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09 发布 |
- 37.5 KB |
- 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找骆驼教案1鲁教版
《找骆驼》课题《找骆驼》 授课时间年月日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跌势骆驼的特点的。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认真思考的习惯。重难点重点:1、了解商人 的骆驼有哪些特点?2、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难点:老人是如何知道商人走失的骆驼有这些特点的。教学准备信息技术运用:课件常规媒体运用:小黑板 过程与方法导学环节学习要求: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完全自由地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对难读的词、句可重点练习,多读几遍,读通为止。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再读课文,尝试解决“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如何知道商人走失的骆驼有这些特点的,)圈画有关的句子,并找出不明白的地方。学习方法:读——圈——写——找——标——议——说 自主学习的内容及要求 合作学习的内容及要求 展示交流(知识点及方法设计,活动组织设计)一、问题导入1、如果你丢失了东西,会怎么寻找?2、设疑导入。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一位老人虽然没有见过那只骆驼,却帮助商人找回了骆驼,你想知道老人是怎么找到的吗?读了《找骆驼》这篇课文后,同学们就知道了。这节我们就来学习《找骆驼》。(板书课题) 一、出示目标一: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学习要求: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由地读课文。要求把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对难读的词、句可重点练习,多读几遍,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学习方法:自读 ——交流——展示——评价3、学生按要求进行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4、展示交流反馈我会填:课文主要讲了:________走失了一只骆驼, ________在没有见过的骆驼的情况下,凭着自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商人终于找到了骆驼。二、检查预习根据老师的预习要求展示各小组的自学情况。展示——评价三、研究问题,合作探究(一)出示目标二:再读课文,尝试解决“阅读提示”中的问题1、学习要求:(1)自学课文,划下描写骆驼“样子”的词句。(2)、老人从哪些情况知道了骆驼的样子?(3)这些详细的情况老人是怎么知道的?2、学习方法:小组合作(读——画——议——说 )3、学生按要求进行学习,教师巡视指导。4、展示交流反馈(1).说样子。①左脚跛。(什么叫跛?)②左驮蜜,右驮米。(什么叫驮?)n 教师反馈矫正的必须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或者答案 (每节课安排两到三个教学板块,依次循环设计)③缺了一颗牙齿。(2)、老人非常详细地说了骆驼的哪些情况?用“因为……所以……”句式练习说话。(例:因为老人看见脚印右边深,左边浅,所以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①重点段阅读指导。认真阅读老人最后说的一段话,解决下列问题:②填一填,说一说:(出示) 因为老人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老人又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老人还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尽量用文中的语句,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填空,先在小组内互相说,再推选代表在班上说。)(3)这些详细的情况老人是怎么知道的?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老人能指点商人找回骆驼(启发学生思考理解,老人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分析骆驼留下的种种迹象,并且通过这些迹象来确定骆驼的特点。)6.启发学生思考:读了这段话,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可从老人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方面来说,可从老人乐于助人方面来说,也可从自己的生活、学习实践方面来谈。)7.教师小结。 老人没见过那只骆驼的模样,却凭着他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无误的判断,凭着骆驼留下的几处迹象,就分析得出骆驼的详细情况,达到了“窥一斑而知全豹”的境界,真可谓是观察与思考的典范。 当堂训练(练习设计) 四、再读课文,创新表演1.朗读课文,想一想商人和老人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心情和语气等,给文中的人物语言补充恰当的提示语。2、各小组进行创新表演。3、师生共同评议,指出优点及不足。五、拓展运用,练习说写 任选其中一项练习说一说,写一写。 1.商人找到骆驼后,心情怎样,心中会怎么想,对老人会说些什么? 下节课预习内容及要求 说说自己这段时间观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发现?把你观察中的发现与同学交流。教后反思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