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09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高中化学课时达标训练26专题4第二单元第二课时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苏教版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1.有关氨的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氨能在空气中燃烧B.氨水呈碱性C.氨气和酸相遇都能产生白色烟雾D.在反应NH3+H+===NH中,氨气失去电子,被氧化2.下列转化过程属于氨的固定的是( )A.氨气和HCl气体混合生成NH4Cl固体B.氨的催化氧化C.工业上用N2和H2合成氨D.NO遇到空气变为红棕色3.下列有关氨和铵盐说法正确的是( )A.氨和铵盐都易溶于水,都能生成NHB.氨气溶于水,溶液呈碱性,是因为生成了大量的NH3·H2OC.实验室制备氨气可用如图所示试剂和装置D.工业上可用氨气作制冷剂4.下列关于铵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所有铵盐中,氮元素化合价都是-3价 ②所有铵盐都溶于水 ③铵态氮肥不宜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④铵盐中都有铵离子 ⑤铵盐都能与碱反应,不能与酸反应A.①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5.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的实验原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氨气极易溶解于水的性质可以解释氨气的喷泉实验B.氨气的还原性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实验C.铵盐的水溶性大是实验室中用NH4Cl和Ca(OH)2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的原因D.NH3·H2O的热不稳定性可以解释液氨用作制冷剂6.如图,利用培养皿探究氨气的性质。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下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解释nA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NH3与浓盐酸挥发出的HCl反应产生了NH4Cl固体B浓硫酸附近无明显现象NH3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C氯化物溶液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AlCl3溶液D干燥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NH3是一种可溶性碱7.已知A为正盐,根据下列变化进行推断:(1)推断A、B、C、D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2)写出①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验证NH3和HCl的有关性质。实验前a、b、c活塞均关闭。(1)若要在烧瓶Ⅱ中产生“喷泉”现象,烧瓶Ⅰ中不产生“喷泉”现象,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2)若先打开a、c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在烧瓶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3)通过挤压胶头滴管和控制活塞的开关,在烧瓶Ⅰ中产生“喷泉”现象,烧瓶Ⅱ中不产生“喷泉”现象,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氨气是化学实验室常需制取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氨气通常有两种方法:①用固体氢氧化钙与氯化铵共热;②在常温下用固体氢氧化钠与浓氨水反应。(1)下面的制取装置图中,方法①应选用装置________(填“A”或“B”,下同),方法②应选用装置________。(2)在制取后,如果要干燥氨气,应选用的干燥剂是________。A.浓硫酸 B.固体氢氧化钠nC.五氧化二磷(3)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氨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课时达标训练(二十六)1.B2.选C 氮的固定是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NH3NH4Cl,A错;NH3NO,B错;N2NH3,C正确;NONO2,D错。3.选A 氨气溶于水生成NH3·H2O,它能部分电离出NH,铵盐溶于水可直接电离出NH,A正确;NH和OH-不能大量共存,氨水中不会有大量的NH4OH,B不正确;实验室制备氨气用铵盐与Ca(OH)2加热制取,如用NH4Cl直接加热,得不到氨气,C不正确;工业上可使用液氨作制冷剂,D不正确。4.选B ①NH4NO3中的氮元素化合价为-3、+5价;⑤中NH4HCO3能与酸反应生成CO2。5.选A B项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项铵盐的水溶性与制氨气无关;D项液氨用作制冷剂是利用氨的易液化的性质。故B、C、D选项均错误,A项正确。6.选A 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会产生氨气,氨气和酸反应生成相应的铵盐,遇到挥发性酸(如浓盐酸、浓硝酸)会产生白烟,B选项错误;氨水能够和某些难溶性碱的氯化物溶液(如AlCl3、FeCl3、CuCl2等)反应生成相应的难溶性碱,C选项错误;NH3的水溶液呈碱性,NH3·H2O是一种可溶性碱,D选项错误。7.解析:根据题中所述现象可知B为NH3,C为BaCO3。D为CO2;由A与BaCl2反应生成BaCO3可知A中含CO,由A与NaOH反应生成NH3可知A中含NH,则A为(NH4)2CO3。答案:(1)(NH4)2CO3 NH3 BaCO3 CO2(2)①Ba2++CO===BaCO3↓,NH+OH-NH3↑+H2O②BaCO3+2H+===Ba2++CO2↑+H2O8.解析:本题主要从NH3的性质和喷泉实验原理出发。(1)若要在烧瓶Ⅱ中产生喷泉实验,必然使烧瓶Ⅱ中压强小于大气压强,则根据NH3的性质,先打开a、b,再挤压胶头滴管即可。(2)若先打开a、c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则在a中NH3被水吸收,形成负压,Ⅰ中HCl进入Ⅱ中,HCl和NH3反应生成固体NH4Cl,生成白烟。(3)要在烧瓶Ⅰ中形成喷泉,就要形成负压,先打开a、c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片刻后,关闭a,打开b。答案:(1)先打开a、b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胶头(2)烧瓶Ⅱ导管口处产生白烟(3)先打开a、c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或先打开a活塞,挤压胶头滴管,再打开c活塞),片刻后,关闭a,然后打开b活塞9.解析:A装置适用于固体与固体加热制气体,B装置适用于液体与固体(或液体)不加热制气体。NH3为碱性气体,只能用碱性干燥剂。检验NH3一般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答案:(1)A B (2)B(3)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处,如试纸变蓝,说明气体已收集满(或其他合理答案)n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