:处处留心、口语交际第一课时处处留心1、教学第一部分(1)大家都喜欢猜谜语吧!老师这儿有则谜语:红口袋,绿口袋,有人怕,有人爱(猜一蔬菜名)。(2)词典上是怎么解释的呢?打开书来读一读。(3)讲的都是辣椒,谜语的谜面在表述上有什么特点呢?(3)小结:表述间接、语言简炼、形象生动,具有趣味性。而词典中的解释,表述是定义性的,严谨、科学、全面。2、教学第二部分(1)了解了谜语谜面的表述特点,有没有兴趣自己也业创作一首谜语呢!(2)出示:电脑、台灯、藕、闹钟、电视机、茄子、鞋子、钢笔、足球、复读机,你最喜欢哪一种物品?(3)这种物品有什么特点?它像什么?(4)自己试着创作一则谜语。(5)互相交流、互相猜。3、教学第三部分(1)把自己创作的谜语给爸爸妈妈猜一猜。(2)老师这儿也有几则谜语是自己创作的,你们来猜一猜。(3)你们还能创作谜语吗?互相说,互相猜。第二课时读读背背1、自己借助字典把八个词语的音读准。2、指名读,师生共同正音,全班齐读词语。3、你知道哪个词语的意思,互相交流交流。4、师可以相机补充或纠正。5、读了这八个词语,你脑中出现了什么画面?6、指导有感情朗读、背诵八个词语。7、这儿还有一篇《古今贤文》,仍然把字音读准。自读,指名读。8、出示挂图,看了图,你弄懂《古今贤文》说的意思了吗?9、指名说,其他学生补充。10、指导有感情朗读,背诵《古今贤文》。写好钢笔字1、指导。(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录、举、碌”这三个字。n//(2)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书写要求。(3)总结:这三个字书写时,要注意其中左右或上下呼应的笔画都要向中心聚,同时纵向笔画要挺直。2、练习:(1)学生练习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2)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3、反馈:(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儿。(2)对写得不好的字,予以纠正,再练习。第三课时口语交际1、谈话导入新课,明确要求(1)从“六一”儿童节谈话提示话题。(2)板书话题:学做节目主持人。(3)指名读本课说话要求。(4)师小结归纳要求:a、要了解当节目主持人的注意事项。b、想想担任班级庆“六一”联欢会的主持人该怎么说。c、当众演一演。2、指导(1)联系生活经验,或播放倪萍、崔永元主持节目的片断,想想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表情、动作、语言。谈谈你认为当主持人要注意些什么。(2)指名读。(3)师小结,板书:一要有表情地说普通话;二要学会主持人常用语;三要说好应变的话。(4)讨论主持人的常用语。(5)指名说。(6)师小结,板书:节目开始前要用敬语;节目之间要有衔接语;节目结束要说祝贺的话。3、练习。(1)根据书上的节目单,分组讨论如果你担任这次联欢会的主持人,你会怎么说。教师巡回指导。(2)指名上台表演。(3)学生评价,指出不足。(4)针对不足,再次表演。(5)小结:鼓励学生今后积极争当班队主持人。第四课时学写毛笔字1、明确本次学写的部首:宝盖头、雨字旁。2、指导:(1)出示范字宝盖头。宝盖头由哪几笔构成?宝盖头形体有什么特点?(2)分析“它”字。写下边的有什么要求?(3)出示范字“雨字旁”。“宝盖头”和“雨字旁”有什么区别?(4)小结:“它”是上窄下宽,“雷”呈上宽下窄之势。3、练习(1)教师范写。(2)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3)学生再次临摹,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n//18.沙漠中的绿洲教材分析:《沙漠中的绿洲》一文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的沙漠中为了改造生活环境,如何克服困难,在沙漠中植树种草的,终于建成绿洲,营造出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会用“纵黄交错”、“适宜”造句。4、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会用“纵横交错”、“适宜”造句。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出示沙漠的图片。(哪些同学了解“沙漠”?谁能说说“沙漠”的特点?)2、板书课题:18.沙漠中的绿洲(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1、范围课文。教师范读课文。读后讨论:听读课文后,你了解了什么?2、自读课文。(1)幻灯出示自读要求。①拼读生字表中的生字,注意读准每个生字的字音。②自由练读从课文中画出的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③注意读顺长句子,难读的地方可标上着重号。④标出各自然段的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2)学生按照要求自读课文。(3)检查自读情况。①检查生字掌握情况。指读小黑板上的生字。提醒注意下列生字的读音:霎(shà)罗(luō)劣(liè)适(shì)侍(shì) 良(liáng)②检查词语掌握情况。抽读词语卡片。指名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恶劣 侍弄 适宜 培植 纵横交错 不毛之地③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指名逐段试读课文,要求不错字、不加字、不减字、不破词破句。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下列句子重点指导:在这白茫茫的沙漠中,有着星罗棋布的绿洲——那是城市。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④检查自然段段意,了解情况。指名说说各个自然段的意思。三、指导写字“夸、劣、宜”是上下结构的字,不要写得太长。“价、漂、侍”是左右结构的字,不要写得太宽。“良”要居中写。n//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霎(sàshà)时 恶劣(lìliè)良(niángliáng)好待(shìsì)弄适(sìshì)宜2、看拼音,写词语。kuāzhāngdàijiàèlièshìyí()()()()xiāngzipiàoliàngshìnòngpéizhí()()()()二、细读课文1、细读第1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2)理解内容。指名说说读了这一段后,自然头脑中会出现什么样的景象。(抓住“到外、白茫茫”想象沙漠的广阔无垠和荒凉,抓住“星罗棋布”想象大沙漠中绿洲遍布的情景)(3)练习说话。引导用“星罗棋布”说一句话。(4)指导朗读:(“到处、白茫茫、星罗棋布、绿洲、城市”等词要重读)2、细读第2~6自然段。(1)细读第2自然段。过渡:在这茫茫无边的沙漠中,布满了象征生命的绿洲。这些绿洲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跟随作者到其中的一个绿洲去看看。①指名读第2自然段。②理解课文内容。这一段有几句话?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绿树成阴,鲜花遍地”的情景吗?从哪儿看出人们很爱惜花草树木?③指导朗读。(第二句要读出赞美的语气,第三句要读出佩服的语气)(2)细读第3自然段。过渡:通过第2自然段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片片绿洲是那么美丽,那么迷人。而这迷人的绿洲却是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中,这是多么神奇的事啊!同学们不禁要问,这沙漠中的绿洲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下文。①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用“——”画出写环境恶劣的句子,用“~~~~~”画出写阿联酋人民不怕困难建设绿洲的句子。②理解词句。a、指名说说当地的环境怎样恶劣。(相机理解:不毛之地)b、指名说说阿联酋人民是怎样建设绿洲的。(相机板书“买来、挖去、填上、埋下”等词,同时理解“恶劣、适宜、纵横交错”等词语)c、指名说说阿联酋人民为什么这样做。(板书:有了……才……)引导用“有了……才……”③指导朗读(3)细读第4-6自然段。①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后说说自己感觉到了什么。②默读课文。在能表现阿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的词句下画上圆圈。③练习感情朗读。(边读边感悟:通过“雨雾洒下来、淋得干干净净、树叶更绿、小草更翠、鲜花更艳”等词语的朗读,体会阿酋人民爱护花草树木的情感)3、细读第7自然段。n//齐读课文,说说这段告诉我们什么。19.云雀的心愿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可以……也可以……”造句。3.认识森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及破坏森林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重难点:1.分角色朗读课文,使学生真正理解“森林实在太重要了”。2.通过体会森林的重要性,进而激发学生爱护森林的情感。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引发兴趣1.导语:同学们,每当你们过生日时,都会面对燃烧的蜡烛,许下美好的心愿,能说说你曾经许了什么心愿吗?2.听了你们的心愿,老师知道你们都是为自己、为家人许愿。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的一位新朋友——云雀,它也有自己的心愿,你们想了解一下它的心愿是什么吗?(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9课《云雀的心愿》,看看小云雀究竟有什么心愿,我们是不是可以为小云雀做些什么,使他的心愿早日实现。(板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出示“自学提示”。(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2)联系上下文并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难懂的词语做上记号。(3)标出自然段序号,把不理解的句子做上记号。2.学生自主学习3.汇报、交流自觉成果。(1)出示生字,开火车读,相机正音。(2)学生在按要求练习本上书写生字,教师巡视学生书写情况,随后重点指导书写易错生字。(3)出示词语,自由读,师生共同正音并理解词语意思。三、再读课文,把握文章结构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想一想云雀妈妈和小云雀飞到过哪些地方,你从文中的哪些自然段知道的。2.你能根据它们飞行的地点变化给全文分段吗?说一说每一部分的意思。(同桌交流后,教师归纳小结,学生选择自己最满意的一种分法记录在书上。)3.谁能结合每部分内容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四、整体感知全文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1)小云雀的心愿是什么?(2)小云雀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愿呢?2.反馈交流,师板书:(1)小云雀的心愿是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2)小云雀有这样的心愿,是因为它觉得“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五、小结质疑通过初步学习,我们掌握了文章的整体结构,也明白了小云雀和妈妈的心愿,以及产生这种心愿的原因。那么小云雀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呢?下节课,让我们来共同探讨这个问题。n//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出示词语开火车读。2、小云雀的心愿是什么?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齐读第14、15自然段。3、过渡:为什么小云雀感情那么强烈地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呢?这节课让我们深入地去了解这个问题。二、品读学习,体会情感1、上节课老师给大家留了两个问题,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出示品读要求,学生齐读。)2、学习理解“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这句话。(1)学生汇报:小云雀从“森林水库”和“巨大的空调器”两方面知道森林的重要性。(2)读描写“森林水库”的语句,用自己的语言简要说说森林为什么是大水库。(森林是个大水库:①树冠像大伞,挡住雨水不直接冲刷地面。②树干上的苔藓和树下的枯枝败叶吸收雨水。③森林里的土壤能储存水。)①注重指导学生黑线一个意思说话,即运用总分或分总进行叙述。②指导学生用“可以……也可以……”造句。(3)读描写“森林也是一个巨大的空调器”的语句,并用上面的说自己的理解。(森林就像空调器:①夏天枝叶茂密,挡住阳光感觉凉快。②冬天树木遮挡,林中的热量不容易散失,感觉就暖和。)(4)你们明白小云雀感慨的原因了吧?再有感情地读小云雀说的话,你能体会出小云雀是什么情感吗?(幸福之感)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是因为,我们。(是因为森林是个大水库,保护水土不流失;森林又是个空调器,冬暖夏凉,我们生活在这样的森林里太幸福了!)(5)出示森林美景图片。过渡语:然而这么重要的森林却变了模样,小云雀亲眼所见,感受颇深。3、学习感悟语言。(1)学生汇报小云雀外出旅行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用读的方式来回答。(2)句式训练。他们飞呀飞,飞到了,看到了,听到妈妈地说,小云雀。(3)品读句子,小云雀两次都说了什么?找出句子读一读,想一想,每次说时它都是怎么的心情?出示句子:这里的风沙真讨厌!妈妈,妈妈,大河里的水怎么这么凶猛啊?(体会出:①小云雀不喜欢风水漫天飞舞,它认为这里环境不好。他很生气。②小云雀看到酒水凶猛地冲垮了几处河堤和一些村庄,感到害怕,它挨近妈妈。)(4)有感情地朗读小云雀的话,读出小云雀生气和害怕时的语气。(5)分角色朗读小云雀和妈妈的两次对话,想想妈妈是怎样的心情。(妈妈为环境有如此的变化表示痛心和无奈。)(6)是什么导致土地沙漠化、洪水泛滥成灾呢?(人们的乱砍滥伐)再次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体会小云雀和妈妈的情感。(7)出示图片,森林的植被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引发山洪的暴发,人们的村庄被淹没,看到此景,你们有什么感受?过渡:小云雀与你们都有同感,既害怕家园被破坏,又担心生存的危机,它也为此震惊,并有了一个美好的心愿。4、读小云雀的感受,并结合课文展开想象。n//(1)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是因为。(森林一旦被破坏掉,我们鸟儿便没有了生活的家园。)(2)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我想对人类说:“。”(你们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造成森林被破坏,你们也将遭到惩罚。)(3)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我。(明年一定邀上小伙伴,到那片沙漠上去种树,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这是我的心愿。)5、再读小云雀和妈妈说的话,你对它们的心愿是不是又有了新的理解?(它们的心愿不仅表明要在沙漠种植树木,让沙漠变成绿洲,还表明它们决心用自己的行动来保护森林、保护生存的环境。)(1)我们对小云雀和它的妈妈感到敬佩。(2)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分角色朗读第14、15自然段。(3)角色转换练习。我想对小云雀说:“!”我想对小云雀的妈妈说:“!”三、拓展练习,升华主题。1、小结:小云雀和妈妈的心愿一定会实现的,因为它们懂得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它们懂得珍惜,懂得爱护,更懂得创造。2、同学们,你们已经明白了小云雀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愿,想一想,我们是不是可以为小云雀做些什么,使他们的心愿早日实现呢?请在课文后面写下你想做的事情吧!n//20.古诗两首教材分析:《古诗两首》中的两首古诗均传神地刻画出天真可爱的乡村儿童形象,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思、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感。《池上》描绘小娃偷采了白莲的情景,细腻传神,颇有趣味。《小儿垂钓》描绘了一个乡村儿童在河边学钓鱼的情景,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教学要求:《小池》: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学会诗中出现的两个生字“浮、萍”。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小儿垂钓》:1.逐字逐句理解《小儿垂钓》的意思,体会钓鱼的孩子的天真、可爱。2.学习生字“钓、蓬、遥、稚”,理解“蓬头、稚子、垂纶、侧坐、莓苔、映、路人、借问、遥、招手、鱼惊、应”的意思。3.背诵课文教学重点:1.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上》《小儿垂钓》,丰富古诗积累。教学难点:1.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2.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第一课时《池上》教学过程:一、调动积累,导入新课。1.师:现在已是初夏时节,星期天我路过南湖边的一个小池塘时,看到有几朵小荷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我想到了诗人杨万里《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说到池塘、荷花,你们还想到哪些诗句呢?2.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3.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的夏日池塘上发生的事,它的题目就叫《池上》。(板书诗题:池上)相机顾名思义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4.学生齐读题目。5.简介作者白居易。(1)学生说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2)教师小结: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从小生活清贫,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和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喻诗”。他热爱大自然,写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2.检查初读情况。(1)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①读准后鼻音:撑、艇、萍;②学习新词:浮萍,理解词义,练习书写。(2)齐读诗歌。(3)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上了一件什么事儿。(一个小孩偷采白莲。)3.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4.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1)学生结合前后句和插图,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2)小组逐句内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n//5.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大意。(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2.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1)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莲叶何田田”的美好画面,唤起学生对荷花池和娇嫩莲蓬的向往之情。)(2)小孩如何偷采白莲的?①学生畅谈自己想象到的小娃偷采白莲图。因太想吃那嫩滑、甜美的莲蓬,而不经大人同意就小心翼翼、偷偷撑船去采池中莲蓬。②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样子。(让学生为“小娃偷采白莲图”起个题目)③朗读前两句,思考:你最欣赏其中哪个字?(“偷”,结合自己小时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④配乐再次有韵味地诵读前两行诗句。(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3.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1.学生带着理解,学生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2.《池上》赏诗会——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式诵读古诗。3.熟读成诵。第二课时《小儿垂钓》教学过程:一、揭示诗题1.导入诗题2.理解诗题二、理解诗句1.朗读全诗2.回顾方法:我们怎样理解诗句(读诗→释词→调序→解句)三、总结练习1.指导朗读、背诵。2.根据这首诗,想象出一幅画。3.教师总结。n//习作六讨论会教材分析:《讨论会》为学生提供了四个话题,供学生选择,进行讨论,练习写作。它不是要求学生凭着自己的主观想象去写出自己的看法,而是用两种方法写一篇习作。第一种是围绕一个话题组织讨论,自己有什么看法,别人有什么看法,先做记录,再把讨论的经过写下来。第二种是留心媒体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先整理,再写下来。教学要求:围绕提供的一个话题组织讨论,各人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查阅有关材料,了解别人的看法,再有条理地把讨论的情况或查到的材料写下来。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围绕一个话题搜集和整理资料(信息)的能力。2.学会用两种方法写一篇习作。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两种方法来写一篇习作。2.有条理地记述讨论的经过或查到的资料。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从近期的报纸,电视上看到了哪些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2.自己谈话。二、新授1.书上给我们罗列了四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自己读一读。2.你们对哪个话题最感兴趣。3.那么你们对这个话题有什么看法呢?书上教会了我们两个方法。4.是哪两种方法。5.小结:第一种方法是围绕一个话题组织讨论。6.自己先去请教书本,看看其他人对这个话题的看法。7.组织讨论。针对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要求:自己去发表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要认真倾听别人的想法。8.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在必要时作适当的点拨。三、练习习作1.同学们讨论得十分激烈,都充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2.那么可以用书上提到的两种方法中的一个来阐述自己的看法。如果是第一种讨论式的,那就把刚才同学们的讨论经过写下来。这种方法,我们在习作四已经学过。如果用第二种方法,就要把书中的资料进行整理,写成文章。四、练习习作1.对照习作步骤,进行写作。2.四人一组相互讨论、交流。3.指名说,师生共同评议。4.把刚才说的写下来。5.学生仿照例文,各自完成书面作文,师巡视指导。第二课时一、继续完成习作草稿。二、评析一篇中下等的习作草稿,师生围绕是否有详有略,内容具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几方面来评析。三、修改草稿。n//四、誊抄习作。练习六教材分析:《练习六》安排了如下的内容: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等五项内容。处处留心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辨别形近字的词义和用法;读读背背,安排学生积累八个成语和古诗《小池》;写好钢笔字,要求学生正确、美观的书写左右结构的字;口语交际,要求学会鼓励;学写毛笔字,安排了书字“装”、“帮”。教学要求:1.会辨别词义和用法,同时区别形近字。2.熟记八个成语和古诗《小池》。3.写好钢笔字。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鼓励。5.学写毛笔字。教学重难点:处处留心、口语交际第一课时处处留心一、教学第一部分1.小芳正在调查有关噪声的问题,她查到了一段有关噪声的资料。2.出示这段语。3.自己读一读这段话,借助工具书,把每个字的字音都读准。4.指名读,师生共同正音,齐读这段话。5.在文中画出下题所提到的词语。二、教学第二部分1.把这些词所在的句子多读几遍。2.首先我们来区别“需要”和“须要”。(1)读读这两个词语所在句子,并想想讲了什么意思?(2)指名读句子,指名说意思,其它同学补充。(3)比较一下,“需要”和“须要”有什么区别。(4)“需要”是要求得到,一般与某个事物搭配,而“须要”则是一定要的意思,一般与“干什么”“怎么样”搭配。(5)你能用这两词语各说一句话吗?3.利用查工具书理解“频率”“分贝”的意思。三、教学第三部分1.你能帮助小芳编个顺口溜吗?2.首先看这四个字,偏旁部首表示什么意思?3.读读以前学过的顺口溜,找出其中的规律。即字的偏旁与意思巧妙的结合在一起。4.试着给其中一个字编顺口溜。5.小组合作编顺口溜。6.互相汇报、交流第二课时读读背背一、教学成语1.请学生借助字典,认读这几个词语。2.指名读词语,齐读词语。3.你理解了哪些成语的意思?4.这些成语都勾画了什么?n//5.做游戏,让一个学生悄悄看一个成语,然后做动作,其他同学猜。6.指导有感情朗读、背诵。二、教学古诗《小池》1.借助工具书及诗集,自学这首诗。2.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正音。3.这首诗是什么意思?4.指导有感情朗读、背诵。写好钢笔字1.指导。(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垮、碎、竭”这三个字。(2)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的书写要求。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小结:“垮、碎、竭”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三个字的左半边都比较小,或半边较宽且高。(3)教师范写“垮”。提醒学生注意:“提土旁”稍小,偏上一点。2.练习。(1)学生练习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2)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3.反馈(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儿。(2)对写得不好的字,予以纠正,再练习。第三课时口语交际1.审题(1)指名读题。(2)指名读题,明确此次口语交际的要求。2.指导(1)读读书上出现的在三个例子。(2)怎样鼓励,互相讨论、交流。(3)指名说,其他同学补充。(4)分角色扮演。师生共同评议。3.拓展。(1)你在生活中遇到过什么不顺心的事吗?你是怎样鼓励自己的?(2)总结。第四课时学写毛笔字1.明确本次学写的部首:衣字旁、巾字旁。2.指导(1)出示范字衣字旁。衣字旁由哪几笔构成?衣字旁形体有什么特点?(2)分析“装”字。写上边的有什么要求?(3)出示范字“巾字旁”。“巾字旁”由哪几笔构成?“巾字旁”形体有什么特点?(4)小结:“装”呈上小下大,“帮”呈上大下小。3.练习(1)教师范写。(2)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n//(3)学生再次临摹,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21.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用“一面……一面……”“只好”造句。 3.抓住关键词句感悟人物形象,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的作用。 4.揣摩本文的表达顺序。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词句感悟人物形象,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揣摩本文的表达顺序。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想成为成功人士吗?那么,请记住这条秘诀吧!(出示名言,生齐读“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途径和方法+不说空话”)知道这句名言出自哪位名人之口吗?(板书:爱因斯坦)能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爱因斯坦吗?(生介绍)师简介“爱因斯坦”2.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有关他的文章。(板书课题:爱因斯坦与小女孩),齐读课题提问:读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小女孩是个怎样的人?他们俩是怎么认识的?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从中又可看出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人?)3.过渡: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读课文,找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1.一读课文:A.朗读训练营:(出示要求)请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生字新词,读不准、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生自由读课文,老师巡视。B.字词万花筒:①出示词语②检查字音掌握情况③记住字形你怎么记住这几个生字,写的时候有什么提醒大家的?④这些词,你都理解了吗?2.二读课文小组分自然段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说说你读了课文后,知道了什么?大家可自由发表观点。(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从偶然相遇到相处,并成为好朋友。)3.三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A.文章写了爱因斯坦和女孩之间交往过几次?请大家快速读课文,找一找从文中哪儿可以看出来。交流:四次:指名说。(出示4个句子)B.请大家再读读这四句话,相信聪明的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自由朗读)出示四句话:①1940年的一个下午,一个12岁的小姑娘边走边玩,一下撞上了迎面而来的一个老人。②第二天,女孩又遇上了那老人。n//③第三天下午,爱因斯坦在路边等待放学回家的小姑娘。④从此,小姑娘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到爱因斯坦的工作室坐坐。读这四句话,你有什么体会?(1)有时间先后的顺序:一个下午、第二天、第三天下午(我们可以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1-3,4-5,6,7-8)(2)是在不同情况下见面的:第一次是小女孩无意撞上爱因斯坦的;第二次是小女孩主动向他问好的;第三次爱因斯坦专门等待小女孩,并邀请小女孩去作客的;谁来各用一个词概括每部分内容,相应地板书。(相撞相遇相邀相处)(3)他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每天都坐坐)师相机评议三、学习课文1.我们一起来看看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是怎么撞上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1-3自然段,画出描写当时爱因斯坦外貌和穿着的句子。2.师:在1940年的一天下午……这位老人就是爱因斯坦,他长得怎么样?谁能读读描写他外貌的句子;他穿着怎么样?(又肥又长)3.读着这些句子,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老人?(衣衫不整、不拘小节、专注科学研究)这让小女孩觉得这个人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非常有趣。4.再看这一自然段,除了外貌和穿着的句子,你还对哪些句子比较感兴趣?这句话又让你读懂了什么?(1)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潜心科学研究)(2)友好地冲女孩子一笑:“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这是被撞者向撞人者道歉,说明爱因斯坦宽容,有坦荡的胸怀)5.同学们,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认识是一次巧遇,是小女孩不小心撞上爱因斯坦的。这第一次见面,爱因斯坦的蓬乱的头发,糟糕的穿着,让小女孩认为这个人是从童话书里走出来的。以至于回家后,他父亲告诉他这个人是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她相信吗?第3自然段中哪个词可以看出她不相信?(纳闷)6.小女孩想: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换成句号的句子,意思不变)男女生分别读这两句句子。7.让我们带着刚才的理解,再读读课文1-3自然段。四、小结:不经意的一次相撞,让小姑娘认识了不修边幅的爱因斯坦,可内心却很纳闷,这个衣衫不整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那爱因斯坦到底是不是“最伟大的人”呢?下节课,我们继续交流。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第一次相遇的故事,从中了解到爱因斯坦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专注科学研究,不拘生活小节)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二、读悟课文,体会人物品格出示自学提示:1.读一读第二、三部分,找一找让你深有感触的句子,做上记号。2.小组内说说你的感受,选择一部分,组内分工,做好展示交流的准备。A.相遇(出示4、5小节课文内容)1.小姑娘和爱因斯坦第二次相遇,爱因斯坦没有变化:“仍……仍……”爱因斯坦与往常一样,还是不注重打扮,只知道潜心研究科学。2.在小女孩心中,爱因斯坦并不伟大:“我说也是吗,瞧你,穿衣服还不会呢,怎么谈得上伟大?”小女孩认为(引导生为反问句换个说法)n//小女孩是说:”我说也是吗,瞧你,穿衣服还不会呢,谈不上伟大。”试想一下,在小女孩的想象中,伟人又该是怎样的呢?小女孩认为伟人应该是讲究穿着,文质彬彬,风度翩翩,很有绅士的味道。而眼前的爱因斯坦的装束却是--衣衫不整。怪不得小姑娘会这么说呢。读了小姑娘的这句话,我们也感受到了小女孩的天真直率。板:天真直率3.读了这部分内容,爱因斯坦觉得自己并不伟大。“噢,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爱因斯坦一直以为,他只是和平常人一样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他觉得自己很普通。在他看来,或许伟大就是在平凡中不断地创造不平凡的业绩,或许伟大就是另一种平凡。爱因斯坦的这句话充分表现出他的谦逊诚恳。板:谦逊诚恳4.听了这话,爱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窝里突然放射出温柔的目光,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装束,两手一摊,肩膀一耸,冲小姑娘做了个鬼脸:“你说得对,我是不会对付衣服鞋子这类玩意儿,但愿你肯教我。”读了这句,你体会到了什么?(这是一个友善、调皮、又很乖的老顽童)他会对付的又是什么呢?(物理难题、科学上的疑难杂症)是呀,爱因斯坦就是这么一个专注科学研究的人,他几乎分分秒秒都用来探索自然奥秘(出示补充资料):年轻时的他推着儿子的小车在街头边走边思考问题,差点被马车撞了;在桥头等一位学生时,掏出纸进行计算,雨水淋湿了他的衣服也没有觉察;躺在病床上,朋友问他最需要什么?他双眼闪亮,低声说:“我现在只希望有几个小时时间把一些稿子整理好;直到逝世前他仍在忘我地工作、工作、再工作…他的目光那么温柔是因为听到了小女孩说的话,对此爱因斯坦并没有感到生气,而是感到很欣慰,因为他觉得小姑娘的天真直率打动了他,他认为自己碰到了知音。也说明爱因斯坦幽默、友善、有一颗童心,让人感到十分亲切。其实,表现爱因斯坦爱孩子,有乐于与孩子相处的童心的故事还不少呢。多媒体出示:《仅仅是一把糖果》5.人们常说拥有一颗童心,就是一个天使。爱因斯坦的童心感染了我们,更感染了文中的小姑娘,一起读一读描写小姑娘的句子。出示:“这还不简单?”女孩将平日妈妈教给她的穿戴要领一口气全说了出来。“能记住吗?”她问。“也许能。”瞧,小姑娘是多么乐于助人,教得一本正经,学生学得也很认真。板书:乐于助人、天真、一本正经6.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感受爱因斯坦的友善、调皮、童心,小女孩的天真、一本正经。小结:第二次相遇,爱因斯坦的谦逊诚恳、富有童心,给小姑娘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过渡:那第三次相遇,爱因斯坦又给小女孩留下了什么印象?小组汇报。B.相邀(出示第6自然段的内容,生交流,师相机圈画批注)1.小女孩发现爱因斯坦变了:“小姑娘看见他时简直吓了一跳,他整个变了一个人,按小姑娘说的那样穿戴得整整齐齐。”“爱因斯坦先生,你比昨天年轻了20岁。”(从“小姑娘简直吓了一跳、整个变了一个人、年轻了20岁”等语句体会爱因斯坦“穿戴整整齐齐”。谦虚,虚心地接受小女孩的教导,乐意与小姑娘交往。指导朗读。n//2.什么叫“一塌糊涂”?(乱或糟到不可收拾)爱因斯坦的工作室内怎样乱?从中你又体会到什么?为了科学事业不愿意把时间放在整理房间上。3.“呵,小教授,请你在教教我。”(可以体会到平易近人,有一颗童心)(板书:平易近人)4.这一部分中,对小姑娘的描写也很有趣。小姑娘:“你得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小姑娘已经把爱因斯坦当作朋友和“大孩子”了,“手把手地教”。板:认真负责5.小结:小女孩不仅天真率直,还有一颗美丽勤劳的心,她用自己的真情建立了与爱因斯坦的深厚友谊。指导朗读C.相处师:小姑娘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到爱因斯坦的工作室坐坐,这一老一小非常和谐地相处着,这让小姑娘的妈妈非常好奇。爱因斯坦说―――1.引读“她教我怎样穿戴,怎样放东西和布置房间。我呢,什么也帮不了她,只好教她做数学作业。”2.你从爱因斯坦的话中体会到了什么?理解“只好”的意思:别的没有,这是惟一的,不得不这样做。互交互学、各得其所、乐在其中,活象一对忘年交,爱因斯坦真是一位慈祥可敬的老人。三、总结升华1、经历了小姑娘与爱因斯坦交往的过程,我们不仅看到他们由不熟悉到熟悉,还看到他们已成为一对互教互学、乐在其中的忘年交。现在,让我们再来思考一下:爱因斯坦到底是不是”最伟大的人”呢?小组讨论交流2、写作方法总结本文不仅让我们认识了伟大而又平凡的爱因斯坦,还让我们认识了天真直率、乐于助人、认真负责的小女孩。从全文看,我们所看到的爱因斯坦,也是从小女孩的眼中所折射出来的。可以说,两个形象缺一不可。所以本文的题目是:爱因斯坦与小女孩。“和”字也说明这两个人物应该是相提并重、相辅相成。四、拓展延伸1.除了书上描写的爱因斯坦,你还了解他的哪些故事呢?2.古今中外,伟大的人不计其数,你读到过哪些伟大的人或者伟大的事?你是怎么理解伟大的?n//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材分析:《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表达了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和对宋庆龄的怀念之情。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会用“崇敬、稠密”造句。4、学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5、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教学重难点: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宋庆龄的生平。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3.学会用重点突破的方法为课文分段。一、揭示课题1、出示图片,学生交流宋庆龄生平。2、板书课题:23、宋庆龄故居的樟树3、解题:(1)理解词语:故居、樟树。(2)讨论:课文主要应该写什么?写什么地方的樟树?(3)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二、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教师范读课文。读后请学生提出不足的地方,以培养学生的鉴赏力。2、说说你对课问的哪个地方印象最深。三、自读课文1、出示自读课文。(1)轻声朗读课文,画出生词,圈出生字。(2)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3)通读每个自然段。(4)在不理解的词句下面打上“?”。2、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教师进行巡视,及时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3、检查自读情况。(1)抽读词语卡片。(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字音。(3)交流学会的词语。(4)指名说说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一般内容可让学生自行讨论解决,重点词句在细读课文时解决。四、指导分段1、自由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2、由课题可知课文应该重点写樟树,看看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樟树。3、第4、5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段,联系上下文思考,全文可分几段?全文可分三段:第1~3自然段为第一段,第4~5自然段为第二段,第6自然段为第三段。4、小结“重点突破”的分段方法。n//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通过细读课文,了解樟树的特点。2.通过对樟树品质的了解,联系宋庆龄的生平,说说宋庆龄喜欢它们的原因,试着探究樟树的象征意义。一、复习检查抽读词语卡片二、细读课文1、细读第一段(第1~3自然段)自由读课文。思考讨论: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告诉我们什么?段与段是怎样连起来的?2、细读第二段(第4~5自然段)(1)学习第4自然段。①出示课文插图一的投影片,引导观察樟树的样子。要求按顺序仔细观察,抓住特点说一段话。②默读第4自然段,找出最能概括樟树特点的一个词。相机讲解“蓬蓬勃勃”的意思。(板书:蓬蓬勃勃)③再读课文,画出具体表卅现樟树蓬蓬勃勃的词语。(枝干:粗壮、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④指导朗读。表现樟树特点的词语要读重音。⑤指导背诵。要求学生先理清叙述顺序,弄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再练习背诵。(2)学习第5自然段。①默读课文,用“—”画出写别的树木的句子,用“~~~”画出写樟树的句子。②学习第1~3句:a、指名读。b、理解“繁衍、寄生”等词语。c、说说别的树不好在什么地方。③学习第4~8句:a、自由读课文。b、理解“可贵、仍然、拇指、高贵”等词。c、理解句子。“本身”这个词说明了什么?“永久保持”说明什么?读读课文,说说从哪儿可以看出樟树能“永久保持”香气。(相机板书:永久保持   拒虫香气)④引导理解樟树具有拒虫香气的象征意义。a、再读第5自然段,说说樟树高贵在什么地方。b、结合宋庆龄的生平说说自己学习第5自然段的体会。c、指名说说,大家参与评点,相互补充。⑤指导朗读。⑥指导背诵。3、细读第三段(第6自然段)。(1)指名朗读课文。(2)理解有关词语。(崇敬、瞻仰)(3)说说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宋庆龄故居前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因为樟树不仅长势蓬蓬勃勃,具有拒虫的香气;而且更因为宋庆龄也像樟树那样,一身正气,令敌人畏惧,人们为了表达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总爱在樟树下留影纪念)(4)指导概括段意。n//23.黄河的主人教材分析:《黄河的主人》一课,主要通过对羊皮筏子、艄公、乘客的描写,赞扬了艄公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被誉为"黄河的主人"。教学要求: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熟读成诵最后一个自然段。2.掌握课文中的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提心吊胆"、"尝试"造句。3.在朗读中感受黄河风浪的险恶和艄公的勇敢、沉着和智慧,进而体会人类在征服自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本质力量。4.模仿最后一段的构段和表达的方式写出一位自己所敬仰和赞颂的人。教学重难点:了解羊皮筏子的特点和功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合作讨论去感受、去发现、去体会艄公的形象内涵。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解题质疑1、谈话引入,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与黄河有关的课文,(板书:黄河)同学们,在你脑海中,黄河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请谁来说一说。2、课文写到了黄河,作者面对黄河时,他的所见所感也是通过丰富的语言传达出来的,出示:黄河滚滚万马奔腾浊浪排空波浪滔滔惊涛骇浪激流湍急汹涌胆战心惊提心吊胆如履平地(1)指名读--集体读(要读出自己对词语的理解)(2)这些词语在下面的课文朗读中还要加深体会。2、师:黄河之水日夜奔流,汹涌咆哮,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题目是--黄河的主人。(板书:的主人),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谁是黄河上的主人?他为什么会成为黄河上的主人?它有什么本领能成为主人?)教师在课题的右侧打上几个?二、初读课文,感受语言1、师:同学们围绕课题就提出了这么多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你们说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办法是什么?(读书和讨论)下面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相信你能通过自己的读书和思考,来解决刚才的问题。还要注意,读书要做到正确,流利,读不通顺的地方要反复读读。2、同桌互读,你喜欢读哪些段落就读哪些段落,并让同桌评价一下读的效果。3、个别朗读,把你最喜欢读的或读得最好的一段读给同学们听,如果一个同学读了以后,还有同学认为自己也喜欢读这一段或认为自己会读得更好,那就可以站起来再读。教师引导学生相机点拨、评价。4、交流初步的感受:通过刚才的朗读,你对课文有了哪些了解?5、黄河的主人是谁?(板书:艄公)(教师提醒"艄"字的写法)课文中的艄公在干一件什么事?艄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艄公撑着羊皮筏子送五个乘客过黄河)(板书:黄河羊皮筏子乘客)(教师提醒"筏"字的注意点,不要少一撇)5、你见过黄河上的羊皮筏子吗?哪位同学在预习课文时已经找到了介绍羊皮筏子的材料,如有图片就更好。请你上台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了解的羊皮筏子。(让学生上台介绍,而后,教师可以出示黄河上的羊皮筏子的课件并加以简要说明)三、小结课文。1、指导完整的朗读课文(教师逐节朗读课文)2、质疑问难:初步学习了课文,你觉得还有什么问题吗?四、学习词语。1、出示词语:筏子艄公竹篙沉着波浪滔滔惊涛骇浪如履平地n//激流险恶赞颂尝试提心吊胆胆战心惊浊浪排空(1)指名读。(2)领读。(3)找出上述词语中表示"害怕"的词语,你还能说出那些近义词。2、完成课后的练习2。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唤起记忆1.课前板书:黄河的主人2.师:同学们,通过上一课的初步学习,你了解了些什么?(课文介绍了在波涛汹涌的黄河上,一位艄公撑篙驾着羊皮筏子送五位乘客渡黄河的事。)二、学习第一部分,体会黄河上羊皮筏子的惊与险1.同学们,课文一开始,作者就把我们带到了奔腾不息、汹涌咆哮的黄河边,请大家看画面,不仅要仔细观察,而且要用心感受。演示多媒体:(远景)汹涌激荡的黄河水、震耳欲聋的波涛声。2.师:看了这幅画面,假如让你给画面配音的话,你该诵读课文的那一部分,又该怎样诵读读?先自己练读,然后交流。3.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指名读--评价:是否感受到"胆战心惊"--再指名读--集体读4.多媒体出示:在汹涌的激流里的一叶筏子。(1)师:请你练读下一个自然段,然后给这一幅画面配音。(指名读)(2)在原来的画面上出示第二自然段的文字,让学生再仔细读一读,然后谈谈读后的感受。(3)(多媒体去除配音,只保留画面。)交流感受,让学生畅所欲言,并让学生说一说重点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教师随机点拨评价,并指导学生朗读相关句子。(从下列词语中可以让人着重体会到黄河的汹涌险恶?"汹涌的激流"、"整个儿吞没";那东西的渺小无助:"小"、"轻"、"浮"、"小小";作者为那东西的强烈担忧:"突然"、"强磁力"、"吸引")上列引号中的词语点击时多媒体设计成另一种颜色。(4)指导集体有感情的朗读,要让人感受到黄河的凶险无情,那小东西的渺小危险和作者的深切担忧。5.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1)师过渡:同学们,作者远望时,看到的仅仅是一样东西,即使如此,作者已经为这样东西而担心害怕,那么,当他定睛细看时,发现这东西上面坐着的竟然是人,这时,作者的感情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请你找出相关的文字读一读,再谈谈体会。(2)指名朗读--评价--再指名朗读(教师可随机点拨)(1、3句带感叹号的句子重点指导朗读)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感情:那小东西上坐着的竟是人,而且有六个人,黄河的水那么湍急,人就像贴在水面上漂流。作者既觉得不可思议,又为他们担惊受怕。(必要时教师可以范读)(3)师:此时作者的心情你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提心吊胆、担惊受怕、十分担心、异常震惊、惊恐不已、胆战心惊……)(4)指导集体有感情的朗读,去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三、学习第二部分,体会艄公的大智大勇1.过渡:同学们,在作者这样的心境下,你再读读下面这个自然段,你是否能够发现什么问题?(1)出示:(第6自然段)"我不禁提心吊胆,……浏览窗外的景色。)(2)学生边读边思,然后引导提问。学生可能会问:①在如此危险(危急四伏)的黄河上,乘客为什么还在谈笑风生?(核心问题)②用"小心"和"大胆"来同时形容艄公的行为,是否矛盾?2.自主合作探究(1)师:同学们,你想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几个问题?(读书、结合上下文、独立思考、跟同学讨论……)n//(2)下面就用你喜欢的方式去解决这几个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同时自由地寻找自己的交流伙伴。3、集体交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1)组织大家交流讨论,合作小组推荐一名代表来汇总小组的意见。比一比哪个小组交流得最好。(2)交流中可能学生会得出如下结论:教师还要让学生说说是从哪些文字中得出如下结论的。①乘客不是第一次坐羊皮筏子,已经有了一定经验。②乘客们都非常的勇敢,他们不惧怕黄河的险恶。③他们知道艄公很有驾筏经验,不会出任何危险。④因为艄公是一个大智大勇的人,他一定会战胜惊涛骇浪。……(3)重点指导朗读描写艄公的句子。4.重点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加深领悟(1)师:同学们,此时你想对羊皮筏子上的艄公说些什么话?(多媒体出示羊皮筏子上的艄公画面)(在畅所欲言的基础上最好能抓住课题阐述)(2)作者是怎么赞颂艄公的呢?多媒体出示:(在原有画面的基础上出示):"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成为黄河上的主人。"(3)谁能替作者来赞一赞羊皮筏子上的艄公。①指名朗读--学生相互评价--在指名读②集体朗读这段话(愿意赞一赞这位艄公的同学一起站起来赞一赞)③出示填空题"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更值得敬仰和赞颂。他站在__________________,面对着_____________,身系着_________________,手里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凭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战胜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______________。"(要求学生熟读成诵:熟读--指名说)板书:惊涛骇浪如履平地师:黄河上惊涛骇浪,可我们的艄公却如履平地,他真不愧为黄河的主人。四、小结全文,深化主旨1.师:同学们,学到这儿,王老师想起了一句格言(板书: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人在跟险恶的自然环境的搏斗中才能显示出自己的英雄气概。同学们,从黄河的艄公身上你还能想到哪些人?口头交流一下。2.师小节:同学们,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的题目--黄河的主人(集体读)。奔流不息的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不仅孕育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生命,而且更塑造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聪明智慧和精神品格。黄河上的艄公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愿艄公的形象能给我们永远的启迪,愿艄公的智慧和精神能在我们中华大地上代代相传,就像黄河水一样奔腾不息。3.课文学完了,你还有什么话想说或者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n//习作七一次体验活动教材分析:《一次体验活动》教材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例文的简单介绍。第二部分是例文《护蛋》,是柳倩影小朋友的一篇习作。第三部分是习作要求。要求学生组织一次体验活动,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出来,并与大家交流。教学要求:1.通过阅读例文,了解小作者是如何描写“我”和同学“护蛋”的过程的;进一步理解“体验”的含义,即一个人的亲身经历就是一种体验。2.激发学生参加体验活动的兴趣,激发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体验事情,积极进行一交体验活动。3.回味自己在体验过程中心理和行动的发展变化,并有详有略地描写出来,还要把自己对这次体验活动的感受写出来。教学重难点:1.能有详有略地写出体验过程中心理和行动的发展变化。2.能写出自己的感受。第一课时一、导入1.自读例文的要求,对此次习作有一个大致的了解。2.你对“体验”是怎么理解的呢?互相讨论、交流。3.小结:一个人的亲身经历就是体验。二、学习例文1.自己读读例文,边读边想:小作者是怎样写自己“护蛋”的经历与感受的呢?2.例文是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小作者“护蛋”的经历和感受。3.那么小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呢?。4.那么描写的护蛋经过是扣住了文中哪一句话来写的?5.开头和结尾都写了什么?这叫“首尾呼应”。6.小作者在“护蛋”的经过中,还写了什么呢?7.从这篇例文中,你还学到了什么?三、讨论体验活动的具体的内容,完成习作1.课前,老师也布置了你们去选择一项内容来体验,你们体验了什么?2.你是怎么体验的呢?有什么感受呢?3.四人一组互相讨论、交流,师巡视与学生共同讨论交流。4.指名说,师生共同评析。5.完成书面练习。第二课时一、继续完成习作草稿。二、评析一篇中下等的习作草稿,师生围绕是否有详有略,内容具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几方面来评析。三、修改草稿。四、誊抄习作。n//练习七教材分析:《练习七》安排了如下的内容: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等五项内容。处处留心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常常用到的象棋术语;读读背背,安排学生积累八个成语及《古今贤文》;写好钢笔字,要求学生正确、美观的书写左右结构的字;口语交际,烦恼热线;学写毛笔字,安排了书字“国”、“区”。教学要求:1、将象棋和语文学习融为一体,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2、熟记八个成语及《古今贤文》。3、写好钢笔字。4、练习口语交际,小烦脑热线。5、学写毛笔字。教学重难点:处处留心、口语交际第一课时处处留心一、导入1.同学们喜欢下象棋吗?出示棋盘、棋子。2.你对象棋了有什么了解?二、教学第一部分1.自己读读第一部分垢内容。2.小组讨论“马后炮”、“过河卒子”、“棋逢对手”、“举棋不定”、“棋输一着”的意思,可以借助工具书。3.指名说,其他学生补充或纠正。4.你可以选一个词来说一句话吗?三、教学第二部分1.你们想象象棋吗?这儿有一首歌诀,告诉我们了一些下棋规则。2.自己读一读,读后在自己做的棋盘中试一试。3.同桌一边背诵,一边演练歌诀所提示的下棋规则。4.可以跟自己好朋友演练演练,师巡视指导。四、教学第三部分1.胡荣华就是著名的象棋大师,看看下面这段语是怎样写他的?2.自读,指名读,师生共同正音。3.这段话后面问题,你们会回答吗?可以联系上下文想一想。4.小组内互相讨论问,可以借助工具书,看看你们想得对吗?5.指名说词义,其他同学补充。第二课时读读背背一、教学成语1、请学生借助字典,认读这几个词语。2、指名读词语,齐读词语。3、这些成语的意思,你们都知道吗?4、是的,第一组关于改革开放,建设和发展国家的;第二组是表达睦邻友好相处的;第三组关于举荐和使用人才;第四组关于科教兴国的。5、指导有感情朗读、背诵。二、教学《古今贤文》n//1、自读《古今贤文》,指名读,师生共同正音。2、你对哪句的意思不明白?谁可以帮助他?3、指导朗读、背诵。写好钢笔字1、指导。(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犯、饱、它”这三个字。(3)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的书写要求。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小结:“犯、饱、它”上下两钩见了面,总是下钩包上钩。(4)指名说,相互交流,师补充。2、练习:(1)学生练习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2)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3、反馈:(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儿。(2)对写得不好的字,予以纠正,再练习。第三课时口语交际1、审题:(1)谈话揭示讨论话题。(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要求。A、如果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不要闷在心里,通过“小烦恼热线”倾诉一下,以此来释放心理压力,同时接受别人的帮助。B、学会倾听别人的倾诉,学会在别人不愉快的时候给予及时的适当的帮助。2、指导:(1)角色分配:主持人——教师(2)小烦恼——某位同学。(3)热心听众——其余同学。指导内容:a、教师要指导“小烦恼”清楚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烦恼。b、教师也要指导热心听众如何设法帮助“小烦恼”,并指导学生规范口语。c、教师做主持人为同学作示范,从而明确该如何做好主持人。3、练习:(1)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设一个“小烦恼热线”,分别为“小烦恼热线1、2、3、4等”,在每小组中大家各抒已见,尽情诉,出谋划策,互帮互助,互评互补。(2)各组选择较为典型的话题与全班同学交流,上台的主持人,小烦恼及本组热心听众应尽量做到口语表达清楚、流利、有条理等。4、反馈:(1)引导学生对口语内容进行点评。(2)鼓励“小烦恼们”根据大家提供的方法尝试着做一做,尽快消除烦恼。第四课时学写毛笔字1、明确本次学写的部首:方框儿、三框儿。2、指导:(1)出示范字方框儿。方框儿由哪几笔构成?方框儿形体有什么特点?(2)分析“国”字。写里边的有什么要求?(3)出示范字“三框儿”。“方框儿”和“三框儿”有什么区别?(4)小结:“国”与“区”外框方正。3、练习:(1)教师范写。(2)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3)学生再次临摹,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