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09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中学2018_2019年度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中学2018-2019年度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1300多年间科举产生的进士接近十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宋、明、清时期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这表明科举制()A.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B.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C.为历朝发掘培养了人才D.阻碍了社会的发展2.科举制与前朝选官制度相比的不同之处在于()A.注重门第B.注重学识C.靠推举D.注重品德3.大运河,南北长,分四段,连五江”,是说隋朝大运河连接了五大水系,下面哪一个不属于大运河连接的五大水系()A.黄河B.长江C.钱塘江D.珠江4.618年,一位末代皇帝在江都(今扬州)自觉大势已去,揽镜自照,无奈哀叹:“好头颅,不知谁当斩之!”从这段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B.隋朝灭掉南方的陈朝,实现了统一C.隋朝开凿大运河,加强了南北联系D.隋炀帝酷虐残暴,隋朝行将灭亡5.下列与唐高祖李渊有关的是()①开通大运河②太原起兵③长安称帝④重用魏征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下列历史人物都是唐朝历史上著名的大臣.其中以敢于直言进谏面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是()A.魏征B.房玄龄C.杜如晦D.姚崇7.梦回唐朝,看天子雄才大略”,会发现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前期在治国方略上的一项共同点是()A.轻徭薄赋B.减轻刑罚C.善于纳谏D.重用贤能8.下列有关武则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武则天是我国古代唯一的女皇帝B.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C.她重用人才,重视发展生产D.她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鼎盛时期9.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A.东汉B.三国C.隋朝D.唐朝10.我国古代被称为“书圣”“诗仙”“诗圣”的分别是()A.王羲之、吴道子、李白B.王羲之、李白、杜甫C.张旭、顾恺之、李白D.张旭、顾恺之、杜甫11.“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客观史实,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A.对外开放B.经济繁荣C.政治清明D.交通发达12.唐末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写下光辉的篇章。下列人物曾领导唐末农民起义的是()A.张角B.黄巢C.安禄山D.史思明13.下列关于唐都长安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城内分为坊和市 ②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 ③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④城里人口上百万 ⑤城内有娱乐兼商业的场所——“瓦子”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14.下列与黄巢发动农民起义无关的是()A.宦官专权B.藩镇割据C.安史之乱D.赋役繁重15.下列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唐朝灭亡②唐朝打败叛军③黄巢建立政权④安史之乱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④②③①16.辽朝的建立者是()A.阿保机B.阿骨打C.李世民D.赵匡胤17.西夏是由那个少数民族建立()A.鲜卑族B.女真族C.党项族D.回纥族18.“与朝廷和好年深,藩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这句话体现出()nA.辽宋开国以来一直和睦相处 B.澶渊之盟后宋辽之间和平相处C.北宋人民负担大大减轻 D.统治阶级为百姓谋福利19.毛泽东在词作《沁园春·雪》中有“唐宗宋祖”之句。其中“宋祖”是()A.赵构 B.赵匡胤 C.李渊 D.李世民20.刚上完历史课,小明把一件黄色的夹克披在小华身上,同学们笑了,说:“你想发动政变吗?”你能判断出同学们模仿的是历史上哪一幕吗?()A.大泽乡起义 B.陈桥兵变 C.黄巾起义 D.黄巢起义21.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撮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应该发生在()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22.宋真宗准备让文武双全且长相俊美的陈尧咨陪辽使骑射,并允诺授予他高级武官。陈尧咨回家请示其母,其母杖责之:“你们父子均以文章立朝为名臣,现在你为了厚禄,使家族蒙羞,忍心吗?”这反映出宋朝()A.忠孝观念浓厚 B.重文轻武政策 C.颜值备受推崇 D.选官注重文采23.你认为澶渊之盟的积极影响应该是( ) A.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 C.维持了宋辽长期的和平关系,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D.扭转了北宋初年与辽国斗争的不利局面 24.“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宋辽对抗B.南宋与金对峙C.宋夏和议D.北宋与金对峙25.南京的将军山因南宋岳飞抗金而得名,金政权的建立者是( )A.赵匡胤B.阿保机C.李元昊D.阿骨打二、材料题(26题12分,27题12分,28题11分)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西晋灭亡后,形成了“东晋十六国”的局面......文帝杨坚也因其锐意改革、为君勤俭而创建了一个政治稳固、社会安定、百姓富足、文化繁荣的盛世,史称“开皇之治”。——《三鉴斋——隋朝统一与开皇之治》材料二“君,舟也;人,水也,(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三安史之乱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黄巢起义后,宣布“洗涤朝廷”,为民除害,对贪污犯赃的地方官吏处斩。(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隋朝采取了哪些措施才使得“政治稳固、百姓富足”?(4分)(2)材料二反映出哪位皇帝从秦始皇和隋炀帝等暴君身上吸取了什么教训?(4分)(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对唐朝社会产生的影响。(4分)27.对外开放的唐朝既有其文化的传播者,又有其文化的仰慕者,即使到了今天,有的人与事仍值得我们铭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玄奘,在贞观年间冒着生命危险西行学经求法,孤征沙漠,独步雪山,历时17年,独行五万里...在天竺期间,他极力宣传我国文化......鉴真,被日本人民尊称为“律宗之祖”。化恩人”。为了纪念鉴真东渡,2016年原创中活歌剧《鉴真东渡》在日本东京奥查德剧场成功举仁首演。歌剧歌颂了鉴真慈悲普度的悲悯情怀注纳百川的开放胸襟以及坚忍不拔的精神意志。材料二李世民...用恩威并施的法子来镇抚四边,且将重点放在恩怀和德惠方面...观二十二年,唐太宗目睹四夷君长争相入朝的盛况.....——《唐太宗不修长城》材料三(1)结合材料一回答,和唐朝保持友好往来的政权有哪些?(4分,一个1分)(2)材料二中,“李世民...用恩威并施的法子来镇抚四边”。根据提示写出相关事例并指出当时采用什么样的民族政策(4分)。(3)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三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是?(4分,各2分)28.天下大势,分久必合。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n材料二(宋太祖)一日召见赵普问日:“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生灵涂地,其故何哉?吾欲息兵定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日:“陛下之言及此,天下人神之福也,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求无他奇巧,惟精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扫:“聊动复言,吾已喻矣!”材料三是月(1141年11月),与金国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割唐、邓二州界之,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休兵息民,各守境土。(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与宋太祖的相同点。(4分)(2)结合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北宋加强君权与中央集权的内容。(4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141年宋金和议的内容。(3分)初一历史参考答案12345678910111213CBDDCAADDBABB141516171819202122232425ADACBBBDBCBD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二、材料分析题(26题12分,27题12分,28题11分)26.(1)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每点1分,共4分)(2)皇帝:唐太宗(1分);教训:要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重用人才,减轻人民负担(3分)(也可写成不能奢侈无度,纵情享乐,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加重人民负担)(3)影响: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每小句1分,共4分)27.(1)日本,新罗,吐蕃,回纥,南诏......(每个1分,共4分)(2)事例:(威)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恩)和亲: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每点1分,共3分)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1分)(3)曲辕犁;筒车(各2分,共4分)28.(1)相同点:他们都是通过兵变登基,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都强化中央集权;都注重发展经济;都发展了科举制,重视教育,培养人才。(每点1分,共4分)(2)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的控制军队;派文臣担任地方州县的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设置转运使,将地方财赋收归中央。(每点1分,共4分)(3)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每小句1分,共3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