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素材 小升初语文拓展素材-古诗词解读:曲池荷 部编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六年级下册语文素材 小升初语文拓展素材-古诗词解读:曲池荷 部编版

曲池荷 曲池荷 ‎【唐】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译文:‎ 轻幽的芳香朗绕在弯曲的池岸,‎ 圆实的花叶覆盖着美丽的水池。‎ 常常担心萧瑟的秋风来得太早,‎ 还来不及欣赏荷花它就凋落了。‎ ‎ ‎ 作者介绍:‎ 这首诗的作者是卢照邻。‎ 卢照邻(约636—约680),字升之,号幽忧子,河北人,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称“初唐四杰”。 ‎ 卢照邻小的时候非常聪明,跟随曹宪、王义方受小学及经史,博学能文。唐高宗永徽五年,即654年,为邓王李元裕府典签,很受爱重,邓王曾对人说:“此吾之相如(司马相如)也。”‎ 司马相如是汉朝的大才子。‎ 卢照邻一直当到都尉这个官,但是后来患了“风疾”,不得不退职。虽然他还试图做门客,但病情越来越严重,双脚萎缩,一只手也残废了,只好买了田地归乡养老。‎ 卢照邻擅长写诗,尤其擅长七言歌行,对推动七古的发展有贡献。代表作《长安古意》,诗笔纵横奔放,富丽而不浮艳,为初唐脍炙人口的名篇。‎ ‎《全唐诗》编录了卢照邻的诗2卷。1980年,中华书局排印了《卢照邻集》。‎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永徽三年,即652年。染上风痹症的卢照邻,已经辞掉了官职,“羸卧不起,行已十年”,真是痛苦不堪。很难想象,就是这样一个病人,写了那么多名垂千古的诗句。‎ 赏析:‎ 我们来看看唐朝诗人卢照邻的这首《曲池荷》。 ‎ 第一句,“浮香绕曲岸”,未见其形,先闻其香。曲折的池岸泛着阵阵清香,说明荷花盛开,正值夏季。所以,你看,描写事物与景物,不一定非要写出季节的名称。只要你描绘的景色恰如其分,读者就能够捕捉到那个季节的气息。‎ 但是,作者为什么没有写荷花荷叶的形状呢?是故意要先写其香吗?这么写的目的是什么?‎ 第二句,“圆影覆华池”。这一句,写月光笼罩着荷池。月影是圆的,花与影,影影绰绰,莫能分解。写荷的诗作不在少数。而这首诗采取侧面写法,以香夺人,不着意描绘其优美的形态和动人的纯洁,却传出了夜荷的神韵。‎ 因为是夜里,所以,嗅觉首先发挥了作用,诗人走到荷花池边,先闻到了荷花的清香,之后,就看到了月亮。月光罩住了整个荷花池。这么说来,诗人只是实实在在地描写实景,而不是故意要卖个关子,留个悬念。‎ 在这样的月夜里,闻着荷花的香气,能想象得到那一池美丽的荷花的姿态有多么曼妙。真想快快地度过这漫漫的长夜,让我们在晨光到来时,好大饱眼福,看一看它们绽放的姿态呀!‎ 也因为是在夜里感受到了荷花的美好,也因为夜里的时候,人们的情绪容易感伤和失落,所以诗人在接下来的两句诗里才会情绪已转,由快乐转为淡淡的哀伤。‎ 第三句,“常恐秋风早”和第四句,“飘零君不知”。这两句是沿用了屈原《离骚》里的——“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句意,但又有所变化,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早年零落的感慨。也令人想到《古诗十九首》那首“青青园中葵”,其中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这几句,都是表达了同样的担忧之情。‎ 由于卢照邻被病痛折磨多年,对事物变化的反映特别敏感。万物越是繁茂越是生机勃勃,他就越发感觉到自己的形象枯槁。同时他对繁荣的万物是“感其生而悼死”,“见其盛而知其阑”。‎ 但也正是对自己身体和疾病的揣摩,他才会对自然规律多了一份敏感的认知,而我们健康的普通人通常只看到了万物茂盛时的繁华,却不能从繁华中联想到它们衰败时的悲凉,所以我们也通常对病人缺乏一份由切身体会而得来的同情。‎ 听了卢照邻的介绍,读了这首诗,我们的心中也会产生一丝哀伤,多了一丝同情,对吗?‎ 诵读:‎ 最后,让我们再来一起读读这首《曲池荷》,体会一下它所传达的不凡的心意。‎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