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2-12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六年级总复习教案《确定物体的位置》
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下册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测量、计算、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用“数对”或“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的过程,并能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计算出物体所处位置的实际距离。 2.学生在确定位置中体会数学的价值,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发展空间观念。 3.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日常生活现象,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准确用数对、方向和距离描述平面图中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1.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2.综合应用确定位置和比例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量角器、直尺、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谈话: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确定物体的位置与我们有过多次的亲密接触,我们曾学过用不同的方法来描述物体位置,下面就让我们穿越时间的隧道,再去寻访一下它留给我们的知识烙印。(板书课题: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小组探究,知识梳理。 我们都学过哪些确定物体在平面中位置的方法呢? 学生自主回顾,小组内交流整理互相补充。 教师巡视,同时参与学生的小组学习,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三)汇报交流,提炼建模。 (1)用方向描述物体的位置。 预设: ① 如我们教室里面的物体,可以用上、下、前、后、左、右来描述这些物体的位置。 ②还可以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北、西南来描述物体的位置。(教师板书基本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北、西南) 举例说明教室里面和学校周围物体的位置。 (2)用方向、角度、距离结合起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用什么方法能更准确的确定平面图形中物体的位置呢? 预设:用方向、角度、距离结合起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出示右图:你能描述一下A点的位置吗? 学生描述:一艘轮船A在灯塔的北偏东45°约200米处。 教师质疑:要准确的描述物体在平面图形中的位置,必须清楚哪几个要素?还要明确什么?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方向、角度、距离,还要明确观测点。 (3)用数对描述物体的位置。 在平面图中,除了可以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位置外,我们还学过用什么方法确定位置? 预设:还可以用数对来表示。 教师相机板书:数对 想一想:如何用数对来确定位置? 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得出: 数对确定位置: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向后数。 数对的写法: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两个数用逗号隔开,外面加上小括号。如第三列,第四行,表示为(3,4)。 师板书:(列,行) 出示右图: 如:A点的位置在第3列,第3行,就可以表示为(3,3) (4)小结:无论用距离和方向还是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我们都得借助图形,才能更直观、更形象、更准确地表示出物体的位置。这种方法在数学上叫作数形结合(板书)。 过渡:学习数学就是为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方向和距离、数对这些确定位置的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下面我们运用这些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吧!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一)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新课堂同步学习与探究》第86页的基础园地第1题 4 3 2 1 1 2 3 4 (1) 的位置是( , ); 的位置是( , ); 的位置是( , )。 (2)你的位置在(1,4)这一点上,快写上你的名字吧。 建议: 第(1)题学生同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第(2)题引导学生明白题意,指一名学生板书(明确:写名字,不要写 “我”。) 2.出示 教材111页“应用与反思”第1题。 右图是从公园到商店的路线图。 (1)从公园到商店怎么走? (2)说说从商店到桃园的路线。 建议: (1)学生仔细观察图,了解图上提供的信息,同位交流。 (2)从公园到商店怎么走需要用到什么?引导学生不仅要说清方向、角度,还应说清距离。 (3)说说从商店到桃园的路线。注意描述语言的准确。 (4)教师总结:生活中我们描述物体位置时,我们常会用到方向和距离 (二)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1.出示 教材111页“应用与反思”第2题。 建议: (1)学生读题并独立思考。 (2)组内交流,全班汇报。教师质疑:他应该发送哪条信息?你是怎样知道渔船到牛山岛的距离的?说说理由。 (3)引导学生明确:第(1)条信息没明确角度和距离,第(2)条信息没明确角度,而第(3)条信息明确了方向、角度和距离,能够准确确定位置,所以应该发送第(3)条信息。 (4)教师强调:在救援时,要想准确有效地传递求救信息,信息必须满足“方向与距离“的三要素:一是坐标原点,二是方向,三是距离。 2.出示 教材111页“应用与反思”第3题: 建议: (1)学生独立在图中写出各个场所的数对。 (2)在小组里互相检查、评议。 (3)重点强调:一般对于坐标图而言,第一列为0列,第一行为0行,不要误认为第一列为1列,第一行为1行,这是很容易犯的错误。 (三)拓展练习,发展新知。 1.教材第81页第2题 如图,点M表示小明的座位,点N表示小乐的座位,点F表示小芳的座位。 北 8 F● 7 6 N● 5 M● 4 3 C ● 2 1 0 1 2 3 4 5 6 7 8 (1)小明的座位是第5组第3个,表示为M(5,3); (2)点C表示班上年龄最小的同学的座位,表示为C( , ); (3)小乐的座位在第( )组第( )个,表示为N( , ); (4)小芳东面相邻同学的座位表示为( , );南面相邻同学的座位表示为( , );西面相邻同学的座位表示为( , );北面相邻同学的座位表示为( , )。 建议: (1)学生仔细观察图,了解图上提供的信息。 (2)独立思考,先同位交流,再集体交流。教师强调: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要注意分清这两个数分别表示的意义。 (3)老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集体订正。(同时对于为了方便观察,混淆人名,把人名标在图中的学生提出表扬,学生没有这样做的,老师可以提出。) 2.《新课堂同步学习与探究》109页第3题。 (1)如果大本营的位置表示为(4,3),那么宝塔的位置表示为( , ),小清山的位置表示为( , ) (2)观察站在鸣山的北偏东30°方向,距鸣山600米的地方,请你在图中标出观察站的位置。 友情提示: (1)学生独立审题,明确信息。仔细观察,图中呈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组织小组交流讨论:有什么办法确定观察站相对大鸣山的位置? 让学生明确用方向、角度和距离确定观察站的位置。 结合图中各地点的位置关系绘制出平面图,根据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出大鸣山到观察站实际距离。 (3)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4)代表展示,全班交流。 师生交流小结: ①用方向和距离来表示物体的准确位置; ②选定参照点(原点),建立直角坐标; ③确定方向; ④确定比例尺,算出实际距离。(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三、梳理总结,提升认知。 1.这节课,我们一起整理复习了小学阶段学过的确定位置的方法,通过今天的整理复习,你对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有关知识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学生自由发言。 2. 教师总结,提升认知: (1)知识点归纳:通过这节课的复习,我们进一步研究了用数对、方向和距离描述平面图中物体的位置。这些确定位置的方法不但可以描述或确定平面图中物体的位置,还可以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物体的位置。 (2)数学方法归纳:今天我们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复习了用方向和距离以及数对的知识来确定物体的位置,这种方法既用到了“图”,也用到了“数”,相信大家掌握了这种方法后,会对以后的数学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 3.知识延伸: 今天我们研究的是在同一平面内通过方向和距离、数对来确定位置,其实,生活中确定位置还有一些不同的情况。(课件出示:卫星)我们现在通过卫星进行全球的定位、导航,它应用于航海、航空等许多领域。临近下课,老师还有一个难题。(课件出示:两架飞机的航线),从图上看,在某一个时刻,它们会在同一点相遇,它们会不会相撞呢?(不会,这两架飞机高度不同。)如果不在同一平面,又怎样确定物体的位置呢?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一起研究研究吧! 板书设计: 确定物体的位置 基本方向: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 方向和距离:方向、角度、距离, 明确观测点。 数对:列 行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 (1)回顾梳理,提炼建模。 在本课一开始我首先让学生回忆思考我们在小学阶段都学过哪些确定物体在平面中位置的方法呢?以此来唤起学生的认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再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对前面知识加以系统复习,培养学生回顾与反思的习惯和能力。 (2)联系实际,资源优化。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本节课,我选择性使用 教材、北师版教材和《新课堂同步学习与探究》的习题,资源交互运用。练习设计层层深入,由浅到深、由易到难,难易适度,既对基础知识进行深化,又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同时,课后的知识延伸也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3)设计巧妙,突破难点。 本节课的难点是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综合应用确定位置和比例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难点的处理上,有扶有放,适时讲解,把操作、思维和语言的表述有机地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确定位置方法的理解与掌握。 2.使用建议: 学生在方向上表示度数时容易出错,不清楚角的度数是哪个方向偏向哪个方向的。教师要强调,习惯上,我们以南北方向为基准测量角度。另外,有些习题进行了问题补充,教师可根据学生接受程度和课堂进度,随时对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3.需要破解的问题: 本节课是借助坐标图来研究方向和距离、数对的,是否还需再补充一些关于“坐标系”的其它知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