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2-11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六年级上册美术课件-15 家乡的艺术 |人美版(2014秋) (共12张PPT)
川剧 Sichuan opera 川剧是我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它历史悠久,保存了不少优秀的传统剧目,和丰富的乐曲与精湛的表演艺术。 川剧的由来 川剧,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成都,是戏剧之乡。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清代乾隆时在本地车灯戏基础上,吸收融汇苏、赣、皖、鄂、陕、甘各地声腔,形成含有昆腔、高腔、胡琴、 灯戏、弹戏并用四川话演唱的 “川剧”。 川剧的发展 古巴蜀的原始戏剧 汉代 “巴渝戏” 六朝危机、隋朝衰落 唐代、五代兴盛繁荣 “蜀戏冠天下” 宋代 “川杂剧” 兴起 元代再度衰落 明代 “川戏” 诞生 清乾隆年间,五种声腔艺术逐渐形成共同的风格 辛亥革命后统称 “川剧” 当今川剧振兴,走向世界 川剧的概况 现经过世代川剧艺人的传承和创造,川剧艺术完整的一套表演程式逐渐成形,剧本的文学价值也逐渐提高。有的演员还创造了不少绝技,如托举、开慧眼、变脸、钻火圈、藏刀等。川剧演员们善于利用绝技塑造人物形象,更生动地表现出人物性格特点。 川剧的流派 一是“川西派”,包括以成都为中心的温江地区各县,以胡琴为主,形成独特的“贝调”; 二是“资阳河派”,包括自贡及内江区和县市,以高腔为主,艺术风格最为谨严; 三是“川北派”,包括南充及绵阳的部分地区,以唱弹戏为主,受秦腔影响较多; 四是“川东派”,包括以重庆为中心的川东一带,因重庆为四川商业中心,来此演出的外地剧种很多。特点是戏路杂,声腔多样化。 川剧剧目繁多,早有“唐三千,宋八百,数不完的三列国”之说。其中要以高腔 川 剧部分的遗产最为丰富,艺术特色亦最显著,传统剧目有“五袍”“四柱”,以及“江湖十八本”等,不少为其他剧种失传的剧目。 川剧曲目 川剧的腔调 川剧有五种声腔: ①昆腔:川剧的昆腔和昆曲中的昆腔在腔调、剧目、曲牌、唱词方面几乎都是一样的,只有念白和唱法是使用四川话。 ②高腔:高腔是最有代表性的,因为高腔戏的音乐和剧目是最丰富的。在高腔戏中,大约有三四百种常用的固定曲调,称作曲牌。高腔的演唱很有特点,一般有“唱”、“帮”、“打”。 ③胡琴腔:川剧中的“胡琴腔”是从汉调的西皮和徽调的二黄发展而来的。汉调的西皮和徽调的二黄传到北京变成了“皮黄腔”,形成了京剧,而流传到四川则变成了胡琴腔,用于川剧中。 ④弹戏:“弹戏”也就是四川的“梆子腔”,它是秦腔传到四川后结合四川方言而成的。和秦腔一样,“乱弹”的音调高亢激越,活泼优美,既有四川音乐的开朗,又有西北地区的豪爽。 ⑤灯戏:“灯戏”的来源是四川的民歌小调,因此灯戏通常都比较短小,曲调流畅,活泼开朗。它有的是演员分角色表演故事情节,也有的像民歌一样只是演唱一个曲牌。 了解川剧角色 川剧的表演分 生、旦、净、末、丑 5 个角色行当,其中以文生、小丑、旦角的表演最具特色 . 川剧的名家 川剧名人 在川剧史上,曾涌现出难以数计的表演艺术家,如咸丰、同治年间的肖遐亭、岳春等 ; 光绪、宣统年间的傅三乾、黄金凤等 ; 清末民初的杨素兰、康子林、唐广体、浣花仙等 ; 民国年间的萧楷成、天籁、曹俊臣、鄢炳章等 ; 新中国成立后,川剧舞台更是群星璀灿,人才辈出。正是通过他们,使古老的川剧艺术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川剧的现状 川剧,曾独领风骚数百年,昆腔、高腔、胡琴、灯戏、弹戏 5 种声腔,与“变脸”、“喷火”、“水袖”等独树一帜的表演技法一起,使它荣登“天下第一戏”的宝座。,川剧也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过,现在的川剧却面临着严重危机:不仅那些神秘的技法面临失传,整个川剧行业也面临着人才断层、新剧创作乏力、名角儿稀缺等“疑难杂症”,甚至有的艺人蹬起了三轮、擦起了皮鞋、补起了铁锅 …… 有关学者说,川剧其实只是中国地方 戏曲 消亡的缩影。据调查, 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还存在有 367 个传统戏曲剧种,但到目前已经消亡了 100 多种,一些极具特色的小剧种已成为戏曲史料,甚至没能留下任何音像资料便消失了 …… 怎样保护川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