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09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加练半小时重点强化练51(含解析)新人教版
重点强化练511.(2018·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三月考)下图为某细胞一个DNA片段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DNA片段中含有3个起始密码子B.片段中a基因整体缺失,该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C.若c中碱基对发生改变,则性状一定会发生改变D.在四分体时期,b、c之间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2.(2019·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三调研)下图所示为某二倍体生物的正常细胞及几种突变细胞的一对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中正常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类型有4种B.突变体Ⅰ的形成可能是由于基因发生了突变C.突变体Ⅲ中基因A和a的分离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D.突变体Ⅱ所发生的变异能够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到3.(2018·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上学期周考)如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基因a、a′仅有图③所示片段的差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4种变异中能够遗传的变异是②③④B.③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C.④中的变异可能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D.①②都表示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4.为获得果实较大的四倍体葡萄(4n=76),将二倍体葡萄茎段经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后栽培。研究结果显示,植株中约40%的细胞的染色体被诱导加倍,这种植株含有2n细胞和4n细胞,称为“嵌合体”,其自交后代有四倍体植株。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嵌合体”产生的原因之一是细胞的分裂不同步B.“嵌合体”可以产生含有38条染色体的配子C.“嵌合体”不同的花之间传粉后可以产生三倍体子代nD.“嵌合体”根尖分生区的部分细胞含19条染色体5.(2019·武汉调研)多倍体鱼类较正常鱼个体大、生长快速、抗逆性强。下面是采用低温和秋水仙素处理,利用二倍体鱼培育多倍体鱼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a、b分别受精后发育成的①和②所含染色体组数目相同B.育种过程中可发生三种可遗传变异C.秋水仙素阻止染色单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D.在育种过程中,低温处理和秋水仙素处理的作用原理不同6.(2018·南阳市高三期中)蝴蝶的性别决定为ZW型,有一种极为罕见的阴阳蝶,即一半雄性一半雌性的嵌合体,其遗传图解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图可推断,决定蝴蝶雌性生殖器官生长发育的基因可能位于W染色体上B.过程Ⅰ依赖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特点,也体现了细胞膜信息交流的功能C.过程Ⅰ存在基因重组,过程Ⅱ存在染色体变异,只有后者可以用显微镜观察D.若阴阳蝶能产生配子,雌配子正常,雄配子只有一半是正常的7.(2019·长沙月考)如图为某种果蝇的染色体组成,染色体上的字母为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Ⅱ、Ⅲ、Ⅳ号染色体各一条和X、Y染色体可组成一个染色体组B.若图中基因D突变,则将会突变为基因dC.图中基因A与D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D.若此果蝇产生了含YB的配子,则说明此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8.(2018·合肥一模)将纯种的某二倍体小麦品种甲(AA)与近缘山n羊草品种乙(EE)杂交后,经多代选育出如图所示的新品种小麦丙(图中的同源染色体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山羊草品种乙的染色体片段,小麦品种甲没有此片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杂交选育过程中一定发生过染色体结构上的变异B.杂交选育过程中一定发生过DNA上碱基对的替换C.丙品种的产生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D.丙品种自交后代中有1/2个体能够稳定遗传9.(2018·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模拟)下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甲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三个细胞乙、丙、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乙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不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B.乙细胞的子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丙细胞连续分裂后的子细胞具有一个染色体组C.丙细胞正在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丁细胞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的异常联会D.一个丙细胞能产生4种基因型不同的精子,丁细胞能产生2种基因型不同的精子10.(2018·佛山质检)某表现型正常的男性,其一条13号染色体和一条21号染色体发生了如图1所示变化。该男性与某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女性婚配,所生的三个子女染色体组成如图2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所示的染色体变异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变异可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分裂过程中,观察该变异最好选择处于______________(时期)的胚胎细胞。n(2)若不考虑其他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图2中男性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两条联会并正常分离,另一条随机移向细胞一极,则其理论上产生的精子类型有________种,该夫妇生出正常染色体组成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参照4号个体的染色体组成情况,画出3号个体的染色体组成。(3)为避免生出有遗传缺陷的小孩,1号个体在妊娠期间应进行________。为便于筛除异常胚胎,医生建议这对夫妇选择“试管婴儿”技术,该技术涉及的两个主要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11.研究发现,果蝇X染色体上的一个16A区段,可影响果蝇眼睛的形状,雌果蝇16A区段与眼形的关系见下表,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16A区段小眼数眼形基因组成779正常眼XBXB356棒眼XBBXB68棒眼(更明显)XBBXBB注:表示16A区段;果蝇眼睛为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1)从表中给出的信息可以看出,果蝇的眼形变异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雌果蝇16A区段与眼形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雄性棒眼果蝇的基因组成为______。若想根据果蝇眼形就能判断出子代性别,应选用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亲本杂交。(3)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眼雌果蝇品系XdBBXB,如图所示。已知d在纯合(XdBBXdBB、XdBBY)时能使胚胎致死,且该基因与棒眼基因B连锁。请回答问题:①若棒眼雌果蝇(XdBBXB)与野生正常眼雄果蝇(XBY)杂交,子代果蝇的表现型及性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雄果蝇占__________。②将野生正常眼雄果蝇用X射线处理后,性状没有发生改变。为检验其X染色体上是否出现新的隐性致死基因p,某科研小组做了以下实验,请补充完善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用棒眼雌果蝇(XdBBXB)与之杂交得F1,从中选取棒眼雌果蝇和正常眼雄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2。若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发生了新的隐性致死突变;若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未发生新的隐性致死突变。n答案精析1.B [图示为一个DNA片段,而起始密码子在mRNA上,A错误;a中碱基对缺失,属于基因突变,而a整个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正确;c中碱基对发生变化,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生物体性状不一定会发生改变,C错误;在减数分裂中交叉互换一般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D错误。]2.C3.C [图中4种变异都属于可遗传变异,A错误;③中的变异是碱基对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B错误;图④中弯曲的部位表示在其同源染色体上没有配对的片段,可能是发生了染色体结构的缺失或重复,C正确;图①属于交叉互换,图②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间片段的互换,属于易位,D错误。]4.D5.B [①是由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卵细胞和含有1个染色体组的精子结合而成的,含有3个染色体组,②是由二倍体的受精卵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经秋水仙素处理发育而成的,含有4个染色体组,A项错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和有丝分裂间期可发生基因突变,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组,低温和秋水仙素处理可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B项正确;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形成从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C项错误;在育种过程中,低温处理和秋水仙素处理的作用原理相同,都是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D项错误。]6.C [由于W染色体丢失后表现为雄性一半,所以决定蝴蝶雌性生殖器官发育的基因可能位于W染色体上,A正确;过程Ⅰ表示受精作用,依赖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也体现了细胞膜信息交流的功能,B正确;过程Ⅰ表示受精作用,该过程中不存在基因重组,过程Ⅱ存在染色体变异,该变异可以用显微镜观察,C错误;若阴阳蝶能产生配子,雌配子正常,雄配子只有一半是正常的,D正确。]7.D8.B [纯种的二倍体小麦基因型为AA,新品种丙中的a为基因突变的结果,基因突变是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导致的,B项错误;图中黑色部分即E所在染色体片段来自山羊草,经选育移接到小麦染色体上,该过程一定发生过染色体结构变异,A项正确;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为可遗传变异,故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项正确;丙品种基因型为AaEE,自交子代AAEE占1/4,aaEE占1/4,AaEE占1/2,D项正确。]n9.D [突变是随机发生的,可以发生在细胞内的不同DNA分子上以及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而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呈现的特点是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可发生基因突变,但不能发生基因重组,A错误;乙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其子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丙细胞呈现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连续分裂后的子细胞(精子或卵细胞或极体)具有一个染色体组,B错误;丙细胞中发生的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可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丁细胞中的“十字形结构”的出现,是由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出现的同源区段发生了联会现象,该种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可见,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的异常联会,C错误;因为丙细胞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可导致其能产生4种基因型不同的精子,丁细胞因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联会出现异常,能产生2种基因型不同的精子(HAa、hBb或HhAB、ab),D正确。]10.(1)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 有丝分裂和减数 有丝分裂中期 (2)6 1/6 3号个体的染色体组成见下图(3)产前诊断(羊水检查)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解析 (1)根据图1可知,13号染色体与21号染色体结合形成了1条染色体,且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的丢失,因此染色体变异类型有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该变异过程既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也可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由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因此最好选择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胚胎细胞观察该变异。(2)若题图2中男性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两条联会并正常分离,另一条随机移向一极,则理论上产生的精子类型有13号染色体和21号染色体、变异染色体、21号染色体和变异染色体、13号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和13号染色体、21号染色体,共6种;该夫妇生出正常染色体即13号和21号染色体组成孩子的概率为1/6。根据4号个体的染色体组成情况可知,3号(13三体)的染色体组成为两条13号染色体、一条变异染色体和一条21号染色体。(3)为避免生出有遗传缺陷的小孩,母亲在妊娠期间应进行产前诊断。“试管婴儿”技术涉及的两个主要环节是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11.(1)重复(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变异) 16A区段重复越多,棒眼越明显 (2)XBBY 正常眼的雌果蝇与棒眼雄果蝇(3)①棒眼雌果蝇、正常眼雌果蝇、正常眼雄果蝇 ②F2全为雌性 F2雌雄果蝇都有解析 (1)表中信息显示,棒眼果蝇的产生原因是一条或两条染色体上多出了一个16A区段,表明该变异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且重复区段越多,棒眼越明显。(2)雄性棒眼果蝇的基因组成为XBBY,若想据果蝇眼形判断子代性别,可选用棒眼雄果蝇与正常眼雌果蝇杂交,子代中棒眼均为雌性,正常眼均为雄性。(3)①由题干信息可知,d在纯合(XdXd或XdY)时致死,则XdBBXB与XBY杂交,子代基因型为XdBBXB、XBXB、XdBBY(致死)及XBY,其表现型及性别分别为棒眼雌果蝇、正常眼雌果蝇、正常眼雄果蝇,其中雄果蝇占。n②野生型正常眼雄果蝇基因型为XBY,若出现新的隐性致死基因p,则其基因型为XpBY,与XdBBXB杂交所得结果为XpBXdBB、XpBXB、XdBBY(致死)、XBY,从中选取棒眼雌果蝇(XpBXdBB)与正常眼雄果蝇(XBY)杂交,所得子代基因型为XBXpB、XBXdBB、XpBY(致死)、XdBBY(致死),即子代中只有雌性没有雄性;若该雄果蝇未出现新的隐性致死突变,则其基因型仍为XBY,与XdBBXB杂交所得结果为XBXdBB、XBXB、XdBBY(致死)、XBY,即子代中有雌性,也有雄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