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2-11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人教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课件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
卜 算 子· 咏 梅 毛 泽 东 风 雨 送 春 归 , 飞 雪 迎 春 到 。 已 是 悬 崖 百 丈 冰 , 犹 有 花 枝 俏 。 俏 也 不 争 春 , 只 把 春 来 报 。 待 到 山 花 烂 漫 时 , 她 在 丛 中 笑 。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 人之一。新文化运动和 “五四”爱国运动的直 接组织者和领导者。对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 传播起过重要作用。李大钊 本课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烈士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写的,这年 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16周年,所以文章题目叫《十六年前的回忆》。 这篇回忆录,把我们带到那腥风血雨的年代…… 词语 埋头 含糊 军阀 避免 局势 僻静 魔鬼 苦刑 严峻 残暴 匪徒 拘留 法庭 安定 占据 会意 执行 过度 含糊:不明确;不清晰。 军阀:指拥有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人。 局势:泛指 [政治、军事等] 一个时期内的发展情况。 轻易:本课指十分容易随随便便。 恐怖:惊慌、害怕。 一拥而入:形容很多人同时闯进门来。 严峻:严肃而厉害。 会意:领会别人没有明确表达的意思。 绞刑:死刑的一种,用绳子勒死。 沉着:冷静,镇静,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 一、标注段落。 二、思考:作者回忆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共32自然段) 作者重点回忆了父亲李大钊被害的事情。 请同学们结合题目,看注释,读第 1自然段,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被害日”指什么? ——1927年4月28日 • 2~7自然段:写父亲被捕前的一些事情。 • 8~17自然段:写父亲被捕的经过。 • 18~29自然段:写父亲最后一次和我们见面的情景。 • 30~32自然段:写父亲被害后,一家人非常悲痛。 被捕前 被捕时 法庭上 被害后 时 间 顺 序三、默读课文的2-32自然段,并思考:作者 回忆了十六年前的哪些事情?找出相对应的 段落,概括地说一说。 用心地读一读“被捕前”的部分, 把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勾画出来,把你 的体会标注在旁边。 被捕前 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 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 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 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 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 怪可惜的。” 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 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 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 “不是常对你说吗?我 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 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①父亲早出晚归;②张作霖要派人检 查;③父亲烧了一些书籍和文件;④含 糊地对待我的提问;⑤工友阎振三被抓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 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 “不是常对你说吗?我 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 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分角色读一读“被捕时”的部分, 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被捕时李大 钊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被捕时 你从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呢? • “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 • •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 • 父亲保持者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 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语言、神态描写 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就听见啪,啪……几声 尖锐的枪声,接着是一阵纷乱的喊叫。 一会儿,外面传来一阵沉重的皮鞋声。 “不要放走一个!”窗外一声粗暴的吼声。穿灰制服 的宪兵,穿便衣的侦探,穿黑制服的警察,一拥而入,挤 满了这间小屋子。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 他们每人拿着一支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 那个满脸横肉的便衣侦探指着父亲问阎振三∶“是认 识他吗?” “哼!你不认识?我可认识他。”侦探冷笑着,又吩 咐他手下的那一伙,“看好,别让他自杀,先把手枪夺过 来!” 他们夺下了父亲的手枪,把父亲全身搜了一遍。 残暴的匪徒把父亲绑起来,拖走了。 “什么?爹!”我瞪着眼睛问父亲。 我紧跟在他身后,走出院子,暂时躲在 一间僻静的小屋里。 对比 法庭上 认真读一读“法庭上”的部分,画 出最令你感动的地方,说说你的感受。 • 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 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 • 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 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 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 外貌、神态描写 •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 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 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脸 上 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 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 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能说说对这句话 的理解吗? 被害后 默读最后三个自然段,结合文中的 句子、词语或段落,说一说你感受到了 什么,并试着读一读。 我们回到家里,天已经全黑了。第二天,舅老爷到街上去买报。他是从街上哭着回来的, 手里无力地握着一份报。我看到报上用头号字登着“李大钊等昨已执行绞刑”,立刻感到眼 前蒙了一团云雾,昏倒在床上了。母亲伤心过度,昏过去三次,每次都是刚刚叫醒又昏过去 了。 过了好半天,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 “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 子。” 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我低声对母亲说∶ “妈,昨 天是4月28日。”母亲微微点了一下头。 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我低声对母亲说∶ “妈, 昨天是4月28日。”母亲 微点了一下头。 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 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外貌、神态描写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从作者的表达角度看: ①更加突出地表现了作者对父亲被害的事情 记忆深刻; ②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怀念。 从读者的体会角度看: ①读后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更加清楚; ②读后得到的印象和感受更加深刻。 (结尾段)我又哭了,从地上捡 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 了一遍。我低声对母亲说:“妈, 昨天是4月28。”母亲微微点了 一下头。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