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09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秋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四章了解电路章末小结与提升习题(新版)沪科版
第十四章了解电路章末小结与提升电荷摩擦起电: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人们就说这些摩擦后的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两种电荷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规定为 正 电荷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规定为 负 电荷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电路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开路:在某处断开的电路短路:不经用电器而直接将电源两极用导线连通的电路电流定义:导体中的电荷向一定方向移动,就会形成电流单位:安培(A)、毫安(mA)、微安(μA)两种电路中的电流关系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 相等 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的总和电压概念:电荷在电路中定向移动时,电路两端需要电压单位:伏特(V)、千伏(kV)、毫伏(mV)两种电路中的电压关系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的 总和 并联电路中各并联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类型1 摩擦起电1.(济宁中考)打扫房间时,小易用干绸布擦穿衣镜,发现擦过的镜面黏上细小绒毛。擦过的镜面因 摩擦 而带了电,带电体有 吸引轻小物体 的性质,所以绒毛被吸在镜面上。 2.(淄博中考)如图所示,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戳穿)的轻质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吸管的一端,两者相互吸引。则(C)A.吸管带正电B.吸管与玻璃棒带同种电荷C.餐巾纸与吸管摩擦时,吸管得到电子D.餐巾纸与吸管摩擦时,吸管上的部分正电荷转移到餐巾纸上n类型2 电路3.一次安保演习,反恐小组的拆弹专家,拆除恐怖分子设置的定时爆炸设置,如图所示。为使爆炸装置停止工作,拆弹专家应剪断线 a (选填“a”或“b”)。拆除前起爆器上 没有 (选填“有”或“没有”)电流通过。 4.小强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按如图连接好了电路,闭合开关后,两灯均不发光,电流表无示数。为检测出电路故障,他做了以下操作:将导线接到b、c两点,两灯不亮、电流表无示数;将导线接到a、b两点,观察到灯L2亮,且电流表有示数,则电路故障可能是(D)A.灯L2断路B.灯L2短路C.电流表烧坏了D.灯L1断路类型3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5.(潍坊中考)汽车转向灯电路要求:左转弯时只能左转向灯亮,右转弯时只能右转向灯亮。不能出现操作转向开关,左、右转向灯同时亮的情况。下列设计最合理的是(B)6.为节省电能,楼道中的照明灯只有同时满足“黑天和有人路过楼道”时,才会自动亮。为满足用户要求,小强设计出了楼道照明灯的“智能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由“光控开关”和“声控开关”组成,请在图中完成电路连接。n答案:如图所示类型4 电流和电压7.如图所示的两只电流表的刻度盘也许是你没有见过的,请读出指针所指示的示数,甲为 3.5 mA,乙为 36 μA。 8.如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盐水,然后将连在电压表上的铜片和锌片插入盐水中,这样就制成了一个盐水电池。观察电压表的接线和指针偏转可知,锌片是盐水电池的 负 极,电池的电压为 0.6 V。 类型5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规律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V1的示数为4.5V,则电压表V2的示数是 4.5 V,电源电压是 4.5 V。 10.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A1的示数为1.2A,A2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nA.通过L1的电流为0.7AB.通过L1的电流为1.2AC.通过L2的电流为1.2AD.通过L2的电流为1.7A实验一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路图实物图实验过程1.用一只电流表分别测出A、B、C三处的电流2.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重新测电流,获取多组数据,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得出的电流规律更具有普遍性记录数据表格实验次数IA/AIB/AIC/A123n实验结论IA=IB=ICIA=IB+IC【针对训练】1.小亮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1)小亮连接电路时,若忘记断开三只开关,可能将电流表 A 烧坏,他要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应将开关 S2闭合,S1、S3断开 (填三只开关的断开、闭合情况); (2)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小亮发现两只灯泡的亮度不同,可能的原因是 两只灯泡的规格不同 ,发现其中两只电流表的指针偏转不同(实验前电流表指针已经调零),可能的原因是 电流表选择的量程不同 ; (3)小亮要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应将开关 S1、S3闭合,S2断开 (填三只开关的断开、闭合情况),小亮观察到电流表A和电流表A1的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A2的示数应该是 0.8 A; (4)测量结束后,小亮又换用灯泡进行多次实验,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使实验具有普遍性 。 实验二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路图实验1.用一只电压表分别测出L1、L2和AB两端的电压U1、U2、U2.更换灯泡型号,重新测电压,获取多组数据,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得出的电压规律更具有普遍性n过程记录数据表格实验次数U1/VU2/VU/V123实验结论U=U1+U2U=U1=U2【针对训练】2.杨云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规律”实验中:(1)杨云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2)开关闭合时发现两个灯都不亮,电压表有示数,故障可能是 L1断路 ;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用电压表测出灯L1两端的电压,并将数据记录表中;(4)仿照(3)分别测出BC和AC两端的电压,并将数据记录表中;UAB/VUBC/VUAC/V1.21.22.4n(5)通过分析表中实验数据,杨云得出结论: 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且各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 ; (6)谢娟同学说杨云的实验设计上有缺陷,其缺陷是 只做了一次实验 ; (7)琪紫同学说杨云的结论有一处错误,请指出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是 使用规格相同的灯泡 。 导体内部存在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当带电的物体与未带电的导体相互靠近时(如图所示),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会使导体内部的电荷重新分布;导体内与带电体电荷性质相反的电荷会被吸引到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导体内与带电体电荷性质相同的电荷则被排斥到远离带电体的导体的另一端。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规律:近端感应异种电荷,远端感应同种电荷。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叫做感应起电。静电感应现象只是导体中自由电荷的分布发生了改变,使得每个部分出现了某种多余的电荷而表现出带了电,导体中电荷的总量没有改变,符合电荷守恒定律。【针对训练】如图所示,不带电的枕形导体的A、B两端各贴有一对金箔。当枕形导体的A端靠近一带电导体C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A端金箔张开,B端金箔闭合B.用手触摸枕形导体B端时,A端金箔仍张开,B端金箔闭合C.用手触摸枕形导体后,先后将手和带电导体C都移走,两对金箔均张开nD.选项A中两对金箔带同种电荷,选项C中两对金箔带同种电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