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2-11 发布 |
- 37.5 KB |
- 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What does he do
What does he do ? 教学反思 14日上午,我在六二班讲授了《What does he do ?》的第三课时,课堂上短短的40分钟,浓缩的是课下的反复研课、磨课及试讲,每节课的顺利开展,都离不开同事间的合作互助,有这样的工作伙伴,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在小松组长的指导带领下,结合本班的学情,我们首先确定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分别是:1. 能听懂并正确完成Let’s try 部分的听力练习。2. 能正确读懂Let’s talk的对话内容;会按照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能灵活运用:What does he / she do ? Where does he / she work ? How does he / she go to work ? 这三个句型;能理解:by boat , healthy life , should , study hard , stay healthy 的大意。确定了目标,便可以着手实施部分了,第一个环节:复习,我们采用了单词快闪的方式,用2分钟左右的时间复习了与本单元相关的主要单词及句型,这个环节学生们都热情参与。简单的复习之后,我们进入到了热身阶段,这里我们采用的是围绕“What does he / she do ? ”和“Where does he / she work ? ”这两个主句型展开,既复习了旧知,也为我们接下来的对话创编进行了铺垫,老师做出两个示范之后,便把时间交给了学生,学生们和自己的搭档一起练习这两个问答语,2分钟的练习之后便是学生们的展示环节,顺利进行之后,便进入到了本节课最重要的环节:新知呈现,我们以Mike和小雨的聊天为切入点,通过谈论小雨叔叔的长相及职业,引申到Mike的叔叔,通过Mike和小雨的搭桥,我们很自然的过度到了本节课最重要的一个问句:How does he / she go to work ?我们在学习第二单元的时候有接触过go to school的短语,由go to school迁移到go to work,学生们相对比较容易接受,于是我们播放了第一遍的文本录音,让学生们先整体地感知语篇,第二遍听力,让学生们自己画出文本中不懂的单词、短语或句子,这个环节我们对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行了突破,通过教师领读、跟录音读、和同桌搭档练习,学生们初步接受了这些重难点,于是我们播放了第三遍录音,学生们进行跟读,学生们读的好的便可以一遍而过,读的有瑕疵的我们便会停下来进行反复练习,像这样通读文章之后,我们进行了分角色朗读、搭档之间练习朗读的形式,让学生们再次熟悉文本,以达到能够背诵其中重点句型的目的,于是我便在PPT中隐去了文本中的四个句型,让学生们进行挖空背诵,通过这样的一个随堂小检测,大体了解了学生们对这个文本的熟悉度和掌握情况,于是我们便进入了新知讲授的最后一个环节,那就是对话创编,学生们仍旧是与自己的搭档进行练习,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及日常生活进行对话的创编,进行到这个环节之后,下课铃也随之响起,整节课也落下了帷幕。 回顾自己的这节课,感触良多,从一开始备课的迷茫,到授课的有条不紊,我清晰的意识到:要想在战场上不慌乱,战前一定要下足功夫,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并且想清楚走哪条线路,放在我们教师身上也就是说:一、备好课,备课两个字真的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非常的琐碎,我们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确定好自己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这就需要我们通读文章,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通过联系旧知、联系学情,确定出我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有了目标的指引,我们就要着手评价任务了,每当在确定这些目标及任务的时候,我耳边就会想起那经典的三个问题:你想把学生带到哪里去?你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去?你怎样才能确定你是否把学生带到那里了?这三个问题,看起来简单,却又字字戳中内心,所以教师这个工作,真的不是你听见铃声响了,拿起书本就去教室教书那样简单,这需要你前期付出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备教材、备课标、备学生,准备充分了,课堂上你才会胸有成竹,可以自信的跟学生们说:放心跟老师走吧!二、课堂上多给学生们练习、表演的时间,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这句话相信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了,说起来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做起来却是难上加难,课堂上我们往往是在赶课本,赶进度,生怕自己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完不成,于是便一心往前赶进度,老师在前面卖力拉车,学生们在后面气喘吁吁的跟,这样造成的局面往往是老师很累、课堂效果也不太好,以后的我,在课堂上一定要学会“退让”, 老师尽量少说一点、少做一点,放手让学生们大胆去尝试,说得多了,学生一定会越说越好,越说越自信,越说越快乐。三、课堂上教师应尽量多的,将我们书本上的知识和学生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在此基础上创设情境,以教材为基础而又不拘泥于教材,可以借助我们的教材语言,将学生们的家庭生活融入进来,以此增强学生们的兴趣。 这一堂课结束了,稍作休息,总结经验,查缺补漏,不管是收获或是遗憾,都将化为力量,给了我继续走下去的信心和勇气,很开心有这样一群给力的战友陪伴着我,对于未来,我充满信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