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化学专题2第一单元第四课时溴、碘的提取讲义苏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高中化学专题2第一单元第四课时溴、碘的提取讲义苏教版

第四课时 溴、碘的提取1.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有哪些?提示:常用方法有:过滤、结晶、萃取与分液、蒸馏等。2.萃取剂需符合哪些基本条件?提示:(1)与原溶剂互不相溶;(2)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3.分液时,上层液体如何取出?提示:先将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再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新知探究]探究1 溴、碘的物理性质Br2I2色、态通常状况下为深红棕色液体通常情况下为紫黑色固体续表Br2I2溶解性微溶于水,易溶于酒精、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特性易挥发①易升华②淀粉溶液遇碘变蓝色  探究2 氯、溴、碘的单质间可发生怎样的反应?试通过下面实验来认识。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①溶液分层②下层溶液显橙红色Cl2+2KBr===2KCl+Br2①溶液分层②下层溶液显紫红色2KCl+I2①溶液分层②下层溶液显紫红色Br2+2KI===2KBr+I2[必记结论](1)Br2是常温下惟一呈液态的非金属单质;液溴易挥发且有毒,通常用水液封来保存。(2)对于在溶液中生成Br2、I2的反应,常通过加入苯或四氯化碳,通过有机层的颜色来加以确认。(3)卤素单质氧化性强弱顺序:Cl2>Br2>I2。(4)卤素离子还原性强弱顺序:I->Br->Cl-。[成功体验]1.将氯水注入KI溶液中,用力振荡,再注入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看到的现象是(  )A.液体为紫红色B.液体为无色C.液体分两层,上层为紫红色、下层接近无色D.液体分两层,上层接近无色、下层为紫红色解析:选D Cl2将I-氧化生成I2,I2被CCl4萃取,所以上层接近无色,下层为紫红色,这个实验是检验I-存在的方法之一。[新知探究]n探究1 从海水中提取溴的流程(1)原料:提取食盐后的母液。(2)流程:探究2 从海带中提取碘的流程(1)原料:一般从海产品(如海带等)中提取。(2)流程:探究3 溴、碘及其化合物的重要用途(1)溴可用于生产熏蒸剂、杀虫剂、抗爆剂等药剂。(2)溴化银是重要的感光材料。(3)碘是一种重要的药用元素,也应用于含碘食品的生产。(4)碘化银可用于人工降雨。[成功体验]2.从海水中提取溴的方法之一是:①在海水里通入氯气;②用热空气把溴吹出;③用碳酸钠溶液吸收溴生成NaBr、NaBrO3和CO2;④在上述溶液中加入稀硫酸使溴析出;⑤加汽油、振荡;⑥静置,分液。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⑤中不能使用酒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⑥中必须使用的化学仪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因为是从海水中提取溴,所以通入氯气的目的是将Br-氧化为Br2;萃取剂满足的基本条件是:①和水互不相溶;②被萃取的物质易溶于其中等。萃取、静置都是在分液漏斗中进行的。分液时要把上、下层液体分开,分液漏斗下面要放烧杯。答案:(1)2NaBr(或KBr)+Cl2===2NaCl(或KCl)+Br2(2)酒精易溶于水,不能提取出Br2 n(3)铁架台、分液漏斗、烧杯———————————————[关键语句小结]————————————————1.海水提溴、碘发生的主要反应为:Cl2+2KBr===2KCl+Br2,Cl2+2KI===2KCl+I2。2.检验Br-、I-的反应分别为:NaBr+AgNO3===AgBr↓+NaNO3,NaI+AgNO3===AgI↓+NaNO3。AgBr是浅黄色沉淀、AgI是黄色沉淀,它们均不溶于稀硝酸。3.Br2是深红棕色液体,单质碘为紫黑色易升华固体,淀粉遇碘变蓝。4.AgBr可用作胶卷中的感光材料;AgI可用于人工降雨。[例1] 溴与氯其单质在性质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Cl2比Br2的活泼性更强,下面是根据氯的性质对溴的性质的预测,其中错误的是(  )A.溴单质溶于水时,部分与H2O反应生成HBrO和HBrB.溴单质只具有氧化性C.溴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1个电子,表现氧化性D.溴蒸气与氢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HBr解析:选B 采用类比法,Br2的性质和Cl2相似,A、C选项正确;溴元素最高价为+7价,最低价为-1价,所以Br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B选项错误;Br2不如Cl2活泼,所以和H2反应条件要求较高,D选项正确。nCl2、Br2、I2的重要化学性质(1)能与几乎所有的金属化合生成卤化物。其中碘的氧化性较弱,遇变价金属通常生成低价化合物。如Fe+I2===FeI2。(2)都能与H2反应生成HX:H2+X2===2HX(X=Cl、Br、I);HCl、HBr、HI都易溶于水,且都是强酸。(3)都能与水和碱溶液反应:X2+H2OHX+HXO,X2+2NaOH===NaX+NaXO+H2O,但反应程度依次减弱。1.稀的碘水和溴水的颜色非常浅,近乎无色。检验稀碘水和稀溴水时,所用的最佳试剂是(  )A.淀粉溶液        B.氯水C.NaOH溶液D.NaBr溶液解析:选A 氯水、NaBr溶液与溴水、碘水都不反应,NaOH溶液与二者都反应,二者都褪色,现象相同,不能区分,淀粉遇I2变蓝色。[例2] (2016·开封高一检测)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区别NaCl、NaBr、NaI三种溶液,该试剂可用(  )①AgNO3溶液 ②氯水 ③溴水 ④碘水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选A 加入AgNO3溶液,三种溶液分别产生AgCl白色沉淀,AgBr淡黄色沉淀,AgI黄色沉淀。加入氯水时,NaBr、NaI分别与氯水反应生成Br2、I2,三种溶液的颜色不同,①②符合题意。(1)卤素离子的检验方法①AgNO3溶液——沉淀法:未知液n②置换——萃取法:未知液有机层呈③置换——淀粉法检验I-:未知液蓝色溶液,表明有I-。(2)Cl2、Br2、I2在水及有机溶剂中的颜色水CCl4汽油Cl2黄绿色黄绿色黄绿色Br2黄→橙橙→橙红橙→橙红I2深黄→褐紫→深紫浅紫红→紫红2.[双选]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Cl-,正确的操作是(  )A.取样,滴加AgNO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B.取样,先加盐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C.取样,先加稀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D.取样,加少量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看白色沉淀是否消失解析:选C、D A项中可能含有CO、SO,则不能确定是否有Cl-;B中加盐酸,引入了Cl-。[例3] 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里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图所示:(1)指出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过程②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溶剂是________(提示:甘油易溶于水,甲苯难溶于水)A.甲苯、酒精       B.四氯化碳、苯C.汽油、乙酸D.汽油、甘油(3)为提取溶液中的碘单质,实验室里有烧杯、玻璃棒、集气瓶、酒精灯、导管、圆底烧瓶、石棉网以及必要的夹持仪器、物品,尚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4)从含碘的有机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剂,还需经过蒸馏,指出下列实验装置中的错误之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海藻中的I-在蒸干、灼烧过程中不发生变化,浸泡后成为溶液,将其与固体悬浮物分离开的操作①为过滤。含I-的溶液加入适量Cl2发生如下反应:2KI+Cl2===2KCl+I2,将含碘水溶液变为含碘有机溶液,需加入有机溶剂萃取后再分液,故③为萃取分液。(2)萃取剂必须是不溶于水的,A项中酒精、C项中乙酸、D项中甘油都易溶于水,所以可将这三项排除,答案为B项。(3)萃取分液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4)给烧杯加热时,应在烧杯下垫石棉网。蒸馏过程中,温度计要测量馏分蒸气的温度,不是测量混合液体的温度。冷凝管中,水流方向应该是下进上出。答案:(1)过滤 萃取分液 Cl2+2KI===2KCl+I2(2)B (3)分液漏斗n(4)①缺石棉网 ②温度计插到了液体中,温度计水银球应在支管口处 ③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颠倒3.海带中含碘元素,有人设计了以下步骤来提取碘:①通足量氯气 ②将海带烧成灰,向灰中加水搅拌③加入CCl4,振荡 ④过滤 ⑤用分液漏斗分液合理的操作顺序为(  )A.②④①③⑤B.②①③④⑤C.①③⑤②④D.③①②⑤④解析:选A 海带烧成灰加水后必须过滤,然后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使碘从化合态变成游离态,最后用有机溶剂萃取出碘并分液。[课堂双基落实]1.从海水中可以提取溴,主要反应为:2KBr+Cl2===Br2+2K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溴离子具有氧化性B.氯气是还原剂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氯气的氧化性比溴单质强解析:选D Br-的化合价处于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A错;氯气在反应中作氧化剂,B错;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错;该反应中,氯气为氧化剂,溴为氧化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D正确。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碘易升华,所以碘要保存在用铁盖旋紧的试剂瓶中B.液溴应保存在磨口玻璃塞试剂瓶中,并加少量水进行水封C.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气体一定是氯气nD.碘易溶于酒精,所以用酒精从碘水中萃取碘解析:选B 由保存方法可知道,液溴按B项所述保存是对的,因液溴易挥发,水封可减缓挥发。碘易与铁反应(Fe+I2===FeI2),可知A不正确。所有能与I-反应生成I2的物质都有此现象,如溴蒸气等,不一定是Cl2,C不正确。酒精与水互溶,不符合萃取剂要求,D不正确。3.已知溴易挥发,碘易升华,向含有NaBr和KI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并灼烧所得物质,最后剩余的固体是(  )A.NaCl和KI      B.NaCl、KCl和I2C.KCl和NaBrlD.KCl和NaCl解析:选D 过量的Cl2将Br-、I-从它们的溶液中完全置换出来,在蒸干、灼烧的过程中溴挥发、碘升华,所以剩余固体为NaCl和KCl。4.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溴水中,溴水颜色不变浅的是(  )①KCl晶体 ②H2S气体 ③CCl4 ④Mg ⑤NaOH⑥Na2CO3 ⑦Na2SO3 ⑧FeBr2A.⑤⑧B.⑤⑥⑦⑧C.①D.均不可解析:选C 溴与KCl不反应,溴与H2S反应:Br2+H2S===S↓+2HBr,溴可被CCl4萃取而使水层颜色变浅,溴与Mg反应生成MgBr2,溴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Br和NaBrO,溴水中的HBr可与Na2CO3反应,Br2可氧化Na2SO3和FeBr2,因此溴水颜色不变浅的只有①。5.(1)向溴化钠溶液中通入适量的氯气,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碘化钾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溴水,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上述两个化学反应可知,Cl2、Br2、I2三种单质氧化性强弱的关系是____________;这样的化学反应原理,在海水的综合利用中的应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海产品中可以考虑用于工业上大量地提取碘的是____________。n①贝壳 ②紫菜 ③鱼 ④海带解析:(1)Cl2与NaBr、Br2与K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①Cl2+2NaBr===Br2+2NaCl,②Br2+2KI===I2+2KBr。(2)Br2、I2在水溶液中分别显橙色、褐色。在反应①中Cl2是氧化剂,Br2是氧化产物,故氧化性Cl2>Br2;在反应②中Br2是氧化剂,I2是氧化产物,故氧化性Br2>I2。以适当的氧化剂将Br-、I-氧化的化学反应原理可以应用于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3)在四种海产品中,含碘相对较多的是紫菜和海带。答案:(1)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 Cl2+2NaBr===Br2+2NaCl 溶液由无色变为褐色 Br2+2KI===I2+2KBr(2)Cl2>Br2>I2 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 (3)②④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