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科学》总复习资料习题库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升初《科学》总复习资料习题库

1 小升初《科学》资料库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1、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 1/5 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 2、放大镜把通过透镜所能观察到范围称为视野。 第一课 放大镜 1、什么是放大镜?特点是什么?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 做放大镜,也叫凸透镜。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即中间凸起) 、 透明。 2、放大镜的构造包括:透镜、镜柄、镜框。放大镜的原理是光 的折射原理,所以能放大、聚光、成像。 3、放大镜的作用:放大镜具有放大、聚光、成像的作用,具有 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能观察到物体更多的细节。 4、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常用在公安、科技、教 学、医院、农业、精密仪器维修等方面。 5、怎样正确使用放大镜? 使用放大镜的方法有两种: ①观察对 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 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 之间上下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②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 至图像大而清楚。 6、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系,与放大镜的大小无关,放 大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则越小。球形的透明体放大倍数 2 最大。 7、只要是中间厚、边缘薄、透明的物体都有放大的作用,如水 滴、老花镜、圆柱形和球形的透明器皿装水后,也有放大的功能。 8、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 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早在 1000 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 镜。放大镜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被广泛使用,极大地方便了 人们对事物的观察和认识。 9、用放大镜看物体有什么不同? 用放大镜看物体, 物体的图像 放大了,而且发现物体的图像是由色彩点组成的。 如用放大镜看书报 的字、图是由小点组成的;用放大镜看电视和计算机的屏幕是由红、 绿、蓝三种色光的小点组成的, 看不到图像只能看到平行和垂直的亮 条纹。 10、最早提出应用放大镜装置的是谁?最早制造出眼镜的是谁? 最早使用的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的。 最早提出应用放大镜装 置的是 13 世纪英国的格罗斯泰斯特,最早设计并制造出能增进视力 的眼镜的是培根。 11、回答下列问题 ①什么样的放大镜放大倍数比较大?(镜片 中央凸得越厉害, 放大倍数越大)。 ②人们为什么把放大镜叫做凸透 镜?(是因为镜片的中央凸起,且又是透明的) 。 3 第 2 课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1、昆虫有什么特点? 像蚂蚁、蝗虫、蚕蛾这样,身体分为头、 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眼、口器;胸部有三对足。翅膀两对或 一对,也有没有翅膀的。腹部有节、两侧有气孔是呼吸器官。昆虫是 自然界中人类肉眼看得见的最小动物之一。 2、昆虫在自然界中种类繁多,分布很广,它们有着和其他动物 不同的身体构造和本领。但大多数昆虫身体较小,肉眼不容易看清, 可用放大镜观察昆虫。 3、举例说明昆虫的身体有哪些奇特构造? ①苍蝇落在光滑直立 的玻璃上停留和爬行,这和它的脚的构造有关,苍蝇、蜻蜓是复眼。 ②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 ③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 蝴蝶的触角 是棒状,蚕蛾的触角是羽毛状,蝗虫的触角是丝状,天牛的触角是鞭 状。昆虫头上的触角是它们的 “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 比人的“鼻 子”灵敏很多。④蝴蝶翅膀上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4、蚜虫的样子:蚜虫在植物的嫩枝上吸食汁液,蚜虫是黄色的, 只有针眼般大小,像小米,在 10 倍的放大镜下,我们可以看清它们 的肢体。 5、蚜虫是怎样刺吸植物的汁液的? 蚜虫进食时,全身蠕动、嘴 顶着叶子。蚜虫是害虫。 6、草蛉幼虫的嘴是什么样子的? 草蛉幼虫的嘴跟蚕的嘴很相 4 似,外形像一对“镰刀” ,左右两部分合成尖细的管子,可刺入蚜虫 的体内。 7、草蛉幼虫怎样吃蚜虫? 草蛉和它的幼虫都是蚜虫的天敌。 草 蛉幼虫用嘴前那对“镰刀” 抓住一只蚜虫,然后刺入蚜虫体内吸它的 体液,直到剩下一只空壳, 草蛉幼虫还会把蚜虫的空壳背在身上伪装 自己。 第 3 课 放大镜下的晶体 1、什么叫晶体? 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晶体。 如:白糖、 食盐、碱面、味精、雪花、水晶、矿石、金属、维生素 C 等等。 没 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非晶体。如:玻璃、珍珠、松香、 琥珀、黄土等都不是晶体。 2、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的,晶体 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有规则。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 像一簇簇针、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 微镜下才能看见。 3、岩石是由什么组成的? 火山喷发后的岩浆冷却后形成矿物晶 体。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的。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 等矿物的晶体组成的。 4、各种晶体的形状 晶体物质排列虽然是规则的, 但形状是多种 多样的,如黄铜、食盐、白糖、碱的晶体是立方体。味精的晶体是柱 体(柱状),维生素 C 的晶体像一簇簇针,水晶的晶体像金字塔,雪 5 花的晶体像小花和六角形,碱的晶体像小树枝。 同一种物质晶体的 颗粒形状大致是一样的。 (同一种物质的晶体都是同一样的有规则的 几何图形) 5、晶体有什么用途? 晶体不仅漂亮, 而且用途广泛。 能实现电、 磁、光、声和力的相互作用和转换,应用于通信、摄影、医学、气象 学、建筑学、军事技术、航空等领域,如红宝石晶体激发后能发出激 光,叫激光晶体。激光电视、激光彩色立体电影,激光手术刀都是激 光晶体的成功运用, 晶体也是鉴别矿物的依据。 地质学家还用晶体判 断矿物成份,鉴别岩石。 6、怎样制作食盐、味精、食用碱的晶体? 制作一些浓的食盐、 味精、食用碱溶液,用滴管滴几滴在玻片上,待水份自然蒸发后,用 放大镜能观察到玻片上留下的晶体。 7、制作晶体的方法是降低温度法 (如水结冰) 和减少水分法 (自 然蒸发)。 8、海水通过风吹日晒后,水分会慢慢的蒸发最后从海水中析出 海盐晶体。 第 4 课 怎样放得更大 1、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 2、怎样做简易显微镜? 找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 上下移 动调整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 直到找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 用纸筒 和胶带把两个透镜固定下来就做成了一个简易的显微镜。 6 3、最早的的显微镜是什么样子的?发明于什么时间? 显微镜的 发明是在 17 世纪。人们把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组合起来明显 提高了放大能力,这就是最早的显微镜。 4、显微镜为什么能把物体放得更大? 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 外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物镜倍数× 目镜倍数 5、显微镜观察物体,比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增加了。肉眼看青苔 好像绿茸茸的地毯,在显微镜下看,就像一片丛林。显微镜下看到的 花粉形态各异,千姿百态, 还能看到花粉管的生长。电子显微镜能观 察到病毒和细菌。 6、最早的显微镜是谁发明的? 生物学家列文虎克于 1632 年出 生在荷兰,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 300 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 镜。他用显微镜第一次看到了血液在毛细血管里流动。 7、说说显微镜的发展: 在 17 世纪发明了光学显微镜。显微镜 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 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 世界,现在又研制出了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可 把物体放大到 200 万倍。 第 5 课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一 ) 1、显微镜的用途: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观察到非常小的物 体以及物体的精细结构。 2、什么叫细胞? 1663 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 ? 胡克用显微镜 7 发现软木薄片的结构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命名为细胞。 他是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 3、用显微镜观察物体应有哪些准备和要求? 应准备材料和工 具、采集标本、培养微生物、制片。要求是物体必须制成玻片标本, 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4、制作洋葱玻片标本 ①用小刀切开洋葱;②取出其中的一片; ③用小刀切出很薄很透明的一小块(或用刀片刮很薄一层) ;④用镊 子将切出的小块放在有水滴的载玻片上平展开, 不能折叠; ⑤盖上盖 玻片⑥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 5、显微镜的构造(从上往下数) 目镜→调节旋钮 →物镜→载 物台→反光镜 6、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步骤 ( 怎样正确使用显微镜? ) ①一只手 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向着光把显微镜放在平桌面上; (安 放) ②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 ③调节反光镜,从目 镜能看到光圈;(对光) ④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标本恰好 在载物台通光孔中央;(上片) ⑤调节准焦螺旋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 玻片的上面; ⑥从目镜看,调整准焦螺旋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调 整光线到尽可能看清标本; (调焦) ⑦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 部分,注意标本移动方向与从目镜看到的方向相反, 看到的图像也刚 好相反。(观察) 简单归结为五点:安放——对光——上片——调焦 ——观察 7、分别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看到有什么不 8 同? 肉眼看:皮光滑、白色、有纹路 放大镜看:纹路更粗、更清楚 显微镜看:看到很多长方形的像格子一样的细胞。 8、洋葱的细胞是什么样的? 近似长方形、有细胞皮、大液泡、 细胞核。 9、用显微镜观察准备的材料和工具有哪些? 一般要用口杯、 清 水、滴管、镊子、小刀、载玻片、盖玻片、碘酒、培养皿、吸水纸等。 10、除了病毒以外,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1、连线 镊 子 夹取实验材料 培养皿 盛放多余的洋葱片 滴 管 吸取少量液体 载玻片 放置切片标本 碘 酒 染色 烧 杯 盛放液体 裁纸刀 切割洋葱 吸水纸 吸取多余水分 第 6 课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1 、用显微镜观察蓖麻叶是什么样子? 用显微镜观察蓖麻叶看 到了叶细胞的叶绿体, 叶表皮的气孔, 推测每平方毫米的蓖麻叶中叶 绿体的数目多达几十万个。 2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场所, 气孔进行呼吸和光 9 合作用。叶表皮中的气孔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呼吸和光合作用很重要 的部分。植物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3、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 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十 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能量守恒和 转化定律 )。 4、细胞学说的建立: 生物和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本 身也是有生命的,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每种生物的细胞不同, 同一种生物的不同部位的细胞形状大小也不同。 5、细胞的作用有哪些? 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 也是生 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细胞的作用多种多样。生物的呼吸、消化、排 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运输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 6、举例说说细胞的作用? 血液中红细胞起着运输的作用。 白细 胞起着免疫的作用与病毒、细菌作战,保护我们的健康;生殖细胞起 着遗传作用;脂肪细胞起存储作用;骨细胞起着结构支持作用;垂体 细胞起着分泌作用;叶表皮细胞起着呼吸作用。 7、关于细胞我们知道些什么? 细胞是生物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 位。除病毒以外, 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动物细胞和植 物细胞的结构不同,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 细胞膜、细胞质、 细胞核;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是由 英国科学家罗伯特 ? 胡克最先发现的。 8、雪中的红细胞也叫红血球,起运输作用,被誉为运输兵。形 状像圆球。 10 第 7 课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 三 ) 1、显微镜的发明不仅使人们看到了细胞, 还看到了许多微生物。 2、第一个用显微镜发现微生物的是生物学家列文虎克。 3、鱼缸里的水变绿是因为水里微生物繁殖的结果。 4 、微生物 我们在什么情况下见过? 答:微生物我们都见过,如发绿的水中、发霉的馒头或面包上都 有微生物,我们所食用的蘑菇、木耳等属于真菌,真菌是微生物中的 一类。 5、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采集池塘或鱼缸的水,用滴管吸取一商 水放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6、用干草培养微生物。 取鱼缸里或池塘的水倒入装有干草的玻 杯中,几天后发现水面上出现了霉点, 这些点就是肉眼看不见的细菌 结集而成,杯中许多单细胞生物以及其他微生物正是以此为养料大量 繁殖的。 7、便于观察微生物的方法: 如果微生物运动迅速、不便观察, 可先在载坡片上放少量脱脂棉, 再滴水,也可用吸水纸把盖玻片边缘 多余的水份吸掉,控制微生物的运动。 8、列文虎克在雨水、河水、井水里都到了微生物,水中的微生 物主要有变形虫、鼓藻、草履虫、船形硅藻、喇叭虫、眼虫、团藻等 等。 9、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吗? 微生物是生物, 具有其他生物一 11 样的共同特征。微生物和其它生物一样,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0、生物的基本特征是:①新陈代谢;②应激性;③生长、发育 和繁殖;④遗传和变异;⑤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第 8 课 微小世界和我们 1、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让我们看到了微生物、细胞等。 2、观察工具的发展和观察范围的拓展: 3、举例说明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①在放大镜和显微镜发 明以前,人们只能用眼、耳、鼻、舌、手五种感觉器官探知世界,人 们看到的最小动物,就是蚂蚁等昆虫。 ②放大镜和显微镜发明后, 人们观察到微生物、 发现许多危害人类的细胞和病毒等, 并从此开始 和它们斗争。 ③人类研究微小世界的最新成果是克隆羊、牛等,还 可以把人胰岛素基因种到细菌细胞中, 产生大量的胰岛素, 用于治疗 糖尿病。 ④微生物为我们提供食物或帮助生产食物,如杂交水稻、 面包、醋等(酵母菌)。 ⑤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也要靠微生物,没有 微生物,地球将成为垃圾世界。 ⑥土壤的净化和改良也离不开微生 物。 总之,微生物既有好处,也有坏处。 4、第一个指出微生物和人类健康关系的人是法国科学家巴斯德, 人们称袁隆平为杂交水稻之父。 5、举例说明微生物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答:微生物对人类有害 也有利。有些细菌和病毒能让人感染疾病, 如:伤寒、霍乱、鼠疫等; 有些微生物却能为我们提供食物和帮助我们生产食物, 垃圾和污水处 12 理也需要微生物,微生物还可以净化和改良土壤。 资料库 : 1、什么叫多细胞生物? 自然界的大多数生物都是由多细胞组成 的,叫多细胞生物。 2、单细胞生物 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叫做单细胞生物,如:草履 虫、眼虫、喇叭虫、变形虫、钟虫、太阳虫、细菌、动物卵(如:鸡 蛋、鸭蛋等)都是单细胞生物。 3、植物的一些细胞,如叶绿体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植物和 其它动物、人类需要的养料。 4、地球至少存在 250 万种生物,每种生物的大小、外形和其他 性状,都是由各自的细胞决定的。 5、水中的微生物草履虫、变形虫、喇叭虫、眼虫、团藻等的共 同特征就是身体非常小,结构简单,都是一个细胞组织的,它们的繁 殖都是用一分为二分裂的方法。 6、草履虫外形像一虫草鞋,一般情况下,草履虫的繁殖方法是 先将身体拉长, 接着从中部分裂成两部分, 最后每部分形成一个幼小 的草履虫。 7、人体的白细胞跟病毒、细菌作战,是保护人体健康的卫士。 8、脂肪细胞能储存能量。 9、眼虫的构造有:红色的眼点、鞭毛、细胞核、表膜、叶绿体、 伸缩泡。 13 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 第 1 课 我们身边的物质 1、我们生活在物质构成的世界里, 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 还会发生变化。 2 、什么是物质? 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 都是物质。我们身边的物品、动物、植物包括我们自己,都是由物质 构成的。空气、电、火、声音也是物质。 3、我们周围的物质都会发生变化,米烧成米饭,写字留下的字 迹,雨后积水慢慢蒸发成水蒸气消失在空中,自然界的岩石、风化成 沙子等。 4、世界上有不变的物质吗? 答:世界上的物质都是不断变化的, 只是有的变化快一些, 有的变化慢一些, 即有的变化我们能够清晰地 观察到或感觉到, 而有些变化我们不易察觉, 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 的形状、状态、大小,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物质。世界上没有不变的物 质。 第 2 课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1、什么叫物理变化? 有些物质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 形状、 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 这类变化叫物理变化, 如: 折纸、易拉罐压扁、豆子泡胀、把沙子与黄豆混合等。 14 2、什么叫化学变化? 有些物质变化还产生了新的物质, 我们把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如:火柴燃烧、蜡烛燃烧、燃放 烟花、小苏打与白醋混合、铁生锈、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等。 3、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如: 加热白糖过程中先发生白糖熔化 (即由固体白糖变成液体白糖) 的物 理变化,再发生白糖逐渐炭化(再由液体白糖变色)的化学变化。蜡 烛燃烧过程中先发生蜡烛熔化 (由固态蜡变成液态的蜡烛油) 的物理 变化,再发生液体蜡烛油汽化后燃烧、发光发热、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的化学变化。 4、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5、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属于什么变化? 属于化学变化, 因为 植物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释放氧气, 同时还合成了葡萄糖。 氧气和葡 萄糖都是生成的新物质,所以是化学变化。 6 、观察变化的重要性: 观察到“没有明显变化”跟观察到“有明显变化”的现象同等重要。 第 3 课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1、为什么米饭咀嚼一会儿,会有甜味? 因为米饭中有淀粉,在 咀嚼过程中唾液和米饭发生了变化, 产生了新物质—麦芽糖 (将淀粉 转化为麦芽糖),所以有甜味了。 咀嚼馒头的外皮也可以体会到甜味。 米饭本身并不含糖。 2、米饭、淀粉遇到碘酒会变成蓝色,这蓝色的物质是一种不同 15 于米饭和淀粉的新物质,是化学变化。 3、用什么方法检验食物中的淀粉? 利用淀粉和碘酒反应时颜色 会发生变化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滴碘酒,变蓝 色的含淀粉,不变颜色的不含淀粉。 4、富含淀粉的食物有:米饭、馒头、土豆、红薯、玉米、豆类、 藕、香蕉等。 5、怎样用淀粉制作神秘信?怎样才能看见字? 用毛笔蘸上淀粉 水,在白纸上写字,晾干后,字看不见了,就成了神秘信。 用碘酒 涂湿淀粉水写的信,淀粉遇碘酒改变了颜色,就看见了淀粉写的字。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