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2-11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圆 冀教版 (4)
《认识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认识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和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是学生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是学生认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教材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激活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经验,促使学生逐步归纳内化,上升到数学层面来认识圆,体会到圆的本质特征: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定点”“定长”)。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并没有给出圆的本质特征的描述,但教材通过观察与思考、画一画等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对此加以体会,为学生到中学学习圆的定义提供了感性认识和直观经验.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动手操作的活动过程,培养学生作图能力。 (2)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抽象概括等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能与人合作、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对圆的认识,感受到美源于生活,体验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圆的特征.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我采用了小翻转的教学策略,课前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进行预习,并上传到作业平台。在课上通过分享交流小组探究等活动构建圆的认识。我觉得动手操作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偏重于这一点。就学生的情况而言,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对外部的世界有了一定的感知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但受到年龄和其它客观条件的限制,还不具备比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所以本节课我采用教师组织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操作,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建立学生空间观念。在设计时,先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圆,在学生说生活中的圆的同时,发展空间想象,在欣赏生活中的圆这些美丽的图片中引出课题,让学生对美丽的图形”圆”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由于表象的积累对于空间相象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拟安排操作活动,课内触摸圆的面和边感知圆;通过预学及交流掌握圆各部分名称和小组合作探究圆的特征,让学生感受圆、了解圆,为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建立了表象基础;在学生有一定认知基础后,通过一系列练习进一步强化空间意识,发展空间观念;用圆的特征来解释生活中的运用和自然现象,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通过欣赏生活中的圆,让学生感受圆的美。 四、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云环境; (3)学生准备圆实物、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师:今天要学什么?生活中,在哪里见到过圆形? 同学们,这样说下去,你们觉得能说完吗?正所谓圆无处不在。老师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 如果把圆与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放在一起,你能观察出圆与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吗? 古希腊数学家曾说过,在所有的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因此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领略其中的奥秘,好吗? 一. 新知探究。 1. 预习作业交流 (1) 昨天晚上老师让大家通过观看微课对圆的认识进行预习,并完成预习单,从同学们提交的作业中,老师优选了几篇现在来给大家分享。 (2) 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3) 在同学们的作业中,大家都一致认同圆是一条由曲线所围成的封闭图形。为了我们更好地描述,我们把围成圆的这条曲线上的点叫做在圆上,圆里面的点叫做在圆内,圆以外的点的叫在圆外。 大家都提到了圆的三个重要名称:圆心,半径和直径,下面老师想考一考大家是否真的认识了它们,请找出下面这个圆的圆心和它的半径、直径。我们的同学真是太棒了!综大家的发现,圆心就是圆中心的一点,通常用字母O表示,半径就是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直径就是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2. 用圆规画圆。 (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对圆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你们能画一个圆出来吗?你打算用什么工具呢?昨天老师也让同学们通过观看微课来学习用圆规画圆,会用了吗?快速画一个给老师看看。 圆规画圆时,中间固定的这一点就是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圆心决定了圆的位置。 大家都画好了吧,郭老师通过观察发现,大部分同学画的都非常漂亮,但是也有部分同学画的不够理想,甚至还没画出来。大家猜猜他们可能哪里出问题了? 你能再画一个比刚才这个圆大一点的圆出来吗?你是怎么做的?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可见半径决定了圆的大小。 最后一起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 三、深入探究 1、合作学习寻找规律 师:关于这个圆,还有没有什么值得我们深入去研究的?有吗? 其实这圆心、半径和直径,就蕴涵着丰富的规律。 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研究研究? 生:想。 师:行!拿出昨天让大家准备的两个圆片出来,这就是我们等下要研究的素材,同学们还带了直尺,圆规啊什么的,这些就是我们的研究工具。同学们,一会儿,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相信每个小组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有信心吗? 小组合作完成探究。 2、小组汇报,全班交流探究发现 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一下你们组的发现? 生1:我们组通过折一折,发现圆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折痕就是它的直径和半径,直径和半径都有无数条,长度是相等的。我们还发现直径是半径的两倍。 师:还有哪个小组用的是不同的方法来探究的? 生2:我们组的发现与生1组的发现是一样的,但我们用的方法是量,我们把圆里面的几条直径和半径画了出来,然后用直尺量,得到的发现也是圆有无数条直径和半径,所有的直径或半径的长度相等,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生3:我们组是观察发现的,在用圆规画圆时,由于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固定不变的,而这个距离就是半径,圆上有无数个点,所以就有无数条半径,它们的长度相等,而两条半径如果正好组成一个平角的时候,它们就是一条直径,所以说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两倍。 3、师结合课件演示,小结圆的特征。 4、看书质疑。 四、巩固拓展。 1、基本练习。 填空和判断(略) 2、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就有对圆的精确记载,墨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在他的一部著作中有这样的描述 “圆、一中同长也”,所谓一中就是一个……圆心,那“同长”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猜猜看。:其实,我国古代关于圆的研究和记载还远不止这些。老师这儿还搜集到一份资料,《周髀算经》中有这样一个记载,说“圆出于方,方出于矩”,所谓圆出于方,就是说最初的圆形并不是用现在的这种圆规画出来的,而是由正方形不断地切割而来的(动画演示:圆向方的渐变过程)。现在,如果告诉你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你能获得关于圆的哪些信息? 3、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车轴装在哪里? 学生回答后播放正方形车轮的视频。 平静的水面丢进石子,荡起的波纹为什么是一个个圆形? 4、在我们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圆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成为美的使者和化身。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如下的画面一一展现在学生眼前:生活中的圆形拱桥、世界著名的圆形建筑、中国著名的圆形景德镇瓷器、中国民间的圆形中国节、中国传统的圆形剪纸、世界著名的圆形标志设计等等) 师:感觉怎么样? 五、全课小结 师:同学们,短短一节课,要真正走进圆的世界是不现实的,我想我们刚刚所做的,只是走“近”了圆的世界,打开圆的大门,一个更加精彩,更加丰富的世界必将展现在我们面前,那就让我们从现在起,从今天起,真正走进圆的世界。 点评:本节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探究圆的特征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通过摸一摸、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说一说等多个活动,让学生经历了建构圆的本质特征的“做数学”的学习过程。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运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云服务,对学生的学习作出及时的反馈,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动感画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既让学生体会到高科技手段学习的乐趣和魅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查看更多