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2-11 发布 |
- 37.5 KB |
- 9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word全一册
第一单元 1.草 原 【教学内容】 教科书P2~4内容。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包含的意思。 4.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5.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到过草原吗?在电影、电视中见过草原吗?作者用他的亲身经历,向我们介绍了草原的天,草原的地,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读读课文,想想作者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景象?(让学生初步感知) 二、检查预习 1.读生字词。 2.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和易写错的字。学生互相解词。 三、讨论分段 1.这篇访问记按什么顺序记叙了访问的过程?(这篇访问记按地点转换的顺序写了访问的过程:初入草原→蒙古包外→蒙古包里→告别草原。) 2.按访问的过程。课文可以分为几段?为什么? (可以有三种分法:(1)按自然段和前面的分析可分为5段;(2)按初见草原景色→访问陈巴尔虎旗,可分为2段;(3)按初入草原→途中见闻→蒙古包外、内,可分为3段。学生按其中哪一种方法来分段,都可以。) 四、朗读课文 第1段:看到了草原的美丽景色。第2段:初入草原,快到陈巴尔虎旗时看到的景色。第3段:蒙古包外的握手欢迎。第4段:蒙古包内的盛情款待。第5段:斜阳下的话别。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初步学习了《草原》这篇文章,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理解课文,领略草原的美丽风光,感受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 二、组织自学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草原有什么特点?作者的心情怎样? 2.同桌互相讨论。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交流点拨 1.看录像后读课文,说说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找出句子读一读。 2.展示句子。看画面并轻声地读这些句子,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草原的?读句子,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简单地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3.指名读,体会草原的美和大。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2)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3)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连起来把这些优美生动的句子读一读。评读,该怎么读。 4.过渡:仅仅读出喜爱、赞美的语气就够了吗?看看作者当时的心情吧!第一次看到草原,面对满眼翠绿,怎不让人感到愉快和惊叹,你们怀着愉快的心情,带着惊叹的语气,去读读看。指名读。 5.你来到了草原,最想干什么?用“既……又……既……又……”连起来说一句话。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这是真的吗?(运用拟人的手法,也突出了草原的美。) 四、组织自学 过渡:草原的天很可爱,景色也很迷人,草原人民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该怎样理解?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交流点拨 1.读了课文,蒙古族同胞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体现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的语句很多,拿出笔把每小节中你最喜欢的句子画出来,同桌互相说说喜欢的原因。 3.指名说,体会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 (1)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① 看画面。② 学生说。③ 指图说:男女老少穿着艳丽的服装,骑在马上,衣襟与绸带迎风飘舞,确实像一条七色彩虹。④ 把“飞”改成“跑”行吗?他们为什么要跑得那么快?⑤ 所以在读时要体现这种急切的心情;指名读。 (2)也不知是谁的手……民族团结互助。① 如果你是访问团的一员或是蒙古族中的一个,当时你会说些什么?② 指名说。③ 说着你想说的话,和前后左右的同学握握手,体会一下当时主客相见热闹的场面。 (3)干部向我们……我们再回敬。① 学生说。② 蒙古族同胞还用什么招待我们?读句子。③ 他们盛情地招待我们,访问团的每一个成员对他们都充满了感激之情。带着这种感情读读。④ 指名读。 (4)“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① 这句话怎样理解?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大家站在蒙古包外,望着一望无际的草原,在夕阳下,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话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的深厚情谊和依依惜别的感情。)② 让我们带着依依惜别之情,集体朗读这句话。 六、全文总结 1.课文具体写了作者见到的草原美景和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远道迎客、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草原的静态美和蒙古族人民欢迎客人时热情欢腾的动态美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2.草原上的美丽风光让我们深深陶醉,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让我们深受感动。民族团结互助是大家共同的心愿。 【板书设计】 草 原 初到草原——草原的景色动人 受到欢迎——由寂静变热闹 热情相见——气氛热烈 盛情款待——食品丰富,有歌有舞 愉快联欢——载歌载舞 【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富有形象感和画面感,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这种语言及句式的写法。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感情朗读的指导,并结合同学们心目中的草原概况,边读边想象文中的草原画面,养成边读边想的好习惯。 2.丁香结 【教学内容】 教科书P5~7内容。 【教学目标】 1.品析文章语言,把握丁香花的形象特点。 2.准确理解作者寄托于丁香的情思,学习借物说理的写作方法。 3.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悟优美的语言,领悟写法。 4.领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学会豁达、勇敢地面对人生的问题。 【教学重点】 品析文章语言,把握丁香花的形象特点。 【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作者寄托于丁香的情思,学习借物说理的写作方法。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出示图片)文学作品中许多花草树木都被赋予某种品格,如梅花象征高洁,牡丹代表富贵,菊花寓意坚贞,松柏喻指傲岸长青等。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课文——《丁香结》,作者又赋予丁香结什么样的情感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个究竟吧。 2.作者介绍:宗璞,原名冯钟璞,当代作家,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多年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代表性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中篇小说《三生石》。《弦上的梦》和《三生石》分别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另有著作:《我是谁》《铁箫人语》。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画出生字词,注意把课文读通顺。 (2)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2.学生按照提示要求自学。 3.交流学习情况,进行重点指导。 (1)认读生字、新词:指名读。男女生读。全班齐读。 (2)学写字词:师指导书写;学生练写,个别展示,集体评议。 (3)理解词语。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评议。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丁香结》写的是作者多少年来心里一直装着丁香,装着古人吟咏丁香的诗句,在一次春雨中忽然发现一柄柄的花蕾恰似一个个的“结”,于是联想到“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开始了作者的人生体悟。从古人的“丁香结”的诗句开始,作者写到了微雨,写到了人生的愁怨和不顺心的事,感悟到了生命需要“结”,否则就平淡无味的人生认识。) 3.分段并概括段意。 师:这篇课文一共6个自然段,可以分成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分别从生长环境、开放态势、花的气味、花的形状、花的颜色描写了丁香花。主体写丁香花样貌。第二部分(第4~ 6自然段):分别从古人眼中的丁香花、作者提出的疑问、作者的浮想联翩描写了丁香花。最后以一个反问句作为总结,意义深远,告诉了读者要以豁达胸怀对待人生中的“结”。主体写作者对丁香结的感悟。) 四、品读课文,总结感悟 师:谁说草木无情?它们也各有自己的品性与精神。宗璞笔下的丁香就是如此。作者从多个角度展现了丁香花的形象,丰富了丁香花的内涵,不禁让我们喜欢上了这一簇簇的可爱的丁香花。这是一篇清新雅致的散文,你喜欢作者笔下的丁香花吗?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读一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1.学生自由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2.展示读,并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第2课时 一、回顾旧课,导入新课 1.师:上节课,我们跟随作者宗璞初步领略了美丽的丁香花,丁香花的形象已经深深印刻在我们的心里,你喜欢哪部分,想把你喜欢的句段读给大家听吗? 2.师:作者笔下的丁香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作者是怎样描写丁香花的?又赋予丁香花什么样的情感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第二课《丁香结》。 二、精读课文,加深感悟 (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1~3自然段。 2.思考: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哪里的丁香花,各是怎样的?找出你喜欢的描写丁香花的句子。 3.学生交流、汇报。(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城里街旁、宅院里的丁香花;第二自然段描写的是校园里的丁香花;第三自然段描写的是我家屋外的三棵白丁香。) (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好在哪里?(这句话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丁香花呈现的样貌,“探”“窥”两个动词形象地突出了丁香花的体态娇小,姿态动人。) (2)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你从这句中,能知道什么?(丁香花的颜色、气味。)在晚间能辨出是丁香花的原因是什么?(丁香花独特的淡淡的幽雅的甜香,能使人一下子辨别出来。) (3)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檐前积雪”指的是什么?(丁香花。)“香气直透毫端”说明了什么?(说明香气非常浓郁。)为什么说“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丁香花虽然微小却繁多,单个的固然单薄,可是众多的花聚到一起就形成许多簇,使整棵树耀眼夺目。) 4.思考:想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花的?(形状:星星般的小花,许多小花形成一簇;颜色:紫色、白色;气味:淡淡的幽雅的甜香。) 从感觉角度分析,形状,颜色,气味是哪种感觉?(视觉、嗅觉。) 作者赋予丁香什么样的品格?(灵动优雅、洁白无瑕,可爱芬芳。)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指名读第4~6自然段。思考:在这部分,哪些是作者对丁香花的具体描写?哪些是作者对丁香结的感悟? 2.研读第4自然段,感受雨中的丁香。 (1)雨中的丁香是怎样的?(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师:在这几句中,雨中的丁香具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表现雨中的丁香?(格外妩媚,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紫色的丁香比作印象派的画,表现了雨中的丁香色彩如流动一般,紫色与白色自然交融,给人极美的感受。) (2)师适时呈现: 代赠二首(其一) 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摊破浣溪沙 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古人对丁香寄寓着怎样的情感?怎样理解作者引用的古人的诗句,引用它有什么作用?(“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这两句诗中把花蕾丛生的丁香,喻人愁心不解,丁香在古人的眼中就是惆怅的代表,愁思的象征。作者引用古诗句有利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使意境更加优美。) 3.研读第5自然段,思考:什么是丁香结?它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为什么要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结?(本义: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象征意义:人生中不顺心的事(愁怨)。作者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结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丁香花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二是丁香花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 (1)作者多年赏花,为什么今年突然明白了丁香结的内涵?(雨后赏花的触动。) (2)补充介绍:作者自身经历的感悟。(经受病痛折磨。) 4.研读第6自然段。 (1)默读第6自然段,思考:作者对丁香结什么态度?你从哪里能看出来?(作者对丁香结的态度是从容、豁达、积极的。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吗?) 师:古人寄托在丁香结的情感是愁思,是忧怨,这从李商隐的《代赠二首》和李璟的《摊破浣溪沙》中就可以体会到。而作者一反古人寄托在丁香结上的情感,以开阔的胸襟为今天的读者开阔一个“丁香结”全新的艺术境界。 (2)出示:“结,是解不完的;人生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吗?”指名读,全班齐读。 师:谁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永远也解不完的,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永远也解不完的结,我们的人生才充满乐趣,我们的明天才更加灿烂。) (3)师:人生的道路上充满了荆棘,学完了课文,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人生的挫折与不幸? (4)全班齐读第六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1.师总结:丁香的脉脉香气驰骋了作者的想象,也给了我们尺幅千里的功效,让我们感受到了因丁香而带来的欢愉。多少年了,作者心里一直装着丁香,装着“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然而,一次雨中的偶然发现,给了作者新的感悟:结,是解不完的;人生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然而正是这解不完的结,才让我们的人生充满了挑战,充满了乐趣。这正是我们要找到的答案。 2.揭示主题。 师:想一想,这篇文章,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遇到不顺心的事是经常的,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把它看作是生活有益的补充,所以,我们要以豁达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结”:生命既需要春光无限的阳春,有丁香如雪,幽雅香甜;同时,也需要细雨中连接的丁香结,愁肠挂肚,百转千回。) 【板书设计】 丁香结 形状 颜色 气味(视觉 嗅觉) 丁香结 人生才充满乐趣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学生们知道了借物说理的写作方法,对于“丁香”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在教学中,学生们自主学习能力体现得还不够,还是以老师点拨、教授为主,朗读也较为缺乏,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注意及改进,将课堂还给学生。 3.古诗词三首 【教学内容】 教科书P8~9内容。 【教学目标】 1.会写3个字,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介绍作者及建德江。 二、教授新课 1.出示学习要求:(出示图片) (1)在自学的基础上,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这首诗的内容。 (2)背诵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这首诗的意思。 2.出示古诗内容:(出示图片) (1)整体感知: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边欣赏边理解诗意。 (2)个体感知:借助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可小组内交流。 (3)说一说:你认为你理解了哪句,说出来让同学们欣赏一下。 (如果有不理解的诗句,教师相机点拨) (4)比一比:谁来用自己的话说出这一首诗的意思。(小组比赛) (5)问一问:客人的“愁绪”有哪些?后两句诗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6)读一读:有感情地朗读。 (7)背一背:比比谁背得快。 三、复习巩固 对照图片,发挥想象,用第一人称来描述古诗内容。(先写后说) 四、古诗欣赏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五、课后作业 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第2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杭州西湖以其秀丽的湖光山色和名胜古迹而闻名中外,最让文人们扬眉吐气的便是那长长的苏堤。知道它是在谁的带领下建造而成的吗?(北宋大诗人苏轼在杭州做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封泥构造而成的,后人为了纪念苏轼,便给这长堤命名为苏堤。) 2.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首苏轼的诗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读读这长长的题目,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写诗的时间是在六月二十七日,农历的盛夏;地点是在望湖楼;醉是诗人写诗的状态,说明诗人喝了些小酒而做的诗)你连起来说一说。 3对于苏轼,你了解多少?(简介苏轼)这节课让我们一同走进古诗,去品读,去吟诵,去感受作者写诗的情怀。 二、民主导学 (一)任务一:自由朗读古诗,小组内交流诗句的意思;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西湖雨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品读古诗。同学们小组交流讨论得热火朝天,哪个小组愿意为我们展示,做一个精彩的开头。 预设一: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 (1) 黑云和打翻的墨水,白雨和跳动的珍珠有什么关系?(像。) (2) 作者是通过什么把他们联系到一起的?(观察和想象。) (3) 想象画面,理解跳珠。(是雨点落在船上,又被弹起才形成跳珠。)这是一场怎样的雨?(滂沱大雨,瓢泼大雨,倾盆大雨。)这一团滚滚而来的黑云和一阵歘歘而下的白雨形成了色彩美;打翻的墨汁和跳动的珍珠形成动态美。 (4) 短短时间,黑云翻墨,白雨跳珠,苏轼看到了 ;短短时间,雷声轰鸣,大雨滂沱,苏轼听到了 ; 短短时间,深深笔尖,有感而发,苏轼写下了 。 (5)在这两句诗中, 诗人巧妙而贴切的比喻让西湖色彩丰富,活跃灵动,美不胜收,你还知道哪些诗中也有这样生动的比喻?(学生交流)(《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6)这大胆的想象,多么美,多么浪漫,难怪人们称其为苏仙。黑云白雨过后,天地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各个小组继续交流。 预设二:忽。 (1)忽是什么意思?在这里体现了什么?(变化之快。)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预设三:水如天。 (1)如是像的意思,水像天一样的 。 (2)想象画面,学生说。水如天一样 。 2.吟诵古诗。 (1)想象画面读:古人读诗,诗中有画,让我们边读边想象诗中画面。 (2)七言绝句的读法:二二三,四三。 (3)平仄读,一声二声为平声,读的长些;三声四声为仄声,读的短些。 (4)打着节拍读:古人读诗,是拍着手,踏着脚,打着节奏来读的,所以也叫踏歌,让我们也这样读一读。 (5)吟唱,自唱。 (二)任务二:结合搜集到的背景资料,说说苏轼这首诗想要表达什么?我们从这首诗中学到什么?(从创作背景、人生经历,诗的风格来思考)学生自学,师巡视。 展示交流: 1.对西湖晴雨的喜爱,对大自然的喜爱。 2.苏轼为人坦荡,有志于改革朝政且勇于进言,因始终坚持自己的见解,遭到朝廷当权的排挤打压,被贬官三次,流放到八个地方,做地方官时,勤于政事,为百姓做实事,灭蝗救灾,抗洪筑堤,政绩卓著。 3.诗中的乌云、白雨有了象征意义。象征朝堂风起云涌的新党与旧党之争,预示着这一切就像疾风骤雨一样,终会归于平静;还象征着自己被贬的悲惨遭遇,象征着人生道路上的各种阻碍,这些都会归于平静。 4.作者特别喜欢这首诗歌,在他五十岁再返西湖时,写道: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 5.让我们再回当年,望湖楼上,凭栏远眺,不禁吟诵出苏轼的诗。在他五十岁再返西湖时,写道: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 三、全诗总结 短短的一首诗,仅仅二十八个字,我们就读出了西湖疾风骤雨的美,黑云翻墨的美,白雨跳珠的美。还寻到了二十八个字背后的那种精神情怀,面对风浪挫折乐观从容地面对。这就是诗歌的独特魅力。 【板书设计】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第3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齐背辛弃疾词《清平乐·村居》。 2.揭题。 二、布置初读 1.自由诵读:字字正确、句句通顺。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三、初读检查 1.(出示课件)指名读,正音;齐读。 2.质疑,引导解疑。 四、小组学习 1.用心读,边读边想画面。 2.小组内互说,有感情地朗读。 五、小组交流 1.自由说自己印象最深的画面。 ① 引词句。② 说画面。③ 作补充。④ 练诵读。 2.范读。学生闭眼想象完整画面。 3.(出示课件)说完整画面。 ① 小组内互说。② 独立说或合作说完整画面。 4.配乐诵读。 ① 指名诵读。② 简评。③ 齐诵,可变换方式。④ 练背。 六、补充积累 (出示课件)补充辛弃疾词《南乡子》《破阵子》,师生齐诵。 【板书设计】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景 情 乡村夏夜 舒适喜悦。 【教学反思】 古诗学习切忌逐句讲解,力避烦琐分析之嫌,但古诗学习毕竟有规律可循。一首诗一般总有诗题、诗人、诗句三部分。如果仅仅停留在“解释”上,肯定枯燥乏味、了无生趣。基于自己这样的理解和思考,我又结合多媒体来辅助自己的教学,在画面的选择上紧紧围绕诗的意境和情感。 4.*花之歌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0~11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领悟诗中拟人形象的情感内涵。 2.反复朗读课文,感受排比句式营造出的散文诗的节奏感和音韵美。 3.领悟作者使用比喻、拟人含蓄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感受排比句式营造出的散文诗的节奏感和音韵美。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使用比喻、拟人含蓄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诗人有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在他笔下,事物都有生命,有灵气,有个性,它们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构成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同时,它们又闪烁着理性的光辉,给人以启迪。 1.读诗谜,猜猜“我”是谁?纪伯伦这首诗很适合在不看题目时,让学生根据十分形象的词语“猜谜”,猜猜“我”是谁。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真切地体验作者语言的隐趣,让学生对这种写法有一个初步的感受,迅速抓住诗歌主体。 2.给出谜底,“‘我’是花”,小结入题。 二、课前预习,检查情况 1.根据意思写词语。 (1)把自己比作仅有的香花而自我欣赏。比喻自命清高。( ) (2)柔美的样子,多用来写景物。( ) (3)大得没有可以与之相比的。形容极大。( ) (4)盘旋舞动的样子。( ) 2.作者简介:纪伯伦,黎巴嫩作家、诗人、画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与印度的泰戈尔齐名,被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两位巨人”。 三、自主朗读,读出韵味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出指导,让学生在大声朗读的实践中,把文本读足、读熟,去感受散文诗独特的音韵美,进一步理解诗意。 四、读想结合,发现隐喻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我”是花? 第一段:自然界中循环往复的花开花落。“大自然说出来”喻指花开,“又收回去”喻指花落;“然后又说一遍”喻指这个过程的循环往复。 第二段:交代花的整体形貌和生长环境,远观犹如草坪中亮丽的星星点点。 第三段:这是花的四季变化。 五、课文探究,解决问题 1.有哪些美好的品质值得我们赞赏? (1)“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这几句写出了花的什么样的品质或精神?(花的奉献精神。) (2)“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可以看出花和世界关系如何?(与世界和谐相处。) (3)“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仔细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这是花在享受亲爱的世界无私给予的同时,坚持追求光明的决心和行动。) 2.是怎样借助修辞表现花的美好?(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含蓄地表达情感。) (排比、比喻的连用,使语言富于节奏感和音韵美,呈现出浓郁的诗情画意。) 3.配乐朗读纪伯伦的《花之歌》,在音乐声中读散文诗,体会作者寄予诗歌的特殊情感。 六、练习内化,当堂测试 本诗开篇连用四个比喻“我是……”,构思精巧,语言清新。请你也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写一写你心目中的“花之歌”吧。 【板书设计】 花之歌 花的成长与芬芳以及花的凋谢 花的态度,花的精神 【教学反思】 通过总结全文,使学生对文本要表达的主题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揭示文章的主题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以问题作为牵引,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自主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问题精而不多,很好地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思考。 第二单元 5.七律·长征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6~17内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诗句,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领会全诗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教师简介历史背景: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军发动了五次“围剿”。从1931年到1934年,在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指引下,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之后,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为了保存革命力量,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长征,北上抗日。长征途中,1935年4月,党中央在贵州省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的错误路线对党的统治,从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从失败走向胜利。党中央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现已撤销省的建制)、甘肃、陕西等11个省,在整个长征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红军战士击溃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毛泽东同志写下了《长征》这首诗,从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所遇到种种困难和红军战士在战胜这些困难时所表现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二、范读,教读 1.老师先范读课文,明显暗示出诗句停顿节奏。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学生按节奏试读,达到能读上口、会停顿的程度。 三、读句,释词 1.读每一句诗,先理解句中词语的意思。(远征:指二万五千里长征。万水千山:“万”和“千”都不是实数,而是说无数的山、无数的水,实指在长征中遇到的无数艰难困苦。等闲:平平常常的意思。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边境。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绝的样子。细浪:翻着浪花的细流。乌蒙:即乌蒙山,位于云南、贵州两省交界处。磅礴:气势雄伟。泥丸:泥团子,小泥球。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铁索:指大渡河上的泸定桥,红军过桥时桥上只剩下13根铁索。岷山:在四川省北部,绵延四川、甘肃两省边境,海拔4000米左右,终年积雪。三军:这里指红军队伍。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2.再读诗句,说说每一句话的意思。(“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战士不害怕在长征中遇到的无数艰难困苦,这些艰难困苦在红军眼里被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在红军眼里不过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在红军看来,不过像泥丸一样在脚下滚过去。“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江两岸是悬崖峭壁,水流很急,激流拍岸,给人以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泸定桥上的铁索悬挂在水流湍急的江面上,使人有寒气逼人的感觉。“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更让红军战士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过了岷山,心情豁然开朗,个个笑逐颜开,表现了红军历尽艰难险阻,取得长征胜利的喜悦。) 第2课时 一、复习检查 朗读全诗。指名背诵并解释全诗。 二、体会情感 1.指名读开头两句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师:这两句是全诗的总起,从1934年10月到1935年10月,红军徒步长征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每天跟敌人、饥饿、疲劳、伤病及自然界的困难作生死的搏斗。这中间的艰难险阻是可想而知的,但红军战士对这一切的回答是什么?你从这里感受到什么?指导朗读这两句诗,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自由朗读全诗,思考:从哪些诗句中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你是怎么想的?让学生根据下面的提示,在四人小组里练说。 3.学生交流后,汇报。 4.你能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吗? 5.想象诗句所展示的画面,体会“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等词语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1)轻声读中间四句诗,想象一下红军过五岭、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情景。(观看录像) (2)交流。 (3)讨论“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这四个词语中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6.红军长征途中征服了万水千山,作者为何只选择五岭、乌蒙、金沙江和大渡河来写? 7.齐读最后两句。 师:毛泽东用“更喜”来形容什么?这突出了红军的什么精神?。 三、欣赏歌曲 欣赏歌曲《长征》。 四、总结全文 伟大的长征虽然已经过去八十多年了,但红军的英雄形象还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五、扩展阅读 推荐毛泽东的另一首歌颂长征的词《忆秦娥·娄山关》。 【板书设计】 七律·长征 不怕 远征难 更喜 英勇 只等闲 乐观 【教学反思】 《长征》这首诗,细析教材,会发现首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统领全文,下面的诗句都是具体表现。因此,在整体把握之后,扣住“难”和“只等闲”,运用背景资料、音频等多种资源让学生在直观中、情境中体验,从而达到与文本对话的目的,发出对红军战士豪迈、乐观情绪的赞叹。 6.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8~20内容。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按照课后提纲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3.懂得根据文章表达的需要,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通过理解五壮士英勇歼敌、壮烈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 学习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引入:在抗日战争年代,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十四年抗战。十四年中,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涌现了千千万万民族英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狼牙山五壮士》,就是发生在河北省保定地区狼牙山的一个真实故事。 二、感知课文 (一)默读预习要求,联系课前预习,谈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放录音,听课文,感知课文。 1.这五名战士是怎样完成任务的?结果怎样?我们一起听录音。 2.说说五壮士的英雄事迹。 3.课题中哪个字最能体现他们的精神?什么精神? (三)自学课文。 1.投影出示自学要求,指名读。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3.结合课后思考练习题,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练习说段意。学生自学课文。 4.分小组学习,讨论重点词语和分段情况,练习说段意。交流学习情况。 5.指名读,读准生字的字音。理解重点词的意思。 6.画出你认为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读一读。 7.分段,说段意。(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四)指名读课文。 1.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哪些段落写得详细,哪些段落写得简略。 三、质疑问难 课文为什么要把五位战士称为“五壮士”? 他们有哪些勇敢的表现和壮烈的举动?表现了他们的什么精神? (一)自读课文,讨论交流。 1.五位壮士的勇敢和壮烈表现在他们引敌上山、痛击敌人的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上。 (1)出示课文内容,指名读。 (2)找出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的动作和神态的词句,从他们不同的神态和动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同学们带着满腔的仇恨,一起朗读课文。 2.课文的第三段也表现了五壮士的勇敢和壮烈。 (1)讨论回答:他们完成任务后,为什么往三面都是悬崖的狼牙山顶峰棋盘陀转移?出示课文内容,指名读。 (2)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3.课文的第四段写五壮士在峰顶歼敌,没有了子弹,他们就用石头砸,更表现了他们的勇敢和壮烈。 (1)默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 (2)在峰顶歼敌是从几方面来写的?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4.五壮士最后英勇跳崖,这是多么悲壮啊! (1)哪些词语表现了五壮士的英勇悲壮? (2)讨论回答:说说“屹立”的意思。五壮士为什么“露出胜利的喜悦”?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板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 舍生忘死的壮心 壮烈豪迈的壮言 英勇顽强的壮行 为群众为革命 英勇顽强、不怕牺牲 宁死不屈的壮举 受任于危难的壮志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在理解描写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上,体会五壮士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的献身精神。全文写出了五壮士的壮心、壮言、壮行、壮举和壮志,通过这五壮,体现了五壮士的精神,是对学生进行感人至深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7.开国大典 【教学内容】 教科书P21~25内容。 【教学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理解词语,学习排比句。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认识双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教学重点】 体会开国大典盛况,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板书课题 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1.学生轮读课文。 2.学生提出词语疑问,师生给予解决。 3.默读课文,思考讨论课文主要内容,写了哪几部分?(大典前、大典时、大典后) 三、品读语句,构建画面 欣赏着这样盛大的开国大典,再回忆看过的电影,你的心情怎样? 1.自主读书,读中悟情。 打开课本,速读课文,从中选择出你体会最深,认为最能表达人民激动、自豪的一个场面,练习朗读,读出感情。 2.合作品读,点拨深化。 (1)学生自由汇报,整体交流朗读,师生适当评价。 (2)教师相机点拨,进一步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3)激发学生想象,抓重点词句指导朗读。 四、创设情景,强化情感 1.展示学生自编自办的“庆国庆”手抄小报。 2.播放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庆典录像。 五、设问促思,升华情感 这节课,我们一起重温了开国大典那庄严盛大的历史时刻,不禁心潮起伏,那么你想说些什么? 六、主题阅读,自主学习 1.学生自读,做批注。 2.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七、作业设计,拓展延伸 1.我会积累。(摘抄背诵优美句段) 2.我会运用。(运用本文的表达方法,试着以“节日的夜晚”为题写一个片段,写出夜晚焰火的形态变化,灯光的设置,人群的反应等或写写生活中的“ 庆典”,写出参加人员,会场设置,台上表演人员的表现及台下来宾的表现等。) 【板书设计】 开国大典 大典前 人多 大典时 升旗 阅兵 激动、自豪 大典后 游行队伍 【教学反思】 利用形象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处于和课文内容协调的氛围中,有求知的欲望和兴趣,从而学得愉快,学有所获。在初读全文前,先给学生提供了有关“开国大典”的电视录像,让学生具体感知当时情景;具体体会大典庄严、隆重的气氛及人民的情感时,又再次出现了大典各程序的幻灯片,目的都是为引导学生入境,缩短主体感知与文字的距离,使其学得有趣味。 8.* 灯 光 【教学内容】 教科书P26~30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多好啊”在文中多次出现,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悟郝副营长的美好心灵,学习他不怕牺牲的精神,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回报祖国。 4.让学生体会生活之美、生命之美,提高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辨别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的宽广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学习先烈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由具体的事物而产生的联想。 【教学过程】 一、揭题,练说 1.板书课题。 2.练说。教师提问: (1)你见过什么灯?它们的形状是怎样的?分别用在什么地方? (2)这些灯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如果没有这些灯,生活会是怎样的?有了这些灯生活又变得怎样?(学生联系实际,在说的过程中已经对“我”漫步天安门广场感到“光明”和“温暖”有了具体的认识。) 二、理文,练说 1.读课文,弄清人物间的关系。(“我”与郝副营长,虽然工作性质不同,但目的是一个,即消灭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 2.读课文,弄清火光与灯光的关系。 (1)战斗间隙,郝副营长划着 ,借着 看一本书,书上的插图画的是 。他充满了对未来的 。 (2)守敌的围墙被炸开一个 ,突击连马上 ,后续部队在黑暗里 ,在这 的时刻,郝副营长划着火柴,点燃了 , 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3)战斗胜利了,现在孩子们能够在 学习,可他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 。 3.读课文,弄清文中三个“多好啊”之间的关系。(课文三次出现“多好啊!”这句话,可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来,标上序号,然后读一读上下文,找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说这些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了什么?然后通过小组交流、集体汇报的形式,帮助学生弄清这一问题。第一次说这话是对天安门广场“灯光”的赞叹,是引起我回忆的直接原因。第二次说这话的是郝副营长,他看了书中插图后,对图上的孩子能在灯光下看书深感羡慕。第三次说这话的依然是郝副营长,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三、激情,练读 1.指导学生读回忆部分。(郝副营长的话要读出沉思、询问、回忆、憧憬的语气;激战部分要读出“猛烈”“着急”;战斗结束部分,语速放慢,读出对战友无限崇敬之情。可采取指读、组内读、齐读等形式。) 2.指导朗读课文首尾段。(这部分总的基调是流畅,读出对战斗深沉的怀念。)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学生在感情朗读当中自然感受到当前生活的幸福,联想到先烈的献身精神,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四、拓展,作业 1.简介作者,鼓励课外阅读。 2.写出学习本文后的感想。 3.鼓励学生课外阅读《七根火柴》《三人行》。 4.练笔:仿照课文的叙述形式写篇作文,内容自选。 【板书设计】 灯 光 广场 灯光 一声赞叹 (多好啊) 幸福生活 阵地 火光 憧憬未来 (多好啊) 生命换取 【教学反思】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使学生深刻理解郝副营长高尚的精神世界。但由于本课时代背景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因此,在课堂上,我用了很多时间去讲解当时的环境,这与阅读课文的教学思想相违背。我应该在课前引导学生去收集有关资料。 第三单元 9.竹节人 【教学内容】 教科书P36~39内容。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品味关键字词句,学习阅读回忆记叙类文章的方法。 2.通过品读文本,启迪学生对于自己平时生活的联想,感悟身边事物的乐趣。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品味关键字词句,学习阅读回忆记叙类文章的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课文的朗读,掌握阅读回忆记叙类文章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声音响亮地朗读标题。 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二、画面想象 1.师:作者是怎么在童年时代寻找乐趣,度过这段时间的? (自己做玩具,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 2.师:你们见过竹节人吗?文章的哪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竹节人? (第3段“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再锯成八截短的,分别当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 “纳鞋底”“缝衣服”的区别。(纳:补缀,缝补;现多指密密地缝。) 3.师:你们的童年时光,又是怎么度过的?为什么作者的童年时代和我们的童年时代存在差别?(手机,电视,书)(自由发言) (因为时代不同,物质条件不同,因此流行的东西也不一样。补充材料:70年代彩色电视兴起,2000年手机才逐渐普遍,而我们的作者是1950年出生的。) 4.师:让我们通过课文,再来仔细了解一下那个时代的乐趣。请同学们自由读文章,画出最打动你的句子,想想到底是哪一点打动了你,稍后举手交流。(句子有无特殊描写手法,细节的生动点在哪里。) (1)“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年纪——拟人。裂缝像黄河长江——比喻)(形状相似,而且具有一定的危险:“一不小心,掉笔”) (2)“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通过细节描写,准确表现竹节人是如何站立。比喻的手法,将竹节人和健美的小伙子比,生动又形象地表现出竹节人的威风凛凛。) 小结:语言文字就像一幅灵动的画面,尤其是一些细节的描写,更有助于我们想象画面。因此,我们在阅读记叙类文章的时候,边读边想象画面就能加深对句子的理解。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三、学习方法 1.师:虽然我们和作者玩的东西不一样,但是每一个孩子的童年也有相似之处。请在文中找找,哪些地方让你觉得与你的生活有相似之处,你仿佛也经历过?作者又是如何描写这段相似的经历?(通过时间、人物) “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作鸟兽散。” (时间:文章把“下课时”“上课了”“下课后”作为三个时间节点,表现出学生对于斗竹节人的沉迷,且此时沉迷的对象是孩子们。 人物:在这段内容中,主要出现了两个方面的人物,一个是孩子们,另一个是老师。文中“虎视眈眈”“大步流星”“怒气冲冲”等都表现了老师的严肃,可怕的形象。与之相矛盾的是下课后老师“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地玩竹节人,表现了老师与“我们”相似的特点。) 小结:在阅读记叙类文章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时间、地点、人物对文章进行分析,这有助于我们理清文章内容,了解人物性格。(教室、办公室的窗口) 2.师:请同学们根据分析,再次分段读一读下课的时候,同学们的表现(下课时一段),上课时老师的表现(老师大步流星),以及课后我们所观察到了老师的形象(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 3.师:经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总结一下,这篇回忆性的文章分成了哪两个部分来写,分明是什么? (一是描写竹节人的制作方法,二是记叙“我们”玩竹节人的经过。) 4.师:刚才我们提及,下课到上课时的这段经过,与我们平时的学习是有相似之处的,我们也由此更能体会这段经历。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联系我们的实际生活,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体会文章。给同学们几分钟时间思考一下,我们下课时会做什么?模仿文中的写法,描写一下我们从下课到上课铃响这段时间的不同状态,不同形象。等会儿简单交流。 (突出下课的吵闹,活泼;上课的安静,紧张。) 总结:这堂课,我们认识了竹节人。我们不但分享了作者的快乐,也重新发现了我们生活中的快乐。总结一下我们在这堂课中所学习的内容:阅读记叙类文章,我们可以从时间地点人物进行分析,而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画面想象和联系实际帮助理解文章。 四、布置作业 1.将课堂上所交流的下课到上课的片段,动手写下来。 2.在文中挑选三个你最喜欢的词语,说说它们的作用。 【板书设计】 竹节人 时间 地点 画面想象 人物 联系实际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容易理解的回忆类文章,语言夸张又富有童趣,同时贴合学生生活,能够激发学生自身情感的体悟。在教学上让他们在掌握基本字词知识的同时,学习阅读此类记叙类型文章的阅读方法,构建阅读的支架。同时,引导学生意识到文章与自身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身边事物的乐趣。 10.宇宙生命之谜 【教学内容】 教科书P40~43内容。 【教学目标】 1.流利地读课文,区分说明性语言和描述性语言的差异。 2.多角度、多层次对科普文章进行阅读,形成对科学的热情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 掌握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 多角度、多层次对科普文章进行阅读,形成对科学的热情和好奇心。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注意生字词的读写。 2.师:课文的标题叫做宇宙生命之谜,那么这个谜题的题目究竟是什么?是生命的长短吗?(“谜”是地球之外究竟有没有生命存在。) 二、理解课文 1.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看看从哪里开始是具体讨论“宇宙有没有生命”这个问题的?生命存在的前提条件是什么?(2~9段) (前提:课文第3段“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1)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50~150℃之间。(2)必要的水分。 (3)适当成分的大气。(4)要有足够的光和热。) 2.师:根据这些条件,我们可以分别排除哪些行星?为什么?(2~ 5段理论上) (太阳:温度太高。水星:离太阳最近,朝向太阳的一面温度达到300~400℃,不可能存在生命。金星:高温、缺氧、缺水、有着强烈阳光辐射的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140℃。运用了排除法,又对每个排除的行星运用了举例法。只剩下火星(关键词:唯一)。) 3.师:那么火星是否有生命存在呢?请同学们在文中找一找相关的论据,证明你的观点。(有(理论角度): (1)从理论上说,宇宙无限,地球不是唯一。(2)火星与地球相似:① 自转时间相似。② 有昼夜,有四季。(比较法)(3)由这两种比较出的相似点,又引出了科学家的两种猜测:① 火星表面的黑色线条是运河。② 火星表面颜色随季节变化,认为那是植物在变色。无(实际角度6~9段):(1)① 拍照。② 近距离观测。证实了火星上有人类、火星上有植物的两种说法错误。(2)进一步采用摆实事、列数字(年份)的方法,证明了火星上水分少、大气稀薄、温度低、无磁场,“火星上生命难以生存”。(3)① 土壤无有机分子,没有有机分子植物就不可能生长。② 未发现微生物存在,也就是火星连微小的生命都没有存在。未证实:(1)科学家提出火星岩层中可能有生命物质。(2)陨石上有有机分子,太空可能存在生命。) 三、寻找答案 1.师:从2~9段的分析中,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科学家们经过理论上和实际上的种种考证,尚未得出明确结论。但我们仍相信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有生命存在的可能,而它们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 2.师:2~9段向我们具体分析了探寻的过程,那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第1段利用耳熟能详的故事提出问题:从古至今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有没有生命存在一直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第10段总结人们至今没有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但是仍然相信有生命存在,一直在探索宇宙生命之谜。总结:文章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求结论的顺序写。) 小结:在这堂课中,我们学习到,科普类文章往往较为直接,我们可以从标题,甚至开始或结尾轻易发现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但是如何科学有理地完成论证过程,则是重点。本文中,我们发现通过排除、比较等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支撑论据。而通过句首,以及句中的关键性词汇“理论上”“至少”“可能”“唯一”可以加强文章语言的严谨准确,符合科学精神。 四、布置作业 1.人类能否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如果能,请根据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用文中例子支撑你的想法,如果不能,也请用课文中的例子进行反驳。 2.“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但仍然相信遥远的太空存在着生命。”这句话是否矛盾?为什么? 3.根据本课学习的方法,运用恰当的说明顺序,根据第九课课文,自己写一写制作竹节人的流程。 【板书设计】 宇宙生命之谜 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50~150℃之间 必要的水分 生存的前提 适当成分的大气 要有足够的光和热 【教学反思】 六年级的学生,对于记叙类文章更容易理解,而对科普类文章则稍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调动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这篇文章,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知、不断探索的精神,从而逐渐激发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11.* 故宫博物院 【教学内容】 教科书P44~49内容。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根据作者的游览路线,画出故宫的建筑布局图。 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结构顺序和说明方法。 3.以太和殿为例,认识并学习方位词语的准确运用,找准作者的立足点。学会介绍复杂景观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 4.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大意,了解故宫布局特点;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结构和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认识并学习方位词语的准确运用,找准作者的立足点;学会介绍复杂景观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身边常见的建筑物都有哪些呢?同安影视城去过吗?它是模仿北京故宫建成的。里面有什么呢?请去过的同学介绍一下。故宫,旧时的故宫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即1406年),历时十四年才竣工。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在这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1925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1987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 二、预习检测 1.大家之前都预习了课文,相信大家都有不少的收获,下面请几位同学上台来填好故宫博物院的布局示意图的建筑名称。(黑板上事先画好示意图框架,同学填好后,其他同学检查更正,然后PPT展示正确的示意图。) 2.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介绍故宫的?大体上按照什么路线什么方向逐次介绍的?(按照空间顺序,按照游览参观路线沿中轴线由南向北说明的。具体来说,以天安门为起点,穿端门,进午门过“汉白玉石桥”来到前三殿,然后依次介绍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三大殿和文华殿、武英殿合称“前朝”。然后继续向北,简单介绍了位于中轴线上的“内廷”建筑: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以及御花园,最后出顺贞门而离开故宫。) 3.PPT展示故宫完整的布局结构图。 第一部分(第1~2段):概括介绍故宫博物院。 第二部分(第3~15段):具体介绍故宫各宫殿的位置和功能。 第三部分(第16段):介绍景山并记述从景山回望故宫全貌之所见。 三、合作探究 1.浏览1段,回答。 (1)故宫坐落在什么地方?(北京中心。我们都知道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故宫坐落在这样一个象征着国家最高威严和最大权利的城市中心,说明了什么?(地位之高) (2)故宫的名称还有哪些?(紫禁城、故宫博物院。) (3)为什么叫紫禁城?(关于“紫”的三种说法,“紫气东来”说;天帝“紫宫说”;星座五宫,紫薇居中,古代帝王自称天之子,所以天子在地上居住的宫殿称紫薇宫,“紫”代指皇帝。而皇帝居住的地方严禁百姓靠近,因此皇宫便称为紫禁城。) (4)这段还介绍了故宫哪些方面?(地位、历史。) 2.齐读第二段,思考。 (1)我们知道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故宫,那么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看谁能又快又准地在文中找出来。(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2)这些特点之前的那些文字介绍的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故宫的整体布局、外观概貌,体现出规模宏大的特点。列数字。) 过渡句:这两段概括介绍故宫博物院的位置、历史、建筑地位、总体布局、外观概貌、建筑总特点,给游览者留下了一个总体印象。后文主要围绕这三个建筑总特点展开,前面提到了建筑规模宏大,那么接下来我们看看其他特点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3.请2位同学分别朗读3、4自然段,同时PPT展示故宫全景示意图。 说说以下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体现了故宫三大特点的哪些方面? “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 ——打比方 建筑精美 “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 ——列数字 宏大壮丽 “一千多个圆雕鳌头” ——列数字 宏大壮丽 【板书设计】 故宫博物院 第一部分(第1~2段):概括介绍故宫博物院的总体情况。 第二部分(第3~15段):具体介绍故宫各宫殿的位置和功能。 第三部分(第16段):介绍景山并记述从景山回望故宫全貌之所见。 【教学反思】 六年级的学生,对于记叙类文章更容易理解,而对科普类文章则稍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调动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通过阅读来理解这篇文章。 第四单元 12.桥 【教学内容】 教科书P54~56内容。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短句。 3.了解小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4.感受洪水之大及当时场面。 【教学重点】 感受洪水之大及当时场面。 【教学难点】 品悟老汉的高大形象;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2课《桥》。板书课题:桥。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关于桥的课文?看到课题会让你产生怎样的思考呢? 二、整体感知 (一)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认读课文的生字新词。 2.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汇报交流,出示词语。 1.认读词语。(指名读、齐读) 2.指名读,分自然段读课文。指名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课文 学习第一部分(1~6自然段)。师:同学们,让我们共同走进那个可怕的黎明,和村民们一起感受山洪暴发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1.读课文第一部分,找出文中描写洪水(或雨水)可怕的句子,用“ ”画出;找出村民反应的句子,用“ ”画出,用心体会。 2.指名回答,出示句子: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3)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 (4)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5)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6)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7)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3.学生汇报交流,谈体会。 引导学生抓住描写洪水(或雨水)的句子和描写村民表现的句子谈体会。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讲到洪水来临时,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这节课我们接着讲,如果一百多号人一起拥向这座窄窄的木桥会怎么样,那此时的桥还会是生命之桥吗,它变成了什么?(生补充) (一)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体会村支书的先人后己。 师:一百多号人的生命正在受到严重的威胁,在这万分危急的 时刻,一个重要的人物出现了。老汉在危急关头有何等壮举呢?又是如何扭转当时危险形势的。 1.请同学们按要求默读课文的7~13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示:勾画出让自己感动的词句,并适当写下你感动的原因,试着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动表现出来。 师:老师发现有的同学们在自学时,在课文旁边写了一段话,有的写了一个词,你们的这种做法就叫作给文章加批注,不动笔墨不读书,这种读书方法很好,谁愿意说说你都有哪些收获? 2.学生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句子体会到老汉的威望高、先人后己。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体会村支书的舍己为人。 交流感动之二:老汉的第二次壮举。 师:就在老汉组织群众有序撤离的过程中,还有一幅这样的画面。(出示画面) 1.出示句子,学生读:“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2.师问:通过这幅画面你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老汉的这种做法又是什么行为?(不徇私情、舍己为人。) 3.小结:他不允许党员损害群众的利益,哪怕是——生补充:自己的儿子。老汉的这种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品质再一次让我们感动。 (三)交流感动之三:老汉的第三次壮举。 师:洪水越涨越高,情况越来越危险,此时老汉想到的却是村民们的安危,还把自己的儿子从队伍里揪出来,那是他的亲骨肉呀,难道他不爱自己的儿子吗?从哪里知道的? 学生谈理解。师小结:多好的父亲呀,下面我们把文中的老汉换成父亲,把小伙子换成儿子,当你们读着这两个充满血缘,充满亲情的字眼时,相信你们更能理解这位平凡而伟大的父亲了。 小结:老汉将自己的生命留在了广袤的天地之间,故事写到这并没有结束,我们一起来看看结尾。出示最后一段。(学生读) 二、领悟内涵 1.师:此时同学们的心中充满感动,有些同学的眼睛湿润了,那现在请同学们沉下心来,用心思考,课文主要写老汉,课题却是桥,你是怎样理解的? 2.师:老汉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群众搭建了一座永不坍塌的生命之桥,面对这样的老汉你想说些什么? 3.师:是啊!灾难面前,老支书用血肉之躯筑成的生命之桥,这就是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心灵之桥!同学们,此时此刻,一位优秀的老共产党员感人的一幕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感动无处不在,谁来说说? 4.师:是呀,一场无情的车祸让张丽莉老师成为“折断翅膀的天使”。她在生死瞬间给我们上了最生动的一课。像这样感人的故事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同学们回到家里继续搜集感人的事迹。 三、体味语言 这篇课文是根据谈歌的小小说改编的,全文只有五百来字,却被评选为优秀短篇小说,它好在哪儿? ((1)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 (2)本文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 (3)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增强表现力。) 师:接下来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再次走进课文,永远记住这些美丽的画面吧! 四、总结全文 老村支书,这是一位平民英雄,危难关头一瞬间的生死抉择,诠释了大爱如山,让我们再次饱含深情地来读这个课题:桥。让我们永远记住课文中和生活中那些默默奉献的人们。让我们永远记住这赋予生命的——(生说:桥)。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板书设计】 桥 老汉 (不朽的生命桥) 村民 【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表达方法的处理上有些牵强,如能在讲完课文后让学生再次深入到文本,看一看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想一想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指导学生从课文结构的安排、句式特点、语言描写等多个角度引发思考,更能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13.穷 人 【教学内容】 教科书P57~61内容。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本课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理解重点语句的能力;培养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体会穷人夫妇的心灵之美,向学生进行关心他人、奉献爱心的教育。 【教学重点】 分析掌握体现桑娜内心矛盾的语句,体会桑娜的善良。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理解重点语句和合理想象的能力。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学生解题。(穷人就是穷苦的人。) 2.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本文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他是伟大的俄国作家,出身贵族,但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这篇文章写的是沙俄时期穷人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本文写了几个穷人?写了穷人的什么事?你感觉这些穷人怎样?你还读懂了什么?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 2.检查自学情况(同桌讨论后集体交流)。 (1)学生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学生谈谈对课文中穷人的印象。(很善良。)还读懂了什么? (3)本文写作顺序是什么? 三、初读课文,理解课文 1.自读“等待丈夫”一部分内容。读完这部分内容,你有什么感受?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①感受到桑娜家境贫困、生活艰难。从“补”“破帆”“勉强填饱肚子”“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等看出桑娜家生活艰难。②感受到桑娜勤劳能干。引导学生说出“温暖而舒适”指的是什么?“温暖”指炉火未熄,与室外的寒风呼啸相比而言;“舒适”指地面干净、食具发亮,孩子们安静地睡着,这是与丈夫在狂风大浪中打鱼的处境相比而言。从这里可以看出桑娜勤劳能干。③体会到桑娜内心很善良,从“老天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等处可以看出。) 2.朗读这部分内容,读出感情,体会桑娜的家庭贫困、勤劳能干、心地善良。 第2课时 一、检查复习 课文第一部分讲的是什么? 二、理解课文 (一)学习“抱回孩子”部分内容。 1.默读这部分内容,思考:哪些地方最能体现出桑娜的善良?(教师适时出示重点语句投影片、引导学生自读自悟,适时点拨,可从以下几方面说出。 (1)桑娜走出门去,她出去向海上张望,看不到什么,她想起了生病的女邻居,桑娜是在自己的亲人安危不知、生死难卜的情况下去关心邻居的,从这里可以看出桑娜关心她人、心地善良。 (2)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当她看到两个可怜的孩子,她乐于助人的本性不可抑制地表现出来,她什么也没想毅然决然地把孩子抱回家里,充分体现出桑娜的善良。 (3)桑娜把孩子抱回家里后,她一系列矛盾的心理也说明了桑娜的善良,由于善良心的驱使抱回了孩子,没有征求丈夫的意见,他会同意吗?这是她第一个不安的地方。“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又加上两个,今后生活怎么办?这是她第二个不安的地方。她觉得愧对丈夫,“他会揍我的”“揍我一顿也好”说明桑娜为救人,宁愿自己皮肉受苦,甘愿承担一切后果,充分体现出桑娜的善良。) 2.朗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要表现出桑娜的善良。 (二)学习“渔夫回家后催促桑娜抱回孩子”一部分内容。 1.自读课文,思考:渔夫的善良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讨论、交流) (1)“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从这句话可看出渔夫首先想到的是孩子,孩子同死人待在一起不利于他们的健康,一事当前先为别人着想,充分体现渔夫的美好心灵。 (2)“快去!别等他们醒来”渔夫不仅同意把孩子抱来,而且催促桑娜把孩子抱来,怕孩子醒来知道妈妈死了,心灵受创伤。母亲死后的惨相不能留在孩子们的记忆中,待醒来之后,让他们感到有一个温馨的家。渔夫完全为孩子着想,至于自己负担如何完全置于脑后,看渔夫的心地多么善良。 (3)“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回到现实中一想,我们的日子的确很苦,如今又加上两口,真是雪上加霜,日子难熬,从“熬”字上可以看出渔夫的苦日子,度日如年,备受煎熬,同时也表达了渔夫的坚强精神,一定能战胜困难渡过难关。这些足以说明渔夫同桑娜一样有关心他人的美好心灵。 2.教师小结:这段话虽不长,但写出了渔夫由忧虑到思考最后做出决定的过程。抚养孩子成人这不是简单的接济、施舍,这是多么艰难而漫长的路啊。这期间,要消耗他多少精力、体力乃至生命,为了帮助别人,他宁愿牺牲这一切,从这里我们也看出了渔夫的善良。 3.指导感情朗读,注意省略号的作用。 4.师生共同总结。教师:在抱回孩子这件事上,桑娜和渔夫事先商量了吗?没有商量,而想法和做法完全一致这叫什么?(不谋而合。) 三、学习表达 1.刚才,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内容,体会到了穷人的善良。那么,作者是如何表达的呢?你认为课文中哪些地方最好地表达了这一点?好在哪儿? 2.学生集体议答。 (l)桑娜探望西蒙时在门外敲门动作的变化写得细致入微。如“敲了敲门”“一次又一次地敲门”“猛地推开门”。“敲了敲门”是出于礼貌做出的动作;“一次又一次敲门”说明心情急切,敲的遍数多,迫切想知道屋内情况;“猛地推开门”是桑娜意识到情况不妙,预感有所不测,集中力量猛地推开门。这些细致动作的描写,准确地突出了桑娜对西蒙的牵挂、同情、关注,很好地体现了人物的高贵品质。 (2)渔夫听说西蒙死了,描写他的一段话写得好,从神态到动作到语言描写非常贴切,简单的几句话,渔夫的思考过程跃然纸上。(学生说,老师随时引导。) 3.小结:我们在写作文时,要想把人物写活,也应像作者这样,注意写好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四、课堂训练 出示投影,发挥想象,说一段话。投影内容:课文插图。学生练说,班内交流。 五、教学生字 学生自己识记字形。听写生字,了解掌握情况。 【板书设计】 穷 人 桑娜 渔夫 非这样做不可 揍我一顿也好 皱起眉 脸变得严肃 总能熬过去 (心理活动) (动作、神态、语言) 善良 【教学反思】 教学中注重以读为主线,在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在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在读中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师还注意适时组织学生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14.* 在柏林 【教学内容】 教科书P62内容。 【教学目标】 1.领会文章主旨,体会文章对于残酷战争的控诉。 2.领会这篇微型小说蓄势和铺垫的特点,体会结尾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教学重点】 品味文本中的词句,理解作者蕴涵其中的感情。 【教学难点】 小说如何运用抖包袱的手法将情节推向极致。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中国还是外国,战争都是人民生活中最残酷的事。我们可以举出许多反映战争的诗词、文章或影视作品。比如杜甫的《石壕吏》,美国影片《拯救大兵瑞恩》都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 二、想象畅谈 战争是统治阶级之间利益的驱使。而在战争的阴霾下,处于战争中心的广大人民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在柏林》这个标题看上去很宽泛,留给我们很多想象的空间。在未细读文章之前,学生凭借着已读过的文章或看过的影片可能对战争中人们的生活有各种想象,可以请学生自由发言,所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均可。教师可以适当引入战争给人民生活和精神带来的苦难和摧残,而后展开对文章的阅读。 三、深入文本 1.两个小姑娘“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和“再次傻笑起来”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小姑娘缺乏关怀之心和同情心,幼稚粗浅。) 2.老兵所说的“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他们的母亲”如果改为“她”好不好?(“他们的母亲”揭示了老妇人和阵亡儿子之间的关系,用“他们的母亲”的称法更直指人心,失去儿子的极端痛楚显露无遗。) 3.第一节最后一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和全文最后一句“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这两个“静”在内涵上有什么区别?(第一处“静”只是基于老人眼光的威慑力,是外在的。全文结尾处的“静”是慑入人心的震惊和痛,是内心的流血。) 四、品味主旨 文章叙述的是一列驶出柏林的列车上的事,而课文的题目取为《在柏林》有何深意呢?(首先,柏林是这场战争的策源地。作者将文章的背景置于这列由柏林开出的列车上,可想而知,遭受到残酷战争的不仅仅是列车上后备役老兵这一家,老妇人由痛心到绝望到疯狂的心路历程,后备役老兵抛家弃妻的无奈和难以言说的巨大痛苦……这是战争中一个家庭的毁灭,更是千万个笼罩于战争阴影下家庭的缩影。) 五、感受技法 这篇小说是怎样表现战争灾难这一主题的?鼓励学生围绕这一主题自主批注,组内交流研讨。教师点拨,可以从情节的设置、人物的刻画等方面入手探讨。 小说的结尾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效果,正是有了前面的蓄势和铺垫,结尾时老兵满含血泪的控诉才更显沉重。请你找找前面有哪些铺垫呢?(例如一开始老妇人让人不能捉摸的数数“一、二、三”,一直到小说结尾处由老兵说出她是因儿子相继死去而变疯的疯老太,而“一、二、三”正是她失去的三个儿子的数字。还例如一开始小姑娘们的嗤笑,当老兵说出真相后车厢里的一片寂静。) 六、布置作业 以反映战争为主题,根据你已读过的诗词或看过的电影,写一篇小小的读(观)后感。 【板书设计】 在柏林 老妇人 绝望、疯狂 老兵 难过、无奈 战争的残酷 【教学反思】 这篇微型小说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意想不到的结尾,所以优秀的微型小说并不在于要有巨大的字数和曲折离奇的情节。我们在品味这篇文章时就应抓住文章中这种陡转直下的独特效果。 第五单元 15.夏天里的成长 【教学内容】 教科书P70~71内容。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重点句子的含义;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4.通过学习、理解和感悟,感受夏天里各种事物都在快速地生长;学会与人交流,提高表达能力、学习语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的含义;了解作者写作的顺序,学习运用浅显的语言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表达特点,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师:一提起秋天,人们很自然地联想到瓜果飘香、硕果累累,可是当你驻足欣赏那挂满枝头的丰硕的果实时,一定不会想到,他们经历了夏日里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才会拥有金秋的大丰收。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体验夏天里的成长。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介绍作者。梁容若,河北行唐(今改灵寿)人,作家、教育家。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并画出生字词,注意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试着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即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2.细读课文,围绕这一中心句,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植物、动物、山水、铁轨、马路、人。) 四、品读课文,布置作业 1.默读课文,试着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即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第2课时 一、复习巩固,把握整体 师: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那么围绕这个中心句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讲述的呢? 二、研读文本,感受成长 (一)自读交流。接下来,让我们借助语言文字,走进夏天,认真读,仔细想。出示: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结合这个句子,边读边用笔画画、写写,看看作者描写了夏天谁在生长,它们有什么特点呢?然后小组里交流一下。 (二)全班交流。 1.师:同学们读书都很认真,相信你们的发言会很精彩。那么哪个小组说一说夏天里谁在生长,它们有什么特点呢? 2.小组里推荐学生发言。集体评议,师适时点拨。 (三)研读第二自然段。 1.这些生物在夏天成长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哪句话能说明这个特点? (1)“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2)指导朗读:“飞快的”“跳跃的”“活生生的看得见的”读出节奏感,稍快。 (3)拓展练习:你能把这句话补充完整吗? 生物在夏天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2.你从哪能看出生物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作者都写了哪些生物呢?植物:(瓜藤、竹子、高粱、苞蕾(鲜花、果实)、有生命的苔藓、草坪菜畦;动物:小猫、小狗、小鸡、小鸭。) 师适时播放几组夏天里生物生长的对比图片。 (1)引导学生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体会夏天动植物成长迅速的特点。 (2)“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能用“昨天……今天……明天……”说一句话吗? 3.作者为什么能把这一段写得这么形象呢?(因为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并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帮助学生建立写作文时也要抓住有代表性的事物的特点去写的概念。) 4.朗读:选择你喜欢的一种生物读出成长的特点。 5.夏天还有哪些生物生长迅速,你能仿照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吗? (四)研读第三自然段。 1.第三自然段描述了哪些事物也在长?(山、地、河;铁轨;柏油路。) 2.用“因为……所以……”把这几种事物成长的特点说出来。 (因为草长树木长,所以山是一天天变丰满。) 3.“软绵绵”,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是软绵绵的?你还能说出像软绵绵这样的词语吗?(绿油油。) 4.选择你喜欢的一两句话读出事物在夏天成长的特点。 5.夏天还有哪些事物生长迅速,你能仿照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吗? (五)研读第四自然段。 1.人在夏天成长有什么特点呢?(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 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 或快或慢(总是要长)) 2.理解两句谚语:“六月六,看谷秀”:农历六月初六,就到处可见齐腰深,秀出穗的谷子了,谷穗吐金后谷苗让农民们欣喜不已。“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处暑的时候,谷子如果还不出穗,就没收成的希望了,就像无用的荒草一样,只能割掉喂牛吃了。 3.农作物夏天不长或长得太慢,秋天就没有收成的希望。 4.道理: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热天:不是指季节,而是指利于学习知识,利于成长的时间、环境等,主要指青少年时期。长:不仅仅指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体重的增加,还要看知识的积累,认识的提高,对时间的珍惜,对机遇的把握,努力学习。人生的夏天指的是一个人的青少年时期。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5.齐读第四自然段,深刻体会人要成长的道理。 三、回顾课文,拓展延伸 1.作者为什么选取这几种事物来写?(典型事物,抓住特点,指导写作方法。) 2.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使用的语言都是我们熟悉的语言,浅显易懂,这种表达虽没有华丽的词汇,却用得恰到好处,让人感到亲切、自然、朴实。) 3.你对作者描写的哪些事物最感兴趣,就细细地、美美地读一读,突出这些事物在夏天里生长快这一特点。 【板书设计】 夏天里的成长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植物、动物、山河、铁轨、马路、人 人也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教学反思】 教师要为文本创设应有的教学情境。本文的语言浅显,通俗易懂。例如课文中讲到了竹子高粱,讲到了小猫小狗,讲到了小学生和中学生,这都与学生的生活关系比较紧密,而且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事物,应该能够很容易吸引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因此,教学时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文本之中,学生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对学习的渴望会更强烈。 16.盼 【教学内容】 教科书P72~75内容。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我”因雨衣而产生的不同心情。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的情感变化,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的情感变化,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回味。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在写法上的特点。通过抓住“我”的心理、语言、动作的描写,感受“我”的情感变化。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齐读课题 1.师: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童年生活是美好的、纯真的,童年的乐趣一定会深深印刻在我们的脑海中。童年时,我们的心底里总藏着自己的一点点渴盼,渴盼着穿上漂亮的衣服,渴盼着好玩的玩具,渴盼着和妈妈外出游玩……作家铁凝小时候又有怎样的渴盼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她写的一篇文章——《盼》。 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3.作者简介。(课件出示铁凝图像) 铁凝:1957年生于河北赵县,当代著名作家。主要著作:《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麦秸垛》《哦,香雪》《孕妇和牛》以及散文、电影文学剧本等百余篇(部),总计300余万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并画出生字词,注意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出示生字词。 3.快速默读课文,试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讲的是妈妈给“我”买了一件新雨衣,而从那以后“我”每天总是盼着下雨。一天放学后,终于掉了雨点儿,“我”想出了各种借口想穿上雨衣到街上去,都没有实现。第二天早晨,“我”背着书包上街突然掉下了雨点儿,“我”兴奋地跑回家让妈妈帮“我”穿上了新雨衣,走在街上,滴答的雨滴让“我”欣喜不已。) 4.分段并概括段意。 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第一部分(1~2自然段):讲妈妈给“我”买了一件新雨衣,“我”爱不释手。 第二部分(3自然段):讲“我”开始盼着雨天,可是一连好多天,天空都是晴朗的。 第三部分(4~17自然段):讲一天放学后,果然掉了雨点儿,“我”找了许多借口想穿上雨衣到街上去,都没有实现。 第四部分 (18~21自然段):第二天早晨突然掉下了雨点儿,“我”兴奋地跑回家让妈妈帮“我”穿上了新雨衣,走在街上,滴答的雨滴让“我”欣喜不已。) 三、研读文本,加深感悟 研读第一部分。 1.请同学们朗读1、2自然段,思考:妈妈给“我”买的雨衣是什么样子的?从哪里能看出“我”对这种雨衣的喜爱? 2.交流。 (1)雨衣样子的介绍。指名朗读:“我打开一看,是一件淡绿色的、透明的新雨衣。雨衣上竟然还长着两只袖筒,不像那种斗篷式的:手在雨衣里缩着,什么也干不了。穿上这件情况就不同了,管你下雨不下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学生谈自己的理解。师:这段文字介绍了什么?(介绍了雨衣的颜色和样式,还介绍了这种样式的好处。) (2)“我”对雨衣的喜爱。“我”对雨衣的喜爱从哪些文字可以看出来?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我一边想,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直到妈妈一声喊:‘蕾蕾,你疯啦?嫌身上没长痱子吗?’我才赶忙把雨衣脱下来。摸摸后背,衬衫已经让汗水浸湿了,浑身凉冰冰的。”师:“我”对雨衣的喜爱主要是通过什么描写表现出来的?(动作描写。) 师:“衬衫已经让汗水浸湿了,浑身凉冰冰的”说明了什么?(“我”因长时间穿着雨衣,连衬衫都湿透了,侧面烘托了“我”对雨衣的喜爱之情。) 小结:这段文字写出了雨衣的样子,以及“我”对雨衣的喜爱之情,为下文写“我”对雨天的渴盼做好了铺垫。 四、总结感悟,布置作业 1.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的生字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你喜欢的段落。 第2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我”对新雨衣的喜爱之情,谁能再来读读你喜欢的句子?(指名读。) 2.接下来,让我们看看课文是通过哪些事情来写“盼”的?这节课,我们继续研读课文。 二、研读课文,加深感悟 (一)研读第二部分。 1.读课文第3自然段。 2.分析第3自然段。 (1)说说这一自然段主要写的是什么? (写“我”开始盼着变天,可是一连几天都是晴天。) (2)感悟重点句子。出示:“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这句中两个“安安静静”蕴含着“我”怎样的情感?(蕴含着“我”因盼不到雨天而产生的无可奈何的心情。) 在这一自然段,心理描写也突出了“我”内心的情感。出示:“每天放学路上我都在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师:这几句是对“我”的心理活动的描写,两个疑问句,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表现了“我”内心急迫而又无奈的心情。)指名朗读。师小结。 (二)研读第三部分 师过渡:接下来,课文又通过哪些事来写“盼”的?让我们继续研读课文的第三部分。 1.请同学们自由默读4~17自然段,思考: (1)作者在这部分主要采取了什么描写手段突出“盼”? (2)在这部分里,三处雨景的描写分别写出了“我”怎样的心情? 2.交流。 (1)作者在这一部分主要采取了什么描写手段突出“盼”?(主要通过对雨前、雨中、雨后场景的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以及人物的语言描写来突出“盼”。) (2)重点句段分析。 A.雨前场景的描写。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 师:这段既是对雨前的场景描写,中间又穿插着对“我”的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让我们来仔细地品读一下这段文字。 “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拟人化的手法,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这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小树的动态,烘托了此刻“我”开心、兴奋的心情。 作者在写景的同时,也穿插着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比如:“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从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句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了“我”对雨天的喜爱。) 找出这一自然段中动作描写的句子,说说作用是什么?“果然,随着几声闷雷,头顶上真的落上了几个雨点儿。我又伸手试了试周围,手心里也落上了两三个雨点儿。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动词:伸、仰、甩打、跑,动作描写也衬托出了“我”此时兴奋的心情。) 师:下面谁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这一自然段?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一下这段文字,体会“我”兴奋的心情。 B.人物语言描写。师:指名分角色朗读第4~17自然段。师:找出“我”的语言反复研读,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我”的话中能看出“我”多么盼望穿上雨衣到街上去啊!甚至于向妈妈撒谎,从中可见“我”渴盼的心情。) C.雨中场景的描写。指导学生朗读:“吃过晚饭,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嗒嗒嗒地打着玻璃窗,好像是敲着鼓点逗引我出去。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张望着。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 师:这段是对雨中的场景描写,中间同样穿插着对“我”的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让我们来仔细地品读一下这段文字。 作者为什么说雨点儿“逗引” 我出去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想穿新雨衣出门的急切心理。) 找出心理描写的句子,想想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体会到了“我”担心今天雨下得太大会导致明天不下雨。从侧面烘托出“我”对下雨的渴望,对穿新雨衣的渴望的心情。) D.雨后场景的描写。“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可雨点儿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雨后的场景?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雨后的美景,从中体会出了作者对雨天的喜爱。) “我”的心理描写说明了什么?(“我”的心理描写写出了“我”对雨点儿打在雨衣上的憧憬,烘托出了“我”对雨天穿雨衣的渴盼。) (3)师梳理小结:三处雨景的描写,写出了“我”不同的心情。第一处写了令“我”兴奋的雨景,因为“我”觉得自己有理由穿上新雨衣了;第二处写了令“我”担心的雨景,因为“我”害怕今天雨下得太大,明天就不会下雨了;第三处写了雨停后的宁静。这三处的描写都烘托出了“我”对下雨的渴望,对穿新雨衣的渴望之情。 (三)研读第四部分 1.指名朗读课文的第18~21自然段。 2.思考:从哪些句子能看出“我”兴奋激动的心情? 3.交流汇报。心理描写:(1)我还以为是树上掉下来的,直到我仰着头躲开树,甜丝丝的雨点儿又滴到我嘴唇上时,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兴奋激动的心情。)(2)我走在街上,甩着两只透明的绿袖子,觉得好像雨点儿都特别爱往我的雨衣上落。(这句心理描写,写出了“我”对雨点儿打在雨衣上的惊喜,和“我”如愿以偿的喜悦心情。) 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我几步跑回家,理直气壮地打开柜门,拿出雨衣冲妈妈说:“妈妈,下呢,还在下呢!”(写出了“我”终于可以穿上新雨衣的激动心情。) 4.结尾处又提到雨点儿在“我”头顶和肩膀上起劲地跳跃,发出滴答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样写既突出了“我”穿上新雨衣在雨中行走的快乐,又给结尾营造了美好恬淡的氛围,引发人们无尽的想象。) 三、回归整体,归纳特点 1.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课文学到这里,你觉得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蕾蕾是一个纯真可爱的小女孩,她喜欢新鲜的事物,喜欢想象和憧憬。) 2.阅读这篇课文,你在写作特点上受到什么启示? 学生发言,师梳理归纳:(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作者通过对天气和环境的描写,烘托出蕾蕾在下雨前,下雨时不同的心情。(2)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相结合。作者通过对蕾蕾的心理、动作、语言等描写,刻画了一个纯真可爱的小女孩形象。(3)语言浅显精练,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情节有趣。 3.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体会蕾蕾的心情和作者匠心独运的表达方法。 四、当堂巩固,布置作业 1.把本课生字词书写美观。 2.把本课改写成小课本剧。 【板书设计】 盼 雨前场景 开心 雨中场景 担心 雨后场景 宁静 “我”对下雨的渴望,对穿新雨衣的渴望 【教学反思】 《盼》是当代著名女作家铁凝的作品。课文讲的是小女孩蕾蕾为了穿上新雨衣对下雨天的渴盼。教学时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生的朗读,面向全体学生,还学生读书的时间,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读中感悟课文的主要内容,感悟小女孩对雨天的渴盼;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条理,把握作者的叙述脉络,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清晰的感知。 第六单元 17.古诗三首 【教学内容】 教科书P82~83内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能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及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所描绘的情境,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体会诗人退居田园后愉悦、轻松的心境;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 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借景所传达的情感;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上课前,让我们一起观看一段关于黄河的录像。(播放课件)黄河波涛汹涌、奔流不息的画面你感受到了什么? 2.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唐代诗人刘禹锡笔下黄河的风采神韵吧! 二、检查预习,交流资料 1.通过预习,你有什么收获? 2.谁愿意为大家读一读这首诗?(个别读、集体读、同桌对读) 3.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三、精读古诗,理解诗句 1.学习第1、2句。 (1)出示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2)指名读、全班齐读诗句。分小组学习、交流。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是你不懂的?学习汇报。教师随机答疑。 (3)咱们可以用什么词概括黄河给你留下的印象? (4)同学们,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把黄河的这种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力量美表现出来吧!自由朗读、指名读、分组读。 2.学习第3、4句。(出示3、4句诗) (1)全班齐读。诗人想直上银河去做什么呢? (2)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沿着黄河顺流而上,到那天上的银河之畔,探访牛郎和织女。男、女生读诗句。 3.指导朗读。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4.尝试背诵。(指名背,全班背) 四、拓展延伸,保护黄河 1.诗人向我们展示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黄河。黄河历经千年,如今怎样呢?让我们去看一看吧。出示黄河被污染的素材。你看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 2.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为保护我们的母亲河献计献策。 【板书设计】 浪淘沙 浪淘风簸 直上银河 (写实) (想象) 气势雄伟 第2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播放春天的视频,让学生用所学过的词语描绘刚才所看到的情景。 过渡:春天一直以来都是文人墨客所描绘和歌颂的对象,在同学们的记忆中又有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 2.指名背诵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3.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二、自学古诗,整体感知 1.介绍作者:杜牧,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2.学生自由诵读古诗。 要求: (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3.检查学习效果。 (1)指名朗读,集体正音。 (2)分组读。然后齐读全诗,注意停顿。 4.再读古诗,结合旁边的注释,理解词语或诗句的意思。 5.学生交流收获,提出不懂的地方。 三、反复诵读,体会诗意 (一)前两行——晴景、写今。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想想“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的意思。学生交流对词语的理解。集体订正。 2.理解“千里”并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虚指,在这指的是辽阔的江南地区。 3.体会第一句诗的意思。可指名让学生说。(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4.看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内容。 (二)后两行——雨景、怀古。 1.提问,诗歌的后两行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晴景吗?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及时补充背景知识。(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集体讨论。(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3.教师小结。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许许多多的寺庙,有多少楼台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了呢?带着理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4.练习背诵古诗。 四、合作交流、品味意境 1.小组交流:这首诗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春天?描绘了春天怎样的画面? 2.小组交流探讨。汇报交流成果。 【板书设计】 江南春 江南美景 忧国忧民之情 烟雨楼台 第3课时 一、谈话导入,理解诗题 谈话:我们曾经学过《题西林壁》,知道了诗人是将诗写在了西林寺的墙壁上。无独有偶,今天我们要学的《书湖阴先生壁》一诗也是将诗写在了墙壁上。诗题可理解为?(题写在湖阴先生庭院墙壁上的诗。) 二、交流资料,简介诗人 1.交流资料。同学们,你对王安石有哪些了解呢?(师生活动、展示资料) 2.简介诗人及写作背景。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元日》《梅花》最为著名。 湖阴先生:指杨德逢,是作者元丰年间闲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一位邻里好友。本题共两首,这里选录第一首。 三、初读诗文、感知诗意 1.自读自悟,借助工具书及注释,理解词意,进而理解每句诗的意思。采用边读边画边批的方式学习。 2.小组讨论、交流、继续研究。交流反馈,重点引导:(1)词意:长扫:即常扫,指经常打扫。静:干净。畦: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排闼:推开门,闼为小门。(2)理解诗意: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推开门,送来青翠的山色。学生尝试自己翻译诗意。 四、诵读诗句,感悟诗境 1.划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再悟诗意。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2. 深入理解诗句,感悟诗境。(教师出示问题) (1) 诗人是通过什么来表现湖阴先生庭院的干净的? (2) 本诗哪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 (3)全诗哪些诗句暗示了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哪些诗句表现了主人的品质高洁?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集体交流,重点引导。 (1) “净”,是通过“无苔”二字体现的。教师引导: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这对青苔的生长比之其他时令都更为有利。况且,青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较之其他杂草更难于扫除。而今,庭院经常打扫,总是干干净净的,叫人感觉舒适。继续引导:更有令人赏心悦目的花木,一畦畦,整整齐齐,都是主人亲手栽种,这更令人心旷神怡。所以这两句在读的时候,要注意表达作者心情的愉快。自读自悟,想象画面,感悟诗境。 (2) 含有“护”“绕”二字的两句诗“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采用了拟人手法。教师引导:门前的景物是一条河流,一片农田,两座青山。在诗人眼里,山水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也有情谊。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一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碧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边读边悟,想象画面,感悟诗境。 (3)“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暗示了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表现了主人的品质高洁。学生在此基础上自读、小组交流读、感悟诗境。 3.朗诵全诗,感悟诗歌内涵。再次齐读,加深印象。 五、总结中心,升华主题 1.课堂总结:《书湖阴先生壁》描写的是湖阴先生庭院的清幽,院内、院外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湖阴先生庭院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的闲适心情。 2.升华主题:同学们,本诗通过描写湖阴先生庭院内简朴的居室,异常洁净,院外的山水农田,青绿有情,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美丽大自然的赞美,更赞美了湖阴先生高洁的人格品质。 六、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1.背诵并默写全诗,感悟古诗内涵。 2.结合诗歌,再想象画面,感悟诗境的基础上,给《书湖阴先生壁》一诗配幅插图。 【板书设计】 书湖阴先生壁 院里:茅檐 花木 院外:一水 两山 景美人更美 典故:护田 排闼 表达方法:描写 拟人 【教学反思】 在古诗教学中,我注意课内外结合,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初步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如,课前让学生查阅有关诗人的资料。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从而增大了学生对古诗的阅读量。 18.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内容】 教科书P84~85内容。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2.分段,总结段意。 3.学习这一课怎样围绕中心把意思说清楚。 【教学重点】 学习这一课怎样围绕中心把意思说清楚。 【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地球和人类的关系,懂得应该精心保护地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 我们学过了《太阳》,知道太阳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今天我们再学一篇课文,是讲和我们人类关系十分密切的地球。 2.理解题意。本文为什么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 3.默读课文,找出生字新词,利用字典、联系上下文解释。 二、分层感知 (一)学习第一段。 1.理解词语。 2.理解句子。 (1)为什么作者把地球比作“母亲”和“摇篮”?在量词的使用上有什么不同? (2)课文从哪些方面说明了人类活动的范围小? 3.总结:这一段从三个方面介绍地球:一是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二是地球的大小。三是人类生活的陆地在地球中的比例。这一段主要是强调它的小,说明我们要更加爱护它。 (二)学习第二段。 1.理解词语。 2.理解句子。 (1)请找出第四自然段的关联词语,理解句与句之间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2)比较两个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A.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了吗?B.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3)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课文讲了哪几个方面?矿产资源为什么不能不加节制地开采?人们毁坏自然资源,滥用化学药品导致了怎样的后果? 3.小结:这一段从两个方面介绍地球的资源情况,一是地球的自然资源形成困难,如果对矿产资源不加节制开采,资源必将越来越少。二是人类生活需要的某些资源本来可以不断再生,因为人类滥用化学药品,生态破坏,给人类带来威胁。这就要求我们应该保护自然资源。 (三)学习第三段。 1.理解词语。 2.理解句子。 课文哪些方面说明人类不要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3.小结:除地球外,人类没有其他星球可住。 (四)学习最后一段。 1.地球真的会“破碎”吗?它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为什么用“破碎”这个词? 2.“别无去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3.为什么要精心保护地球? 4.小结:这一段说明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 三、总结全文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课文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3.填空,理解课文各段和中心的关系。 (1)因为地球美丽壮观、很小,所以( )。因为地球资源有限,所以( )。 (2)因为地球资源可以不断再生,所以( )。 (3)没有别的星球可以供人类居住,所以( )。 四、漫谈体会 学到这里,我们对地球有了一定的认识,对地球、资源和人类的关系也有了一定的理解,大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说说你看到或听到哪些是破坏地球的行为,为什么?哪些是保护地球的行为? 【板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 空间有限 粮食紧张 不 人口膨胀 住房紧张 能 资源有限 水源紧缺 移 环境污染 居 爱护 地球日 4月22日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按设计进行,抓住了重点,引导学生在自由阅读的基础上,理解地球的慷慨与无私,地球的渺小与容易破碎,在此基础上使学生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教学中较好地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将语文和相关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语文和思想认识,实现了教学目标。 19.* 青山不老 【教学内容】 教科书P86~87内容。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语言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关键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初探课文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在这里不仅孕育着中华灿烂的文化,还涌现出了许多人物事迹,他们有的慷慨激昂,有的缠绵悱恻,有的惊天地、泣鬼神,还有的平凡中透着伟大,今天这节语文课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一位81岁平凡老人的不平凡的故事。 2.揭题,板书课题。 3.检查预习情况。 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总结课文主要内容方法:人物+事件+关键词) 5.默读课文,你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老人确实老了,年岁大了?全班交流。 二、再读课文 1.正是这样一位古稀老人,在年迈之时却创造了一个奇迹,再读课文,找找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课件) (1)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课件) A.点拨:你能想象老人种了多大面积的树林吗? B.计算:一亩等于667平方米,普通教室大概有50平方米,那3700亩相当于多少个这样的教室呢?(5万间) C.你觉得这是一位怎么样的老人?指导朗读。 (2)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课件) A.读完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 B.你觉得这段话的画面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 C.这段话中两个“全”,你有什么感受?指导朗读这段话。 (3)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山洪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课件) A.你觉得这是一些怎样的树?它们的作用是什么?你能用课文中的话来说吗? B.81岁高龄的老人数十年如一日,十五年,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在这沙漠地带创造了一片绿洲,让我们带着惊叹,钦佩,赞美的语气一起再读读老人创造的奇迹。 2.体会绿洲所处环境的险恶和老人所处的环境艰苦。 (1)这样的一片绿洲在祖国的大地上随处可见,能称之为是“了不起的奇迹”吗?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情况下创造的?(课件) (2)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你从哪儿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险恶。 A.根据同学交流,课件出示“知识链接”介绍晋西北的干旱、霜冻、沙尘暴。 B.结合注释理解“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的意思。 C.理解“肆虐”“盘踞之地”的意思。 在一片荒无人烟,穷山恶水之地,老人15年如一日地上山植树造林,创造出了这片青山,这确实是了不起的奇迹啊!那么,老人的生活环境又如何呢?(想象老人战胜恶劣环境困难种树的一个场景) (3)师引入:“老人十五年如一日地种树,面对一切困难与痛苦,他不改初衷;当五位志同道合的老人相继去世时,他继续种树;当风雨同舟一生的老伴过世时,他仍在种树;当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要接他去享福时,他还是选择种树。”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中老人创造的奇迹,来感受老人的不容易。 三、深究课文 1.看到了这样一位老人,作者在离开老农的小院时,深有感触,你能找出作者感触的句子吗? 2.课件出示。“山川共存”“日月同辉”是什么意思? 3.老人怎样实现自身价值?“另一种东西”是什么呢? 4.作者说“青山是不会老的”是什么意思? 5.出示资料,介绍老人。写话练习。 四、总结课文 同学们,让我们学习这位老人,用自身的双手植树造林,绿化家园,让绿色流进每一个人的心中。 【板书设计】 青山不老 大环境 险恶 创造 奇迹 小环境 艰辛 【教学反思】 《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脉络清晰,重点突出,通过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感受老人与青山共存的精神。课上完了,反思自己这节课的得失,我紧紧抓住课文的三个问题: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种奇迹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造的,为什么青山是不会老的。整个课堂就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且层层深入,感受老人的精神,保护家园,造福他人的无私情怀。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完成了学习任务。 20.* 三黑和土地 【教学内容】 教科书P88~92内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3.体会农民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之情。 4.掌握诗歌的朗读方法,在朗读中品味诗歌质朴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掌握诗歌的朗读方法,在朗读中品味诗歌质朴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农民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土地是一种古老的信念,一缕浪漫的感情,一句象征的诺言,一股写实的意志。这万物生灵的根基上,曾演绎了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曾烙下了多深的荡气回肠的眷恋情怀。有谁不热爱这生我养我的肥沃土地?让我们和诗人苏金伞一起深情吟唱《三黑和土地》,一同感受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之情。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惑? 3.介绍作者:苏金伞,原名苏鹤田,河南睢县人,是中国五四以来最杰出的诗人之一,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1946年,《大公报》介绍苏金伞时说,“他的诗讽刺深刻得体,当世无第二人”。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任河南省文联第一届主席,著有诗集《地层下》《窗外》《鹁鸪鸟》《苏金伞诗选》《苏金伞诗文集》等。 4.背景介绍:苏金伞从小生长在农村,能深刻体会到农民对土地的挚爱,作为我国乡土诗派的代表人物,苏金伞晚年对乡土的回忆,几乎触处皆诗。新中国成立前夕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让劳动人民重新获得宝贵的土地。本诗再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们重获土地后的喜悦心情。 二、检查预习 1.词语认读。 2.理解课文。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或体会?(热爱土地。)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两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情感。边朗读边想象作者所描绘的景物画面,内心中充满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可以读给同桌听,两人互相评价。 2.题目解说:诗歌以“三黑和土地”为题,交代了写作对象,“三黑”是主人公,“土地”是三黑赖以生存的支柱,诗歌表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们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心情,抒发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3.理清思路,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请给每部分标上一个小题目。 四、局部揣摩 1.识形象。 (1)诗歌塑造了三黑怎样的形象?读到特别能打动你的词句,多读几遍,读出自己的感受。 (2)你最喜欢这首诗歌的哪些语句?请你静心默读,圈点勾画自己喜欢的语句, 思考这些语句好在哪里? (3)“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一句,有哪些含义? 2.悟技巧。 (1)这首诗歌中作者在表情达意上有哪些技巧?试举例说明(诗歌所用的修辞手法)。 (2)本诗语言有什么特点。 3.分析句段 (1)“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活像旱天的鹅,一见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这句话有何好处?(把农民有了土地后耕种的样子比喻成“见了水”的“旱天的鹅”,形象地写出了农民耕种土地的迫切心情,也写出了农民内心极度的欢喜之情。喻体的选择和“连头带尾巴”这样的说法极具农村生活特色,读来朴实、亲切。) (2)“地翻好,又耙了几遍,耙得又平又顺溜,看起来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耙得又平又顺溜”用富有口语特点的语言写农村生活,很好地体现了诗人“坚持用生活中的语言写诗,不矫揉造作,不故作深奥”的诗歌创作特点。) (3)诗歌第二节和第三节都用了“恨不得”,有什么好处?(两个“恨不得”夸张的手法倍显情感之深。) (4)诗歌第七节中,“从来没有睡过这么好的床”一句,有什么含义?(“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写出了三黑对于土地的珍视,土地改革使三黑最珍视的土地失而复得,而他们也沉浸在欢喜之中。) (5)诗歌第十一、十二节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今昔对比,凸显时代的变革,生活的变化。) 【板书设计】 三黑和土地 重获土地 喜悦心情 【教学反思】 这节课以学生自学自悟为主,在上这节课之前让学生在家提前预习过了,了解了当时的背景,为学生学习本课奠定了基础。只有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情形,才能理解农民在重获土地后的喜悦心情。 第七单元 21.文言文二则 【教学内容】 教科书P98~100内容。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疏通文章大意。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 【教学重点】 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教学难点】 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读懂故事,展开想象讲故事。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课件出示: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3)君子之交淡如水。(4)士为知己者死。(5)酒逢知己千杯少。(6)一生得一知己足矣。指名学生读,并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2.人生苦短,知音难求。春秋时期,楚国俞伯牙和锺子期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交朋结友的千古楷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教师板书:伯牙鼓琴) 二、整体感知 1.这是一则文言文,读起来比较拗口,但只要注意停顿,就能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来。仔细听老师读,注意老师是如何停顿的,边听边画出停顿记号。 2.教师范读。课件出示画了停顿记号的课文。 3.生读课文: (1)你也能像老师一样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来吗?赶快读读吧!一定要注意停顿哦! (2)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三、自学课文 1.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回想一下,要读懂文言文有哪些方法?(1)查工具书。(2)借助文下注释来理解。(3)可以多读,联系上下文理解。(4)可以看图理解。(5)小组讨论。 2.学生先进行自学,而后开展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四、质疑探究 1.文章写了哪两个人?(伯牙、锺子期。) 2.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呢?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3.仔细读读这句话,你们读懂什么了?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了高山,锺子期说“你弹得太好了!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们面前!”伯牙心里想到了流水,锺子期又赞叹道:“妙极了,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从我心中流过。”) 4.伯牙当时已是楚国著名的音乐家了,那么,他的琴音一定不止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巍巍的泰山、洋洋的江河之外,他的琴声还可能表现了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可能表现旭日东升的景象,表现下雪的景象,还可能表现秋天的丰收景象。 5.假如你是锺子期,会如何赞叹呢?我们该读出怎样的语气? 过渡:知音的相遇是心灵的交融,是快乐的、幸福的。但是,人间的知音真是太少了,让我们通过读书再来感受知音相遇的那份感受和那份柔情。 五、感悟情感 1.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子期不幸去世了,伯牙心情会如何呢? 2.“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伯牙为什么认为子期是最后的知音?他们仅仅是音乐上的知音吗? 3.伯牙破琴绝弦,留下无边无际的孤独、寂寞。当你理解这样的心情的时候,再读读这段话吧。 4.有记载,子期死后,俞伯牙曾经来到子期的墓前悼念他,写下了一首短歌。你们想知道吗?(配乐,教师深情朗诵) 六、教师小结 伯牙精妙的乐曲,只有通晓音律的锺子期才能真正理解。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才是真正的知音啊! 七、拓展延伸 1.课文短短的几十个字,写出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读了这个故事,你感动吗?你想安慰伯牙、赞美伯牙,或是鼓励他吗?将你此刻内心的想法写下来。 2.善鼓琴的伯牙,名满天下的伯牙,居然从此绝弦,如果你就是伯牙,你见着这绝弦,会对子期说什么?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板书设计】 伯牙鼓琴 俞伯牙 知音难得,知己难求 锺子期 第2课时 一、导入——解题意 1.课前谈话,激趣导入。 2.板书课题,指导朗读课题。 二、读通——知文意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正音。齐读全文。 2.自学质疑,理解文意。用自己的话讲讲课文的大概意思。 (1)借助注释及联系上下文说说文章的意思。(2)用“△”标出不理解的字词。 预设一: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理解“轴”在不同语境的意思,指导读出节奏。 预设二: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理解“尾搐入两股间”的意思,指导读出节奏。 预设三: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相机理解“奴、婢”的意思。 3.整体感知,梳理脉络。 三、趣读——入情境 1.面对同一幅《斗牛图》,杜处士和小牧童却有不同的表现,请结合文章说一说。 自由读课文,用“ ”画出写杜处士的句子,用“ ”画出写小牧童的句子, 用一两个词语写写他们的表现。 2.学生汇报,交流分享。 预设一: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相机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读出杜处士对《斗牛图》的珍爱。 预设二: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抓住牧童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想象画面,读出牧童的天真可爱。 预设三:处士笑而然之。①对比“拊掌大笑”和“笑而然之”两处描写“笑”的句子,感受人物的不同表现。②再现情景,想象杜处士的神态、动作、语言。 3.朗读描写杜处士和小牧童的句子,读出趣味。 四、想象——讲故事 1.用自己的话讲讲“他们”的故事。 (1)学生自由练习讲故事。 (2)指名展示,评价交流。 2.讲讲“我”的故事。我姓杜,人称杜处士。我读了不少书,可就是不愿意做官……今天天气真好!放牛去喽!还没出村子,我看见…… 我是苏轼,听说四川有个杜处士,尤爱书画…… (1)选择其中一个角色,练习讲“我”的故事。 (2)指名讲故事,评价交流。(合理想象、角色转换、形象表达) 五、总结——明事理 这篇文章以《斗牛图》为线索,写了杜处士和牧童之间发生的故事,最后阐明“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 【板书设计】 书戴嵩画牛 拊掌大笑 尤所爱 牧童————斗牛图————处士 谬也 (掉尾而斗) 然也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教学反思】 课堂上以“读”为本,体会人物形象,自然而然地形成语言感知能力,在琅琅书声的浸润陶冶中,读出古文特有的韵味,同时为讲好故事做好铺垫。其次,渗透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通过看注释、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调换、增补等方法理解文章的意思,感受文言文精炼、隽永的语言特点。 22.月光曲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01~102内容。 【教学目标】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初步学习分辨事物和联想。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9自然段。 3.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善良的心。 【教学重点】 领会贝多芬创作《月光曲》时的心情。 【教学难点】 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事物,哪些是由实在事物产生的联想。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这篇课文讲的是谁的事? 2.出示贝多芬画像,简介贝多芬。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他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音乐才华,十岁举行公开音乐会,十二岁开始作曲。他生活在封建统治最黑暗的年代,家境贫寒,受尽磨难,对劳动人民十分同情,对专制暴政无比憎恨。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举世闻名的音乐作品,《月光曲》就是其中的一首。 3.什么是“传说”(民间流传的说法。)课文从哪儿到哪儿是讲关于《月光曲》的传说的?(第二自然段到课文结束。)把课文分成两部分,应该怎样分? 4.请两名学生朗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读音。 二、初步理解 1.默读课文,想一想,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几个曲子,是哪几首? 2.学生默读思考后讨论。 (1)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几个曲子?(弹了两首曲子。) (2)这两首曲子分别是什么?(第一首是盲姑娘想要学的贝多芬谱写的曲子;第二首是贝多芬即兴创作的《月光曲》。) (3)课文从哪儿到哪儿是讲贝多芬弹第一首曲子,从哪儿到哪儿讲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二至七自然段讲贝多芬弹第一首曲子;八自然段到最后写贝多芬即兴创作的《月光曲》。) 三、深入理解 1.指名学生朗读二至七自然段,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地方。理解几个词语:幽静、入场券、陌生、纯熟。教师介绍莱茵河是欧洲的大河之一,流经好几个国家,包括德国。 2.贝多芬是人民喜爱的音乐家,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他到各地旅行演出,甚至来到一个小镇上,盲姑娘也在弹他的曲子,而且因不能直接听到贝多芬自己的弹奏而感到深深的遗憾。) 3.盲姑娘一家很穷,又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他们住在一所茅屋里,兄妹俩相依为命。哥哥是个皮鞋匠,妹妹是个瞎子,他们买不起音乐会的入场券。) 4.姑娘为什么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是随便说说罢了”? (姑娘很懂事,她听出哥哥话中不安的意思,能体谅哥哥的难处,所以反过来安慰哥哥,把自己想听音乐会的强烈愿望淡淡地称作“随便说说”,从这里可以看出兄妹俩互相体贴,这种感情非常珍贵,十分感人。) 5.盲姑娘不但爱音乐,而且懂音乐,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她看不见乐谱只听别人弹过几遍,就能弹贝多芬的曲子,尽管断断续续,很不熟练,却是很不容易的。贝多芬自己弹起来,她立刻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并且由此猜出了弹琴的人正是贝多芬本人。这说明她具有音乐才能。贝多芬也深深地为自己能在穷人中有这样的知音而感动,正是这种激情促使他创作了《月光曲》。) 6.指名学生朗读第二至七自然段。 第2课时 一、复习旧课 1.用生字卡检查生字读音。 2.指名朗读课文一至七自然段。提问:贝多芬为什么弹完了一曲又弹了一曲? 二、深入学习 1.指名朗读八至十自然段,纠正读得不正确的地方。 贝多芬看到了什么?(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就在这样的气氛中,皮鞋匠兄妹俩站在他的身旁。) 2.贝多芬弹的是什么?他弹的和他看到的有什么关系?皮鞋匠听着琴声,好像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他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乐曲使他产生了联想。开始,音乐可能是徐缓的,使人联想到月亮升高,穿过微云。再后来,音乐可能高昂激越,使人联想到月光下风起浪涌。) 3.皮鞋匠看到妹妹脸上的表情想到了什么?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 4.为什么兄妹俩没有及时发现贝多芬的离去?(他们完全沉浸在音乐中了。)贝多芬悄然而来,悄然而去,给兄妹俩带来一片温馨的人间之爱和一次美妙的艺术享受,也给自己带来了一次意外的创作收获。 三、分辨联想 1.在“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按起了琴键”这一段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引起的联想。 2,在“皮鞋匠静静地听着……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这一段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引起的联想。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指导。请学生试背第9自然段。 【板书设计】 月光曲 贝多芬 盲姑娘 知音 弹奏 想听 感动 再弹 入神 动情 记录本 陶醉 激情 【教学反思】 文中是通过皮鞋匠的联想来表现《月光曲》的内容的,那《月光曲》的旋律、曲调、节奏到底是什么呢?这是需要学生自己感悟的,任何分析和讲解都会显得空洞。所以,我安排了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反复地读,读完以后,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组同学交流、和全班交流。 23.京剧趣谈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03~104内容。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常识。 3.通过自读课文、自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各部分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条理性。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常识,接受京剧文化的熏陶,体会表达的条理性。 【教学难点】 京剧是比较陌生的领域,通过资料补充,对课文内容稍做细致了解。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京剧,被称为“国粹”,谁会唱上一段京剧?在课前,大家已经搜集了一些关于京剧的知识,你了解到了哪些?(学生畅谈)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来认识京剧中“马鞭”和“亮相”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个究竟吧! 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3.师:同学们,上课前先听老师介绍一下作者徐城北,你对徐城北有哪些了解? 课件出示:徐城北,戏曲研究所研究员,1942年生于重庆,长于北京,肄业于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曾在中国京剧院担任编剧,后转入学术研究,曾任该院研究部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兼职教授。 主要成果:多年专注于对京剧艺术及其背景进行学术研究。著有《梅兰芳与20世纪》《京剧与中国文化》等各类著作共40余册。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师:现在请同学打开书,自由读一读这篇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一下同学们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指名读,男女生读,全班齐读。师指导写生字词。学生练写生字词。个别展示,集体评议。 3.理解词义。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前半部分《马鞭》。想一想:每个自然段都讲了什么? 2.指名分自然段读《马鞭》。 3.学生汇报。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京剧中“马鞭”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产生、作用,以及它的独特魅力。第二自然段:介绍京剧中的虚拟道具一样可感觉可使用。第三自然段:介绍虚拟道具的妙处以及真道具表现夸张的特点。 4.师: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马鞭》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课件呈现:《马鞭》介绍了京剧中“马鞭”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产生、作用,以及它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介绍了京剧中的虚拟道具的妙处。 四、研读课文,加深感悟 (一)研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京剧表演中的“马鞭”是如何产生的呢? (“马鞭”的出现是为了解决骑马没办法在舞台上表现的尴尬。) 2.出示课件:“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无比漂亮。”师:你从“彻底”和“无比漂亮”中读出了什么?(从这两个词语,我们可以读出:“马鞭”的出现不仅完全解决骑马没办法在舞台上表现的尴尬,而且极具艺术的美感,这种表演方式十分符合中国的美学。) 3.思考:“马鞭”这种表现形式有什么作用?又具有怎样的魅力呢?师呈现课件。 作用:巨大的马匹被整个省略,但骑马人那种特定和优美的姿态却鲜明地显现出来。魅力: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 4.欣赏京剧视频《林海雪原》片段,感受“马鞭”的独特魅力。 5.再读第一自然段。 (二)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过渡:在第一自然段中,作者的介绍让我们认识了“马鞭”这一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那么课文还讲了什么呢?让我们继续研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2.指名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3.课件呈现:“马鞭是实在的道具,是可感觉可使用的。京剧还有一些虚拟的道具,但一样可感觉可使用。”这两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从马鞭过渡到虚拟道具。) 4.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作者举了什么例子?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师小结:作者以《拾玉镯》为例,介绍了虚拟道具的可感觉可使用的特点以及“无”远胜于“有”的妙处。 (三)研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从这个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很有意思? 2.指名回答。(预设:生1:从这个自然段中我们知道了虚拟道具的妙处以及真道具表现夸张的特点。生2:我觉得有意思的是京剧表演中只见酒杯不见碗筷、饭菜的表现形式,虚拟道具真是太有趣了。生3:我觉得真道具的夸张表现形式很有意思,尤其是“舔筷子”的细节太有意思了。) 3.师:在这一自然段中,哪句话在本自然段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呢? (京剧一般是不把饭碗搬上舞台的,一旦真用,那就得“狠狠做戏”。) 第2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谁来说说课文前半部分《马鞭》主要讲的是什么?(指名回答) 师: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再一次走进这充满趣味的京剧场景中,一起去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 二、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后半部分《亮相》,想一想:每个自然段都讲了什么?学生默读,教师巡视。 2.指名分自然段读《亮相》。 3.学生汇报。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京剧中“亮相”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第二自然段:介绍“亮相”这一表现形式的高妙之处。第三自然段:介绍了“刀(枪)下场”这一动态亮相的特点及艺术魅力。 4.师: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亮相》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学生汇报。 课件呈现:《亮相》介绍了京剧中“亮相”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以及它的独特魅力。 三、研读课文,加深感悟 1.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亮相”这一表现形式有什么特点?画出相关语句仔细体味。交流:“就在双方打得不可开交之际,那紧张而又整齐的锣鼓声忽然一停,人物的动作也戛然而止——双方脸对着脸,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一切都像被某种定身术给制服了!” 2.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这种“亮相”表现形式有什么妙处呢?指名回答。(俗话说“一动不如一静”,古诗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讲的就是这种情况。静,越发能显示武艺的高强,越发能显示必胜的信心。) 3.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刀(枪)下场”这一动态亮相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妙处?指名回答。师出示课件:特点:双方正在交战,一方被打败,跑下去了。可胜利一方不紧追,反而留在原地,抡圆了胳膊把手中的兵器(刀或枪)耍了个风雨不透。妙处:融合杂技成分的亮相表演,就是为了凸显人物的英雄气概。 4.师小结。 四、总结特色,提炼主题 1.总结写作特色。思考: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1)语言通俗幽默,亲切自然。(2)舞台场景描写生动传神。(3)举例子的方法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2.师:回顾全文,说说这篇课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本文通过介绍京剧中“马鞭”和“亮相”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和独特魅力,表达了作者对于京剧的喜爱之情和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强烈自豪感。) 五、综合感受,感悟京剧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一些有关京剧的知识,我们课前又补充了一些相关的资料,请同学们谈谈对京剧的新认识?(指名回答。) 师:是啊,京剧聚精荟萃,具有较高的艺术魅力;与绘画艺术相结合;有文学艺术的支持,是高度综合和独特的艺术形式,所以具有永久的艺术光芒。 【板书设计】 京剧趣谈 静,显示武艺的高强,显示必胜的信心 动,凸显人物的英雄气概 【教学反思】 教师设计了三个步骤,一是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在读中感悟各自然段的段意;二是概括各自然段的段意,理清了文本的层次。三是概括主题思想,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也使学生对文本有了更加深刻地感知。在这一环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为下面的研读做好了铺垫。 第八单元 24.少年闰土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10~113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和“我”与闰土之间深厚的友情。 4.学习抓住人物特点(外貌、动作、语言)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四件稀奇事,揣摩人物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特点;理解含义深刻句子。 【教学难点】 揣摩人物的特点,体会课文塑造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带大家认识一位与你们年龄相仿的朋友,(出示少年闰土看瓜刺猹的图片)这机智勇敢的少年是谁呢?(鲁迅儿时的好朋友——闰土)今天我们来学习《少年闰土》这一课,来看看少年闰土是一个怎样神秘的人物,能让作者多年来念念不忘。(板书课题:少年闰土) 二、初读课文,感受新知 1.这副美丽而神奇的图画,是留在鲁迅脑海深处的、不可磨灭的记忆,文中是怎么描写的?(齐读第1自然段) 2.鲁迅记忆中的少年闰土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把描写闰土外貌的语段用 “ ”画出来,读一读。 出示语段一: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出示语段二: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交流:从这些外貌描写中感觉少年闰土是什么样子? (少年闰土天真朴实、健康活泼、很受父亲的疼爱……) 三、精读课文,把握重点 1.自由读课文6~14自然段,把闰土和“我”的对话找出来,想想从他们的对话中你读出了哪些有趣的事? 2.学生汇报交流:(课件显示) 雪地捕鸟 海边拾贝 看瓜刺猹 沙地看鱼 3.在这几件事中,你印象最深的或是你最想干是哪件事? 预设一:看瓜刺猹,因为这件事最惊险、最刺激、最好玩、最神秘、写得最详细。从这件事中,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闰土?(机智勇敢。) 预设二:雪地捕鸟,因为能捕到这么多的鸟真是太神奇了。(聪明能干。) 预设三:海边拾贝。因为我喜欢漂亮的贝壳做成装饰品,实在是我梦寐以求的事。(天真烂漫。) 预设四:沙地看鱼。因为我平时只知道鱼在水里游,没想过鱼在沙滩跳是怎么样的。(见多识广) 4.这些事“我”经历过吗?用文中的一个词说这是什么事?(稀奇事。)闰土经历过这么多稀奇事,我对他真是——(羡慕极了)。对这样一位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朋友,真是——(佩服极了),想想孤陋寡闻的自己,真是自叹不如。 5.闰土生活在广阔天地下,一定还会经历许多稀奇事,大家想象一下,他那无穷无尽的稀奇事还会有哪些?(如:池塘捕鱼、捉泥鳅等。) 6.“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他们”指谁?(“我”往常的朋友。) 7.和“闰土”相比,“我”是怎样的人?指读有关句子。(“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闰土“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说明闰土的知识丰富。而“我”和我的朋友“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说明“我们”只能在一个小天地里活动,看不见外面多姿多彩的有趣的世界,像井底之蛙,见识很少。体现了“我”对闰土的佩服,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的不满。 8.正因为这样,“我”才把少年闰土看作是难得的好朋友,虽然才相聚了一个月,却建立了深厚、真挚的友谊。三十年来,作者一直都没把闰土“看瓜刺猹”的情景忘却,一想起闰土,脑海里就马上出现了这个美丽而神奇的画面。 9.闰土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见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我”多么想再和他相处几天,再听听那些新鲜有趣的事儿呀,可惜好景不长,闰土就要回乡下去了,分别是多么地难舍难分啊!谁能有感情地读出描写他们分别时的句子?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我”和少年闰土尽管家境不同,一个是富家子弟,一个是穷苦孩子,却结下了纯真的友谊。课文最后说他们从此没有再见面,其实三十年后,他们俩又见面了,然而,三十年后,“我”和闰土再次相遇时,闰土的巨大变化却让“我”大吃一惊,闰土的一句“老爷”更让“我”大吃一惊。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改变的呢?请去找鲁迅的小说《故乡》来读读吧! 【板书设计】 少年闰土 闰土 佩服 羡慕 我 稀奇 聪明能干 雪地捕鸟 井 天真烂漫 海边拾贝 底 机智勇敢 看瓜刺猹 之 见多识广 沙地观鱼 蛙 【教学反思】 短短的课堂是不能把“阅读”这一语文课的“命脉”全面灌输的,关键在于让学生由课堂引发开去,让他们带着对知识的渴求去想象、去阅读更多的文章,从而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并学会阅读。在根据课文插图展开想象闰土与“我”分别的情景后,我让学生想象他们30年后见面的场景,激起了学生课后去读鲁迅名篇《故乡》的兴趣。 25.好的故事 【教学内容】 教科书114~116内容。 【教学目标】 1.会写1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展开想象,根据提示编故事。 4.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有创作和课外阅读的欲望。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展开想象,根据提示编故事。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有创作和课外阅读的欲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在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中,有很多处写到梦境,而梦里大多写到的是故乡情景,可见鲁迅的故乡情结也不是一个偶然。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走近鲁迅,走近鲁迅的思想深处,走近鲁迅的内心世界,走近他心中那好的故事…… 二、作者介绍 鲁迅,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第一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三、写作背景 《好的故事》是《野草》中比较突出的一篇散文诗。作于1925年2月,当时全国大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着一系列的革命运动。而在封建军阀段祺瑞的统治下的北平,更是一片黑暗。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鲁迅蔑视黑暗,憧憬光明,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五四运动的精神鼓舞着他,虽说中国当时是黑暗的,但他坚信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好的故事》就作于这样的背景之下。 四、初步感知 1.读课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 2.再读课文,小组合作,简析本文结构。 (1~3)在昏沉的夜,看到一个好的故事。 (4~11)好的故事在朦胧中逐渐清晰的展开。 (12) 照应开头,执着的追求。 五、研习探究 1.请大家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眼前这个好的故事。 ((明确)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2.作者对梦境的描写共分几个部分,分别是什么?简要概括一下。 ((明确)可分为两个部分。笫一部分是借回忆以前来写眼前梦境,表现了作者对眼前之景的憧憬与向往;笫二部分写所见故事更加清晰,作者的情感更加强烈和对理想的坚定。) 3.“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明确)在好的故事里任“我”的思绪飞扬和那种思想深处的对美好事物执着的追求。但“我”一旦从美好的梦境再回到现实中,淡淡的怅惘就会油然而生,不难看出鲁迅对理想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4.文章开头和结尾两次提到“昏沉的夜”,从文章的开始到结束完成了一个美好的故事回环,这个美好的回环作者是怎样将这些看似琐碎的影像合成一个整体的? ((明确)一开始处在昏沉的夜,是在灯火渐渐地缩小了的灰暗背景中,然后渐渐明亮起来,第一次写到“朦胧”“闪烁的日光”“清楚起来”“分明”“皱蹙”“凌乱”“影子撕成片片”“碎影还在”,最后又回到那“昏沉的夜”里的凝视与沉醉,完成了一个美好故事的回环。) 六、句子赏析 1.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赏析:好的故事如同它的篇名,呈现出一种非常美好而又明快的美学意境,作者让我们“看见、一个好的故事”中“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这句话无疑表达出了鲁迅思想深处那种对理想的执著追求,自然而然地成为本文的文眼。) 2.现在我所见的故事也如此。水中的青天的底子,一切事物统在上面交错,织成一篇,永是生动,永是展开,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 (赏析: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的画卷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产生着一种层次性的变化——先是于昏沉的夜里恹恹欲睡,再接着,“在朦胧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然后,感受着“永是生动,永是展开,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都在表达“我”的感情在美好的遐想中逐渐升华和清晰。) 3.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 (赏析:鲁迅先生用如此暖色的笔触来描写他的想象世界和回忆中清晰的故事,不仅是一种精神慰藉,更是一种美好的人生信仰和坚执的人生追求,随着故事的逐渐清晰,作者的感情在逐渐掘进的过程中已达到一个高峰,进入一个超我的境界。) 七、写法探究 1.“圆形结构”中展开构思。(现实——梦境——现实) 文章起于昏沉的夜,结于昏沉的夜。而在这起结之中,以渐渐地缩小了的灯火,燃起了一种美好的希望,展开了一幅美好的回忆图景。 2.理解本文超现实想象和情感的层次性变化。 鲁迅运用了画家的手法,使他笔下的自然景物充满了动感与光感,充满了对于故乡美丽风景的怀念与向往和对于这景物所象征的心中所追求的美好世界的憧憬。作者在极短的篇幅中,从多个角度,且每个角度都从多个层次来展开那种超现实的想象,这就使得想象和回忆具有了一种明快清晰的风格,这就使《好的故事》永远呈现出开放的、多层次的审美境界。 3.结尾处不乏意义深长。 “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想要努力追回它,但是当“我”去取笔的时候,连那一点红霓色的“碎影”也不复存在了。“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我”从梦境又回到“昏暗的夜”一般的现实生存环境之中。失望和虚无,孤独和寂寞,给人一种淡淡的哀愁。 八、拓展升华 结合散文背景,从我们学习过的《故乡》《社戏》《阿长与山海经》等文章中提炼鲁迅作品中的故乡情结。 【板书设计】 好的故事 现实——昏沉的夜 对理想美好和平的向往与追求 【教学反思】 这节课,文本与学生实际相差过远,大多数学生都没法理解,课堂上不够活跃,参与度不高,因而以老师讲解为主。之后再遇到类似情况,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预习、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才能将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 26.*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教学内容】 教科书117~120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掌握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去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教学重点】 概括出各个故事的小标题,并通过分析人物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来体会人物性格特色。 【教学难点】 对于文章中部分词语和段落的深层含义的理解和体会。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PPT出示:横眉冷对千夫指)同学们,给你们一个小小的挑战,你们敢接受吗? 师:请说出下面这句话的下一句,“横眉冷对千夫指”,生:俯首甘为孺子牛。 师:看来你们个个都是小勇士啊!那你们知道这是谁说的吗?生:鲁迅先生。 师: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能够认识他是我们的荣幸。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鲁迅,认识鲁迅,了解鲁迅。我们将通过这篇课文认识鲁迅(出示PPT《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请大声地说出课题。(指示课件、书写课题) 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从这个课题你们能知道哪些信息呢? 师:对,这是写鲁迅先生的文章,那么从课题你能知道鲁迅和作者的关系吗? 师:鲁迅是作者的伯父,也就是说作者是鲁迅的侄女。确实是这样的,作者周晔是鲁迅的三弟周建人的女儿。既然他们都是伯父和侄女的关系,那为什么作者称呼其为伯父以后还要称呼为鲁迅先生呢?(先生是对于一个人尊称。) 师:是的,“先生”是对于一个人的尊称,作者已经称呼了伯父,再称呼为鲁迅先生,在这里是表现了作者对于鲁迅先生除了是侄女对伯父的那种尊敬以外,在此基础上还有着更深的尊敬之情。 二、学习生字 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鲁迅先生吧!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们觉得比较难的字和词。勾画完毕的同学请快速的读一遍你勾画出来的这些词语,一定要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三、理清脉络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周晔一起去看看那些发生在鲁迅先生身上的往事吧!请快速浏览,作者一共回忆了几件与鲁迅有关的往事?(5件)我们能够如此迅速地说出本文一共写了五件事,是因为本文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那就是隔行分段,一个版块就是一件往事,一目了然。以后同学们写文章也可以借鉴这样的写法。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这篇文章一共讲了5件事,现在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每一件事,认真思考以后来说一说都是哪五件事呢? 师:哪位同学来说一说前面两件事分别是什么呢? 生:第一件事是说作者和伯父谈论《水浒传》这本书,临走时,鲁迅先生还送了作者两本书。师:概括的很好,那你能给这件事取一个小标题吗?(谈读书) 师:不错,确实是谈了读书这件事,并且还送了书,对不对,那我们就把这件事概括为“谈书送书”。继续说第二件事讲的是什么呀?你概括的小标题又是什么呢?(大家谈论鼻子和碰壁的事情,“我” 引得大家哈哈大笑。我概括的小标题是谈鼻子。) 师:说得很准确,那我们就把这件往事概括为“谈鼻子说碰壁”。这位同学概括能力还是很强的。接下来的三件事就比较简单了,有没有同学想来试一试的。(第三件事是说放烟花,伯父很愉快。) 师:那你能把它说得更简洁一些,用小标题概括。(看烟花。) 师:很准确,就是“看烟花”,继续说吧 ,如果你已经概括成小标题了,那就直接说小标题吧!(第四件事是伯父和爸爸一起救助车夫,第五件事是关心家里的女仆阿三。) 师:说得很好。那第四件事我们就把他概括为“救助车夫”,第五件事就是“关心阿三”。是的,文章写了“谈书送书”“说鼻子谈碰壁”“看烟花”“救助车夫”“关心阿三”一共五件事情。但是文章一开始就写了“谈书送书”这件事吗?(不是。) 四、研读课文 师:不是的话,那第一部分写的是什么?赶紧再看一看第一部分。(第一部分写的是鲁迅先生去世了,有很多人来追悼他。)师:确实,很多人来追悼他,说明鲁迅先生……用原文的一个词语来说就是……(受人爱戴。) 师:那大家又是如何来表达这种爱戴的呢?从文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各色各样的人都有。”)师:这两句话里的有些词语更是把“爱戴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你们找到了吗?(失声痛哭,数不清,挂满……各色各样。)师:(出示PPT)是啊,失声痛哭说明人们对于鲁迅的死真的是悲痛至极啊!数不清、挂满、大大小小、堆满、各色各样说明来追悼的人很多很多,而且人们都纷纷通过花圈和挽联来表达对于鲁迅的爱戴之情。作者也是其中一人,当她想到(出示PPT)。(我永远……掉下来。) 师:因为伯父的爱抚,所以作者十分的爱戴伯父。那爱抚和爱戴又分别是什么意思呢?(爱戴是晚辈对长辈的尊敬,爱抚是长辈对晚辈的关爱。) 师:确实爱戴指的是敬爱并且拥护。而爱抚指的是关怀体恤,疼爱抚慰的意思。 第2课时 一、再读课文,分别分析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继续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上节课我们已经给每一件往事都概括出了小标题,现在请同学们认真研读这五件往事,看看每一个故事里的鲁迅先生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你又是怎么分析出来的呢?不要忘了分析人物的时候,我们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行分析。请同学们边读边进行批注,现在开始吧! 师:看来大家都已经完成了,现在请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选择你最喜欢或者最感兴趣的一件往事来进行交流吧! 师:想必每一个人都已经有了最喜欢的那件往事了。现在就让我们一一来分析一下吧,说到你喜欢的事情的时候一定要积极发言哦。 (一)谈书送书。 师:首先看看“谈书送书”这件事。在这个故事里作者的读书状态是什么样的呢?“我读《水浒传》不过看一遍,只注意……,那些……,那些……,全搞不清楚。”(紧张动人的情节,好汉的个性,复杂的内容。)师:用原文的一个词语来说就是? (囫囵吞枣。)师:“读书的时候,甚至还会……”(把一个做的事情安在另一个人身上)师:用原文的一个词语来说就是?(张冠李戴。) 师:所以同学们读书的时候,要注意有些文章里写了一个不容易理解的词语以后,还会解释这个词语的意思。但是如果大家像作者一样囫囵吞枣地读书是一定不能发现这个规律的。那听了作者乱说一气以后,伯父的反应是什么呢?(“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师:伯父这样说,说明囫囵吞枣的读书对不对呀?(不对。) 师:那伯父认为什么样的读书态度才行呢?(认真、仔细,不马虎。) 师:对,这是读书的态度,鲁迅先生就是这样认真仔细的读书,认真仔细的写文章。这就叫作:治学严谨。 伯父说完“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以后的效果又是什么呢?(“听了伯父的这句话,我又羞愧……马马虎虎了。”) 师:伯父说这句话,其实是在委婉的批评作者这样的读书态度是绝对不行的。说明他关爱晚辈,指正晚辈的错误,让晚辈养成好的行为习惯。而且伯父对于作者的关爱还没有到此为止。当作者要走的时候,鲁迅先生还送了她两本书。分别是什么?(《表》和《小约翰》) 师:《表》是著名作家班台莱耶夫所写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品,鲁迅先生曾译过这本书。《小约翰》是鲁迅上个世纪翻译过的经典童话。作者凡伊登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荷兰最受读者喜爱、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下去找来读一读。因此不得不说鲁迅先生确实是一位治学严谨、关爱晚辈的一个人。所以作者一想到(PPT),生:我从此永远见不到(治学严谨、关爱晚辈)的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里。 (二)说鼻子谈“碰壁”。 师:鲁迅先生不仅治学严谨、关爱晚辈。我们还可以从说鼻子谈碰壁这件事里看到不一样的伯父。从这个故事里你看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伯父呢?(我看到的伯父是一个幽默的人,因为他说他的鼻子扁平是因为碰壁的原因。他是在开玩笑。)师:很好,你看出来鲁迅是一个幽默的人。那你觉得“碰壁”是真的碰上了墙壁吗?(不是。)师:我相信大家都知道这里的“碰壁”不是真真正正地碰上了墙壁,那又是什么呢?我们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大家有没有搜集到这方面的信息呢?(当时的社会十分的黑暗,政府专制,当时的老百姓都过着艰难的生活。)师:是的,当时的社会很黑暗,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生活艰苦,所以鲁迅写的很多文章都是对于当时社会的强烈讽刺和批评,以此警醒世人,而那些旧社会的拥护者把鲁迅看作敌人,想尽办法阻挠他,甚至想要迫害他。所以你明白“碰壁”的含义了吗?(这里的碰壁应该说的是受到的打击和不幸吧!)师:你理解得不错,我相信你们对于碰壁的理解,一定有了新的收获。但是可能没有很深刻,不过没关系,随着我们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以后,我相信大家一定都能很好地理解“碰壁”的意思。可是作者当时理解的碰壁就是碰上了墙壁,他还以为自己明白了“碰壁”的含义。她真的明白了吗?(没有明白。)师:是啊,作者并没有明白,却以为自己明白了,于是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既然我们已经读懂这件事,现在请三个同学分角色读一读这个故事,看能不能原原本本的复原当时的场景。一个旁白,一个是鲁迅先生,一个是作者。 师:鲁迅先生用“碰壁”来形容旧社会对于他的打压,你们能想到吗?(不能。) 师:那是不是说明鲁迅先生的语言一针见血,十分尖锐和准确呢?生:是的。师:那我送你们一个词语,就是“犀利”,犀利就是说话很厉害很尖锐的意思。是啊!这样一位幽默犀利的伯父就这样离开了作者,所以,他一想到……生:我从此永远见不到(幽默犀利)的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里。 (三)看烟花。 师:鲁迅先生不仅有严肃的一面还有慈祥的一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在看烟花这件事里,对于鲁迅有一个神态描写,就表现了他慈祥的一面。谁知道?(“我突然注意到……是我从来没看见过的。”)师:是啊,鲁迅先生一直都是冷峻严肃的,微笑慈祥的样子我们都很少看见。你们想看看鲁迅先生微笑的样子吗?(想。)师:看完鲁迅慈祥的样子,你认为鲁迅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热爱美好的东西。) 师:是啊,鲁迅先生对于美好的东西也是喜爱的、欣赏的、追求的。可是,这样的慈祥的伯父我永远也见不到了,所以作者一想到…… 生:我从此永远见不到(向往美好)的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里。 (四)救助车夫。 师:是啊,鲁迅先生的笑脸多么不容易看到啊。这样的笑脸却稍纵即逝了,这又是为什么呢?下面这个故事会告诉我们答案。这里对于鲁迅先生救助车夫有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是怎么写的呢?我们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 (“他们把那个……扎好绷带。”)师:请画出里面的动作。(蹲、半跪、夹、洗、敷、扎)师:当时的鲁迅可是北大的教授,他却不顾自己的身份,半跪着给车夫这样的劳苦大众洗伤口,敷药,扎绷带。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一个善良、不顾自己身份真正关心百姓的人。)师:确实,鲁迅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而且最后还给车夫钱、药和绷带,说明伯父还是一个细心的人。伯父和爸爸回来以后,我问伯父为什么这么冷,拉车的还光着脚在路上跑呢?伯父的话我没听懂,但是我却清清楚楚地看到,也清清楚楚地记得。记得什么……(他的脸上……叹了一口气。”)师:伯父又恢复了严肃和冷峻,你想想这个时候伯父在想什么呢?是啊!这么冷他在光着脚在工作,像他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什么时候他们才能摆脱这样艰苦的生活啊,我能做些什么呢?师:这里也是鲁迅先生关心劳苦大众的表现啊。正因如此,他才会变得那么严肃,那么冰冷啊。文中有一个词语写出了这些劳苦大众是何其的艰苦。谁能找出来?师:他的脸……(饱经风霜。) 师:现在就请大家展开想象,用两三句话来写写这张饱经风霜的脸到底是长成什么样的。现在请同学说说你看到的饱经风霜的脸是什么样的?师:几根白发凌乱地从帽子里钻出来,白发下的额头布满了皱纹,眉毛紧锁,眼睛凹陷,颧骨突出,嘴边长满了黑黑硬硬的胡须,嘴里还在大口的喷吐着白色的气雾,一脸痛苦,不言而喻。看着这样一张脸,鲁迅先生怎能不变得严肃,怎能不去想如何才能帮助他们脱离这样的艰苦生活啊。所以啊,作者一想到…… 生:我从此永远见不到(善良细心、关心劳苦大众)的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里。 (五)关心阿三。 师:鲁迅先生不仅救助车夫,在家里也是十分关心这些劳苦大众,比如女仆阿三,鲁迅先生是怎么关心阿三的呢?阿三是怎么说的呢?(“周先生……不叫我干重活儿。”)师:鲁迅先生自己生着病还在忘我工作,却关心女仆,叫她多休息。 这就是鲁迅先生,他为自己 ,为他人 。(想的少,想的多。) 师:所以作者一想到……(我从此永远见不到忘我工作还关心他人的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师:通过这五件往事,我们认识一个……的鲁迅先生。(治学严谨、关爱晚辈、幽默犀利、向往美好、善良细心、心系百姓、忘我工作。) 师:同学们,这篇课文一共写了五件事,那你们觉得我可以把这五件事的顺序换一换吗?(不能)师:为什么呢? 师:大家可以看到,第一个故事告诉我们鲁迅先生治学严谨,所以他才有底气、有能力把笔当作他的武器和敌人战斗,在这个过程中他“碰壁”了,遇到了阻挠,所以有了第二个故事,即使碰壁他也没有放弃对于美好的追求,于是有了第三个故事,观赏焰火,追求美好,那追求美好就要从身边事--关心劳苦大众做起,于是便有了救助车夫,除此他还需要回归以笔为剑,忘我工作,这才不愧为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魂”鲁迅先生。 这位伟大的人物说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话,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一起来感受他的文字的犀利和威慑力。 二、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师:伟大的“战士”鲁迅先生去世了,在当时是一件震惊全国的大事件。很多作家都纷纷写了文章缅怀这位伟大的人物。课后大家可以去阅读萧红写的《海外的悲悼》,臧克家写的诗《有的人》,郁达夫写的《怀鲁迅》,藤野先生的《谨记周树人君》,去感受名家们对于鲁迅先生去世的震惊和惋惜。 【板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谈《水浒传》 关心、教育孩子 说鼻子谈“碰壁” 顽强斗争 看烟花 欢乐时光 深切怀念 救助车夫 忧国忧民 女佣阿三的回忆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教学反思】 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我还以引导学生探究第一部分与后面几个部分的关系。第一部分提出一个问题:鲁迅先生为什么会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学生不难体会到了后面几个部分用鲁迅先生的生活中的几件小事从不同侧面回答了这一问题。找准了文眼,以“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为切入点学完课文,学生很容易就懂得鲁迅赢得那么多人的爱戴是因为先生崇高的精神品格,伟大的人格魅力啊!先生的人格魅力便深深地铭记在了学生的心中。 27.*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21~122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哲理性的深刻内涵,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 2.通过学习本诗,体会人生的意义,树立正确高尚的人生观。 3.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运用的特点。 【教学重点】 在朗读中领会诗歌所含的深刻哲理;理解诗中所运用的对比写法及其表达作用。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本诗,体会人生的意义,树立正确高尚的人生观。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 1936年10月19日凌晨5时25分,一位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在上海不幸病逝。全国人民无比悲痛。但是反动派派出了许多的特务、军阀、走狗极力阻止人民给鲁迅先生举行追悼会,他们阻止得了吗?我们一起来回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看看当时的情景吧。 2.鲁迅逝世13周年,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才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鲁迅先生。诗人臧克家参加了纪念活动,百感交集,心中充满了对鲁迅的思念和崇敬,于是情不自禁地写下了《有的人》这首短诗。出示课题——《有的人》。 二、诵读全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诗,注意把字音读正确,诗句读流畅。(教师倾听学生的朗读情况,并针对学生不容易读好的地方加以辅导。) 2.指七名学生分节读,教师随机点拨:“当牛马、石头、不朽、摔垮、抬举”等字音。 3.默读并思考:这首诗在内容和写法上你发现了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内容上的对比,“有的人”反复出现。)引导学生结合诗句回答。 三、自主感悟,诵读悟情 1.同学们,自由读第一节,你能读出疑问吗? (1)自由读第一节。 (2)质疑:为什么有的人活着像死了,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理解“死”“活”。 (3)引导学生带着疑问来读书。哪种人虽生犹死,哪种人虽死犹生?请同学们读2、5节。 2.学习2、5节,出示: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1)指名读,评议:他读出了什么感觉?或你听到他读出了什么味道?(对敌人的恨,对人民的爱。) (2)探讨:为什么“恨”?怎么样的人会“骑在人民的头上”?骑在人民头上后的表情怎样? (3)读一读:读出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反动派的傲慢神态。 (4)指导读好“摔垮”读出把敌人打垮后痛快淋漓的感觉。 师生合作读。 3.自主学习3、6节,4、7节。 (1)自由选择一组,想想用什么方法朗读表达出你的理解。 (2)各人自由练习。 (3)男女生分别领读,带读。学生汇报读。评议,生评,师评。 4.诗歌为纪念鲁迅先生而作,却不用“鲁迅赞”或“纪念鲁迅”为题,而是以“有的人”进行反复咏叹。这首诗的前四节一连用了八个“有的人”,请把 “有的人”替换为某一种人或某一类人。 被人民憎恶的人,被人民爱戴的人 残酷剥削人民的人,为人民服务的人 妄想流芳千古的人,一心默默奉献的人 愚弄人民的人,造福人民的人 损害人民利益的人,维护人民利益的人 反动统治者,共产党人 压迫人民的暴君,廉洁奉公的公仆 自私的人,无私的人 一心追求名利的人,一心只知奉献的人 四、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1.这诗表达了臧克家对鲁迅深深的怀念,我们带着对这伟人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来读读老师变序后的诗。(师生合作读) 鲁迅死了(师)他还活着。(生)鲁迅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师)给人民作牛马的,(生)人民永远记住他!(生)鲁迅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师)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生)到处是青青的野草。(生)鲁迅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师)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生)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生)探讨:“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你知道都有谁呢?指名说。(岳飞、雷锋、周恩来,王二小……) 2.还有像鲁迅一样的人很多,你想歌颂谁,就把他的名字套进去读一读。自由练,指名读。 3.教师引读:面对自私自利、残酷剥削压迫人民的人我们痛恨、愤怒地说——生读: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因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所以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教师引读:当我们面对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我们尊敬他、歌颂他——生读: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因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总结引领。同学们,今天我们又一次感受了诗歌的魅力。有人说,走进诗歌就是走进了一个灵动的世界,每一个想让自己变得聪明灵秀的孩子,都应该亲近诗歌。 4.搜集鲁迅的名言。阅读鲁迅的作品如:《故乡》《一件小事》《药》等。 【板书设计】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活着……死了(虽生犹死) 死了……活着(虽死犹生) 【教学反思】 对比是这首诗的主要写法,诗的每一小节都用对比写,每一节都是先反后正,这样,使正反两方面的形象更加鲜明,主题更突出。“有的人”指的是什么人?这些人怎么样?诗中举出了完全对立的两种人加以对比。于是,我紧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对比学习,我在朗读指导中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对比朗读,通过这种对比朗读,既能帮助学生体会诗歌的内蕴,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对比的表达手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自然也得到了提升。这样以读代教,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读中感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