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课时分析 第二单元第3课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教科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六年级科学下册课时分析 第二单元第3课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教科版

第3课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 (一)背景和目标 ‎ 学生对米饭太熟悉了,对米饭的味道了如指掌。或许有一部分学生还有这样的经验,咀嚼米饭的时间长了,口腔内的米饭会出现甜味,这是怎么回事?本课就从这个现象开始,引导学生探索与米饭、淀粉有关的化学变化。‎ ‎ 米饭的成分主要是淀粉,碰到碘酒会产生色合,在这里,我们并不要求学生去掌握反应机理,而是观察米饭、淀粉与碘酒反应时出现的现象,认识到这种颜色变化是化学变化的一种形式。利用碘酒与淀粉的特性反应,可以鉴别含有淀粉的食物。小学阶段,对物质化学反应的认识,一般都停留在现象的观察和描述上,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机理。同时,一般学生对化学变化产生的现象都是很感兴趣的,这有助于他们进行有限度的科学探索。‎ 科学概念 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 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 过程与方法 用细心体验、分析推理、实验验证的方法获得结论。‎ 通过实验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探索新事物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 每组一些米饭、一些淀粉、一小瓶碘酒、一支滴管、几种常见的食物。‎ ‎(三)教科书说明 ‎ 内容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会变味的米饭”“米饭、淀粉和碘酒”“淀粉的踪迹”“制作神秘的信件”。‎ ‎ 第一部分:会变味的米饭 ‎ 平常学生在吃饭的时候,一般不会尝到米饭的甜味。只有我们细细品尝米饭、长时间地咀嚼米饭的时候,才会感觉到米饭产生了甜味。教科书用这样的活动来引人,观察米饭在口腔里的变化。当口腔中的米饭出现甜味的时候,它变成了什么物质?既然米饭是不甜的,产生甜味的物质就不是米饭了,这是符合学生思维的推理。根据这个证据,我们可以断定甜味的物质肯定不是米饭,也就是说,米饭在口腔里发生了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 如果要探索米饭为什么在口腔里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了什么新物质,那 就必须涉及到唾液的作用。唾液里含有淀粉酶,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对某些化学反应具有催化作用。淀粉酶在常温下能很快使淀粉水解,生成麦芽糖,所以我们感觉到了甜味。教科书没有朝这个方向设计,而是引导学生再去咀嚼馒头的外皮,看能不能感觉到甜味。实际上也能够感觉到甜味的,因为馒头的外皮主要成分也是淀粉(馒头皮淀粉糊精的含量很高),因此在唾液的作用下,也会转化为麦芽糖。教科书第30页色块上的文字资料,是帮助学生理解米饭产生甜味的原因。‎ ‎ 第二部分:米饭、淀粉和碘酒 ‎ 在米饭上滴一滴碘酒,马上会出现蓝色,生成的物质是一种色合物。当学生看到这种现象的时候,就在考虑:为什么会呈现蓝色?是化学反应吗?是不是米饭中的主要成分起了作用?因此教科书引导学生来观察米饭的主要成分一淀粉。‎ ‎ ‎ 3‎ ‎ 观察淀粉可以用感官观察,教科书第30页中间的插图,就是提醒学生可以用手去摸淀粉,体会触觉对淀粉的感觉。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观察淀粉与碘酒的反应。在淀粉上滴上碘酒,也会呈现蓝色,可见米饭、淀粉都有共同的特点,它们遇到碘酒都会发生颜色反应。这是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教科书明确告诉学生,蓝色的物质是一种新物质。这是一种淀粉和碘的色合物,新物质的名称不需要学生掌握。‎ ‎ 在这里,我们应该提醒学生,操作时滴管不能碰到米饭和淀粉。‎ ‎ 第三部分:淀粉的踪迹 ‎ 利用淀粉和碘酒反应的颜色变化,我们可以来检验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教科书提供的图中有十多种食物,日的是提醒学生,可以检验的食物很多,要尽量利用实验手段进行检验,增加自己的经验。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可以选择当地的各种食品进行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类。由于食品中的淀粉含量不同,与碘酒之间的反应可能没有像米饭与碘酒的反应那么明显,因此在操作时要适当等待一段时间,或者把食物切开,在切口上滴碘酒,效果会明显。‎ ‎ 第四部分:制作神秘的信件 这是一个有趣的活动,是寻找淀粉的踪迹活动的延续。由于淀粉不溶解于冷水,所以配制淀粉液时,最好用热水溶解,经充分搅拌,静置后,过滤得到澄清的淀粉溶液。‎ ‎(四)教学建议 ‎ 1.会变味的米饭。‎ ‎ 做这个活动时,要准备一些米饭和几个白面包,尽量让学生体验,还要注意操作的顺序。‎ ‎ (1>品尝一口米饭,马上说说米饭的味道。‎ ‎ (2)咀嚼大约1-}-2分钟,米饭中出现了什么味道?‎ ‎ (3)思考:米饭是甜的吗?米饭出现了甜味,说明它发生了什么变化?‎ ‎ (4)咀嚼一小块白面包1 ^-2分钟,会出现甜味吗?‎ ‎ (5)你认为出现甜味与什么原因有关?‎ ‎ (6)阅读教科书第30页的资料,你知道了什么?‎ ‎ 如果学生提到了唾液的作用,教师要肯定下来;如果学生认为是咀嚼时,把米饭、白面包中的糖分挤出来了,那么可以再做一个实验进行验证。‎ ‎ 把一些米饭放人杯子中反复挤压或捣碎,就像米饭在口腔中咀嚼一样,1^-2分钟之后,拿出来尝味道。如果甜了,说明米饭中本身就有糖分;如果不甜,说明米饭产生出甜味,还需要唾液的作用。‎ ‎ 2.米饭、淀粉和碘酒。‎ ‎ 做这项活动之前,首先要观察淀粉。因为在前一个活动中,学生已经知道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那么淀粉是怎样的?米饭和淀粉的关系又是怎样的?‎ ‎ (1)观察淀粉的外观特点,描述手摸淀粉时的感受。‎ ‎ (2)用滴管在米饭上滴一滴碘酒,观察到什么?你认为蓝色的东西还是米饭吗?‎ ‎ (3)在淀粉上滴一滴碘酒,观察出现了什么现象?‎ ‎ (4)米饭、淀粉碰到碘酒产生的蓝色的物质,是新物质吗?‎ ‎ (5)阅读教科书第30页的叙述,你明白什么?‎ ‎ 做这项活动的时候,建议米饭和淀粉的量不要太多,养成节约的习惯。‎ ‎ 3.淀粉的踪迹。‎ ‎ 用碘酒来鉴别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是寻找淀粉踪迹的另一个活动。让学生先进行预测,再进行实验是教科书的要求。其中的意义是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能力。‎ ‎ 4.制作神秘的信件。‎ ‎ 这个活动,建议在课外进行。教师要把调制淀粉液的方法告诉学生。有一个简便的办法是:把米饭煮成粥,掺水,用上层清液就可以了。‎ 3‎ 3‎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