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09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8卡罗纳教案2鲁教版
《卡罗纳》【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2、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情的描述,通过品读、批注、交流,感受师生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之情。 3、懂得在别人遭遇不幸时,同情体贴给予关爱。【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并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的学习多么快乐!我们每天都在爱的包围中,你感受过怎样的爱?在这么多爱中,母爱是最最伟大的,我们每个人都因为拥有它而感到幸福,可一位和我们年纪相仿的外国小朋友却失去了世界上最最珍贵的母爱,他就是──卡罗纳(齐读指名读)相信学了课文之后,再读这个名字时,你会有不同的感受。(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同学们,就让我们走进卡罗纳,走进包含深情的字里行间,按照自己的阅读习惯读课文,把字读准,把句子读通。明白吗?好,开始。(生阅读,师巡视) 2、检查生字词3、小组内轮读课文,读不对的地方互相纠正。读后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设计意图:在学生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从整体上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三、感受不幸 1、读过课文,想不想再读?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想一想,卡罗纳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从哪儿感受到的并在句子旁写上批注。 2、生读课文。3、学生交流:我体会到了一个(怎样)的卡罗纳,是从(读一读文中句子)感受到的。(板书:伤心、可怜、痛苦、悲哀…)预设:(1)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腿站不稳,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读后说说感受,请你把这种感受读出来,指名朗读。a.你发现什么?有什么想说的吗?b.是啊,想起从此再也见不到母亲的面,再也得不到她的疼爱了,卡罗纳怎么不难过呢?——齐读(2)我们从卡罗纳的外貌、神态、行动中感受到了他的可怜与不幸。这样的句子,课文中还有很多很多,请找出来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指名朗读自己找到的句子。na.卡罗纳的母亲病的很厉害,卡罗纳很多天没来上学了。想像说话:这几天卡罗纳会做些什么呢?读出自己的感受来。b.卡罗纳走进教室,突然放声大哭起来。他一定是想起了往日的情景。那时侯,母亲差不多每天都来接他;要考试了,母亲总是俯下身来向他千叮咛万嘱咐。读出自己的感受来。这样的场面,文中还有一处,找出来读一读。c.卡罗纳翻开书,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子上号啕大哭。仔细读读(bc)这两句话,你有什么发现?理解“放声大哭”“号啕大哭”“号啕大哭”什么意思?(大声地哭,伤心地哭,痛苦地哭……)他为什么哭?读出自己的感受来(指名读)。(3)过了一会儿,我发现卡罗纳独自站在一边端详着我,他的目光里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仿佛在说:“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小结引读:是啊,就这样,卡罗纳的母亲永远离开了人间。卡罗纳无比悲痛,只见(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腿站不稳,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当他走进教室,突然放声大哭起来。(他一定是想起了往日的情景。那时侯,母亲差不多每天都来接他;要考试了,母亲总是俯下身来向他千叮咛万嘱咐。)卡罗纳翻开书,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子上号啕大哭。)过了一会儿,我发现卡罗纳独自站在一边端详着我,(他的目光里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仿佛在说:“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 (设计意图:“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没有多样性的启迪就不可能有创新思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明确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之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读、评等形式的对话,在对话中,学生思考,行动、探究,争论,提高了交流、沟通的能力,同时,也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四、深入阅读——理解“爱” 1、卡罗纳失去了母亲,遭到了巨大(板书:不幸),心里承受着的悲哀。他是一个多么可怜的孩子呀!他失去了母亲,今后的生活将会是怎样? 此时的他,最需要的是什么?(关爱幸福)周围的人们又是怎样表达对卡罗纳的爱的? 请再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仔细读课文,用心去体会,在旁边做上批注,在你感动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次。然后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分享。开始。 2、学生交流:(出示句式,帮助表达)当卡罗纳……谁怎么做? (相机点击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3、感情朗读:师读卡罗纳表现的句子,生读大家怎么做的句子。 (点击课件出示引读) 4、读了这些句子,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老师随机板书。 体会到老师的爱;同学的爱;家长的爱 五、品析、想象——领悟“爱” 1、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以不同的方式传递一种关爱,假如你当时也在场,你会怎样去宽慰卡罗纳呢? (点击课件出示要求) 2、学生交流想法: (设计意图:“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没有多样性的启迪就不可能有创新思维。n“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明确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之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读、评等形式的对话,在对话中,学生思考,行动、探究,争论,提高了交流、沟通的能力,同时,也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六、爱的延伸: 1、师:爱,不需要豪言壮语,爱,不需要惊天动地。爱,是一句真诚的话;爱,是一个轻轻的接触;爱,是一个深情的眼神;文中的老师,同学,家长,用自己的真诚理解、安慰、关爱遭遇不幸的卡罗纳。是的,就是这朴素的爱,让我们每个同学深受感动。 2、你从大家的言行中受到什么启发? 师:同学们,确实关爱他人是一种美德,她能给人以春天般的温暖,她能融化一颗冰冷的心。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不幸,都会需要亲人、朋友的关爱,可是爱是一种能力,怎样去爱,需要我们学习。可以说,这篇课文记录的不仅是关爱同学的过程,也是“我”学习爱的过程。所以说爱是一种能力,我们大家一──定──要──学会爱。 3、知道这个感人的故事出自何处吗?对于这本书你知道些什么?有什么感受? 4、走近《爱的教育》 阅读选自《爱的教育》的另外两篇文章《我的同学科列帝》和《朱塞佩·玛志尼》——选自《同步阅读》)学生自由选择一篇,静静阅读。 师补充介绍《爱的教育》,激发阅读兴趣:(设计意图:语文源于生活,在结束阶段,跳出文本,联系生活,引导学生把读到的语言文字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沟通起来,把思维的触角延伸到更广阔的阅读世界。让学生有更多的发现需要阐述,更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对话的源头之水就会汩汩而来。此时,大家可以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交流彼此的生活积累、情感和观念。) 七、作业布置: 1、阅读《爱的教育》,在令自己感动的地方做上记号。 2、与父母交流阅读感受,讨论其中的人物。 八、板书: 卡罗纳 老师 同学 家长 爱是一种能力,我们要学会爱!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