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及解析广东省肇庆市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各地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及解析广东省肇庆市

‎【精品】2015年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及解析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 ‎1.一个两位数,个位上和十位上数字都是合数,并且是互质数,这个数最大是      。‎ ‎2.把一个棱长为6厘米的正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3.一个数的125%减去4.5所得的差是13.5,这个数是      。‎ ‎4.要配制一种浓度为10%的盐水,18克盐需要加水      克。‎ ‎5.一筐苹果分成A、B、C、D四袋,其中A袋占总数的,B袋占总数的,C袋是A、B之差的4倍,那么D袋与A、B、C三袋中的      袋同样多。‎ ‎6.一个圆柱,如果把它的高截短3厘米,它的表面积就减少94.2平方厘米,这个圆柱的体积减少多少立方厘米?‎ ‎7.在一个班里,女生占全班人数的,那么这个班的男、女生人数比是      。‎ ‎8.有一批零件,合格的与不合格的数量之比是4:1,那么这批零件的合格率是      。‎ ‎9.已知a比b多25%,那么a:b的最简比是      。‎ ‎10.要在一个直径是10米的圆形花坛周围修一条宽1米的小路,这条小路占地面积是      平方米。‎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0分)‎ ‎11.摩托车的速度比自行车的速度快15%,那么摩托车的速度是自行车的150%。   。(判断对错)‎ ‎12.比的前项一定,后项和比值成反比例。      。(判断对错)‎ ‎13.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r,高是2π r,那么它的侧面展开图一定是正方形。      。(判断对错)‎ ‎14.如果一个三角形每两个内角之差都等于0,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判断对错)‎ ‎15.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那么它们一定等底等高。      (判断对错)‎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6.在一个三角形中,两个内角度数的和小于第三个内角,这个三角形是(  )。‎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17.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米、b米、h米。如果高增加2米,新的长方体体积比原来增加(  )。‎ ‎  A.2ab立方米 B.2abh立方米 C.(h+2)ab立方米 D.(abh+22)立方米 ‎18.两根同样长的竹竿,如果第一根截掉米后,第二根截掉,这两根竹竿相比较(  )。‎ ‎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同样长 D.无法确定哪根长 ‎19.若被减数,减数与差这三个数的和为48,且减数是差的2倍,则减数为(  )。‎ ‎  A.6 B.8 C.12 D.16‎ ‎20.甲乙两人各走一段路,他们走的时间比是4:5,速度比是5:3,他们走的路程比是(  )。‎ ‎  A.12:25 B.4:3 C.3:4 D.25:12‎ 四、计算题。‎ ‎21.(20分)(2015•肇庆模拟)能简便的要用简便的方法计算:‎ ‎4.6×9+ +36÷﹣0.35× 4÷9+7÷9+16÷9‎ ‎[()÷]×(2.5+7.5) +(15×)÷()‎ ‎ ‎ ‎22.华美大酒店的主楼梯上计划铺上红地毯,已知这种红地毯每平方米售价40元,主楼梯道的宽2.5米,其侧面如图示(单位:米)。购买这种地毯要花多少元?‎ ‎ ‎ ‎ ‎ 六、解决问题。(共34分)‎ ‎23.李颖看一本科技书,看了3天,剩下120页,如果用这样的速度看3天,就剩下全书的。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 ‎ ‎24.一项工程,甲独做要小时完成,乙独做所需的时间比甲少,丙独做所需的时间比甲多小时,若甲、乙、丙三人合做,多少小时可完成这项工程?‎ ‎ ‎ ‎25.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距离是7.6厘米。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4小时相遇。已知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9:10,求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少行多少千米?‎ ‎ ‎ ‎26.一个水箱中的水以等速流出箱外,上午9:00时,观察到水箱中的水是满,到11点时水箱中只剩下的水,那么到什么时间水箱中的水刚好流完?‎ ‎ ‎ ‎27.李老师购买了一套新房子,房价45万元,他首期付了30%的房价款,剩余部分用贷款的方式还款。李老师除了还银行贷款外还要付利息,贷款10年,每月需付本息共3689.96元。这10年内,李老师每月要付给银行利息多少元?‎ ‎ ‎ ‎28.六年级三个班,一班人数占全年级人数的,三班人数比二班多。如果三班调走4人,和二班人数同样多。六年级共有学生多少人?‎ ‎ ‎ ‎ ‎ ‎[来源:学+科+网Z+X+X+K]‎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 ‎1.一个两位数,个位上和十位上数字都是合数,并且是互质数,这个数最大是 98 。‎ 考点:整数的读法和写法;合数与质数。 ‎ 分析:10以内的合数有:4、6、8、9,最大的是8和9,8和9并且也是互质数,要想组成最大的两位数,就要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出来,据此解答。‎ 解答:解:这个数最大是98;‎ 故答案为:98。‎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质数和合数的意义,还有互质数的意义。‎ ‎2.把一个棱长为6厘米的正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 169.56 立方厘米。‎ 考点: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 ‎ 分析:把正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那么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都等于正方体的棱长,再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即可计算出圆柱的体积。‎ 解答:解:底面半径为6÷2=3(cm),‎ 体积:3.14×32×6=169.56(cm3)。‎ 答: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169.56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169.56。‎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圆柱的体积公式,关键利用圆柱与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3.一个数的125%减去4.5所得的差是13.5,这个数是 14.4 。‎ 考点:百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 专题:文字叙述题。‎ 分析:把这个数看成单位“1”,先用13.5加上4.5求出这个数的125%,再除以125%就是这个数。‎ 解答:解:(4.5+13.5)÷125%‎ ‎=18÷125%‎ ‎=14.4‎ 答:这个数是14.4。‎ 故答案为:14.4。‎ ‎4.要配制一种浓度为10%的盐水,18克盐需要加水 162 克。‎ 考点:百分数的实际应用。 ‎ 专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分析:由题意可知,浓度为10%的盐水中含盐18克,则这18克盐占盐水总量的10%,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盐水总量是18÷10%克,则用盐水总量减去盐的克数,即得需加水多少克。‎ 解答:解:18÷10%﹣8‎ ‎=180﹣18‎ ‎=162(克)‎ 答:需要加水162克。‎ 故答案为:162。‎ 点评:首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盐水总量是多少克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5.一筐苹果分成A、B、C、D四袋,其中A袋占总数的,B袋占总数的,C袋是A、B之差的4倍,那么D袋与A、B、C三袋中的 B 袋同样多。‎ 考点:分数大小的比较。 ‎ 专题:分数和百分数。‎ 分析:首先用A、B两袋占的分率的差乘以4,求出C袋占总数的几分之几,进而求出D袋占总数的几分之几;然后判断出D袋与A、B、C三袋中的哪袋同样多即可。‎ 解答:解:C袋占总数的:‎ ‎()×4‎ ‎=‎ ‎=‎ D袋占总数的:‎ ‎1﹣﹣﹣=,‎ 所以D袋与A、B、C三袋中的B袋同样多。[来源:学*科*网]‎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的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C、D两袋各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6.一个圆柱,如果把它的高截短3厘米,它的表面积就减少94.2平方厘米,这个圆柱的体积减少多少立方厘米?‎ 考点: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 ‎ 分析:由题意知,把圆柱的高截短3厘米,表面积减少的部分就是截去的小圆柱体的侧面积,已知表面积减少了94.2平方厘米,可求得圆柱的底面周长,进而求得底面积,再乘3即得截去的小圆柱体的体积,也就是原来的圆柱体减少的体积。‎ 解答:解:底面周长:94.2÷3=31.4(厘米);‎ 底面半径:31.4÷3.14÷2=5(厘米);‎ 底面积:3.14×52=78.5(平方厘米);‎ 减少的体积:78.5×3=235.5(立方厘米);‎ 答:这个圆柱的体积减少了235.5立方厘米。‎ 点评:解答此题要注意:表面积减少的部分只是截去的小圆柱体的侧面积。‎ ‎7.在一个班里,女生占全班人数的,那么这个班的男、女生人数比是 5:4 。‎ 考点:比的意义。 ‎ 专题:比和比例。‎ 分析:先根据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求出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然后再求出男女生的比,最后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为最简整数比即可。‎ 解答:解:(1﹣):‎ ‎=:‎ ‎=5:4‎ 故答案为:5:4。‎ 点评:本题关键弄清单位“1”,然后运用单位“1”及女生的人数占的分率表示出男生的人数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由此进一步解答即可。‎ ‎ ‎ ‎8.有一批零件,合格的与不合格的数量之比是4:1,那么这批零件的合格率是 80% 。‎ 考点:百分率应用题。 ‎ 专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分析:因为合格的与不合格的数量之比是4:1,所以零件总个数是4+1=5份,零件的合格率是4÷(4+1)×100%,由此求出合格率即可。‎ 解答:解:4÷(4+1)×100%‎ ‎=4÷5×100%‎ ‎=80%‎ 答:这批零件的合格率是80%。‎ 故答案为:80%。‎ 点评:此题属于典型的百分率问题,都是用一部分数量(或全部数量)除以全部数量乘百分之百,计算时一定要找准对应量。‎ ‎9.已知a比b多25%,那么a:b的最简比是 5:4 。‎ 考点:求比值和化简比。 ‎ 专题:比和比例。‎ 分析:把b看作单位“1”,那么a就是1+25%,则a:b=(1+25%):1,然后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进而把比化成最简比。‎ 解答:解:a:b ‎=(1+25%):1‎ ‎=125:100‎ ‎=(125÷25):(100÷25)‎ ‎=5:4‎ 故答案为:5:4。‎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化简比的方法,另外还要注意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而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商,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 ‎10.要在一个直径是10米的圆形花坛周围修一条宽1米的小路,这条小路占地面积是 34.54 平方米。‎ 考点:圆、圆环的面积。 ‎ 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分析:小圆的半径是10÷2=5米,大圆的半径是5+1=6米,利用圆环的面积=大圆的面积﹣小圆的面积,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小圆的半径是10÷2=5米,大圆的半径是5+1=6米,‎ ‎3.14×(62﹣52)‎ ‎=3.14×(36﹣25)‎ ‎=3.14×11‎ ‎=34.54(平方米)‎ 答:这条小路占地面积是 34.54平方米。‎ 故答案为:34.54。‎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圆环的面积的计算方法的灵活应用。‎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0分)‎ ‎11.摩托车的速度比自行车的速度快15%,那么摩托车的速度是自行车的150%。 × 。(判断对错)‎ 考点:百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应用。 ‎ 专题:分数和百分数。‎ 分析:把自行车的速度看作单位“1”,那么摩托车的速度是自行车的:1+15%=115%;由此解决问题。‎ 解答:解:摩托车的速度比自行车的速度快15%,那么摩托车的速度是自行车的:1+15%=115%;‎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列代数式,关键是读懂题意,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代数式。‎ ‎12.比的前项一定,后项和比值成反比例。 正确 。(判断对错)‎ 考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 专题:压轴题。‎ 分析: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分析数量关系,找出一定的量(前项),然后看那两个变量(后项和比值)是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从而判定成什么比例关系。‎ 解答:解:因为前项:后项=比值,所以后项×比值=前项(一定);‎ 可以看出,后项和比值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后项变化,比值也随着变化。‎ 前项一定,也就是后项和比值的乘积一定,所以后项和比值是成反比例关系。‎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13.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r,高是2π r,那么它的侧面展开图一定是正方形。 × 。(判断对错)‎ 考点:圆柱的展开图。 ‎ 专题:压轴题。‎ 分析:根据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其长为底面周长,宽为高来计算后判断即可。‎ 解答:解:侧面展开后上下底的周长(底面周长)=2πr。‎ 如果是直角展开,则是正方形,如果不是直角,则是平行四边形,‎ 又因为侧面展开后平行四边形的上下底=高=2πr。‎ 侧面展开后的图可是平行四边形或正方形。‎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14.如果一个三角形每两个内角之差都等于0,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 。(判断对错)‎ 考点:三角形的分类。 ‎ 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含义: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据此解答。‎ 解答:解:由分析可知:如果一个三角形每两个内角之差都等于0,则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即180÷3=60°,所以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含义,应注意灵活运用。‎ ‎15. 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那么它们一定等底等高。 × (判断对错)‎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 ‎ 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分析:本题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通过举反例即可作出判断。‎ 解答:解:底4,高6的三角形面积是4×6÷2=12,‎ 底3,高8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3×8=24,‎ 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但平行四边形和这个三角形不是等底等高。‎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的面积的2倍这一结论,但是反过来,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的2倍,不能确定它们就是等底等高。‎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6.在一个三角形中,两个内角度数的和小于第三个内角,这个三角形是(  )。‎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考点:三角形的分类。 ‎ 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分析:三角形的三角内角和等于180度,如果其中两个内角之和小于第三个内角,说明第三个内角大于90度,根据钝角三角形的含义: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可知: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解答:解:三角形的三角内角和等于180度,如果其中两个内角之和小于第三个内角,说明第三个内角大于90度,因此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用到的知识点:(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2)钝角三角形的含义。‎ ‎17.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米、b米、h米。如果高增加2米,新的长方体体积比原来增加(  )。‎ ‎  A.2ab立方米 B.2abh立方米 C.(h+2)ab立方米 D.(abh+22)立方米 考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 分析:因为长方体的底面大小不变(长、宽不变),高增加2米,新的长方体体积比原来增加的体积,即为增加同样底面积、高为2米的长方体的体积,根据“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a×b×2‎ ‎=2ab(立方米)‎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还可以先根据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求出后来长方体的体积和原来长方体的体积,然后用后来长方体的体积减去原来的长方体的体积。‎ ‎18.两根同样长的竹竿,如果第一根截掉米后,第二根截掉,这两根竹竿相比较(  )。‎ ‎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同样长 D.无法确定哪根长 考点:分数大小的比较。 ‎ 专题:分数和百分数。‎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两根竹竿的长度不知道,所以无法确定剩下的竹竿的长度的关系,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因为两根竹竿的长度不知道,所以无法确定剩下的竹竿的长度的关系。‎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的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两个,一个表是具体数量,一个表示分率,无法比较大小。‎ ‎19.若被减数,减数与差这三个数的和为48,且减数是差的2倍,则减数为(  )。‎ ‎  A.6 B.8 C.12 D.16‎ 考点:和倍问题。 ‎ 专题:和倍问题。‎ 分析:若被减数+减数+差=48,因为被减数=减数+差,所以减数+差=48÷2=24,且减数是差的2倍,则把24三等分,差占一份是8,减数占两份是16;据此得解。‎ 解答: 解:减数+差=48÷2=24‎ 减数=24×=24×=16‎ 故选:D。‎ 点评:根据被减数﹣减数=差,推出被减数=减数+差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0.甲乙两人各走一段路,他们走的时间比是4:5,速度比是5:3,他们走的路程比是(  )。‎ ‎  A.12:25 B.4:3 C.3:4 D.25:12‎ 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比的应用。 ‎ 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行程问题。‎ 分析:假设甲所用的时间为4,则乙所用时间为5;甲的速度为5,则乙的速度为3,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分别求出甲的路程和乙的路程,进而根据题意求比即可判断。‎ 解答:解:(4×5):(5×3)‎ ‎=20:15[来源:学,科,网]‎ ‎=(20÷5):(15÷5)‎ ‎=4:3‎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用到的知识点:(1)比的意义;(2)路程、时间和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四、计算题。‎ ‎21.(20分)(2015•肇庆模拟)能简便的要用简便的方法计算:‎ ‎4.6×9+ +36÷﹣0.35× 4÷9+7÷9+16÷9‎ ‎[()÷]×(2.5+7.5) +(15×)÷()‎ 考点: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 专题:运算顺序及法则。‎ 分析:(1)把分数化为小数,利用乘法的分配律简算;‎ ‎(2)(4)(5)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根据除法与分数的关系,变为分数,再利用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进行计算。‎ 解答:解:(1)4.6×9+‎ ‎=4.6×9+4.6‎ ‎=4.6×10‎ ‎=46‎ ‎(2)+36÷﹣0.35×‎ ‎=+36×﹣0.35×‎ ‎=+20﹣0.25‎ ‎=3.8+20﹣0.25‎ ‎=23.55‎ ‎(3)4÷9+7÷9+16÷9‎ ‎=++‎ ‎=‎ ‎=3‎ ‎(4)[()÷]×(2.5+7.5)‎ ‎=[()÷]×10‎ ‎=[()÷]×10‎ ‎=5÷2×10‎ ‎=××10‎ ‎=‎ ‎[来源:Zxxk.Com]‎ ‎(5)+(15×)÷()‎ ‎=+10÷‎ ‎=+‎ ‎=。‎ 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式中数据,运用合适的简便方法计算。‎ ‎22.华美大酒店的主楼梯上计划铺上红地毯,已知这种红地毯每平方米售价40元,主楼梯道的宽2.5米,其侧面如图示(单位:米)。购买这种地毯要花多少元?‎ 考点: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 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分析:根据题意,综合图形,可把楼梯分别向上向右平移,得到一个矩形,然后再计算矩形的面积,最后再根据公式单价×数量=总价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利用平移线段,把楼梯的横竖向上向右平移,构成一个矩形,长为5.3米,宽为2.9米,‎ 红地毯的长为:5.3+2.9=8.2(米),‎ ‎40×(8.2×2.5)‎ ‎=40×20.5‎ ‎=820(元);‎ 答:购买这种地毯要花820元。‎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利用平移的知识,把要求的所有线段平移到一条线段上进行计算。‎ 六、解决问题。(共34分)‎ ‎23.李颖看一本科技书,看了3天,剩下120页,如果用这样的速度看3天,就剩下全书的。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考点:分数除法应用题。 ‎ 专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解答:解:(3+3)÷(1﹣)‎ ‎=6‎ ‎=10(天)‎ ‎10﹣3=7(天)‎ ‎140÷(7÷10)‎ ‎=140‎ ‎=200(页)‎ 答:全书共有200页。‎ 点评:首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已知数量占全书的分率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24.一项工程,甲独做要小时完成,乙独做所需的时间比甲少,丙独做所需的时间比甲多小时,若甲、乙、丙三人合做,多少小时可完成这项工程?‎ 考点:工程问题。 ‎ 专题:工程问题。‎ 分析:甲独做要小时完成,乙独做所需的时间比甲少,即乙所用时间是甲的1﹣=,所以乙需要4×=2小时,又丙独做所需的时间比甲多小时,所以丙需要4+=5小时,将总工量当作单位“1”,则甲、乙、丙的工作效率分别是1÷4、1÷2、,然后求出三人的效率和后,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单位“1”除以三人的效率和,即得三人合作需要几小时完成。‎ 解答:解:4×(1﹣)‎ ‎=4×‎ ‎=2(小时)‎ ‎4+=5(小时)‎ ‎1÷(1÷4+1÷2+)‎ ‎=1÷(++)‎ ‎=1÷‎ ‎=(小时)‎ 答:三人合作需要小时。‎ 点评:首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乙、丙所需时间,进而求出三人的效率和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25. 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距离是7.6厘米。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4小时相遇。已知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9:10,求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少行多少千米?‎ 考点:比例尺应用题。 ‎ 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 分析:图上距离和比例尺已知,依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即可求出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再据“速度和=路程÷相遇时间”即可求出二者的速度和,二者的速度比已知,利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就能求出各自的速度,进而求出速度差。‎ 解答:解:7.6÷=38000000(厘米)=380(千米)‎ ‎380÷4=95(千米/小时)‎ ‎95×=45(千米/小时)‎ ‎95﹣45=50(千米/小时)‎ ‎50﹣45=5(千米)‎ 答: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少行5千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之间的关系,以及相遇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速度和=路程÷相遇时间”的灵活应用。‎ ‎26.一个水箱中的水以等速流出箱外,上午9:00时,观察到水箱中的水是满,到11点时水箱中只剩下的水,那么到什么时间水箱中的水刚好流完?‎ 考点:简单的工程问题。 ‎ 专题:工程问题。‎ 分析:9时到11时一共是2小时,水减少(﹣),再除以2,即可求出每小时减少几分之几,再用除以每小时减少的量,求出流完这些水还需要多长时间,再从11时进行推算即可。‎ 解答:解:(﹣)÷2‎ ‎=÷2‎ ‎=‎ ‎÷=(小时)‎ 小时=40分钟 从11时再过40分钟就是11时40分 答:到11时40分水箱中的水刚好流完。‎ 点评:本题先根据工作量÷工作时间,求出工作效率,再用剩下的工作量除以工作效率求出还需要的工作时间,进而进行推算。‎ ‎27.李老师购买了一套新房子,房价45万元,他首期付了30%的房价款,剩余部分用贷款的方式还款。李老师除了还银行贷款外还要付利息,贷款10年,每月需付本息共3689.96元。这10年内,李老师每月要付给银行利息多少元?‎ 考点:存款利息与纳税相关问题。 ‎ 专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分析:李老师首付了30%的房价款,所以他贷了(450000×70%)的款。贷款十年,故可求出每月应还的贷款。又有“本息=本金+利息”,故每月要还的利息用本息减每月应还贷款即可。‎ 解答:解:李老师贷的总额:450000×(1﹣30%)=315000(元)‎ 李老师每月应还贷款:315000÷(12×10)=2625(元)‎ 每月应还利息:3689.96﹣2625=1064.96(元)‎ 答:李老师每月要付给银行利息1064.96元。‎ 点评:这种类型属于利息问题,弄清本息=本金+利息是关键,找清数据与问题,代入公式计算即可。[来源:学|科|网Z|X|X|K]‎ ‎28.六年级三个班,一班人数占全年级人数的,三班人数比二班多。如果三班调走4人,和二班人数同样多。六年级共有学生多少人?‎ 考点:分数四则复合应用题。 ‎ 专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分析:一班人数占全年级人数的,则二三班人数占总人数的1﹣=,又三班人数比二班多,即三班人数是二班的1+=,则三班人数占总人数的×=,如果三班调走4人,和二班人数同样多,即此时三班人数占总数的×,则这4人占总人数的﹣×,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这4人除以其占总人数的分率,即得总人数是多少人。‎ 解答:解:1﹣=‎ ‎1+=‎ ‎4÷(×﹣×)‎ ‎=4÷(﹣)‎ ‎=4‎ ‎=132(人)‎ 答:六年级共有学生132人。‎ 点评:首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已知数量占单位“1”的分率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