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09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高考物理复习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和航天核心素养提升练十三4.4万有引力与航天(含解析)
万有引力与航天(45分钟 100分)(20分钟 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5题为单选题,6题为多选题)1.(2018·开封模拟)“畅想号”火星探测器首次实现火星软着陆和火星表面巡视勘察,并开展地质构造等科学探测。“畅想号”在地球表面的重力为G1,在火星表面的重力为G2;地球与火星均视为球体,其半径分别为R1、R2;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则( )A.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B.火星与地球的质量之比为C.卫星分别绕火星表面与地球表面运行的速率之比为D.“畅想号”火星探测器环绕火星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2π【解析】选B。设探测器的质量m=,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火==,故A错误;根据mg=G得M=,火星与地球的质量之比:==,故B正确;第一宇宙速度:v==,火星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故C错误;n根据周期公式T=2π,再根据g=,“畅想号”火星探测器绕火星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2π=2π,故D错误。【加固训练】 关于地球同步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卫星的轨道半径可以不同B.卫星的速率可以不同C.卫星的质量可以不同D.卫星的周期可以不同【解析】选C。地球同步卫星的运行与地球自转同步,故同步卫星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故选项D错误;由=m=mr可知,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大小相同,半径相同,但质量不一定相同,故选项A、B错误,C正确。2.(2018·江苏高考)我国高分系列卫星的高分辨对地观察能力不断提高。今年5月9日发射的“高分五号”轨道高度约为705km,之前已运行的“高分四号”轨道高度约为36000km,它们都绕地球做圆周运动。与“高分四号”相比,下列物理量中“高分五号”较小的是( )A.周期 B.角速度C.线速度D.向心加速度【解析】选A。卫星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满足G=mr=mω2r=m=ma,由此可推出,半径r越小,周期T越小,选项A正确,半径r越小,角速度ω、线速度v、向心加速度a越大,选项B、C、D错误。3.假设地球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在两极处的大小为g0,在赤道处的大小为g,地球半径为R,则地球自转的周期T为( )nA.2πB.2πC.2πD.2π【解析】选B。在两极处物体不随地球自转,所以G=mg0;在赤道处物体随地球自转,可得G=mg+mR,联立解得T=2π,所以B正确;A、C、D错误。4.近年来,人类发射的多枚火星探测器已经相继在火星上着陆,正在进行着激动人心的科学探究,为我们将来登上火星、开发和利用火星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火星探测器环绕火星做“近地”匀速圆周运动,并测得该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则火星的平均密度ρ的表达式为(k为某个常数)( )A.ρ=kTB.ρ=C.ρ=kT2D.ρ=【解析】选D。火星探测器环绕火星做“近地”匀速圆周运动时,=m,又M=πR3·ρ,可得:ρ==,故选项D正确。5.(2019·日照模拟)2017年6月15日,中国空间科学卫星“慧眼”被成功送入轨道,卫星轨道所处的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空气。“慧眼”是我国首颗大型X射线天文卫星,这意味着我国在X射线空间观测方面具有国际先进的暗弱变源巡天能力、独特的多波段快速光观测能力等。下列关于“慧眼”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不加干预,“慧眼”卫星的动能可能会缓慢减小B.如果不加干预,“慧眼”卫星的轨道高度可能会缓慢降低C.“慧眼”卫星在轨道上处于失重状态,所以不受地球的引力作用nD.由于技术的进步,“慧眼”卫星在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可能会大于第一宇宙速度【解析】选B。卫星轨道所处的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空气,如果不加干预,卫星的机械能减小,卫星的轨道高度会缓慢降低,据G=m可得v=,卫星的轨道高度降低,卫星的线速度增大,卫星的动能增大,故A错误,B正确;卫星在轨道上,受到的地球引力产生向心加速度,处于失重状态,故C错误;据G=m可得v=,卫星在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故D错误。6.(多选)(2017·全国卷Ⅱ)如图,海王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P为近日点,Q为远日点,M、N为轨道短轴的两个端点,运行的周期为T0,若只考虑海王星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海王星在从P经M、Q到N的运动过程中( )A.从P到M所用的时间等于B.从Q到N阶段,机械能逐渐变大C.从P到Q阶段,速率逐渐变小D.从M到N阶段,万有引力对它先做负功后做正功【解析】选C、D。从P到Q阶段,速率逐渐变小,所以从P到M运动过程平均速率大,所用的时间小于,A项错,C项正确;若只考虑海王星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从Q到N阶段,机械能守恒,B项错;从M到N阶段,万有引力对它先做负功后做正功,D项正确。二、计算题(本题共14分,需写出规范的解题步骤)7.发射宇宙飞船的过程要克服引力做功,已知将质量为m的飞船从距地球中心无限远处移到距地球中心为r处的过程中,引力做功为W=G,飞船在距地球中心为r处的引力势能公式为Ep=-G,式中G为万有引力常量,Mn为地球质量。若在地球的表面发射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如果发射的速度很大,此卫星可以上升到离地心无穷远处(即地球引力作用范围之外),这个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也称逃逸速度)。(1)试推导第二宇宙速度v的表达式。(2)已知逃逸速度大于真空中光速的天体叫黑洞,设某黑洞的质量等于太阳的质量M=1.98×1030kg,求它的最大可能半径。【解析】(1)设无穷远处的引力势能为零,地球半径为R,第二宇宙速度为v,则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v2-G=0,解得:v=。(2)由题意可知,v>c,即>c,解得:R<≈2.93×103m,则该黑洞的最大半径为2.93×103m。答案:(1)v= (2)2.93×103m(25分钟 50分)8.(7分)如图所示,两星球相距为L,质量比为mA∶mB=1∶9,两星球半径远小于L。从星球A沿A、B连线向B以某一初速度发射一探测器。只考虑星球A、B对探测器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探测器的速度一直减小B.探测器在距星球A为处加速度为零C.若探测器能到达星球B,其速度可能恰好为零D.若探测器能到达星球B,其速度一定等于发射时的初速度n【解析】选B。探测器从A向B运动,所受的万有引力合力先向左再向右,则探测器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选项A错误;当探测器所受合力为零时,加速度为零,则有:G=G,因为mA∶mB=1∶9,则rA∶rB=1∶3,知探测器距离星球A的距离为x=,故选项B正确;探测器到达星球B的过程中,由于B的质量大于A的质量,从A到B万有引力的总功为正功,则动能增加,所以探测器到达星球B的速度一定大于发射时的速度,故C、D错误。9.(7分)宇宙空间有一种由三颗星体A、B、C组成的三星体系,它们分别位于等边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上,绕一个固定且共同的圆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如图中实线所示,其轨道半径rA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 当前文档收益归属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