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09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头分地镇中学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3月份)
2019年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头分地镇中学中考历史模拟试卷(3月份)一.选择题(共18小题,满分36分,每小题2分)1.如图是原国民党政府总统办公室的一张日历。日历上的时间应是公元:( )A.1938年B.1948年C.1949年D.1950年2.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C.互联网查询D.考古发掘3.我国铁制农具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是在( )A.商朝B.西周C.春秋D.战国4.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时期的典型特征可归纳为( )A.国家的产生B.百家争鸣C.繁荣与开放D.民族政权并立5.下面的示意图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A.东汉B.南朝C.唐朝D.南宋6.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史实能够有力证明这一观点的有( )①唐朝时设置西域都护府②元朝时设宣政院,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③清朝时达赖、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n④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7.《南京条约》中,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 )A.中国须同英国协定关税B.赔款2100万银元C.割香港岛D.英国拥有领事裁判权8.鸦片战争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是(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封建变为半殖半封)B.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C.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D.中国历史时期发生了变化9.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10.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中国共产党诞生:“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中共的诞生( )A.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D.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11.解放战争中规模最大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12.《共和国记忆60年》中记载,1949年12月,毛泽东受邀访问苏联,苏联人安排了毛泽东参观斯大林汽车厂,看着流水线上一辆一辆下线的汽车,他对身边的陪同者说到:“我们也要有这样的汽车厂。”这一理想的最初实现是在( )A.“文化大革命”时期B.“大跃进”时期C.人民公社化时期D.“一五”计划时期13.改革开放以来,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是新中国成立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在这次“最大胆行动”中,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的是( )A.厦门B.珠海C.深圳D.汕头n14.世界文明古国都有自身独特的国家特色。与“种姓的国度”“西方文明的摇篮”“新月之乡”相对应的文明古国分别是( )A.埃及希腊阿拉伯帝国B.印度阿拉伯帝国希腊C.阿拉伯帝国印度希腊D.印度希腊阿拉伯帝国15.莎士比亚曾说:“人们可支配自己的命运,若我们受制于人,那错不在命运,而在我们。”以上表述反映的是( )A.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思想B.法国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思想C.南北战争中的反对种族压迫的思想D.十月革命中的马克思主义思想16.孙中山先生曾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当清王朝由盛转衰时,资本主义已成为成世界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当时引领这一发展潮流的国家是( )A.美国B.法国C.英国D.日本17.下列历史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德国突击波兰②斯大林格勒战役③雅尔塔会议召开④太平洋战争爆发。A.①④②③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①②④③18.近年来,美国先后抛出“重返亚太”、“转向亚太”、“亚太再平衡”等各种名目的新亚太战略,并多次在公开场合无端指责中国。这反映了当今世界( )A.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B.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C.总体形势走向动荡D.国际恐怖主义横行二.材料题(共3小题,满分44分)19.(10分)新疆古称西域,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国相邻,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6,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族人民在这里和谐相处,繁衍生息,任何分裂势力都无法将她从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分离出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朝的丝绸之路n(1)材料一中开通这条沟通中西交通陆上要道的历史人物是谁?为了加强这条要道和西域事务的管理,西汉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材料二: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2)材料二中唐太宗推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为加强对今天新疆地区的管辖,唐朝政府设置了什么管理机构?材料三:平定大小和卓是清朝统一中国战争的最后一役,使天山南路复入中国版图。西域平定后,清代中国疆域的正西端延至帕米尔以西的喷赤河流域,版图臻于极盛。(3)材料三中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清朝皇帝是谁?为加强西北地区的管辖,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20.(16分)2016年是中围共产党成立95周年,党九十五年的历史是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光辉历程。根据相关知识,【表格信息】会议名称时间1921年7月地点上海、嘉兴南湖与会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1)据表1信息,写出会议名称,这次会议在中国历史上有何重大意义。【文本信息】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第一枪,”“星火燎原”“力挽狂澜”……这几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2)材料的“第一枪”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它在中国革命史上的意义是什么?【图片信息】n(3)在图1中,指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所在的地理位置(写字母),从而为中国开创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4)图2中的从“这里”崛起的“伟人”是谁?【整合信息】(5)通过上述材料和问题,你对中共有何认识。21.(18分)科技进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巩固与扩大,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工业革命产生的强大推动力逐渐使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和货物可以借助多种快捷便利的方式在世界各地之间流动,信息的传递也变得非常容易。﹣﹣摘自高中历史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1)在蒸汽时代、电气时代,有哪些有利于人和货物在世界流通的交通工具问世,请各举一例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哪一项发明,使“信息的传递也变得非常容易”?材料二亚历山大二世在1861年3月3日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根据该法令的条款,所有农奴都被宣布为自由的,农奴耕种的土地在农奴和贵族地主之间进行分配……作为回报,农民必须交纳49年的赎地费以偿还政府。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全球通史》(2)根据材料二,概括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材料三《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在叛乱各州,奴隶从现在也就是1863年1月1日起成为自由人并可应征入伍。﹣﹣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3)材料三中的宣言是哪次战争期间颁布的?这次战争在美国历史上有何重大影响?材料四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美国德国日本世界n外貌缩减46.2%40.6%8.4%工业下降70%69.1%50%失业人数1700万476万300万近3000万(4)面对上述经济状况,美国、德国和日本是如何应对的?有人说,美国的应对措施改变了美国政府和美国经济的关系,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出这种新的关系。材料五据资料显示,苹果第五代IPad共有451个部件,苹果在全球有数百家供应商,分布在中国内地、中国台湾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捷克以及美国等地,但是大部分产品是在中国组装。(5)材料五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什么?为顺应这一历史趋势,中国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任举二例)n2019年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头分地镇中学中考历史模拟试卷(3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8小题,满分36分,每小题2分)1.【分析】本题考查对年代计算的方法的掌握.【解答】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这一年是民国1年,题干中的“中华民国三十八年”是1911+38=1949年。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纪年法的掌握,要知道不同的纪年法,知道不同纪年法之间的转换及年代的计算.2.【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考古发掘.没有经过考古验证的是传说,经过考古验证的属于史实.【解答】远古时代的化石可以通过考古发掘还原当时的真实情况,是研究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考古发掘。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考古发掘的作用与地位.3.【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铁制农具的广泛应用.【解答】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铁农具具有坚硬、耐磨损等优点,铁农具的使用,使得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铁制农具的广泛应用.4.【分析】本题考查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知道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民族政权并立。【解答】古代辽、宋、夏、金时期,出现的政权并立的局面有辽、西夏与北宋并立;金、西夏和北宋并立;金、西夏和南宋并立。所以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民族政权并立。故选:D。n【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综合概括能力。建议学生归纳总结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阶段特征。5.【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解答】如图可知,西汉时期经济重心在北方;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南宋时,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完成了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故选:D。【点评】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时间是在南宋,此后,历经元、明、清三代,经济上南重于北的形势始终没有改变,南方经济更加繁荣。6.【分析】本题以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依托,考查元朝和清朝对西藏的管理。【解答】元朝时期,元政府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清朝乾隆帝时期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清朝时期确定了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规定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1727年,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元清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措施。7.【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南京条约》的有关内容。【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在于打开中国市场,进行商品输出。根据协定关税的规定,英国就可以把中国关税调低,从而使英国商品在中国有优势进而打开中国市场。但从长远看,协定关税已作为一种制度,可以从根本上保障英国的利益。所以协定关税最能够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故选:A。【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南京条约》的有关内容。8.【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解答】n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是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由一个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英国向中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及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9.【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解答】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重点区别是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10.【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解答】题干材料中明确说明了这是鲁迅先生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赞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11.【分析】本题以解放战争为依托,考查淮海战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本题考查学生归纳总结解放战争各战役的特点的能力。淮海战役是规模最大的战役,辽沈战役是最早的决战。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的相关知识。12.【分析】本题考查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解答】n《共和国记忆60年》中记载,1949年12月,毛泽东受邀访问苏联,苏联人安排了毛泽东参观斯大林汽车厂,看着流水线上一辆一辆下线的汽车,他对身边的陪同者说到:“我们也要有这样的汽车厂。”这一理想的最初实现是在“一五”计划时期。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到1957年底完成,取得的主要成就有: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到1956年底,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13.【分析】本题以改革开放以来,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是新中国成立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点。【解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开放开始起步。1980年,我国最先在深圳建立经济特区,它利用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短短几年,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对外开放的相关史实。14.【分析】本题考查了亚非古代文明和欧洲文明,注意全面分析题目给出的关键词。【解答】世界文明古国都有自身独特的国家特色。与“种姓的国度”“西方文明的摇篮”“新月之乡”相对应的文明古国分别是印度、希腊、阿拉伯帝国。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形成了种姓制度,印度是“种姓的国度”、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阿拉伯帝国位于新月沃地,被称为“新月之乡”。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综合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准确记忆课本基础知识是答题的关键。15.【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思想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文艺复兴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它地方,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据“人们可支配自己的命运,若我们受制于人,那错不在命运,而在我们。”可知,以上表述反映的是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思想。故选:A。n【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文艺复兴运动的相关史实。16.【分析】本题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引领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解答】根据所学可知,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利,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推翻了本国的封建专制制度,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法国、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时间都晚于英国,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掌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和意义。17.【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事件。【解答】①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②1942年7月,德军进攻斯大林格勒,但未能完全占领,苏军发动反攻,此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③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④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军太平洋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故选:A。【点评】重点识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事件的内容与影响。18.【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相关史实.【解答】此题需要分析题意,从题中我们看出美国干涉中国内政,推行强权政治;美国为称霸亚太地区推行新亚太战略,体现了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深刻认识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对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严重威胁.二.材料题(共3小题,满分44分)19.【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丝绸之路。(2)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的民族关系。(3)本题考查的是清朝对新疆的管理措施。【解答】n(1)汉武帝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为丝绸之路的开通过奠定了基础。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2)材料的意思是:自古以来帝王都以中原民族为贵,而轻视周边少数民族,我却对他们一视同仁,所以赢得了这些少数民族的拥戴。由此可见唐太宗实行的是开明、开放的民族政策。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3)清朝时,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后,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故答案为:(1)张骞;西域都护;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开明、开放的民政策;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3)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点评】新疆自古是中国领土不分割的一部分,西汉、唐朝、清朝为加强对新疆的管理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同学们要注意区别和掌握。20.【分析】本题考查中共一大、井冈山根据地、遵义会议、新中国成立。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解答】(1)依据题干表格内容,可知是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中共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为了避开密探跟踪和巡捕搜查,最后一天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画舫上继续进行。出现会议的代表有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何叔衡、李达等13人,他们代表了全国50多名党员。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党在当前的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2)依据材料可知,“第一枪”反映的是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的爆发,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3)结合所学可知,井冈山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地处湘东赣西边界,南岭北支、罗霄山脉中段,通过观察题干中图片信息可以发现字母B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地理位置。1927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当即立断,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开始创建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革命道路的开始。n(4)图2中的“这里”是遵义。红军在反击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时失利,1934年10月,红军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开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5)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学生只要围绕中国共产党勇于纠正自身的错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共勇于斗争,探索创新;中共代表人民利益,无私奉献等等方面作答,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为:(1)会议:中共“一大”;意义:标志着中共的诞生。(2)事件:南昌起义;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3)字母:B;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4)伟人:毛泽东;(5)中国共产党勇于纠正自身的错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共勇于斗争,探索创新;中共代表人民利益,无私奉献等。【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斗争历程等知识点的掌握,重点识记主要事件的内容及影响。21.【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交通工具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电子计算机的应用。(2)本题主要考查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3)本题主要考查南北战争及影响。(4)本题主要考查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后,美、日和德应对经济危机的方式罗斯福新政中改变美国政府和美国经济的关系特点。(5)本题主要考查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及为顺应这一历史趋势,中国采取的重大举措。【解答】(1)在蒸汽时代有利于人和货物在世界流通的交通工具1825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和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的轮船,在电气时代利于人和货物在世界流通的交通工具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的汽车和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电子计算机发明,使“信息的传递也变得非常容易”。n(2)根据材料二“所有农奴都被宣布为自由的”从内容上看,1861年改革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在法律上是自由人;根据材料二“农奴耕种的土地在农奴和贵族地主之间进行分配…作为回报,农民必须交纳49年的赎地费以偿还政府”可知,农奴在获得自由的同时,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一块份地,但只拥有使用权。(3)根据材料三“《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可知,这是美国的南北战争中颁布的文件;美国的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南北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道路。(4)根据材料四“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可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次空前的经济大危机,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美国的罗斯福实行新政;日本和德国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美国的应对措施改变了美国政府和美国经济的关系,这种新关系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整。(5)根据材料五“苹果第五代IPad共有451个部件,苹果在全球有数百家供应商,分布在中国内地、中国台湾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捷克以及美国等地,但是大部分产品是在中国组装”可知,材料五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经济全球化;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我们在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的同时,积极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并于2001年加入了WTO。故答案为:(1)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电子计算机。(2)从内容上看,1861年改革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在获得自由的同时,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一块份地,但只拥有使用权。(3)南北战争;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道路。(4)美国:罗斯福新政;日本、德国:法西斯专政;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整。(5)经济全球化;改革开放,加入WT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科技进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巩固与扩大,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n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