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生物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5(含解析)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考生物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5(含解析)新人教版

课后限时集训(十五) (对应学生用书第244页)A组 基础达标1.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  )A.抗病株×感病株B.抗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C.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D.抗病纯合体×抗病纯合体,或感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B [根据概念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代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2.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遗传因子彼此独立、相互不融合,也不会消失B.孟德尔用测交实验验证了他所提出的假说的正确性C.进行杂交实验时,需要在花粉未成熟前对母本进行去雄并套袋D.F1雌、雄配子结合的随机性不影响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D [孟德尔认为遗传因子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消失;“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的检测,即验证了孟德尔所提出的假说的正确性;进行杂交实验时,需要在花粉未成熟前对母本进行去雄并套袋处理,防止其发生自花传粉;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这也是后代出现3∶1的分离比的条件之一,可影响其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3.(2019·潍坊市期中联考)下列各项最能体现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杂合子自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3∶1B.杂合子测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1∶1C.杂合子自交后代基因型之比为1∶2∶1D.杂合子产生两种配子数目之比为1∶1D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分离,杂合子产生两种雌配子数目之比为1∶1,两种雄配子数目之比也为1∶1。]4.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A [若亲本为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杂交,F1自交,F2出现一定比例的分离比,可以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若两亲本都为杂合子,相当于F1n自交,若亲本一方为杂合子,另一方为隐性纯合子,两者杂交相当于测交,所以亲本是否是纯合子对实验结论影响较小;若所选相对性状显隐性不易于区分,则不能正确统计实验结果;若所选相对性状不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该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不能用于验证分离定律的实验结论;若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不科学,则会造成实验结果不准确,不能得出正确实验结论。]5.(2018·江苏高考)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会导致子二代不符合3∶1性状分离比的情况是(  )A.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B.子一代产生的雌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数目相等,雄配子中也相等C.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D.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C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若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则子一代为杂合子,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A正确;若子一代雌雄性都产生比例相等的两种配子,则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B正确;若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则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不为3∶1,C错误;若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则表现型比例为3∶1,D正确。]6.已知某植物的紫花(A)与红花(a)是一对相对性状,杂合的紫花植株自交得到F1,F1中紫花植株自交得到F2。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F1中紫花的基因型有2种B.F2中的性状分离比为3∶1C.F2紫花植株中杂合子占2/5D.F2中红花植株占1/6B [杂合的紫花植株(Aa)自交得到的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F1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1∶2,则F1中紫花植株自交得到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3∶2∶1,由此可得F2紫花植株中杂合子占2/5,红花植株占1/6。]7.(2019·山东省实验中学)遗传性秃顶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研究发现,控制该遗传病的等位基因(A、a)显性纯合时,男女均正常;杂合时,男性秃顶,女性正常;隐性纯合时,男女均秃顶。若不考虑突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如一对夫妇均正常,则所生女孩一定正常B.如一对夫妇均正常,则所生正常孩子可能为女性C.如一对夫妇均秃顶,则所生男孩一定秃顶D.如一对夫妇均秃顶,则所生正常孩子可能为男性D [AA基因型,男女均正常,Aa基因型,男性秃顶,女性正常;aa基因型,男女均秃顶。一对夫妇均秃顶,男性为aa或Aa,女性为aa,所生孩子的基因型为aa或Aa,男孩均秃顶,女孩秃顶或正常。]n8.(2018·济南二模)玉米的糯性和非糯性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某玉米种群中糯性玉米与非糯性玉米各占一半,从该种群中随机选取足量的糯性和非糯性玉米进行自交,结果发现50%的非糯性玉米的子代出现了糯性玉米,而糯性玉米的子代未出现非糯性性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玉米的糯性由显性基因B控制,非糯性由隐性基因b控制B.非糯性玉米的子代出现糯性玉米,是基因重组的结果C.该种群中控制糯性的基因频率高于控制非糯性的基因频率D.该种群随机传粉一代,前后两代B基因频率与BB基因型频率均保持不变C [50%的非糯性玉米的子代出现了糯性玉米,因此判断非糯性由显性基因控制,糯性由隐性基因控制,A项错误;非糯性玉米的子代出现糯性玉米是等位基因分离和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的结果,不是基因重组的结果,B项错误;该种群中控制糯性的基因频率是5/8,控制非糯性基因的频率是3/8,C项正确;该种群随机传粉一代,前后两代B基因的频率不变,BB基因型频率变小,D项错误。]9.(2019·菏泽模拟)羊毛的黑色和白色(相关基因用A、a表示)、羊的有角和无角(相关基因用B、b表示)是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控制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其毛色的遗传图解如下: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羊的毛色中,_____________为显性性状,F1中的两黑色羊再生一黑色母羊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2)用多对纯合的有角公羊和无角母羊杂交,得到足够多的子一代,F1中公羊全为有角,母羊全为无角。F1个体相互交配,在F2公羊中,有角∶无角=3∶1;在F2母羊中,有角∶无角=1∶3。某生物学家对此作出的解释是:相同的基因型在公羊和母羊中的_________________可能不同。若此解释正确,则F2无角母羊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验证此解释是否成立,应让无角公羊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配,若子代___________,则此解释正确。该生物学家的探究过程体现了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叫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根据图解判断白色为隐性性状,黑色为显性性状,F1黑色羊的基因型为Aa,F1中的两黑色羊再生一黑色母羊的概率为3/4×1/2=3/8。(2)根据F2的表现型判断F1的基因型为Bb,Bb的公羊有角,Bb的母羊无角。F2无角母羊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2∶1。若要验证此解释成立,可让无角公羊(bb)与多只F1的无角母羊(Bb)或有角母羊(BB)交配,观察后代公羊和母羊的表现型及比例。n答案:(1)黑色 3/8 (2)表现型 Bb∶bb=2∶1 F1中的多只无角母羊(或多只有角母羊) 公羊中,有角与无角比例为1∶1,母羊全为无角(或公羊全为有角,母羊全为无角) 假说—演绎法10.(2019·衡水中学周考)在某种安哥拉兔中,长毛(由基因HL控制)与短毛(由基因HS控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某生物育种基地利用纯种安哥拉兔进行如表杂交实验,产生了大量的F1与F2个体,统计结果如表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一(♂)长毛×短毛(♀)F1雄兔全为长毛雌兔全为短毛实验二F1雌雄个体交配F2雄兔长毛∶短毛=3∶1雌兔长毛∶短毛=1∶3(1)实验结果表明:①控制安哥拉兔长毛、短毛的等位基因(HL、HS)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②F1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2)F2中短毛雌兔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3)若规定短毛为隐性性状,需要进行测交实验以验证上述有关推测,既可让F1长毛雄兔与多只纯种短毛雌兔杂交,也可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预期后者测交子代雌兔、雄兔的表现型及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据实验分析可知,雄兔中长毛(由基因HL控制)为显性,雌兔中短毛(由基因HS控制)是显性,因此亲本基因型为HLHL(雄)、HSHS(雌),F1的基因型为HLHS(雄)、HLHS(雌),F1雌雄个体交配得到的F2中雄性∶长毛(1HLHL、2HLHS)∶短毛(1HSHS)=3∶1,雌性:长毛(1HLHL)∶短毛(2HLHS、1HSHS)=1∶3。若规定短毛为隐性性状,需要进行测交实验以验证上述有关推测,既可让F1长毛雄兔与多只纯种短毛雌兔杂交,也可让多只F1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杂交,后者为测交,子代雌兔、雄兔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雄兔既有长毛,又有短毛,且比例为1∶1,雌兔全为短毛。答案:(1)①常 ②HLHS、HLHS(或HSHL、HSHL)(2)HLHS∶HSHS=2∶1(3)多只F1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杂交 雄兔既有长毛,又有短毛,且比例为1∶1,雌兔全为短毛B组 能力提升11.某玉米品种含一对等位基因A和a,其中a基因纯合的植株花粉败育,即不能产生花粉,含A基因的植株完全正常,现有基因型为Aa的玉米若干,每代均为自由交配直至F2,F2n植株中正常植株与花粉败育植株的比例是(  )A.3∶1      B.3∶2C.5∶1D.7∶1C [Aa的玉米自由交配F1为1AA∶2Aa∶1aa,F1产生的卵细胞为A∶a=1∶1,由于aa花粉败育,F1产生的精子为A∶a=2∶1,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结合产生的F2为2AA∶3Aa∶1aa,正常植株与花粉败育植株的比例为5∶1。]12.(2019·天一大联考)已知某种植物果皮的有毛和无毛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让多个果皮有毛的亲本自交,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毛∶无毛=7∶1(不考虑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致死情况)。下列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A.该植物果皮的有毛对无毛为显性B.亲本的基因型有DD、Dd两种,且比例为1∶1C.F1中d基因的频率为1/4D.F1果皮有毛植株中DD∶Dd=4∶1D [让多个果皮有毛的亲本自交,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毛∶无毛=7∶1,后代出现了无毛,说明了有毛对无毛为显性,A正确;Dd自交后代无毛的比例为1/4,而后代无毛的比例为1/8,说明亲本DD∶Dd=1∶1,B正确;子一代DD∶Dd∶dd=5∶2∶1,则d的基因频率=1/2×2/8+1/8=1/4,C正确;F1果皮有毛植株中DD∶Dd=5∶2,D错误。]13.(2018·平度三模)在某小鼠种群中,毛色受三个复等位基因(AY、A、a)控制,AY决定黄色、A决定鼠色、a决定黑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中基因AY纯合时会导致小鼠在胚胎时期死亡,且基因AY对基因A、a为显性,A对a为显性。现用AYA和AYa两种黄毛鼠杂交得F1,F1个体自由交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F1中小鼠的表现型和比例为黄色∶鼠色∶黑色=1∶1∶1B.子二代小鼠中黄色鼠比例为4/9C.子二代中AY的基因频率是1/4D.子二代小鼠中基因型为Aa的比例为1/8C [由分析可知,F1中小鼠的表现型和比例为黄色∶鼠色=2∶1,A错误;由分析可知,F2中黄色∶鼠色∶黑色=4∶3∶1,因此子二代小鼠中黄色鼠比例为1/2,B错误;子二代中AY的基因频率=(2+2)÷(2×2+2×2+2×2+1×2+1×2)=1/4,C正确;子二代小鼠中基因型为Aa的比例为2÷(2+2+2+1+1)=1/4,D错误。]14.某植物可自交或自由交配,在不考虑生物变异和致死情况下,下列哪种情况可使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交配3次后所得子三代中Aa所占比例为2/5(  )A.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自交3次,且每代子代中不去除aa个体B.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自交3次,且每代子代中均去除aa个体C.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自由交配3次,且每代子代中不去除aa个体nD.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自由交配3次,且每代子代中均去除aa个体D [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自交3次,且每代子代中不去除aa个体,则子三代中Aa所占比例为1/23=1/8,A项不符合题意;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自交3次,且每代子代中均去除aa个体,则子三代中Aa所占比例为2/(23+1)=2/9,B项不符合题意;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自由交配3次,且每代子代中不去除aa个体,符合遗传平衡定律。A的基因频率=a的基因频率=1/2,而且每一代的基因型频率均不变,则子三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所占比例)=2×1/2×1/2=1/2,C项不符合题意;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自由支配3次,且每代子代中均去除aa个体,由于存在选择作用,所以每一代的基因频率均会发生改变,需要逐代进行计算。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自由交配一次,子一代中AA∶Aa∶aa=1∶2∶1,去除aa个体,则子一代中有1/3AA和2/3Aa。子一代中A的基因频率=1/3+1/2×2/3=2/3,a的基因频率=1/3,子一代再自由交配,子二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2/3)2=4/9、Aa的基因频率=2×2/3×1/3=4/9,去除aa个体,子二代中有1/2AA和1/2Aa。子二代中A的基因频率=1/2+1/2×1/2=3/4,a的基因频率=1/4,子二代再自由交配,在子三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3/4)2=9/16、Aa的基因型频率=2×3/4×1/4=6/16,去除aa个体,则子三代中Aa所占比例为6/16÷(9/16+6/16)=2/5,D项符合题意。]15.科研人员将某纯合的二倍体无叶舌植物种子送入太空,返回后种植得到了一株有叶舌变异植株,经检测发现该植株体细胞内某条染色体上多了4对脱氧核苷酸。已知控制有叶舌、无叶舌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从变异类型分析,有叶舌性状的产生是________的结果,该个体为________(填“纯合子”或“杂合子”)。(2)让有叶舌变异植株自交,后代有叶舌幼苗134株、无叶舌幼苗112株,这一结果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孟德尔自交实验的分离比。(3)针对(2)中的现象,科研人员以有叶舌植株和无叶舌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统计母本植株的结实率,结果如下表所示。杂交编号亲本组合结实数/授粉的小花数结实率①♀纯合无叶舌×纯合有叶舌16/15810%②♀纯合有叶舌×纯合无叶舌148/15496%③♀纯合无叶舌×纯合无叶舌138/14198%由表中数据分析推断,该变异能导致________配子育性大大降低。(4)研究人员从上表杂交后代中选择亲本进一步设计测交实验,根据测交后代性状的出现情况验证上述推断。请写出实验的思路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基因突变 杂合子 (2)不符合 (3)(有叶舌)雄n(4)思路:从杂交组合①或②的后代中选择有叶舌植株为父本,从杂交组合③后代中选择无叶舌植株为母本,进行杂交,观察记录后代的性状表现。结果:后代出现少量的有叶舌植株,大量的无叶舌植株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