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课后限时集训10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含解析)人民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考历史课后限时集训10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含解析)人民版

课后限时集训(十)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时间:40分钟 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陕西西安模拟)19世纪上半期,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等社会改造方案纷纷出现。这反映了(  )A.民族主义思潮兴起B.社会主义成为历史发展潮流C.工业革命加剧社会分化D.资本主义开始走向衰落C [“民族主义思潮”材料未反映,A项错误;19世纪上半期,世界历史的主流是发展资本主义,B、D两项错误;19世纪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西欧社会贫富分化明显,一些思想家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不是一个公正、合理的社会。他们纷纷提出改造社会的方案,社会上先后出现了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潮。]2.(2018·河北唐山二模)1872—1893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党宣言》在各国出版先后撰写了7篇序言,每一篇序言都是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不同国情,对宣言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补充、完善和修改。这表明(  )A.19世纪末欧洲不具备实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B.马克思主义可以直接用于指导各国的革命运动C.马克思与恩格斯思想灵活多变,缺乏普世价值D.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对待《共产党宣言》D [从材料信息看,不同时期的《共产党宣言》的序言都是“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不同国情,对宣言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补充、完善和修改”。这表明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对待《共产党宣言》,故选D项;A项与史实不符;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直接用于指导各国的革命运动”,故B项错误;C项表述与史实不符。]3.(2019·辽宁沈阳模拟)霍布斯鲍姆说:“充满生气的马克思主义,是从马克思的引文不再够用的地方开始的。”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A.坚持实事求是  B.充满生机与活力C.具有普遍适用性D.逐步充实与完善B [“马克思的引文不再够用”是指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没有直接的、可以指导革命斗争的理论,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实际结合起来,从而使其不断充实和完善。这恰恰是马克思主义富有生机的表现,能够不断发展、与时俱进,充满着生机和活力,故B项正确。]4.(2019·豫西南部分示范性高中高三联考)巴黎公社起义并非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而是具有非常强的偶然性。对“偶然性”的阐释,正确的是(  )A.必然遭遇暂时的失败B.普法战争后巴黎形势C.违背多数工人的意愿D.客观原因导致其失败Bn [“并非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属于失败的必然性,故A项错误;“并非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而是具有非常强的偶然性”主要是指普法战争后,法国的矛盾激化这一史实,故B项正确;巴黎公社是一个典型的工人政权,故C项错误;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很多,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不仅仅是客观原因,故D项错误。]5.(2019·云南昆明调研)马克思对巴黎公社在反腐败方面的作用表示欢欣鼓舞,他认为,巴黎公社为了消除“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所引起的腐败,采取了可靠的办法,“能防止人们去追求升官发财”。这个办法是(  )A.废除旧军队、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B.取消资产阶级法庭,建立自己的司法机构C.任何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D.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C [根据题干材料信息“能防止人们去追求升官发财”可知,这个办法是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C项正确;A、B、D三项是巴黎公社改造旧制度的政治、经济措施,排除。]6.(2019·湖南统考)1895年,恩格斯指出:“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A.缺乏产生的经济基础B.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C.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D.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 [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恩格斯的反思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B项与此相符;A、C两项不符合历史事实,D项与材料无关。]7.(2019·广东六校联考)“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由于许多历史原因(俄国比其他国家落后得多,战争带给它的困难特别大,沙皇制度腐朽透顶……),俄国革命比其他国家先爆发。”材料主要说明(  )A.沙皇腐朽统治是十月革命爆发的重要原因B.政治经济状况落后使得俄国社会矛盾尖锐C.俄国国内矛盾错综复杂促使革命迅速发展D.一战加剧俄国社会矛盾,加速了革命的爆发D [材料表明俄国最早爆发社会主义革命的原因在于战争的磨难,即列宁提出的战争引起革命的观点,D项正确;A、B、C三项都是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但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8.《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最终被群众抛弃。”这表明二月革命后(  )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权C.人民急于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妥协使人民不满C [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国内的社会矛盾,引发了二月革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不能解决人民急迫要解决的生存与和平问题,C项正确;二月革命已经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A项错误;B、D两项不符合历史事实。]n9.(2019·陕西西安中学高三摸底考试)1917年7月,俄国临时政府下令向德军发起进攻,结果俄军损失惨重。同年9月,俄军最高总司令科尔尼洛夫发动反政府叛乱,派兵进逼彼得格勒;在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下,首都几万名工人武装起来保卫首都并最终瓦解了叛乱军队。这些历史事件产生的共同结果是(  )A.催生了工兵代表苏维埃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日益陷入困境C.为第一届人民政府成立创造条件D.推动民主革命转入社会主义革命B [本题主要考查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结合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发生在1917年11月之前的七月事件对当时国内外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外作战失败和对工人斗争的镇压都表明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优势的逐步丧失,B项正确;二月革命后就成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A项错误,排除;为第一届人民政府成立创造条件的是十月革命,C项错误,排除;D项仅仅是后者的结果而不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战争的结果,排除。]10.1917年4月,列宁不赞成立即推翻临时政府,主张首先争取全部政权归苏维埃,逐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1917年10月,党中央决定近期起义推翻临时政府。这一政策变化(  )A.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受国内政治形势的影响C.确立了社会主义革命方针D.满足了国民的和平要求B [材料“1917年10月,党中央决定近期起义推翻临时政府”是说俄国的十月革命,是一次无产阶级革命,故A项错误;1917年,七月流血事件后,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临时政府镇压革命,党中央决定近期起义推翻临时政府,故B项正确;确立了社会主义革命方针是在“四月提纲”中,故C项错误;满足了国民的和平要求是《和平法令》,故D项错误。]11.(2019·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一联)俄国学者苏汉诺夫认为,列宁的讲话缺少对俄国社会主义的“客观前提”的分析,代表国内微弱少数的工人和雇佣苏维埃怎么能反对多数的意志和利益建立社会主义?列宁的全部“观念”怎么能同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原理并行不悖?苏汉诺夫旨在(  )A.批评“四月提纲”有关俄国革命的观点B.指责新经济政策违背马克思主义C.说明俄国革命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局势D.指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符合国情A [1917年4月,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将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从材料信息看,苏汉诺夫不赞同列宁提出的工人苏维埃能够夺权的主张,这是对“四月提纲”有关俄国革命的观点的批评,故选A项;新经济政策于1921年开始实施,当时苏维埃政权已经得到巩固,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反映了苏汉诺夫对夺取政权持怀疑态度,无法体现俄国革命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局势,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D项错误。]12.n(2018·湖北百所重点学校联考)有俄罗斯学者认为,十月革命“不仅是由仍然保留的半农奴制和等级制的社会关系的不成熟性所决定的,而且是由国家必须实现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发展的‘现代化’要求决定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十月革命的任务主要是完成反封建B.社会矛盾的复杂性导致革命的发生C.十月革命可以化解俄国发展的问题D.俄国革命水平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C [从材料信息看,该学者旨在强调“实现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发展的‘现代化’要求决定”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必要性,即通过十月革命可以化解俄国发展的问题,故选C项;十月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故A项错误;该学者旨在强调通过十月革命解决“‘现代化’要求”,故B项与材料信息主旨不符,排除;材料信息未涉及俄国革命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比较,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巴黎公社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在政权建设方面,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并建立了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还规定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他们。在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规定公职人员的薪金不许超过熟练工人的最高工资,即6000法郎等等。但是,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也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更没有发动广大农民,造成后来财政拮据,孤军奋战。材料二 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苏维埃政权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巴黎公社与苏维埃政府在革命措施上有哪些相同点。(8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黎公社与苏维埃政府之间的关系。(11分)(3)苏维埃政府的革命措施与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相比较有哪些进步之处?(6分)解析:本题实际上考查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的联系和区别。第(1)问,对材料一、二进行归纳即可。第(2)问,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对苏维埃政府是十分宝贵的,苏维埃政府把巴黎公社的理想变成了现实。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苏维埃政府的革命措施的进步之处。答案:(1)都打碎了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了新的无产阶级国家机器;都剥夺了资本家的资本,交给工人监督管理。(8分)(2)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趋势,其经验、教训对苏维埃政府是十分宝贵的;苏维埃政府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它把巴黎公社的理想加以完善,变成现实。(11分)(3)将银行收归国有,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团结了农民阶级,有利于巩固政权。(6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史学界的争论苏联解体前后,一些持右翼观点的研究者宣扬,十月革命是以列宁为首的一小撮职业革命家,利用当时俄国的混乱局势发动的“政变”,“n不仅是俄国历史上,而且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悲剧”。左翼学者提出,十月革命并非偶然发生的,不仅对俄国而且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学者亚历山大·舒宾专门著书,详尽分析了俄国1917年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的发展历程,阐明了十月革命发生的必然性,把这场革命称为“伟大的俄罗斯革命”。社会舆论围绕十月革命的评价问题,俄罗斯社会舆论调查研究中心展开调查,该调查一直持续到21世纪前十年,调查结果如下。——摘编自《辩证地历史地看待列宁和十月革命》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俄国发展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12分)解析:由史学界的争论和社会舆论评价的走向可得出:史学界和社会舆论对十月革命的评价从歪曲、否定到逐渐肯定。结合相关史实从政府导向、史学研究者的努力等方面进行论述。答案:示例 观点:俄罗斯历史研究和社会舆论对十月革命的评价越来越客观和公正,肯定了十月革命的历史价值。(2分)论述: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颁布《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迅速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顺应了人民的要求。这些开拓性的政策和措施,建立了一个全新的俄国,为以后苏联的强大和俄罗斯的民族振兴奠定了基础。同时,十月革命启发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10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